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湾区高考模拟考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2435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卢湾区高考模拟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卢湾区高考模拟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卢湾区高考模拟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卢湾区高考模拟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卢湾区高考模拟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卢湾区高考模拟考试.docx

《卢湾区高考模拟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卢湾区高考模拟考试.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卢湾区高考模拟考试.docx

卢湾区高考模拟考试

卢湾区2008年高考模拟考试

物理试卷

题号

总分

20

21

22

23

24

得分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等填写清楚。

2.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应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3.本试卷一、四大题中,小题序号后标有字母A的试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标有字母B的试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其它未标字母A或B的试题为全体考生必做的试题。

不同大题可以选择不同的A类或B类试题,但同一大题的选择必须相同。

若在同一大题内同时选做A类、B类两类试题,阅卷时只以A类试题计分。

4.第20、21、22、23、24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

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20分)填空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

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本大题中第1、2、3小题为分叉题,分A、B两类,考生可任选一类答题。

若两类试题均做,一律按A类题计分。

A类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

图1

1A.如图1所示,在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B的电场中,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负点电荷A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速度v绕B沿顺时针方向作匀速圆周运动,则B带_____(选填“正”或“负”)电,电荷A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__________。

(静电力常量为k)

2A.如图2所示,一列周期为T的横波在绳上向左传播,

图2

t=0时刻正好传到P点,则P点将向______开始运动。

在图2上画出t=

T时刻该段绳上的波形图。

图3

3A.如图3所示,已知R1=10Ω,R2=20Ω,R3=20Ω,AB两端间电压恒为30V,若CD之间接理想电压表,则电压表示数U=_____V;若CD之间改接理想电流表,则电流表示数I=______A。

B类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

图4

1B.如图4所示,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负点电荷A仅在磁场力作用下以速度v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沿顺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则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_____(选填“里”或“外”),电荷A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__________。

2B.如图5是一个门电路符号,图6是其

A端和B端输入电压的波形图。

该门电路

的名称是

图5

门电路。

请在图6中画出

图6

Z端输入电压的波形图。

图7

3B.如图7所示,一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在220V的照明电路上,向额定电压为2.20×104V的霓虹灯供电,为使霓虹灯正常发光,那么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

n2=______;为了安全,需在原线圈回路中接入熔断器,当副线圈电路中电流超过10mA时,熔丝就熔断,则熔丝熔断时的电流I=________。

公共题(全体考生必做)

图8

4.如图8所示,质量分别为m、2m的球A、B,由轻质弹簧相连后再用细线悬挂在正在竖直向上做匀减速运动的电梯内,细线承受的拉力为F,此时突然剪断细线,在绳断的瞬间,弹簧的弹力大小为___________;小球A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

图9

5.如图9所示为一个竖直放置、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ABC,B是最低点,AC与圆心O在同一水平高度,AB段弧面是光滑的,BC段弧面是粗糙的。

现有一根长为R、质量不计的细杆,上端连接质量为m的小球甲,下端连接质量为2m的小球乙。

开始时甲球在A点,由静止释放后,两球一起沿轨道下滑,当甲球到达最低点B时速度刚好为零,则在此过程中,两球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大小为______;在下滑过程中,乙球经过B点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二、(40分)选择题

I.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答案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6.下列实验中,能证实光具有波动性的是----------------------------------()

光电效应实验

光的双缝干涉实验

光的圆孔衍射实验

α粒子散射实验

(A)

(B)

(C)

(D)

7.用α粒子轰击铝核(

Al),产生磷核(

P)和x粒子,磷核(

P)具有放射性,它衰变后变成硅核(

Si)和y粒子,则x粒子和y粒子分别是-----------------------------()

(A)质子

H、电子

e(B)质子

H、正电子

e

(C)中子

n、电子

e(D)中子

n、正电子

e

8.某同学通过以下步骤测出了从一定高度落下的排球对地面的冲击力:

将一张白纸铺在水平地面上,把排球在水里弄湿,然后让排球从规定的高度自由落下,并在白纸上留下球的水印。

再将印有水印的白纸铺在台秤上,将球放在纸上的水印中心,缓慢地压球,使排球与纸接触部分逐渐发生形变直至刚好遮住水印,记下此时台秤的示数即为冲击力的最大值。

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的方法与该同学的方法相同的是---------()

(A)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B)建立“点电荷”的概念

(C)建立“电场强度”的概念

(D)建立“光子说”的理论

9.如图10所示,铁芯右边绕有一个线圈,线圈两端与滑动变阻器、电池组连成回路。

左边的铁芯上套有一个环面积为0.02m2、电阻为0.1欧的金属环。

铁芯的横截面积为0.01m2,且假设磁场全部集中在铁芯中,金属环与铁芯截面垂直。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使铁芯中的磁感应强度每秒均匀增加0.2T,则从上向下看------------------()

(A)金属环中感应电流方向是逆时针方向,感应电动势大小为4.0×10-3V

(B)金属环中感应电流方向是顺时针方向,感应电动势大小为4.0×10-3V

图10

(C)金属环中感应电流方向是逆时针方向,感应电动势大小为2.0×10-3V

(D)金属环中感应电流方向是顺时针方向,感应电动势大小

为2.0×10-3V

10.质点所受的力F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11所示,力的方向始终在一直线上。

已知t=0时,质点的速度为零,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0、t2、t4时刻质点的加速度最大

(B)t2时刻质点的动能最大

(C)t4时刻质点回到出发点

图11

(D)力F始终对物体作正功

II.多项选择题。

(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

把正确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一小题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填写在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

11.如图12中是一簇未标明方向、由单一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线,虚线是某一带电粒子通过该电场区域时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的两点,若带电粒子在运动中只受电场力作用,根据此图可判断出该带电粒子---------------------------------()

(A)电性与场源电荷的电性相同

(B)在a、b两点所受电场力大小Fa>Fb

(C)在a、b两点时速度大小va>vb

图12

(D)在a、b两点的电势能Ea<Eb

12.如图13所示,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波源S1和S2分别位于x轴上-0.2m和1.2m处,两列波的波速均为v=0.4m/s、振幅均为A=2cm。

图示为t=0时刻两列波的图像,此刻平衡位置处于x轴上0.2m和0.8m的P、Q两质点刚开始振动,质点M的平衡位置处于x=0.5m。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列波的周期均为1s

(B)t=0.75s时刻,质点P、Q都运动到M点

(C)t=1s时刻,质点M的位移为-4cm

(D)在两列波叠加的过程中,质点M的

图13

振动得到了加强,位移始终是-4cm

13.圆柱形气缸固定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截面如图14所示,用硬杆连接的两个活塞在气缸的左右两侧分别封闭了两部分气体A、B,活塞可自由移动。

两侧的横截面积SA<SB,两活塞间的C部分可通过阀门K实现与外界的连通或断开。

开始时两边气体温度相同,活塞处于平衡状态。

现使两边气体缓慢升高相同的温度,重新平衡后两边气体压强的增量分别为△pA和△pB。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C部分是真空,则在温度升高的过程中活塞始终不动

(B)若C部分是真空,则最终平衡时△pA=△pB

(C)若C部分与外界大气连通,则活塞向右移

图14

(D)若C部分与外界大气连通,则最终平衡时△pA>△pB

14.加速度计是测定物体加速度的仪器,图15所示为应变式加速度计的结构示意图。

敏感元件(相当于振子)由弹簧连接并架在光滑支架上,支架与待测系统固定在一起,敏感元件下端滑动臂可在滑动变阻器上R自由滑动。

当系统加速运动时,敏感元件发生位移,带动滑动臂移动,引起电压表示数变化。

调整接触点C的位置,使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电压表示数为0,并将此时指针所指位置标定为0m/s2,则------------------()

(A)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用来改制的电压表零刻度应在刻度盘

的中央,接触点C的位置相应地调在滑动变阻器的中央

(B)电压表表盘改制成加速度计表盘后,其表面刻度一定还是

均匀的

(C)增大所用电压表的量程就能增大这种加速度计的量程

图15

(D)这种加速度计只能用来测量系统沿支架方向的加速度

三、(30分)实验题

图16

15.(6分)如图16所示,在竖直板上不同高度处各固定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弧轨道,轨道的末端水平,在它们相同位置上各安装一个电磁铁,两个电磁铁由同一个开关控制,通电后,两电磁铁分别吸住相同小铁球A、B,断开开关,两个小球同时开始运动。

离开圆弧轨道后,A球做平抛运动,B球进入一个光滑的水平轨道,则:

(1)B球做__________运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球正好砸在B球上,由此现象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2)若两个小球相碰的位置恰在水平轨道上的P点处,固定在竖直板上的方格纸的正方形小格每边长均为5cm,则可算出B铁球到达P点的速度为________m/s。

(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6.(6分)寒假前,某同学利用DIS系统对封闭在注射器内的一定质量的气体做了两次等温过程的研究。

第一次是在室温下通过推、拉活塞改变气体体积,并记录体积和相应的压强;第二次在较高温度环境下重复这一过程。

(1)结束操作后,该同学绘制了这两个等温过程的p-1/V关

系图线,如图17。

则反映气体在第二次实验中的p-1/V关系图

线的是(选填“1”或“2”);

(2)该同学是通过开启室内暖风空调实现环境温度升高的。

在等待温度升高的过程中,注射器水平地放置在桌面上,

图17

活塞可以自由伸缩。

则在这一过程中,管内的气体经历了一个

(选填“等压”“等温”或“等容”)的变化过程,请

将这一变化过程在图17中绘出。

(外界大气压为1.0×105Pa)

17.(4分)利用如图18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滑块和滑板

间的动摩擦因数。

将质量为M的滑块A放在倾斜滑板B上,

C为位移传感器,它能将滑块A到传感器C的距离数据实

时传送到计算机上,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出滑块A的速率-时间(v-t)图像。

(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先给滑块A一个沿滑板B向上的初速度,得到的v-t图像如图19所示。

利用该图像可算出滑块A上滑时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m/s2;

图19

(2)从图线可得滑块与滑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_______。

18.(6分)某学习小组通过实验来研究用电器Z的导电规律。

他们在实验中测得用电器Z两端的电压与通过Z的电流的数据如下表:

U/V

0.0

0.2

0.5

1.0

1.5

2.0

2.5

3.0

I/A

0.000

0.050

0.100

0.150

0.180

0.195

0.205

0.215

 

(1)请根据上述表格中的数据,在

图20中用笔连线补充完成该电路的

实物图;

 

图21

图20

(2)利用这些数据绘出的用电器Z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21所示,请根据这些数据和图线解决下列问题:

若把用电器Z接入图22所示的电路中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100A,已知A、B两端电压恒为1.5V,则定值电阻R0阻值为________Ω;

若将两个与上述电阻相同的定值电阻R0并联后接入同一电路,如图23,则在该电路中用电器Z的工作压为__________V。

19.(8分)学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

后,为了定量验证感应电动势E与时间△t成反比,某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24所示的一个实验装置:

线圈和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强磁铁和挡光片固定在运动的小车上。

每当小车在轨道上运动经过光电门时,光电门会记录下挡光片的挡光时间△t,同时触发接在线圈两端的电压传感器记录下在这段时间内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

利用小车末端的弹簧将小车以不同的速度从轨道的最右端弹出,就能得到一系列的感应电动势E和挡光时间△t。

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次数

测量值

1

2

3

4

5

6

7

8

E/V

0.116

0.136

0.170

0.191

0.215

0.277

0.292

0.329

△t/×10-3s

8.206

7.486

6.286

5.614

5.340

4.462

3.980

3.646

(1)观察和分析该实验装置可看出,在实验中,每次测量的△t时间内,磁铁相对线圈运动的距离都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从而实现了控制__________不变;

(2)在得到上述表格中的数据之后,为了验证E与△t成反比,他们想出两种办法处理数据:

第一种是计算法:

算出____________________,若该数据基本相等,则验证了E与△t成反比;第二种是作图法:

在直角坐标系中作_________________关系图线,若图线是基本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则也可验证E与△t成反比。

图24

四、(60分)计算题。

(本大题共5小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

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A类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

时间/s

弹簧秤示数/N

电梯启动前

50.0

0~3.0

58.0

3.0~13.0

50.0

13.0~19.0

46.0

19.0以后

50.0

20A.(10分)一同学想研究电梯上升过程的运动规律。

某天乘电梯上楼时他携带了一个质量为5kg的砝码和一个量程足够大的弹簧秤,用手提着弹簧秤,砝码悬挂在秤钩上。

电梯从第一层开始启动,中间不间断,一直到最高层停止。

在这个过程中,他记录了弹簧秤在不同时段内的读数如右表所示。

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求:

(1)电梯在最初加速阶段的加速度a1与最后减速阶段的加速度a2的大小;

(2)电梯在3.0~13.0s时段内的速度v的大小;

(3)电梯在19.0s内上升的高度H。

 

B类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

20B.(10分)一同学想研究电梯上升过程的运动规律。

某天乘电梯上楼时他携带了一个质量为5kg的砝码和一套便携式DIS实验系统,砝码悬挂在力传感器上。

电梯从第一层开始启动,中间不间断,一直到最高层停止。

在这个过程中,显示器上显示出的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5所示。

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求:

(1)电梯在最初加速阶段的加速度a1与最后减速阶段的加速度a2的大小;

(2)电梯在3.0~13.0s时段内的速度v的大小;

图25

(3)电梯在19.0s内上升的高度H。

公共题(全体考生必做)

21.(10分)如图26所示,底面积s=40cm2的圆柱形气缸C开口向上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内有一可自由移动的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不可伸长的细线一端系在质量为2kg活塞上,另一端跨过两个定滑轮提着一轻弹簧B和质量也为2kg的物体A。

开始时,封闭气体的压强p1=1.0×105Pa,温度t1=7℃,活塞到缸底的距离l1=10cm,物体A的底部离地h1=2cm,弹簧的伸长量为2cm。

已知外界大气压p0=1.0×105Pa不变。

现对气缸内的气体缓慢加热,试求:

(1)当物体A刚触地时,气体的温度加热到了多少℃?

(2)当弹簧恰好恢复原长时,气体的温度加热到了多少℃?

 

图26

 

22.(12分)嫦娥一号奔月成功这一事件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对月球的关注程度。

以下是有关月球知识的几个问题,请解答:

(已知月球质量为M,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数为G)

(1)若在月球上以初速度v1竖直上抛一个物体,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h1为多少?

(2)若在月球上荡秋千,将人视为质点,秋千质量不计、摆长不变、摆角小于90,若秋千经过最低点位置的速度为v2,人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2为多少?

(3)若在月球上发射一颗绕它运行的卫星,则发射卫星的最小速度v3为多少?

 

23.(14分)在足够大的绝缘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m=1.0×10-3kg、带电量q=1.0×10-10C的带正电的小球,静止在O点。

以O点为原点,在该水平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Oxy。

在t0=0时突然加一沿x轴正方向、大小E1=2.0×106V/m的匀强电场,使小球开始运动。

在t1=1.0s时,所加的电场突然变为沿y轴正方向、大小E2=2.0×106V/m的匀强电场。

在t2=2.0s时所加电场又突然变为另一个匀强电场E3,使小球在此电场作用下在t3=3.0s时速度变为零。

求:

(1)在t1=1.0s时小球的速度v1的大小;

(2)在t2=2.0s时小球的位置坐标x2、y2;

(3)匀强电场E3的大小;

(4)请在图27的坐标系中绘出该小球在这3s内的运动轨迹。

 

图27

 

图28

24.(14分)如图28所示,传送带的两条边是电阻不计的金属丝,两条边的中间用n根阻值为r、长为L的电阻丝焊接起来。

每两根电阻丝之间间隔距离也为L,整根传送带的质量为M。

蹄形磁铁两极间的匀强磁场部分的宽度恰为L(两极正对区域以外磁场的影响可忽略),磁感应强度为B。

传送带紧紧地套在两个轻质绝缘轮轴P、Z上,在P轮轴的多余部分上绕有不可伸长的细线,细线的自由端挂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C。

开始时整个装置静止,现由静止释放物体C,C竖直下落带动P轮轴转动,使得整根传送带运动起来。

当C下降距离为h时开始匀速运动。

设绳足够长,轴的转动摩擦不计,求:

(1)C匀速运动时轮轴P对传送带的静摩擦力f;

(2)在磁场中运动的电阻丝中的最大感应电流I;

(3)电阻丝运动产生的最大感应电动势E;

(4)在物体C下降h的过程中,传送带中产生的总热量Q。

 

卢湾区2008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20分,每个空格2分)

1A.正,

2A.上,

3A.20V;0.75A

1B.里,

2B.与,

3B.1:

100,1A

4.

,g+

5.(2-

)mgR,

二、(4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6-10每小题4分,11-14每小题5分)

6

7

8

9

10

B

D

A

C

B

11

12

13

14

BCD

AC

AD

ABD

三、实验题(30分)

15.(6分)

(1)匀速直线运动,A球(平抛运动的小球)水平

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2)1m/s

16.(6分)

(1)1,

(2)等压,

17.(4分)

(1)8m/s2

(2)0.25

18.(6分)

(1)如右图

(2)

10Ω,

0.83V

19.(8分)

(1)相同,磁通量的变化量

(2)感应电动势E和挡光时间△t的乘积,感应电动势E与挡光时间△t的倒数

四、计算题(60分)

20A.(10分)

(1)a1=

m/s2=1.6m/s2,(2分)

a2=

m/s2=0.8m/s2(2分)

(2)v1=a1·t1=1.6×3m/s=4.8m/s(2分)

(3)H=

a1t12+v1t2+

a2t22=

×1.6×32m+4.8×10m+

×0.8×62m=7.2m+48m+14.4m=69.6m(4分)

20B.(10分)同20A

21.(10分)

(1)

;T2=

T1=

×280K=336K(3分),t2=63°C(1分)

(2)p1=1.0×105Pa,T1=280K,V1=10×40cm2

P3=p1+

=1.0×105Pa+0.5×104Pa=1.05×105Pa(2分)V3=14×40cm2(1分)

T3=

T1=

×280K=411.6K(2分)t2=138.6℃(1分)

22.(12分)

(1)G

=mg(2分),GM=gR2,g=

(1分),h1=

(3分)

(2)mgh2=

mv22(2分),h2=

(1分)

(3)G

=m

R(2分)∴v32=

,v3=

(1分)

23.(14分)

(1)a1=

m/s2=0.2m/s2(2分)

v1=a1·Δt1=0.2×1.0m/s=0.2m/s(2分)

(2)x2=

a1Δt12+v1Δt2=

×0.2×1.02m+0.2×0.1m=0.3m(3分)

y2=

a2Δt22=

×0.2×1.02m=0.1m(1分)

(3)v22=2v12,v2=

v1=

×0.2m/s=0.28m/s(1分)

a3=

m/s2=0.28m/s2(1分)

E3=

=2.8×10-6V/m(1分)

(4)(3分)

24.(14分)

(1)设轮轴半径为r,细线对轮轴P的拉力为T,轮轴力矩平衡有:

Tr=fr,因此有f=T=mg(2分)

(2)F安=f=mg=BIL因此I=

(2分)

(3)E=I(r+

)=

(4分)

(4)BLvm=E∴vm=

(2分)

能量守恒mgh=

mvm2+

Mvm2+Q(3分)∴Q=mgh-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