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工大附中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7707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西工大附中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模拟训练

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做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华夏文明之源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

但是,它既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也不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它只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系统。

说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不确切的。

甲骨文在当时只是作为一种占卜的工具,字也绝对不是当时存在的所有的字,却表现出成熟和发达的文字系统,是任何一种古代文明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达到的。

所以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在甲骨文以前一定还有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

那么,甲骨文以前的文字面貌究竟如何?

古书中说仓颉“生而能书,又受河图录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视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

《说文解字序》中也记载: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不过这只是传说,任何一种文字的诞生绝非一人一手之功,汉字的出现必定是先民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历经长期的摸索使用,然后累积发展、约定俗成的结果。

仓颉应当是在汉字发展中具有特别重大贡献的人物,他极有可能是整理汉字的集大成者。

最早的汉字在哪里?

更多的来自地下考古资料,展现出有关中国文字起源的大量线索:

不仅有商代前期,相当于夏代的遗物,还有属于更早的种种考古文化的资料。

  在公元前4000年的仰韶文化和其后的龙山文化遗址中,都曾发现有不同的刻划符号。

在山东莒县陵阳河和大朱村出土的陶器上,其中有些与甲骨上所见的字类似。

从历史文化发展的过程看,这些陶器上的刻划符号与汉字的产生、发展应该有着很大的渊源关系。

裘锡圭等著名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肯定它们同中国最早的文字有着密切的联系,认为这种陶符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文字雏形。

  另外一项关于早期文字的重要的考古发现是在距今约4000年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朱书文字。

历史学家张政烺先生看过发现于陶寺遗址的一个扁陶壶照片、摹本以及墨线图后就断定:

“这个字同大汶口文化陶文、殷墟甲骨文和现在通行的汉字属同一个系统”。

这反映出四千多年前即最迟在夏代前期,属于同一系统的文字已经用于黄河中下游的一些地区了。

由此我们可以确定,汉字本身是土生土长的自源文字。

大约从夏商时期开始,它已经能够出色地记录汉语,承载灿烂的中原文明,并对周边民族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虽然汉字在甲骨文之后经过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书写形式的变化,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至今,成为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仍在使用的方块字,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血液里的民族符号,是将我们维系在一起的一种充满时代色彩、地域概念、人文心理特征的文化标识。

1.以下关于中国汉字起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汉学者许慎认为仓颉创造了文字,不过在他看来,“文”“字”有别,“文”只关涉汉字的外形,而“字”则形声兼具。

B.不少传说和古籍都以仓颉为汉字创造者的观点并不正确,他对汉字发展做出了特大贡献,在整理汉字方面集古代之大成。

C.山东莒县出土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与汉字的产生、发展应有密切关系,被有的学者看作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文字雏形。

D.朱书文字被断定与甲骨文、现在通行的汉字等属同一系统,说明最迟在夏代前期,汉字已用于黄河中下游一带。

2.下列理解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甲骨文当时只是一种占卜的工具,字只有当时存在的部分字,却有着成熟、发达的系统,这些事实证明甲骨文不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

B.任何一种古代文明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形成完整的文字系统,一种完整的文字系统的形成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

C.汉字的出现是先民在历史发展中历经长期的摸索使用,然后累积发展、约定俗成的结果,绝非一人一手之功。

D.学者们依据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刻划符号及山西出土的朱书文字断定汉字本身是土生土长的自源文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学者们探寻最早的汉字,主要依据地下考古资料,包括商代前期的遗物和属于更早的种种考古文化的资料。

B.大量史料证明,汉字在甲骨文之前已经以各种刻画符号——陶符的形式出现在各个文化分支的陶器上,呈现出早期文字的雏形。

C.汉字从夏商时期开始,已能出色地记录汉语,承载灿烂的中原文明,并将它辐射到周边民族地区,从而推动了其他民族文化的进步。

D.汉字能成为中国特有的民族符号和文化标识,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以固有的的特色和基本语法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韐(ɡé),建州崇安人。

夏人攻震武,韐出奇兵捣之,解其围。

夏人来言,愿纳款谢罪,皆以为诈。

韐曰:

“兵兴累年,中国尚不支,况小邦乎?

彼虽新胜,其众亦疲,惧吾再举,故款附以图自安。

”密疏以闻,诏许之。

夏使愆期不至,诸将请会兵乘之。

韐曰:

“越境约会,容有他故。

”会再请者至,韐戒曰:

“朝廷方事讨伐吾为汝请毋若异时邀岁币轶疆场以取威怒”夏人听命,西边自是遂安。

鉴湖为民侵耕,官因收其租,岁二万斛。

政和间衍至六倍,租重而督索严,多逃去。

前勒邻伍①取偿,民告病,韐请而蠲②之。

方腊陷衢、婺,越大震,官吏悉遁,或具舟请行。

韐曰:

“吾为郡守,当与城存亡。

”寇至城下,击败之。

河北盗起,首贼柴宏本富室,不堪征敛,聚众剽夺,杀巡尉。

韐单骑赴镇,遣招之,宏至服罪。

韐饮之酒,请以官,纵其党还田里,一路遂平。

金人已谋南牧,韐谍得实,急以闻,且阴治城守以待变。

金兵抵城下,知有备,留兵其旁,长驱内向。

及还,治梯冲设围欲攻击,韐发强驽射之,金人知不可胁,乃退。

京城不守,遣使金营,金人命仆射韩正馆之僧舍。

正曰:

“国相知君,今用君矣。

”韐曰:

“偷生以事二姓,有死,不为也。

”正曰:

“军中议立异姓,欲以君为正代,得以家属行,与其徒死,不若北去取富贵。

”韐大呼曰:

“有是乎!

”归书片纸曰:

“金人不以予为有罪,而以予为可用。

夫贞女不事二夫,忠臣不事两君;况主忧臣辱,主辱则臣死,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此予所以必死也。

”酌卮酒而缢。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①邻伍:

邻居。

②蠲(juān):

免除。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夏使愆期不至愆:

拖延      

B.涸以为田,衍至六倍   衍:

扩展

C.官吏悉遁,或具舟请行   具:

准备       

D.与其徒死,不若北去取富贵徒:

服劳役

5.对文中画虚线的句子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朝廷方事讨伐吾为汝请毋若异时邀岁币轶疆场以取威怒

A.朝廷方事\讨伐吾为汝请\毋若异时邀\岁币轶疆场以取\威怒

B.朝廷方事讨伐\吾为汝\请毋若异时\邀岁币轶疆场以取\威怒

C.朝廷方事讨伐\吾为汝请\毋若异时邀岁币\轶疆场\以取威怒

D.朝廷方事\讨伐吾为汝请\毋若异时\邀岁币轶疆场\以取威怒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韐遇事能揆情度理,理智分析。

对西夏人纳贡请罪的请求,将士们认为敌人有诈,刘韐正确分析了对方的情况,对使者晓之以理,西夏人服从,西边得以安定。

B.刘韐关心人民疾苦,体恤民情。

在越州做知州的时候,看到鉴湖这个地方赋税沉重,就请求朝廷体恤老百姓的困苦,最终朝廷免除了这里百姓们的赋税。

C.刘韐义勇兼具,守一方安宁。

盗贼首领柴宏因不堪忍受官府的横征暴敛,聚众抢掠,杀害官吏;刘韐对柴宏使用了怀柔政策,并降服贼众,使河北形势安定。

D.刘韐尽心国事,为国赴义。

金人兵临城下的时候,刘韐率兵发强弩射杀他们;京城沦陷后,朝廷派他出使金营,在利诱面前,他宁死不从,最终自缢而死。

7.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韐饮之酒,请以官,纵其党还田里,一路遂平。

(5分)

(2)况主忧臣辱,主辱则臣死,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此予所以必死也。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卖花声·题岳阳楼①

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

十分斟酒敛芳颜。

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扶危栏,天淡云闲。

何人此路得生还?

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注】①宋神宗元丰六年作者因诗中讽刺宋兵久屯失利被奏,贬为郴州酒税,经过岳阳楼,登临有感,故有此词。

8.简析上阕中“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在词中的表达效果。

(6分)

9.请结合诗句简析下阕抒发的复杂情感。

(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劝学》用“故”归纳上文,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比喻进行论证,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极写天气的寒冷,与其前两句酒宴饯别气氛形成鲜明对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刘义隆草率出兵,虽有“_____”之雄心,也只怕会有“_____”的结局。

乙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雁阵

狗娃冷冷地瞅着驼爷颠儿颠儿地晃来,双眼就变成两柄利剑。

他来了,他还算是条汉子!

晚秋的野地死静死静,身后的湖水像面硕大无朋的镜子。

狗娃分明感到,袖子里的刀已急不可耐蠢蠢欲动了。

驼爷在狗娃面前驻了足。

许是走得急了些吧,额上竟排满了豆大的汗粒。

“好天!

”驼爷歪起头,不无吃力地瞅着蓝空的日头。

狗娃没料到驼爷此刻还有雅兴评论天气的好坏,心就有些发躁。

“你果真来了!

”狗娃咬牙切齿,恶狠狠地吐出一句。

“哪能不来呢?

”驼爷说,驼爷的厚嘴唇一个劲地抿动,“一接到你的信,我的心便踏实了。

你总算出来了,且在城里找了份工作,这比啥都好!

这个老狐狸,嘴倒甜!

“行啊你,把我整进大牢里一呆就是五年,我狗娃真该好好报答报答你!

眯起眼,驼爷读狗娃脸上的那道月牙疤。

“你也真够狠的,一夜间毁了那么一大片林子。

”驼爷把目光撒向湖畔,五年前倒下的松林,至今还在他的心头滴血。

“呐,我又栽上了。

”驼爷喃喃着。

驼爷是个护林员。

“哼!

”狗娃重重射出一口浓痰,蓦地从袖管里抽出那把长刀。

阳光兴奋地在刀片上一闪,又一闪。

嗬嗬嗬,驼爷笑了,笑得极坦然:

“好歹当过兵,打过仗,啥家伙没见识过?

狗娃一愣,顿觉眼前这个驼背老头很有些不好对付,但还是大声吼道:

“你就不怕我一刀捅死你?

驼爷仿佛什么也没听见一样,款款地卷好一支烟,款款地抽。

“狗娃不是人?

狗娃一点人味也没有?

我不信!

”说罢,驼爷又哑哑地笑,竟一脸的灿烂。

怎么会是这样?

其实,狗娃也没打算把驼爷咋样。

狗娃只想让驼爷跪在地上求饶,然后狠狠地踢他一脚,再骂一句:

“滚吧,爷不跟你一般见识,你这条老狗!

”可事情发展得令狗娃不知所措了。

“咦呀!

”驼爷扔掉烟头,又歪起脖看天。

狗娃也扬起了头。

雁阵。

一阵排成人字形的大雁,徐徐地朝南飞去。

太阳赤灿赤灿,雁阵渐渐地融进那耀眼的光芒里。

一首生命的诗,在蓝空中吟唱。

他呆了。

他也呆了。

手中的刀陡地落到了地上。

狗娃拾起刀,看了看,用力抛进湖里。

沿着来路,狗娃大步而去。

“狗娃!

”驼爷喊道,“你就忍心不回家看看爹娘?

这几年,他们想你快想疯了!

”狗娃没回头。

不混出个人样来,绝不见爹娘!

狗娃的双眼溢满了浊泪。

(1)对本文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狗娃是个报复心极重的人,在监狱中被关五年,仍然不思悔改,出狱后第一件事就是找驼爷报复。

B.刀“急不可耐蠢蠢欲动”,“阳光兴奋地在刀片上一闪,又一闪”,这些描写,烘托了狗娃急于报复的心理。

C.这篇小说的主旨可多元解读,如反映了护林工作的艰巨,人性复苏的可贵,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

D.驼爷及时提醒狗娃莫忘爹娘,终于使狗娃幡然醒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且决心要混出个人样来。

E.面对“排成人字形”的雁阵,驼爷和狗娃蓦然都“呆了”,这一描写暗示两人间的冲突得到了解决。

(2)简要概括“驼爷”的形象,请结合具体内容分点说明。

(6分)

(3)“雁阵”的含义是什么?

它的出现对本文主题的表现和情节发展起什么作用?

(6分)

(4)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你认为促使浪子回头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精神贵族”钱钟书

钱钟书文风恣意幽默,充满智慧与哲理以及对世俗的笑骂与揶揄,他以一册仅仅十篇的散文集就位列现代散文大家,而其为数不多的几篇短篇小说更是风格迥异、寓意深刻,令人惊叹叫绝。

他去世之后,一个热爱他的读者曾在报纸上撰文纪念,标题是“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这句话,可以代表大家共同的心声。

钱钟书的性格很独特,有一般才子的恃才傲物,也有一般才子不具备的童心。

他潜心读书研究,不好拜客访友。

因此,在人们心目中,他的形象扑朔迷离,如云中之龙,见首不见尾,时露一鳞半爪,令人想象、神往。

1978年9月至1980年底,是钱钟书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大放异彩的时候。

一位叫费景汉的汉学家,这样描述在一次座谈会上的钱钟书:

会场上最出风头的要算是钱钟书——他给我的印象是机智,善于征服别人。

他在茶话会上提到一位美国诗人,会用优美的英文背诵一段那位诗人的诗作;提起另一位德国诗人,又会用标准的德文背诵他的一篇作品;再提及一位拉丁诗人,他也能用拉丁文来背诵一段。

这些诗人未见得是什么大诗人,提及的诗作也未必是他们的重要之作,但钱钟书却能出口成章,流利地背出来,真是把在场的美国人吓坏了。

有人这样谈观感:

钱钟书似乎不是在发言,而是在“表演”。

两个小时“表演”结束后,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其实,这些吓坏了的外国人当时还不知道有一部真正能吓坏他们的书,就是正在由中华书局出版的《管锥编》。

姓钱的钱先生,一生似乎没有真穷过,也似乎没有发过财,应该说他是一位精神的贵族。

困居上海孤岛写《围城》的时候,他窘迫过一阵。

辞退保姆后,由夫人杨绛操持家务,那时他的学术文稿没人买,于是他写小说的动机就多少掺进了挣钱养家的成份。

一天500字的精工细作,却又绝对不是商业性的写作速度。

恰好这时黄佐临导演上演了杨绛的四幕喜剧《称心如意》和五幕喜剧《弄假成真》,并及时支付了酬金,才使钱家渡过了难关。

进入80年代,从天上往钱家掉金子的事接二连三。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竭诚邀请他前往讲学半年,开价16万美金,交通、住宿、餐饮费另行提供,可携夫人同往,只希望由钱钟书每两星期授一次课,每次40分钟,半年讲12次课,实际授课时间只相当于一个工作日。

像这样的价码,着实让人咋舌,可钱钟书却拒绝了。

他对校方的特使说:

“你们的研究生的论文我都看过了,就这种水平,我给他们讲课,他们听得懂吗?

英国一家老牌出版社也不知从什么渠道得知钱钟书有一部写满了批语的英文大辞典,他们专门派出两个人远渡重洋,叩开钱府的门,出重金请求卖给他们。

钱钟书说:

“不卖。

”与钱钟书签署了《围城》版权协约的美国好莱坞片商,多次盛邀钱钟书夫妇时间方便时做客观光,随便吃住,或监督影片制作,他们都摇头婉拒。

他说:

“我现在是中国式的硬木椅子,搁在那儿挺结实,搬搬就散架了。

更使杨绛好笑的是钱钟书一辈子开不了钱庄。

有同事找他借钱,他问:

你要借多少?

答:

一千。

钱钟书说:

“这样吧,不要提借,我给你五百,不要来还了。

”同一个人两次来借,他还是如法炮制,依旧对折送人。

他当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期间,给他开车的司机出车撞伤行人,急切中找钱钟书来借医药费。

他问:

“需要多少?

”司机答:

“三千。

”他说:

“这样吧,我给你一千五,不算你借,就不要还了。

凡进过钱钟书家的人,都不禁惊讶于他家陈设的朴素。

沙发是用了多年的旧物,多年前的一个所谓书架,竟然是四块木板加一些红砖搭起来的。

没有人能弄明白钱钟书究竟看过多少书,但那时他家里却几乎没有书。

据说犹太人认为把知识的财富装进脑子里,比置办什么财产都划算、安全,钱公馆主人则有过之而无不及。

钱钟书曾指着孔方兄说:

“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个东西吗?

(摘自《魔镜里的钱钟书》)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这句话体现了钱钟书性格中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一面,以及人们对钱钟书的缅怀与尊敬之情。

B.钱钟书认为自己是“中国式的硬木椅子,搁在那儿挺结实,搬搬就散架了”,这句话形象地说出他的文化思想根植于中国的土壤,不愿出国的心意。

C.钱钟书在人们心目中留下扑朔迷离的形象,如偶露一鳞半爪的云中之龙,这是由他的独特的个性与作品的别具一格所致。

D.《管锥编》是钱钟书的学术代表作之一,这部书引述材料虽很少,但处处都是精到的见解,在作者看来是“一部真正能吓坏他们的书”。

E.钱钟书在经济陷入困顿的时候,为了养家糊口,也不得不在文稿里掺进一些东西,增强作品的可读性,为此他创作了通俗易懂的《围城》。

(2)文章从哪些方面来写钱钟书的?

请简要概括分析。

(6分)

(3)钱钟书“精神贵族”的表现很多,请根据文章概括并简析。

(6分)

(4)文章结尾钱钟书曾指着孔方兄说:

“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个东西吗?

”请结合全文,联系现实探究名家与金钱的关系?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无锡的梅园,面临太湖,以梅饰山,以山饰梅,。

②苏轼也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

③这本侦破小说,构思新颖,,值得一看。

A.别具一格独树一帜不落窠臼

B.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不落窠臼

C.不落窠臼独树一帜别具一格

D.别具一格不落窠臼独树一帜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市将举办第12届中学生运动会,我校参加这届运动会的20名男运动员和16名女运动员,均是由班级和年级层层选拔出来的优秀选手组成。

B.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从“吃饱”向“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C.会议围绕充分发挥学生信息员的作用、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促进教风和学风建设,健全了学生信息源组织机构,布置了今年评教评学的主要工作。

D.最近几年,我省科协走协商、协调、协作之路,团结、动员、发挥科技工作者的独特作用,开展了系列活动,有效提高了人民的科学素养。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意境与意象一样,是我国抒情文学创作中总结出来的审美范畴,也是传统文艺理论和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因而具有共同的审美特征。

    ,       ,

     。

     。

    ,     ,      。

透过载体,所抒发的是情感,是心灵——作品发言人(如游子、思妇等)的心灵和作家的心灵。

1在意象和意境中,当然要描绘大量的景象、物象、事象乃至于人物形象

2当然,在这种主客观的统一关系中,也有侧重,即矛盾的主导方面是主观,是主体的心灵

3或者干脆就是由心灵幻化出来的

4因而都是主客观的统一:

情与景、心与物、意与象、意与境的统一

5这就是,它们都是作家根据抒情传意的需要而从生活中选择、提炼出来的

6而是在为“情思”寻找和创造合适的载体

⑦但这些都不是作家着意表现的中心,作家的目的不是为它们本身留影造像

A.⑤⑦⑥④②③①B.①③④②⑤⑦⑥

C.①③⑤④②⑦⑥D.⑤③④②①⑦⑥

16.根据下面表格显示的内容,将表后文段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要求,语言连贯、简洁,不要出现数字。

(6分)

近年部分国家经济增长及社会发展支出比例统计表

国家

分项

发达国家

新兴经济体

美国

英国

巴西

印度

中国

经济增长率

3%

2.3%

6%

6.8%

9.6%

教育、卫生、社保等公共事业支出占GDP的比例

16%

21%

14%

13%

10%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增长率不但远高于美、英等发达国家,

(1)_____。

然而,

(2)_____,例如教育、卫生、社保等基本公共事业支出占GDP的比例,就与经济的高速增长不相协调,这一比例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经济落后于我们的印度。

因此中共中央提出,我国将(3)_____,加快建设和谐社会,缔造“幸福中国”。

17.广播稿要求通俗、口语化,一听就明白。

把下面一段文字改做广播稿时,有五处非改动不可,写出其序号。

(5分)

自从①我省西部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以来,本市各界②对震灾③以后的人民生活十分关心,积极开展赈灾④活动,捐款累计已逾100万之巨⑤。

我公司本来已经捐款(包括捐赠衣服、物品折款)3万元⑥,近日,公会工作人员牺牲休息时间采用展板、板报等多种形式充分深入地宣传了灾区群众的生活现状和我市捐助情况⑦,公司员工再次⑧捐款近2万元。

这些钱物已经转送⑨到了灾区。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意大利某城市有个名叫海因茨的人,他的妻子得了癌症,危在旦夕。

该市有个药剂师,研制了一种治癌特效药,配制这种药的成本只有200美元,但他要价极高,每剂要价2000美元。

为了买到这剂药,海因茨变卖家产,并且到处借钱,但最终只凑得1000美元。

海因茨恳求药剂师说:

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账。

药剂师拒绝了他,并且还说:

“我研制这种药正是为了赚钱”。

海因茨没别的办法,于是在一个晚上潜入药剂师的仓库把药偷走了,结果被抓进警察局。

要求:

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模拟训练

语文参考答案

一、9分(每小题3分)

1、B(变可能性为必然性。

原文是“极有可能是”。

2、D(断定依据不符合原文意思,依据是最后一段首句的“此”,它的指代意义是前文的“这反映出四千多年前即最迟在夏代前期,属于同一系统的文字已经用于黄河中下游的一些地区”。

3、C(其一,改变了准确性,原文说“大约从夏商时期开始”。

其二夸大其词,原文是“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而非“推动了其他民族文化的进步”。

二、36分

(一)19分

4.D(徒:

白白的。

5.C

6.B(对“韐请而蠲之”中的“之”指代意义误解。

此处是指邻居为逃跑的人补偿租税的不合理规定。

7.

(1)刘韐让他饮酒,请求朝廷封给他官职,把他的同党放回家种地,整个河北就平定了。

[5分。

饮:

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