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数学全册一至十单元备课教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7364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84 大小:18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数学全册一至十单元备课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4页
二年级下数学全册一至十单元备课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4页
二年级下数学全册一至十单元备课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4页
二年级下数学全册一至十单元备课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4页
二年级下数学全册一至十单元备课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数学全册一至十单元备课教案新人教版.docx

《二年级下数学全册一至十单元备课教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数学全册一至十单元备课教案新人教版.docx(18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下数学全册一至十单元备课教案新人教版.docx

二年级下数学全册一至十单元备课教案新人教版

二下数学总复习备课教案(数学)

二年级下册设计者:

-施教者:

本册课标要求: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初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能熟练地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

4、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5、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7、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图形的运动,数据收集整理,数学广角,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等。

数与计算的教学内容是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如表内除法、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和万以内数的认识。

表内除法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除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除以一位数。

因此,表内除法同表内乘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

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学生在此学习除法笔算试商的方法,为学习多位数除法打下基础,也分散了学习的难点。

这册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认数的范围扩大到四位。

这是学习读、写多位数的基础。

我国的计数习惯是每四位一级,把万以内的数位顺序弄清楚,掌握了第一级数的读、写法则,再学习万以上的数就可以类推了。

因此,这部分内容是进一步学习认数的重要基础知识。

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的数感的重要素材,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较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会用数与他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给学生初步建立质量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克和千克。

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

并通过实际操作与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运动

(一)”一章,包括简单的“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等教学内容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数据收集整理”一章,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即运用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学习用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记录、整理和呈现数据,能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回答简单的问题,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并且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数学广角——推理”介绍了简单的逻辑推理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尝试、推理等活动解决简单的逻辑问题。

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一个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小小设计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操作活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昌吉市第六小学集体备课教案(数学)

二年级下册设计者:

-施教者:

单元

第一单元

单元内容

数据收集整理

 

单元目标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学情分析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做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

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

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

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单元重点

1、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2、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3、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4、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5、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单元难点

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课时

3课时

 

昌吉市第六小学集体备课教案(数学)

二年级下册设计者:

-施教者:

施教日期:

课题课时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1页例1练习一的第1、2小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2、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学会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具、课件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

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定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出示例1中的四种颜色。

选哪种颜色合适呢?

 

生:

选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

师:

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生:

可以在全校的同学们中去调查一下。

生:

全校学生有那么多,怎样调查呢?

生:

我觉得可以先在班里进行调查。

生:

还可以现在组内进行调查。

师:

你们真聪明,你们刚才说的调查,其实也就是进行统计。

揭示课题:

统计。

要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过程。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调查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

二、亲历统计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形式和过程。

1、收集数据。

 2、 整理数据。

师:

刚才同学们已经通过举手这种方式选出了自己喜欢的颜色了,老师也知道了,但是负责定制校服的领导还不知道,那该怎么办呢?

生:

自由发言。

师:

你们真会想办法。

那我们现在再举一次手,在这张表中【出示统计表】

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

人数

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好吗?

师:

喜欢红色的请举手,请一个学生数出人数,老师记录在统计表中。

其余三?

颜色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统计。

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师:

同学们,刚才我们将统计后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

仔细观察统计表。

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

人数9      6     15     8

师:

你看懂什么?

生:

4、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师:

是的,这张统计表的第一行表示的是同学们最喜欢的颜色,第二行表示的是最喜欢的每种颜色的人数。

统计表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分析和解决一些问题。

下面大家就请你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解决下面的问题。

(1)全班共有(    )人。

生:

要想知道全班有多少人,应该把喜欢这四种颜色的人数全部合起来,即

9+6+15+8=38(人)所以全班共有38人。

师:

你真聪明,谁能解决第二个问题?

(2)喜欢(     )色的人数最多。

生:

比较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19>9>8>6,通过对比得出:

喜欢蓝色的人数最多。

师:

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

那你能解决最后这个问题吗?

(3)如果这个班定做校服,选择(     )色合适。

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

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师:

同学们,下面老师请你们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解决数学书第4页练习一的相关问题,你们敢挑战吗?

1、完成练习一的第1小题。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并解决问题。

生:

先调查,完成统计表后,再独立解决问题,最后汇报。

2、完成练习一的第2小题。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哪一个季节,把结果填入下表。

生:

先调查,完成统计表后,再独立解决问题,最后汇报。

四、归纳总结。

师: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统计的相关知识,知道在统计时要先收集数据,而收集数据有举手、起立、画记号等很多方式,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还知道收集完数据后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将数据进行整理记录填入的表格叫做统计表。

统计表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并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

 

昌吉市第六小学集体备课教案(数学)

二年级下册设计者:

-施教者:

施教日期:

课题课时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3页例2,练习一第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

2、会用正字统计

教学重点

学会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具、课件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

同学们,我们的学习逐渐步入正轨,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帮忙,为老师评选一名数学科代表。

2、出示评选条件:

(1)数学成绩优秀。

(2)愿意为大家和数学老师服务。

3、问:

你想推荐谁当数学科代表?

(学生自由发言并说出理由。

4、根据学生的回答,筛选出几名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二、实践操作,经历过程。

1、学习用投票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1)思维导向:

刚才我们推荐了几位合适的同学。

那么这几位同学哪个更合适呢?

我们要从这几位同学中选一位,你有没有合适的方法?

(2)学生讨论,说说可以选择的方法。

(3)问:

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举手统计的方法可行吗?

为什么?

(举手投票,存在很多人情因素,有时会出现其他同学不公平、不服气的情况,影响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

(4)有没有一种比较隐蔽的方式来表达自己选谁呢?

(5)讲解投票的方法:

在统一发的小纸张上,写上你认为合适的科代表的名字。

(6)学生写票,将写好的纸张折好,由小组长收上来。

(7)小结:

选择用投票的方法收集了数据。

2、学习记录方法。

(1)思维导向:

老师现在要把每张票报出来,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个人的得票数?

(点名说,肯定学生的方法,如画“○”、“∣”、“正”等)。

(3)点几名学生用不同记号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选一种记录。

(4)比较:

哪种方法记得既清楚又方便?

(画“正”字站位少、易算数)

(5)完成统计表。

姓名

小明

小刚

芳芳

东东

票数

分析:

(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担任数学科代表。

(2)如果没到的***也来投票,会影响结果吗?

三、回顾过程,总结方法:

(见板书)

四、教学例2。

1、出示例2:

光明小学要举办讲故事大赛,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参加比赛,他们也是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参加比赛。

2、课件出示投票结果。

3、师:

你能看懂他们用了哪些记录方法吗?

(画“√”、“正”、“○”)

4、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

5、回答问题:

(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谁参加比赛?

(陈小菲)

(2)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

6、小结并简单讲解:

举手最快捷,投票最隐私,调查表最广泛。

五、巩固练习:

练习一第3题。

1、根据记录表,你能看出每天的天气情况吗?

比如说……

2、根据记录表,完成统计表,回答表下的问题。

3、从统计表中你还知道什么?

六、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昌吉市第六小学集体备课教案(数学)

二年级下册设计者:

-施教者:

施教日期:

课题课时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4页的练习一3、4、5题

教学目标

会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

教学重点

用写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

教学难点

会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具、课件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巩固。

1、P4第2题。

(1)读题,知道要调查什么,可以用什么方法收集数据。

(2)用举手点数的方法收集数据,填写统计表。

(3)回答表下问题。

P5第4题。

(1)读题看主题图,知道他们要统计什么,用那些方法记录数据(分工、符号)。

(2)根据记录填写统计表。

(3)回答表下问题。

二、题型练习。

1、P5第5题:

(1)出示统计表,要求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每种书有多少?

(2)讨论:

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你有什么建议?

2、P6第6题:

(1)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并将结果填入第6题表格内。

(2)从你的统计中,你发现了什么?

有什么建议?

3、P6第7题。

小结:

如果数据比较大,用一格有时候能表示更大的量,因此,我们在读条形统计图时,先要读懂每格表示多少。

三、单元小结。

学了本单元,你有哪些收获?

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课后反思

 

昌吉市第六小学集体备课教案(数学)

二年级下册设计者:

-施教者:

单元

第二单元

单元内容

表内除法

(一)

 

单元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重点

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单元难点

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

单元总课时:

13课时

具体课时分配: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昌吉市第六小学集体备课教案(数学)

二年级下册设计者:

施教者:

施教日期:

课题课时

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平均分

教学内容

课本P13~14页,例1、例2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2、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具、课件

各种食物若干。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谈话导入,实际操作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

老师要送给你们。

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

(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3、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板书课题)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二、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

教学例2:

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

有几种分法?

(1)讨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4)你喜欢哪种分法?

为什么?

分一分:

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

(学生动手分一分)

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练习三第2题。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

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2、实践活动:

插花活动

3、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课后反思

 

 

昌吉市第六小学集体备课教案(数学)

二年级下册设计者:

施教者:

施教日期:

课题课时

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P13页,例3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具、课件

学具、主题图等。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

喜欢去哪里春游?

出示春游租船问题的情景图。

(不显示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

瞧!

图中的小朋友也去春游啦!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图中的小朋友碰到了什么问题?

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

探求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二、出示例3及主题图。

分组探讨解决“租几条船”。

师:

你能应用你收集的信息帮他们解决租船问题吗?

你有什么办法?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本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结果。

全班交流反馈,及时评价。

小结: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求24里面有几个4,24里面有6个4,就需要6条船。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课本第15页的“做一做”。

问:

图中的小熊在做什么?

小熊在思考什么问题?

你能帮小熊分分看。

(引导学生帮小熊分筷子,用小棒代替筷子动手分。

引导学生思考:

有几个小动物就餐?

一双筷子是几根?

并说说怎么分。

练习三第4、5题。

(1)第4题。

出示分萝卜的情景图。

师:

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和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

(3)第5题。

你们知道小猴子爱吃什么?

请小朋友帮忙分香蕉,要做到公平。

把18支香蕉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个;

把18支香蕉平均分给9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个;

(4)学生借助学具动手分一分,并边说分的过程和方法。

四、开放题。

学生独立操作。

(1)用15个方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个木块。

(2)每个长方体用3个木块,可以摆()个长方体。

思考:

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学生在生活中找出用平均分的例子,在小组里交流分享。

五、课堂总结

课后反思

 

 

昌吉市第六小学集体备课教案(数学)

二年级下册设计者:

施教者:

施教日期:

课题课时

第二单元第三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P18页,例4,练习四第1、2、3题。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具、课件

情景图。

教学设计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谈话,出示情景图。

提出问题:

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

每盘应放几支?

请小朋友想一想。

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1)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

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

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

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支竹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二、学习新知

1、引入除法

谈话:

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

2、揭示课题。

除法

问:

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

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3、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是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

除号。

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2)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3)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

12÷4=3,读作:

12除以4等于3。

4、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让学生把12支竹笋分别平均分成两份,平均分成三份,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三、应用,加深理解

1、课本第18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2、挑战园地:

(1)第一关(练习四第1题):

“魔法卡片”

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请6名学生来抽卡,谁抽到哪一张就读哪一张,读得对的老师奖励聪明星。

(2)第二关(练习四第2题)“小帮手”。

学生动手摆学具并填写算式,教师巡视。

(3)第三关(练习四第3题)“分西瓜”。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决,然后交流。

四、课堂总结。

课后反思

 

 

昌吉市第六小学集体备课教案(数学)

二年级下册设计者:

施教者:

施教日期:

课题课时

第二单元第四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P19页例5,练习四第4、5、6题。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具、课件

情景图或课件等。

教学设计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出示例5情景图。

(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