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在学校发展中作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1316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科研在学校发展中作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学科研在学校发展中作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学科研在学校发展中作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学科研在学校发展中作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学科研在学校发展中作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科研在学校发展中作用.docx

《教学科研在学校发展中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科研在学校发展中作用.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科研在学校发展中作用.docx

教学科研在学校发展中作用

教学科研在学校发展中作用

教育科研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教育形态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

简单地说,就是教育工作者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对教育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透过表面的、零散的问题,从中找到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

把这些探索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就是规律,就能指导以后的教育活动。

振兴教育,必须依靠教育科研,必须树立以教育科研为先导的思想。

目前,“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已被实践证明是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在新形势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探索学校教育教学规律的必然选择。

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第一推动”已经是教育界不争的事实。

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广大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也深知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必须牢固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思想,确立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科研创名校的理念,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一所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要取得成功并具有质的飞跃,依赖于其教育科研开展的水平。

一、学校发展的几个阶段现有的学校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学校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初级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校的管理,往往根据校长个人的经历、经验和学识有很大的关系,学校的教育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校长,所以,我们大家常说有一个好校长就等于有一个好学校。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导致学校出现某些方面的漏洞,或重视了教学忽视管理,或重视了学校的校园建设忽视了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或重视了学生的智育发展忽视了学生的道德培养等……。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后,逐渐认识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按照教育规律去办学,走依法治校的道路。

这就进入了第二阶段——规范化阶段(或合格学校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校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充分重视管理的作用,挖掘管理的潜能,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

如对教师的情感管理、对工作量的弹性管理、对教学的过程管理、对学生纪律的刚性管理、对教学质量的量化管理等。

目前,大部分学校处尚于这种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学校的各项工作均能保持有序的状态,各部门各司其职,按制度办事,……实际上,此时,学校的发展出现一种“高原现象”。

此种情况下,部分学校开始寻求自身发展的突破口,他们根据自身的实际和长期积累的教育教学优势,充分发挥自身

的优势,扬长避短,创办学校的特色,形成新的闪光点,此时就进入了学校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个性化(或特色)阶段。

在此过程中,学校一定要系统的思考和反思,搞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在“扬长”上下功夫,实行“优势拉动策略”,即用优势拉动其他方面的发展,以弥补自身的不足,达到“扬长补短”的目的。

这样,形成良性的循环,经过几年的努力,必将成为“特色学校”,也是名校的前身。

第四阶段为高级阶段,又称为核心化阶段。

处于这个阶段的学校,要有自己独特的兴校思路和办学理念,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办学风格。

同时,要把自己的特色经验与队伍向外辐射,影响和带动一批学校的发展,成为一个办学联合体的核心或示范性学校,这样也就成了社会公认的“名校”。

二、学校教育科研的几个阶段依据学校发展的阶段及特点,以及教育科研对学校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具体作用,可将学校的教育科研发展过程分为三个基本阶段:

把学校从合格学校发展成特色学校的过程中所开展的教育科研为初级阶段;把学校从特色学校发展成示范性学校的过程中所开展的教育科研为成熟阶段;其后的发展是成熟阶段的延续和提高——可称为创新发展阶段。

处于初级阶段的学校教育科研,主要解决巩固基础,并寻求突破的问题。

旨在从学校成功经验中寻找生长点,在现实问题中寻找突破口,形成研究课题,以找到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和学校发展的切人点,并通过研究,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本领。

了解了学校发展的过程和各个阶段的特点,就要认真地反思和总结,自己学校究竟是处于哪个阶段。

学校有哪些优势,有哪些特色,如何寻找学校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等等。

纵观许多名校的办学理念,可以看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科研创名校。

因此,一校之长必须要有强烈的教育科研意识,以教育科研为依托,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学校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通过教育科研,解决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教育科研,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通过教育科研,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和知名度。

广大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要牢固树立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第一推动力”的理念,把教育科研工作落实到教学常规中、落实到教育教学过程中,使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落到实处。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和全面推进,教育观念的转变愈来愈成为一个重要的前提。

当前,急需要解决转变教育观念和如何转变教育观念的问题。

如对教育基本功能、基本价值的认识,对教育的开放性和基础性的认识,对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等等。

又如,随着教师队伍建设和继续教育工作力度的加大,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师队伍素质正在不断

提高,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教学能力强和研究水平高的研究型教师队伍正在逐步形成。

他们的教育观念先进,教育理论功底厚实,在教育教学研究上有较高的造诣和丰富的成果。

他们不再满足于一般的以教材、教法分析为主要内容的教科研活动,希望能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更高层面上进行研讨和交流;希望不断追踪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动态和前沿;希望能进一步掌握教育科研的理论和方法,用先进的教育理论和研究成果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希望教科研活动能在抓住共性问题的同时,更加注重教师个性化的要求,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科研活动,以满足广大教师的不同需求等等。

我们又将如何面对这一挑战?

在这些新形势下,学校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培养出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以适应并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呢?

这就迫切地需要通过教育科研来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

教育改革需要教育科研的参与、需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需要教育科研提供充分的理论准备。

正是如此,许多学校响亮地提出“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的口号,以此作为学校新世纪的发展理念和策略。

1、开展教育科研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有了正确的教育思想,才可能产生正确的教育行为。

学校的领导,首先应该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

校长领导学校,必须要有科学的办学思想。

有了科学的办学思想,才能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具有宽阔的眼界,也才可能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目标。

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是面向少数学生,还是面向全体学生?

是仅仅为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服务,还是为全体学生服务?

是办淘汰教育、选拔教育,还是办普及教育?

是让学生片面发展,还是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

是让学生唯唯诺诺,循规蹈矩,还是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这一系列问题需要广大中小学校长作出明确的回答,在教育实践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必须开展教育科研。

许多校长正是通过开展教育科研,确立了现代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

中小学校长只有带领学校广大教师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才可能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中小学教育规律和特点,纠正违背教育规律和教育方针的做法,探索素质教育的办学途径,从而增强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自觉性、预见性,避免盲目性、随意性。

2、开展教育科研,有助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办学水平平教育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其目的不是创造某种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而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培养人、塑造人。

我们要把教育对象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讲究科学性。

广大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在教育实践第一线,面对教育实际工作,直接接触学生,直接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

通过教育科研活动,促使广大教师自觉地钻研教育理论,并运用理论去观察、分析和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逐步探索、揭示和掌握教育规律。

通过解决各种教育矛盾和问题,促进学校的发展,提高教育效益和教育质量。

许多教师和校长在教育工作中积累了丰富教育教学经验,但由于未能进行科学的总结和提炼,不能把局部的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因而也失去了指导他人的价值。

只有通过开展教育科研,才可能科学地总结经验,并使之提高升华为理性认识,使自己“隐性”的经验变成外“显性”,供他人学习和借鉴,成为大家可以共享的成果。

这样对教育教学工作才具有比较普遍的指导意义。

现代学校的管理,已由单纯依靠指令性的行政管理和经验管理逐步走向以教

育科学和管理科学为理论指导的现代管理。

中小学校长要进行科学管理,管理好学校,就要开展科学管理的研究,掌握科学管理的理论、艺术和方法。

在新的形势下,原有的经验已难以适应,需要研究新情况,探索新问题。

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

3、开展教育科研,有助于提升办学品位,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一个学校的发展,必须重视学校文化的建设,形成学校浓郁的文化氛围,以此对学生、教师、职工产生潜移默化、深刻久远的影响。

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术文化,是一个学校办学品位的标志和象征。

学术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教育科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教育科研,不仅可以出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增强师生员工的科研意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精神,使学校不断提升学术文化的水平。

人们一提到高效课堂,就会想到山东杜郎口中学;提到成功教育,就会想到上海闸北八中;提到选择教育,就会想到上海建平中学;提到课程改革,就会想到北京四中和锡山市高级中学……总结这些名校的办学经验,可以看出,他们无一不是紧紧地抓住教育科研这一主题,依靠教育科研来推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可见,教育科研提高了这些学校的办学品位,扩大了它们的影响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探索个性化、特色化的办学模式,在办出特色、办出风格上大做文章。

只有特色化的学校,才能培养有特色、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才能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健康地发展。

许多特色学校的经验证明,教育科研是一副强有力的“催化剂”。

通过教育科研,能够使学校出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形成学校的“拳头产品”和“品牌”,从而逐步形成学校的优势和特色。

4、开展教育科研,能够造就一批“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的校长,功德无量的是带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使学校从低一级阶段向高一级阶段的发展,提升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教育科研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则是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

那么,如何使教师形成从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样需要研究教师成长的基本规律。

现有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初级阶段。

在这个阶段,新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学会操作,学习作为教师应具备的各项基本技能。

如:

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如何批改作业、如何辅导学生等。

当一名新教师能够胜任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时,标志着他已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这一阶段一般需要5—7年。

第二阶段为中级阶段。

这一阶段一般需要7—10年时间。

在这个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完善自我,并在不断地反思和完善的过程中,找准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进而充分发挥之,这是一种“扬长避短”的策略;同时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向名师学习,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学会“取长补短”,这又是一种自我完善的策略。

在教师自我完善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准适合自己学习的名师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不断地学习和借鉴其他名家的优点和经验,使自己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开放的体系,以逐渐形成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成为有特长的教师。

“先学一家、融汇百家、发展创新、自成一家”,这还是一种成长的策略。

第三阶段为高级阶段。

处于这个阶段的教师,要精通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要有宽厚、扎实的专业知识,要有广阔的视野和敏锐的观察能力,能自觉地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处理教育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要有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还要有“蜡烛”、“春蚕”的奉献精神;不仅要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更

重要的是把自己长期积累的教育教学经验向其他教师传播,影响和带动周围的青年教师,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同时,又要聚集一批有志于研究与发展学科教学理论与教学模式的教师,共同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推动学科教学理论的发展。

这样的教师才真正意义上成为学科带头人(或名师),他应该既是专家,又是“杂家”。

帮助教师形成从前一阶段向后一阶段发展的自我提升能力,进而使教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教育科研应当而且能达到的理想境界。

目前,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更多的是从实用性出发,所采用的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实践、反思”的方法。

实践反思是教师从自己的实际教学活动出发,对自己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进行反省式深入思考,发现并分析自己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具体问题,并通过自我学习及教师之间的合作讨论,探求改进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师反思的过程中,可以自觉的改进教学行为,以适应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当前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础的素质教育,是面向新世纪的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探索,不能单凭以前的经验去做,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改进。

对每个教师来说,重要的是如何在改革实践中,学习理解掌握现代教育理念,通过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观察和实践反思,发现自己的教学理念与现代理念之间的差距,并不断地进行调整、改进和完善,扎实而大胆地向着现代教育进行新的探索。

任何有经验的校长和教师,如果不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素养和理论水平,就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

教育科研素养的提高,一方面是通过学习的途径,另一方面是必须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活动,在科研活动中把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提高运用教育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自身在研究、实践和反思中不断地完善和提高提高。

四、中小学教育科研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小学教育科研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特定领域。

它具有教育科研的一般特点,又具有不同于高等院校和教育科研机构的自身研究特点。

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要有效地开展教育科研,正确解决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任务和新课题,首先要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科学定位。

1、中小学教育科研以应用研究为主按照研究的领域划分,教育科研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基础研究也称基本理论研究,是以建立和发展理论体系,系统地阐述并检验各种假说、原理、法则为最终目标的。

基础研究往往是先有了某种设想或假说,然后通过研究找出其本质规律予以确立和验证。

其成果一般表现为发现新领域、新规律,提出新学说、新理论、新观点。

应用研究是运用教育教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解决教育工作实际问题的研究。

这一概念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应用”的是教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实质上就是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二是解决实际问题,产生实践效益。

这两方面缺一不可。

应用研究应着重研究如何把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教育技能、方法和手段,使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同实际教育、教学衔接起来,达到某种具体和预定的实际目标。

也就是说,通过应用研究,直接解决教育、教学和教育改革中的实际问题。

应用研究是对教育原理的尝试性应用,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的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和桥梁。

开发研究则是依据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寻求更明确的、具体技术的表现形式为目的,以具有实施价值的规划、对策、方案、方法、程序等为成果。

从一定意义上说,开发研究不是为了获得知识,而是展开知识,将研究的成果与经验加以推广和普及。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就是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制约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问题,为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服务。

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正在成长的青少年一代的教育问题,即研究青少年受教育的特点,探索更科学、更合理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促进青少年身心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根据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标、任务以及自身特点,中小学教育科研要以应用研究为主,并注重研究的实用性、可操作性、效益性和灵活性。

2、中小学教育科研以微观研究为主教育科研从研究范围划分,可分为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和微观研究。

宏观研究是指对与国家、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作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

例如东西部教育的差异与区域共同发展的研究、西部大开发与教育发展研究、转型期社会的基本特征与教育发展形态的转换研究、加入WTO对我国教育发展影响的研究、终身教育的体系构建与学习化社会的研究、创新教育的实验研究、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等教育发展形态和功能变革的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等。

这些研究范围大,涉及面广,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方向性、综合性、全局性、长远性等特点。

微观研究是对教育问题进行具体细微的研究,往往是针对某个实际问题,例如语文情境教学研究、数学尝试教学研究、单亲家庭子女心理特点研究等。

微观研究范围小,具有单一性、灵活性等特点。

中观研究是介于宏观和微观研究之间的一种研究类型,它是某一个范围内进行的综合性的教育科学研究。

例如城市中小学整体改革研究、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研究、中小学校长负责制研究等。

当然,教育科研的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微观研究都是一个相对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参照系的变化,研究范围也会发生变化。

某一研究,在一定范围内是宏观研究,在更大范围内可能又成为中观研究或微观研究。

中小学教育科研,对于中小学来说,主要还是以微观研究为主。

学校校长和教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展校本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等的研究,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方法的研究,开展学校管理、校本管理与民主管理的研究及改进学校教育工作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校本培训研究等。

这些都是比较适合学校校长和教师开展的研究。

它们范围小,问题集中、明确,容易收到效果。

强调中小学教育科研以微观研究为主,并不排斥宏观、中观的研究,不排斥有能力、有基础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参与一些宏观课题的研究。

3、中小学教育科研更多的是教学领域的研究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主体是广大中小学教师。

教师主要从事的是学校最基本的工作——教学。

教学工作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主阵地、主渠道,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一切学校工作都应以教学为主。

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小学教育科研主要是教育教学研究。

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教师“要遵循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

2001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也指出:

“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关注情感、态度的培养;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广大教师要积极参加教学实验和教育科研。

”可见,在现代社会,教育改革已赋予广大教师参与

教育科研的责任,并要求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工作开展科学研究,努力提高教育科研意识和教学研究能力。

4、中小学教育科研要以行动研究为主行动研究是近些年在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研究模式。

它是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求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善行为的目的。

行动研究是作为教育情境的参与者,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或者研究组织中成员共同合作所进行的系统的研究。

中小学教育科研主要以行动研究为主,这是适用于广大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一种研究方法。

与教育实验相比,行动研究不一定需要有理论假设,不需要严格控制变量,不需要对测量工具进行严格的筛选。

它便于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掌握和应用。

教育实验在教育研究中受到很多的限制,对实验研究者的理论素养、统计分析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广大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往往难以胜任。

正是针对教育实验的弊端,行动研究应运而生。

行动研究为广大校长和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它能够帮助校长、教师改进工作的现状,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科研方法。

5、中小学教育科研应是一种校本研究校本研究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基本特征,它是指密切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学校自行确定课题、自主设计计划与实施的一种教育研究活动。

校本研究是以学校为本位、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为主阵地、以校长和教师为主体的研究活动。

校本研究本身就是学校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游离于学校工作之外。

校本研究的课题皆来自学校自身工作实际,而不是外在的东西。

在校本研究中,校长、教师都是研究者,都要自觉地承担起教育研究的职能。

校长是管理者,又是研究者;教师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都要扮演双重专业角色。

校本研究的直接结果是学校工作实践的改进,而不是为研究而研究。

其研究的出发点是学校工作遇到的问题,归宿点应体现在学校面貌的改变、师生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上。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性质和特征。

兴校的科研,不是一般的搞几个课题,得几个科研成果而已,而是要形成学校主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让更多的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在研究中解决自身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质量,真正把改革和发展纳入科学研究的轨道,从而改变学校面貌,形成学校的特色。

而科研兴校的切人点是引导、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开展实践反思研究。

广大校长、教师是校本研究的主体,要按照实用性的原则从学校工作和自身发展的需求来开展研究,对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认真的系统思考和反思,经过理性加工,使经验体会上升到理性的层次,进而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

所以,科研兴校的切入点是引导、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缩短实践行为与先进理念的差距,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本领,这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更是教育科研应该达到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