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1775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科《凡卡》导学案——第一课时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五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立柜、眯眯笑、邮筒、地址、衬衫、偷偷”等词语。

准确、流利朗读课文。

(重点)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凡卡的心愿是什么。

(难点))

【自主学习】 

1、听写生字词语。

生互评互改,并指出易错的字,多音字。

(注音)

吉()爹()炕()立柜()祷告()

锈()摩平()皮袄()揪着()稀粥()

词语句子我理解:

摩平:

    捉弄:

 打发:

 

祷告:

    指望:

2、说说你对凡卡有了那些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交流】  小组交流  

1、提炼信的内容

2、“苦”——阅读凡卡的信,围绕“信”,体会凡卡的痛苦生活和急切的心情。

例:

我的发现:

凡卡的命运非常悲惨,主要体现在:

3、“乐”——认识插叙,了解插叙内容对表达凡卡生活的作用。

例:

他想起到树林里去砍圣诞树的总是爷爷,爷爷总是带着他去。

多么快乐的日子呀!

我的体会是:

4、“痛”——细节描写的运用,使甜蜜的梦回到了永远的痛。

【展示激励】小组展示  

对比、反衬的运用。

举例。

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我的体会是:

【达标测试】

1、小小书法家

chúguìmāpíngpíǎoyóutǒng

()()()()

jiūzhùxīzhōujíxiángdǎogào

()()()()

2、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拒(    )钓(    )摩(    )揍(    )

柜(    )钩(    )磨(    )凑(    )

3、词语填空我最行

希望  期望  指望  巴望  盼望  渴望

(1)过了一个钟头,凡卡怀着甜蜜的()睡熟了。

(2)凡卡认为自己的生活没有(   )了,连狗都不如。

(3)凡卡疲惫极了,多么(   )能好好地睡一觉。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学科长评价:

五年级语文科《凡卡》导学案——第二课时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信的内容,感受到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

(重点)

2、认识“插叙”,掌握插叙的表达方法。

(难点)

3、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善于与他人交流。

【自主学习】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知道文章记叙了

,告诉我们

2、结尾写道:

“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对此你有什么感受?

3、找出课文中插叙的部分,想一想,插叙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合作探究】找出课文中插叙的部分,想一想,插叙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展示激励】

再次深入阅读,根据课文情节的变化,体会凡卡的苦难生活,你对自己的幸福生活有什么感想?

【拓展延伸】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了身边同学受苦的事情?

你是怎样看待的?

请举例说说。

【达标检测】

一、读拼音,写汉字

guìxiùmāǎoxīzhōu

立()生()()平皮()()()

jíxiàngdālɑyóuchāinuǎnkàng

()()()()

二、选词填空。

失望指望希望盼望

凡卡在鞋店当学徒,受尽了老板的折磨,生活没有()。

他写信给爷爷()爷爷接他回去,寄出信后,他整天()着,可是两个多月过去了,爷爷没有来,他非常()。

三、课文内容填空

1、从第一自然段“从老板的立柜中取出一小瓶墨水,一支笔尖生了锈的钢笔,一张揉皱了的白纸”一句有什么作用?

2、文中几次写到凡卡“叹了一口气”?

3、凡卡的悲惨生活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①②

③。

4、课文第六自然段属于描写,作用是

5、课文最后一段是人物描写,写出了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学科长评价:

五年级语文科《种子的梦》导学案——第一课时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1、学生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冰冷冰冷的世纪,憩睡、滋润、孕育、积攒、迎接”等。

2、理解诗歌内容,知道“种子的梦是什么,种子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梦的”。

(重、难点)

【知识链接】

“文化大革命”期间,柯岩和丈夫深受迫害,但没有被击倒,因为他内心深处有一种“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气魄和“拨开云雾见日月”的希望。

今天,让我们走近柯岩,体会她在艰苦的环境中不畏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

【自主学习】

1、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合作交流】

1、细读课文,说说每节诗的意思。

第1—2节:

种子梦想(),

而默默地()。

第3—4节:

种子的梦想是()。

2、交流种子的梦想。

3、品读种子的梦想这些句子,体会表达上的特点。

()

4、种子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拓展延伸】

1、自读感受最深的地方,体会诗句平实无华的语言中所蕴含的道理。

2、体会诗在表达上的方法。

【当堂检测】

一、给下列字词注音

吮吸()积攒()酿造()憩睡()妒忌()许诺()

絮语()明媚()褐色()花瓣()孕育()盟誓()

二、理解词语

憩:

滋润:

孕育:

积攒:

溶化:

倾心交付:

三、比较形近字并组词

褐()瓣()酿()允()

揭()辫()醒()吮()

四、默读全文,完成阅读发现:

(教师寄语:

思考是人类最大的乐趣。

1、本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本诗课分为几部分?

3、本文作者是谁,对这位作家你有哪些了解?

4、作者是什么时候写的这首诗的,她要借这首诗来寄托什么呢?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学科长评价:

五年级语文科《种子的梦》导学案——第二课时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1、体会诗歌在表达上的方法。

2、进一步理解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不畏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

【自主学习】

一、按要求写词语

1、近义词2、反义词

交付()许诺()冰冷()妒忌()

思念()嫉妒()甜蜜()辽阔()

憩睡()叹息()

二、按课文内容连线

甜蜜吮吸明媚的花朵

轻轻地积攒辽阔的阳光

一点一滴地伸展相思的大地

缓缓地挤碎悄悄的花滴

慢慢地叹息鲜艳的絮语

【合作交流】

1、种子的梦是什么?

 

2、诗歌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有什么作用?

 

3、种子是如何实现它的“梦”的,经历了哪些困难与痛苦?

 

4、同学们,你们的梦想是什么?

 

【当堂检测】

一、对号入座(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誓:

表示决心照说的话实行;

表示决心的话。

1、我愿意相信它的明誓,醉心于它忙碌的许诺里。

()

2、我们在队旗下宣誓。

()

酿:

酿造;

蜜蜂做蜜;

逐渐形成。

3、蜜蜂酿蜜是艰苦的劳动。

()

4、纯粮酿造的酒就是好喝。

()

5、这事幸亏发现得早,否则酒酿成大祸了。

()

二、感受诗句。

诗歌的结尾,诗人这样写道:

“于是我溶化在母亲的怀抱,并且相信:

明年的春天会更加美丽。

”请说说你的感受。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学科长评价:

五年级语文科《语文天地五》导学案——第一课时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让学生自读自悟,用心去感受,使学生自身产生共鸣,受到启发教育。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思路,体会内心独白手法所产生的效果。

3、引导学生默读思考,小组交流等方式,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大胆发言,发挥想象力来谈学完此文的感受。

【知识链接】

这是泰戈尔诗集《新月集》的两首散文诗。

作者用平和的笔触,娓娓道来,像在诉说又似自语,描绘了孩子美好、善良的内心世界。

《对岸》中诗人通过“我”想象中的“对岸”,描绘了一片恬美神奇的乐土。

《职业》是一篇叙事散文,它用儿童的眼光写出了“我”对生活中所遇到的几种职业的向往。

一、学习《对岸》

【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把不懂的词语、内容画下来。

2、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讨论交流。

【合作交流】

(1)散文可分为几部分?

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2)孩子为什么渴望到对岸去?

设想一下,对岸情形如何呢?

对岸在孩子心目中是怎样的两幅画?

(3)诗人如何描绘“我”想象中的对岸的美丽景色的呢?

(4)读了诗歌,你有什么感受?

【展示提升】

为什么《对岸》一文反复强调“妈妈,如果你不在意”?

二、学习《职业》

【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把不懂的词语、内容画下来。

2、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讨论交流。

【合作交流】

(1)“我”当时只是一名学生,为何有从事这几种职业的念头,并且“我”为什么只想从事这三种职业?

(2)读了散文,你有什么感受?

(3)你长大了想从事什么职业?

【展示提升】

《职业》一文作者的愿望是什么?

你想从事什么职业?

【当堂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diāoluòzhǎozénuòyánjiānáowēixié

()()()()()

2、比一比组成词语。

辩()挨()跤()绑()磅()赌()畜xù()

辫()唉()咬()邦()傍()堵()chù()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心()意()面面()()()口()声()手()闲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学科长评价:

五年级语文科《古诗二首》导学案——第一课时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描绘的火热劳动场景。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重点)

3、体会诗人赞美了不辞辛苦为他人酿造幸福的劳动者的真挚感情。

(难点)

【知识链接】

秋浦:

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

秋浦歌:

赞美秋浦冶炼工人的诗。

紫烟:

冶炼时炉中升腾起的烟,颜色较红,在夜色中带紫。

赧郎:

指被炉火映红了脸庞的冶炼工人。

寒川:

冰冷的河水。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

李白一生相信道教,有超凡脱俗的思想,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好饮酒,曾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名句。

我们曾学过他的诗《望庐山瀑布》《静夜诗》等。

【自主学习】

一、借助资料,了解作者。

二、学习诗歌,初步理解诗意。

三、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注意读准以下字音:

乱赧

【合作交流】

1、这首诗的大意是什么?

 

2、汇报补充。

【展示激励】

1、我能有感情地阅读。

展示---评价

2、我会背诵默写《秋浦歌》

【质疑问难】

谁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学生质疑,答疑,师适明引导)

【达标检测】

默写古诗《秋浦歌》,完成问题

秋浦歌

1、这首诗的作者是,诗歌描写了的场面,表达了诗人。

2、诗歌中与“火”有关的诗句是。

诗歌中与“色”有关的诗句是。

诗歌中与“声”有关的诗句是。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学科长评价:

五年级语文科《古诗二首》导学案——第二课时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1、认识及正确书写诗中的生字、新词。

2、读懂诗句,体会描写的情景以及抒发的情感。

(难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重点)

【知识链接】

李绅:

唐朝诗人,二十岁中进士,被皇帝招为官翰林学士。

悯农:

怜悯、同情农民。

【自主学习】

(1)“春种”“秋收”概括了农民四季的()。

(2)从“一粒粟”化为“万粒子”:

()形象地写出()的景象。

(3)“四海无闲田”,写出全国的土地都已(),没有一处田地()着。

【合作交流】

1、小组内交流:

你读懂了哪些诗句?

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

2、提出读不懂的地方,全班交流解疑。

3、从“春种一粒粟,秋收万粒子。

四海无闲田。

”这三句诗中,你读出了怎样的画面?

4、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存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财富,照理说该丰衣足食了吧?

可结果又是如何呢?

(用原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5、从这首诗中,你读出诗人怎样的情感呢?

【展示激励】

透过这首诗中屈指可数的20个字,你读出了一副怎样的情景呢?

【拓展延伸】

学习这首古诗后,你想对农民伯伯说些什么?

你想对浪费粮食的人说些什么?

【盘点收获】这两首诗描写的情景与抒发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学过之后应该怎么做?

【达标检测】

比一比,再组词。

炉()郎()粟()犹()

护()朗()栗()扰()

一、默写古诗《悯农》,完成问题

悯农

《悯农》的作者是朝的。

诗歌描写了的情景,揭示了。

二、先解释加点字的含义,再解释句子意思。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粟:

万颗子:

句子意思:

2、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四海:

犹:

句子意思: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学科长评价:

五年级语文科《幸福在哪里》导学案——第一课时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练习讲故事。

(重难点)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知识链接】

一、了解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运用丰富的现象、幻想和夸张的手法,通过有趣的情节,说明一个道理。

二、词语解释

清澈——水清而透明。

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觑”读:

qù(四声)看;瞧的意思。

【自主学习】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勾画出不理解的内容。

二、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下列各词意思:

凋落¬——:

浑浊¬——:

晶莹——:

腐烂¬——:

异口同声——:

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

三、熟悉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A.孩子们()地、()地坐在泉井旁的石板上,观赏着()的泉水。

B.突然,森林里走出一个非常美丽的姑娘,()的辫子拖到脚跟,头上戴一个()的花环。

C.现在他们已成一个()的小伙子,他们相互看看,心里充满喜悦,泉水和从前一样,静静地冒着()的凉水,周围的树木()起来了,向大地投下浓荫。

四、这篇童话故事用的经历说明的道理。

【合作交流】

一、小组交流自学时不理解的内容。

二、梳理课文脉络

1、三个牧童是怎样挖泉井的?

(找出有关动作、心情的词语)

2、课文写的这件事,前后经过了多少时间?

从文中的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3、如果按时间变化顺序给课文分段,可以怎么分?

各部分主要写什么?

【展示激励】

分角色读课文。

【达标检测】

一、读拼音,写词语:

húnzhuóqiānxūlīngwùnuòyánqūgǎn

()()()()()

fǔlànxīnmǎnyìzúmiànmiànxiàngqù

()()()

二、完成填空。

十年中,三个孩子都从事着有益于人类的劳动。

第一个孩子();第二个孩子();第三个孩子()。

他们通过劳动明白了()。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学科长评价:

五年级语文科《幸福在哪里》导学案——第二课时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1、明确“幸福”的真正含义,复述故事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领悟”一词的含义。

(重点)

3、在生活中寻找幸福,争做一个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幸福的人。

(难点)

【知识链接】

收集的有关幸福的名言等:

能使大多数人幸福的人,他自己本身也是幸福的¬——马克思

真正的幸福只有当你真实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时,才能体会到——穆尼尔•纳素夫

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劳动,由人们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高尔基

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

【自主学习】

1、三个孩子分手的十年中,各从事了哪些有益于人类的劳动?

2、他们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幸福?

【合作探究】

1、读片段,思考:

“我非常高兴你们信守诺言。

”姑娘说,“我都听到了,你们的话已经证实:

你们领悟了,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你是谁?

”三个人异口同声地问。

“我是智慧女神的女儿。

”她说完就消失了。

○1、“领悟”一词是什么意思?

○2、你能谈谈怎么理解“智慧的女儿”吗?

2、对于“幸福”的含义,你原来是怎么理解的?

现在发生了什么变化?

【展示激励】

1、汇报交流合作探究1、2、:

(随机点拨,进行概括和提升)。

2、复述课文,互相补充。

【达标检测】

一、选词填空

诧异惊异奇异

1、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十分()。

2、他脑子里充满了()的幻想。

3、他们用怀疑而()的目光望着我,同时命令地说:

“走吧!

居然果然竟然

4、长这么大,我()没有尝过荔枝的滋味。

5、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下午()下起了毛毛细雨。

6、他()对老师说出这么不礼貌的话来。

二、按要求改写句子

1、沉默了一会儿,她补充说:

“你们做了一件好事,我非常感谢你们!

改为转述句:

2、幸福就在于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改为反问句:

3、三个牧童在森林里赶牲畜,发现了一眼泉水。

缩句:

三、三个孩子各从事了哪些有益于人类的劳动?

他们各自体会到了幸福是什么呢?

第一个孩子当了(),他认为幸福是()。

第二个孩子做过(),他认为幸福是()。

第三个孩子当了(),他认为幸福是()。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学科长评价:

五年级语文科《劳动的开端》导学案——第一课时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阅读课文,理解内容,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

重点理解第一次挑煤的经过。

难点目标2

【知识链接】

吴运铎:

(1917-1991)生于江西省平乡县,自幼到安源煤矿。

12岁就当上了矿工,受尽了非人的折磨。

他的书《把一切献给党》感动了很多人,曾译成俄文,也感动了当时的苏联人民,在莫斯科建立了中国保尔纪念馆。

【自主学习】

一、自由读文

二、我再把课文读一遍,画出自己喜欢的经典词句。

三、通过读课文,我知道课文主要讲了

【合作交流】

1、组内交流讨论不理解的词语。

2、小组长负责,两人互读,将课文读通顺。

3、按提纲将课文分成四部分,理清文章脉络。

【展示激励】

(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2)汇报交流

【质疑问难】

【达标检测】

1、在()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开端()的肩膀()的道路()的威胁

()的艰辛睡得()累得()两脚()

2、这篇文章写了“我”岁那年,因为去,体会到了。

3、给下列词语注音。

煤窑()欺侮()胳膊()

开磅()挨饿()威胁()

4、多音字组词

()()()

磅挨扁

()()()

()()

得()落()

()()

三、词语解释

星星点点:

威胁:

欺侮:

解除: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学科长评价:

五年级语文科《劳动的开端》导学案——第二课时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理解内容,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感知旧中国的黑暗(教学重点)

2、理解“开端”、“煎熬”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理解比喻句在文中的意思(教学难点)

3、体会作者所经历的苦难,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知识链接】

读《把一切献给党》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自主学习】

1、读文,边读边思考:

作者的“劳动的开端”是怎样开始的?

你感受到“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结合课文谈一谈。

2、“我”在做此打算之前知道挑煤工作的辛苦吗?

从哪里看出来?

(找到有关句子)

3、读第一次挑煤的经历,画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

4、找出文中的比喻句,体会它的作用。

【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最能感受到作者挑煤艰难的语句,好好品读,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的理解。

 

2、同学们,当你们遇到困难、受到委屈时,是怎么做的?

和文中的小作者比一比,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展示激励】

1、汇报合作探究问题。

2、用以下形式汇报你体会到的比喻句的用法。

我找到的比喻句是:

这个句子中把比作,形象地写出了。

交流补充。

【拓展延伸】

我会说话。

当小运铎半夜起来去挑煤的时候,我们正在();当他挑着煤在山路上、一步一滑踉踉跄跄往前走的时候,我们正在();当他被饥饿和疲劳压倒、倒在床上的时候,我们正在()。

相比之下我们的生活是那么的(),他的生活却是如此的()。

但他并没有屈服,第二天,他终于用稚嫩的肩膀把煤挑到了车站。

瞧,小运铎正挑着煤向我们走来,此时此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盘点收获】(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梳理,能力的提升、思想上的触动等)

【达标检测】

从文中摘抄两个比喻句,并体会句子的好处。

1、

好处:

2、

好处: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学科长评价:

五年级语文科《语文天地六》导学案——第一课时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完成“日积月累”中的三项训练。

重点积累好词好句

难点读懂句子的意思,练习不同的表达方法。

【知识链接】

陶行知《自立立人歌》

【自主学习】

一、学习“我的摘录笔记”,要求:

认读摘录中的词语,读读句子。

摘录中的句子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温馨提示:

以后的笔记中摘录表达优美或含义深刻的语句。

二、学习“读一读,想想还可以怎样表达这句话的意思”。

要求:

1、自由朗读句子,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

 

2、思考:

还可以怎样表达这句话的意思。

 

三、学习“读一读”。

自由朗读陶行知《自立立人歌》片段,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你从片段中读懂了什么?

 

【合作交流】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在学习本组课文的过程中所作的摘记。

 

交流

(二)中,还可以怎样表达这句话的意思。

 

交流自己从(三)片段中读懂了什么。

 

【展示激励】

反馈练习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句子的意思。

【质疑问难】

【达标检测】

1、听写的词语。

2、完成填空。

心()意()面面()()口()声

四海无闲田,()。

(),歌曲动寒川。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学科长评价:

五年级语文科《语文天地六》导学案——第二课时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词句、写好自读笔记、提高阅读能力。

3、我能明白只有付出劳动,付出努力,才能学有所成。

重点自读课文,明白道理。

难点激发对劳动的热爱

【知识链接】

“崂山道士”:

指的是在崂山哪儿的一个道士。

“道士”:

指的是信奉道教的修行人。

【自主学习】

1、借助工具书,自学文中的生字、新词。

2、我能认读并理解以下词语:

游手好闲:

神采奕奕:

小心谨慎:

开怀痛饮:

犹豫不决:

喜出望外:

根据提示,按事情发展顺序把故事分为四部分。

 

练习复述:

王七是怎样跟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