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药士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4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4566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药士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4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级药士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4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级药士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4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级药士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4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级药士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4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级药士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42.docx

《初级药士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4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药士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4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级药士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42.docx

初级药士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42

初级药士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42

一、

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制备O/W型乳剂若采用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适宜的表面活性剂的HLB范围应为

A.8~18

B.7~9

C.3~6

D.15~18

E.1~3

答案:

A

[解答]此题重点考查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与其应用性质的关系。

适合作O/W型乳剂的乳化剂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为8~18。

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A。

2.有关制剂中药物降解易氧化的药物有

A.酯类

B.酚类

C.酰胺类

D.六碳糖

E.巴比妥类

答案:

B

[解答]此题重点考查制剂中药物的化学降解途径。

水解和氧化是药物降解的两个主要途径。

易水解的药物主要有酯类、酰胺类,易氧化的药物主要有酚类、烯醇类。

故本题答案应选择B。

3.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处方因素不包括

A.温度

B.溶剂

C.pH

D.表面活性剂

E.辅料

答案:

A

[解答]此题重点考查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处方因素。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处方因素有pH、广义酸碱催化、溶剂、离子强度、加入表面活性剂、处方中赋形剂和附加剂。

温度为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环境因素。

故本题答案应选择A。

4.常用的水溶性抗氧剂是

A.二丁甲苯酚

B.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

C.生育酚

D.硫代硫酸钠

E.BHA

答案:

D

[解答]本题主要考查抗氧剂的种类。

抗氧剂可分为水溶性抗氧剂与油溶性抗氧剂两大类。

水溶性抗氧剂有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亚硫酸钠和硫代硫酸钠等,焦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常用于偏酸性药液,亚硫酸钠和硫代硫酸钠常用于偏碱性溶液。

故本题答案应选择D。

5.固体分散体具有速效作用是因为

A.载体溶解度大

B.药物溶解度大

C.固体分散体溶解度大

D.药物在载体中高度分散

E.药物进入载体后改变了剂型

答案:

D

[解答]此题考查固体分散体速释的原理。

药物的高度分散状态有利于药物的溶出。

所以答案应选择为D。

6.下列关于β-CD包合物的优点不正确表述是

A.增大药物的溶解度

B.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C.使液态药物粉末化

D.使药物具靶向性

E.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答案:

D

[解答]此题重点考查包合物的特点。

β-CD包合物的优点有:

包合物可使药物溶解度增大,稳定性提高;将液体药物粉末化;可防止挥发性成分挥发;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或味道,降低药物的刺激性与毒副作用;调节释药速率;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等。

故本题答案应选择D。

7.用明胶做囊材制备微囊时固化剂应选择

A.酸

B.碱

C.丙酮

D.乙醇

E.甲醛

答案:

E

[解答]此题重点考查微囊制备时固化剂的选择。

药物成囊后常用甲醛作交联剂交联固化,通过胺醛缩合反应使明胶分子互相交联而固化。

故本题答案应选择E。

8.下面影响口服缓控释制剂设计的理化因素不正确的是

A.药物的溶解度

B.油水分配系数

C.生物半衰期

D.剂量大小

E.药物的稳定性

答案:

C

[解答]此题主要考查影响口服缓控释制剂设计的因素。

影响口服缓控释制剂设计的因素包括理化因素和生物因素两个方面,理化因素包括剂量大小、pKa、解离度、水溶性、分配系数和稳定性,生物因素包括生物半衰期、吸收和代谢。

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C。

9.有关缓控释制剂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减少给药次数

B.避免峰谷现象

C.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D.适用于半衰期很长的药物(t1/2<1小时)

E.减少用药总剂量

答案:

D

[解答]此题重点考查缓控释制剂的特点。

缓控释制剂与普通制剂相比可减少给药次数,方便使用,提高患者的服药顺应性;血药浓度平稳,避免或减小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减少用药的总剂量,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不适用于剂量很大、半衰期很长或很短的药物。

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D。

10.下面不属于主动靶向制剂的是

A.修饰的微球

B.热敏脂质体

C.脑部靶向前体药物

D.长循环脂质体

E.免疫脂质体

答案:

B

[解答]本题主要考查主动靶向制剂的类别。

主动靶向制剂包括修饰的药物载体和前体靶向药物。

修饰的药物载体有修饰的脂质体(如长循环脂质体、免疫脂质体、糖基修饰的脂质体)、修饰的微乳、修饰的微球和修饰的纳米球。

前体靶向药物有抗癌药物前体药物、脑部靶向前体药物和其他前体药物。

而热敏脂质体属于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故本题答案选择B。

11.聚异丁烯在经皮给药系统中为

A.控释膜材料

B.骨架材料

C.压敏胶

D.背衬材料

E.药库材料

答案:

C

[解答]本题考查经皮给药系统的高分子材料。

常用的压敏胶有聚异丁烯压敏胶、丙烯酸类压敏胶、硅橡胶压敏胶。

故本题答案选择C。

12.TDDS代表的是

A.药物释放系统

B.经皮传递系统

C.靶向给药系统

D.多剂量给药系统

E.药物传递系统

答案:

B

[解答]本题考查经皮吸收制剂的概念。

经皮吸收制剂或经皮传递系统简称TDDS,系指经皮给药的新制剂。

故本题答案选择B。

13.乳剂中分散相的乳滴发生可逆的聚集现象,这种现象称为

A.分层(乳析)

B.絮凝

C.破裂

D.转相

E.反絮凝

答案:

B

[解答]此题考查乳剂的稳定性。

乳剂的絮凝系指乳剂中分散相的乳滴发生可逆的聚集现象。

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B。

14.混悬剂中使微粒ζ电位降低的物质是

A.助悬剂

B.稳定剂

C.润湿剂

D.反絮凝剂

E.絮凝剂

答案:

E

[解答]此题考查混悬剂常用的稳定剂。

混悬剂常用的稳定剂有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剂、反絮凝剂。

向混悬剂中加入适量的无机电解质,使混悬剂微粒的ζ电位降低至一定程度(控制在20~25mV)使混悬剂产生絮凝,加入的电解质称为絮凝剂。

加入电解质使ζ电位增加,防止发生絮凝,起这种作用的电解质称为反絮凝剂。

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E。

15.热原具有特别强致热活性成分的是

A.核糖核酸

B.胆固醇

C.脂多糖

D.蛋白质

E.磷脂

答案:

C

[解答]此题考查热原的组成。

热原是微生物的一种内毒素,它存在于细菌的细胞膜和固体膜之间。

内毒素是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物,其中脂多糖是内毒素的主要成分,具有特别强的热原活性。

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C。

16.下列作肠溶型包衣材料的物料不正确的是

A.丙烯酸树脂Ⅱ号

B.聚乙烯醇酯酞酸酯

C.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酞酸酯

D.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E.丙烯酸树脂Ⅲ号

答案:

D

[解答]此题重点考查常用的肠溶型薄膜包衣材料。

肠溶型薄膜包衣材料是指在胃酸条件下不溶,到肠液环境下才开始溶解的高分子薄膜包衣材料,包括醋酸纤维素酞酸酯(CAP)、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酞酸酯(HPMCP)、聚乙烯醇酯酞酸酯(PVAP)、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丙烯酸树脂Ⅰ号、Ⅱ号、Ⅲ号。

所以答案应选择D。

17.下列不属于医院药事管理常用方法的是

A.直线回归法和ABC分类法

B.PDCA循环法和直线回归法

C.调查研究方法和直线回归法

D.评估数据法和数据分析法

E.调查研究方法和目标管理法

答案:

D

[解答]医院药事管理常用方法有调查研究方法、目标管理法、PDCA循环法、直线回归法和ABC分类法。

18.医疗机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占本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

A.不得少于1%

B.不得少于3%

C.不得少于5%

D.不得少于6%

E.不得少于8%

答案:

E

[解答]医疗机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少于本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8%。

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的,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另行增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数量。

19.调剂过程的步骤可分为

A.收方、调配处方、检查处方、包装贴标签、交代患者和发药

B.收方、审查处方、调配处方、包装贴标签、发药和签名

C.收方、划价、检查处方、调配处方、复查处方和发药

D.收方、检查处方、调配处方、复查处方和发药

E.收方、调配处方、划价、包装贴标签、复查处方和发药

答案:

B

[解答]为确保调剂工作质量,调剂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调配工作流程。

接收调配药品的处方→审核处方内容→处方的调配→包装与贴标签→发药→交代用法用量→在处方上签名。

20.儿科处方的保存期限为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E.5年

答案:

A

[解答]我国规定,每日处方应分类装订成册,并加封面,妥善保存。

普通、急诊、儿科处方保存1年。

保存期满经医院领导批准后登记并销毁。

21.医疗机构配制制剂的批准部门是

A.所在地县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所在地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D.所在地市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E.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答案:

C

[解答]申请配制医疗机构制剂向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委托的设区的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提出申请,报送有关资料和制剂实样。

收到申请的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委托的设区的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对申报资料进行形式审查和受理;符合要求的予以受理;受理申请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委托的机构在申请受理后10日内组织现场考察,抽取连续3批检验用样品,通知指定的药品检验所进行样品检验和质量标准技术复核。

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收到全部资料后40日内组织完成技术审评,符合规定的,发给《医疗机构制剂临床研究批件》。

22.被擅自添加了防腐剂、香料、矫味剂的品种属于

A.辅料

B.药品

C.新药

D.假药

E.劣药

答案:

E

[解答]《药品管理法》规定,禁止生产、销售劣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劣药论处:

①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②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③超过有效期的;④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⑤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⑥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因此此题的正确答案为E。

23.《药品管理法》规定,发运中药材包装上必须附有

A.专用许可证明

B.质量合格标志

C.检验报告书

D.注册商标

E.使用说明书

答案:

B

[解答]《药品管理法》规定,发运中药材必须有包装。

在每件包装上,必须注明品名、产地、日期、调出单位,并附有质量合格标志。

24.药品生产企业直接接触药品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的时间是

A.每半年1次

B.每年1次

C.每2年1次

D.每3年1次

E.每5年1次

答案:

B

[解答]《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直接接触药品的工作人员必须每年进行健康检查。

患有传染病或者其他可能污染药品的疾病,不得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工作。

25.不属于国家发展药品方针政策的是

A.国家发展现代药和传统药

B.充分发挥药品在预防、治疗和保健中的作用

C.保护野生药材资源

D.鼓励培育中药材

E.保障人民用药安全

答案:

E

[解答]《药品管理法》规定,国家发展药品的方针政策包括发展现代药和传统药,充分发挥药品在预防、治疗和保健中的作用。

同时国家保护野生药材资源,鼓励培育中药材。

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是“药品管理法”的立法目的,而不是发展药品的方针政策。

故正确答案是E。

26.不得委托生产的药品有

A.中药口服液

B.化学药品

C.抗生素

D.中成药

E.疫苗制品

答案:

E

[解答]《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疫苗、血液制品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药品不得委托生产。

27.负责摆药、加药混合调配的人员应当具有

A.药士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B.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C.主管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D.药学专业专科以上学历任职资格

E.药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任职资格

答案:

A

[解答]《静脉用药集中配制质量管理规范》规定,负责摆药、加药混合调配、成品输液核对的人员应当具有药士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8.“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变更分为

A.许可事项变更和关键事项变更

B.许可事项变更和登记事项变更

C.一般事项变更和关键事项变更

D.一般事项变更和登记事项变更

E.许可事项变更和一般事项变更

答案:

B

[解答]《医疗机构配制制剂质量管理规范》规定,许可证变更分为许可事项变更和登记事项变更。

29.某药品有效期为2012.06,表示该药品可以使用至

A.2012年5月30日

B.2012年5月31日

C.2012年6月30日

D.2012年6月31日

E.2012年7月31日

答案:

B

[解答]《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指出,药品有效期的表示方式有“有效期至××××年××月”、“有效期至××××.××.”或者“有效期至××××年××月××日”、“有效期至××××/××/××”。

其分别表示该药品可以使用至对应年月的前一个月及对应年月日的前一天。

某药品有效期为2012.06.,则表示该药品可以使用至2012年5月31日。

30.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的用药量为

A.仅限于1次用量

B.仅限于2次用量

C.仅限于3次用量

D.仅限于1天用量

E.仅限于2天用量

答案:

D

[解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于1天用量。

31.《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购用证明》的有效期为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9个月

E.12个月

答案:

B

[解答]《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办法》规定,购买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应当办理《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购用证明》(以下简称《购用证明》)。

《购用证明》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一印制,有效期为3个月。

32.设立新药监测期的国产药品应当

A.自取得批准证明文件之日起每满半年提交1次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

B.自取得批准证明文件之日起每满1年提交1次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

C.自取得批准证明文件之日起每满2年提交1次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

D.自取得批准证明文件之日起每满3年提交1次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

E.自取得批准证明文件之日起每满5年提交1次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

答案:

B

[解答]《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规定,设立新药监测期的国产药品,应当自取得批准证明文件之日起每满1年提交1次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

33.“四查十对”中查药品时,应对

A.药品性状、用法用量

B.科别、姓名、年龄

C.临床诊断、注意事项

D.药名、规格、数量、标签

E.药品、不良反应、禁忌

答案:

D

[解答]《处方管理办法》规定,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

查处方,对科别、性别、年龄;查药品,对药名、规格、数量、标签;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故正确答案是D。

34.《处方管理办法》规定,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

A.1日用量

B.2日用量

C.3日用量

D.5日用量

E.7日用量

答案:

C

[解答]《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

35.属于毒性中药的是

A.洋地黄毒苷

B.阿托品

C.去乙酰毛花苷

D.雄黄

E.士的宁

答案:

D

[解答]我国规定,毒性中药共计27种,毒性西药共计11个品种。

雄黄属于毒性中药,其他A、B、C、E均属毒性西药。

36.麻醉药品的入库验收必须做到

A.至少三人开箱验收,且清点验收到最小包装

B.至少双人开箱验收,且清点验收至中包装

C.至少三人开箱验收,且清点验收至中包装

D.至少双人开箱验收,且清点验收到最小包装

E.至少开箱验收,且清点验收到最小包装

答案:

D

[解答]《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指出,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入库验收必须做到至少双人开箱验收,且清点验收到最小包装,验收记录双人签字。

37.三级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应包括

A.药学、临床医学、医院感染管理和医疗行政管理方面具有中级技术职务以上的专家

B.药学、临床医学、医疗行政管理方面具有中级技术职务以上的专家

C.药学、临床医学、护理和医院感染管理、医疗行政管理等方面高级技术职务的专家

D.药学及医疗行政管理方面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的专家

E.药学、临床医学、卫生保健方面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的专家

答案:

C

[解答]二级以上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委员由具有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临床医学、护理和医院感染管理、医疗行政管理等人员组成。

38.医疗机构门诊药品调剂室对口服制剂药品实行

A.隔日剂量调剂配发

B.日剂量调剂配发

C.单剂量调剂配发

D.集中调配供应

E.分散调配供应

答案:

C

[解答]医疗机构门、急诊药品调剂室应当实行大窗口或者柜台式发药。

住院(病房)药品调剂室对注射剂按日剂量配发,对口服制剂药品实行单剂量调剂配发。

肠外营养液、危害药品静脉用药应当实行集中调配供应。

39.非处方药标签和说明书的批准部门为

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B.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C.国家发改委

D.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E.省级卫生厅

答案:

A

[解答]《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规定,非处方药标签和说明书必须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40.区域性批发企业之间因医疗急需等原因调剂麻醉药品后应将调剂情况报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的时间规定为

A.1日内

B.2日内

C.7日内

D.10日内

E.30日内

答案:

B

[解答]《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规定,区域性批发企业之间因医疗急需、运输困难等特殊情况需要调剂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的,应当在调剂后2日内将调剂情况报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二、

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在考题前列出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与考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

A.热原

B.内毒素

C.脂多糖

D.磷脂

E.蛋白质

1.是所有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答案:

A

2.是内毒素的主要成分

答案:

C

[解答]此题重点考查热原的概念和组成。

热原是所有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是微生物的一种内毒素,它存在于细菌的细胞膜和固体膜之间。

内毒素是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物,其中脂多糖是内毒素的主要成分,具有特别强的热原活性。

所以答案应选择A、C。

A.溶液型气雾剂

B.乳剂型气雾剂

C.混悬型气雾剂

D.喷雾剂

E.吸入粉雾剂

3.二相气雾剂

答案:

A

4.借助于手动泵的压力将药液喷成雾状的制剂

答案:

D

5.采用特制的干粉吸入装置,由患者主动吸入雾化药物的制剂

答案:

E

[解答]此题重点考查气雾剂的种类及特点。

按相的组成气雾剂分二相气雾剂、三相气雾剂。

溶液型气雾剂为二相气雾剂,混悬型和乳剂型气雾剂为三相气雾剂。

借助于手动泵的压力将药液喷成雾状的制剂为喷雾剂;采用特制的干粉吸入装置,由患者主动吸入雾化药物的制剂为吸入粉雾剂。

所以答案应选择A、D、E。

A.假药

B.按假药论处

C.劣药

D.按劣药论处

E.药品

6.药品所含成分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是

答案:

A

7.被污染的药品属于

答案:

B

8.超过有效期的药品属于

答案:

D

[解答]《药品管理法》规定,禁止生产、销售假药和劣药。

假药是指药品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的或者是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按假药论处的6种情形包括:

①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②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③变质的;④被污染的;⑤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⑥所标明的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

药品成分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劣药论处:

①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②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③超过有效期的;④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⑤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⑥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A.执业药师或者其他依法经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

B.从业药师或者其他依法经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

C.主任药师或者其他依法经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

D.主管药师或者其他依法经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

E.依法经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

9.经营处方药的药品零售企业应当依法配备

答案:

A

10.经营甲类非处方药的药品零售企业应当配备

答案:

A

11.医疗机构审核和调配处方的药剂人员必须是

答案:

E

[解答]《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经营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的药品零售企业应当依法配备执业药师或者其他依法经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医疗机构审核和调配处方的药剂人员必须是依法经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