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山东.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1498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1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山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山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山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山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山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山东.docx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山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山东.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山东.docx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山东

2019年秋部编本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练习题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课时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北京人的生活()

A.用火烧烤食物

B.使用打制石器

C.过群居生活

D.工具凿孔捆绑木柄

2.假如时空倒流,你回到170万年前的中华大地,你最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A.元谋人正在采集食物B.北京人正在用火烧烤捕获的野兽

C.山顶洞人正在用骨针缝制衣服D.河姆渡人正在捕鱼

3.下面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几十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某人独自在一片原始森林中设下陷井捕捉野兽

C.人工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群居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4.下列哪种原始人类已经掌握了钻孔技术?

()

A.山顶洞人B.元谋人C.北京人D.爪哇人

5.85.下列哪一远古人类生活在下图所示的房屋中()。

A.河姆渡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人

D.北京人

6.北京人采用打制的方法,制作不同类型的石器,这种石器被称为

A.旧石器B.新石器C.磨制石器D.切割石器

7.在远古一个晴朗的下午,两个北京人捕获了一头梅花鹿。

在分给大伙前他们要采用哪种工具把它切割成若干份

A.棍棒

B.铁制工具

C.石制工具

D.硬质土块

8.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过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不可能看到的原始人类生活场景有(  )

A.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

B.北京人用火御寒照明

C.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猎取动物

D.山顶洞人用穿孔骨针缝制衣物

9.下图所示装饰品采用的是磨光和钻孔技术,它出土于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河姆渡人遗址

10.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1982年,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

B.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

C.会制造工具种植水稻

D.是我国境内最早古人类

二、填空题

11.我国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生活在我国的()省。

12.生产工具进步是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主要标志,请写出以下不同时期的不同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

北京人:

;半坡人:

;商朝人:

;秦国人:

13.填空题:

将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的远古人类是,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的远古人类是。

2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最早种植的两种粮食作物分别是和。

3迄今为止山东境内发现的最早人类是。

黑陶是山东文化的象征。

4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和造型奇特的。

5春秋时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域,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文公通过(战役)成为中原霸主。

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朝。

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

7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

同时期盛行的“”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

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建立的时间是年。

西汉的都城是。

9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_______________;公元前207年________之战,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

10秦始皇统一东南、岭南等地区后,兴修,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万里长城西起___________,东到辽东,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14.东周分为______和______两个时期从公元______年到公元______年为春秋时期.从公元______年到公元______年称为战国时期.

6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秦王____先后兼并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分立混战的局面,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一统帝国----秦朝,都城设在______.为巩固国家的统一,秦始皇以原来秦国使用的制度为基础,对______、______、度量衡以及______等实行统一规范.

15.北京人使用的是_____石器,还学会使用_____火,为了生存,过着_____的生活,这是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

三、判断题

16.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元谋人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距今约170万年。

()

17.辨析题(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1小陈同学对我国古代原始的农耕生活有浓厚兴趣,以下是他查找的有关资料:

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

错误:

理由:

2在一次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上,主持人展示了铸刻有甲骨文的西周毛公鼎仿制文物艺术品。

错误:

理由:

3小明随旅游团到陕西旅游,参观了复原的半坡原始居民住的干栏式房子。

错误:

理由:

18.判断正误,正确打√,销误打×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

(2)战国时期.韩、赵齐三家分晋国,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井立的局面。

(3)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霸主。

经济情况

(4)甲骨文的记录反映了西周的政治

(5)战国时期,李春在眼江上游修筑了都江堰,这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19.判断正误(正确的题号下打“√”,错误的题号下打“×”。

每题,共计。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远古人类是元谋人。

(2)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3)佛教是东汉时在我国民间兴起,西晋末年传入印度。

(4)我国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的科学家是刘徽。

(5)派张骞出使西域的是汉明帝。

20.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元谋人是世界上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四、连线题

21.元谋人北京周口店洞穴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

北京人周口店龙骨山顶洞穴约一百七十万年

山顶洞人长江流域约三万年

河姆渡原始居民云南省元谋县约五六千年

半坡原始居民黄河流域约七千年

22.材料一: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材料二:

“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等。

……”

——历史教科书

材料三:

“上古之世,……民多疾病。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阅读材料回答: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有过什么样的生活?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

从什么人生活的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材料二:

“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

灰烬堆积很厚,最后处有6米。

材料三:

“上古之世……民多疾病。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请回答: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它生活在哪一流域?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

它所证明的史实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

从什么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24.历史允许合理想象,但要尊重基本的史实。

下列都是以史实为基础的历史想象,浏览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复原头像②《大泽乡起义》③《齐民要术》的现代浮雕

④⑤举子看榜图⑥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图

(1)写出图①横线上远古人类的名称。

图②起义在中国历史上有怎样的地位?

(2)图③中书的作者是哪位?

写出图④横线上农业生产工具的名称。

(3)图⑤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项重要的制度?

在平定图⑥叛乱后,清朝设置什么机构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理。

25.实践•创新•传承

(设计路线)

历史文化遗产

文物简介

①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出土了6件较为完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15件下颌骨,157枚牙齿及大量骨骼碎块,代表约40个北京猿人个体,还有数10万件石器及大量用火灰烬。

②故宫博物院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场所。

整体布局严谨,严格按照封建礼制和阴阳五行学说设计营造。

③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

大葆台汉墓出土大量铁器,最具代表的是“渔”字铁斧。

铁斧的一面有凸起的“渔”字,这是渔阳郡铁官作坊的标记。

这一发现是西汉盐铁官营的重要证据。

④房山云居寺

云居寺东北角小塔建于唐开元年间。

塔外两尊力士雕像威武刚健,塔内东壁雕的是形体丰满的侍女,西壁雕的是高鼻深目、丰髭重须的胡人。

这些雕像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⑤天宁寺塔

天宁寺塔修建于辽代。

塔身浮雕有金刚力士、菩萨、云龙等纹饰,形象生动,不仅是辽代雕塑艺术精品,也体现了契丹人对佛教的崇尚。

金定都于中都后,又对其进行了修缮。

(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作出判断:

直接从材料中得出的,在横线内划“正确”;违背了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横线内划“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横线内划“〇”。

①从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现,得知北京人开始使用火。

②故宫博物院是宋元时期遗留下来的大型宫殿群。

③通过参观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得知西汉时期实行盐铁官营。

④唐玄宗时期重视农业生产和生产技术的改进,发明了曲辕犁和筒车。

⑤天宁寺塔修建于辽代,塔身浮雕有金刚力士、菩萨等纹饰,体现了对基督教的重视。

(深入研究)

(2)阅读历史文化遗产简介,仿照示例,概括历史文化遗产反映的时代特征。

(成果运用)

(3)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需要同学们的参与,请你提出一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行动建议。

(要求:

切实可行,说出具体做法)

五、综合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一个友好国家的文化教育考察团要到中国实地考察,请你当一名小导游,向我们的客人一一介绍我们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吧!

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⑴第一站是北京,在周口店他们将考察哪些远古人类的遗址?

⑵第二站是陕西西安,在西安历史博物馆里,他们欣赏了许多从当地原始居民遗址中出土的石器和彩陶。

你知道这个原始居民遗址的名称吗?

⑶第三站是陕西黄陵县,在这里,他们集体祭奠和敬拜中华文明的始祖。

你知道中华文明的始祖是谁吗?

传说中他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有哪些?

(4)您能说出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吗?

27.阅读下列材料:

原始农牧业发明以前,人类的采集、狩猎是一种对大自然的攫取式的经济掠夺,采取的是一种“涸泽而渔”的方法。

氏族聚落建立以后,人们逐渐从采猎进化到原始的农牧业。

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是由攫取经济到生产经济的伟大的革命性转变,人类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的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请回答:

(1)请你根据课本所提供的河姆渡氏族聚落遗址或半坡氏族聚落遗址出土的文物情况,想象一下当时人们生产生活的情景。

(2)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但目前我国农业总体生产水平还较落后。

你愿意了解和体验农耕生活吗?

请利用假期走进农村生活。

想一想:

如何通过有目的的学习,用知识和技术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3)根据当前科技水平趋势,有没有可能让河姆渡遗址的水稻种子、半坡遗址的粟种子重新发芽生长?

28.体验新情景,回答问题。

(1)请你猜猜“我”是谁

①我是中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我是。

②我是黄河流域禅让制下的最后一位部落联盟首领,我是。

(2)请你教“我”种庄稼

①我是一个河姆渡人,我已经掌握了种植的技术。

②我是一个半坡人,我已经掌握了种植的技术。

(3)请你帮“我”找家

①我是一个河姆渡人,我住的房子是。

②我是一个半坡人,我住的房子是。

③造成图A和图B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生产工具B.生产方式C.人文环境D.自然环境

(4)人类走出洞穴盖房定居有什么重大意义?

29.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但他们已经能直立行走,上肢基本上具备了现代人的特点。

手是劳动的器官,发展较快,变得灵活轻巧。

下肢用来支撑身体和直立行走,发展较慢。

随着四肢的分化和手的发展,脑也在缓慢地进化。

(1)北京人遗址发现的地点。

(2)概括材料,指出北京人的体质特征。

(3)请根据所学知识,说说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30.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距今约60万年前的一个温暖湿润的清晨,透过树梢,一缕阳光照在了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一个洞口,洞口旁边的一棵树上,吊挂着一只刚刚被捕杀的梅花鹿。

这时'从洞内走出来几个大约十几岁的孩予,每人手里都拿着一把磨光的石刀。

看上去,他们与我们现代人没有多大区别。

他们来到山旁的一条小河边,有的走到一棵果树下摘野果,有的走到河边的庄稼地里割粟,有的则蹲下挖草根。

忙碌的一天开始了。

问题一:

文中提到的几个“孩子”属于哪一远古人类?

结合上述情景,请你描述一下这一远古人类的生活状况。

问题二:

这些。

孩子,,能吃到熟的鹿肉吗?

为什么?

问题三:

文中还有三处不符合史实,请你找出错误并简单说明理由。

(1)错误:

__;理由:

__。

(2)错误:

__;理由:

__。

(3)错误:

__;理由:

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

试题分析:

北京人会用火烧烤食物,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但还没有掌握钻孔技术,掌握钻孔技术的是山顶洞人,故选D。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2.A

【解析】

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170万年前是我国远古人类元谋人的生活年代,A相符合题意;北京人距今年代是70—20万年;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河姆渡人距今约7000年左右。

BC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首先分析选项中远古人类距今生活年代,再对比题干做出判断。

3.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北京人又称北京猿人,科学命名为“北京直立人”,又称“中国猿人北京种”,是生活在更新世的直立人。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距今约70—20万年,他们仍保留猿的特征,但是手脚已经分工明确,会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并会保存火种,采集和狩猎,并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所以答案选D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4.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山顶洞人掌握了钻孔磨光技术,学会用骨针缝制衣服,选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B元谋人使用粗糙的石器工具,选项C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选项D爪哇人属于猿人,不是人类的直系祖先,都没有掌握钻孔技术,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5.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图片中的房屋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河姆渡人位于我国潮湿多雨的南方,他们的房屋是干栏式房屋;山顶洞人和北京人居住在山洞里;半坡人位于我国干燥寒冷的北方,他们的房屋就是半地穴式的房屋;故选C。

6.A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旧石器即比较粗糙的打制石器,处于旧石器时代的远古人类有北京人、山顶洞人等,A项符合题意;新石器指的是磨制石器,与打制石器的制作方式不同;切割石器是石器的功能,与题干不符;BCD三项符合题意,故选A。

7.C

【解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两个北京人捕获了一头梅花鹿。

在分给大伙前他们要采用哪种工具把它切割成若干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属于旧石器时代,使用的工具是磨制石器,要把梅花鹿割成若干份,采用的只能是石制工具,C项符合题意;使用棍棒和硬质土块是不太可能做到,排除AD两项;铁制工具在春秋时期才出现,排除B项。

故选C。

8.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北京人是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原始人,距今约70-20万年,会打制石器,会保留火种,使用天然火,北京人不会使用磨制石器,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ABD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9.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回顾已学知识可知距今约三万年的北京山顶洞人会使用人工取火,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的爱美,题干中图片所示装饰品正是山顶洞人爱美的表现,由此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山顶洞人

10.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北京人会使用火,会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的是半坡人和河姆渡人,最早会种植水稻的是河姆渡人。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最早古人类。

所以表述正确的是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A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二、填空题

11.元谋人云南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

在云南省元谋县,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小块烧骨,经专家鉴定,这是远古人类的牙

解析:

元谋人云南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

在云南省元谋县,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小块烧骨,经专家鉴定,这是远古人类的牙齿和遗物,证明他们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这一远古人类就是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12.北京人:

打制石器;半坡人:

磨制石器(或耒耜);商朝人:

青铜农具;秦国人:

铁制农具。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相似历史知识的归纳和总结。

北京人处于旧石器时代,所用的石器为打制石器;半坡居民处

解析:

北京人:

打制石器;半坡人:

磨制石器(或耒耜);商朝人:

青铜农具;秦国人:

铁制农具。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相似历史知识的归纳和总结。

北京人处于旧石器时代,所用的石器为打制石器;半坡居民处于新石器时代,所用的工具为磨制石器;商超时期是我国青铜器文化繁盛的时期,所用的工具为青铜农具;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所以秦国人用的是铁农具。

考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社会;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灿烂的青铜文化;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

13.北京人山顶洞人2.水稻粟3.沂源人龙山4.司母戊鼎四羊方尊5.齐桓公城濮之战6.商朝大篆7.扁鹊钟鼓之乐8.公元前221年长安9.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巨鹿10.灵渠临洮

解析:

北京人山顶洞人2.水稻粟3.沂源人龙山4.司母戊鼎四羊方尊5.齐桓公城濮之战6.商朝大篆7.扁鹊钟鼓之乐8.公元前221年长安9.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巨鹿10.灵渠临洮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的远古人类北京人,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的远古人类是山顶洞人;他们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森林茂密,野草重生,猛兽出没。

北京人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难的斗争。

在这样险恶的环境里,只靠单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下去。

因此,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

这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最早种植的两种粮食作物分别是水稻和粟。

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

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

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干栏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迄今为止山东境内发现的最早人类是沂源人。

陶是山东龙山文化的象征。

沂源猿人是最早的,距今约四五十万年前!

继1981年在沂源发现“沂源猿人”化石之后,2004年又发现了距今近万年的新石器早期、也是山东省境内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不是偶然的,与沂源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必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现为国家一级文物;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春秋时期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域,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文公通过城濮之战(战役)成为中原霸主。

城濮一战中,晋国大胜,晋文公建立了霸权,楚国北进锋芒受到挫折,被迫退回桐柏山、大别山以南地区。

中原诸侯无不朝宗晋国。

6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大篆。

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

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

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7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

同时期盛行的“钟鼓之乐”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

钟鼓,我国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如《诗经·关睢》里,就有演奏钟鼓古老乐器的诗句: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古代指宫廷或庙堂的音乐或乐舞。

8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建立的时间是公元前221年。

西汉的都城是长安。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是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9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大泽乡起义;大泽乡起义又称“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

10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秦始皇统一东南、岭南等地区后,兴修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

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流向由南向北)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流向由北向南)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华夏之祖;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灿烂的青铜文明;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

14.1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2尧、舜、禹禅让制

3夏王位世袭制家天下

4夏、商、周21前771

5春秋战国前770前476前475前221

6嬴政咸阳文字货币车轨

【解

解析:

1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2尧、舜、禹禅让制

3夏王位世袭制家天下

4夏、商、周21前7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