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欧美文学上编试题库整理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6042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史欧美文学上编试题库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外国文学史欧美文学上编试题库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外国文学史欧美文学上编试题库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外国文学史欧美文学上编试题库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外国文学史欧美文学上编试题库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史欧美文学上编试题库整理版.docx

《外国文学史欧美文学上编试题库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史欧美文学上编试题库整理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国文学史欧美文学上编试题库整理版.docx

外国文学史欧美文学上编试题库整理版

填空

1.英国最早的浪漫主义作家群又叫(“湖畔派诗人”)。

2.在《东方叙事诗》及其他一些作品中,拜伦塑造了一些孤傲的,反抗一切社会制度的叛逆者形象,即著名的(“拜伦式的英雄”)。

3.雪莱的代表作是《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4.《西风颂》里体现出诗人革命理想的名言是:

“(冬天如果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

5.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是(司各特),其代表作是(《艾凡赫》)。

6.(德)国是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发源地。

7.“海德尔堡浪漫派”的代表人物是(布仑塔诺)和(阿尔尼姆)。

8.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早期的代表人物是(夏多布里昂)和(斯塔尔夫人)。

9.1830年(《欧那尼》)的上演标志着浪漫主义战胜了古典主义。

10.《〈克伦威尔〉序言》)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宣言。

11.雨果的小说创作以(《九三年》)煞尾。

12.雨果的浪漫主义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

13.《悲惨世界》通过这三个人物——(冉阿让)、(芳汀)、(珂赛特)的遭遇,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间地狱的图景。

14.乔治~桑的代表作(《康素爱萝》)是一部音乐小说。

15.缪塞在小说《一个世纪儿的忏悔》中塑造了一个“世纪病”形象(沃达夫)。

16.(普希金)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后期则转向现实主义。

17.莱蒙托夫在(《当代英雄》)中塑造了“多余人”形象(毕巧林)。

18.霍桑的代表作是(《红字》)

19.(《草叶集》)是惠特曼的代表作。

20.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波及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21.巴黎公社文学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有欧仁.鲍狄埃、路易丝.米雪尔(茹尔.瓦莱斯、让-巴蒂斯特.克莱芒)等。

22.路易丝.米雪尔是巴黎公社的著名诗人和社会活动家,有“红色圣女”之称。

23.《国际歌》是一首格调高昂的政治抒情诗,抒情主人公是整个无产阶级,它有力地表达了无产阶级思想。

24.巴黎公社文学为20世纪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5.马克思所称赞的英国“一派出色的小说家”是狄更斯、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

26.英国小说家萨克雷的代表作《名利场》的女主人公是蓓基.夏波,她是个小资产阶级野心家的典型。

27.维尔特被恩格斯称为“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和最重要的诗人”。

28.俄国文学史上塑造“小人物”形象的作品有普希金的《驿站长》、果戈里的《外套》以及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穷人》等。

29.俄国文学画廊中出现的“多余人”的典型形象是奥涅金、毕巧林、罗亭和奥勃洛摩夫。

30.冈察洛夫的代表作《奥勃洛摩夫》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最后一个“多余人”形象。

31.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长篇小说《怎么办》是一部社会政治小说,其副标题是新人的故事,这部小说塑造了拉赫美托夫等“新人”的形象。

32.杜勃罗留波夫在《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这篇评论中指出,卡杰琳娜的死,是对俄国这个黑暗王国的反抗……是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

33.美国废奴文学的代表作有《汤姆叔叔的小屋》、《白奴》。

34.《马丁.伊登》是杰克.伦敦的代表作。

35.司汤达的著名的文学评论集是《拉辛与莎士比亚》。

他的长篇小说《红与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其副标题是《1830年纪事》。

36.把现实主义从理论到创作都臻于完善,代表了西法国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是巴尔扎克(作家)的《人间喜剧》(作品)。

37.1829年巴尔扎克发表了《朱安党人》,迈开了走向现实主义的第一步。

他的《人间喜剧》分为三大类:

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其中的风俗研究又分为私人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和乡村生活场景。

38.《高老头》的主要人物有:

高里奥、拉斯蒂涅、伏脱冷、鲍赛昂夫人。

39.福楼拜的代表作是《包法利夫人》。

40.狄更斯的《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以巴黎和伦敦作为故事的发生地。

41.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爱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是《呼啸山庄》,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是《简.爱》。

42.《简爱》的副标题为“一部自传”。

43.哈代把他的小说分为三类:

罗曼史和幻想小说、机敏和经验小说、性格和环境小说。

44.《德伯家的苔丝》的副标题为“一个纯洁的女人”。

45.海涅被称之为浪漫主义的“幻想之王”和开创新诗派的“第一只夜莺”。

46.海涅的长诗代表作是《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47.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小人物”形象是维林。

48.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再现了19世纪20年代俄罗斯广阔的社会生活,别林斯基曾称它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

49.别林斯基称奥涅金这类人为“聪明的废物”,后来人们都把这类人称作“多余人”。

50.普希金的《别尔金小说集》包括五个短篇小说,即:

《射击》、《暴风雪》、《棺材匠》、《驿站长》、《村姑小姐》。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驿站长》。

51.普希金是俄国杰出的民族诗人,他既是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52.《死魂灵》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第一部具有高度思想艺术水平的长篇小说。

53.果戈里塑造的五个地主典型是玛尼洛夫、柯罗博奇卡、诺兹德寥夫、索巴凯维奇、普柳什金。

54.果戈里第一部成名作是《狄康卡近乡夜话》,标志果戈里现实主义讽刺艺术完全成熟的剧本是《钦差大臣》。

55.果戈里《死魂灵》的出版,引起了激烈的斗争,其实质是维护还是揭露农奴制的问题

56.乞乞科夫是俄国资本主义积累时期,从地主贵族过渡到新兴资产者的典型。

别林斯基评论说:

“乞乞科夫之流活动在不同国家里,只不过穿着别的衣服罢了……”。

57.《死魂灵》所表现出的“含泪的微笑”,正如我国伟大文学家鲁迅所指出的,既是它的伟大处,也正是作者的悲哀处。

58.屠格涅夫的《前夜》写俄国贵族少女叶琳娜爱上保加利亚爱国青年英沙罗夫,并同赴保加利亚参加民族解放斗争的故事。

59.在俄罗斯文学中,所谓“多余人”是一个人物系列,这一称谓是在屠格涅夫1850年发表中篇小说《多余人日记》之后才广为流传的。

60.屠格涅夫的成名作是《猎人笔记》。

61.在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中,一般认为前四部即:

《罗亭》、《贵族之家》、《前夜》和《父与子》代表了作家创作的最高成就。

62.陀思妥耶夫斯基前期代表作为《穷人》,后期代表作为《罪与罚》,最后一部巨著为《卡拉马佐夫兄弟》。

63.《白痴》的作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

64.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穷人》的意义在于继承了普希金和果戈里开创的优良传统——写小人物,同时又所创新,作家被赞誉为“穷人”的代言人。

65.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篇小说《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因塑造了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人物形象,曾使最家在文坛独树一帜,受到普遍赞誉。

66.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的男主人公是拉斯柯尔尼科夫。

67.托尔斯泰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是《童年》、《少年》和《青年》。

68.《战争与和平》以包尔康斯基、别素号夫、罗斯托夫、库拉金四个贵族家庭的生活为线索展开了19世纪最初15年的俄国历史,描写了各阶级的生活,提出了许多重大问题。

69.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突出描写了三个中心人物,他们是安德烈.包尔康斯基、彼埃尔.别祖霍夫和娜塔沙.罗斯托娃。

70.托尔斯泰晚年思想与艺术的结晶、其世界观转变后的最重要的作品是《复活》。

71.《复活》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

72.托尔斯泰主义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

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勿以暴力抗恶。

73.托尔斯泰的三大代表作是:

《战争与和平》、《复活》和《安娜卡列琳娜》。

74.世界三大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当属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

75.契诃夫最有名的剧本《樱桃园》中的主人公是罗巴兴,他是一个看见什么就吞吃什么的猛兽,正是这个新兴的资产阶级猛兽,吞吃了贵族的庄园。

76.契诃夫1903年写的最后一部小说是《新娘》,已经充满了对新生活即将来临的预感,表现了一种显著的乐观主义情调。

77.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善于通过描写“小人物”的不幸命运,揭示资本主义的不平与虚伪;在艺术上,他的小说常常以“含泪的微笑”和辛酸的欢乐打动读者,善于构思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这种写法被称为欧.亨利笔法。

78.马克.吐温的代表作是《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79.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反对种族歧视的作品是《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其姊妹篇是《汤姆?

索娅历险记》。

80.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包括:

《群鬼》、《社会支柱》、《人民公敌》、《玩偶之家》等。

81.左拉的三部曲《三名城》包括《卢尔德》、《罗马》、和《巴黎》三部小说。

他的代表作之一《萌芽》真实地描写了工人遭受的剥削和压迫。

82.法国著名的自然主义作家左拉的《卢贡—马卡尔家族》中,描写工人生活的小说是《小酒店》和《萌芽》,这两部小说是很杰出的名作。

83.美国文坛的“迷惘的一代”作家的代表是海明威,他的描写硬汉性格的作品使欧美文坛耳目一新,代表作为《太阳刚刚升起》、《永别了,武器》、《老人与海》。

84.海明威在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中引用“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作为题词。

85.“迷惘的一代”语出美国女作家斯泰因,她曾指着海明威等人说:

“你们是迷惘的一代”。

86.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名词解释

1.湖畔派: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流派团体,代表人物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因他们曾隐居于英国西北部湖区,同时他们三人都写了大量反映湖光山色的的作品,由此得名,高尔基称他们是消极浪漫主义流派。

他们的诗作一般远离社会斗争,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或自然风景,描写奇异神秘的故事和异国风光;常通过缅怀中古时代的“纯朴”来否定丑恶的城市文明。

2.耶拿派:

德国浪漫主义流派团体,因他们都集中在耶拿大学而得名,代表人物有施莱格尔兄弟,诺瓦利斯、蒂克。

他们在耶拿创办《雅典娜神殿》杂志,宣传浪漫主义文艺主张,反对古典主义,强调创作自由和主观幻想,追求神秘和奇异,由此形成耶拿派。

其中施莱格尔兄弟是浪漫主义理论的奠基人。

诺瓦利斯的诗集《夜的颂歌》是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歌颂黑夜和死亡,充满病态心理和宗教神秘色彩。

3.海德尔堡派:

是德国晚期浪漫主义文学团体。

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等人在海德尔堡出版《隐士报》,他们重视发掘德国民族文化遗产,搜集整理民歌,给当时的德国诗歌注入了新鲜血液。

如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合编了民歌集《男童的神奇号角》。

由此形成海德尔堡派。

格林兄弟是当时涌现出的童话作家,他们整理出版的《格林童话集》成为世界儿童文学的珍品,这些童话具有奇异的幻想情节,表现了人民的智慧和正义。

4.拜伦式英雄:

是拜伦笔下的一类人物形象,最早萌芽于《恰尔德?

哈洛尔德》。

在《东方叙事诗》中重点塑造了这类形象,他们无不具有愤世嫉俗的思想、叱咤风云的勇气和各种狂热而又浪漫的冒险经历。

这是些单枪匹马的复仇者,有崇高的道德观和侠义心肠,爱好自由,矢忠爱情,最后却成为社会的牺牲品。

这些形象发展了哈洛尔德所体现的拜伦的主义—失望忧郁的情绪和纯粹个人式反抗,而成为典型的拜伦式的英雄。

他们出自于拜伦之笔而又有拜伦的思想痕迹。

他们是悲剧性的孤傲的反抗社会制度的叛逆者,是高傲而倔强,忧郁而孤独,神秘而痛苦,与社会格格不入从而对之进行彻底反抗的叛逆者——烫烙着拜伦思想个性气质的深刻印记。

5.东方故事诗:

是拜伦以东欧地中海沿岸各国和远东土耳其等地为背景创作的浪漫主义组诗,共六篇,包括《异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海盗》、《莱拉》、《柯斯林之围》、《巴里西纳》。

它们题材新颖,充满浪漫情调。

中心人物或主人公不是流放汉就是流浪汉,有的没有家;有的是强人;有的是犯上者甚至是叛逆者。

6.美丑对照原则:

是雨果在1827年发表的《<克伦威尔>序言》中创立的浪漫主义美学原则。

他认为大自然中美丑是并存的,艺术家在创作时应同时表现丑,不应像古典主义那样只写崇高、优美。

他肯定和强调了“丑”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了“丑”的审美意义。

同时他还强调艺术要想取得很好的效果,就应该通过强烈的美丑对照,同时采取艺术的夸张手法。

7.《欧那尼》决战:

指法国浪漫派和古典派的一场短兵相接的斗争。

1830年,雨果在巴黎上演了浪漫剧《欧那尼》。

此剧打破了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全作情节曲折离奇,时间地点随意转换,因而遭到了古典派的顽强抵抗。

他们与浪漫派在剧场里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抗争,最后被迫退出历史舞台。

《欧那尼》的上演标志着浪漫主义战胜了古典主义。

8.巴黎公社文学:

巴黎公社文学是巴黎公社的产物,是19世纪无产阶级文学的突出表现,它包括公社诞生前后20年间公社战士写的诗歌、小说和散文;主要内容是宣传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揭露反动派罪行,总结公社经验,号召人们继续斗争等。

代表人物是鲍狄埃等;巴黎公社文学以其革命的激情、理想的光辉和战斗的风格,使法国文坛为之耳目一新,同时开拓了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

9.小人物:

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由普希金开创的一类艺术形象。

他们是城市贫民阶层中的一些人,尤其是指小公务员,在经济上极度贫困,他们的性格是逆来顺受,不敢反抗,普希金的《驿站长》里德维林是第一个小人物的形象,果戈里的《外套》、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穷人》、契诃夫的《哀伤》,《苦恼》都塑造过这类人物形象。

10.多余人:

19世纪30年代以后俄国文学史中出现的一类贵族青年典型;他们出身于贵族,接受了西方启蒙主义思想,逐渐游离出本阶级,在自己的领域中做一些改革进步的尝试,但由于他们阶级的局限性,自身的局限性,以及与原本阶级的叛逆的不彻底性,最终一事无成。

成为“永远不会站在政府方面”,同时也“永远不能够站到人民方面”的“多余人”;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成为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毕巧林,屠格涅的《罗亭》,冈察洛夫的《奥勃洛摩夫》都属于这一类。

11.奥勃洛摩夫性格:

奥勃洛摩夫是冈察洛夫的同名小说中的主人公,俄罗斯文坛上最后一个多余人形象。

他是一个极端懒散、害怕生活发生变动、精神麻木而耽于空想的地主。

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在床上度过,就连贵族少女的爱情也无法使他振作,最后在睡梦中死去。

奥勃洛摩夫性格便成为了懒惰的代名词

12.新人: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俄国的社会革命中,贵族知识分子的领导作用逐渐被平民知识分子取代,而文学中“新人”形象也取代了“多余人”形象;所谓“新人”,他们出身于平民资产阶级,是俄国革命第二阶段的领导者,他们都有着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崇尚科学实验,想科学救国,他们都有伟大的政治抱负,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俄罗斯的名族解放运动;屠格涅夫《前夜》《父与子》,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塑造了许多“新人”典型。

13.自然派:

是俄国19世纪40-50年代形成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别称,奠基人是果戈理,名称由别林斯基提出;自然派的特点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批判黑暗腐朽的专制农奴制,描写下层小人物的不幸命运,具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倾向;果戈理是当时现实主义文学的盟主,自他以后的一系列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赫尔岑、冈察洛夫、涅克拉索夫等都是自然派作家。

14.《拉辛与莎士比亚》:

是斯丹达尔于1823和1825年出版的一部重要的文艺论著。

莎士比亚与拉辛分别作为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代表,表示了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美学观点与封建贵族旧艺术的对立。

斯丹达尔在这部著作中为浪漫主义鸣锣开道,在20年代浪漫主义反对伪古典主义的斗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因其观点明显地带有现实主义的倾向,该著作又被视为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宣言书。

15.人物再现法:

它是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他通过顺叙、倒叙、对比、侧写等再现方式,让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出现。

《人间喜剧》中的再现人物共有400多个,散见在75部作品之中。

这样前后呼应,相互联系,既将数量庞大的作品联结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又刻画出了人物性格发展的全过程。

16.威塞克斯小说:

19世纪英国作家哈代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是一类被他称作“性格与环境”的小说,因为这些小说都以英国西南部威塞克斯广大的农村地区为背景,所以又称之为“威塞克斯小说”;这类作品的主题一般表现的均是人与社会、性格和环境的对立,特别是通过爱情、婚姻问题的描写,表现个人对抗社会陈规、宗教法律、道德风俗以及神秘力量的悲剧性冲突;代表作品有《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等。

17.复调小说:

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

"复调"也叫"多声部",本为音乐术语。

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托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

在陀氏的作品中有众多各自独立而不融合的声音和意识,每个声音和意识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这些多音调并不要在作者的统一意识下层层展开,而是平等地各抒己见。

每个声音都是主体,议论不局限于刻画人物或展开情节的功能,还被当作是另一个人的意识,即他人的意识,但并不对象化,不囿于自身,不变成作者意识的单纯客体。

陀的世界,根本上是属于个人的世界。

小说具有对话性。

18.托尔斯泰主义:

是托尔斯泰晚年提出的所谓拯救俄国人民和人类的政治和道德主张;它的基本内容是“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和“博爱”,其核心是“不以暴力抗恶”。

托尔斯泰主义是空想的,客观上有麻醉人民、阻碍革命发展的消极作用,但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快要到来时人民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的出发点是伟大的。

19.心灵辩证法:

车尔尼雪夫斯基将托尔斯泰创作中独特的心理描写手法概括为“心灵辩证法”;托尔斯泰习惯于从体悟与解剖自己的心灵开始,推己及人地在作品中表现人物的心理。

他善于通过描写心理变化的过程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演变;他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本身,是这种过程的形态和规律;他能描绘出一些情感和心理怎样演变为另一种情感和心理,展示心理流动形态的多样性与内在联系;“心灵辨证法”是托尔斯泰对现实主义文学的重大贡献。

20.社会问题剧:

1868—1891年,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用散文写了9部以社会和家庭问题为内容的现实主义戏剧;这些剧本分两类:

一类处理社会政治问题,如《青年同盟》、《社会支柱》等;一类处理婚姻家庭问题,如《玩偶之家》等;这些作品大胆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堕落、婚姻的不合理、家庭生活的虚伪、思想的庸俗偏狭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破产;“社会问题剧”以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技巧震动了西方舞台,引起一场戏剧革命。

21.自然主义:

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一种倾向。

作为创作方法,自然主义一方面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抒情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轻视现实主义对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而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人类社会。

在文学艺术上,以“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作为出发点的自然主义创作倾向,是同现实主义创作倾向一样源远流长的。

但作为一个比较自觉的、具有现代含义的文艺流派,自然主义则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然后波及欧洲一些国家,并影响到文化和艺术的许多部门。

代表作家是法国的左拉和贡古尔兄弟。

简答

1分析《悲惨世界》的思想内容

1)描绘了一副劳动人民,贫民悲剧世界的图案。

2)雨果之所以要描述这个悲剧世界,目的在于要消灭这种现象。

3)雨果力图以仁爱精神去抗恶,除了仁爱,还有要实现共和。

2、分析《悲惨世界》的艺术特点

1)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

2)《悲惨世界》的心理描写十分精彩

3)对照艺术在《悲惨世界》里也有所体现。

3、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

一、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样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二、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地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

三、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表现出作家们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4、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一、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

二、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三、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

四、现实主义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

5、简述巴尔扎克现实主义美学观

第一、他的哲学思想认为世界是一个统一体,存在多样性,但彼此相连,由此出发,他要求文学反映整个历史时代;

第二、他认为艺术的任务在于再现自然,文学中的真实不等于生活中的真实,需要经过艺术加工,进行选择,以达到令人觉得是真实的;

第三、艺术必须创造典型,亦即人物要典型化,典型要个性化,通过典型去反映现实;

第四、他看到环境对人物的决定性作用,环境既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又是产生人物的思想和行动的基础;

第五、他不仅是一个严格而缜密的观察家,而且是一个热烈的幻想家;他具有“第二视觉”,“生活在持续不断的幻觉中”,一进入写作,各种想法便像千军万马纷至沓来;

第六、他十分注意滑稽丑怪的人物和社会现象,看到表面与本质之间存在一致和矛盾,也看出其中蕴含的美学意义。

6、福楼拜的艺术主张:

一、追求真实性二、追求客观态度三、追求艺术美

7、俄国文学中“多余人”形象、小人物、新人。

1)小人物:

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由普希金开创的一类艺术形象。

他们是城市贫民阶层中的一些人,尤其是指小公务员,在经济上极度贫困,他们的性格是逆来顺受,不敢反抗,普希金的《驿站长》里德维林是第一个小人物的形象,果戈里的《外套》、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穷人》、契诃夫的《哀伤》,《苦恼》都塑造过这类人物形象。

2)多余人:

19世纪30年代以后俄国文学史中出现的一类贵族青年典型;他们出身于贵族,接受了西方启蒙主义思想,逐渐游离出本阶级,在自己的领域中做一些改革进步的尝试,但由于他们阶级的局限性,自身的局限性,以及与原本阶级的叛逆的不彻底性,最终一事无成。

成为“永远不会站在政府方面”,同时也“永远不能够站到人民方面”的“多余人”;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成为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毕巧林,屠格涅的《罗亭》,冈察洛夫的《奥勃洛摩夫》都属于这一类。

3)新人: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俄国的社会革命中,贵族知识分子的领导作用逐渐被平民知识分子取代,而文学中“新人”形象也取代了“多余人”形象;所谓“新人”,他们出身于平民资产阶级,是俄国革命第二阶段的领导者,他们都有着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崇尚科学实验,想科学救国,他们都有伟大的政治抱负,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俄罗斯的名族解放运动;屠格涅夫《前夜》《父与子》,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塑造了许多“新人”典型。

8、简析托尔斯泰的创作特色

一、最突出的特点是全景式的史诗性叙事艺术。

二、在心理描写上表现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