谁是可爱的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9993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谁是可爱的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谁是可爱的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谁是可爱的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谁是可爱的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谁是可爱的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谁是可爱的人.docx

《谁是可爱的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谁是可爱的人.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谁是可爱的人.docx

谁是可爱的人

谁是可爱的人

 

 

————————————————————————————————作者:

————————————————————————————————日期:

 

2谁是最可爱的人

(讲读课文)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

讲了抗美援朝斗争中著名的松骨峰战斗中的过程和作者与战士的谈话,表现了志愿军战士与敌人顽强搏斗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及爱国主义精神,揭示了志愿军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这一中心。

全文按记叙顺序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讲作者从切身感受提出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概括歌颂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

第二段(第4—8自然段)讲了两个典型的事例表现志愿军战士崇高的思想品质。

第三段(第9自然段)联系我们的幸福生活,号召大家热爱志愿军战士,因为他们确实是最可爱的人。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

会用“坚韧”、“谦逊”造句。

2、认真阅读课文,深刻体会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伟大胸怀。

3、体会课文中心思想,理解开头,结尾部分对表现中心思想所起的作用。

4、有表情地朗读课文,扼要地复述松骨峰战斗的经过。

5、自拟题目,写一篇读后感。

教学重点: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课文中心思想,理解开头,结尾部分对表现中心思想所起的作用。

2、有表情地朗读课文,扼要地复述松骨峰战斗的经过。

3、自拟题目,写一篇读后感。

教学难点:

1、有表情地朗读课文,扼要地复述松骨峰战斗的经过。

2、自拟题目,写一篇读后感。

教具准备:

PPT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8课时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

会用“坚韧”、“谦逊”造句。

第二、三课时:

理解课文第1—6自然段,了解松骨峰战斗,深刻体会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伟大胸怀。

第四课时:

认真阅读课文第7—9自然段,了解防空洞谈话深刻体会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伟大胸怀。

第五课时: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课文中心思想,理解开头,结尾部分对表现中心思想所起的作用。

第六课时:

扼要地复述松骨峰战斗的经过。

第七课时:

自拟题目,练习写读后感。

(以说为主)。

第八课时:

写读后感。

(以写为主)。

机动:

查漏补缺,完成课后练习。

前置作业:

一、查字典。

1、“淳朴”的“淳”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应查声母(),再查拼音();用部首查字法查,应先查()部首,再查()画。

字典里的解释:

①淳朴;②姓;该字在词语中的意思是()。

2、“搏斗”的“搏”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应查声母(),再查拼音();用部首查字法查,应先查()部首,再查()画。

字典里的解释:

①搏斗;②扑上去抓;③跳动;该字在词语中的意思是()。

3、“死尸”的“尸”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应查声母(),再查拼音();用部首查字法查,应先查()部首,再查()画。

字典里的解释:

①尸体;②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该字在词语中的意思是()。

4、“伤亡”的“亡”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应查声母(),再查拼音();用部首查字法查,应先查()部首,再查()画。

字典里的解释:

①逃跑;②失去,丢失;③死;④死去的;⑤灭亡。

该字在词语中的意思是()。

2、“永垂不朽”的“朽”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应查声母(),再查拼音();用部首查字法查,应先查()部首,再查()画。

字典里的解释:

①腐烂;②衰老。

该字在词语中的意思是()。

二、查字典,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并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坚韧淳朴谦逊搏斗姿势死尸伤亡永垂不朽

三、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然后填空。

1.本文的体裁是(),作者是()。

2.松骨峰战斗,又叫()战斗。

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小时,打死了()敌人。

3.()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会用“坚韧”、“谦逊”造句。

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分层目标:

A档:

完全理解词语的意思,口型到位。

会用“坚韧”、“谦逊”造句。

B档:

基本理解词语的意思,口型到位。

会用“坚韧”、“谦逊”造句。

C档:

在老师、同学的引导、提示下,能基本理解词语的意思,口型到位。

会用“坚韧”、“谦逊”仿写句子。

D档:

能参与到课堂中。

教学重点:

随句理解生字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具准备:

PPT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师:

这是我家珍藏的一个杯子,上面写着:

……为什么把志愿军战士叫做“最可爱的人”呢?

这都是因为魏巍的一篇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

此文发表后,人们就把志愿军战士叫做“最可爱的人”了,可见此文影响之大。

2、欣赏抗美援朝的图片,回忆“亲人”,师: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课《谁是最可爱的人》板书课题。

二、感知课文,理解生字新词

快速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在句中体会词语的意思。

【评析:

重视课文的整体感知,奠定了理解的基础,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坚韧:

1、出示词语卡片,齐读词语。

2、理解词义。

牢固,有韧性,本文指坚强不屈的意思。

3、知道其近义词。

(顽强)

学生造句。

例:

志愿军战士有着坚韧的意志。

◆淳朴、谦逊:

1、出示词语卡片,齐读词语。

2、理解词义。

淳朴:

朴实。

(朴实)

谦逊:

谦虚恭谨。

(谦虚)

3、学生造句。

例:

谦逊是一切美德的基础。

志愿军战士非常谦逊。

◆搏斗:

1、出示词语卡片,齐读词语。

区别“竞”“竟”

2、理解词义。

对打。

3、思考其近义词。

迎风飘扬、随风飘扬

◆死尸、遗体:

1、出示词语卡片,齐读词语。

2、理解词义。

死尸(shī):

人的尸体。

遗体:

所尊敬的人的尸体。

◆伤亡:

1、出示词语卡片,齐读词语。

2、理解词义。

受伤的和死亡的。

◆千载万世、永垂不朽:

1、出示词语卡片,齐读词语。

2、理解词义。

千载万事:

千年万代。

永垂不朽:

指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豁亮:

1、出示词语卡片,齐读词语。

2、理解词义。

(形)宽敞明亮。

(明亮)

三、巩固:

再读词语卡片。

四、布置作业:

生字3行、词语5遍

坚韧顽强谦逊谦虚

淳朴朴实豁亮明亮

纯洁的品质高尚的品质坚韧的意志刚强的意志

淳朴的气质谦逊的气质美丽的胸怀宽广的胸怀

坚韧——志愿军战士有着坚韧的意志。

谦逊——志愿军战士非常谦逊。

反思:

这篇讲读课文,讲了抗美援朝斗争中著名的松骨峰战斗中的过程和作者与战士的谈话,表现了志愿军战士与敌人顽强搏斗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及爱国主义精神,揭示了志愿军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这一中心。

抗美援朝这类的文章是第二次学习。

这节课我首先以一个杯子的图片导入,引出“谁是最可爱的人?

”这个问题,学生虽然预习过了,但大部分学生还是不知道的,只有少部分学生说出“战士”我就出示答案,这里最可爱的人指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再介绍课文的作者及体裁,这些事常识,我要求学生都要记在脑子里的。

接着就是媒体出示生字新词,理解生字新词在文中的意思。

由于篇幅很长,我就抓住句子理解了。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效率蛮高的。

(2014-2-18)

 

第二、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第1—6自然段,了解松骨峰战斗,深刻体会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伟大胸怀。

2、理解文中出现的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

了解松骨峰战斗,深刻体会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伟大胸怀。

教学难点:

体会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伟大胸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读词语卡片(形式:

齐读、小组读、男女生、个别读)

二、研读课文:

(一)整体感知

1、课文的体裁是──通讯。

2、课文选取两个典型事例表现“谁是最可爱的人”,请填表:

事例

精神

1、

2、

 

事例

精神

1.松骨峰战斗

革命英雄主义

2.防空洞中的谈话

爱国主义

反思:

这个环节就把学生给难住了,在我的引导下,才得出的,表达的精神是我直接出示的。

3、全文的结构方式是:

总—分—总。

(二)理解1——3自然段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

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

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1、出示第一自然段内容,读中思考“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这一句的修辞手法

①说说这一句是什么句?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②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把“思想感情”比作“潮水”。

③说说运用修辞手法的好处。

(这样比喻,使文章更形象、更生动,也更有感染力。

④引导学生善于运用比喻。

2、说说点题的句子(中心句)是哪一句,用“”画出。

3、理解第二自然段运用的修辞方法。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

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①媒体出示句子,思考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②理解什么叫“设问”。

为了引起别人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问自答,叫做设问。

③结合句子,进一步理解。

4、理解第三自然段中两个冒号的作用,及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出示第三自然段内容,找一找此小节用了几个冒号?

②思考两个冒号各表示什么的作用?

(1)提示下文;

(2)总结上文。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③出示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④思考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排比)。

⑤说说什么叫排比句。

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

⑥⑦⑧

反思:

在做课件时,我就感觉内容过多了,可能上不完,实际上下来后真是是远远不够时间啊,只上到了这部分内容。

我再把排比句的教学再扩充了一下。

⑥在文中找出另一个排比句。

⑦师重新排版,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排比句。

这节课包含了很多修辞手法,有比喻、设问、排比,比喻运用得比较多,学生也比较熟悉。

设问、排比虽然以往有涉及过,只做了解,所以这节课我用了大量的时间在这些知识的学习上。

(2014-2-18)

第三课时

(三)理解“松骨峰战斗”

1、快速地默读“松骨峰战斗”的内容,思考事件的要素。

时间:

二次战役时;

地点:

松骨峰(或书堂站);

人物:

一支志愿军部队的先头连:

事件:

松骨峰战斗;

起因:

志愿军先头连向敌后猛插,切断敌人逃路,与敌人遭遇;

结果:

打死了300多敌人,使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

2、思考按照“战前、战时、战后”将第5自然段分成三层。

①布置任务。

②思考分层。

③讲评。

3、用一个词语形容“松骨峰战斗”。

①提出问题,学生思考。

②讲评。

(壮烈的松骨峰战斗,这也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斗。

③找出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壮烈”的动词(摔 扑 抱 掐 摁 衔……)

4、画出下面这个句子的主谓宾。

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

①出示句子,学生划分主谓宾。

②思考“匆匆”、“很低的”、“光光的”、“小”说明了什么?

(“匆匆”表示时间紧迫,准备不足;“很低的”、“光光的”、“小”说明无险可守,地形不利。

这些修饰性词语预示着战斗的激烈、艰苦,烘托了战士们的英雄主义精神。

5、敌人“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说明了什么?

(说明敌众我寡、敌强我弱,表现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主义精神。

三、小结:

师: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的开头和“松骨峰战斗”的经过。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给人的印象在作者心中

品质纯洁、高尚

意志坚韧、刚强

谁是最可爱的人气质淳朴、谦逊

(志愿军战士)胸怀美丽、宽广

反思:

这节课我主要让学生了解了松骨峰战斗的经过,先让学生说说战斗的时间、地点、事件、起因、结果等,再让学生根据“战前、战时、战后”分层,最后理解重点句:

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

让学生体会战斗的激烈、艰苦,烘托了战士们的英雄主义精神。

敌人“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说明了什么,来体会敌众我寡、敌强我弱,表现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主义精神。

总体感觉上得比较累,学生对这类战争类题材的文章理解比较困难。

(2014-2-19)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第7—9自然段,了解防空洞里的谈话,深刻体会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伟大胸怀。

2、理解文中出现的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

了解松骨峰战斗,深刻体会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伟大胸怀。

教学难点:

体会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伟大胸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说说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坚韧——()谦逊——()

淳朴——()豁亮——()

(二)填空。

1.本文的体裁是(),作者是()。

2.松骨峰战斗,又叫()战斗。

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小时,打死了()敌人。

3.()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二、新授:

(一)理解第7自然段

1、抓住重点语句理解。

他说在阵地上掩埋烈士的时候,他掉了眼泪。

①“他”指谁?

②他为什么流泪?

他接着说:

“你不要以为我是为他们伤心,不,我是为他们骄傲!

我觉得我们的战士太伟大了,太可爱了,我不能不被他们感动得掉下泪来。

①读此句,理解营长落泪的原因。

②理解“我不能不被他们感动得掉下泪来。

”所表达的意思。

(我被他们感动得掉下泪来。

(二)理解“防空洞中的谈话”一段。

 1、带着问题,快速地阅读此段。

①“防空洞里的谈话”指的是谁和谁谈话?

②“我”是怎么问的?

战士是怎样回答的?

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

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

①有感情地朗读此句话,思考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怎样的品质?

②学生小组讨论,思考。

③讲评。

(无私奉献,为国为民的优秀品质)

我在这里蹲防空洞,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啊……

①有感情地朗读此句话,思考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怎样的品质?

②学生小组讨论,思考回答。

(无私奉献,为国为民的优秀品质)

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学生思考回答(无私奉献,为国为民的优秀品质)

(二)理解课文结尾部分

1、进一步理解排比句。

①理解排比句,复习什么样的句子叫做排比句。

②六个“当你……的时候“分别指什么人──1.工人,2.农民,3.学生,4.干部,5.父母和孩子,6.情侣。

2、写祖国人民的和平幸福生活,意图是什么?

(将幸福的生活和志愿军战士联系起来,说明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号召人们热爱他们。

3、最后一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起什么作用?

──排比。

使语气酣畅,感情强烈,感染力强。

4、用“”划出点题和开头相呼应的句子。

三、课堂练习、小结:

1、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1)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

(2)我在这里蹲防空洞,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啊……

(3)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1、读句子,思考这些句子表现了谁怎样的品质。

2、学生回答

3、完成课后练习3

2、说说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2)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

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3)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4)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

四、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1、3、4

【板书设计】

给人的印象在作者心中

品质纯洁、高尚

意志坚韧、刚强

不简单

防空洞里的谈话(为国为民)

谁是最可爱的人气质淳朴、谦逊

(志愿军战士)胸怀美丽、宽广

反思:

这节课是我上这篇课文这么多课时中最有感觉的一节课,师生间的互动最融洽的,学生的配合也是最好的。

这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防空洞中的谈话内容,感受志愿军战士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再通过课文最后一个小节的排比句,号召我们国人热爱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上得我热血沸腾,口干舌燥的。

(2014-2-20)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课文中心思想,理解开头,结尾部分对表现中心思想所起的作用。

分层目标:

A档: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会给课文分段,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B档: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基本能给课文分段。

C档: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尝试给课文分段。

D档:

在老师、同学的引导、提示下,能参与到课堂中。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课文中心思想,理解开头,结尾部分对表现中心思想所起的作用。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开头,结尾部分对表现中心思想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温习旧知,检查掌握情况。

1、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1)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

(2)我在这里蹲防空洞,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啊……

(3)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的体裁是(),作者是()。

(2)松骨峰战斗,又叫()战斗。

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小时,打死了()敌人。

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精神。

(3)()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二、学习新知,给课文分段。

(一)根据提示,尝试分段。

1、出示提示,快速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分段。

2、小组讨论,如何分段。

3、代表发言结果。

4、师生讲评,师总结。

(二)读文本,归纳段意。

1、读第一段内容,归纳段意。

①齐读内容,思考。

②归纳段意,小组讨论。

③代表发言,师讲评。

2、读第二段内容,归纳段意。

①齐读内容,思考。

②代表发言,师讲评。

3、读第三段内容,归纳段意。

①齐读内容,思考。

②代表发言,师讲评。

(四)归纳课文的中心思想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2、学生思考回答

3、教师总结,讲评(回忆归纳课文中心思想的方法)

(中心思想:

讲了抗美援朝斗争中著名的松骨峰战斗中的过程和作者与战士的谈话,表现了志愿军战士与敌人顽强搏斗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及爱国主义精神。

4、思考开头和结尾部分对表现中心思想所起的作用。

开头三段的抒情性议论,概括揭示了最可爱的人的精神面貌,点明了中心思想,对下文列举的具体事例起了揭示作用。

结尾一段,总结上文所举事例,深化中心思想,并起了号召、鼓舞人心的作用。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课一练

【板书设计】

第一段(第1—3自然段),讲作者从切身感受提出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概括歌颂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

第二段(第4—8自然段)讲了“松骨峰战斗”和“与战士防空洞里的谈话”两个事例表现志愿军战士崇高的思想品质。

第三段(第9自然段)联系我们的幸福生活,号召大家热爱志愿军战士,因为他们确实是最可爱的人。

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上课时的反馈,还是让我比较开心的,段意基本上能根据上节课的板书仿写下来了。

中心思想也知道包括两方面,也能在老师的引导大概意思讲出来了。

(2014-2-21)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扼要地复述松骨峰战斗的经过。

教学重点:

扼要地复述松骨峰战斗的经过。

教学难点:

用语句通顺连贯的话把松骨峰战斗的经过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出示题目,审清写作的要求。

1、师多媒体出示题目,读题,理解题意。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扼要地复述松骨峰战斗的经过。

二、快速地默读“松骨峰战斗”的内容,思考事件的要素。

时间:

二次战役时;

地点:

松骨峰(或书堂站);

人物:

一支志愿军部队的先头连:

事件:

松骨峰战斗;

起因:

志愿军先头连向敌后猛插,切断敌人逃路,与敌人遭遇;

结果:

打死了300多敌人,使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

三、小组讨论,思考怎样扼要地复述松骨峰战斗的经过。

四、代表发言,师引导。

五、把松骨峰战斗的经过写下来。

【范文】

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

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

这支部队的先头边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阻住敌人。

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

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

但是,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冈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

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冈流红了。

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

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

最后,勇士们的了弹打光了。

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

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

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

这个连虽然伤亡很大,他们却打死了300多敌人,更重要的,他们使得我们部队的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

教学反思:

由于这节课要复述的内容是“松骨峰战斗”,属于战争题材,离聋生的实际生活较远,聋生在理解这篇课文时就比较难了,更何况是复述这一块内容了,无奈之下,我也只有采取填鸭式的教学了。

(2014-2-24)

 

第六、七课时

教学目标:

自拟题目,写一篇读后感。

教学重点:

自拟题目,写一篇读后感。

教学难点:

用语句通顺连贯的话写一篇读后感。

教学过程:

第六课时

一、出示题目,审清写作的要求。

1、师多媒体出示题目,读题,理解题意。

阅读课文后面所附的《他还活着》一文,写一篇四百字左右的作文,谈谈你读了这篇课文的感想,题目自己定。

二、阅读课后的《他还活着》一文。

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魏巍见到李玉安以后写的。

1、这篇文章又讲了李玉安的哪些事迹?

(生活俭朴不谈自己的功劳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

2、魏巍把长篇小说《东方》送给李玉安时,为什么在扉页上写“你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李玉安,这位活着的“烈士”的感人事迹和他身上的那种淳朴高尚的精神,深深感动了作者,所以在赠给李玉安的书的扉页上,作者写上了:

“您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

三、说说读了这篇文章以后,你有什么感想?

(展开讨论)

四、复习:

读后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写法,重在把自己读完文章后的体会、感受,并联系自己的实际来谈。

五、再重申一些作文的要求:

要先确定中心(你写这篇读后感想要表达写什么),然后列好提纲(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再动笔写,写好后认真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