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上52预防犯罪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5469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上52预防犯罪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上52预防犯罪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上52预防犯罪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上52预防犯罪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上52预防犯罪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上52预防犯罪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上52预防犯罪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上52预防犯罪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上52预防犯罪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上52预防犯罪教学设计

《预防犯罪》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第二框5.2预防犯罪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识目标:

了解刑法与刑罚,认清犯罪特征,知道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能力目标:

能够判断犯罪行为,能够明辨是非,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法治观念,增强防范意识,杜绝不良行为,自觉遵纪守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动态呈现概念及事例,帮助学生积极、有效地对知识进行回顾理解与巩固。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对同学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有更深认识,纠正错误,提高学习质量。

(3)通过多媒体信息的呈现,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意境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预防犯罪的学习,让学生对形成正确的价格观和世界观。

(2)通过教师的提示和启发,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积极发言的良好习惯。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集体意识,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教学对象是初中八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反应灵活,活泼好动,对学习新鲜事物有很大积极性。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对初中八年有学生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

观察发现、启发引导、相互讨论的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调控,帮助学生整理并完整表达个人的思想;提供给学生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中对相互启发,开阔视野,加深理解;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培养其协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教学手段:

将多媒体技术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

其目的是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特长,在优化组合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搜集有关犯罪的事例及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盗窃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非法拘禁罪图片及刑法条文。

提问:

你看到了什么?

三组图片中的行为有什么共同特点?

(1)跟同桌交流,回答老师的问题

引出概念

刑法的含义和作用

含义:

刑法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处什么样的刑罚。

作用:

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1、学生明确理解概念。

理解

内容讲解:

一、了解罪与罚

1、刑法的作用和内容

刑法的作用:

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刑法的内容:

刑法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2、案例分析

(1)案例一:

陕西籍男子陈某因不满邻居中午大声吵闹,上门调解不成,于是大打出手,造成邻居牙齿被打落,身上有淤·青,经医院检查,身体并无大碍。

学生总结:

一般违法行为

(2)案例二:

江苏籍男子李某在家附近的水果摊买了水果,回家发现水果不是很新鲜,要求老板进行赔偿,老板不同意,随后李某与老板发生争执,争执过程中,水果店老板用水果刀刺向李某,最终李某因为抢救无效而死亡。

学生总结:

犯罪行为

1、学生进行理解分析,分清楚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与联系。

2、学生理解违法与犯罪,体会概念。

2、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明确概念,犯罪含义:

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案例分析:

赵强因仕途、家庭不顺而内心积怨,并伤及他人,蓄意伤害中小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持刀伤人,致22名中学生死伤,其中,10人致死,导致5人重伤、还有几人轻伤,其犯罪动机卑劣,情节特别严重,手段残忍,后果和罪行恶劣,社会影响极坏,社会危害极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之规定,被告人赵强因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依法判处赵强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1、学生和同桌交流回答教师的问题。

2、理解基本特性:

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3、学生思考并回答。

三个基本特性的相互关系: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

案例分析:

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周永康受贿、滥用职权、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进行了一审宣判,认定周永康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犯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

三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

1、学生联想实际生活做答。

(1)周永康的行为是什么行为?

(2)周永康受到的处罚是什么处罚?

周永康的行为是犯罪行为,他受了刑罚处罚,其中无期徒刑是主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是附加刑。

3、了解刑罚

(1)含义:

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

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办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2)刑罚的分类: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注意:

主刑只能单独使用,附加刑可以同时使用。

拘留≠拘役,罚款≠罚金。

拘留和罚款适用于行政违法行为,拘役和罚金适用于刑事违法行为(犯罪)。

让学生观察分析刑法体系。

拘留和拘役异同:

(1)性质不同。

拘役是刑罚种类之一;行政拘留属于治安行政处罚。

(2)适用的对象不同。

拘役适用于犯罪分子;行政拘留适用于违反治安管,尚未达到犯罪程度的行为人。

(3)适用的机关不同。

拘役由法院适用,而行政拘留则由公安机关适用。

(4)依据的法律不同。

拘役的适用以刑法为依据;行政拘留的适用以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为依据。

(5)期限不同。

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行政拘留的期限为1日以上15日以下。

拘役主要适用于罪行较轻、但仍需短期关押改造的犯罪分子。

相同点:

拘役与行政拘留都是短期剥夺自由的强制方法。

罚款和罚金的区别:

1、罚款承担的是一种行政责任,而罚金承担的是一种刑事责任。

2、罚金,是刑法附加刑之一,是刑罚处罚的一种方式,属财产刑,其适用对象是触犯刑法的犯罪分子和犯罪法人。

罚金,只能由人民法院依刑法的规定判决,除此之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行使罚金权。

3、罚款,是行政处罚手段之一,是行政执法单位对违反行政法规的个人和单位给予的行政处罚。

他不需要经人民法院判决,只要行政执法单位依据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处罚决定即可执行。

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由公安局依治安处罚条例规定的程序即可执行。

违反工商管理,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据工商行政管理的具体规定程序作出决定即可执行。

学生分析思考,引出:

2、加强自我防范(如何做)

学生思考:

我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即使犯罪也不受处罚。

对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防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学生总结:

1、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理解分析自我保护重要性

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作了明确的规定,给我们划清了是非的界限,标示了生活中的“雷区”。

案例分析

一天,爱占便宜的小张看到同学有一张漂亮时髦的卡片,实在爱不释手,就趁同学不注意,将其带回家。

虽然他也过了一把瘾,但是这一天他觉得好难过,也很害怕。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他幡然醒悟,第二天又趁同学不注意,把拿了的东西偷偷还了回去。

因为他知道,这样做是不好的,而且发展下去,还会走入歧途……从此,他彻底改掉了爱占便宜的坏毛病。

学生思考:

(1)你怎么看小张的行为?

(2)小张的转变能够给我们什么启发?

3、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范于未然。

(预防犯罪的具体要求)

课堂练习:

1、大学生闫某因捕猎并售卖了十六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燕隼(sǔn),被法院以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和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半。

闫某被惩罚是因为其行为(  )

①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②触犯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刑法的有关规定

③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

④是行政违法行为,应受行政处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有期徒刑( ) 

①是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②是主刑的一种③是附加刑的一种④是对犯罪分子实行的最严厉的制裁方法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③ 

3、某市未成年人管教所对在押的少年犯进行调查的数据显示,从他们曾有的行为看,有打架行为的占57.9%,有旷课行为的占49.8%,经常光顾网吧的占44.9%,有赌博行为的占44.3%,看过黄色书籍和淫秽影像制品的占31.9%。

这说明 (  )

①不良行为任其发展,可能导致违法行为 

②不良行为必然发展为违法行为  

③青少年要抵制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罪   

④不良行为是小节,无关紧要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③④ 

4、初三学生张平在回家的路上,看见无业人员王某拦住本校学生刘某要钱,张平迅速到附近商店打“110”报警。

警察很快赶到,抓获王某等人。

对张平的行为,正确的评价是(    ) 

①张平的做法很机智  ②张平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③张平不敢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④张平履行了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义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课后作业:

学导练P27页——P29页

板书内容:

预防犯罪

了解罪与罚什么是犯罪?

犯罪的特征?

刑罚的含义及其种类?

加强自我防范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为从小事做起,防患于未然

七、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是犯罪,犯罪的特征,明白了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明辨是非,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我们应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8、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学习认清犯罪特征,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

通过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填表分析法等把握知识内涵,培养学生树立法律意识,防患于未然,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