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零售业超市便利店发展情况分析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7055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零售业超市便利店发展情况分析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中国零售业超市便利店发展情况分析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中国零售业超市便利店发展情况分析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中国零售业超市便利店发展情况分析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中国零售业超市便利店发展情况分析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零售业超市便利店发展情况分析研究.docx

《中国零售业超市便利店发展情况分析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零售业超市便利店发展情况分析研究.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零售业超市便利店发展情况分析研究.docx

中国零售业超市便利店发展情况分析研究

2013年中国零售业发展情况

(完整版)

2014年11月6日

一、中国零售业概况

(一)2013年零售业总体发展情况及2014年前景展望

据商务部典型零售企业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零售企业总体发展稳定,销售平稳增长,从业人员和营业面积小幅增加,便利店、网络零售等发展态势良好,零售企业转型提升、线上线下融合步伐继续加快。

但受宏观经济调整、消费需求减弱、“三公”消费缩减以及房租和人工成本上升等影响,部分企业销售增幅放缓,利润收窄,经营模式创新面临新的挑战。

1.第4季度零售业发展特点

一是零售业销售规模增速放缓,百货店、专业店增长压力大。

第4季度典型零售企业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1.5%,其中,小微型零售企业的销售增长12.3%,高出大中型零售企业2.6个百分点。

分业态看,便利店、超市、专卖店、大型超市、专业店、百货店,分别增长13.8%、12%、9.3%、8.0%、7.8%和7.5%。

二是便利店发展呈现出独特优势。

在零售各业态中,“小而美”的便利店呈现逆势上升态势。

数据显示,便利店第4季度的销售额、从业人数、营业面积同比增速分别达13.8%、2.5%、7.3%,其中销售额和营业面积两项指标均为各业态之最。

主要原因是便利店的功能及盈利模式优势得到较好发挥,不少便利店以零售为依托,不断拓展周边服务功能,深入社区,充分提供多种居家便利服务,较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便利化需求。

在经济环境趋紧、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单体规模较小、需求对象相对稳定的便利店企业日益显现出生命力。

三是超市、专业店网络零售继续高速增长。

第4季度传统零售企业的网络零售业务同比增长45.3%,其中专业店增幅最高,达89%,专卖店、百货店、便利店、大型超市网络零售也保持较快发展,分别增长22.1%、19.8%、16%、11.6%。

目前,开展网络零售的传统零售企业主要是有实力的大型零售企业,下一步,随着电商企业如京东、一号店、阿里巴巴等与实体零售企业合作步伐的加快,将会有更多的的实体零售企业“触网”。

2.存在的主要问题

零售企业房租和人工成本上涨,毛利和净利水平小幅下降。

2013年第4季度,零售企业职工薪酬同比增长9.0%,其中大型超市、百货店、专业店工资增速超过两位数,分别为13.8%、13.1%和12.1%,均高于自身销售增长速度。

同时,本季度23%的企业新签房屋租赁合同,租金同比上涨23.6%,其中大型超市、超市、专卖店、便利店、百货店、专业店租金分别上涨27.5%、24.4%、22.8%、21.4%、20.9%、19.8%。

由于房租、人工成本上升,第4季度零售企业毛利率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分业态看,除便利店毛利率上升0.8个百分点,其余业态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专卖店、超市、专业店、大型超市、百货店分别下降0.5、0.4、0.4、0.2和0.2个百分点。

净利率较去年同期也有小幅下降,其中专卖店下降幅度较大,其余业态相对稳定。

电商的崛起更让实体业者“雪上加霜”。

艾瑞数据显示,2006年的电商销售额为260多亿元,短短几年间,2013年的电商销售额数字已突破1.8万亿元。

仅是今年“双11”,天猫销售额就逾300亿元,令实体业者望尘莫及。

分业态零售企业毛利率及净利率变化情况表

单位:

%

业态

毛利率

净利率

2013年第4季度

与2012年同期毛利率差额

2013年第4季度

与2012年同期净利率差额

百货店

20.2

-0.2

3.6

-0.1

便利店

20.2

0.8

2.4

0.2

超市

17.7

-0.4

4.1

-0.2

大型超市

15.9

-0.2

1.4

-0.3

专卖店

24.3

-0.5

4.6

-0.5

专业店

22.4

-0.4

5.1

0.1

总计

19.8

-0.2

3.7

-0.2

3.2014年发展展望

展望2014年,零售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但企业仍将面临增速放缓、要素成本高企、利润收窄的压力,行业整合并购加剧,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在2014年,传统零售企业将进一步加强线上线下融合,布局全渠道零售,无论是传统零售企业内部的网络平台与实体门店,还是电商企业与实体企业间的合作都将进一步深化。

移动端的开拓也有望成为传统零售重点开拓的新课题。

商业科技应用包括可视化管理、店面数字化、移动解决方案等将推动传统零售加快转型变革,更大程度地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

总体看,未来零售行业发展将进一步从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导向型转变,零售业优化调整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为了应对电商冲击,2014年,传统零售企业以消费者为中心进行体验式改造,向购物中心转型的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大,三四线城市购物中心的扩张也被市场所看好。

购物中心是传统百货自内向外推动下的升级,是业态发展的趋势之一。

城镇化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三四线城市的消费活力预计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高于一二线城市。

同时,近年来房产价格的大幅上涨传导到租金、摊销费用大幅上升,低成本自有物业已成为外延扩张快速盈利的法宝。

在传统零售企业纷纷加速变革的背景下,国企改革、并购整合给传统零售企业带来的机会也将引起市场关注。

(二)2013年度零售商超观察:

多数开店放缓行业寒冬将持续

回顾2013年,中国的传统商超行业经历了一场大变动。

华润万家与乐购强强联合,物美超市并购卜蜂莲花半途而终,沃尔玛在华一厢开店一厢关店,永辉冲击线上“半边天”败下阵,大润发“飞牛网”来势汹汹······外资零售集体唱衰,本土零售巨头开始崛起。

面对电商的冲击,无论是大型的购物中心还是传统的零售大卖场,都有纠结两个词——转型与调整。

这一年,沃尔玛宣布关闭30家店,华润万家、百佳宣布未来加大社区店布局,转型升级门店调整成为许多零售巨头的选择。

“做小”的同时,零售商们也开始尝试“做大”。

这一年,商超零售商进军地产开始风行,大润发、新华都、沃尔玛均先后宣布将加大自持自建购物广场的力度。

1.新开门店数量普遍下滑

2013年华润万家、永辉超市、沃尔玛、家乐福、百佳、大润发、Tesco乐购、卜蜂莲花、人人乐、乐天玛特十大知名超市共开门店202家。

而对比2012年的数据,除却百佳开店数量有所增长外,其他品牌均出现不少幅度的下滑。

其中家乐福由2012年的25家降到16家,沃尔玛则由2012年的28家,降到新开26店同时关闭12店。

即使是大润发、永辉超市这两个本土新贵,在2013年度也是放缓了开店步伐。

大润发去年新开店26家,比2012年少了8家。

对比其他超市,永辉超市仍算是稳健发展,全年44家新店仅与2012年少了2家,同时又新进了上海和深圳这两个一线城市。

另一厢,本土零售巨头华润万家依靠多品牌战略扩张,年内又与乐购成立合资公司,成为国内最大的零赢商网售超市品牌。

根据华润万家年初的规划,2013年计划新增大卖场近80家,而结果却完成不到一半。

2.零售业遭遇关店潮

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连锁超市、便利店和百货店的关店潮就开始了,这股“关店潮”一直蔓延了整个2013年。

以便利店业态来看,先是罗森关闭了约30家店,可的与好德开始调整和关闭数十家门店。

可的与好德同属于上海农工商集团麾下,然而经过今年的调整,据农工商集团内部人士透露,目前可的与好德的总店数已低于2000家。

就连向来给人“正能量”感的7-11也拟关闭和调整近20家店。

今年世界第一大零售连锁企业沃尔玛在今年放缓了中国区增速,沃尔玛总部宣布拟关闭中国和巴西市场的50家门店,有消息称,其中沃尔玛中国区将关闭约25家门店。

百货业也难以幸免。

今年3月,京城知名百货大佬贵友关闭了方庄店;今年年中时,大洋百货石家庄店关闭、在沈阳经营5年的伊势丹停业;进入炎炎夏季,盘踞成都春熙商圈20年之久的太平洋百货关闭,而太平洋的“老对手”百盛也并没有好过多少,在百盛贵阳鲜花店关闭后不久,今年8月底,百盛石家庄一家门店也关闭了。

3.营业额虽然处于上升状态,但利润增幅不同程度下滑

2013年上半年,13家中国超市上市公司财报显示,一半超市业绩不佳,华润万家、联华超市等利润增幅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尤以华润万家下滑幅度最大,达63.7%。

从华润万家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上显示,营业额虽然处于上升状态,但净利润却较去年同期减少82.8%,且进入2013年以来,其净利润仍在持续下滑。

显然,老大也有些力不从心。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78家零售上市公司总营业额为4420.5亿元,同比增长10.78%,净利润137亿元,同比下跌2.95%。

其中16家营收增幅呈现负数,21家增幅低于10%;同时,35家的净利润为负数。

4.零售企业上市公司纷纷加速在O2O方面的转型赢商网

2013年,特别是下半年以来,众多零售企业上市公司纷纷加速在O2O方面的转型。

苏宁云商在去年年初便提出“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的全新“云商”模式,实现全面互联网化。

而转型较为成功的银泰商业集团创建的银泰网目前的日均流量已位居传统百货零售网站流量排名的第一位。

2013年10月17日,银泰商业集团与天猫宣布在O2O领域达成战略合作。

同时,银泰商业集团将线下35个实体店相关资源支持天猫双十一购物狂欢节。

另外,王府井、友阿股份、中央商场、步步高等上市公司也相继推出自己的APP平台。

不过,传统零售企业在O2O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并将面对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难题,但在线上对线下分流日趋严重的情况下,线下零售企业在2014年的转型不得不加快进程。

(三)2013年可谓中国零售业的并购大年

业界认为,这背后意味着,在电商冲击、成本高企之下,零售业者在中国市场正以大手笔资本运作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自保”。

以往多是巨头并购区域中小型零售商,今年却出现多起百年难得一见的“巨头并购巨头”案例。

1.8月,TESCO与华润创业签署谅解备忘录,计划成立一家合资零售公司,共同在华运营大型超市和普通超市。

合资公司中,华润创业与TESCO将分别拥有80%和20%股权。

根据双方协议,整合后,包括华润创业旗下华润万家在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2986家门店及TESCO在中国内地的131家门店和购物中心将共同在合资公司下运营,这次合并根本就是华润系“吃下”了TESCO中国区业务,可以被视作TESCO未来淡出中国市场的信号。

2.10月,物美商业与卜蜂莲花共同宣布,物美商业将收购卜蜂莲花在北京、上海及中国其他省份(广东省和湖南省除外)的业务,包括36家门店,经营面积31万平方米,交易方式为相互持股。

可惜时隔2个月后,因种种因素“谈不拢”,双方放弃签署正式文件,该笔交易最终告吹。

3.7月,李嘉诚的和记黄埔旗下百佳超市也谋划出售。

此外,今年一度还在市场有过关于家乐福、易买得等大型外资零售企业或出售中国区业务的传言。

上述TESCO与华润系并购案、物美收购卜蜂莲花意向等案例,意味着原本相对稳定的中国零售业界“三足鼎立”——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区域民营企业格局在今年被打破,未来零售巨头之间的并购还将继续。

(四)2013年度中国零售业十大事件

1.传统零售增长放缓

商务部所做的一项商贸行业典型调查统计结果显示,2013年第三季度零售业便利店和超市销售额增长为13.3%、13%,百货店、专卖店增长分别为7.4%、6.5%。

从毛利率情况看,今年三季度各业态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6至1.7个百分点。

目前零售行业不得不面对增收缓慢的问题,数据显示,2012年连锁百强企业新开店速度达到十年来最低水平,为8%,而2006年到2009年的该项数据分别为26%、17%、24%和19%。

2.实体零售掀起上线潮

10月16日,湖南步步高集团董事长王填正式宣布步步高全资子公司步步高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部落户长沙,电商平台于12月26日上线。

大润发今年6月中旬宣布进军电商,飞牛网12月初正式上线,计划一两年内商品数突破100万。

3.线上线下开始联手

10月17日,银泰商业集团与天猫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探索线上线下(O2O)融合发展,天猫将积极向线下延伸,搭建完整的销售和体验链条;银泰方面则将向上延展,双方形成优势互补。

今年5月,阿里巴巴集团与银泰集团联合复星集团、富春集团、顺丰、三通一达,共同成立“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银泰集团董事长沈国军任新公司CEO。

10月11日,湖南友阿宣布与腾讯签订合作协议,建设“友阿微购”微信公众平台,此平台可以实现移动在线支付、线上线下信息共享、会员卡绑定等功能。

4.内资“反弹琵琶”购外资

8月9日,华润创业和Tesco乐购英国总部同时发布公告称,双方已签署谅解备忘录,利用各自的零售资源在华组建合资公司。

10月2日,Tesco集团宣布,将中国大陆零售及房地产物业和现金43.25亿元注入华润创业子公司利原,打造一家多元化零售商。

完成交易后,华润创业及特易购于利原的持股量分别为80%及20%。

该交易将在2014年上半年完成。

10月15日,物美商业与卜蜂莲花董事会签订框架协议,由物美收购卜蜂莲花位于大陆除广东、湖南省以外的全部共计36家门店,代价是23.45亿港元,双方为交叉持股。

5.实体零售关店频现

10月24日,沃尔玛宣布在华发展的三年计划,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通过市场评估关闭中国门店数量的近9%,关店规模约在36家。

今年,可的便利店也对全国门店进行了调整,仅在扬州一地就已关闭20多家门店。

乐购超市出售前的频繁关店,家乐福、沈阳伊势丹、无锡大洋百货、上海光一百货、天津亚玛达电器等实体零售企业的关店越来越频繁。

就连发展势头强劲的永辉超市也在今年关闭了福建地区的个别门店。

6.实体零售双“11”前两边倒

11月4日,以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为首的19家大型家居卖场,联合纳下“投名状”,公开抵制天猫双十一“线下体验、线上购物”的O2O模式。

北京新世界百货崇文门店也在11月初的店庆期间打出了“60小时”不打烊的大型促销,将众多“网购达人”吸入实体店。

苏宁云商也打出了“O2O购物节、线上线下同价”策略接招“双11”。

同时,以银泰系诸多门店为代表的一些实体企业则与天猫紧密合作,北京朝阳大悦城也公开支持“抄货号”,愿做“双11”试衣间。

7.新媒体渠道受商超青睐

10月24日,“天虹微店”在深圳国贸天虹、东门天虹试点上线,成为首批开通的天虹微店,天虹全国其他60家门店也将陆续上线。

今年,王府井百货系统App也正式投入运营。

根据王府井百货App上线工作整体安排,首批上线门店是百货大楼和双安商场,成都1、2店,西宁1、2店,长沙店,太原店和大兴店7家门店,作为第二批App上线门店。

10月18日,红旗连锁与腾讯签署《红旗连锁腾讯微信服务协议》。

根据协议,红旗连锁将联手腾讯微信开发团队打造便利生活应用平台。

湖北雅斯、河北国大、河北惠友、兴隆大家庭等,今年,绝大部分零售企业无论大小,都开始不同程度地尝试线上渠道的营销。

8.快时尚业态迅速发展

世邦魏理仕研究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四大国际快时尚品牌UNIQLO、ZARA、H&M和C&A在中国的门店总数已达651家。

在最近18个月内,四大国际快时尚品牌新增门店207家,平均两天半就有一家新店开出,扩张十分迅速。

其中一线城市新增55家,约占总数的26.6%,二线城市新增82家,比重高达39.6%,三线城市新增70家,占比约为33.8%。

9.奢侈品在华发展受挫

占全球奢侈品消费1/3的中国市场近几年一直是全球奢侈品行业销售额的主要贡献者。

然而今年以来,风向首次发生了逆转,继LV明确表示不会在国内二三线城市继续开店后,古姿也宣布放缓在国内的发展计划。

贝恩预计,2013年中国大陆奢侈品市场的增速继续放缓至2.5%。

10.苏宁银行获工商总局核准

国家工商总局9月12日发布了企业名称核准公告,苏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名列其中。

二、中国零售业销售情况

(一)2013年全国143家重点百货、购物中心累计销售3040.8亿,较2012年2918.5亿,同比提升4.2%。

入围《2013内地单体百货销售排行》前五,分别是北京新光天地(75亿)、杭州大厦(57亿)、长春欧亚(53亿)、上海第一八佰伴(47亿)、南京中央百货(44亿)。

其中北京新光天地同比微增3.6%,稳居第一,杭州大厦较去年小幅下跌3.9%,位居第二,长春欧亚微增6.6%,保持第三。

2013年单体百货店销售10强共计实现销售460.9亿元,同比微增4.6%。

其中有2家商场出现不同程度的同比下降,与去年持平。

相较于2012年榜单,本次排名基本未变,武商广场、沈阳中兴两家商场新晋前十;长春卓展销售额同比降5.60%、北京翠微大厦同比降14.2%跌出前十名。

其中合肥银泰2013年销售额为11.5亿,同比增125.5%,创造2013年最大涨幅。

2013年内地购物中心前10强共计实现销售461亿元,平均增幅6.5%。

入围《2013内地购物中心销售排行TOP10》分别为,广州正佳广场、深圳万象城、南京德基广场、广州天河城、武汉国际广场、上海港汇广场、上海恒隆广场、北京燕莎奥特莱斯、北京西单大悦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二)2013年全国网络零售交易额1.8万亿元

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全年网络零售交易额达到1.8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以上,逐步进入成熟平稳增长期。

截至2013年11月底,电子商务交易额达9.7万亿元,同比增长34.6%。

此外,2013年全年信息消费规模超过2万亿元,增长25%左右。

我国信息消费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消费已成为最具活力、增长空间最大的领域。

3.从2013年全年的情况来看,2013年社消品零售总额为23.44万亿元,同比增长13.1%,较2012年下降1.2个百分点,且为2006年以来最低增速;更能反映线下零售企业销售情况的百家及50家数据均仅为个位数增长,百家零售企业2013年零售额增速为8.9%,较2012年继续下降1.9个百分点,为2005年以来的最低增速;而50家重点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增9.5%,同比下滑0.8个百分点。

特别是,主要反映线下消费数据的百家及50家数据持续低于且跌幅大于社消品增速,说明社消品增速有很大程度上来自线上销售的拉动。

而四季度作为消费企业传统旺季,百家重点零售企业仅在12月份增速小幅回升至8.3%,10-11月增速均在5%以下,四季度增速仅为5.9%,为全年低点。

由此观之,春节黄金周期间的短暂回暖更多的是一种节日性现象,对2014年的零售行业也未必有多大的昭示意义。

实际上,多家券商对2014年零售行业的表现持保守观点。

中银国际认为,2014年制约行业的核心因素短期没有改变:

人工及租金成本压力、电商及新盈利模式冲击以及宏观经济整体不振拖累居民消费意愿。

除黄金珠宝子行业景气度仍然向好外,百货、超市、连锁和专业市场子行业基本面拐点尚需时日。

三、零售业门店拓展及关店情况

(一)2013年10大知名百货内地开店及关店情况

截止2013年12月31日,王府井、百盛、银泰、天虹、银座、新世界、大商新玛特、广百、金鹰、茂业十大知名百货,去年共计开店53家,与2012年相持平。

同期,上述10大百货共计关店8家,关店数比2012年提高一倍,中国实体百货受到挑战毋容置疑。

2013年10大百货新开门店,主要分布在华东区,其中山东新开8家,江苏、浙江各开5家,辽宁地区新开6家,四川新开4家。

从分布情况来看,百货业百货业呈下行势头,渠道下沉三四线城市。

与一线城市相比,三四线城市商业并未饱和,此外受经济下滑和网购冲击也相对较小。

大商新玛特,2013新开7家门店,门店总数达200余家,全国居首,门店主要集中在“大本营”东北三省。

银座商城,2013新开7家门店,门店总数达135家,新开门店主要集中在山东省内县级地区。

银座表示仍将深耕山东省内,在现有地市门店基础上进一步下沉至县级城市,巩固区域优势;另一方面,坚持省外发展战略,向山东周边省份渗透。

万达百货,2013新开19家门店,数达79家,创下百货年度开店数之最,但距离其提出的2015年要成为“中国百货业冠军”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万达百货拓展整体与万达广场的开发节奏保持一致,2013年万达百货依旧选择北上广、南京、武汉、沈阳、哈尔滨等一二线城市拓展开店,同时在蚌埠、余姚、万州等三四线城市也开始布局门店。

伴随万达百货门店数量愈来愈多,以及当下百货店精品化、专业化、小型Mall化的转型趋势愈来愈强,万达百货所面临的团队管理能力、跨区域管控能力、百货精细化品质提升掌控能力,都将迎来全面挑战。

天虹商场,2013年新开3家门店,总数达62家,近几年天虹商场逐步发力外埠市场成效初显,在江西、福建取得较好的发展,同时网点扩张至湖南、浙江、江苏、四川、北京等地。

公司各区域发展参差不齐,其中深圳是公司的主力市场,江西、福建地区发展较好,但进入不久的北京、浙江、江苏、四川等地仍处培育阶段。

未来公司将重点发展优势区域,同城或同区域加密布局。

天虹同时宣布试水购物中心。

百盛百货,2013年新开7家,全国门店总数达58家,依旧在全国范围内保持较快速拓展。

百盛2014年扩张计划为,在现有市场或邻近城市开设较少但规模更大的新店,同时,百盛百货将涉足购物中心开发及运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购物及娱乐体验。

王府井百货,2013年新开2家门店,同时对西宁王府井1、2店进行扩容,同时收购春天百货17家百货及3家奥特莱斯,门店总数达到48家。

王府井目前也正在加速转型购物中心。

新世界百货,2013年新开4家,门店总数达42家。

在新店选址方面,新世界百货将一直贯彻“一市多店”的扩充策略,扩大经济规模以发挥协同效应,进一步巩固区域性业务。

2013年将位于北京、上海、武汉、沈阳及成都五大核心城市的业务辐射至周边二、三线城市,未来,二、三线城市将成为其业务拓展的着力点。

茂业百货,2013年新开4家,门店总数达43家。

2013年茂业重点发力西南市场,在太平洋百货退出春熙路之后,接替原有物业,同时对原人民商场武侯店、南充店进行翻牌。

一直以来,茂业百货战略定位和发展规划非常清晰,即以华东、华北、西南、华南为四大发展区域,抓住重点省份和重点城市深耕发展。

银泰百货,2013年新开门店5家,门店总数达30家。

银泰百货银按照“巩固浙江领导地位、复制区域领先优势、面向全国连锁扩张”的发展策略,除了注重在浙江省内海宁、杭州、绍兴等地区的发展,还有进军西安、唐山,配合银泰城的开发以点带面展开布局。

金鹰商贸,2013年并未新开门店,同时关闭一家门店,门店总数为27家。

2013年,金鹰宣布转战全生活中心后,逐渐淡出百货,据悉,目前在建的金鹰全生活中心已达15个。

(二)2013年主要零售企业关店情况

1.2013年主要外资零售关店总数达31家(不含家居、电器),2012年外资商超共计关店18家,关店数同比增长72.2%。

超市业态:

沃尔玛关闭门店14家,乐购关闭3家,卜蜂莲花关闭2家,王府井洋华堂关闭1家,统一优玛特关闭1家,麦德龙宣布万得城电器推出中国,关闭上海7家门店,同时旗下餐饮通超市宣告试水失败,关闭上海2家门店。

百货业态:

百盛关闭2家门店,大洋百货关闭2家门店,伊势丹关闭1家门店,太平洋百货关闭1家门店,NOVO百货关闭1家门店,光一百货关闭1家门店。

2.2013年国内主要连锁零售企业关店总数达35家

超市业态:

永辉关闭门店7家,新华都关闭3家,人人乐关闭2家,新一佳关闭5家,华联BHG关闭2家,三江购物关闭1家。

百货业态:

王府井关闭1家,广百百货关闭2家,大商新玛特关闭2家,天虹商场关闭2家,金鹰商贸关闭1家,春天百货关闭1家,二百永新关闭1家,三利百货关闭1家,贵友大厦关闭1家,万尚百货关闭1家,成都人民商场关闭1家,久盛百货关闭1家。

在关店原因解释中,最多见的是,租约到期、模式调整、盈利能力偏弱、战略性关店、转型、经营不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