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数学第四单元 比例 完整版考点总结+题型训练 后面带完整版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6630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51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下数学第四单元 比例 完整版考点总结+题型训练 后面带完整版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六下数学第四单元 比例 完整版考点总结+题型训练 后面带完整版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六下数学第四单元 比例 完整版考点总结+题型训练 后面带完整版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六下数学第四单元 比例 完整版考点总结+题型训练 后面带完整版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六下数学第四单元 比例 完整版考点总结+题型训练 后面带完整版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下数学第四单元 比例 完整版考点总结+题型训练 后面带完整版答案.docx

《六下数学第四单元 比例 完整版考点总结+题型训练 后面带完整版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下数学第四单元 比例 完整版考点总结+题型训练 后面带完整版答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下数学第四单元 比例 完整版考点总结+题型训练 后面带完整版答案.docx

六下数学第四单元比例完整版考点总结+题型训练后面带完整版答案

考点一、比例的基本意义和性质

【基础知识回顾】

1、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如2.4:

1.6=60:

40是一个比例,2:

3=4:

6是一个比例

2、比和比例之间的练习与区别: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如2:

3=4:

6

关系:

“比”是研究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它有(两项);

“比例”是研究相关联的两种量中两组相对应数的关系,所以比例是由(四项)组成。

比例是由比组成的,如果两个比相等,那么这两个比就可以组成比例。

成比例的两个比的比值一定相等。

区别:

“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比由两项组成(前项、后项)任意两个数都能组成比。

“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关系比例由四项组成(两个内项、两个外项)任意四个数不一定都能组成比例

3、比例的基本性质:

(1)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例如:

如果把上面的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

,2.4和40仍然是外项,1.6和60仍然是内项。

(2)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基本性质:

4、常用结论:

如果4个不同的数可以组成比例,一共可以组成8个不同的比例。

例如用2,4,8,16组成比例可以组成如下的8个

2:

4=8:

16

2:

8=4:

16

16:

4=8:

2

16:

8=4:

2

8:

16=2:

4

8:

2=16:

4

4:

16=2:

8

4:

2=16:

8

【练习一】

一、判断题

1、8:

2=4是比例( )

2、5x=6y,则x:

y=5:

6。

(   )

3、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

4、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一种关系。

()

5、比例有4项,各项的名称分别是前项和后项。

()

6、比只有两项,各项的名称分别是外项和内项。

()

7、在比例里,如果两个外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内项也互为倒数。

()

8、如果3a=4b,那么a:

b=3:

4。

()

二、填空题。

1、在比例

中,()和()是外项,()和()是内项。

2、在比例里,如果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0.4,则另外一个内项是()

3、a:

7=5:

b中,()和()是外项,()和()是内项,a×b=()。

4、如果4a=7b,那么a:

b=():

();b:

a=():

()

5、填空:

12:

9的比值是(   ),

的比值是(   ),把这两个比写成比例是(    )。

6、填空:

12的因数有(   ),用其中的4个因数组成比例是

(  ):

(  )=(  ):

( )

7、用两个比值都是0.8的组成比例,比例式是(   )。

8、如果a×7=b÷2,那么a:

b=(  ):

(   )。

9、x的

等于y的

(x和y都是不为0的数),则x:

y=(   ):

(   )。

10、根据1.2×4=0.6×8,可以写成比例():

()=():

()。

11、在(  )内填上适当的数。

3:

(  )=(  ):

12    24:

9=8:

(  )

(  ):

12=15:

(  )   (  ):

3=8:

(  )

12、比例5:

3=10:

6的外项5加上10,要使比例成立,内项10应该加上()。

13、在比例里,两个比的比值都是4,而且两个外项都是6,这个比例是()。

14、如果

(x和y都是不为0的数),则3xy=()。

15、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2:

4=():

2():

4.5=2:

3

()

()

16、已知abcd均大于0,请根据

把下面的比例补充完整。

a:

b=():

()c:

d=():

()

17、如图,AB两个平行四边形重叠在一起,重叠部分的面积是A的1/4,是B的1/6,A和B的面积的比是(),如果A=12平方厘米,则B等于()平方厘米。

三、解答题

1、用图中的4个数据可以组成多少个比例?

 

2、已知24×3=8×9,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你能写出比例吗?

你能写几个?

 

3、用6,12,15再配上一个数组成比例。

 

4、两个比的比值都是

,它们组成比例的外项分别是

,请你写出这个比例。

 

5、用右图中的4个数字组成比例,你可以组成多少个比例?

 

【课后作业一】

一、填空题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

(2)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这个比的()。

(3)比的前项与后项同时()或()一个()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这叫做比的()。

(4)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中间的两个数叫做比例的(),两端的两个数叫做比例的()。

(5)在比例里两个()积等于两个()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6)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分别是12和8,两个比的比值是3/4,写出这个比例(  ).

(7)从24的因数中选出四个因数,组成两个比的比值都是2的比例式是( ).

(8)在12 、8 、16 这三个数中添上一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数可以是(    )、(   )或(  )。

(9)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如果一个内项是2.5,则另一个内项是(    )。

(10)运一堆货物,甲用7小时运完,乙用5.5小时运完,甲和乙所用的时间的比是(   ),工作效率的比是(     )。

(11)如果

,那么X:

Y=(    )

(12)甲数除乙数的商是1.8,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13)甲数

的等于乙数的

(甲、乙两数都不为0),甲乙两数的比是(    )。

(14)如果2a=7b(a、b不为0),那么a/b=()

(15)如果

,那么a﹕b=()﹕()。

(16)把1.6、6.4、2和0.5四个数组成比例(    )。

二、判断。

(1)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减去两个内项的积,差是0.()

(2)18:

30和3:

5可以组成比例。

()

(3)如果4Ⅹ=3Y,(X和Y均不为0),那么4:

X=3:

Y.()

(4)因为3×10=5×6,所以3:

5=10:

6.()

三、选择题。

1.比例5∶3=15∶9的内项3增加6,要使比例成立,外项9应该增加(     )。

a.6      b.18         c.27

2.把2千克盐加入15千克水中,盐与盐水重量的比是(  )。

 a.2∶15   b.15∶17      c.2∶17

3.下面的比中能与3∶8组成比例的是(   )。

a.3.5∶6     b.1.5∶4        c.6∶1.5

4.下面的数中,能与6、9、10组成比例的是(    )。

 a.7          b.5.4           c.1.5

四、按要求写比例。

1.一个比例两个外项互为倒数,一个内项是1/10,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比例。

    

 

  

2.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的积是4/5,一个外项是3/8,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比例。

 

3.一个比例,组成比例的比的比值是1/4,两个外项分别是17和3/5,写出这个比例。

       

 

4.有两个比,比值都是2/3,第一个比的后项与第二个比的前项都是6,把这两个比组成比例。

 

5、将等式3×40=8×15改写成比例,你能写出几对比例就写出几对?

把3和40当做外项

 

把3和40当做内项

 

6、已知24×3=8×9,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你能写出比例吗?

你能写几个?

 

【参考答案】

【练习一】

一、判断题

××√√××√×

二、填空题

1、4.2和8是外项,5.6和6是内项

2、2.5

3、a和b是外项7和5是内项35

4、7447

5、

12:

9=

6、1,2,3,4,6,121:

2=3:

6

7、4:

5=8:

10

8、114

9、89

10、1.2:

0.6=8:

4(答案不唯一)

11、3:

( 4 )=( 9 ):

12    24:

9=8:

( 3 )

( 2 ):

12=15:

( 90 )   ( 2 ):

3=8:

( 12 )

12、20

13、6:

1.5=24:

6

14、60

15、63181

16、2:

59:

10

17、2:

318

三、解答题

1、3:

1.5=4:

21.5:

3=2:

4

3:

4=1.5:

24:

3=2:

1.5

2:

1.5=4:

31.5:

2=3:

4

2:

4=1.5:

34:

2=3:

1.5

2、

 

3、设再配上的数为x

①6x=12×15x=30

②12x=6×15x=7.5

③15x=6×12x=4.8

4、

(a)=(b):

=

则a=

÷

=

b=

×

=

所以这个比例为

=

5、首先根据两种方法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5×2.4=4×3,再写出比例式

 

【课后作业一】

一、填空题

1、比

2、比值

3、乘除以相同基本性质

4、项内项外项

5、内项外项

6、12:

16=6:

8

7、2:

1=12:

6

8、

624

9、0.4

10、14:

1111:

14

11、8:

13

12、9:

5

13、15:

14

14、

15、8:

17

16、1.6:

6.4=0.5:

2

二、判断

√√××

三、选择题

babb

四、按要求写比例

1、2:

=10:

0.5

2、

3、17:

68=

4、4:

6=6:

9

5、把3和40当作外项:

3:

8=15:

40

3:

15=8:

40

40:

8=15:

3

40:

15=8:

3

把3和40作为内项

15:

3=40:

8

15:

40=3:

8

8:

3=40:

15

8:

40=3:

15

6、24:

8=9:

324:

9=8:

3

3:

8=9:

243:

9=8:

24

8:

3=24:

98:

24=3:

9

9:

3=24:

89:

24=3:

8

 

考点二、解比例

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2.解比例的方法:

(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乘法算式,即方程;

(2)解方程求出未知项的值。

例如:

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度约320m。

北京的世界公园里有一座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它的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1:

10。

这座模型高多少米?

解:

设这座模型的高度是xm。

x:

320=1:

10

10x=320×1

x=320×1÷10

x=32

步骤总结:

1.先写“解”字。

2.在将比的形式的比例改写成等式时,一般要把含有x的乘积写在等号的左边。

3.解方程。

 

【练习二】

一、判断:

1、含有未知数的比例也是方程。

()

2、x:

6=11:

4,求x的值叫做解比例。

()

3、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的积的差是0.()

4、如果A:

B=2:

5,那么A是B的

()

5、两个比可以组成一个比例。

()

6、任意两圆各自的周长和直径的比都可以组成比例。

()

二、解比例:

0.8:

x=

:

0.25

=

:

=

:

x

 

 

三、解决问题

1、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的体积之比是9:

10。

一块体积是50dm3的冰,化成水后的体积是多少?

 

2、李老师买了6个足球和8个篮球,买两种球所花钱数相等。

(1)足球与篮球的单价之比是多少?

 

(2)足球的单价是40元,篮球的单价是多少?

 

3、新堂小区1号楼的实际高度是38米,它的高度与模型高度的比是500:

1。

模型的高度是多少厘米?

 

4、某工程修一条公路,已经修了1600米,已修的长度与未修的长度的比是2:

3,这条公路全长是多少米?

 

5、一块长方形的公益广告牌,底是2.4米,底与高的比是8:

5,这块广告牌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两个圆的半径的比为2:

5,如果较大圆的周长是78厘米,那么较小的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7、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2和5,两个外项分别是x和2.5。

 

8、用2、3.6、4.5和x组成比例,x的值是多少?

 

9、园林绿化队要栽一批树苗,第一天栽了总数的1/5,第二天栽了136棵,这时剩下的与已栽的棵数的比是3:

5。

这批树苗一共有多少棵?

 

【课后作业二】

一、解下面的比例:

X:

=

X=40

=

 

0.4:

12=X:

 

二、按照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解比例

(1)8与12的比等于24与x的比。

 

(2)等号左侧的比是3.6:

9.6,等号右侧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是x和5.6

 

(3)比例的两个外项分别是

,两个内项分别是x和

 

(4)

与x的乘积等于

的积

 

三、解决问题

1.小明买4本同样的练习本用了4.8元,3.6元可以买多少本这样的练习本?

(用比例方法解答)

2、配制一种农药,药粉和水的比是1:

500

(1)现有水6000千克,配制这种农药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2)现有药粉3.6千克,配制这种农药需要水多少千克?

 

3、汽车厂按1:

24的比生产了一批汽车模型。

轿车模型长24.92㎝,它的实际长度是多少?

 

4、一列火车提速前和提速后的速度比5:

6,提速前的速度是200千米/小时,这列火车提速后的速度是多少?

 

5、500kg芝麻可以榨出240千克芝麻油,照这样计算,要榨出3600千克的芝麻油需要这种芝麻多少千克?

 

6、用4、4.8、12和a组成比例,a的值是多少?

 

7、两个圆的半径的比为2:

5,如果较大圆的周长是125平方厘米,那么较小的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参考答案】

【练习二】

一、判断

√√√××√

二、解比例

X=

X=0.4X=

X=3X=36X=

四、解决问题

1、设化成水后的体积是xdm3。

x=45

 

2、

(1)4:

3

(2)解:

篮球的单价是x元

40:

x=4:

3

x=30

 

3、解:

设模型的高度是x厘米38米=3800厘米

3800:

x=500:

1

X=1×3800÷500

X=7.6

 

4、解设未修的长度未x米

1600:

x=2:

3

X=2400

全长:

1600+2400=4000(米)

 

5、解:

设高是x米

2.4:

x=8:

5

X=1.5

面积:

2.4×1.5=3.6(平方米)

 

6、半径之比为2:

5,则周长之比为2:

5

设较小的圆的周长为x厘米

X:

78=2:

5

X=31.2

 

7、由比例的基本性质可得:

2×5=2.5x

X=2×5÷2.5

X=4

 

8、①2x=3.6×4.5x=8.1

②3.6x=2×4.5x=2.5

③4.5x=2×3.6x=1.6

9、剩下:

已栽=3:

5已栽的占总数的

136÷(

-

)=320(棵)

【课后作业二】

一、解下面的比例

X=

X=

X=

X=

X=

X=2

二、按照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解比例

(1)8:

12=24:

xx=36

(2)3.6:

9.6=x:

5.6x=2.1

(3)

x=1

(4)

x=

×

x=

三、解决问题

1、解设可以买x本练习本

4.8:

4=3.6:

x

X=3

 

2、

(1)6000÷500=12(千克)

(2)3.6×500=1800(千克)

3、解设实际长度为x厘米

1:

24=24.92:

x

X=598.08

 

4、解设提速后的速度是x千米/小时

200:

x=5:

6

X=240

 

5、解设需要这种芝麻x千克

500:

240=x:

3600

X=7500

 

6、①4a=4.8×12a=14.4

②4.8a=4×1.2a=1

③12a=4×4.8a=1.6

 

7、半径之比为2:

5,则面积之比为4:

25

解设较小圆的面积为x平方厘米

X:

125=4:

25

X=20

考点三、正比例

1、知识点归纳总结:

前提:

必须是两个相关的量。

要求:

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具体表现是:

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即商)一定。

结论:

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

字母表示法:

设x与y是两种相关联的量,k是x与y的比值(定值),

则x/y=k(一定)或y/x=k(一定)。

2、正比例的判断方法:

(2步)

(1)先判断这两种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什么叫相关联的量?

),一种量是不是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

(2)再判断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是否一定,若一定,则这两种量是成正比例,否则就不成正比例。

注意:

例如12÷4=3这种情况,不能说12和4成反比例关系,因为成正比例关系的必须是两个量,可以取不同数值的两个量,不能是具体的数字。

3、正比例的图像特点:

正比例的图像时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

4、生活中正比例的例子:

(1)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关系。

(2)如果汽车行驶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3)平行四边形的高一定,面积和底成正比例关系。

【练习三】

一、判断

(1)如果3x=8y(x和y均不为0),那么y与x成正比例。

()

(2)黄豆的出油率一定,榨出豆油的重量和所需要的黄豆的重量成正比例()

(3)装订每个练习本所用纸的页数一定,装订的本数和所需要的纸的总张数成正比例。

()

(4)如果

=

(x和y均不为0),那么y与x成正比例。

()

(5)一个加数不变,和与另一个加数成正比例。

()

(6)小明的身高和体重。

()

(7)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

()

(8)收入一定,支出和结余。

()

二、判断下面语句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是打√,不是打×

(1)平行四边形的高一定,它的面积和底()

(2)被减数一定,减数和差。

()

(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

(4)分母一定,分子和数值。

()

(5)少先队员每人做好事的件数一定,做好事的总件数和做好事的少先队员的人数。

()

三、填空题

1、《中古少年报》的总份数和总价是两种像关联的量,总份数扩大,总价也随着(),如果总份数缩小,总价也随着(),这两种量中(相)的两个数的()一定,也就是()一定,《中国少年报》的总价和总份数成()关系。

2、已知a÷b=5,(a和b均不为0),则a和b是成()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关系。

3、每台电视机的价格一定,购买电视机的台数和钱数成( )比例。

4、甲数的3/4相当于乙数的2/3。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5、X/5=Y/4,X与Y成()关系。

6、全班人数一定,出勤人数和出勤率成(   )比例。

7、已知圆的半径是r,直径是d,周婵是C,面积是S,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d=(),C=(),S=()

这四个量中,哪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请你写出一个来。

如:

()和()成正比例关系。

8、有abc三个相关联的量,并且有ab=c

(1)当a一定时,b和c成()比例关系。

(2)当b一定时,a和c成()比例关系。

 

四、用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1:

李师傅用电锯把一根钢材锯成5段,需要24分钟,照这样计算,他把一根同样的钢材锯成7段需要多长时间?

(用比例知识解答)

 

2、小明过生日,妈妈为她买来了生日蛋糕和蜡烛,已知蜡烛每分钟燃烧的长度一定,已知点火8分钟后,蜡烛的长度是12厘米,点火18分钟后,蜡烛的长度是7厘米,你能算出蜡烛最初的长度是多少厘米吗?

(用比例知识解答)

3、某服装生产车间要做612套学生服装,前5天做了170套,照这样计算,要做完这批服装需要多少天?

(用比例知识解答)

 

4、某修路队修一条公路,前6天修了180米,照这样的速度,修路队又修了5天才全部修完,这条公路全长是多少米?

 

5:

甲乙丙三人进行200米赛跑(他们的速度保持不变),甲到终点时,乙还差20米,丙离终点还有25米,问乙到达终点时,丙还差多少米?

 

举一反三:

王明在100米赛跑跑到终点时领先刘铭10米,领先李亮15米,如果刘铭和李亮按照原来的速度继续冲向终点,那么当刘铭到达终点时,李亮还差多少米?

(用比例解答)

 

6:

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相遇后两车继续向前行驶,当摩托车到达A地、汽车到达B地后,两车立即返回,已知第二次相遇点距离A地130千米,汽车与摩托车的速度之比是3:

2,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设AB两地相距x千米

 

举一反三一辆卡车与一辆小轿车同时从甲、乙两城相对开出,相遇后两车继续向前行驶.当小轿车到达甲地、卡车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第二次相遇点距甲城120千米,已知:

卡车与小轿车的速度比是3:

4,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7、两个圆的面积之差是247cm2,已知小圆的周长与大圆的周长比是9:

10,那么大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8、下面是一个弹簧称的长度与所挂重物的质量的表格

重物质量(克)

0

200

400

600

长度

8

10

12

14

现在有一本书,挂在弹簧秤上时,长度为23厘米,请问这本书的重量是多少千克?

 

【正比例作业】

1、判断下面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一筐桃平均分给猴子,猴子的只数与每只猴子分得的个数。

()

(2)分母一定,分子和分数值。

()

(3)圆锥的底面积和高。

()

(4)三角形的底一定,面积与它的高。

()

(5)在一间房间里铺砖,砖的块儿数与每块砖的面积。

()

2、解决问题

(1)学校组织同学参观爱国主义纪念展,每60名同学配2名讲解员做介绍,全校一共有990名同学,一共需要多少名讲解员?

 

(2)一根木料,锯成3段需要9分钟,照这样计算,如果锯成6段,需要多少分钟?

 

(3)蜡烛每分钟燃烧的长度一定,点火10分钟,蜡烛的长度是14厘米,燃烧20分钟,蜡烛的长度是8厘米,则蜡烛未燃烧之前总长度是多少厘米?

 

(4)一个车间计划生产725台机床,实际前5天生产了145台,照这样计算,剩下的多少天可以完成任务?

(用比例知识解答)

 

(5)神州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时,火箭升空2秒时离开发射点约16km,照这样计算,火箭升到离地面800千米的高空时,大约需要多少秒?

(用比例计算)

 

(6)某售楼处销售一处新楼房,计划每天销售30套,12天销售完,实际每天多售6套,实际比计划少用多少天售完全部楼房?

 

(7)甲乙丙三人进行200米的赛跑,当甲到达终点时,乙距离终点还有40米,丙距离终点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