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70446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2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docx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docx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2014)

 

2013年12月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

2013年,学校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建设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急需的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电子信息类高水平特色应用型高等院校”为目标,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大力推进学校内涵建设,高度重视“迎评促建”工作,顺利通过第二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学校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开创了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1学校概述

学校是由重庆市政府举办、重庆市教委主管、市教委与市经信委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学校创建于1965年,1999年成为重庆第一所高职学院,是新中国成立60年“重庆教育十大著名高职院校”,也是教育部、财政部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

学校占地1365亩,固定资产15亿元,校舍47.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5亿元,馆藏图书99.5万余册。

学校建有应用电子学院、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物联网学院、机电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财经学院、管理学院、传媒艺术学院、建筑与材料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等13个二级学院,建成了电子应用、通信工程、网络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应用、机电工程、汽车工程、传媒艺术、会计金融、工商管理、建筑材料等11个特色专业群,开办专业52个,在校生18192人。

学校已经发展成为重庆市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品牌院校”,成为领导调研、院校考察和企业合作的重点院校。

学校有教职工1000余人,专兼任教师796人,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243名,其中教授52名。

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420余名,其中博士25名,在读博士27名。

学校有专业带头人69名,并聘请了24名行业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

有骨干教师250余名。

专业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515人。

聘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507名作为兼职教师,兼职教师资源库中可用总量达1000余名。

学校是中国与澳大利亚政府“职业教育项目”试点院校、“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全国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重点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教育部等六部委确定的“软件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汽车运用与维修”、“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示范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是重庆市“数控技术”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重庆市“图形图像制作”市级实训基地、重庆市软件产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是长安集团商用车星级服务培训基地。

学校荣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先后被授予国家信息产业部“先进学校”、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职教先进单位”、重庆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招生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高等教育学校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质量保障

学校以质量工程为抓手,以“迎评促建”为契机,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不断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1机制建设

学校按照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教职成〔2011〕12号、教高〔2012〕4号等文件有关加强高职教育教学管理、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精神,建立健全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引入麦可思等第三方评价机构,按照“管、办、评”分离的思路进行机构改革,构建起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学校出台了《校院两级教学管理实施办法》。

设立了教务处、质量管理处等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机构,有专职教学和质量管理人员23 名。

教务处和各二级学院分别设立科级教学管理机构,专职的教学管理人员59名。

学校设立13个二级学院,根据二级学院规模大小配备院长、副院长、书记和副书记,每个二级学院还配有专职的办公室主任、教务科长、教学秘书,明确了各级教学管理的职能。

教学管理队伍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有效地开展了教学管理工作,保障了学校教学的有序运行。

根据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教学管理的运行状况和学分制改革的实施情况,优化并升级了教务管理系统,提高了教学管理效率。

2.2重点工作

按照2013年度质量工程与迎评促建工作的总体安排,学校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方面主要开展了八项重点工作。

2.2.1开展社会第三方评价

学校与麦克思数据有限公司签署为期三年的合作协议,由麦克思负责对学校连续三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对学校重点专业进行深度分析,按照麦克思数据有限公司设置的评价指标体系,收集评价基础数据,开展独立的第三方质量评价。

2.2.2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学校整合行政管理资源,将教学督导和评估办公室职能合并扩展,设立质量管理处,主要负责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与管理,按照“管、办、评”分离的思路,学校内部开展三方评价,并对二级学院开展绩效考核。

2.2.3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社会、行业企业需求,结合第二轮评估专家对学校评估的意见,制定了学校专业建设整改方案,并全面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学校人才培养方案2013版》。

2.2.4开展专业剖析和说课集中展示活动

由学校质量管理处和教务处组织重庆市高教处、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和校外专家,对所有二级教学单位,在全面对专业剖析和说课进行遴选后,开展集中展示活动,引导二级学院专业团队和课程团队的规范建设。

2.2.5开展迎评促建工作

2013年6月16日至18日,重庆市教育评估院组织对我校人才培养工作进行现场考察评估。

专家组充分肯定了我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成绩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教改科研水平、社会服务能力等办学实力方面得到明显提升。

学校顺利通过第二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2.2.6开展师资培训

2013年学校全面推行助教制,对新教师进行入职培训,投入50余万元组织开展了师资培训50余人次、教师行业锻炼140余人次、学历培训20余人次、教师入职教育50余人次、辅导员专项培训20余人次,努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和辅导员职业能力。

2.2.7推进课程资源库与虚拟学习社区建设

学校积极推进教学资源库建设,投入资金141万,支持47门校级课精品课程建设课程资源,投入建设资金56万元,建成省级资源精品资源共享课和视频公开课共6门课程,投入建设资金25万元支持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共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

目前有3门国家精品转型升级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正在参加国家级评审。

新投入资金84.5万元,引进超星尔雅、超星范雅通识教育课堂,购入不少于60门FLV格式的网络多媒体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课程的视频及课程附属课件、参考书、库等,建成学分自主修读模块;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学校对课堂教学课程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在线资料查阅、在线答疑、在线作业、在线考试、在线互动讨论等功能;建成移动学习模块,支持全终端的应用,适用于IOS移动终端使用,师生可以在appstore上下载,可以快速查到所需信息,可以在线阅读、浏览图书、视频等,点击相关app可以及时获悉学校的公告、通知、课程表、学分等。

2.2.8制定领导干部听课制度

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关于建章立制的要求,结合群众批评意见,学校质量管理处会同教务处制定了《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校级领导每学期至少听课3次、教学口的部门领导每期至少听课3次,让领导干部深入一线了解掌握教学情况。

3学生发展

3.1在校生基本情况

2013年我校全日制普通高职生18192人,其中2011级在校学生5829人、2012级在校学生6675人、2013级在校学生5688人。

3.2招生工作

学校坚持把生源质量作为探索专业设置调整、教学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基础工作,注重办学特色、办学成果的宣传和展示,通过多种渠道吸引适合学院相关专业学习的优质生源,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3.2.1生源分析

学校是重庆市单独招生试点院校。

2013年,在认真总结历年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实践多元选拔、多元办学机制;形成了招考分离、权利制衡、监督到位的单独招生考试录取制度,为进一步构建中、高职职业教育的立交桥,巩固中职教育、发展高职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3年单独招生录取1045人,报到1003人,报到率95.98%;单独招生中职类学生录取303人,占29%。

2013年招生计划5780人,面向全国实际录取6727人,报到5710人,报到率84.88%;报到学生5710人中,单独招生1003人,占17.57%;五年转段161人,占2.82%;普通高中4546人,占79.62%。

3.2.2报考情况

2013年生源地域分布情况如下表。

3.3就业工作

3.3.1毕业生从事的主要职业

学校2012届各专业毕业生从事的主要职业如下表。

专业名称

本校该专业毕业生从事的主要职业

电气自动化技术

电子和电气设备装配技术员

电子商务

文职人员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电子工程技术员

动漫动画

工商业设计师

工程造价

预算员

光电制造技术

电子工程技术员

国际经济与贸易

采购员

环境艺术设计

室内设计师

会计

会计

会计电算化

会计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电气工程技术员

机电一体化技术

机电技术员

机械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

机械绘图员

机械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

机械工程技术员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家居装潢设计师)

室内设计师

计算机通信

通讯设备的安装、修理技术员

计算机网络技术

其他计算机专业人员

计算机信息管理

文职人员

计算机应用技术(嵌入式技术)

其他计算机专业人员

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家电)

平面设计

计算机硬件与外设

电脑、自动出纳机和办公设备的修理人员

金融与证券

个人理财顾问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其他工程技术员(除绘图员)

旅游管理

预订票务代理和旅游服务人员

平面设计

图像设计师

汽车电子技术

汽车机械技术员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车险评估员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汽车机械技术员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汽车机械技术员

软件技术(对日软件开发工程师)

计算机程序员

软件技术(软件商务与管理师)

计算机程序员

软件技术(软件外包服务)

计算机程序员

软件技术(万佳软件工程师)

计算机软件应用工程技术员

软件技术(印度NIIT软件工程师)

计算机程序员

数控技术

电子工程技术员

通信技术

通讯设备的安装、修理技术员

微电子技术

电子工程技术员

物流管理

存货管理员(储藏室、库房的)

信息安全技术

文职人员

应用电子技术

电子工程技术员

营销与策划

销售代表(批发和制造业,不包括科技类产品)

影视

摄影师

资产评估与管理

会计

3.3.2就业竞争力

据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调查统计,2012届各专业毕业半年后就业竞争力排名如下表所示。

专业名称

就业竞争力排序

就业竞争力指数(%)

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

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元)

毕业时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

本校平均

90.6

2741

47

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

93.4

2838

48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1

96.2

93

3083

53

软件技术(软件外包服务)

2

94.0

90

3157

51

电子商务

3

93.4

98

2946

48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4

93.2

98

3145

46

资产评估与管理

5

91.9

93

2896

53

平面设计

6

90.3

95

2655

52

软件技术

(软件商务与管理师)

7

89.9

96

2895

44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8

89.7

97

2856

50

营销与策划

9

89.4

97

2736

48

通信技术

10

88.9

93

2927

47

国际经济与贸易

11

88.8

96

2756

44

软件技术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

12

88.7

88

2750

44

微电子技术

13

88.6

93

2946

47

汽车电子技术

14

88.3

90

2834

51

工程造价

15

87.6

90

2633

49

物流管理

16

87.5

89

2777

48

机械设计与制造

(计算机辅助设计)

17

87.3

95

2889

42

机械设计与制造

(模具设计与制造)*

17

87.3

98

2552

47

会计电算化

19

86.9

94

2693

46

计算机网络技术

19

86.9

90

2895

46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21

86.7

89

2771

47

旅游管理*

22

86.3

90

2550

47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23

86.2

92

2802

49

软件技术

(对日软件开发工程师)

24

85.6

89

2885

44

应用电子技术

25

85.4

88

2776

48

计算机通信

26

85.3

90

2626

46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26

85.3

88

2855

47

软件技术(网页设计师)

28

83.2

85

2739

44

会计

29

85.1

94

2484

47

注1:

根据专家和高校建议,就业竞争力计算方法调整,与往届不具可比性。

注2:

标“*”专业因回答“毕业时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样本数较少,用本校均值代替。

注3:

本校2012届商务英语专业因参与就业竞争力计算的指标缺失,所以没有包括在表中。

注4:

本校2012届平面设计专业由广告设计与制作、图形图像制作专业合并而成;软件技术(软件商务与管理师)专业由软件技术(软件商务与管理师)、软件技术(软件测试工程师)专业合并而成;软件技术(网页设计师)专业由软件技术(网页设计师)、软件技术(游戏软件设计师)专业合并而成;影视专业由编导、影视广告专业合并而成;动漫动画专业由影视动画、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合并而成;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家电)专业由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家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动画设计师)专业合并而成。

参照数据来源:

麦可思-中国2012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

3.3.3就业现状满意度

据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调查统计,学校2012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满意度如下图所示。

参照数据来源:

麦可思-中国2012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

诊断:

本校2012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满意度为56%,比本校2011届(48%)高8个百分点,比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2012届(62%)低6个百分点。

3.3.4对就业现状不满意的原因

据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调查统计,学校2012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不满意的原因分析如下图所示。

诊断:

本校2012届毕业生对就业现状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发展空间不够”(38%)、“收入低”(34%)。

3.3.5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

据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调查统计,学校2012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如下图所示。

参照数据来源:

麦可思-中国2012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

诊断:

本校2012届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0.6%,与本校2011届(90.1%)基本持平,比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2012届(93.4%)低2.8个百分点。

3.3.6毕业半年后的去向

据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调查统计,2012年学校各专业毕业生就业半年后的去向如下图所示。

参照数据来源:

麦可思-中国2012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

3.3.7就业质量

3.3.7.1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

2012届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为2741元,比本校2011届(2612元)高129元,与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2012届(2838元)基本持平。

2012届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区间分布图如下图所示。

2012届毕业生,有24.2%的人半年后月收入集中在1501-2000元区间段,有23.7%的人半年后月收入集中在2501-3000元区间段,有20.6%的人半年后月收入集中在2001-2500元区间段。

2012届毕业半年后月收入较高的专业是软件技术(软件外包服务)(3157元)、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3145元)、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3083元)。

2012届毕业半年后月收入高于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2012届的专业具有就业竞争优势。

其中,会计电算化专业高于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2012届同专业幅度较大,为6.9%。

3.3.7.2专业相关度

专业相关度与上届持平,2012届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53%,与学校2011届(53%)持平。

2012届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如下图所示。

参照数据来源:

麦可思-中国2012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

3.3.7.3职业吻合度与上届持平

2012届毕业生的职业吻合度与上届持平,学校2012届毕业生工作与职业期待的吻合度为39%,与学校2011届(39%)持平,比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2012届(41%)低2个百分点。

2012届毕业生职业期待吻合度如下图所示。

参照数据来源:

麦可思-中国2012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

2012届认为目前工作与职业期待不吻合的毕业生中,有45%的人是因为不符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与学校2011届(44%)基本持平;有27%的人是因为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学校2011届(20%)高7个百分点。

3.4学生社团

学校现有32个学生社团,1.2万余名社团成员,每年组织开展活动300余场次,吸引2万余人次参加,对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校获得2013—2014年“特步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重庆赛区校园组冠军,分别获得重庆市第二届“红丝带杯”篮球比赛男子篮球队和女子篮球队乙组冠军。

据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调查统计,2013年学生社团活动评价如下:

⑴社团活动满意度。

2012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社交联谊类社团活动的满意度(82%)最高,比学校2011届(79%)高3个百分点;体育户外类的满意度为75%;表演艺术类为的满意度74%;学术科技类社团活动的满意度(61%)最低,比学校2011届(53%)高8个百分点。

⑵社团影响。

对2012届毕业生来说,有/无参加文化艺术类社团活动对就业现状满意度、半年后月收入影响最大;有/无参加社交联谊类社团活动对在校学习成绩、基本工作能力满足度、母校满意度影响最大。

4人才培养

2013年学校继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大专业建设力度,整合课程资源,明确课程管理单位,以实现工学结合项目化教学为改革目标,逐步实行动态课程管理。

4.1专业建设情况

经市教委批准,教育部备案,2013年学校正式新开办、新招生“移动互联网”专业,学校申请获得批准,将于2014年新开办的“智能手机软件”专业。

截止2013年8月31日数据,学校设置7个专业大类11个专业类51个专业,有在校生的专业49个,其中电子信息类专业19个,制造类专业11个,财经类专业9个,艺术设计传媒类专业4个,建筑与材料类专业4个,旅游类专业2个。

电子信息类专业和与电子信息类专业密切关联的专业共27个,占52.9%。

学校现有国家级重点专业9个(其中国家示范项目专业3个、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专业3个、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专业2个、国家教改试点专业1个),重庆市级重点专业7个(其中示范专业4个、特色专业2个、教改试点专业4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专业1个,与国家级重点重复专业不计),校级重点专业11个。

学校物联网技术应用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两个专业,通过两年认真努力建设工作,完成了建设方案确定建设任务,两个在专业实训条件、师资队伍、培养模式、中高职协调以展,特别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方面均得到大幅提升。

项目通过了财政部、教育部支持公办高职院校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省级验收,获得省级验收专家组的较高评价和充分肯定。

专业建设案例入选重庆市“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力”成果展示画册。

4.2课程建设情况

2013年,我校原国家精品课《信息安全产品配置与应用》获批准转型升级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电子商务项目设计与实施》等5门课程转型升级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学校在“十二五”以来,共立项建设8门精品资源共享课,共有2门课程新立项为市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学校共有46本教材获各大出版社推荐,入围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立项遴选。

4.3校企合作育人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整合资源、合作发展。

制定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暂行办法》《校企合作项目管理办法》《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对口实习或定岗实践管理办法》等管理文件,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体制,不断深化园校合作、企业学院、国际合作、校企联合等办学模式,组建成立了产学研合作委员会。

国际合作上先后与澳大利亚、德国、英国、新加坡等国教育机构在专业建设、师资培训、中心共建、技术移民、境外实习、合作办学等方面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国内校企合作主要与富士康科技集团、中兴通讯、长安汽车集团、英业达集团、广达集团等知名企业开展了订单培养、员工培训、顶岗实习、技术研发等合作。

与重庆邮电大学合作举办应用技术本科教育。

2013年10月,学校与华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在学校成立“华为认证培训中心”和“华为实训基地”,将华为ICT认证培训课程纳入学校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学校在校企合作育人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4.4人才培养成效

2013年,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稳定,成效显著。

顺利通过第二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近五年人才培养工作成效得到专家组充分肯定。

在学校全面进行学分制改革,实行弹性学制的背景下,2013届毕业率在三年学习年限内的按期毕业率达到91%。

4.3.1深化教学模式改革

2013年新立项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共9项,其中重点课题7项,重大课题2项。

结题验收市级教改项目10项,其中重大课题2项,重点课题4项。

学校2013年获得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共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5项、重庆市教学成果三等奖4项。

4.3.2毕业生双证获取情况

学校“双证书”毕业制度实施情况良好。

学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指导意见”,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统一要求各专业的毕业条件,要明确学生必须取得针对本专业主要就业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者在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若干职业资格证书取得至少一种。

学校设有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所,到2013年,鉴定所可开展的鉴定职业证书或工种达110个,通用工种考评员121人,其中高级考评员29人;行业特有工种(含职业核心能力测评师)考评员41名。

2013届毕业生获取“双证书”率达93.1%。

4.3.3技能大赛成果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校计算机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