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高新区城中村北里村改造项目.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7008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市高新区城中村北里村改造项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郑州市高新区城中村北里村改造项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郑州市高新区城中村北里村改造项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郑州市高新区城中村北里村改造项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郑州市高新区城中村北里村改造项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郑州市高新区城中村北里村改造项目.docx

《郑州市高新区城中村北里村改造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市高新区城中村北里村改造项目.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郑州市高新区城中村北里村改造项目.docx

郑州市高新区城中村北里村改造项目

郑州市高新区城中村(北里村)改造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河南蓝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二〇一三年四月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由来

郑州市北里村位于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核心部位,靠近郑州西大学城,区域位置重要。

随着郑州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北里村通过土地租赁、房屋租赁、粮油加工、仓储物流等粗放型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集体经济的发展,但也造成了集体土地的浪费,建筑形象不佳等问题。

目前北里村用地功能混乱,村民住宅密布,市政公共设施缺乏,居住环境恶劣,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应,影响城市整体景观现象。

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村民居住生活条件,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将该区域建设成为土地空间资源配置合理、配套设施完善、景观优美、环境宜人的城市街区,郑州朗悦置业有限公司拟投资约100000万元建设郑州市高新区城中村(北里村)改造项目。

本项目位于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雪松路以西,翠竹街以北,石楠路以东,金菊街以南。

项目资金全部由企业自筹。

项目总用地面积为180216m2,总建筑面积为717194m2,其中:

安置区总用地面积为61370m2,总建筑面积为240560m2;商品房开发区总占地面积为118846m2,总建筑面积为476634m2。

主要建设住宅、商业建筑、学校、幼儿园及其他服务用房。

项目建设周期为4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的有关规定,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郑州朗悦置业有限公司委托河南蓝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在接受委托后,我单位及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多次进行现场踏勘、调查,结合项目特点、性质、建设规模和环境状况,以技术导则为依据,完成报告书的编制,报郑州市环境保护局审批,审批后的报告书将作为拟建工程环境管理和设计的重要依据。

1.2评价对象

本次评价对象为郑州市高新区城中村(北里村)改造项目。

项目内商业用房将进驻的餐饮、娱乐等行业,需另行办理环保手续。

1.3污染控制及环境保护目标

1.3.1污染控制目标

1.3.1.1施工期环境控制目标

(1)扬尘控制要符合《郑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扬尘不对外环境造成明显影响为控制目标。

(2)施工期噪声按照《郑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的规定,以场界噪声达标为控制目标。

(3)施工期的废水、固体废物要妥善处置,不造成二次污染为控制目标。

1.3.1.2运营期环境控制目标

(1)废水排放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为控制目标;

(2)噪声以不对周边环境造成明显影响为控制目标。

1.3.2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位于郑州市高新区,项目区南临翠竹街,西临石楠路,东临雪松路,北临金菊街。

经调查评价区域内无水源地、重点文物、自然保护区、珍稀动植物景观等其它环境敏感点。

距离项目厂址最近的敏感点为西侧约78m的郑州大学实验幼儿园。

根据上述对项目周围环境的描述,并结合对项目施工和运营期环境影响的初步预测和本次评价范围分析,可确定本项目周围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1-1。

表1-1环境保护目标和级别

环境要素

环境保护对象名称

方位

距离(m)

环境功能

声环境

环境空气

郑州外国语学校分校

东侧

335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1类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

郑州大学实验小学

南侧

150

郑州大学实验幼儿园

西侧

78

水环境

须水河

西侧

3300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标准

 

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2.1建设项目概况

2.1.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

项目名称:

郑州市高新区城中村(北里村)改造项目

建设性质:

新建

建设单位:

郑州朗悦置业有限公司

2.1.2建设地点及周围环境概况

本项目位于郑州市高新区,项目区南临翠竹街,西临石楠路,东临雪松路,北临金菊街。

经调查评价区域内无水源地、重点文物、自然保护区、珍稀动植物景观等其它环境敏感点。

距离项目厂址最近的敏感点为西侧约78m的郑州大学实验幼儿园。

2.1.3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总投资100000万元人民币,主要建设住宅、商业建筑、学校、幼儿园及其他服务用房。

项目总用地面积为180216m2,总建筑面积为717194m2。

容积率3.98,绿地率34%。

项目经济技术指标见表2-1,工程项目组成见表2-2。

表2-1本项目主要技术指标

序号

项目

单位

A地块

B地块

C地块

D地块

E地块

F地块

合计

1

用地面积

m2

38813

22557

15076

33582

42955

27233

180216

2

总建筑面积

m2

123507

117052

75096

117286

148411

135841

717194

其中

住宅

m2

109795

55100

27232

104052

131575

49680

477434

商铺

m2

13712

20308

2702

13234

/

3246

53200

公寓

m2

/

41644

/

/

/

44776

86420

酒店

m2

/

/

33936

/

/

/

33936

超市

m2

/

/

11226

/

/

14304

25530

商业

m2

/

/

/

/

16836

23835

40671

3

地下建筑面积

m2

/

/

/

/

/

/

258738

4

建筑基地面积

m2

10868

10534

6709

7791

9966

14270

60138

5

建筑密度

%

28

46.7

44.5

23.2

23.2

52.4

33.4

6

容积率

3.18

5.19

4.98

3.49

3.46

4.99

3.98

7

绿地率

%

32.9

30.1

30.9

38.6

36.3

30.2

34

8

绿化面积

m2

12769.5

6789.7

4658.5

12962.7

15592.7

8224.4

60997.5

9

停车位

1927

3819

5746

表2-2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类别

项目

建设内容

备注

主体工程

主要建设住宅、商业建筑、学校、幼儿园及其他服务用房。

辅助工程

供水

给水由市政管网引入一根DN200mm的给水管,在社区内布置成环状管网。

供电

电源以YJV-1KV型电力电缆自地下室区内变配电引入,电源电压380V/220V。

/

供气

基地设燃气调压站,燃气总管从市政燃气管网引入,经调压器降压后(中压-低压)供应给各用户

/

公用工程

停车场

项目总停车位共5746个,全部为地下停车位。

满足项目区商业、办公区人员停车需要

景观

设有入口景观、中心景观,并在绿地间点缀景观雕塑、小品等。

使项目区整体风格自然、和谐

环保工程

化粪池

100m3化粪池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绿化

对楼间空地及人行道两侧进行绿化,绿地率34%。

本项目此次评价主要对象为“表2-2”中的商业、办公用房,本项目商业部分拟入驻的餐饮、娱乐等服务行业,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的要求另行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本次评价不对项目运营期商业用户的环境影响做详细分析。

2.1.4用地规划及现状

本项目位于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雪松路以西,翠竹街以北,石楠路以东,金菊街以南。

项目用地性质主要为二类居住用地。

本项目被迎春街划分为两大地块,迎春街以北有A、B、C、D四个地块,南面为E、F地块。

其中地块A是村民安置的居住用地,地块B为安置区的商业用地,地块C为项目的商业开发用地,地块D为居住用地,地块E及地块F分别为项目的居住开发用地和商业开发用地。

地块A西侧为小学用地;地块F东侧为公园绿地;本项目规划范围内土地为北里村村庄用地,全部参与改造。

2.2施工期污染因素

施工期主要污染源有:

施工期机械噪声、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尾气、建筑垃圾、建筑施工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

2.3营运期污染因素

营运期主要污染源商业部分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汽车尾气、配套设备水泵、冷却塔、热力交换设备等噪声、汽车运行噪声。

施工期和营运期污染物产排情况见下表2-3。

表2-3污染物排放情况一览表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污染物

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施工期

水污染物

建筑施工废水

SS

少量

沉淀池沉淀后用于施工场地及道路喷洒

施工生活污水

CODcr

350mg/L,3.02kg/d

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NH3-N

25mg/L,0.22kg/d

大气污染物

施工扬尘

TSP

/

通过加强管理、采取相应措施,可减少扬尘70%以上,使工地周界空气中TSP浓度低于1.0mg/m3

噪声

施工设备噪声源强在90-95dB(A)之间,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白天施工场界的最高噪声值不得超过70dB(A),夜间噪声不得超过55dB(A)

固体废弃物

建筑施工垃圾

1076t

定点堆存,及时送往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置场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263t

集中收集,定期清理送往郑州市垃圾处理厂

营运期

大气污染物

汽车尾气

CO

1.67t/a

1.67t/a

HC

0.72t/a

0.72t/a

NOx

0.048t/a

0.048t/a

水污染物

生活污水

COD

350mg/l,308.41t/a

298mg/l,262.59t/a

BOD5

250mg/l,220.30t/a

228mg/l,200.91t/a

SS

200mg/l,176.24t/a

140mg/l,123.37t/a

NH3-N

30mg/l,26.44t/a

29mg/l,25.55t/a

动植物油

20mg/l,17.62t/a

20mg/l,17.62t/a

固废

生活垃圾

固体废物

7517.96t/a

集中收集,再由市政部门清运处理

噪声

公建系统

泵房、热力交换站、冷却塔等

70~85dB(A)

减震、隔声、消声、合理布局及利用绿化带来削减设备噪声;

道路交通

汽车

60~70dB(A)

通过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运输路线,实行限速禁鸣等措施来降低社会噪声

第三章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4.1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4.1.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

施工期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是短期与局部的,施工完成后就会消失。

本项目施工期的大气污染主要为施工过程产生的扬尘,其次为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尾气、装修阶段粉尘和油漆废气。

在整个施工期间,产生扬尘的作业主要有土地平整、开挖、回填、道路浇注、建材运输、露天堆放、装卸等过程,如遇干旱无雨季节、大风天气,施工扬尘将更严重。

根据当地气象资料,该地区年平均降水天数为165.5天,以剩余时间的1/2为易产生扬尘的时间计,全年产生扬尘的气象机会会有27.2%,特别可能出现在夏、秋二季,雨水偏小的情况下,施工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范围最大,经查阅资料,其最大超标范围约190m,本工程施工期应注意施工扬尘的防治问题,须制定必要的防止措施,以减少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1.2施工期废水影响预测与分析

项目施工期间的生产用水主要是场地洒扫抑尘和水泥管道设置时混凝土养护等施工废水和建筑废水。

施工场地内雨水、施工废水以及进出施工场地的车辆清洗废水经临时沉淀池处理后用于施工场地和道路喷洒抑尘,不外排。

施工期污水主要为工作人员的生活污水,因施工人员日均生活用水量相对较少,经项目区临时污水管道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4.1.3施工期声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施工期噪声主要分为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施工车辆噪声。

在施工噪声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机械噪声。

当多台机械设备同时作业时,各台设备的噪声会产生叠加,叠加后的噪声比单台设备增加约3~8dB(A),一般不会超过10dB(A)。

这些机械运行时在距声源1m处的噪声值在80~100dB(A)左右。

施工期噪声是间歇或阵发性的,并具流动性、源强高等特征,因此在考虑本项目噪声源对环境的影响时,仅考虑点声源到不同距离处经距离衰减后的噪声。

根据预测结果分析:

施工阶段噪声对项目周边敏感点影响较小,但评价建议施工阶段尽量安排在昼间进行,且昼间施工尽量避开午休时间,使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可以降到最低程度。

4.1.4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施工垃圾和由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两类。

本项目施工期间建筑垃圾产生量为1076t,应尽量回收有用建筑垃圾作为填方或者筑路等使用,不能利用的部分需办理建筑垃圾清运许可证并严格按照相关部门要求执行。

生活垃圾依托当地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处理。

4.1.5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目前该项目所在地块属人工化的生态系统,本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城市生态系统;拟建工程施工挖土、填方以及水泥、石灰、沙石土等建筑材料在装卸、运输、堆存等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扬尘,另外施工现场的暴露、建筑垃圾的堆存也影响区域生态环境。

因此须在施工中采取适当措施降低施工期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施工结束后,随着项目内绿化措施的实施,城市景观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

随着施工场地开挖、填方、平整、取土弃土等行为,均会造成土壤剥离、破坏原有硬化地面和地表植被。

因此,施工期应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合理存放土石方,制定有效的防洪措施,就可以避免发生水土流失。

随着施工期结束,建设场地被水泥、建筑及植被覆盖,有利于消除水土流失的不利影响。

4.2本项目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4.2.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投入运营后,废气排放主要是停车场产生的汽车尾气。

(2)汽车尾气

本项目产生的汽车尾气来自车辆进出停车场时排放的废气,项目仅设地下停车位5746个。

由工程分析可知,项目地下停车场污染物的排放速率:

CO1.67t/a,HC0.72t/a,NOx0.048t/a。

汽车尾气主要在汽车怠速状态或启动时产生,汽车尾气中主要含有CO、碳氢化合物HC、和NOx等有害成分,对周围空气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4.2.2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污水主要为商业办公等排放的生活污水,生活废水水质成分较为简单,无特殊的污染因子。

项目投入使用后,日最大用水量为3074.84m3/d,废水排放系数取0.8,则废水排放量为2427.34m3/d。

表4-1运营期生活污水产生及排放情况

项目

COD

BOD5

nh3-n

SS

动植物油

产生浓度(mg/L)

350

250

30

200

20

产生量(t/a)

308.41

220.30

26.44

176.24

17.62

排放浓度(mg/L)

298

228

29

140

20

排放量(t/a)

262.59

200.91

25.55

123.37

17.6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

500

300

35

400

100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50

10

5

10

1

本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由城市污水管网进入五龙口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后,最终汇入贾鲁河。

综上所述,本项目运营期污水得到妥善处置,对周围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4.2.3声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营运期的噪声主要来自公建配套设备的噪声,商业运营产生的社会活动噪声等。

4.2.3.1项目区内的噪声影响分析

项目建成后将以商业办公为主,环境噪声主要是设备噪声及交通噪声。

设备噪声主要为供水加压泵、热交换站及地下停车场通风机的噪声,经墙壁隔声及空气衰减后,不会对周围声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内部道路均设置限速5km、禁鸣标识,道路两旁均种植绿化带,有一定的降噪声作用。

因此,项目运营期对区域声环境质量影响较小。

4.2.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运营后生活垃圾产生量为7517.96t/a,各楼层设分类垃圾箱。

生活垃圾经物业管理部门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至郑州市垃圾填埋场处理,项目区内垃圾日产日清,运营期间生活垃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4.2.5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所在区域主要为城市生态系统,居住、交通是其主要的环境功能。

本项目的建设不会影响到项目所在地区的生态系统功能。

第五章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5.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5.1.1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施工过程产生的扬尘、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尾气、装修阶段粉尘和油漆废气等,本评价针对不同的污染源提出的环保措施见表5-1。

表5-1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护措施一览表

污染源

采取的防治或保护措施

备注

施工车辆、施工扬尘及堆场扬尘

(1)施工现场及施工车辆行驶路面经常洒水。

(2)开挖、钻孔过程中,洒水使作业面保持一定的湿度;对施工场地内松散、干涸的表土,也应经常洒水防治粉尘。

(3)加强原料堆放场的管理,采取定期喷水、覆盖等措施。

(4)加强施工现场运输车辆管理。

混凝土及沥青成料运输应采取封闭运输方式,驶入工地的运输车辆必须车身整洁,装载车厢完好,装载货物堆码整齐,不得污染道路;驶出工地的运输车辆必须冲洗干净,严禁带泥上路,限制车速,严禁超高、超载运输;必须有遮盖和防护措施,易撒落物质全部实行密闭运输,有效抑制粉尘和二次扬尘污染。

并规划好运输车辆的运行路线与时间,尽量避免在繁华区、交通集中区和居民住宅等敏感区行驶;对环境要求高的路段,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夜间运输,以减少粉尘对环境的影响。

(5)运输车辆加蓬盖篷布防止泥土散落路面。

(6)对运输过程中洒落在路面上的泥土要及时清扫,以减少运行过程中的扬尘。

(7)施工过程中,严禁将废弃的建筑材料作为燃料燃烧。

(8)做好施工现场的交通组织,避免因施工造成的交通阻塞,减少运输车辆怠速产生的废气排放。

(9)装修阶段使用环保油漆,在装修完成后三个月内不要直接入驻,可经有资质的室内环境监测单位对本项目室内环境进行监测,达到《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后方可投入使用,并加强室内通风,保持室内气流畅通。

评价

建议

5.1.2施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废水来源主要是建筑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有:

(1)在施工区设置一座沉淀池,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收集沉淀后用于施工场地和道路喷洒抑尘。

(2)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检修,以防止设备漏油现象的发生。

(3)施工区修建临时工棚,并铺设污水收集管道,使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集中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5.1.3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在土石方阶段和打桩阶段噪声对周边的环境影响较大,为了降低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评价提出以下降噪措施:

(1)从声源上控制。

建设单位在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时,应要求其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为低噪声机械设备,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设专人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并负责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按操作规范使用各类机械。

(2)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守《郑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的规定,合理安排好施工时间,不得在夜间(22:

00~6:

00)进行产生强噪声污染、干扰周围居民生活的建筑施工作业。

中、高考期间严禁施工。

因施工工艺需要等原因确需连续施工的,必须提前7日持有关部门出具的确需连续施工证明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施工。

经批准夜间建筑施工作业的,施工单位应当提前3日向周围的单位和居民公告。

公告内容应当包括:

本次连续施工起止时间、施工内容、工地负责人及其联系方式、投诉渠道。

(3)采用距离防护措施,在不影响施工情况下将塔吊等相对固定的强噪声设备尽量移至距项目周围人员较少的地方。

(4)在建筑工地四周设立2.5~5m的围墙进行围挡,阻隔噪声。

(5)在施工的结构阶段和装修阶段,对建筑物的外部采取围挡,减轻施工噪声对外环境的影响。

(6)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和进度。

(7)施工场所的施工车辆出入现场时应低速、禁鸣。

(8)建设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施工工地的噪声管理,施工企业也应对施工噪声进行自律,文明施工,避免因施工噪声产生纠纷。

(9)建设与施工单位还应与施工场地周围单位建立良好关系,及时让他们了解施工进度及采取的降噪措施,并取得大家的共同理解。

5.1.4施工期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1)由工程分析可知,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约1076t。

建筑垃圾按照市容环卫、环保和建筑业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及时将固废运到当地政府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置地点(如垃圾填埋场)妥善处置,严防制造新的“垃圾堆场”。

(2)在施工区设置6m3的生活垃圾池,将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处理。

5.1.5施工期生态影响防治措施

施工区域采取高围挡作业,施工现场洒水作业,施工单位对附近道路实行保洁制度,制订切实可行的建筑垃圾处置和运输计划。

避免在交通高峰期时清运建筑垃圾,按规定路线运输,按规定地点处置建筑垃圾,杜绝随意乱倒等。

③应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合理存放土石方,并修建挡土坝,避免发生水土流失。

④施工结束后,要按规划要求,对项目所在区域进行合理绿化,改善区域景观。

5.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5.2.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增加地下车库内通风换气速率,减少汽车怠速、慢速行驶的时间,在车库出入口加强绿化,可有效减小汽车尾气排放速率,降低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

5.2.2生活污水防治措施

该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项目区内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

雨水经雨水管网收集后,直接进入市政雨水收集系统。

生活污水沿楼内立管排入楼外检查井内,经楼群内污水管进入化粪池,然后进入城市污水管网,由五龙口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后,最终排入贾鲁河。

5.2.3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项目建成后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包括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同时还有一部分塑料、废纸、金属、玻璃和织物等。

项目生活垃圾袋装分类收集后,由物业管理处清洁人员清运至垃圾中转站,日产日清。

环卫部门负责将不可回收垃圾送至当地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置;可回收垃圾分拣后由相关部门回收。

禁止其生活垃圾乱堆乱倒。

5.2.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营运期的噪声主要来自水泵、风机等公建设施各配套设备的噪声、进出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商业运营产生的社会活动噪声等。

(1)水泵、风机噪声防治措施

采取合理布局,增加建筑物隔声效果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各种设备工作时发出的噪声,主要来自风机、水泵等。

设备选用低噪声设备,在地下室设置封闭式的机房、水泵房,并对风机、水泵等进行减震处理,对设备本体进行消音和减噪处理。

加强设备整体的隔声能力,采取以上措施后,对外环境产生影响很小。

(2)区域内道路及停车场噪声防治措施

①对于项目区道路交通噪声,项目区物业部门应加强管理,对道路交通均设置限速、禁鸣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