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富兰克林自传讲义选修传记蚜.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3682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4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富兰克林自传讲义选修传记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苏教版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富兰克林自传讲义选修传记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苏教版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富兰克林自传讲义选修传记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苏教版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富兰克林自传讲义选修传记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苏教版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富兰克林自传讲义选修传记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富兰克林自传讲义选修传记蚜.docx

《苏教版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富兰克林自传讲义选修传记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富兰克林自传讲义选修传记蚜.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富兰克林自传讲义选修传记蚜.docx

苏教版学年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1课富兰克林自传讲义选修传记蚜

富兰克林自传

第1课

富兰克林自传

富兰克林(1706-1790),18世纪美国的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外交家,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他出身寒微,仅读过两年小学,被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圣安德鲁大学等六七所大学授予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

独立战争胜利后,他成为新生的美国第一任驻法特命全权大使。

为了对电进行探索,曾经作过著名的“风筝实验”,创造的许多专用名词如正电、负电、导电体、电池、充电、放电等成为世界通用的词汇。

他借用了数学上正负的概念,第一个科学地用正电、负电概念表示电荷性质,并提出了电荷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的思想,后人在此基础上发现了电荷守恒定律。

他最先提出了避雷针的设想,由此而制造的避雷针,避免了雷击灾难,破除了迷信。

他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老战士。

他参加起草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积极主张废除奴隶制度,深受美国人民的崇敬。

 

富兰克林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

富兰克林说:

“我们从前人的发明中享受了很大的利益,我们也应该乐于有机会以我们的任何一项发明为别人服务,而这种事我们应该自愿地和慷慨地去做。

”富兰克林就这样走完了他人生路上的84度春秋,静静地躺在教堂院子里的墓穴中,第一块墓碑立于富兰克林逝世时,碑文是:

印刷工本杰明·富兰克林。

第二块墓碑是群众为他后立的,碑文是:

从苍天处取得闪电,从暴君处取得民权。

两句碑文概括了他一生中的两件辉煌的事业。

富兰克林写自传,目的是给后代留下一些宝贵的人生经验。

1771年写完上部后,因战争而中止,直到1788年才开始继续写作,但没有全部完成就去世了,《自传》的记事终止于1757年。

本文节选的部分是《富兰克林自传》中“学徒生涯”和“美德计划”两章。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①遏止(è)   ②得逞(chěng)  ③蹩脚(bié)

④癖好(pǐ)⑤词藻(zǎo)⑥扼要(è)

⑦甄选(zhēn)⑧祷告(dǎo)⑨窘境(jiǒng)

⑩摒弃(bìng)⑪气氛(fēn)⑫嗜好(shì)

⑬羁绊(jī)⑭驯顺(xùn)⑮窒息(zhì)

(二)多音字

1.因词而异

①行

②殷

2.一言辨异

③央视记者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我这次出差(chāi)报道巴西世界杯足球赛,发现球员差(chā)别较大,可以说是水平参差(cī)不齐。

④我有一个爱收藏的习惯,不仅爱收藏字帖(tiè),连一些不同形式的请帖(tiě)我也不放过。

 

二、写准字形

三、近义辨析

(1)遏止 遏制

填一填

  有人一提起今年考试作弊,就遏制不住自己的愤怒。

其实要想遏止考试作弊行为,不能一味地靠宣传口号,要通过具体的立法措施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辨一辨

两者都有“阻止”之意。

 “遏止”指用力阻止,强调的是“制止”;“遏制”指制止,压抑控制,使不发作,强调的是“控制”。

(2)骑虎难下 左右为难

填一填

  ①通过考察,我们认为,房改现在陷入骑虎难下的窘态。

②一边是丈夫,一边是母亲,如何处理,真令她左右为难。

辨一辨

  两者都有“为难、不知该怎么办”之意。

  “骑虎难下”比喻事情中途遇到困难,为形势所迫,又难以中止;“左右为难”指无论如何都有难处。

  四、成语释义

1.词语理解

(1)受益匪浅:

一般指意识形态方面有很大的收获。

(2)迫不及待:

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3)信笔涂鸦:

形容字写得很潦草。

也常用作自谦之词。

(4)完璧归赵:

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

后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

(5)孤家寡人:

古时“孤”与“寡人”都是君主的自称。

现在比喻脱离群众、孤立无助的人。

(6)赏心悦目:

指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畅。

(7)随心所欲:

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8)甘拜下风:

佩服别人,自认不如。

(9)滔滔不绝:

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

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10)咄咄逼人:

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11)大言不惭:

说大话而毫不感到难为情。

(12)猝不及防:

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

(13)毋庸置疑:

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

2.辨析正误

说话不能咄咄逼人,要循循善诱;说话不能夸夸其谈,要大言不惭。

辨析:

“大言不惭”是贬义词,与“夸夸其谈”构不成相反或相对的关系。

富兰克林自传

一、阅读“学徒生涯”部分,回答问题。

1.本部分第2段“至今,回想起这些还让我感到遗憾”中“感到遗憾”是因为什么?

参考答案:

年少的我很想读书,但没有更好的书读,只有读那些“神学论辩”内容的没有多大意义的书。

2.作者酷爱读书有哪些具体表现?

参考答案:

(1)买书花费了自己所有的零用钱;

(2)为了买到伯顿的《历史文集》,不得已卖掉自己喜爱并收藏的约翰·班扬文集的单行本;(3)读过父亲小图书室中的大部分书,哪怕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有关神学论辩的内容;(4)与书商的学徒结识并经常跟他们借来一些小书阅读;(5)反反复复地阅读杂志《旁观者》第三期;(6)节省伙食费买书,缩短用餐时间如饥似渴地读书。

3.富兰克林“自幼酷爱读书”。

在“学徒生涯”一章中,他养成了哪些读书习惯?

他的学习方法有什么特点?

读书对他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参考答案:

(1)富兰克林养成的读书习惯主要有:

①反复阅读的习惯,如把普鲁塔克的《列传》看了多遍,反反复复地阅读《旁观者》等;

②借书阅读的习惯;

③兼收并蓄的阅读习惯;

④作摘要复述原文大意的习惯等等。

(2)学习方法的特点:

独到实用,增强辩论能力和构思文章的能力,如读《旁观者》的方法。

(3)读书对生活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①转变了作者的思想;

②养成素食的习惯,并从中获益良多:

头脑更加清晰,思维更加活跃,反应更加敏捷;

③学会和谐地与人谈话等等。

二、阅读P8~P9从“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到“清楚地表明全部条目的应用范围”这一部分,回答问题。

4.作者为什么把“美德计划”称为“大胆而艰巨的计划”?

请从选段中找出句子回答。

参考答案:

“我希望能在我的整个一生中都不犯错,我决定把所有的缺点都消灭掉,无论这些缺点是因为我的本性、嗜好、习惯所形成的还是因交友不慎而造成的。

”“但很快我便发现,我要做的远非我所想像的那样容易。

5.“一时的疏忽大意总被习惯寻隙利用,而嗜好又总把理智击败。

”请结合上下文说说此句的含意。

参考答案:

此句的含意是:

人们往往会因一时的疏忽大意而犯下错误,学习、养成并确立良好的习惯很不容易。

6.从本文内容来看,作者提倡什么样的“节制”,反对什么样的“节制”?

请概括回答。

参考答案:

作者提倡明确易行、能完善品德的“节制”,反对片面或无限扩大的“节制”。

1.富兰克林在阐释“秩序”这个“美德计划”时,举出有人“喜欢这把有斑点的斧头”的生活实例,是为了说明什么?

这种表达见解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提示:

①作者举这个生活实例是为了说明去除恶习、养成美德的艰难,也证明了形成“秩序”这一美德的重要性。

②对于人们往往半途而废,难以坚持不懈,并且还自找借口的情状,作者引述生活中的故事巧妙作比,这样写,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化抽象为具体,生动的故事让读者会心一笑,而又深深叹服作者对生活的感悟。

2.综观全文,你感悟到富兰克林怎样的人格精神?

提示:

富兰克林有梦想有追求,遭遇过困境和疑惑,但凭着坚持和刻苦,终于不断地取得进步,不断地超越自己。

他的生命历程,就是不知疲倦地求知,持之以恒地求善的历程,正如孔子所说“生无所息”。

1.严密的逻辑性

如“美德计划”一部分,在“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清楚地表明全部条目的应用范围”几段文字中,作者先提出计划,再考虑计划实施的困难,然后想出解决困难的具体办法,最后补充说明办法适用的范围,具有清晰的思路和严密的逻辑。

2.文字朴素,如话家常,在通俗易懂的叙述中不时会有幽默的因子

如“在我们天性的情感中,大概没有比傲气更难以驯顺的了……从你的身体里冒出来”一句,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一系列的动词,将“傲气”的难以驯顺灵活地刻画出来,语言形象,幽默风趣。

[素材1] 

富兰克林生于1706年1月2日,由于他出生在贫寒的小商人家庭,他几次被迫辍学在小商店里打杂。

后来又在哥哥的印刷所当学徒,最后自己在费城开了一家印刷所,他在这期间过着艰苦的生活,住得简陋,吃得简单,但是却一直有一种非常强大的精神支撑着他。

除了辛勤工作之外,他还始终怀着强烈的求知的渴望和热情,想尽一切办法,挤出一切时间和省出一切金钱来读书和买书。

应用角度:

本则材料可用于与“逆境与成才”“谈读书”“书是无价之宝”等相关的作文中。

[素材2] 

富兰克林十分重视自己的美德。

因此,他给自己提出了13个要求,分别是:

节制、少言、秩序、决心、节俭、勤勉、坦诚、公正、中庸、整洁、镇定、节欲和谦逊。

他一直在尽力地做到这些,尽管他也很难做到完全满足要求,但他还是坚持不懈。

应用角度:

本则材料可用于与“培养自己的美德”“严格要求自己”“品德与人生”等相关的作文中。

[素材3] 

富兰克林的试验

在18世纪,人们还不能正确地认识雷电到底是什么。

当时本杰明·富兰克林认为雷电是一种放电现象,它和实验室产生的电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但却受到了嘲笑。

富兰克林决心用事实来证明一切。

1752年6月的一天,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

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一道,带着上面装有一个金属杆的风筝来到一个空旷地带。

富兰克林高举起风筝,他的儿子则拉着风筝线飞跑。

由于风大,风筝很快就被放上高空。

刹那,雷电交加,大雨倾盆。

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道拉着风筝线,父子俩焦急地期待着。

此时,刚好一道闪电从风筝上掠过,富兰克林用手靠近风筝上的铁丝,立即掠过一种恐怖的麻木感。

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呼喊:

“威廉,我被电击了!

”随后,他又将风筝线上的电引入莱顿瓶中。

回到家里以后,富兰克林用雷电进行了各种电学实验,证明了天上的雷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

富兰克林关于天上和人间的电是同一种东西的假说,在他自己的这次实验中得到了证实。

应用角度:

(1)科学需要勇敢的献身精神;

(2)没有想象,就没有科学;(3)真知来源于实践;(4)事实胜于雄辩。

一、富兰克林名言

1.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

2.兄弟可能不是朋友,但朋友常常如兄弟。

3.择友宜慎,弃之更宜慎。

4.希望被人爱的人,首先要爱别人,同时要使自己可爱。

5.对待别人要能克制忍让,不可怀有仇恨。

6.把自己的缺点告诉你的朋友是莫大的信任,把他的缺点告诉他是更大的信任。

7.朋友的眼睛,是一面明镜。

8.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9.平庸的人最大缺点是常常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

10.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良好的品格,优良的习惯,坚强的意志,是不会被假设所谓的命运击败的。

二、富兰克林幽默趣闻

1.避雷针与婴儿

避雷针的发明者、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正在邀请人们参观他的新发明。

其中一个阔太太问:

“可是,它有什么用呢?

富兰克林回答道:

“夫人,新生的婴儿又有什么用呢?

2.绅士是什么东西

富兰克林的仆人是个黑人,他问富兰克林:

“主人,绅士是什么东西?

富兰克林回答说:

“这是一种生物,是一个能吃、能喝、会睡觉可是什么也不做的有生命的东西。

过了一会,仆人跑到富兰克林身边说:

“主人,我现在知道绅士是个什么东西了。

人们在工作,马在干活,牛也在劳动,唯有猪只知道吃、睡,什么都不干。

毫无疑问,猪便是绅士了。

3.究竟谁是议员

富兰克林不仅是著名的科学家,还是一位政治活动家。

他曾积极地参加了《独立宣言》的起草,为争取黑人解放发表演说,为建立美国的民主制度进行斗争。

他在指责一项有钱人才能有资格当选为议员的法律的时候说:

“要想当上议员,就得有30美元。

这么说吧,我有一头驴,它值30美元,那么我就可以被选为议员了。

一年以后,我的驴死了,我这个议员就不能继续当下去了。

请问,究竟谁是议员呢?

——是我,还是驴?

让真理与你为友

当你面对未知的世界茫然不知所措时,真理给你方向。

当你被困难压倒时,真理给你支撑。

当你树立人生的目标时,真理给你力量。

所以,请让真理与你为友。

真理是什么?

真理是康德所说的:

“我头顶的星空与我心中的道德。

”“头顶的星空”意指自然界中的万物的规律与属性,“心中的道德”意指思想、理智、情感、道德、法律、良心。

真理是这两类或者正确或者美好的事物,所以真理才如此宝贵。

应该如何与真理为友?

首先,坚持真理。

亚里士多德说: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孔子说:

“当仁,不让于师。

”我们只有坚持真理,才能发挥真理真正的作用,乃如伏尔泰坚持一生的真理——天赋人权,终使启蒙运动席卷欧洲。

达尔文坚持生物进化论,终使人类认识到自身的来源。

哥伦布坚持地圆说,终使美洲得以发现。

其次,不盲从真理。

坚持真理不代表盲从真理,真理是越辩越明的,所以我们不应盲从,而应怀疑,再由怀疑到确信。

比如托勒密的地圆说是正确的,但其地心说是错误的,所以哥白尼等人推翻此说。

亚里士多德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但他的物体下落速度与其质量成正比一说是错误的,所以伽利略予以否定。

我们只有不盲从真理,才能使真理真正为我们所用。

最后,付诸行动。

王安石说:

“为文当有补于世。

”其实,不仅写文章,对待真理也是如此。

比如,如果人们只满足于法拉第的电磁感应,而不予以实际运用,人类就无法进入电气时代。

如果人们只满足于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而不予以实际运用,美国就无法诞生。

所以,我们应该让真理成为我们实际行动的一部分。

这样,真理的作用才突显出来,真正成为我们的朋友。

与真理为友有什么意义?

让真理与你为友,真理可以给你方向。

麦哲伦的船队在地圆说的指引下,一路向西,最终由东方归来。

让真理与你为友,真理可以给你支撑。

爱迪生历经千次失败而不放弃,坚信真理,一再努力,最终使千家万户灯火通明。

让真理与你为友,真理可以给你力量。

苏武手持汉节,深受北海寒风席卷,心中怀着对汉朝的一片赤诚,最终持节归来。

所以,请珍惜真理这位朋友,让真理与你为友吧!

【赏析】 这篇议论文要表达的中心是坚持真理,要与真理为友。

在论证的主体部分运用了许多事例论据,这些事例论据是世界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的事迹,其中在论证“坚持真理”这一重要论点时,举了“达尔文坚持生物进化论,终使人类认识到自身的来源”等事例,虽然字数不多,但很典型,很有力。

此外,本篇作文逻辑层次严密,语言简洁有力,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一、语基落实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终场前那个点球毋庸置疑,我对上半场曾假摔感到很后悔。

”面对点球吹罚的争议,罗本如是解释。

B.常常在我专心致志地去消灭这一个缺点时,那一个缺点却又猝不及防地出现了。

C.大家都把我看作是一个骄傲自满之人;尤其在进行辩论时,我总是为过分追求自己观点的正确无误,而表现出一副傲岸十足、强词夺理的架势。

D.我与书商的学徒结识并经常跟他们借来一些小书阅读。

对这些书,我总是倍加珍惜爱护,力图做到毫发无损,完璧归赵。

解析:

选C “强词夺理”,本来没有理,硬说成有理。

使用不正确,应改为“咄咄逼人”。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国际足球职业化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足协的角色要由过去的“一抓到底”向足球联赛的组织者和青训项目的推动者转变。

B.过去5年,我们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绳锯木断的韧劲,开展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

C.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蕴含在我们探索自身发展道路的坚持之中,建立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基础之上。

D.灾害是无情的,但是在科学的支持下,国家对于灾害的防范与预警,对于减少次生灾害发生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上,还可以做得更好。

解析:

选C A项,成分残缺,“一抓到底”后面缺少中心语,可加“的实施者”。

B项,“开展”与“大潮”搭配不当,可将“开展”改为“激荡”。

D项,句式杂糅,“对于……”与“在……上”杂糅。

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作家应以宽广的胸怀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旁观者清,真诚接受他人的批评,能够提升自己的创作境界。

B.“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丰子恺早期的散文注重以童心观照世界,语言朴实,情感真挚,体现的是一种自然朴素、宁静纯真的美。

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漫步在池塘边,荷叶撑开一张张绿伞,托出碧如翡翠的莲蓬,这让我想起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

D.“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宵佳节,秦淮河边灯火通明,游人如织,偶遇多年不见的知音更让人高兴不已。

解析:

选B A项,“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意思是“文章是传之千古的事业,而其中甘苦得失只有作者自己心里知道”,和后面的“他人的批评”不一致。

C项,“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意思是“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与后面的“荷叶撑开一张张绿伞,托出碧如翡翠的莲蓬”不一致。

D项,“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意思是“夜深了,我千百次寻找、等待的那一个人还没有出现。

我的心充满疲惫和失落,不经意一回首,却发现她在那灯火寥落的地方静静地站着”,与句子中的“秦淮河边灯火通明,游人如织”情境不合。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有人认为,“文学反映时代”是一种过时的理念,现代文学更注重对人的个体生存和“内世界”的呈现,追求的是文学的超越性、永恒性,而不是时代性。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①鲁迅的小说和杂文深刻地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中国的真实现状

②优秀文学作品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意义,与反映时代并不矛盾

③“超越时代”不是悬浮在半空中超越

④它们至今仍具有超越性的影响

⑤某种意义上,越是时代的,才越是永恒的

⑥完全脱离现实感的作品无论在现世还是后世都是不会真正受到欢迎的

A.③⑥②⑤①④   B.③②①④⑥⑤

C.⑤③⑥④①②D.⑤③⑥①④②

解析:

选A 语段的中心是对“文学反映时代”这一理念的争论,第一处横线前讲的是现代文学“追求的是文学的超越性、永恒性,而不是时代性”,所给的六句话中,③提到“超越时代”,因此应排在首位,据此排除C、D两项;⑥从反面阐述,②和⑤从正面阐述,①和④举例论证,据此排除B项。

二、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超级演讲家霍金

霍金的演讲之路建立在过去数十年对理论物理学的卓越贡献上。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他提出了黑洞蒸发现象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被誉为是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在声望一步步提高的同时,他开始思考,科学应该是为世人所熟知的,若是一些科学成果只在业内存在震撼,却无法在大众中普及,那这些研究成果还有什么伟大可言呢?

于是,除了写书和参加学术研讨会,他开始了在世界范围内作为“超级演讲家”的历程。

1987年10月,英国的伯明翰召开运动神经细胞协会会议,霍金受邀进行了一场演讲,题目是《我的病历》。

霍金从自己的童年开始讲起,从那些“笨手笨脚”的先兆,一直讲到21岁被确诊为运动神经元病,也讲到了“最多还能活两年”的预言。

他表示,面对随时都会到来的死亡威胁,那种感觉很不好受,但是他依然在进行科学研究,依然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我并不比别人差什么”。

1988年,霍金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

从大爆炸到黑洞》发行,从研究黑洞出发,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

4月,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进行了一场题为《黑洞和婴儿宇宙》的演讲。

霍金指出,大多数人会认为进入黑洞之后,就可以穿越到另一个时空区域,于是就出现了时空旅行的巨大可能。

他提醒人们,不要渴望进入黑洞,如果人类跳入黑洞,瞬间就会被撕得粉碎,连构成他身体的粒子也不能避免。

随后,这位“被撕得粉碎的人”就会通过婴儿宇宙,经过另一个黑洞被发射出来,重现于另一个区域。

这次演讲吸引了众多对宇宙存在好奇的听众,霍金总能把一些枯燥的理论通过绮丽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出来。

霍金试图通过演讲,将自己的思想与整个世界交流,除了常在英国及美国发表演说,1989年10月,他还来到西班牙的奥维多,此次的演讲题目是“公众的科学观”。

霍金认为,社会对科学研究的态度大都漠不关心,对于科研成果为公众生活带来的改变,公众也是冷眼相待。

现在的首要问题就是让科学在大众中普及,让大众能够对温室效应、酸雨、遗传工程甚至核武器的发展等问题得出较为科学的看法。

中学的科学教育制度需要改善,要拓宽科学传播的途径,如电视节目,在娱乐的同时注重教育意义,让观众明白科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霍金还把他的思想传播到了对他来说非常遥远的国度——中国。

2006年6月17日,霍金以病残之躯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抵达北京。

这是继1985年、2002年两次访华后,他第三次踏上中国的土地。

6月18日,他面对中国的6300多名听众演讲他的《宇宙的起源》,他围绕“我们为何在此,又是从何而来?

”的问题展开,宇宙是否会继续膨胀?

会不会在某一个时点最终坍塌?

这些都是充满神秘感的东西,在足球世界杯尽情演绎的夏日里,霍金掀起了又一轮科学的热潮。

霍金的演讲充满了科学的正能量,他的演讲实录被印刷成各类读物销往世界,演讲的视频被制作成各类纪录片畅播全球。

霍金就这样在宇宙的星际当中影响着我们,像一颗耀眼的星辰熠熠生辉。

(摘编自荣楚欧《霍金传》)

相关链接:

①在演讲时,靠电脑合成发音是一项艰辛的工作,一个小时的录音演讲通常要准备10天,但这并没有削弱霍金同大众交流的愿望。

在他看来,向大众揭示宇宙的神奇和宇宙学研究所反映出的哲学和科学思想,这是学者的本分。

(蔡肖兵《生命还在希望就在》)

②在中国,霍金走近公众所引起的轰动有目共睹。

2002年他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那次演讲的会场座无虚席,这说明一个事实:

霍金正在用他非凡的个人魅力,吸引大众走近科学。

丘成桐先生如此评价:

“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大科学家应当带头做科普。

(选自《霍金:

一个巨大的科学磁场》)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霍金在宇宙论和黑洞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奠定了他在当代理论物理学界的地位,也成为他日后演讲成功的坚实基础。

B.霍金并不满足于只在科学界拥有声望,他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也能为世人所熟知,从而开始了为大众普及科学的演讲历程。

C.在《黑洞和婴儿宇宙》的演讲中,霍金谈到了人类能否进入黑洞实现时空旅行的问题,巧妙地为大众解释了枯燥的黑洞理论。

D.霍金试图将自己的思想传播到全世界,他的演讲没有只局限在美国和欧洲,他曾经前后三次到中国演讲,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解析:

选B “霍金并不满足于只在科学界拥有声望”错,霍金并非不满足自己只在科学界拥有声望,而是他认为科学研究成果应该在大众中普及。

6.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霍金21岁时被预言最多还能活两年,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仍投身科学研究,自强不息,掌控自己的命运,表现出非凡的人格魅力。

B.大科学家霍金没有只是埋头于书斋和学术研讨会,他将主要精力都放在演讲事业中,带头做科普,值得其他科研工作者学习借鉴。

C.霍金的演讲既有对遥远宇宙的探讨,也有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他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