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武侯区产业功能区发展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3955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武侯区产业功能区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成都市武侯区产业功能区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成都市武侯区产业功能区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成都市武侯区产业功能区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成都市武侯区产业功能区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都市武侯区产业功能区发展规划纲要.docx

《成都市武侯区产业功能区发展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武侯区产业功能区发展规划纲要.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都市武侯区产业功能区发展规划纲要.docx

成都市武侯区产业功能区发展规划纲要

成都市武侯区产业功能区发展规划纲要

成都市武侯区

产业功能区发展规划纲要

2011年4月

成都市武侯区

产业功能区发展规划纲要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战略部署,根据《成都市产业功能区规划》有关要求,结合《成都市武侯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发展目标,按照“找准定位、明确目标、科学谋划、创新机制、加快推进”的工作思路,特制定武侯区产业功能区发展规划纲要。

一、现实基础

近年来,我区通过加快工业转型步伐、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和扶持新兴服务业发展等产业调整手段,全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以服务业为主的优势产业逐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

(一)经济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4亿元,同比增长13.2%;财政总收入88.6亿元,同比增长35.1%;实现税收收入21。

1亿元,同比增长38.8%,财政收入总量、税收总量继续保持五城区第一。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我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从2005年的0.2:

34.3:

65.5调整为2010年的0.0:

28。

3:

71.7;三次产业的税收结构比重为:

0。

0:

20.7:

79.3;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7。

3%,已成为全区经济的主要支撑。

(三)优势产业逐步形成

从行业增加值占比来看,商务服务、商贸流通、电子信息、房地产、文化旅游、鞋业所占GDP比重分别为8.18%、18.64%、8.07%、7.67%、7。

20%6.67%;从行业税收贡献上看,商贸流通、房地产、商务服务业实现税收占全区税收总量57.53%。

商贸流通、商务服务、电子信息、房地产业、文化旅游等产业优势逐步显现。

(四)产业集聚不断强化

人民南路科技商务区、红牌楼商圈等重点区域建设成效显著.人南科技商务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初具规模;红牌楼商圈具有悠久的商贸文化基础和商贸业发展的空间;武侯新城初步呈现了以电子信息和轻工产业高端为主导的集聚发展良好态势;以发展鞋业高端的“中国女鞋之都"的产业集聚和对“两园"的拉动作用日益显现,全区产业集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商务高地·宜居武侯”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坚持高端、集约、辐射的原则,重点规划建设五大产业功能区,奋力推进主导产业跨越式发展,构建“5大主导+1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全面深入推进城市现代化。

(二)战略定位

按照建设“商务高地·宜居武侯"总体战略定位,用15—30年时间,全面融入全球产业布局体系,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将武侯建成中西部地区商务服务功能聚集度最高,具有国际影响力,“引领西部、服务全国、辐射国际”的成都核心国际商务区;高品质规划建设、高标准完善城市功能,高水平提升社会保障,高质量提供公共服务,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幸福感不断增强,将武侯建成城乡统筹质量最高、经济发展方式最佳、社会和谐环境最优的中西部一流强区.

(三)发展目标

围绕“商务高地·宜居武侯”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产业功能区建设将按照“三步走"的战略分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

用四到六年的时间(到2015年),加快功能区规划建设,加速主导产业聚集发展,初步建成产业功能区,全区商用面积达到800万平方米以上,财政总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力争突破200亿元,主导产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80%以上,常住人口规模达到120万人。

基本实现全面城市化,成为领先中西部的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经济强区。

第二阶段:

用七到十五年的时间(到2025年),基本建成产业功能区,构建起以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区商用面积达到1200万平方米以上,实现财政总收入400亿元以上,主导产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90%以上,常住人口规模达到140万人。

全面实现城市化,率先实现现代化,成为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国内一线城市核心区。

第三阶段:

用十五到三十年的时间(到2040年),全面建成产业功能区,全面融入全球产业体系,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成为全球产业布局中的重要节点,通过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改造提升城市形象,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国际化程度,全区商用面积达到1800万平方米以上,实现财政总收入1000亿元以上,主导产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95%以上,常住人口规模达到160万人。

成为辐射国际、带动区域发展、全面现代化的强区.

三、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按照成都市确定的中心城区为现代服务业提升型发展区的总体定位,立足武侯区现有的产业基础优势,围绕建设“商务高地·宜居武侯”的发展目标,坚持高端、集约、辐射的原则,逐步形成产业结构高端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国际化的“5大主导+1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直奔高端,重点发展现代商务服务业,打造中西部现代商务高地

以增强城市商务服务功能为重点,以人南科技商务区为核心聚集区,加快多功能高端商务楼宇载体规划建设,大力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企业区域功能性总部、电子商务、咨询策划等现代商务服务业,吸引世界500强、国内100强、行业10强、产业龙头企业聚集,着力打造全球(国)知名商务服务品牌,不断提高我区现代商务服务业在全区经济中的比重和国际知名度.将武侯建设成中西部高端商务服务功能聚集度最高、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商务高地。

到2015年,全区现代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5%以上

(二)转型提升,高质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建设辐射中西部区域性“商贸之都"

坚持高端、集约、差异化发展理念,以红牌楼商贸核心区为重点,大力发展国内外知名大型购物中心、品牌专卖、直销中心等新型商贸业态,聚集形成引领全省、辐射中西部区域的商贸中心.着力发展现代都市型物流业,充分满足都市商业商贸方便、快捷的配送服务需求。

加速构建业态优化、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都市商贸流通业发展体系。

到2015年,全区现代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以上。

(三)优化品质,加快发展新兴房地产业,构建高品质宜商、宜居的典范之城

充分发挥“武侯房产•人居典范"的品牌优势,在城市核心区域大力发展集高端商务、商贸、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新兴复合型房地产,加强大型城市综合体开发建设,促进产业的规模聚集和辐射能力。

着力提升商住楼盘品质,加大高端住宅规划建设力度,强化高端商住和商务地产布局的有机融合,突出“商住并举"。

创新商业地产开发经营模式,积极鼓励和引导开发与运营捆绑地产、订单建设地产等新型开发模式的运作。

积极引导推广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等新兴技术在房地产业的应用,加速发展高端物业管理、房产中介等现代房地产配套产业。

到2015年,全区新兴房地产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0%。

(四)聚集规模,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打造中西部IT产业引领区

抓住仁宝、富士康落户成都带来的电子产业大发展历史机遇,紧紧围绕发展一批IT龙头企业及其关联配套产业,加快拓展形成高端、多元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凸显规模聚集发展效应.依托区位优势,打造中西部地区最具吸引力的IT企业总部聚集区,进一步提升科技一条街的影响和辐射力,逐步形成全国领先、西部最大的IT产品发布、体验、销售和服务中心。

加快以“西部智谷”为核心的中国西部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以电子商务、数字新媒体、软件开发及服务外包、动漫创意、物联网关联产业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将“西部智谷"打造成全国知名的新型电子信息服务业基地。

到2015年,全区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5%以上。

(五)整合转化,特色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做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产业品牌

依托我区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科教资源,以三国蜀汉文化为主线,深度挖掘“三国蜀都”的品牌效益,不断提升我区历史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围绕商务旅游,大力规划建设一批高端酒店,加快特色餐饮住宿等配套产业发展,不断提升我区的旅游接待能力,使之成为在成都商务和休闲旅游的目的地和落脚点。

充分利用“中国女鞋之都”国家级3A景区平台,着力开发观光、体验、消费等工业旅游产品.结合我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础,大力培育发展数字动漫、演艺娱乐、选秀和原创艺术等文化创意产业,逐步构建起全区文化旅游产业主题突出、特色鲜明、产业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到2015年,全区文化旅游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0%以上。

(六)创新跨越,坚持发展以鞋业高端为主的轻工特色产业,积极争创“中国西部工业设计示范区”

以武侯新城为发展核心,重点发展鞋业高端产业,培植和引进鞋业贸易总部企业及国际知名鞋业经销商,大力发展与鞋业高端相关的研发设计、产品检测、品牌展示、信息服务和人才培训等配套服务产业,加快鞋业高端产品为主的展示中心和交易中心等载体建设。

着力发展电子、电器产品、视觉传媒等轻工产品设计产业,积极争创“中国西部工业计示范区”。

到2015年,全区特色轻工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左右.

四、重点规划建设五大产业功能区

立足近年来我区大力推进人民南路科技商务区、红牌楼商圈等重点区域建设的现实基础,重点规划建设五大产业功能区,即:

人民南路科技商务区、红牌楼商圈、武侯新城、“198”生态及现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太平寺新区.

专栏1、产业功能区布局示意图

(一)按照建设国际化商务区的目标打造人民南路科技商务区

围绕以人民南路为主轴,以科华路、浆洗街为两翼的核心区域(涉及跳伞塔、玉林、望江路、火车南站、浆洗街五个街道办事处,15平方公里),建设现代化国际商务区和总部聚集区,规划建设超过700万㎡的商业楼宇面积。

重点发展以现代金融服务、区域性企业总部、服务型中介机构为主导的现代商务服务业,满足高端客户需求的现代商贸业,国际化、高端化、新型化的电子信息产业等,吸引世界500强、国内100强、行业10强、产业龙头企业聚集,成为西部地区国际化程度最高、载体规模最大,辐射国际、影响区域发展的国际商务中心。

专栏2、人民南路科技商务区发展目标及重点

1、发展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

到2015年,初步建成现代服务业产业聚集区,商用面积达到300万㎡以上,功能区实现财税贡献达到75亿元以上,驻蓉领事、外资机构和外资商务商贸总部企业聚集度达到30%以上,成为成都现代商务核心区。

第二阶段:

到2025年,基本建成产业功能区,功能区内商用面积达到500万㎡以上,功能区实现财税贡献达到160亿元以上,驻蓉领事、外资机构和外资商务商贸总部企业聚集度达到35%以上,全面建成现代服务业集聚地、人才高地、总部经济基地。

第三阶段:

到2040年,通过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改造提升城市形象,功能区内商用面积达到700万㎡以上,实现财税贡献达到400亿元以上,驻蓉领事、外资机构和外资商务商贸总部企业聚集度达到40%以上,全面融入全球产业体系,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成为“全国一流、西部第一”现代化国际商务区。

2、产业布局。

人民南路科技商务区总体定位为国际商务区,具备商务、商贸、科技、文化、居住等复合功能。

产业布局为:

以人民南路为中轴线,从锦江至小天竺街为金融商务区;从小天竺街至林荫街为现代医疗健康产业区;从林荫街至二环路为国际商务区;从二环路至机场路为新兴金融服务机构集聚区。

3、可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未来可开发用地规模约1635亩,可规划建设650万㎡(按平均容积率6.0测算),承载产业发展的商用面积可达390万㎡(按60%的商用面积测算)。

(二)以能服务全省、辐射中西部“商贸之都"的标准建设红牌楼商圈

一环路外、三环路内,以红牌楼、晋阳区域为核心(涉及红牌楼、双楠、簇锦、晋阳、机投桥、华兴六个街道办事处,18.19平方公里),建设现代商贸业聚集区,区域常住人口规模规划超过40万人。

规划建设超过400万㎡的商用楼宇面积,重点发展现代商贸流通、城市高端物流和新兴房地产等产业,吸引国内外知名大型购物中心、百货超市入驻,成为全市规模最大、聚集度最高,服务全省、辐射中西部的“商贸之都”。

专栏3、红牌楼商圈发展目标及重点

1、发展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

到2015年,初步形成红牌楼商圈,功能区内商用面积达到280万㎡以上,功能区实现财税贡献达到45亿元以上。

第二阶段:

到2025年,全面完成红牌楼旧商业、五大花园等区域旧城改造,基本建成红牌楼商圈,形成城市级商贸核心区,商用面积达到360万㎡以上,功能区实现财税贡献达到100亿元以上。

第三阶段:

到2040年,全面建成红牌楼商圈,功能区内商用面积达到420万㎡以上,功能区实现财税贡献达到240亿元以上,成为全市聚集度最高、规模最大、服务全省并辐射中西部的“商贸之都”。

2、产业布局。

根据红牌楼的资源禀赋,重大项目带动以及干道特征等,构筑功能多元、有序合理的“三区三带格局”,即:

核心商业区——红牌楼核心商圈;高端物流区——西南物流中心;人居服务区——晋阳、外双楠人居服务区;主题商业发展带——老川藏路佳灵路段;休闲娱乐带——武阳大道(2.5环);次级商业发展带——武侯大道双楠段和草金路双楠段。

3、可利用土地资源。

未来可开发用地规模4000亩,可规划建设800万㎡(按平均容积率3.0测算),承载产业发展商用面积可达300万㎡。

(三)以建设一流国际化新城的要求开发武侯新城

三环路外,外环生态带以内,以原武侯工业园区为核心,建设武侯新城(涉及机投桥、簇锦、簇桥、华兴、金花桥五个办事处,21.11平方公里),区域规划常住人口规模超过50万人。

规划建设超过450万㎡的商业楼宇面积,重点发展以总部经济为主要形态,生产性服务业为先导,电子信息服务业为支柱,以鞋业高端为主的轻工特色产业和新兴房地产业、现代商贸业为基础产业的现代产业体系.将武侯新城打造成为国内一流水平的国际化新城.

专栏4、武侯新城发展目标及重点

1、发展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

到2015年,初步形成配套完善的城市功能,区域内商用面积达到200万㎡以上,功能区实现财税贡献达到45亿元以上,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产值)达到750亿元。

第二阶段:

到2025年,全面建成产业功能区,区域内商用面积达到300万㎡以上,功能区实现财税贡献达到120亿元以上,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产值)达到2000亿元。

第三阶段:

到2040年,率先建成为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内商用面积达到500万㎡以上,功能区实现财税贡献达到280亿元以上,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产值)达到6000亿元。

2、产业布局。

产业布局划分为四大板块,即:

以原科技园区和原鞋都区域为主的产业提升板块,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服务业和以鞋业高端为主的轻工产业;以金马路、草金路、七里大道、智谷大道合围区域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板块,重点发展科技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工业品展示与贸易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以铁七片区、顺江片区和簇桥、机投、城中村改造片区为都市人居集板块,重点发展新兴房地产业;以中国女鞋之都片区中的鞋都、首信、世纪百合项目为核心打造新城商业中心,并以西部智谷、置信未来广场商业综合体、顺江片区商业地块和摩尔汽配等项目为支撑建设现代商贸商务区,重点发展与城市经济形态相协调,以高端房地产配套和高素质人才服务为特色的现代商贸业。

3、可利用土地资源。

未来可开发用地规模约8300亩,可规划建设1383万㎡(按平均容积率2.5测算),承载产业发展的商用面积可达300万㎡(按20%的商用面积测算)。

(四)按照建成“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产业示范区的目标规划建设“198”生态及现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

以“198”区域为核心(15.22平方公里),建设现代服务业示范区,规划建设超过140万㎡的商用楼宇面积,依托城市生态功能和区位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临空商务配套产业和生态绿地产业,将该区域建成武侯践行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产业综合示范区。

专栏5、“198”生态及现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发展目标及重点

1、发展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

到2015年,初步形成武侯“198”产业功能片区,区域内商用面积达40万㎡以上,实现税收贡献9亿元以上,成为武侯践行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产业示范区。

第二阶段:

到2025年,全面建成武侯“198”产业聚集区,商用面积达80万㎡以上,实现税收贡献20亿元以上,产业片区内聚集200家以上各类型的企业总部。

第三阶段:

到2040年,形成产业发展成熟期,商用面积达140万㎡以上,实现税收贡献45亿元以上,区域内将聚集各类型企业达500余家,20-30家企业通过武侯“198”产业平台成功实现上市。

2、产业布局。

确立“依托区域优势产业,创新引入高端产业”的总体思路,具体以临空商务配套产业为核心支柱产业,以生态绿地产业为特色产业的产业发展格局。

临空商务配套产业区位于文马片区,划分为以商务功能为主的临空总部区和以消费功能为主的临空消费配套区,临空产业的辅助区将分布于九花片区。

3、可利用土地资源。

武侯“198”区域总占地面积为15.22平方公里。

其中规划建设用地8265亩,生态用地13960亩(含4369亩耕地保护区)。

(五).以现代化、智能化城市标准规划好太平寺新区

以太平寺机场区域(5。

7平方公里)为核心,高标准规划建设为智能、生态、高端新型城区,成为未来武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亮点。

专栏6、太平寺新区产业功能定位及土地资源

1、产业功能定位。

以生态人居为基础功能,重点发展与高端居住聚集区相配套的休闲娱乐、健康管理等现代服务产业。

 

2、可利用土地资源。

规划建设用地8309亩,主要以住宅、市政设施、产业、绿化用地为主。

其中住宅用地4078亩、市政设施用地1641亩、商业用地1010亩、绿化用地983亩。

五、强化保障措施

(一)完善推进管理体制

在适当调整产业功能分区规划的基础上,整合现有推进机构,基本形成“一个区级领导,一个推进机构、一个平台公司”的功能区管理体制,整合充实力量,明确职能职责,加快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

专栏7、五大功能区管理体制一览表

功能区

区级领导

推进机构

平台公司

人南科技商务区

区政府分管领导

李长文副区长

成都市人民南路科技商务区建设推进办公室

人南科技商务区建设发展中心

红牌楼商圈

区政府分管领导

潘永革副区长

区红牌楼商圈规划建设推进办公室

成都市五大花园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武侯新城

区政府分管领导

郑勇副区长

武侯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

成都市武侯工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198”生态及现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

区政府分管领导

李旭副区长

区“198”建设管理委员会

成都武侯城乡统筹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太平寺新区

根据太平寺机场搬迁时机,建立相应推进建设机构,现由华兴街道办负责

(二)加快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根据产业功能区建设的总体定位和要求,加快推进各功能区

域内的道路建设和改造,大力建设通信、网络等信息化、智能化

基础设施.加强与市级职能部门协调沟通,加快自来水、电力、燃气管网及输送设施建设,确保功能区建设的能源保障和供应。

(三)加快完善城市功能

按照“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建设理念,进一步完善城市建设规划,优化城市功能,强化产业发展与人居生活区域的合理布局和兼容促进,既要突出主导产业发展,又要兼顾医疗教育、休闲购物等便民生活配套设施建设.

(四)优化产业政策

按照建设“商务高地·宜居武侯”的发展定位和重点发展“5大主导+1大特色”现代产业要求,结合发展阶段目标、重点发展行业等,明确责任部门,对已出台的产业扶持政策进行梳理和调整,进一步加大对重点发展产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强化政策的导向性,加快推进产业聚集提升发展。

(五)加强对口衔接

“十二五”期间及以后很长一段时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转型较为复杂的阶段,因此在功能区建设进程中要密切关注国家、省、市发展导向,结合全区实际,深入研究,及时调整和完善发展规划思路,确保规划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六)强化组织保障

进一步加强全区干部作风建设和管理,建立和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全区行政效能暨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进一步增强推进“商务高地、宜居武侯”建设的组织纪律保障。

 (注:

1、功能区经济目标统计口径,人民南路科技商务区含浆洗街、望江路、玉林、跳伞塔、火车南站5个街道办事处;红牌楼商圈含红牌楼、双楠、簇锦、晋阳4个街道办事处;武侯新城含武侯新城,机投桥、簇桥街道办事处;“198”生态及现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含金花街道办事处;太平寺新区含华兴街道办事处。

2、主导产业统计范围,现代商务服务业含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它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及地质勘查业;现代商贸流通业含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和仓储及邮政业;新兴房地产业含房地产业;电子信息业含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文化旅游业含住宿和餐饮业、旅游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轻工特色产业以鞋业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