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绕城公路西北段建设项目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1416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明绕城公路西北段建设项目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昆明绕城公路西北段建设项目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昆明绕城公路西北段建设项目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昆明绕城公路西北段建设项目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昆明绕城公路西北段建设项目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昆明绕城公路西北段建设项目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实施方案.docx

《昆明绕城公路西北段建设项目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绕城公路西北段建设项目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实施方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昆明绕城公路西北段建设项目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实施方案.docx

昆明绕城公路西北段建设项目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实施方案

昆明绕城公路西北段建设项目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方案

为适应交通运输事业大发展的新形势,全面提高昆明西北绕城公路混凝土结构物的耐久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落实交通运输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协调发展的要求,交通运输部决定开展公路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

为贯彻落实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公路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云交基建[2009]948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西北绕建设项目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的组织和指导,确保取得实效,结合昆明西北绕城公路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昆明绕城公路西北段项目治理组织机构

为确保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的有序开展,指挥部成立了昆明绕城公路西北段建设项目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织机构如下:

组 长:

梅庆斌

副组长:

赵锡森杨雪峰邹晓东

成 员:

许明雄赵云胡国庆陈兴培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质量督查处。

办公室主任:

赵锡森

成员:

蒋彬林仁才范毅雯葛艳波

指挥部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制定、督促各项制度的落实,对混凝土通病治理工作进行检查、监督、指导,及时总结经验和成熟工法,并加以推广应用,形成长效治理机制。

办公室工作职责:

督促混凝土质量治理通病的组织开展,适时进行检查指导,收集相关数据、图片资料并整理和汇总上报,按时提交工作总结,对成熟的工法及时向参建单位推广应用。

二、治理目标

通过质量通病治理,全面提高昆明绕城公路西北段项目混凝土结构物的耐久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安全有效的使用。

重点针对当前混凝土工程在裂缝超限、保护层厚度偏差超标、混凝土结合面处理不规范、沉降缝不顺直、边角蜂窝麻面、离析现象严重、孔道压浆不实等,通过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从在细节方面抓起,确保混凝土工程“内实外秀”。

(一)杜绝强度不达标混凝土,有效控制混凝土强度离散性。

混凝土强度必须大于设计强度且严格控制在设计强度的1.5倍以内。

科学做好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采取集中拌合,有效控制施工配合比保持与设计配合比的一致,计量准确和均匀。

(二)杜绝使用不合格原材料,钢筋、水泥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三)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在钢筋安装过程中抽检合格率达90%以上,工后抽检合格率达85%以上。

(四)精心组织施工,严格控制工艺,加强模板质量控制,混凝土外观质量有明显提高。

(五)预应力孔道压浆、超限裂缝、隧道衬砌厚度等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六)形成一批较为成熟的混凝土质量有效控制的工艺和工法。

不同时期浇注的混凝土结合面采取有效措施全面进行处理,保证混凝土结合紧密。

三、治理范围和主要内容

1.治理范围

昆明绕城公路西北段项目的桥涵(通道)、隧道、混凝土支挡等实体工程项目。

2.主要内容:

(1)管理通病: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审查不规范;商品混凝土指标控制不严;混凝土施工控制、保证资料可追溯性差;工地试验室检测及管理工作不规范;施工现场管理较乱;分包工程和劳务队伍管理薄弱;质量责任不明确、落实不到位;设计深度不够;施工技术交底工作不到位;混凝土拌合场地排水设施不完善,场地硬化不到位,集料堆放不规范。

(2)施工工艺通病:

混凝土拌和设备差,计量不准确;原材料存储不规范,质量参差不齐;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混凝土模板安装不规范;混凝土新老接合面处理不规范;振捣和养生不规范;钢筋锈蚀及保护层厚度偏差大;工序安排不够合理,钢绞线穿束后放置时间过长,张拉时混凝土龄期控制不规范,强度、弹性模量不明确;孔道压浆设备简陋、压浆不密实;隧道初期支护厚度、平整度差;二次衬砌表面错台严重;桥梁排水设施不完善;模板制作和安装质量差,振捣和养护不规范,混凝土施工缝处理不规范,混凝土工艺要求不符合施工条件,保护层垫块制作工艺落后,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偏差大,混凝土修补质量欠佳。

(3)实体质量通病:

混凝土表面缺陷,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裂缝超限;蜂窝、麻面、露筋、色泽不均匀;混凝土构件轮廓线不顺滑,有歪斜、错台现象;钢筋及预应力筋锈蚀;隧道衬砌开裂、变形大;支挡工程线形不顺适、几何尺寸控制不严格,混凝土松散现象比较普遍,保护层厚度偏差大,钢筋布设偏差超标,预埋件偏差大;小型预制构件外形尺寸控制不严、外观粗糙。

  

四、有关要求及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明确工作目标、内容和责任,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昆明绕城公路西北段项目各参建单位要组织成立公路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机构,及时与指挥部治理小组沟通交流,把一些成熟的工法在施工中积极推广应用,加强现场检查、监督和指导工作,不断加以总结和完善,及时总结上报相关资料、图片数据和治理经验。

(二)强化体系,执行到位

 1、精细化施工管理:

施工单位应细化施工组织设计,层层落实责任人。

推行集中拌和,按标准化流程进行施工。

加强对原材料及混凝土拌和、运输、振捣、养护等环节的精细管理。

重视混凝土施工动态控制,加强试验检测及数据分析,尤其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外加剂质量控制。

对发生变异的数据应重点分析,查找原因,及时整改。

开展文明工地建设达标活动,重点加强混凝土拌和场地和混凝土浇注现场的规范化管理。

开展工地试验室管理达标活动,规范开展各项混凝土质量技术指标检测。

2、强化监理职责:

监理单位应细化监理细则,规范工作程序,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监理人员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对涉及结构物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关键工艺、关键工序、关键部位必须严格执行质量标准。

加强配合比设计的验证和原材料、外加剂的抽检工作,对混凝土质量通病易发环节要加强动态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整改。

(三)精细管理,保证效果

1、确保原材料质量

集料:

进场的砂石材料(包括母材)的各项技术指标经检验合格后,方能用于施工。

水泥:

水泥要求宜采用低碱水泥降低碱骨料反应,提高混凝土的质量,水泥应入库按生产时间、生产批次储存使用;

外掺剂:

根据混凝土使用特点合理选择外加剂,选用时要熟悉其产品性能,经检验确认符合施工要求后方可使用。

必须准确控制掺加剂量,严禁使用对工程质量和耐久性有不利影响的外加剂。

严禁使用锈蚀严重的钢筋(钢绞线)。

拌制混凝土用的水应满足规范要求。

加强水泥、钢筋(钢绞线)、集料等原材料进场检验,建立原材料进场台帐和检验台帐,发现不合格的原材料必须立刻清退出场并做好记录。

杜绝使用不合格材料。

规范原材料存放、保管和使用。

砂、石料料场应有完善的排水设施,场地应进行硬化处理,避免材料污染,储存应按不同规格、产地进行储存,不同料堆间应建立有效的隔断,避免窜料。

钢筋(钢绞线)储存应有下垫上盖的防潮措施,设置钢筋加工棚,锚具、支座等重要材料应入库存放。

原材料应进行规范、明显的表示。

2、严格控制配合比

严格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试配时应使用施工实际采用的材料,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施工工艺、施工条件、材料、混凝土质量波动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配合比调整、报批。

加强混凝土拌和管理,推行集中拌合,保证计量准确,搅拌均匀,防止离析。

采用强制性拌和机,并具有电子精确计量的设备,延长拌和时间,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罐车避免混凝土离析。

3、确保施工工艺规范

模板质量要符合要求,昆明绕城公路西北段项目必须使用钢模板,其中桥梁、隧道工程主体结构必须使用冷扎钢模板,制作安装必须牢固,选用合适的脱模剂,制定合理的支架设立方案,注意模板接缝的处理;钢模首次使用前要打磨、除锈,周转使用前要将表面残渣清理干净,并均匀涂刷脱模剂,定期对变形的模板进行校正和检测。

钢筋加工与安装要规范,严格控制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必须使用专业厂家生产的高强垫块,施工方便时也可以采用穿心垫块,并且采用设计合理的垫块支设方案,如梅花形。

混凝土振捣要规范,合理控制浇注厚度,避免过振松顶和漏振,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防止振捣棒触及钢筋;混凝土保湿养护要加强,必须采取覆盖养生,对大型T梁腹板也要采取覆盖养生,同体养生试件要规范摆放,标识要清楚,且养护时间必须达到规范要求;预应力混凝土张拉严格按照强度和龄期双控的要求进行作业,孔道压浆必须采用真空压浆,张拉、压浆设备必须经有相应资质的部门标定,并严格标定使用周期。

4、加强施工作业人员培训和施工技术交底。

要深入落实层层设计交底和施工技术交底制度,把通病治理的责任明确落实到施工一线。

同时,各有关工作要切实加强一线参建人员的针对性岗位业务和培训,要让一线工程人员了解质量通病的危害、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掌握施工工艺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一线人员的智慧,调动一线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一线作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和按理能力,夯实通病治理基础工作。

同时依托典型示范工程,探索和总结质量管理经验,组织交流与推广,以点带面,推进质量通病治理工作上台阶,使通病治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5、加强监理平行试验的抽检工作。

监理单位应切实做好混凝土配合比的把关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工作,严格试件抽检工作,建立健全相关的抽检台账,杜绝施工单位代作现象。

6、及时开展实体工程质量检测。

加强混凝土强度指标的无损检测,施工、监理单位应在每一混凝土构件到达龄期后进行回弹法强度简易普查,尤其要注重加强对现浇结构混凝土构件的强度检测,发现异常认真核查处理到位,并做好相应检测记录,使整体混凝土构件强度得到保证。

要加强外购成品梁板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检查管理工作,施工单位使用外购成品梁板必须由具备相应资格条件的单位生产。

7、全面推行首件认可制,确保首件工程零通病。

首件工程从方案到实施过程中,都要制定严密的质量通病防范措施,切实做好精细化管理工作,把质量通病消灭在工程起点。

施工单位对首件工程进行认真总结,从工程实体到外观进行评价,为工程全员开展起示范作用。

五、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

动员部署

2010年12月23日,昆明绕城公路西北段建设指挥部制定并印发《昆明绕城公路西北段建设项目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方案》,并将昆明绕城公路西北段第1、4合同段确定为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典型示范合同段,并计划近期召开昆明绕城公路西北段项目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动员大会。

在治理期间,指挥部将组织对两典型示范合同段进行不少于2次专项督促检查,其它合同段组织一次专项督促检查。

(二)第二阶段:

组织实施

2010年12月至2011年1月,指挥部、设计、总监办、驻地办、施工单位将对照《昆明绕城公路西北段建设项目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方案》,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组织检查。

各单位按照实施方案和各自职责,提出具体可行的治理措施,并认真加以落实,确保质量责任到人,通病治理取得实效。

指挥部将对昆明绕城公路项目组织专项抽检,同时在质量大检查中对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情况进行检查梳理。

  

(三)第三阶段:

总结经验

2011年2月至2011年4月,昆明绕城公路西北段建设项目各参建单位认真总结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经验,总结成熟的工艺、工法,加以运用推广,形成长效机制。

同时,各参建单位应于2011年6月底前将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工作总结报指挥部,指挥部将进一步加以总结,视情况对昆明绕城公路西北段建设项目参建单位成熟的工艺、工法汇总上报省公路局,并根据各参建单位质量通病治理实际成效,对在质量通病治理活动中取得明显成效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参建单位及个人予以表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