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中的135种疾病135.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6962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中的135种疾病13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中的135种疾病13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中的135种疾病13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中的135种疾病13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中的135种疾病13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中的135种疾病135.docx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中的135种疾病13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中的135种疾病135.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中的135种疾病135.docx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中的135种疾病135

1、麻黄--治头痛(麻黄、桂枝、杏仁、甘草)麻黄汤(麻黄、杏仁、甘草)治小便不利。

2.桂枝酒是治疗风寒头痛最特效简便的办法,桂枝,辛甘发散为阳,又能温通经脉,热酒也能疏通血脉,直上头面,两阳相合,直达头顶,头为诸阳之会,头部阳气不够时,风冷就会约束经脉,不通则痛,当头部阳气充足时,经脉就会饱满畅通,寒气就会通过一汗而跑出身体去。

所以桂枝酒可以温通头部经脉,治疗头部风寒冷痛。

3.肩周痹痛却有五六年了。

桂枝加葛根汤!

寒则涩而不行,温则消而去之。

4.伤寒病有宜用人参入药者,其辨不可不明。

盖人受外感之邪,必先发汗以祛之。

其发汗时,唯元气大旺者,外邪始乘药势而出。

若元气素弱之人,药虽外行,气从中馁,轻者半出不出,留连为困;重者随元气缩入,发热无休。

所以虚弱之体,必用人参三、五、七分,入表药中,少助元气,以为驱邪之主,使邪气得药,一涌而去,全非补养虚弱之意也。

水火伤,用生姜.把热水打翻了小手指马上被烫得红通通。

爷爷说,用生姜,效果良。

拿来一大块生姜,丢到石臼里,用那只没有被水烫到的手,就快速地把生姜捣成泥,然后把这些姜泥敷在烫红了的小手上。

一下子伤痛减轻了,缓了一口气说,舒服了点,还好有生姜。

第二天就完全不痛了,再过几天,连伤疤都没留下。

6.生姜的功用有四:

一曰,制半夏,有解毒之功。

二曰,佐大枣,有厚肠之说。

三曰,温经散表邪之风。

四曰,益气止胃翻之呕。

姜茶饮,治痢方。

冷痢痛,去皮尝。

肉辛温,皮辛凉。

寒热详,治病良。

5、香薷用香薷来治疗暑季感到阴凉是一个特效单方。

故香薷有夏月之麻黄的美称。

乃夏季感冒之专药也。

湿毛巾与香薷治水肿在南方很多水肿脚气的患者,为什么呢?

湿性趋下,南方雨湿多,地势低洼,所以人容易伤湿。

所以爷爷常跟小指月说,如果在南方不懂得除湿之法的话,想治病是行不通的。

所以有句俗话叫,手拿三把伞(散),一天走到晚。

三把伞即银翘散、藿香正气散、五苓散。

7.香薷配白术。

原来这就是《外台秘要》上的薷术丸。

原来现在是夏暑之季,你想要发汗解表,又有能利水消肿,选香薷是最好。

香薷有彻上彻下之功,治水甚捷。

《本草正义》说:

上能开泄腠理,宣肺气,达皮毛,以解在表之寒。

下能通达三焦,疏膀胱,通小便,以导在里之水。

用白术这补脾圣药,可以加强土能制水的作用,所以两味药一用上,这腿肿了好几天的妇人,很快就消退下去。

她说,原本怕冷的,吃了这个药,出了点汗,然后每天排很多尿,肿胀的腿一天就比一天轻了,三剂药吃完,就完全不种了。

用香薷,有时用5克8克,有时然用30克50克,不解其故地问,为何?

爷爷说,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所以用香薷发表,量不宜过大,且不宜久煎,取它轻舟速行之意。

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用于治疗水肿脚气,小便不利,量宜稍大,而且可以浓煎,取它重剂直达病所,起沉疴,利膀胱。

荆芥散血中之风,为产后血晕第一要药。

治荨麻疹的金刚钻。

荨麻疹怎么办?

周身肌表上下有风团,抓哪哪痒,一痒就能抓出一片红疹子来,严重的痒到烦躁失眠睡不着,非常难受.荆芥穗粉末搞出一勺,把它敷在手臂上瘙痒的地方,帮他用手掌来回反复地搓,搓到发热,热过后,皮肤表面就变得清凉干爽,非常舒适。

9.荆芥防风一配,这两味药,就像在人体外面布上一重金钟罩。

荆防散一下去,当天喝完药,头巾就可以取掉了,身上微微出阵汗,鼻塞也通了,头痛也没了,身体怕风,酸痛之感也都消失了,如果四时感冒,畏风怕冷,汗出不畅,全身疼痛的,像这种外感表证,用麻黄、桂枝等辛温发散重剂,又嫌它力量太猛,用银花、连翘这些辛凉发散轻剂,又嫌它偏寒。

用荆芥、防风这荆防散,这辛温发散发表轻剂里头的最佳搭档,平和而有效,荆芥发汗散寒之力较强,防风祛风之力更甚。

两者一配合,汗孔开,风邪寒气迅速出离体表,周身轻松,上下通调,病痛自愈。

七分饱与玉屏风散防风能够防止外面的风邪内入,也可以通过巧妙搭配,可以防止里面的津液外泄,真是一物而二用,双向调节啊!

发汗,把寒气往外排,然后通过玉屏风散再把千疮百孔的金钟罩卫气修复起来。

11.防风配枳壳治中风肠痹,开了防风、枳壳、甘草三味药。

叫病人家人立马去抓药来打粉,用米饮每次送服两钱。

这家人下午就把药弄好,一吃完,肚子显示转气咕噜咕噜响,然后放臭屁,消风顺气,治老人大肠涩秘,用防风、枳壳各一两,炒过,再配合甘草半两,打成粉末,用白汤每次调服两钱。

小指月又读了好几部古籍,发现防风配枳实(壳)能通便,这可是一组黄金搭档。

12.《太平圣惠方》搜风顺气丸用防风升脾之清气,配枳壳、大黄以宽肠顺气,治中风而引起的风秘、气秘,使清阳升而浊阴降。

同病异治——病同机不同有两个带下的妇人,都是苦不堪言。

爷爷给一个用上单味防风丸,另一个则用上单味黄芩丸。

结果两个都治好了。

13.风如胞门,崩中不止,漏下潮湿,独圣散用一味防风,风能令水干,面糊酒调为丸服。

然唯血色清稀,而脉浮弦者为宜。

如血色浓赤,脉来数者,此上焦有热,用一味黄芩丸主之,不可混也。

风药润剂与咳门第一神方众风药皆偏于辛散,唯独防风多了份甘润。

故防风乃风药中润剂。

头痛必须用川芎,不愈更加引经药。

太阳羌活少柴胡,阳明白芷还须着。

太阴苍术少细辛,厥阴吴茱用无错。

巅顶之痛人不同,藁本须用去川芎。

肢节之痛用羌活,祛风祛湿亦其功。

膀胱背表寒气加,后脑勺痛如杖打。

其在皮者用汗法,此时使用羌活佳。

若是加酒把汗发,寒散痛止效堪夸。

14.寒包火的扁桃体发炎三味药,羌活五钱,蒲公英、板蓝根各一两,水煎服。

一剂发烧退,二剂咽喉开,能够吃点粥饭,三剂下去,病去如失,不再反复。

治疗感冒发热,扁桃体炎,羌活五钱,蒲公英、板蓝根各一两,水煎服.羌活能外散风寒,以解除肌表被寒冷凉饮所伤。

板蓝根、蒲公英能内清毒热,解除整条消化道被煎炸烧烤辛辣所烧灼的痛苦。

15.羌活胜湿汤,治疗肩背痛,不可回顾,有神效。

这肩背一派湿浊痹阻经脉,为风能够胜湿,用一派风药把气血吹通,这样血脉周流,其病自愈。

小指月在淡黄的宣纸上,把七味的羌活胜湿汤写了下来。

羌活、独活、防风、蔓荆子、藁本、川芎、生甘草。

这样三剂药下去,这妇人浮紧的脉,马上变柔缓,肩背的风湿发散出去后,筋骨就柔和了。

《脾胃论》曰:

肩背痛,不可回顾,或背痛项强,腰肾难以转摇,此太阳经气郁不行,当以风药散之,羌活胜湿汤主之。

16.《药鉴》上说,羌活乃足太阳经之君药也,气味雄烈,大有作为,辛温发散,故小无不入,大无不通,能散肌表八风之邪,善理周身百节之痛,排巨阳肉腐之疽,除新旧风湿之症。

为什么穿裙子腿受凉会痛经,因为太阳膀胱经受寒,周身肌表毛孔都会收缩,一收缩,月经就排不顺畅,这时不通则痛,一旦用羌活把毛孔打开,把浮紧的脉象解开,腹中瘀血自然下来,痛经腹痛也就消除了。

17.、白芷治头痛,鼻渊,还能美容,治齿痛,又治腹痛、带下,还有疮疡,皮肤疥癣,鼻塞流清涕不止,这就像水湿在鼻,白芷能芳香开鼻窍,把鼻中水湿吹干,所以治疗风寒感冒,鼻塞流涕不止。

18.单味白芷,治眉棱骨痛如神,用这白芷打粉调醋来敷脸上的斑,想不到见效也快。

内服加上外敷,搞了七八天,暗斑就变淡了,现在都消失了。

白芷用沸水泡洗四、五遍,再等干后研末,炼蜜为丸,《本草求真》的一段话:

白芷气温力厚,通窍行表,为足阳明胃经祛风散湿主药。

故能治阳明一切头面诸疾,如头目昏痛,眉棱骨痛,以及牙龈骨痛,面黑瘢疵者是也。

19.《卫生易简方》曰,治肿毒热痛,醋调白芷末敷之。

《冰湖集简方》曰,治刀剑伤疮,白芷嚼烂涂之。

《经验方》曰,治痈疽赤肿,白芷、大黄等分,打粉米饮送服。

20.入山采药,左腿被藤刺伤到后,局部红肿疼痛明显,将白芷研成细粉,以醋调敷患处,每日换药两次,三天后肿

三天后皮肤皲裂收口,小娃子又可以吸奶了。

《本草汇言》曰:

白芷,上行头目,下抵肠胃,中达肢体,遍通肌肤以至毛窍,而利泄邪气。

如头风头痛,目眩目昏;

如四肢麻痛,脚弱痿痹;

如疮溃糜烂,排脓长肉;

如两目作障,痛痒赤涩;

如女人血闭,阴肿漏带;

如小儿痘疮,行浆作痒;

xx皆能治之。

第性味辛散,如头痛、麻痹、眼目、漏带、痈疡诸症,不因于风湿寒邪,而因于阴虚气弱及阴虚火炽者,俱禁用之。

22.《普济方》曰,治闭塞不通,用细辛末少许,吹入鼻中。

肺开窍于鼻,当胸肺气郁时,鼻子通气就不太好,所以可以外用取嚏法打开肺气,也可以内服通宣理肺之药,把肺盖打开,比如麻黄附子细辛汤。

23.痰水清稀量多,是寒痰留饮,是脾胃运化水谷功能减退,生出寒饮,凌心射肺,所以胸满咳嗽。

六君子加干姜、细辛、五味子三味药.用细辛三钱.如果细辛用作散剂打粉服用,就不要超过一钱,这样就安全,你如果如汤剂,如果辨明有寒痰留饮存在的,有病则病受,量大一点,才能温肺化饮,才能把痰饮化开,不然病重药轻,如隔靴挠痒,难以把老痰留饮化掉。

24.细辛治疗头痛如神,细辛气清而不浊,善于降浊气而升清气,一派阳刚之象,令清阳出上窍。

若寒痹阳虚头痛腰痛肢节痛者,非此物不能治。

如果脉细而无力者,可以用它来鼓动脉力,但细辛味辛而力散,必佐以补血养阴之药,使脉道宽敞,这样气得血养,则不散矣,此仲圣创当归四逆汤治脉细欲绝之宗旨也。

25.细辛有“辛以润之”的作用。

大便秘结,久用寒凉通泻之品,反而加重的,这是寒秘。

导致身体有津液都滋润不了,这时肠道就处于呆滞板结状态。

所以用少量的细辛,可以使呆滞状态的肠管活动起来,这样肠道得到动力跟津液,通降功能马上加强。

所以大黄有细辛在前面开路,那泻下功用就更厉害。

故治疗老年人冷秘风秘,常可加进少量的细辛于辩证方中加强辛润通腑之功。

26.外敷肚脐治小儿口疮:

小儿不方便吃药,口疮糜烂,可以用细辛醋调,外敷肚脐,如果小儿高热或者泄泻后,满口疮疡糜烂,不肯饮食,哭闹不止的,用这外敷肚脐法,效果明显。

寒温并用治寒包火

27.黄连配细辛,名曰兼金散,专治口舌生疮,牙龈肿痛。

李时珍曰,此二药,一冷一热,一阴一阳,寒因热用,热因寒用,君臣相佐,阴阳相济,最得制方之妙,所以有成功而无偏盛之害也。

28.《本草汇言》曰,藁本上通巅顶,下达胃肠。

《神农本草经》曰,藁本主腹中痛,除头风痛。

《邵氏见闻录》曰,夏英公病泄,太医以虚治不效,霍翁曰,风客于胃也,饮以藁本汤而止,盖藁本能祛风湿故耳!

29.见病知源很重要,未议药,先议病,不知道疾病怎么来的,就很难把疾病根除。

藁本治腹中肌瘤腹中痛,不是去化瘤止痛,而是去提高膀胱经气化,使寒气散开,经脉疏通,疼痛自止。

《本草正义》曰,藁本主妇人疝瘕,阴中寒肿痛,腹中痛,皆清阳不振,厥阴之气郁窒不升为病,温以和之,升以举之,解结除寒,斯急痛可已,疝瘕可除。

而阴虚内热,肝络结滞之疝瘕急痛,非其治也。

去头屑止头痒,藁本白芷汤

30.《便民图纂》:

干洗头屑:

藁本、白芷等分。

为末,夜掺发内,明早梳之,垢自去。

31.《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治疥癣:

藁本煎汤浴之,及用浣衣。

治虫不治虫要治湿,湿去不生虫,要见病知源,不要只看到局部的虫痒疥癣,要看到人体潮湿的体质,乃至于整个房子跟外环境潮湿,这样治环境使病菌难以再生下去,

风头痛闭塞,必用苍耳子,苍耳子能使清阳之气上升巅顶。

《圣惠方》曰,苍耳子粥,能治目暗耳鸣,或直接用苍耳子作散煎服亦效。

苍耳子善走督脉,督阳升,则周身之阳气,皆能出上窍,把风寒赶出去。

33.《本草备要》曰,苍耳子善发散风湿,上通脑顶,下行足膝,外达皮肤,治头痛目暗,齿痛鼻渊。

何廉臣曰,脑风头痛闭塞,必用苍耳子,苍耳子能使清阳之气上升巅顶。

《圣惠方》曰,苍耳子粥,能治目暗耳鸣,或直接用苍耳子作散煎服亦效。

苍耳子善走督脉,督阳升,则周身之阳气,皆能出上窍,把风寒赶出去。

34.医道最后要借医术来修道修德,道医是要借道德来行医用术,体证医学。

《本草汇言》曰,治诸风眩晕,或头脑攻痛,苍耳子三两,天麻、白菊花各三钱。

《圣惠方》曰,治妇人风瘙瘾疹,身痒不止,苍耳花、叶、子等分,捣细微末,以酒送服。

《经验广集》曰,治疔疮恶毒,苍耳子五钱,微炒为末,黄酒冲服,并用鸡子清涂患处,疔根拔除。

35.文天祥的《正气歌》要作为医门日诵的第一课。

《济生方》中记载,苍耳子散,可治鼻流涕水不止,苍耳子散即:

苍耳子、辛夷花、白芷、薄荷四味药,用这四味药打成粉末,每次用葱跟清茶泡的水送服二钱,即可。

36.一味辛夷花散乃通鼻窍特效药,专治疗闭塞不通气。

辛夷花散,塞在不通气的鼻子里,然后另外一些辛夷花,每次就用一点温开水来送服。

这样内外结合,通过内服辛夷花散,打开肺盖,肺开窍于鼻,有助于鼻呼吸,然后通过外用辛夷花塞鼻,可以直接把药力作用于病变部位,让鼻窍通开,可以大量地吐纳清气。

这样几天鼻子就通气了,脑子也清醒,人也有劲了,接下来上课再也没有打瞌睡过。

37.闭塞后,脑瓜子就会缺氧昏沉,所以只有通开鼻窍,才有助于清醒大脑。

治好鼻炎,脑中精神才会便好。

人体疾病都是相关的,鼻通气量恢复正常,脑瓜的运作才会恢复正常。

如果你鼻吸纳的气都不够,你脑子怎么会够清气呢?

鼻子通气不好,脑袋昏昏沉沉,会影响到学习成绩。

你在治疗头晕记忆力减退的病人时,懂不懂得去观察他鼻子通不通气呢?

《名医别录》曰:

辛夷花利九窍,通鼻塞。

《本草新编》曰,辛夷花通窍而上走于脑,治鼻塞诸症引起头晕脑沉。

《江苏中医》记载,一男,21岁,鼻子时塞时通,流鼻涕,经西医诊为慢性鼻窦炎,用辛夷花两三朵打碎,用绢布包住,塞在不通气的鼻孔里,遂愈。

随访数月,未见复发。

鼻塞三药与辛走肺有个老婆婆,这一个多月,辛夷花、石菖蒲、皂角,等分打粉。

塞在鼻子中就可以了。

38.脑袋阳气不够时,人会昏昏沉沉,鼻子也会闻不到香味。

用辛走肺的思路,选择鼻塞三药,打开鼻窍,头脑清醒,嗅觉灵敏。

《梅氏验方新编》曰,治鼻塞不知香味,用皂角、辛夷、石菖蒲等分打粉,棉裹塞鼻中,即知香味。

39.天下无神奇之法,只有平常之法,平常之极乃为神奇。

如葱管善于通耳窍,生姜善于出汗发表,治风寒感冒等,这葱,既能治二便不通,又能治拉肚子泻痢,

40.《全幼心鉴》曰,治小儿大便虚秘,葱白三根煎汤调生蜜、阿胶末服。

《本事方》曰,治小便难,小肠胀,葱白三斤切碎炒热,用帕子裹成两份,直接烫肚脐下面,便烫便按摩,肠中一转气,大小便都会很通利。

41.药调不如食疗,特别是小孩子不太能吃中药的,最好能用食疗方,既好吃又能治病,所以要都研究研究食疗方面的本草。

《饮医心镜》曰,治赤白痢,用葱一握,切细,和米煮粥,空心食之。

42.《活人书》曰,治伤寒头痛如破,用连须葱白汤主之。

《本草经疏》曰,葱辛能发散,能解肌,能通上下阳气,故外来拂郁诸症,悉皆主之。

肝气内郁,亦可散达之。

这样伤寒寒热邪气可散,肝中拂郁可解,则正气通,血自和调。

43.《活人书》曰,治伤寒头痛如破,用连须葱白汤主之。

《本草经疏》曰,葱辛能发散,能解肌,能通上下阳气,故外来拂郁诸症,悉皆主之。

肝气内郁,亦可散达之。

这样伤寒寒热邪气可散,肝中拂郁可解,则正气通,血自和

见痕迹。

《本草纲目》曰,有人试着骑马跌损伤到大指头,血出淋漓,李时珍用此方医葱白带叶,炒熟后敷之,随即痛止血住,过几天后,伤处随即恢复,不见痕迹。

宋代有一官员亦得到这一方子,碰到车伤没有气绝者,皆用此方,活人甚众。

葱是有散结通络下乳之功小指月翻到《本草纲目》看到上面有记载葱有通乳汁,散乳痈的作用,

45.葱能外敷通乳汁,散乳痈,消无名疮痈肿毒。

大凡痈疽疮疡,皆由气滞血凝所致,是一团里实之象,以葱辛温芳香之气,可以引气通血,令气通血活,疮疡自散。

46.胆胃鹅不食草捣烂,塞鼻孔内,可以治疗鼻炎鼻不通气,鼻息肉。

《本草纲目》曰,鹅不食草上达头脑,而治顶痛目病,通鼻气而落息肉,内达肺经而治痰喘鼻炎,散疮肿,通入肝经,而能除翳明目,治胬肉攀睛。

47.胆胃鹅不食草捣烂,塞鼻孔内,可以治疗鼻炎鼻不通气,鼻息肉。

《本草纲目》曰,鹅不食草上达头脑,而治顶痛目病,通鼻气而落息肉,内达肺经而治痰喘鼻炎,散疮肿,通入肝经,而能除翳明目,治胬肉攀睛。

单味鹅不食草熬糖浆治百日咳,治寒气闭肺的百日咳特效。

48.月经期痛经,一碗姜枣红糖山楂茶,说有多好喝,就有多好喝,说有多快速就有多快速,马上气行寒散,病痛得消......

49.一味香菜乃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之绝妙食疗方。

《日用本草》曰,胡荽即香菜,善消谷化气,通大小肠结气,治头疼赤病,解鱼肉毒。

50.拥有一颗平常的心吃什么都是香的。

老想要吃香喝辣来开胃醒脾,最后没有什么你能吃到好味道,而且还会把脾胃搞坏。

如果你降伏不住贪欲,那么你佷容易就因为正常的三餐吃饭就吃出病来,因为你佷容易偏食或者过食了。

51.孙思邈曰,薄荷煎汤,能洗漆疮。

《药性论》曰,薄荷能发毒汗。

这薄荷通过把毛孔打开,让瘀堵疏泄出来,所以痒可止,热可消,汗可排,毒可解,漆毒可愈。

52.《必效方》曰,治蜂虫螫伤,用薄荷捣烂帖之。

《永类钤方》曰,治风气瘙痒,用薄荷蝉蜕等分为末,每温酒调服一钱。

薄荷解肝郁

53.《医贯》曰,以一方治其木郁,而诸郁皆因而郁,一方者何也?

逍遥散是也。

方中为柴胡、薄荷二味最妙。

《本草新编》曰,薄荷不特善解风邪,尤善解忧郁,用香附以解郁,不若用薄荷解郁之更神。

薄荷入肝胆之经,善解半表半里之邪,较柴胡更为轻清。

《药性论》曰,薄荷去愤气。

54.《本草再新》曰,薄荷消目翳。

《明目经验方》曰,薄荷煎汤洗眼,治眼中红赤痛。

《本草纲目》曰,薄荷利咽喉,治口齿诸病,治瘰疬疮疥风瘙瘾疹。

《新修本草》曰,薄荷治恶气腹胀满霍乱,宿食不消,下气。

《普济方》曰,治血痢用薄荷叶煎汤单服。

《闽东本草》曰,治耳痛,鲜薄荷搅汁滴入。

《医学衷中参西录》曰,痢疾初起,夹有外感者,宜用薄荷,散外感之邪,即清肠中之热,其痢自愈。

薄荷又善消毒菌,除恶气,一切霍乱痧证,以薄荷为要药。

55.《医学启源》曰,牛蒡子消利咽膈。

《广济方》曰,治喉痹,牛蒡子、马兰子,二药捣散,空腹以暖水送服。

《黄帝内经》曰,膏粱厚味,足生大疔。

那些经常吃肥甘厚腻,大鱼大肉的人,身上佷容易长疔疮痈疽,所以第一条道理,就是吃素。

56.:

《药品化义》曰,牛蒡子能升能降,力解热毒。

味苦能清火,带辛能疏风,主治上部风痰,面目浮肿,咽喉不利,诸毒热壅,马刀瘰疬,

57.《得效方》曰,治小儿阴肿,蝉蜕半两煎水洗,加内服五苓散,即肿消痛止。

58.《养素园传信方》:

洗天行时眼,风热肿痛,目涩眩赤:

铁扇子(桑叶)二张,以滚水冲半盏,盖好,候汤温,其色黄绿如浓茶样为出陈。

然后洗眼,拭干;隔一、二时,再以药汁碗隔水炖热,再洗,每日统三、五次。

一味桑叶乃至红眼赤眼之特效药也。

肝开窍于目,桑叶能清肝明目。

降雨播种治脱发小指月打开《本草纲目》看桑叶,居然可以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

59.《本草崇原》:

《夷坚志》云:

严州山寺有一游僧,形体羸瘦,饮食甚少,每夜就枕,遍身汗出,迨旦衣皆湿透,如此二十年无药能疗,期待尽耳。

监寺僧曰:

吾有药绝验,为汝治之,三日宿疾顿愈。

其方单用桑叶一味,乘露采摘,焙干碾末,每用二钱,空腹温米饮调服。

或值桑落时,干者亦堪用,但力不如新采者,桑叶是止盗汗之药,非发汗药。

《本经》盖谓桑叶主治能除寒热,并除出汗也。

恐人误读作发汗解。

故表而明之。

《医学心悟》曰,思虑过度,以致心孔独有汗出者,桑叶经霜第二番叶,带霜采阴干,或焙为末,米饮调服。

一花一叶二子汤治头晕目眩高血压一是一个时代病。

60.《山东中草药手册》曰,治头目眩晕,桑叶三钱,菊花三钱,枸杞子三钱,决明子二钱,水煎代茶饮。

61.:

治眼睛不单要懂得挑灯火,更要懂得添灯油。

杞菊地黄丸就是用枸杞子配菊花加六味地黄丸,专门添肝肾灯油,补益肝肾,以抗衰老。

《医级》曰,杞菊地黄丸治肝肾不足,虚火上炎,目赤肿痛,久视昏暗,迎风流泪,怕日羞明,头晕盗汗,潮热足软:

枸杞子、甘菊花、熟地黄、山萸肉、怀山药、白茯苓、牡丹皮、泽泻。

炼蜜为丸。

62.《简便单方》治风热头痛:

菊花、石膏、川芎各三钱。

为末。

每服一钱半,茶调下。

《外科十法》菊花甘草汤治疔:

白菊花四两,甘草四钱。

水煎,顿服,渣再煎服。

《救急方》治病后生翳:

白菊花、蝉蜕等分。

为散。

每用二、三钱,入蜜少许,水煎服。

63.中医药枕保健原理: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使用注意:

1、长期坚持每晚枕用,保健效果更佳。

2、枕巾和枕套要常洗,晒,换。

3、枕心不可洗不可暴晒,可晾干。

64.《千金方》以一味蔓荆子为末,浸酒服,治头风作痛,亦是内风,非祛散外风之法,其用酒者乃借酒力引之上行,使药力达于头脑之意。

轻用一钱五分,重用可至三、四钱。

《本草纲目》曰,蔓荆实,气轻味辛,体轻而浮,上行而散,故所主者皆头面风虚之症。

65.益气聪明汤益气聪明汤蔓荆,升葛参芪黄柏并。

再加芍药炙甘草,耳聋目障服之清。

这文员把益气聪明汤带回去后,连吃了七剂,脑子一天比一天清,中气一天比一天足,七天吃完,耳鸣眼花,都大为减轻。

66.《本草新编》:

蔓荆子,佐补中药以治头痛最效,因其体轻力薄,藉之易于上升也,倘单恃一味,欲取胜于俄顷,则不能。

这蔓荆子在含有黄芪、党参的益气聪明汤里头,它就像骑在马匹上一样,下面有中气一托,蔓荆子在上面一发,一下子如同腾云驾雾,使清阳出上窍,自然耳聪目明,记忆力减退之症顿消。

67.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小柴胡汤主之。

《医学传灯》曰,伤食而用柴胡,以其能升少阳之气也。

68.《医林改错》:

通气散疏肝理气,治肝郁气滞,耳聋不闻雷声。

柴胡、香附、川芎三味研末。

胁痛用柴胡头痛用川芎,壁痛用桂枝,胁痛用柴胡,胃痛用元胡,腹痛小茴香,腰痛用杜仲,膝痛用牛膝......

69.《证治准纪》引《医学统旨》柴胡疏肝散。

柴胡、枳壳、芍药、炙甘草、陈皮、川芎、香附。

疏肝行气,活血止痛。

凡肝气郁滞证皆可用之。

如胁肋疼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者。

补气方之冠,然吾以为柴胡不过用之升提气之下陷耳,胡足奇。

此真不知补中益气汤之妙也。

补中益气汤之妙,全在用柴胡,不可与升麻并论也。

盖气虚下陷,未有不气郁者也。

惟郁故其气不扬,气不扬,而气乃下陷,徒用参、归、芪、术以补气,而气郁何以舒发乎。

即有升麻以提之,而脾胃之所,又因肝气之郁来克,何能升哉。

得柴胡同用舒肝,而肝不克土,则土气易于升腾。

方中又有甘草、陈皮,以调和于胸膈之间,则补更有力,所以奏功如神也。

是柴胡实有奇功,而非提气之下陷一语可了。

使柴胡止提气之下陷,何风药不可提气,而东垣先生必用柴胡,以佐升麻之不及耶。

夫东垣先生一生学问,全在此方,为后世首推,盖不知几经踌度精思,而后得之也,岂漫然哉。

71.升麻葛根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升麻、葛根、芍药、甘草,四味药组成,专门解肌透疹,是治疗麻疹初起,或发而不透,或未发的基础方,但见舌红脉浮数,皆可用之。

疹为阳明热毒,向太阴肌表透发的过程,中医是遵循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道理,用升麻、葛根来直接提阳明毒疹外达,芍药、甘草调气和血解毒。

麻疹一要忌食鱼腥蛋奶。

二要慎风邪。

72.治牙龈的一包肿痛,看起来又红又热,用这清胃散富含三大理法,开盖加水跟撤火。

这牙部肿热,就像烧红了的滚水一样,牙龈肉虽然在上面,而热却是从下面阳明胃肠经蒸上来的。

所以要让这锅水迅速凉下来。

第一通过黄连、石膏直接清胃肠积热,就像清里釜底的薪火一样。

第二用生地、当归、丹皮来增液凉血,就像往锅中加水一样,加点凉水下去,沸腾之势就减轻了。

第三你想要水凉得快点,一定要把锅盖打开,不然越焖越热,这时通过升麻,直接揭开阳明锅盖,这样盖子打开,热势就能透发出来。

所以三管齐下,锅中的水由沸腾之势,佷容易就转为清凉。

而人体鼎沸疼痛难耐的牙火,也很快好过来。

所以清胃散,不仅用于治疗牙周炎,胃火牙痛,一切咽喉肿痛,口舌生疮,三叉神经痛,只要是胃火上攻,脉数口干或口臭者,皆可用之。

73.《仁斋直指方》曰,喉痹作痛,升麻一味煎汤,治胃热齿。

《肘后方》曰,升麻用于卒毒肿起。

大剂量地运用升麻,可以把它清热解毒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可以解百毒,在一些病毒性肝炎里头,只要是热毒亢盛的,都可以用这一个经验。

74.葛根汤虽然能够治疗颈椎病,但只是应急于一时而已,通过早睡,跟天天小发其汗,促进周身气血循环,让身体不再处于长期疲劳状态,才能长久地根治颈椎病。

75.通脉饮与头晕颈僵葛根、丹参、川芎三味药的通脉饮,丹参能入心,葛根通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