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教案 策划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7882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51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传播学教案 策划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新闻传播学教案 策划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新闻传播学教案 策划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新闻传播学教案 策划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新闻传播学教案 策划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传播学教案 策划方案.docx

《新闻传播学教案 策划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传播学教案 策划方案.docx(9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闻传播学教案 策划方案.docx

新闻传播学教案策划方案

 

新闻传播学教案

 

文化传播系孙玉

 

课程基本信息

一、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作用和地位

新闻传播学是新闻与大众传播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素质课程。

它通过对新闻、新闻事业、新闻传播活动过程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新闻意识和新闻敏感性,从宏观上把握新闻传播规律,以便为新闻专业的应用学科打下良好的理论功底。

二、本课程应达到的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掌握新闻传播的基本理论知识,把握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闻人才所必备的新闻敏感意识和传播技巧,为提高传播工作水平提供必要的保证,并为即将开设的应用新闻学科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三、本课程重点、难点

(一)新闻传播过程,以及传播要素的基本理论

(二)新闻传播者的新闻敏感意识培养

(三)新闻传播技巧的自觉运用

四、本课程课时的大致分布

章次

内容

课时

第一章

绪论

2

第二章

新闻本体论

8

第三章

新闻传播论

8

第四章

新闻传播者论

8

第五章

新闻受众论

14

第六章

新闻媒介论

10

第七章

新闻效果论

6

第八章

新闻调控论

4

期中考试

2

机动

4

合计

68

五、教材和参考教材

(一)教材: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二)教学参考书:

1.[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2.[美]斯蒂文·小约翰著:

《传播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美]施拉姆著:

《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4.[英]尼克·史蒂文森著:

《认识媒介文化》,商务印书馆,20XX年版;

5.[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著,麻争旗译:

《媒介事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6.E.M.罗杰斯著,殷晓蓉译:

《传播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20XX年版。

7.郝朴宁等著,《中国传播史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

8.张国良主编,《21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

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本课程的教学使用案例教学、课堂教授、课堂讨论等方法相结合,主要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课件。

七、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采用作业、出勤、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综合评价的方式计算,其中平时成绩占10%,期中考试占10%,期末考试占80%。

 

第一次课教案

年级班20年月日星期

章、节及题目: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

了解传播的概念,掌握新闻传播学的概念;了解新闻传播业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定位,了解学习新闻传播学的意义;掌握学好该学科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新闻传播学的概念

2、学习理论新闻传播学的意义

教学内容提要

教学过程

既然要学习新闻传播学这门课程,首先就应该知道什么是新闻传播学,为什么要学习新闻传播学,以及如何学习新闻传播学。

(提问学生)同学们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都接触过新闻传播,那么同学们理解的新闻传播怎样的呢?

引出有关新闻传播学概念内涵和外延的讨论,讨论时间不超过8分钟

参考教材P2关于“传播”的15种定义评述学生对于“新闻”和“传播”的理解,引出“传播”一词英语“Communication”的含义:

1、把信息、意见、经验、态度,由一方传递给另一方。

Communication的拉丁字源是Communi,意思是建立“共同性”。

要建立共同性就必须把彼此的信息谈度等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

2、交通,指的是车、船、飞机等工业革命后出现的相关交通工具。

3、指大众媒介,即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这三层意思是相互关联的,其中第二层意思是第一层意思的延伸,而第三层意思又是第二层意思的延伸。

明确“传播”的定义:

传播是人类运用符号将信息进行传递或接受的过程。

引出传播学的概念,最后明确新闻传播学的概念。

导入新课

一、新闻传播学概念

新闻传播学是研究人类新闻传播现象、新闻传播事业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这门应用性社会科学,可细分为理论、应用和历史三个分支,即理论新闻传播学、应用新闻传播学、历史新闻传播学。

二、学习新闻传播学的意义

(一)当今世界对新闻传播业的需求

1、政治:

“尼克松与水门事件”、“克林顿丑闻”

2、经济:

“铁人与三菱重工”、“三株与新闻报道”

3、文化:

“大眼睛与希望工程”、“刘翔与奥运会”

4、社会生活:

“千佛山公园封园”、“暖气上调”

(二)当今新闻传播业的发展(无处不在)

1、实时性:

在第一时间报道,也可以在第一时间更新、修改或删除已经发布的报道。

2、小众化:

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播概念在网络传播时受到质疑。

3、娱乐化

4、互动化:

传者可以选择针对不同受众的需要制作不同的信息进行传送,受众更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有选择的接收信息或即时地反馈信息。

5、个性化:

个人化是窄播的延伸,其受众从大众到较小和更小的群体,最终只针对个体受者对讯息的个性化需求。

(三)新闻传播人才的素质与能力要求

1、健康的人格形象

2、良好的心理素质

3、渊博的知识体系

4、全面的能力结构

三、如何学好新闻传播学

(一)新闻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解放前30年代3000人

解放后――60年代  “文革”中断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改设新闻传播学为一级学科,下设新闻学与传播学并可授予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后,传播学的学术地位在中国得到正式确认。

截止99年,由2、3所――66所,专业――100个

博士、硕士、本科、专科、成人、自考

山东:

山大、山师、专科(首批、首家)

(二)如何学习新闻传播学

1、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著作,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点观察与分析错综复杂的传播现象与传播社会关系

2、事实求是地评价国内外新闻学者的研究成果和新闻工作者的业务经验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作风和学习方法

特别提示:

学习新闻传播学必须:

1、科学抽象和理论思维

2、定性和定量方法规范新闻传播质量

3、新闻——经济——政治——文化的综合考察

讲授新课

了解新闻传播学的概念可以使学生明确这门课学习和研究的的内容;了解新闻业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定位,理解学习新闻传播学的意义,使学生全面认识该职业的就业定位,坚定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总结归纳

1.新闻传播学的概念。

2.学习新闻传播学的意义。

3.如何学习新闻传播学?

4.结合自己,谈谈你选择新闻传播专业的理由。

布置作业

案例教学、课堂教授、课堂讨论相结合

教学手段

 

第二次课教案

年级班20年月日星期

章、节及题目:

第二章新闻本体论

第一节新闻传播的起源

教学目的:

掌握动机、行为、需要与新闻传播发生的关系;了解几种对新闻起源的认识,能辩驳“好奇说”和“群居说”。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新闻传播行为的发生

2、新闻的起源

教学内容提要

教学过程

回顾上次课的内容,与学生一起复述传播和新闻传播学的概念。

提问问题

同学们都接触过新闻传播,那么你通常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新闻活动的呢?

引发学生关于新闻传播活动发生的关注和讨论,讨论时间不超过10分钟

评述学生的讨论结果,明确人的行为与动机和需要存在紧密联系。

引起学生关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需要和动机。

导入新课

一、新闻传播行为

(一)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人类行为公式:

B=f(P·E)

(二)生存需要与新闻传播行为的发生

着重介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引出关于新闻起源的历史唯物论观点:

新闻传播行为起源于人类社会化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活动的需求,这种活动直接产生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共同需要。

二、新闻传播学对新闻起源的认识

(一)关于“新闻欲”

(二)关于“群居说”和“好奇说”

明确“好奇说”和“群居说”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新闻观点。

讲授新课

掌握动机、需要与新闻传播的关系,使学生能够从心理学的角度,深入理解传播行为发生原因,并且学习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研究新闻传播学的方法。

了解关于新闻传播起源的几种认识,可以使学生学会使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批评对新闻传播起源的观点。

总结归纳

1、人的需要、动机与行为发生的关系。

2、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

3、新闻传播的起源。

4、对人的“新闻欲”的认识。

5、“群居说”和“好奇说”的辨析。

布置作业

案例教学、课堂教授、课堂讨论相结合

教学手段

第三次课教案

年级班20年月日星期

章、节及题目:

第二节新闻传播的特点

教学目的:

掌握新闻传播的四大特点,理解新闻的定义,并且能够对国内外关于新闻的定义进行批评。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新闻传播的特点

2、批评新闻的定义

教学内容提要

教学过程

与学生一起回顾上次课的内容。

让学生辨析“好奇说”。

提问问题

让学生观看近期多篇各种题材的新闻报道:

“钱江大潮分外壮观 只因月亮靠近地球”

重庆昔日百万富姐今日街头擦鞋

等等,吸引学生对新闻的关注。

然后(提问学生)看过的幻灯片上是新闻吗?

然后,给学生放映另一组幻灯片:

安特尼·科罗威尔的这幅作品里,一个令人难以想象、难以理解的肥胖巨人躺在一张圆形大床上。

意大利男子科列力奥已经有很多年不能离开这张床了。

他干脆让人将自己的房子打开一面窗,向游人展览自己的身体以养活自己。

他大约重300公斤——因为站不起来,他目前没有准确的体重数字。

当人们在窗户外面定睛观看这一大堆肥肉时,这真让他们禁不住惊叫起来,他们难以置信。

 

刺杀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凶手被刺

    1963年11月22日,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达拉斯被刺,24日,被指控为凶手的奥斯瓦尔德在押解途中又被一家夜总会的老板杰克·鲁比刺杀。

一时间,形势变得极为错综复杂,至今也没彻底侦破此案。

但珍贵的历史镜头却再现了刺客被刺的生动情景。

作者杰克逊在得知肯尼迪被刺后,预感到事情仅仅是开始而并没有结束。

因为有这种意识,他便十分关注事态的发展,因而在鲁比突然刺杀奥斯瓦尔德时,他才能不失时机地揿动快门,在这偶然之中包含着必然发生的因素。

被刺而痛苦万分的奥斯瓦尔德正处于画面中心。

由于突然,押解人尚没有反应过来,而我们的摄影师早已不失时机地揿动了快门。

非洲大陆的苦难

提问学生对这组图片的观感如何,让学生判断这组幻灯片是否是新闻。

为什么有的同学说是有的同学说不是?

回答“是”的同学理由是什么?

回答“不是”的同学理由是什么?

通过讨论,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新闻传播的特点。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辨别新闻与非新闻,讨论时间不超过15分钟,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新闻传播的特点。

导入新课

一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1、陈述事实

2、具有新意

3、报道及时

4、公开传播

掌握了新闻传播的特点,那么新闻又是什么呢?

提问学生关于新闻一词的理解和认识,引发学生对新闻定义的讨论。

二   、新闻定义

(一)务实学派及其对新闻的定义

“我的天呀”“人咬狗”

(二)理论学派及其对新闻的定义

1、事实说:

“新闻是新近报道的事实”(莫特)

2、报道说: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

3、传播说:

“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王中)

4、信息说: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变动的信息”(童兵等)

让学生对国内外各种新闻定义有总体了解和认识,能够判断各种新闻定义中的合理因素与不合理因素,学会批判的认识新闻的含义。

讲授新课

掌握新闻传播的四大特点,使学生能够分辨新闻传播活动与其它传播活动。

理解新闻的定义,并且能够对国内外关于新闻的定义进行批评,使学生对新闻有自己的理解,为学生将来对新闻业务的学习打好基础。

总结归纳

1、新闻传播的特点。

2、“陈述事实”和新闻传播的真实性。

3、新闻的定义以及新闻定义的意义。

布置作业

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课堂讲授相结合

教学手段

 

第四次课教案

年级班20年月日星期

章、节及题目:

第三节新闻信息与新闻价值

教学目的:

了解事实、信息和新闻信息的区别于联系,掌握“用事实说话”;理解新闻价值,并能够用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判断新闻的价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用事实说话”

2、新闻价值

教学内容提要

教学过程

回顾上次课内容,提问学生新闻传播的特点,新闻的定义。

让学生观看幻灯片,判断幻灯片上的是否是新闻。

提问问题

其次,提问学生事实与新闻的关系。

 

让学生根据教材P46—P48中关于事实与新闻事实的相关论述,自己明确和理解事实、新闻、新闻事实的关系。

引发学生关于事实、新闻、新闻事实关系的讨论。

讨论时间不超过8分钟。

导入新课

一、事实和新闻事实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二、新闻和新闻信息

信息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相互反应的运动过程,以及关于这种存在发挥功能是与运动过程的陈述。

(举例:

播放歌曲、短片)

新闻信息是指新近发生的为公众所关注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社会信息。

(举例:

播放新闻短片)

让学生观看图片、短片和教师的演示动作,判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新闻,哪些仅仅是信息。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传播者总是期望将流动着的客观信息与主观信息统一起来,就出现了“用事实说话”。

三、用事实说话

“用事实说话”,指在忠实的报道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事实的适当选择与表述,巧妙的表达传播者的立场与观点的一种报道原则与报道方式。

举例:

20XX年3月18日,法国巴黎,在学生与工会工人举行的抗议活动最后,一名学生向防暴警察的队伍方向走去。

 

(评析)图片中一个手无寸铁的学生与一群武装到牙齿的防暴警察形成鲜明对比。

记者选取这样一个事实片断,所表达的主观意见是什么,同学们应该能够看得出来。

(让学生说出通过图片理解出的记者的观点)

了解了事实、信息与新闻之间的关系,我们不禁要问这样一个问题:

什么样的事实、信息能成为加工成新闻的原料呢?

由此引出下对新闻价值的探讨。

四、价值和价值传递

新闻信息的价值,是由该信息(陈述事实变动状态的客观信息和传播者陈述该事实变动状态过程中所渗透其中的主观信息)各种信息价值总和构成的。

新闻传播中价值传递的实现,是新闻信息收受者对新闻信息传播者的价值观认同。

五、新闻价值和新闻价值观

(一)新闻价值:

指新闻事实满足社会需求的特殊要素的总和。

(二)新闻价值“五要素说”:

1、时新性:

(举例)当天的《齐鲁晚报》头条

2、重要性:

(举例)选取关于自考等的教育新闻

3、显著性:

(举例)新闻联播中国内新闻的编辑顺序

4、接近性:

(举例)选取关于大学生生存状态的新闻,如“网络成瘾”等

5、趣味性:

(举例)选取近期的奇闻轶事

根据新闻价值的定义和新闻价值判断“五要素说”为基本标准,让学生判断一系列新闻报道中所包含的各种新闻价值要素。

然后,教师口述新闻线索,让学生判断哪些新闻线索由新闻价值,哪些新闻线索没有新闻价值。

引出对“新闻敏感”问题的探讨。

(三)“新闻敏感”:

指识别、判断和捕捉具有新闻价值的实事的能力。

(四)新闻的传播价值和新闻事实内涵的其他价值因素

1、新闻的传播价值

2、宣传价值

3、审美价值

讲授新课

了解事实、信息和新闻信息的区别于联系,掌握“用事实说话”,让学生重视事实新闻的重要性;理解新闻价值,并能够用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判断新闻的价值,并自觉培养新闻敏感,这是新闻记者的基本功。

总结归纳

1、事实和新闻传播的本源。

2、“用事实说话”的内涵和意义。

3、新闻信息传递是一种价值传递及价值认同。

4、新闻价值及其构成要素。

布置作业

学生自学、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课堂讲授相结合

教学手段

 

第五次课教案

年级班20年月日星期

章、节及题目:

第四节新闻信息符号与新闻选择

教学目的:

了解符号、系统和新闻的联系,理解传授双方的新闻选择,能够运用新闻选择的依据,选择新闻。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新闻信息符号

2、新闻选择依据

教学内容提要

教学过程

回顾上次课内容,让学生回答新闻价值的定义,跟学生一起复述新闻价值五要素说。

提问问题

提问学生通过何种方式接触新闻报道的,报刊、杂志、电视上的新闻报道使用何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其内容的。

导入新课

讨论不超过5分钟。

一、符号:

传播要素

(一)符号

一个“符号”指代它自身以外的另一个东西——“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是某一具体的物质客体,也可以是主观世界的精神现象,符号在与对象的指代联系中,在符号使用者头脑中产生某种联想,引发对某种意义的理解,这就是“阐释”。

符号是信息的携带者,是信息的载体,是传播的工具。

符号是约定俗成的,人赋予符号以含义。

相当数量的符号含义为受传者所理解,是传播得以进行的基础。

信号表示的与其所指代的对象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它主要指代某一对象的存在与否的信息,具有物理性质。

例如,打雷与下雨,红灯禁止通行。

象征符号不仅指代对象的存在,还能引出关于对象的社会意义。

例如,影片中出现狂风暴雨惊雷的场景就预示着灾难的到来,或是人物命运由喜到悲的转折。

(二)信号的特点:

1、信号与其表示的对象之间具有因果的关系

2、信号与其表示的事物之间通常具有一对一的固定的对应关系。

(三)符号的构成要素:

能指和所指

在符号的定义中,我们明确了符号是指代另一个事物的事物,符号指代具体的对象,通过符号的指代,能够引起人们的一系列的阐释,也就是说符号是在具体对象与阐释意义之间的一个中介。

那是符号的一个整体的定义,但是就符号本身而言,它还具有两个具体的构成要素。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了符号的两个构成部分是能指和所指,能指是符号的外在形式,所指是符号表达的内容。

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

让我们就福尔摩斯侦探销售中的一个场景来了解能指与所指。

在“蓝宝石案件”中,华生看到福尔摩斯在观察一顶礼帽,礼帽是由一个警察带给他的。

华生描述这顶礼帽:

帽子陈旧,帽檐褪色,帽身还有裂缝,布满灰尘,脏迹斑斑。

福尔摩斯问华生能从这顶礼帽中推断出主人的什么信息。

华生仔细地观察了一遍,说他什么都看不出来。

福尔摩斯接着便详细地描述了这顶礼帽主人的信息:

他非常聪明,家道衰落,妻子不再爱他了,他习惯于久坐,房间里可能没有煤气灯。

华生喊到:

“福尔摩斯,你一定是在开玩笑!

”于是,福尔摩斯向华生指出他是怎么得出这些结论的。

他仔细地观察礼帽,注意到礼貌的细节,从中推断出(描述能指中隐含的所指):

能指所指

立方体的帽子这人很聪明

帽子质地优良,但用了他没有新帽子,表明他家境很久衰落

帽子很久没有刷过他妻子不再爱他

帽子上的灰尘是褐色的他极少外出

帽子上有蜡状污点屋子里没有煤气灯

从这个场景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推论:

适当的能指的获得,有助于对所指的理解;例如,我们在收看电视中的广告时,只有在我们接受到适当的数量的能指时,我们才可能了解广告所要传达的真正的所指。

(美女与汽车的广告,其实是饮料广告)

对于能指所传达的所指的内容的解读是需要人们进行逻辑推理的。

这样的逻辑推理就必然要求人们具备相应的经验结构和文化背景。

二、新闻信息符号

(一)运用各种符号和标志来表达特定意义的语言形式称为符号语言,它是人类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

新闻传播使用的符号可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类。

(播放新闻短片,让学生讨论其中所使用的符号)

(二)讯息是由一组信息符号组成的符号系列。

(编码、译码)

三、选择和新闻选择

(一)系统和自组系统的选择

新闻传播系统是在新闻传播规律支配下,由传播者为组织核心的自组织系统,它的组织化过程,是不断地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自我完善的过程。

(二)新闻选择的意义

新闻选择指在特定的传播环境下,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新闻事实、新闻作品的衡量与取舍。

(三)新闻传受双方的新闻选择

1、传受双方:

传播者受传者

尽可能方便地使受传者获得他们最关心的传播内容,从而使他们获知新闻信息的欲望得到最大满足。

2、信息选择的或然率公式

(四)新闻选择的依据

1、传播环境:

1)媒介生态指媒介生存与运作的外部经济、政治、文化及国际环境。

2)传播生态指新闻体制、法制、规章、社会心理等与传播密切相关的社会条件及交通、通讯、物资供应等同信息物化过程相关的物质条件。

2、传播控制:

包括国家、政党、社会集团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制裁手段的控制,也包括社会舆论与行业组织的控制,还包括内部新闻自由体制的控制等。

给学生提供提供大量新闻报道,让学生模拟《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南方周末》、《经济观察报》、《今日美国》等媒体编辑,根据新闻选择的依据选择新闻。

讲授新课

了解符号、系统和新闻的联系,才能重视符号、系统在新闻中的作用,正确理解新闻信息符号的意义,了解文本研究在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中的地位。

了解新闻选择的意义,理解传授双方的新闻选择,能够运用新闻选择的依据,选择新闻是学生学习的关键。

总结归纳

1、符号在社会传播中的意义。

2、新闻信息符号的编码、译码及文本分析。

3、新闻选择的意义和依据。

4、信息选择的或然率公式的内容和意义。

布置作业

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课堂讲授相结合

教学手段

 

第六次课教案

年级班20年月日星期

章、节及题目:

第三章新闻传播论

第一节新闻传播的模式

教学目的:

了解新闻传播的几种基本模式,掌握新闻传播的五大核心要素。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拉斯韦尔的5W模式

2、新闻传播的五大核心要素

教学内容提要

教学过程

回顾上次课内容,提问新闻信息符号、新闻选择依据。

给学生提供提供大量新闻报道,让学生模拟《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南方周末》、《经济观察报》、《今日美国》等媒体编辑,根据新闻选择的依据选择新闻。

提问问题

由新闻选择的依据,引出新闻传播活动过程中,影响和控制新闻传播的因素。

导入新课

让学生欣赏电影《女友星期五》中关于报社运作、新闻采访等的片断,提问学生从影片中可以看出参与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是谁?

根据自己的经验,新闻传播活动中还有什么因素?

引出学生关于新闻传播活动中参与要素的讨论。

引出学生关于新闻传播活动中参与要素的讨论讨论时间不超过10分钟。

一、核心要素

(一)拉斯韦尔的5W模式:

哈罗德·D·拉斯韦尔(Lasswell,HarlodD.)1948年于题为《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TheStructureandFunctionofCommunicationinSociety)一文中提出。

但是,拉斯韦尔五W模式的局限性和不完全性也非常明显,这主要表现在它属于一个单向直线模式。

布雷多克1958年在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基础上,发展出了“7W”模式,增加了传递讯息的具体环境和传播者发送讯息的意图:

(图略)

(二)香农-韦弗的信息论模式:

1949年,数学家克劳德·香农(ClaudeShannon)及其合作者沃伦·韦弗(WarrenWeaver)于1949年在贝尔电话实验室研究电子通信过程时,在《通信的数学理论》中提出的图解模式也是一种单向直线性模式:

(图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