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2602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课程标准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课程标准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课程标准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课程标准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课程标准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课程标准考试试题.docx

《语文课程标准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程标准考试试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课程标准考试试题.docx

语文课程标准考试试题

语文课程标准考试试题

一、  填空。

(40分,每空2分)

1、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   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3、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4、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5、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6、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7、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8、   1——4年级从(写话)、(习作)

9、   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10、  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判断。

(20分,每小题4分,正确的在括号里打对号,错的打×)

1、   语文能力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

2、   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

3、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

4、   识字与写字的要求相同,1——2年级要多认多写。

(×)

5、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

6、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独立进行,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

三、  选择。

(20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横线上)

1、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C )的整体提高。

A、语文知识B、语文能力C、语文素养

2、(A )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A、学生  B、教师  C、学生和教师

3、阅读是学生的(A )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 的阅读实践。

A、个性化  B、整体化  C、综合化

4、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B )、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A、学习态度  B、学习方式  C、学习目的

四、  简答。

(20分)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力的语文课程。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试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4、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5、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6、语文学科各阶段目标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7、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8、教学建议:

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9、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10、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11、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12、(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13、精读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目标,具体考察学生的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14、写作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评价,如:

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

对写作的评价还要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1、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于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2、   (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3、   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应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4、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游览。

5、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6、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

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语言)、(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7、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8、   语文课程总目标第四条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二、  判断。

1、   陶行知:

“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是反指学校要与社会统一,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要求学校与社会建立密切联系,打破学校在时间和空间与社会隔绝的状况。

(√)

2、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观点是说教学做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做是教与学的中心。

(√)

3、   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的内涵是:

解放儿童的双眼,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思想。

(×)

4、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在教师对待学生的师德方面所提倡的师德规范。

“师爱”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核心。

(√)

5、   亲历性、真实性是教育叙事的基本品格。

(√)

6、   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典型性事件或故事,把这些事件或故事记录下来,加上作者的反思或感悟,就是案例研究。

(√)

7、   苏霍姆林斯基在论课堂教学时提出的分层教学是说把一个班学生明显划分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让学生都知道自己在哪一个层次中。

(×)

8、   苏霍姆林斯基说:

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

(√)

9、   加德纳提出每个人至少有五种智能。

(×)

10、  每节课中应同时应用加德纳的全部智能来教,并同时训练全部智能。

(×)

三、  选择。

(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1、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是(①)

(1)   生活即教育  

(2)社会即学校  (3)教学做合一

2、   陶行知创造教育的目标是(①)

(1)  养创造性人才与真善美的人

(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与创造性人才

3、   陶行知实施创造教育的条件中(③)是最利于创造力发挥的首要条件。

(1) 因材施教;

(2)实践与思考;(3)民主化;(4)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4、(②)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1) 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

(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4)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5、苏霍姆林斯基主要的教育思想是(②)

(1)建构主义理论;

(2)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论;

(3) 多元智能理论;

6、所谓“自我反思”是指(③)

(1)     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助与合作;

(2)     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

(3)     是指教师把自己日常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和研究对象;

7、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①)

(1)     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2)     教育叙事、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3)     案例、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

8、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创造了(①)等教学方法。

(1)     记忆法、思维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2)     观察法、思维法和探险性学习方法;

(3)     复习法、检测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9、(①)是多元智能理论确立的直接教学目标。

(1)     深刻理解并学以致用;

(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     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10、建构主义理论中阐述学习的四大要素是(②)

(1)      理解、记忆、协作、交流;

(2)      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

(3)      自主、合作、探究、记忆;

四、  简述题。

1、   你是怎样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

答: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用适应实际需要的训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   你在教学中是怎样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

答: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思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教版六年制第三册《坐井观天》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语丈课程标准》指出: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

这一教学片断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突出表现为开放了课堂,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1.本片断开放了教学内容。

以教材为载体,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2.开放了教学的过程。

教学没有指令性,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学生自由

读对话,做实验,看动画,述情景,说感悟,并且创造性表演了《坐井观天》,充分地进行语言实践,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教版六年制第五册《揠苗助长》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这一教学片断注重了整体设计,抓住了重点,重在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变换角色,深入体会人物心理特征,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和时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感悟深刻。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教者从学生看图入手到学生口语表达及动手绘画、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把文中没有的充分的挖掘和表达出来,使理解文章的程度加深,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变换角色,深入体会任务内心世界教者巧用“变换角色”这一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感悟。

一会儿充当拔苗人,一会儿充当旁观者,让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在情感活动中获得思想启迪,发展思维能力。

三、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了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联系生活实际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初步培养了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科学态度。

人教版五年制第四册《妈妈的爱》教学实录与评析师

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个性花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本课力求体现这一理念,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要的前提下,让他们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表达方式。

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发展,形成独特的情感体验,使课文内容及所蕴涵的情感在学生心中得到延伸和拓展。

作文教学《雪花儿》实录与评析

文的选材是从联系学生生活密切的大自然事物入手,启发学生观察想象,放谈感受和体验。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他们语言表达的创造性。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是无拘无束的,学生愿怎么想就怎么想,愿怎么说就怎么说,愿怎么做就怎么做。

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都是开放的。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激活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如,在情境对话中,在角色表演中,在讨论探究中,教师把学生看成是伙伴的关系,积极的参与活动,一下子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教师的引导和调控,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如每个环节的进行,教师都是有意设计的,教师的要带学生走入情境,启发思考和创新,同时针对学生发表的言论,要进行评价,促进他们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把讨论写法放在了最后,这样做减缓学生的压力,体现了又放到收的过程,做到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这种作文形式的讨论与过去的不同,它是在学生自主建构基础上达成的,没有严格的规定,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尽量的达到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做到文通字顺,不讲究开头、结尾、过渡,符合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

人教版五年制第二册《爱吃的水果》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1、渗透学法。

这一教学片断,教师有机地渗透了学习方法,运用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评一评等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去的出结论,同时使学生学会了说话,积累了词语。

2、突出主体。

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民主、宽松的说话氛围,使学生勤于动手,乐于探究;教师提问的方式以启发式、商讨式为主,让学生感到轻松、自然;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自己尝试、自己说评,实现了自主学习的愿望。

3、培养创新精神,学生通过小组研讨,合作交流,于是,有了新的发现,最后用不同的形式来汇报,使学生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也展示了思维的差异性。

这样学习既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激发了创新的火花。

教版第四册《画风》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这一教学片段,充分尊重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读自悟,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活学生灵性服务。

教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决定怎样读、怎样学,让学生主动探究,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同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为老师提建议,为同学提建议,表演、朗读、画画。

展示了风采,张扬了个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