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戒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1403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9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戒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认识戒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认识戒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认识戒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认识戒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认识戒律.docx

《认识戒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戒律.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认识戒律.docx

认识戒律

认识戒律

济 群

如何修学戒律

  一、皈依是灵魂

  二、发心是根本

  三、正见是方向

  四、止观是保障

戒律的名称及作用

  一、戒的名称

    1.戒

    2.律

    3.波罗提木叉

  二、戒的种类

    1.声闻戒、菩萨戒

    2.别解脱律仪、静虑律仪、无漏律仪

    3.七众别解脱戒

    4.其他

  三、戒律的作用

    1.基本的行为准则

    2.健康的生活方式

    3.评判是非的标准

    4.处理事务的依据

    5.解脱菩提的基础

  四、结说

制戒的缘起及意义

  一、佛陀制戒的缘起

    1.过去七佛经验

    2.舍利弗请求制戒

    3.最初制戒的因缘

  二、毗尼由因缘所显

    1.戒律随犯随制

    2.戒文逐步完善

    3.具缘成犯

  三、戒律的局限性及普遍性

    1.戒律的局限性

    2.戒律的普遍性

    3.正确对待戒律

    4.随时毗尼与随方毗尼

  四、制戒的意义

    1.十种利益

    2.三大意义、一大理想

僧伽资格与寺院职能

  一、僧伽资格与教育

    1.出家条件审查

    2.如法的受戒制度

    3.重视僧格养成的教育

  二、寺院住持及责任

    1.住持的条件

    2.僧团的管理

    3.寺院的职能

  三、结说

戒律实施的未来展望

  一、端正对戒律的态度

  二、律学典籍的现代化

  三、传戒必须结合学戒

  四、建立律学的模范道场

  五、培养一批律学人才

  六、整理现代的僧伽规范

  七、结说

从戒律看原始僧团的教育制度

  一、依戒律建构教育次序

  二、受戒——教育资格的获得

  三、五年学戒、不离依止

  四、布萨——清洗自己的人格

  五、云游——淡泊人际关系

  六、安居——定期潜修

  七、简朴的物质条件——避免拥有的贪著

  八、总结

弘一律师对律学的贡献

  一、学律因缘

  二、严持律仪

  三、培育律学人才

  四、圈点科释律疏

  五、提倡在家律学

  六、弘扬菩萨戒经

  七、律学思想

  八、结语

《四分律》简介

  1.名称解释

  2.组织结构

  3.内容说明

  4.特色与弘扬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简介

  1.简介

  2.组织与内容

  3.特色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简介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简介

附录

 制戒缘起三则

如何修学戒律

以往,学人往往把戒律孤立起来修学,甚至将戒律当做一切,只见戒律而不见佛法,使持戒成为一种形式、片面而孤立的行为。

事实上,戒律只是佛法修学体系的一个基础,必须将其放在整个修学体系中去理解,才能更好地学戒、持戒。

在此,我想从佛法修学体系的五大要素,来谈谈如何修学戒律。

一、皈依是灵魂

  皈依,是持戒的灵魂。

  我们受戒,是从皈依中获得戒体。

比如五戒、八戒、沙弥十戒,都是由三皈获得戒体。

所以在受持五戒、八戒的仪轨中都有皈依的内容,分别为五戒三皈、八戒三皈、十戒三皈。

  比丘戒也不例外。

僧团成立之初,僧众曾依“三语”受戒。

只要对三宝生起信心,对着僧团三称“我某甲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今于如来所出家,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所尊”,即可获得比丘戒体。

后来,因为众生的根机、信心都不如从前,才形成羯磨受戒的仪式,通过隆重的仪轨,使受戒者纳法于心。

  但皈依始终是戒律的灵魂。

惟有对三宝具足信心,戒律才能产生相应的效果。

有多少信心,就会有多少持戒的自觉性。

如果不是佛教徒,对三宝没有信心,戒律对他们就只是一些条文而已,并无多少实际作用。

  所以,我们受戒前必须对三宝生起真切的皈依之心,否则就无法得到戒体。

惟有深信三宝,对三宝所发的誓言才会产生效应,不然可能只是说说而已。

如果有一天三宝在我们心目中失去地位,那么,曾经对三宝所做的宣誓也就难以产生效应了。

  可见,戒体完全是建立在我们对三宝的信心上,建立在皈依的基础上。

所以,我们皈依之后还要不断修习皈依,以此坚固道心,强化戒体力量。

一旦信心减弱,戒体的基石就会随之动摇,戒律在我们心中也将失去分量。

二、发心是根本

  发心,是持戒的根本。

  任何一种戒律,都有相应的发心基础。

如声闻戒,是依出离心而建立。

惟有以出离心持戒,才会导向解脱。

否则的话,无论持五戒、八戒,还是沙弥戒、比丘戒,只是人天善法而已,无法成为解脱之因。

  菩萨戒,则是依菩提心而建立。

这就必须发菩提心或受菩提心戒,在此过程中强化菩提心的愿望。

当我们真正把菩提心变成自己的愿望,把“我要利益一切众生”当做自己的使命,再来受持菩萨戒,才会具有力量。

所以,菩萨戒必须以菩提心为前提,方能导向无上菩提。

不然,即使受菩萨戒,行菩萨行,同样会流于人天善法,与无上菩提了不相干。

反过来说,如果有出离心,有菩提心,即使持的是五戒,也将成为解脱之因,成为无上菩提之因。

  所以,首先要把出离心、菩提心的根本建立起来,依此持戒,而不只是单纯地按照戒条行持。

三、正见是方向

  正见,是持戒的方向。

  佛法修行主要分为戒和见两部分,并有各自的理论体系,似乎两不相干。

其实,戒和见是相辅相成的。

一方面,戒的清净有助于见的禅修,另一方面,见地透彻者必能认真持戒。

古德云:

“五度如盲,般若如导”,正是说明般若正见对持戒的指导意义。

有了正见,才能正确理解戒律,实践戒律。

所以,八正道是以正见为首,六和中也强调见和同解。

  戒律是一种条文规定,或一种做事程序。

每条戒的制定都有相关缘起,并具十种利益,即“摄取于僧”至“正法久住”的“十句义”。

所以,我们学修戒律不应仅仅停留于对条文的了解,而是要从制戒的缘起及意义中认识佛陀制戒的精神。

依此精神,方能对戒律有全面认识。

  关于持戒的正见,首先要正确了知戒律的开遮持犯,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何为犯轻罪,何为犯重罪;哪些情况下可以开许,哪些情况下不能通融。

如果没有这些认识,或是把戒持得生硬僵化,或是假“圆融”、“方便”的借口,任意歪曲戒律,受如不受。

因此,了解开遮持犯,是持戒修行必须具备的正见。

  此外,还要正见缘起因果。

心灵各种因素的产生及成长,皆由相关因缘所致。

确信每个起心动念将在内心留下痕迹,形成因果,我们就会自觉防止不善言行,避免恶业之因,这是持戒的重要心理基础。

可见,对心灵因果的透彻理解,才能使我们真正认识到持戒的意义所在,认识到惟有持戒才能阻止内心不良串习的延续,摆脱生命的恶性循环。

  佛法的核心是解脱,持戒同样是以解脱为目的。

戒律虽然称为别解脱,但只是在事相上别别解脱,并非究竟解脱。

因为究竟解脱是依无漏慧的力量,而无漏慧的开发来自空性正见。

因此,持戒须以空性见为指导,在识达开遮持犯的前提下,了知持犯相亦了不可得。

正如《大智度论》所说:

“罪不罪不可得故,具足尸罗波罗蜜。

”在世俗的缘起因果中,开遮持犯相虽宛然存在,但在胜义的空性中,开遮持犯相也只是因缘假相。

倘不具备这样的认识,就会像道宣律祖所说的那样,“执则障道,是世善法”。

  佛法的中道正见是不落于空有二边的,这样持戒,方可为得定发慧奠定基础。

四、止观是保障

  止观,是持戒的保障。

  持戒和止观是什么关系呢?

我们往往以为,持戒是持戒,修定是修定,开智慧是开智慧,很少将之联系起来。

事实上,持戒同样离不开止观修行。

  我们为什么要持戒?

是因为戒律由佛陀制定,觉得应该持,还是真正意识到持戒对修行、解脱确有利益?

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加以思考。

  如果仅仅因为戒由佛陀制定才去受持,我们会觉得,持戒只是为了佛陀而不是自己。

那么,对佛陀没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前,我们往往会对持戒敷衍了事。

就像很多孩子在没有认识到学习对未来人生的重要性时,总以为自己是为老师读书,于是就会想方设法地敷衍老师。

同样,我们没有认识到持戒对现有人生的意义之前,一旦戒律规范和固有习惯产生冲突,我们往往会找到种种借口,什么“戒律过时了”,什么“现在不实用了”,等等。

总之,是不会真正把它当做一回事。

  惟有真正认识到持戒对生命的作用,我们才能调动持戒的自觉性,而不是以任何借口敷衍。

那样的话,等于是害了自己。

所以,我们要经常对每条戒进行思考和观察,认识受持这条戒的利益,及不持这条戒的过患。

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观察修的过程。

当我们对每条戒或每种做法经过深入思维,明确受持利益和不持过患后,自然就会认真对待,将心安住其上,这也是修习止观的内容。

  此外,我们还要进一步修定,修空性慧。

如果有了禅定基础,持戒便能事半功倍。

我们之所以觉得持戒艰难,正是因为内心躁动不安。

尤其是面对各种外缘时,各种妄想此起彼伏。

在这样的内心波澜中,我们往往会失去控制。

但若是有相应定力,能将心安住在善所缘境中,很多念头就无法产生活动。

一个有定力的人,尤其在定的状态中,必然不会犯戒。

比如定共戒,就是在禅定中成就的,在定中自然具有防非止恶的功能。

  而依正见建立的观照力量,也是持戒的有力保障。

当我们以佛法正见观照世间,观照财富、地位、名闻利养时,就会透彻其虚妄本质,从而保有超然的心态。

尤其是具备空性慧之后,所有念头都无法构成干扰,即道共戒。

当心安住于空性时,五欲六尘只是漂浮的影像而已,是没有力量产生干扰的。

反之,如果没有真正看破,对轮回及五欲六尘还有期待贪执之心,心便会随串习左右,那样的话,持戒自然也就格外艰难。

  戒是定慧的基础,而修定发慧又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持戒。

如果没有定和慧,持戒只是依靠意志的力量,那是比较被动的。

倘以定慧之力作为辅助,持戒就有了坚强的后盾。

所以说,止观是持戒的保障。

  以上,结合修学佛法的五大要素,提出如何修学戒律的几点方法。

  修学戒律,一是要根据佛陀制戒的精神来实践,二是要把戒律放在整个佛法修学体系中重新认识。

惟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理解戒律在修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指导我们更好地持戒。

戒律的名称及作用

学习戒律,首先要了解这一名称的内涵。

为什么叫戒律?

戒与律有什么不同?

戒律有哪些种类?

出家人学戒、持戒,究竟为了什么?

 

一、戒的名称

  戒为三学、六度之首,也是佛法修学的基础项目,内涵广泛而名称众多,如戒、律、波罗提木叉等。

了解戒律的名称,可以帮助我们深入认识其中所蕴含的意义。

  【1.戒】

  戒,梵语尸罗,意为清凉。

所以名之为清凉,主要是就其作用而言。

正如《大乘义章》所说:

  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

三业炎非,焚烧行人,事等如热,戒能防息,故名清凉。

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

1

  在我们内心,三毒烈火时时燃烧,不曾少息。

由此带来的煎熬、痛苦和热恼,又会引发诸不善行,成为新一轮痛苦之因,使烈火继续蔓延,所谓“贪恚痴火常炽然”。

而戒正是止息热恼的有效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具有清凉的内涵。

  那么,戒又是从哪些方面止息热恼呢?

首先是远离。

烦恼由因缘所生,我们会随妄境而转,也会被内在无明所扰,起贪嗔,起爱恨,起种种烦恼。

而戒能使我们远离引发热恼的因缘,避免使内心陷入不良情绪。

  其次是依靠戒体所具备的防非止恶的功能。

这种力量来自内心,就像铠甲在身,使烦恼不再有可乘之机,从而获得内心清凉。

  此外,戒还能警策身口意三业。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说:

  戒有何义,义训警也。

由警策三业,远离缘非,明其因也。

2

  依戒行事,能使我们言行清净,举止如法,远离扰乱内心安宁的种种恶缘。

  当然,戒的作用主要在防御,并不能将烦恼彻底铲除。

如果仅仅持戒,即使烦恼暂时没有现行,但种子还在。

所以我们还要将心安住于佛法,不断培养内在的自制力。

凡夫习气深重,若非刻意训练,不知不觉就会被串习左右。

持戒的过程,是不断觉察、不断和习气斗争的过程。

此应作,便努力去做,精进不懈;此不应作,就尽力避免,秋毫无犯。

这样才能使戒体得到有效呵护,不断壮大。

  【2.律】

  律,梵语毗奈耶、毗尼。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说:

  初言毗尼(或云毗奈耶,或云毗那耶),此翻为律。

即《四分》十八法中,毗尼及律二名不并。

又《增一》中七种律也,谓七毗尼。

或以灭翻,从功能为号,终非正译,故以律翻之,乃当正义。

3

  律具有调伏、灭、离行等内涵。

所谓调伏,主要针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这是我们接收外部信息的六个窗口,也是引发贪嗔之心的主要渠道。

稍不留意,就会因所见所闻将烦恼调动起来。

所以,佛法修行要“都摄六根”。

当然这并不是把感官强行关闭起来,装聋作哑。

而是要知道,哪些境界可以接触,哪些恶缘应该远离。

  对于初学者来说,远离是极其重要的法宝,不要自视甚高,更不要轻易考验自己的定力。

过去,寺院的山门一关,墙内就是一片净土。

但现在还有四通八达的网络和媒体,这些都是山门无法挡住的,必须靠自己把握,所谓“非理勿视、非理勿听、非理勿言”。

这样,才能使六根寂静内敛,将外在干扰抵挡在第一道防线外。

  律,又像法律一样,是判别我们是否犯戒的准则。

在佛教中,善解戒律者称为律师,和法师、禅师一样,在僧团有着重要地位。

作为律师,既要精通戒律,也要能依律对行为作出判别,知道犯或不犯,犯轻或犯重。

  戒律有开遮持犯。

开,就是允许,在特殊情况下,对某些行为可适当放宽。

比如酒戒,虽禁止饮用,但须作药用时也可开许。

所以戒律并不死板,而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当然,开是有前提和尺度的,不可任意为之。

否则的话,戒律就形同虚设了。

  相对而言,戒主要是依靠个人自觉,依靠内在自制力来防非止恶。

而律除了律己之外,还是集体共同遵循的法则,既可依此审查行为如法与否,又可通过外在的团体力量进行约束。

如某人犯戒被检举,僧团就要开会裁决,决定罪行轻重及处罚方式。

正如《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所说:

  律者梵云毗尼,华言称律……不出三义:

初言律者法也,从教为名,断割重轻开遮持犯,非法不定……二云律者分也,谓须商度,据量有在,若律吕之分气也……三云律字安聿,聿者笔也,必审教验情,在笔投断。

4

  当戒律合起来说时,就意味着个人自制和团体监督的双重作用。

  【3.波罗提木叉】

  波罗提木叉为梵语,汉译为别解脱、处处解脱、别别解脱、随顺解脱等。

《大乘法苑义林章》说:

  别别防非,名之为别。

能防所防,皆得别称。

戒即解脱,解脱恶故。

5

  别解脱有两重含义,《大乘义章》说:

  言木叉者,此名解脱……何故戒行名为解脱?

有其两义:

一者戒行能免业非,故名解脱。

二能得彼解脱之果,故名解脱。

6

  若严持某戒,即能从某种不善行为中解脱出来。

持不杀戒,可从杀生恶行中解脱出来;持不盗戒,可从偷盗恶行中解脱出来。

同时,持戒还能使我们成就解脱圣果。

声闻的五分法身,为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持戒,是迈向解脱的第一步,如果没有戒,就无法进一步得定发慧,所以这是基础而关键的一步。

  《遗教经》说:

  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

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

若我住世,无异此也。

7

  这是佛陀入灭前的谆谆教诲,告诫弟子在失去依怙后,应将戒和法视为导师,才能从黑暗中走向光明,开发自身本具的功德宝藏。

二、戒的种类

  戒的种类很多,既有声闻戒、菩萨戒之分,也有别解脱律仪(别解脱戒)、静虑律仪(定共戒)、无漏律仪(道共戒)之分,还有依不同身份所受的七众别解脱戒。

  【1.声闻戒、菩萨戒】

  声闻,是听闻佛陀言教,依四谛教法修道的行者。

菩萨,是观众生苦而不忍独自解脱,发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行者。

声闻戒和菩萨戒,便是这两类行者所受持的戒律,发心基础不同,修行内容也不同。

  声闻戒偏向止恶,比如五戒,每一条都告诉我们不该做什么,反之则是犯戒。

比丘戒也是同样,基本都是告诉我们不该怎样,或怎么做就会犯罪。

  菩萨戒又称三聚净戒,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三部分,不仅要谨慎止恶,更要积极行善。

其中,摄律仪戒偏于止恶,无恶不止。

摄善法戒强调修善,无善不修。

饶益有情戒则是要利益一切众生。

  声闻戒所制主要为身语二业。

当然,所有行为都和心有关,犯戒也不例外,所以心也是“具缘成犯”的条件之一。

但真正判决是否犯戒或罪行轻重,主要从身、语的表现而言。

也就是说,违犯声闻戒必须在付诸行动之后。

如果只是想想而没有行动,是不犯戒的。

  而菩萨戒所制为身语意三业,比声闻戒对心行的要求更为严格。

不仅身口行为会犯戒,若怀有贪嗔之心待人接物,即使没有诉诸不善行为,同样属于犯戒。

就声闻戒来说,只要不作恶,见死不救也不算犯戒。

但从菩萨戒来说,见人有难而袖手旁观,没有履行救度众生的职责,就是犯戒。

  所以说,声闻戒和菩萨戒的根本区别,不只是在于戒相,而是在于心。

声闻戒是以出离心为基础,即“我要出离轮回”的愿望。

此外,还有胜义出离心,也就是空性慧,这是出离五欲六尘、出离生死轮回的直接力量。

由此,才能断除见思之惑,最终导向解脱。

  菩萨戒则是以菩提心为基础,即“我要帮助一切众生出离轮回”的愿望。

由发起愿菩提心,进一步受菩萨戒,修利他行,为行菩提心。

进而辅以空性观修,成就胜义菩提心。

  【2.别解脱律仪、静虑律仪、无漏律仪】

  别解脱律仪,是欲界的律仪,如五戒、八戒、沙弥戒、比丘戒等,其戒体是通过特定的羯磨作法获得。

  静虑律仪,又称定共戒。

三乘圣者发色界定,自然成就防非止恶的戒体。

只要处在定中,贪嗔痴都不会现行。

定共戒于定中发起,所以是七支顿得,有别于别解脱律仪的七支渐得。

不过,此戒断惑未尽,仍属有漏范畴。

  无漏律仪,又称道共戒,唯初果、二果、三果的有学圣者和四果无学圣者才能具备。

圣者安住于空性定时,戒与道俱发,自然具足防非止恶的戒体。

空性定不仅是一种定,其本质是无漏智慧,是以智慧为本的解脱力量。

  对于佛弟子来说,只要通过特定仪式,每个人都能得到别解脱戒,但定共戒和道共戒必须通过禅修才能获得。

其中,定共戒是佛教和外道相通的,道共戒唯佛教圣者才能成就。

  【3.七众别解脱戒】

  七众别解脱戒,若包括近住戒在内,共有八种戒相,分别是比丘戒、比丘尼戒、正学女戒、沙弥戒、沙弥尼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近住戒。

  其中,正学女是沙弥尼成为比丘尼之前的学法阶段,须学习比丘尼的一切戒行,同时磨练心行,坚固道心。

这一阶段通常是两年,所受为正学女戒,又称式叉摩那尼戒。

近事男和近事女,是亲近三宝的在家男女居士,所受为五戒。

近住,近阿罗汉住,指生活上接近于圣者,所受为八关斋戒,是佛陀为在家众种下出世解脱之因而慈悲开设。

  别解脱戒虽有八种,戒体只有四类。

  一、比丘戒和比丘尼戒,虽戒相不同,但戒体相同。

  二、正学女戒、沙弥戒、沙弥尼戒,三者戒体相同。

  三、近事男戒、近事女戒,二者戒体相同。

  四、近住戒。

  因为比丘和比丘尼戒体相同,一旦身份改变,于戒体并无影响。

《四分律》记载:

  尔时有一比丘变为女形,诸比丘念言:

“应灭摈不?

”佛言:

“不应灭摈,听即以先受具足戒年岁,和尚、阿阇梨送置比丘尼众中。

”尔时有一比丘尼变为男子形,诸比丘尼念言:

“应灭摈不?

”佛言:

“不应灭摈,听即以先受戒年岁,和尚、阿阇梨当安置比丘众中。

”8

  因生理原因,比丘变为女众后,可作为比丘尼,由先前的戒和尚、阿阇梨将其安置到尼众僧团,原有戒腊依然有效。

比丘尼变成男众时,处理方法相同。

  如果是变为双性人,又该如何对待呢?

《四分律》记载:

  尔时有一比丘变为男女二形,诸比丘念言:

“应灭摈不?

”佛言:

“应灭摈。

”尔时有一比丘尼变为男女二形,诸比丘尼念言:

“应灭摈不?

”佛言:

“应灭摈。

”9

  此处,佛陀明确规定,若是男女二形的双性人,应该驱逐出僧团。

因为这类人既不适合住在男众僧团,也不适合住在女众僧团。

而且这一生理状况会使心性极不稳定,对修行构成诸多障碍,不宜再以出家身份修道。

  【4.其 他】

  《清净道论》所说的根律仪、活命遍净戒、资具依止戒,也是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

根律仪是对六根的防护,《论》曰:

  彼人眼见色已,不取于相,不取细相。

因为他的眼根若不防护而住,则为贪忧诸恶不善法所侵入,故彼防护而行道,保护眼根,作眼根律仪。

如是耳闻声已……鼻嗅香已,舌尝味已,身触所触已,意知法已,不取于相……乃至意根律仪。

10

  当六根面对六尘时,要以正念防护六根,不取于相,否则就会随串习攀缘境界,进而引发贪著、嗔恨等诸不善法。

这种防护六根的戒,为根律仪。

  活命遍净戒是关于谋生手段的戒律,也就是说,依此“活命”的方式应遍达于净性。

《论》曰:

  舍离由于违犯为活命之因而制定的六种学处(所起的邪命)以及(离弃)由诡诈、虚谈、现相、嗔骂示相、以利求利等恶法所起的邪命,为活命遍净戒。

11

  出家人要远离邪命,奉行清净如法的生活,这样才能与修道相应,与解脱相应。

关于正当的谋生手段,比丘戒及其他经论中有不少说明。

  资具依止戒是关于出家人衣食等生活用品的戒律,《论》曰:

  如理抉择,受用衣服仅为防护寒热,防护虻、蚊、风、炎、爬行类之触,仅为遮蔽羞部。

如理抉择,受用团食不为嬉戏,不为骄慢,不为装饰,不为庄严,仅为此身住续维持,为止害,为助梵行……如理抉择,受用医药资具仅为防护生病恼受,而至究竟无苦而已。

12

  色身须假衣食存活。

但我们要知道,受用这一切仅仅是为了延续生命,用以修道,而不是贪图享乐,所以要少欲知足,以免产生贪著。

三、戒律的作用

  【1.基本的行为准则】

  戒律,是佛弟子的基本行为准则。

就像公民要遵守法律一样,作为佛弟子,也要以戒为师,依戒行事。

可以说,戒律就相当于佛教的公民守则。

  佛教有七众弟子,根据他们的身份及修学方式,佛陀分别施设了不同的戒律。

其中,在家二众要遵守五戒或八戒。

出家众则须根据所受戒体的不同,遵守相应的戒律和威仪,如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

  戒律中,不仅对不能做的事有一定之规(止持),还规定了必须做的部分,也就是作持,如布萨、安居、自恣、忏悔、说净等。

如果不做,同样是属于犯戒。

  【2.健康的生活方式】

  戒律,还是佛弟子的生活方式。

尤其是对出家人,戒律几乎囊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具体而鲜活的。

但人们往往忽略这一点,一味将戒律神圣化。

神圣到将其束之高阁,除初一、十五隆重地诵一下之外,并不关心戒律究竟讲些什么,究竟用来做些什么。

  事实上,戒律就是帮助我们建立一套与解脱相应的行为及生活方式。

这种生活,具有简单、道德两大特点。

  

(1)简 单

  为了和解脱相应,佛陀要求弟子过一种少欲知足的简朴生活。

  在僧团成立之初,弟子请示佛陀:

“我们应该穿什么?

吃什么?

住在哪里?

生病后怎么办?

”佛陀对他们说:

“应该穿粪扫衣,把别人扔掉的布捡来清洗后缝成衣服;应该常乞食,信众布施什么就吃什么;应该在树下坐,于水边林下随意而居;生病了,只须把别人吃剩的草药熬过再吃。

  这是佛陀最初为追随者提供的生活方式,又称“行四依”。

随着僧众日渐增多,很难让所有人接受如此简陋的生活。

根据大众需要,佛陀又有三衣之制,并听许拥有相应的生活用品,如“百一物”,但仍是以简单为原则,与四依法的精神一脉相承。

  此外,佛教中还有头陀行。

头陀是梵语,意为去除尘垢。

作为头陀行者,应遵守十二种生活方式,分别是:

  一、居阿兰若,住在远离喧闹城市的山林寂静处。

  二、常行乞食,以乞食为生,对食物不加挑剔,不生好恶想。

  三、次第乞食,在乞食时依次而乞,没有贫富分别,不作任何选择。

  四、受一食法,一天只吃一顿。

  五、节量食,饮食适量有度,不因日食一餐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