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九乡河施工组织设计终板资料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2957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37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九乡河施工组织设计终板资料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整理九乡河施工组织设计终板资料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整理九乡河施工组织设计终板资料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整理九乡河施工组织设计终板资料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整理九乡河施工组织设计终板资料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九乡河施工组织设计终板资料doc.docx

《整理九乡河施工组织设计终板资料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九乡河施工组织设计终板资料doc.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九乡河施工组织设计终板资料doc.docx

整理九乡河施工组织设计终板资料doc

第一部分施工进度计划、CPM网络图

一、编制依据

1、江苏省南京市公路管理处S122宁杭公路南京段改造工程LJ3标施工招标文件和补遗文件,以及林同炎李国豪土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设计的S122宁杭公路改造工程施工设计图纸(变更册)。

2、现行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规范、验收评定标准,和有关类似工程施工的技术资料。

3、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

4、我公司的施工能力,该项目配备的人力、机械设备、技术力量以及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二、编制原则

1、本施工方案按照本公司的技术力量、设备能力、施工经验以及针对本工程的地理特点、工期、质量要求进行编制。

2、工艺与设备配套的优选原则,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安全可靠性相结合,选择能力指数最佳的施工机具和设备。

3、专业化分工与紧密协作相结合的原则,按照流水施工的组织原理,处理好分工与协作的关系,防止或减少窝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机械效率。

4、强化精品意识,以“铸造精品、追求卓越”的精神为指导努力使本工程达到棱角分明、线条流畅、表面光洁、质量优良的工程。

5、最佳技术经济决策,通过对不同施工方法、施工技术具体计算、分析、比较选择最佳技术经济方案。

6、建立及运行质量体系,做到层层按标准管理、人人按标准做事、事事按标准规范、处处按标准考核。

三、工程概况

九乡河栈桥位于汤山镇附近,本工程起讫桩号为K8+677.135-K8+857.865,全桥长180.73米。

1、桥型布置

九乡河栈桥跨越九乡河。九乡河在本桥范围前后位于设计道路右侧,桥位与设计道路几乎重叠。由于道路右侧为山丘,且根据水文水利分析及水利规划,本桥位处河道应改为25米矩形断面,故在本桥位处将九乡河向右侧改移道路右半幅。因此,在本桥位处左半幅为路基,右半幅为桥梁——九乡河栈桥。为不影响水流顺畅,九乡河栈桥采用横向布置,墩台身采用壁式结构并向水流方向布设,起导流之作用。本桥垂直路线方向自左向右跨径布置(10+8+3.5)m;顺路线方向为:

(45.365+45+45+45.365)m,桥梁总长180.73m。本桥面位于R=740m圆曲线上,上部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并完全按曲线圆顺。

桥梁全宽23.5m,桥梁横面布置为:

12m(主道)+0.5m(中央隔离墩)+7.5m(辅道)+3.5m(人非混行道)。其中主道左侧防撞护栏设于中分带内,辅道和人非混行道之间的防撞护栏设于人非混行道内侧。

桥面横坡为单向2.0%,人非混行道设1.5%的反坡。

2、上部结构

上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梁,中间标准板厚60cm,两端异型板厚90cm。桥面铺装采用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10cmC40聚丙乙烯水泥混凝土调平层(内置D10焊接钢筋网)。

板梁采用满堂支架整体现浇。

桥台处设置RBF40型型钢伸缩缝,中间设置3道RBF80型型钢伸缩缝,相应位置处人非混行道设同等伸缩量的钢板伸缩缝。桥头设8米搭板。

3、下部结构

桥台采用扶壁式桥台,台身壁厚60cm,扶壁厚70cm。桥墩采用薄壁柱式桥墩,单柱顺水流方向宽200cm,垂直水流方向厚80cm。

本桥采用整板基础。基础厚1m。基础底设置10cm厚C20混凝土垫层+20cm厚碎石垫层。

四、施工总体进度计划

由于本工程受地方征地拆迁等多种因素影响,后工程指挥部对本标段的施工合同工期进行了调整。我部将根据调整后的施工计划时间节点,并结合本标段现场分布情况及工程特点,投入精良的机械设备、组织优秀的施工队伍进行本工程的施工,对人员、机械及材料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施工进度计划的安排做到“统筹规划、科学合理”。

为了实现工期目标管理,对工期实行分阶段控制,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施工准备:

包括机械设备调遣、临时设施、定线测量、图纸复核等工作于2012年04月20日前完成。

基坑开挖计划于2012年04月20日开工,2012年04月30日完成。

整板基础计划于2012年04月30日开工,2012年06月20日完成。

桥台计划于2012年05月15日开工,2012年07月20日完成。

桥墩、系梁计划于2012年06月20日开工,2012年07月30日完成。

上部结构计划于2012年08月01日开工,2012年09月31日完成。

桥面铺装计划于2012年09月20日开工,2012年09月31日完成。

防护工程计划于2012年09月15日开工,2012年10月10日完成。

附属工程计划于2012年09月15日开工,2012年10月20日完成。

 

附表: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时间

2012年

月份

项目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施工准备

基坑开挖

整板基础

桥台

桥墩、系梁

上部机构

桥面铺装

防护工程

附属工程

 

五、工期保证措施

1、人员的保证: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施工进度领导小组,落实各层次的进度控制人员,确定各自的责任,明确其任务。项目经理部要做到提前指挥、高速运转,同时配备业务精、技术好、事业心强,有工程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各专业施工队伍及其作业层由施工骨干力量组成,为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提供组织保证。

2、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建立严密的工期目标体系,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因素对计划实施的影响,制订工期计划目标时留有余地。根据工程特点,将工期目标的实现分解成多个子目标,使工期目标具体化。通过逐个实现子目标,从而达到实现总目标的目的。

3、认真编制有针对性措施的施工方案,确定科学的施工方法,运用网络计划技术绘制网络计划图、目标管理图,以优化的施工组织指导施工。

4、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施工时限,降低工程成本,尤其是要大胆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改进以往的施工做法,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加快施工进度。

5、实施科学的进度计划检查制度,抓好施工过程中对进度计划实施统筹、控制与协调。实行每周一次的工地进度计划执行情况的例行检查,将工程实际进度情况与计划进度相比较,找出计划超前或滞后的原因,总结好的经验,予以推广;制订合理的措施,将已拖的工期抢回来,同时由项目经理部加强对各进度控制单位之间的协调,解决各分项、分部工程之间因进度不相适应而产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使整个项目进度执行有机地统一起来。

6、运用先进的计划管理技术,对进度计划的实施进行动态管理和不断优化,确保施工生产有秩序,有计划地进行。

7、抓好关键工序,关键线路施工计划的实施,确保重点,兼顾一般,对整个工程进度有决定性影响的关键工作,要采取有针对性的保证措施,派专业人员负责其进度计划的实施,制定多套预备方案,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制定对策,确保万无一失。

8、合理组织现场的流水施工,实行专业分工协作,不断地优化劳动力配置及施工机械设备的配备,保证工程项目按预定的进度要求和日生产能力,均衡、连续地向前推进。

9、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组织好劳动力、材料、设备及水电的供应。编制好整个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计划及每个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使施工准备工作做到充分而又连贯。

10、做好施工过程现场调整工作,即人、财、物在时间、空间的调度分布,掌握计划的实施情况,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增进同设计、监理、业主等的联系和密切合作,采取措施,排除各种阻力,加强薄弱环节,实现动态平衡,保证完成作业计划和实现进度目标。

11、做临时停水、停电预先准备工作,现场配置发电机组,设置水池,备用水车,解决临时停水、停电对工程的影响,保证进度计划的实施。

12、在施工良好季节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组织力量加班加点,轮班作业。

13、加快内部机制改革,深挖职工内部潜力及职工的创造性、积极性。

14、积极主动与设计部门、指挥部和监理组的密切合作,对施工中出现的技术、质量等难题,组织攻关,迅速解决技术等难题,加快施工顺利进展。

15、资金的保证:

保证工程施工所需资金的及时到位及正确使用,为工期目标的实现提供确实可靠的经济保证。

16、施工设备的保证:

在设备进场后,在努力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和设备使用效率的同时,加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必要时,可随时增加所需设备;材料做到早计划、早落实。

 

第二部分详细施工方法、顺序、时间

一、施工准备

、内业技术准备工作主要包括:

认真阅读、审核施工图纸,学习施工技术规范。

编写各种施工工艺标准、保证措施及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

结合工程施工特点,编写技术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备齐必要的参考资料。

对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的技术培训。

、外业技术准备工作主要包括:

人员:

各工种的施工人员进场后,先进行开工前的质量、安全培训,然后由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从施工方法到施工注意事项及报验程序等进行详细说明,要求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机械:

各种机械设备均已调试检修,并办理计量合格证书。

砂、石、水泥、钢筋等原材料已经进场,并经过试验检测合格。

用电采用自变压器处接线埋设电缆至施工现场,并配备发电机。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养护用水等均采用生活用水。

二、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

(1)基坑开挖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

1.1、基坑开挖前的准备工作:

(1)测定基坑中心线、方向、高程。

(2)按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情况,决定开挖坡度和支护方案、开挖范围和防、排水措施。

1.2、根据现场的水文情况,在开挖基坑时设置围堰,围堰采用土围堰,并用松散的粘性土填筑,堰顶宽为1-2m,筑堰前应先清理堰底树根、草皮、石块等杂物,填土出水面应分层夯实。堰顶面至少高出施工期最高水位0.5一1.0m,围堰时尽量减少压缩河床断面,满足强度和稳定的要求,并且在施工时我们会尽可能缩短工期,提高工效,保证安全。

1.3、基坑开挖:

根据图纸设计,桥梁左侧为老路,受场地和行车条件所限,基坑要进行垂直开挖,上口开挖面尺寸基本与基坑下口尺寸相同,为有效的保证基坑侧壁施工中的安全,并承受周边建筑和土产生的侧压力,基坑采用护壁加固,打设木桩、竹篱等围堰方式。

开挖基坑时若遇较大渗水时,可采取下列措施:

(1)每层开挖深度不大于0.5m,汇水坑应设于基坑中心。

(2)开挖进入含水层时,宜扩挖40cm,以石料码砌扩挖部位,并在表面喷射一层5~8cm厚的混凝土。

1.4、基坑排水

依据设计图提供的勘探资料,我部拟采用集水坑排水方法,施工时集水坑底比基坑底面标高低50一100cm,以降低地下水位保持基底无水,采用电动或内燃的离心式水泵或潜水泵,保证24小时不间断抽水,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1.5、基底处理

开挖至基底时,应先将基底整修,并在天然状态下铲平、夯实,按实际情况需要采用抛石挤淤,或用片石换填,不得用回填土夯平。然后再换填20cm厚的碎石垫层(分层夯实),10cm厚的C20砼垫层。

1.6、基底检验

基底应检验下列内容:

(1)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和基底高程。

(2)基底地质情况和承载力是否与设计资料相符。

(3)基底处理和排水情况。

(4)检查施工记录及有关试验资料。

(2)整板基础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

根据设计变更图纸提供的地质情况对基坑进行围堰、机械开挖、排水、回填,其中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砼搅拌车运输,砼输送泵车泵送到位。

整板式扩大基础施工质量符合表2.2.2的规定

表2.2.2扩大基础质量检验标准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平面尺寸(mm)

+50

基础底面高程(mm)

土质

+50

石质

+50,-200

基础顶面高程(mm)

+30

轴线偏位(mm)

25

 

2.1、整板基础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2.2、模板

支立模板时重新测量放线,放线时注意曲线上桥台中心坐标与桥梁中心线的偏差,仔细核对标高和桥梁墩台中心坐标。

2.3、钢筋

钢筋在有防护的钢筋制做场地制作,现场绑扎成型。钢筋的根数、直径、长度、编号排列、位置等都要符合设计的要求,钢筋接头的位置和数量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在钢筋上认真绑好高强水泥砂浆垫块,以确保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2.4、混凝土

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使用混凝土运输搅拌车运输,泵送入模,混凝土连续浇筑,每节基础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成。浇筑时在基础整个平截面内水平分层进行,浇筑层厚控制在30cm以内,用插入式振捣棒分层捣固,保证混凝土密实。

混凝土浇筑期间设专人值班,观察模板的稳固情况,发现松动、变形、移位时,及时处理。混凝土收浆后立即覆盖养生。

(3)基础加劲梁、系梁、墩、台、盖梁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

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开挖基坑,安装模板,绑扎钢筋后浇筑混凝土;基础及薄壁柱式桥墩采用大块定型钢模板,桥台、基础加劲梁及盖梁施工采用木模板,现场绑扎钢筋骨架,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

3.1、基础加劲梁施工

安装模板并绑扎钢筋。模板采用木模,模板采用拉杆、钢管支撑牢固,防止跑模。砼浇注前应注意预埋墩身、台身钢筋;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用砼搅拌车运输,砼输送泵泵送入模,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覆盖洒水养护。

3.2、墩(台)身施工

墩、台身施工质量应符合表2.2.3的规定

表2.2.3墩、台身施工质量标准

项目

允许偏差(mm)

项目

允许偏差(mm)

混凝土强度(MPa)

符合设计要求

断面尺寸

+20

竖直度或斜度

0.3%H且不大于20

顶面高程

+10

节段间错台(mm)

5

轴线偏位(mm)

10

预埋件位置(mm)

10

大面积平整度(mm)

5

a、模板工程

基础加劲梁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即可进行墩身施工,墩身模板采用钢模,接缝间用海绵条和密封胶嵌缝,以免漏浆,模板采用栓接,拉杆加以固定确保其稳定性;模板加工板面平整度、光洁度等应满足规范要求,加工完成后,在现场进行拼装,检查模板的结构尺寸、接缝的紧密程度是否能达到设计和施工的规范要求,否则要及时进行调整。

模板安装应达到以下标准:

其轴线、高程、平整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板内干净、无杂物,接缝平整严密;整体具有足够的强度,确保受力不变形。

b、支架工程

墩柱、桥台支撑加固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或钢管,配合水平、斜向撑和拉杆,组成强固的体系,立柱稳定性及纵横梁强度必须经过结构检算,严格控制变形量。

脚手架及工作平台,采用钢管脚手架,组合搭设,并与支撑体系分开,防止造成支撑体系振动移位,为保证结构物尺寸准确、支架必须有良好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3.3、钢筋制备、安装

钢筋的材质、种类、下料、加工、焊接应符合设计及有关规范规定。安装成型应符合下列要求:

基础加劲梁与墩台钢筋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连接牢固,形成一体。

预埋钢筋位置准确,满足钢筋保护层要求。墩身钢筋与预埋钢筋按50%截面错开配置。

钢筋骨架全部点焊成型后吊装就位,并与预埋钢筋焊连。并在不同高度绑扎适量垫块,以保证钢筋在模板中的准确位置和保护层厚度。

墩台身钢筋的绑扎应与混凝土的浇注配合进行。在第一层垂直钢筋配置时,使长度不同,以使同一断面上的钢筋接头符合规范规定。水平钢筋的接头,也应内外、上下互相错开。

3.4、混凝土浇注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泵车泵送入模。

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

1浇筑前,对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将模板内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清除干净,模板内面涂刷脱模剂要均匀,接缝不严密之处,重新填塞紧密;

2浇注前,检查砼的均匀性和坍落度;

3浇注混凝土用脚手架要便于人员、材料上下,保证安全;

4每层砼浇注前,将已浇砼表面凿毛,并清洗干净;

5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分层浇筑厚度不超过30cm,振捣器振捣应符合下列规定:

i.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其移动间距不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保持5~10cm距离;插入下层砼5~10cm;快插慢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

ii.对每一振捣部位,必须振捣至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标志是混凝土不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泛浆、呈平坦状。

6砼的浇筑要连续进行,因故中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砼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时间。否则,按工作缝处理。浇筑过程中,设专人观察所设置的标志及模板、支撑变位情况,如有变形、移位,立即校正加固,处理合格后方可继续进行。

7在浇筑过程中或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将水排除;继续浇筑时,查明原因,减少泌水。

8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对混凝土裸露面修整、抹平,等定浆后在抹第二遍压光或拉毛。

i.拆模养生:

侧模在砼浇注后强度≮3.0Mpa时拆除。底模在结构砼强度≥75%时拆除。砼浇注约6h后开始洒水养生,每天不少于5次。拆模后塑料布覆裹,从顶部浇水养生。

3.5、系梁、盖梁施工

利用混凝土墩柱作模板支承,用两根木梁将一排墩柱用螺栓相对夹紧,上铺横梁,横梁间衬以方木调节间距。在横梁上直接安装底模板。两侧模板借助于横梁、上拉杆和一对三角撑所组成的方框架来固定。所有框架榫眼及角撑均预先制好,安装时用木楔尖紧框构四周,使模板能够迅速准确地定位。混凝土由运输车从拌和站运至墩位处,泵送入模,分层灌筑、振捣。

(4)、上部结构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

上部结构采用现浇法施工,搭设满堂支架。砼采用商品混凝土,砼搅拌车运输,砼输送泵泵送到位。

支架上现浇梁施工质量符合表2.2.4的规定

表2.2.4支架上现浇梁施工质量标准

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轴线偏位(mm)

10

梁(板)顶面高程

+10

断面尺寸(mm)

高度

+5,-10

顶宽

+30

箱梁底宽

+20

顶、底、腹板或梁肋厚

+10,-0

长度(mm)

+5,-10

横坡(%)

+0.15

平整度(mm/2m)

8

现浇混凝土板梁施工工艺框图

 

4.1、地基处理

由于九乡河栈桥下部是整板基础,是刚性结构,故不需要再进行特别处理。

4.2、支架的搭设

支架搭设是整体现浇混凝土板梁的关键工序之一,支架是否稳固,直接关系到现浇板梁的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施工前应经过严密计算确定支架的搭设形式。根据地形特征和实际情况,采用WDJ碗扣式多功能脚手架作满堂支架。这种支架组拆方便,整体稳定性好,变形小。按照碗扣式脚手架的规格和性能经过计算,确定排距,行距均为0.9m进行搭设。在横梁及腹板处,由于混凝土自重较大,相应加大支架的密度,横梁处纵、横桥向间距加密为60cm,腹板处横桥向间距加密为60cm。施工时组装底层立杆应采用2.4m、3.0m两种不同规格的杆件相互交错,避免立杆接头处于同一平面。搭设开始两层支架时,对横杆进行找平确保杆件无扭曲、倾斜现象。支架立杆的垂直偏差必须小于全高的1/200,横杆水平度小于1/400。架体横向、纵向每4-6跨支架设一组沿全高连续搭设的双杆剪刀撑,用扣件与立杆相连接。每道剪刀撑跨越5—7根立杆,斜杆与地面夹角为45~60度。剪刀撑斜杆应与立杆、横杆均进行连接。底部斜杆的下端置于垫板上,上下托可调高度不超过30cm。根据立杆及横杆的设计组合,从底部向顶部依次安装立杆、横杆。一般先全部装完一个作业面的底部立杆及部分横杆,再逐层往上安装,同时安装所有横杆。立杆和横杆安装完毕后,安装剪力撑,保证支架的稳定性。剪力撑通过扣件与碗扣支架连接,立柱纵横间隔设置,安装时尽量布置在框架结点上。

支架底部放置垫木增加地基承载力,垫木上放置可调节式承托用以调节支架水平高度。支架内部设置剪力撑以加强支架稳定性。支架顶托上横桥向铺设15×15方木(间距60cm),再在方木上顺桥向铺设方木(方木中至中间距25cm)。

为便于在支架上高空作业,安全省时,可在地面上大致调好顶托伸出量,再运至支架顶安装。根据梁底高程变化决定横桥向控制断面间距,顺桥向设左、中、右三个控制点,精确调出顶托标高。然后用明显的标记标明顶托伸出量,以便校验。最后再用拉线内插方法,依次调出每个顶托的标高,顶托伸出量一般控制在30cm以内为宜。

 

支架立面示意图

4.3、支架搭设步骤:

1)测量放样,定出支架施工纵轴两侧最外边线。

2)铺设垫木:

在整平的场地上铺设垫木,间距为90cm,垫木必须与地面紧贴,底托放在垫木中心。

3)按照施工放样立支架,首先立横向第一排支架,保证架设时成一条直线,依次架设后续支架,及时安装调整并设置剪刀撑和水平加固杆。标高用支架顶部可调支撑调整。

4.4、支架应稳定、坚固,应能抵抗在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偶然冲撞和振动,应注意以下几点:

1)、支架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接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全面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

2)、支架底座及顶托露出部分应小于30cm。

4.5、模板安装

整个支架成为一个整体后,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经检查合格后,在支架上托横桥向铺设15cm×15cm方木,按间距60cm铺设;铺设方木时用水准仪测量标高,调整顶托的高度使方木高程与反算的标高相符,再在方木上沿顺桥向铺设方木做底板垫木,方木中至中间距25cm,为不损坏底模模板,在方木铺设完后进行预压,观测。标高调整完毕后进行复测合格后再铺设122cm×244cm光面红色竹胶板做板梁底模板。板梁底模板与顺桥向底板垫木采用铁钉钉牢,使其成为一个整体,避免板梁梁底模板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位移。

在底板完成后安装侧模,侧模应严格控制垂直度,且固定牢固,保证腹板尺寸,侧模的内楞采用5×7.5cm的方木,间距为30cm;外楞采用10×10cm的方木,间距按40cm布置。内膜在加工成型后在底板、腹板钢筋绑扎完毕,检验合格后直接吊入板梁。板梁模板安装要牢固、模内尺寸准确,模板表面平整光滑,满足设计要求。

模板安装技术要求:

1)、模板安装时,妨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设,模板不应与脚手架联接,避免引起模板变形;

2)、安装侧模时,应防止模板的位移和凸出,梁的侧模设横向固定支撑;

3)、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接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全面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

4)、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止倾覆设施。

4.6、支架预压

在支架搭设完毕并完成板梁底模垫木的铺设后,需要对支架进行预压,其目的是:

1)、试验支架的整体承载力,检验搭设质量;2)、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使支架基础完成大部分沉降;3)、观测支架变形量,为标高控制提供数据。

1)预压重量的确定:

为消除支架变形对现浇板梁的影响,采用梁体重量120%的重量对支架进行预压。

2)预压方式和顺序:

预压的目的是检验支架的承受能力,消除非弹性变形,观测支架的弹性变形与非弹性变形结果,为铺设调整底模标高提供直接数据。通过对一孔支架进行局部布点预压,校对理论计算结果。

预压方法如下:

首先,预压前在底模底板布设观测点。在桥宽的左、中、右顺桥方向支点处、桥孔跨的1/4处、跨中,设置15个观测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