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XXX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主报告0625.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1255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16 大小:10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电XXX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主报告062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国电XXX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主报告062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国电XXX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主报告062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国电XXX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主报告062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国电XXX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主报告062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电XXX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主报告0625.docx

《国电XXX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主报告06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电XXX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主报告0625.docx(1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电XXX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主报告0625.docx

国电XXX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主报告0625

 

国电XXX2×350MW热电联产机组工程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报告编号: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2015年6月

插设计、咨询资质证书影印件

插声明

目录(排版后重新生成)

1建设项目概述1

1.1项目基本情况1

1.2工程概况1

1.3岗位设置及人员数量7

1.4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8

1.5主要技术方案及生产工艺流程13

1.6建筑卫生学13

2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危害程度预测13

2.1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13

2.2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分布及接触作业人员16

2.3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性及危害20

2.4职业病危害程度分析20

2.5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20

3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20

3.1厂址选择及总平面布置20

3.2建(构)筑物职业病防护设计26

3.3职业病防护设计37

3.4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预防及应急措施60

3.5职业病防治管理62

3.6辅助用室及卫生设施设置65

3.7对预评价报告中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防治对策及建议的采纳情况66

3.8职业病防护设施投资预算79

4预期效果及评价79

1建设项目概述

1.1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国电XXX2×350MW热电联产机组工程;

项目地址:

山东省XXX市;

项目规模:

本期建设2×350MW超临界供热机组,规划建设容量4×350MW。

1.2工程概况

国电XXX2×350MW热电联产机组工程位于XXX市高新区东南侧,北距XXX市约9.6km,拟建设2×350MW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两缸两排汽、抽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配2×1142t/h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四角切圆燃烧、Π型直流炉。

本专篇针对国电XXX2×350MW热电联产机组工程施工过程与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防护设计。

主要包括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辅助卫生用室、应急救援、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等。

1.2.1机组型式及主要工艺系统

本工程机组型式及主要工艺系统见表1.2.1-1。

主要工程情况介绍见附件B。

 

表1.2.1-1机组型式及主要工艺系统

项目

单位

锅炉

种类

-

超临界燃煤直流炉、单炉膛、一次再热、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П型锅炉

蒸发量

t/h

2×1150

汽机

种类

-

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两缸两排汽、抽汽凝汽式汽轮机

出力

MW

2×350

发电机

种类

水-氢-氢冷却、静态励磁发电机

容量

MW

2×350

烟气治理设备

脱硝

装置

方式

-

SCR工艺,以尿素为还原剂

效率

%

80

脱硫

装置

方式

-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

效率

%

98

除尘

装置

方式

-

电袋除尘+湿式静电除尘

效率

%

99.94

烟囱

高度

m

210

出口内径

m

7.6

贮煤系统

封闭条形煤场

供水系统

水源

本期工程生活用水接自市政生活水管网,拟采用XXX市污水处理一厂和XXX市污水处理二厂的城市二级排放水和市政自来水,胜利水库地表水作为备用水源。

水量

夏季耗水量约1474m3/h

循环水系统

方案

供水系统采用带逆流式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的单元制循环水系统

冷却塔面积

配2座4300m2自然通风冷却塔

循环水处理系统

方案

采用加稳定剂、阻垢剂协调处理;加酸、杀菌处理设备与中水深度处理系统合用

灰渣处理方式

灰渣分除

正压浓相气力输送系统将电除尘器灰斗中的干灰直接集中于灰库,灰库下直接装车外运

“风冷干式排渣机+渣仓”炉底渣干排处理外运

电气主接线

方式

采用发电机~变压器~220kV线路组接线

1.2.2原辅材料

本工程以山西浑源矿业有限公司、陕西黄陵矿业集团公司和山东东岳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即肥城矿业)的煤作为煤源。

煤质及灰成份分析数据见表1.2.2-1。

耗煤量见表1.2.2-2。

灰渣排放量见表1.2.2-3。

表1.2.2-1煤质资料

名称

符号

单位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

收到基碳份

Car

%

51.59

46.04

收到基氢份

Har

%

3.32

3.12

收到基氧份

Oar

%

6.95

4.29

收到基氮份

Nar

%

0.87

0.89

收到基全硫份

St,ar

%

0.97

1.50

收到基灰份

Aar

%

27.00

32.66

全水份

Mt

%

9.3

11.5

空气干燥基水份

Mad

%

2.35

2.58

干燥无灰基挥发份

Vdaf

%

37.18

35.82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Qnet,ar

kJ/kg

20100

18190

收到基二氧化碳量

CO2,ar

%

哈氏可磨性系数

HGI

65

60

冲刷磨损指数

Ke

4.2

5.0

煤中游离二氧化硅

SiO2(F)ar

%

灰变形温度

DT

1310

1170

灰软化温度

ST

1330

1200

灰半球温度

HT

1370

1230

灰流动温度

FT

1400

1260

二氧化硅

SiO2

%

52.26

51.90

三氧化二铝

Al2O3

%

29.17

19.58

三氧化二铁

Fe2O3

%

4.82

7.01

氧化钙

CaO

%

7.20

12.45

氧化镁

MgO

%

0.88

1.07

氧化钾

K2O

%

1.04

1.82

氧化钠

Na2O

%

0.42

0.67

三氧化硫

SO3

%

2.14

2.86

二氧化钛

TiO2

%

1.17

0.92

五氧化二磷

P2O5

%

0.26

0.15

二氧化锰

MnO2

%

0.060

0.184

煤灰比电阻

测试电压(V)

测试温度(℃)

比电阻(Ω·cm)

比电阻(Ω·cm)

500

20

1.05×1012

1.45×1012

80

3.80×1012

4.70×1012

100

5.20×1012

9.70×1012

120

6.50×1012

9.95×1012

150

4.30×1011

5.70×1011

180

6.20×1010

7.20×1010

表1.2.2-2耗煤量

机组容量

(MW)

小时耗煤量(t/h)

日耗煤量(t/d)

年耗煤量

(1×104t/a)

设计

校核

设计

校核

设计

校核

1×350

160.8

177.9

3537.6

3913.8

98.88

109.39

2×350

321.6

355.8

7075.2

7827.6

197.76

218.78

注:

日运行小时数按22h,机组年等效利用小时数5500h,锅炉设备年利用小时数按6149h计算。

表1.2.2-3灰渣排放量

煤种

小时灰渣量(t/h)

日灰渣量(t/d)

年灰渣量(10

t/a)

1×350

2×350

1×350

2×350

1×350

2×350

设计煤种

渣量

4.42

8.84

97.19

194.39

2.72

5.43

灰量

39.76

79.52

874.75

1749.50

24.45

48.90

灰渣量

44.18

88.36

971.95

1943.89

27.17

54.33

校核煤种

渣量

5.91

11.81

129.93

259.85

3.63

7.26

灰量

53.15

106.30

1169.34

2338.68

32.68

65.37

灰渣量

59.06

118.12

1299.27

2598.53

36.31

72.63

锅炉点火采用等离子点火技术,每台炉设两套等离子点火装置,取消锅炉燃油系统。

本工程采用XXX市污水处理一厂和XXX市污水处理二厂的城市二级排放水,两个中水厂互为备用水源;电厂生活用水由XXX高新区市政管网供给。

烟气脱硫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脱硫吸收剂采用外购合格石灰石块、厂内湿磨制浆的石灰石浆液,脱硫用石灰石中CaCO3的含量大于90%,MgO含量小于2%。

按照设计煤质,设计脱硫效率99.36%,石灰石耗量见表1.2.2-4,脱硫副产品石膏的排放量见表1.2.2-5。

脱硫石膏品质达到下列要求,能够做为建材行业的原材料使用。

自由水分低于10%Wt。

CaSO4·2H2O含量高于90%Wt。

CaCO3<3%(以无游离水分的石膏作为基准)。

CaSO3·1/2H2O含量低于1%Wt(以无游离水分的石膏作为基准)。

平均粒径30~40um。

 

表1.2.2-4石灰石耗量

煤质

CaCO3含量

小时耗量t/h

日耗量t/d

年耗量104t/a

St,ar:

0.97%

90%

2×4.7

2×103.4

2.89

注:

年利用小时数为6149小时。

表1.2.2-5脱硫石膏排放量

煤质

小时排放量t/h

日排放量t/d

年排放量104t/a

St,ar:

0.97%

2×8.3

2×182.6

5.14

注:

年利用小时数为6149小时。

烟气脱硝采用SCR脱硝工艺,脱硝还原剂为尿素,其品质符合国家标准GB2440-2001《尿素》技术指标的要求,见表1.2.2-6。

表1.2.2-6尿素成分分析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合格品

优等品

1

总氮(干基)

%

≥46.3

≥46.5

2

缩二脲

%

≤1.0

≤0.5

3

水分

%

≤0.7

≤0.3

4

%

≤0.001

≤0.005

5

碱度(NH3计)

%

≤0.03

≤0.01

6

硫酸盐(以SO42-计)

%

≤0.02

≤0.005

7

水不溶

%

≤0.04

≤0.005

8

颗粒(4-8mm)

%

≥90

≥90

脱硝效率按不小于86%设计,在燃用设计煤种BMCR状态时尿素耗量见表1.2.2-7。

表1.2.2-7尿素耗量

脱硝效率

小时耗量t/h

日耗量t/d

年耗量t/a

86%

2×0.25

2×6

3074.5

注:

年利用小时数为6149小时。

各种原、辅材料的储存和接触方式见表1.2.2-8。

表1.2.2-8原、辅材料的储存与接触方式

原辅材料

储存方式

接触方式

燃煤

堆场

机械化

石灰石块

仓库

机械化

尿素

储罐

机械化

盐酸

储罐

机械化

氢氧化钠

储罐

机械化

氨水

桶装

手工辅助机械

联氨

桶装

手工辅助机械

1.3岗位设置及人员数量

电厂定员范围包括:

生产部分(机组运行、机组维修、燃料系统);管理人员;党群工作人员;服务性管理人员。

本工程投产后考虑全厂统一调配使用人员。

生产人员为174人,管理人员85人,党群人员7人,服务人员3人,共269人。

详见表1.3-1。

 

表1.3-1电厂定员表

项目

人数

备注

1生产项目

1.1机组运行

1.1.1集控室

31

采用DCS系统

1.1.2除灰、除尘

15

1.1.3化学

20

1.1.4脱硫

15

1.2机组维修

1.2.1热机

20

1.2.2电气

13

1.2.3热控

12

1.2.4脱硫

4

1.3燃料系统

1.3.1运行

13

1.3.2燃料管理

22

1.4其它

1.4.1仓库

2

1.4.2车辆

7

2管理人员

85

采用全厂管理信息系统(MIS)

3党群工作人员

7

4服务性管理人员

3

合计

269

1.4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

1.4.1总平面布置

本工程厂区总平面采用“四列式”布置,由东向西依次布置煤场及卸煤设施-220kV配电装置区-自然通风冷却塔区-主厂房区,由北向南依次布置附属辅助生产区-主厂房区-施工生产区,厂区固定端朝北,向南扩建,汽机房主立面朝东,出线向东。

厂区主要建设项目有主厂房、屋外配电装置、自然通风冷却塔、输煤设施、供水及水处理设施,以及相应的辅助、附属建构筑物等。

(1)主厂房的布置

主厂房区布置在厂区西侧。

主厂房区由东向西依次布置汽机房、煤仓间、炉前间、锅炉房、电除尘器、引风机支架、烟道及烟囱、湿式除尘器、脱硫设施;主厂房固定端朝北,向南扩建,汽机房主立面朝向东。

本期工程汽机房长度为131.20m,A列柱至烟囱中心线的距离为163.20m。

(2)自然通风冷却塔的布置

本工程采用单元制二次循环供水系统,每台机配一座带逆流式双曲线的自然通风冷却塔,两塔呈南北向一字形布置在A列外,循环水泵房布置在两塔中间。

(3)配电装置及电气设施的布置

本工程主变、厂变、起备变均布置在主厂房A列外,其中心距A列柱均为15.00m。

220kV屋外配电装置区布置在冷却塔区东侧。

继电通讯楼紧邻220kV屋外配电装置西侧布置。

主变进线采用架空连接,起备变采用电缆连接。

(4)煤场及卸煤设施的布置

本工程燃煤采用铁路和公路联合运输,铁路及卸煤设施布置在厂区东侧的北集坡接轨站内,铁路卸煤系统设一台单翻车机,厂内站设重车线1条,空车线1条,机车走行线1条,有效长1050m。

同时新建3车位的汽车卸煤沟,布置在煤场南侧,靠近南侧规划路。

新建两座汽车衡布置在卸煤沟南侧,靠近运煤出入口。

本工程贮煤设施设一座条形封闭贮煤场,位于接轨站西侧,与重车线平行布置,煤场有效堆煤长度为300m,堆宽为90m,煤场堆高13.5m,储量14.15万t,可供本工程燃用20天。

输煤栈桥由煤场北侧向西北跨越胜利水渠后进入主厂房区,向西至炉后转运站后转向南南进入煤仓间转运站。

本工程采煤场采用全封闭。

沿煤堆方向设置干煤棚,长330m,在两端设置防风抑尘网。

(5)脱硫设施的布置

脱硫设施布置在烟囱的两侧。

其中吸收塔、循环浆泵房、氧化风机房、湿式除尘器沿烟囱中心线对称布置。

脱硫工艺楼布置在烟囱西侧,事故浆罐布置于#2机组吸收塔南侧。

(6)辅助设施的布置

厂区辅助生产设施主要布置在厂区固定端侧,从西向东依次布置启动锅炉房—尿素车间—水务中心—生产办公楼—检修中心—储氢站、污水处理站及雨水泵房。

灰库布置在脱硫工艺楼南侧,空压机房布置在#1除尘器北侧,酸碱罐房布置在#1锅炉房以北,#6输煤栈桥下方;脱硫除尘电控楼布置在两除尘器之间,渣仓分别设置在锅炉房两侧;汽机事故油池、变压器事故油池、储油箱布置在A列外,变压器周围。

雨水沉淀池、煤水沉淀池分别布置在煤场南、北两侧,推煤机库布置在煤场的西南角。

煤检中心布置在#2转运站东南,与#2转运站联合布置。

(7)出入口设置及交通组织

本工程主出入口位于厂区固定端,朝向北侧新凯南路,作为职工上下班的主要出入口。

运灰渣出入口位于厂区西南角,朝向西侧渠西路,作为电厂灰渣、石灰石、石膏及其它设备、材料的运输出入口。

运煤出口设置于煤场区域南侧,运煤及运灰渣(进灰棚)车辆自此口进入。

1.4.2厂内道路

厂内道路采用城市型道路,主要道路设计成双车道双坡型,宽7.0m,次要道路设计成单车道单坡型,路面宽4.0m,其转弯半径一般为9.0m,交通量较大区域如主厂房区道路转弯半径为12.0m,汽车卸煤沟作业区道路转弯半径为18.0m。

在主厂房、煤场、储氢站等设施周围设置环形消防道路。

厂内道路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4.2-1。

表1.4.2-1厂内道路主要技术指标

路面宽度(m)

主要道路

7.0m

支路

4.0m

引道

与车间大门宽度相适应

人行道

1.0-2.0

最小转弯半径(m)

受场地限制时

6.0

行驶单个汽车(4~8t)

9.0

行驶单个汽车(10~20t)

12.0

单个汽车拖带一辆挂车

12.0

最大纵坡(%)

引道

≮6.0

主要道路

6.0~8.0

次要道路

9.0

最小计算视距(m)

会车视距

30

停车视距

15

交叉口停车视距

20

厂区道路采用城市型道路,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厂内沟道除煤场及汽车卸煤沟区域采用公路Ⅰ外,其余区域均按公路Ⅱ设计。

1.4.3竖向布置

(1)竖向布置方式

厂址场地开阔,其中主厂房区域场地地形西南高东北低,向东北倾斜,自然地面高程136.4~151.1m之间。

煤场区域场地区域较平坦,场地西高东低,自然地面高程132.0~135.0m之间,卸煤沟区域降幅较大,自然地面高程在125.0-132.0m之间,厂区竖向布置采用台阶式的布置方式。

根据场地情况,本工程分为七个台阶,主厂房区及检修中心以西附属设施区为一个台阶,场地按4‰由西向东递减,平整标高143.00-141.60m;其余附属设施、水塔区域及升压站为一个台阶,平整标高138.00m;灰棚及煤场为一个台阶,平整标高132.70m;汽车卸煤沟区域为一个台阶,场地按10‰由北向南递减,平整标高132.70-129.80m;施工生活区为一个台阶,场地按5‰由南向北,25‰由西向东递减,平整标高147.60-141.70m,主厂房区以南施工生产区为一个台阶,场地按10‰由北向南,5‰由西向东递减,平整标高143.10-140.00m;其余施工区为为一个台阶,场地按7.5‰由南向北,12.5‰由西向东递减,平整标高140.00-133.70m。

(2)厂区土石方工程

场地地势较为平坦,土方工程量主要是消化厂内基槽余土,尽量减少挖方,做到土方平衡。

场地平整中,填土分层夯实。

本工程厂区(含施工区)挖方量29.17×104m3,填方量38.85×104m3,考虑电厂基槽余土约10.0×104m3,厂区土石方基本平衡。

1.4.4厂区主要建(构)筑物标高

根据本工程厂区土方平衡的结果,场地内各建构筑物标高确定如下:

主厂房零米地坪标高:

142.50m;

电除尘器零米地坪标高:

143.15m;

烟囱零米地坪标高:

143.30m;

水务中心零米地坪标高:

142.70m;

自然通风冷却塔零米水面标高:

138.50m;

煤场、灰棚室内地坪标高:

133.10m;

翻车机室零米地坪标高为:

132.52m。

除行政办公楼、生活综合楼室内外高差为600mm,其余建筑物室内外高差一般为300mm,自建筑物的室外标高以大于3‰的坡度坡向道路,确保排水的畅通。

(1)场地排水

厂区场地排水坡向道路,排水坡度在0.5%~6%之间,雨水通过道路有组织排向雨水口,由雨水口汇流至厂区雨水系统,经雨水系统汇集后排至市政管网。

(2)厂区防排洪

厂址不受100年一遇历史洪水的影响,西围墙处100年一遇洪水位为142.78m,低于该处地坪设计标高,因此可不予考虑;南围墙外10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4.5m3/s,因此在南围墙外开挖东西向排洪沟将坡面汇水排至胜利水渠,东围墙处不受100年一遇洪水的影响。

1.5主要技术方案及生产工艺流程

本工程的基本生产工艺流程是完成煤的化学能转换为热能、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生产过程。

燃煤由输煤系统、制粉系统制成煤粉送往锅炉燃烧、放热,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使锅炉给水变成高温高压蒸汽后进入汽轮机,推动汽轮机并带动发电机发电,电经配电装置由输电线路送出。

做过功的部分蒸汽从汽轮机中抽取,将热能通过热力管网输送给热用户。

燃烧产生的烟气进入尾部烟道,经省煤器、SCR反应器、空气预热器、电袋除尘器以及脱硫岛、湿式电除尘器后通过烟囱排入大气。

炉底渣和除尘器集下来的灰进入除灰渣系统,灰渣进行综合利用,综合利用不及时的送至灰场贮存。

主要生产工艺系统的技术方案及其主要设备见附件B.2。

1.6建筑卫生学

本工程主厂房、各生产建筑及其辅助、附属建筑物均按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了采光、照明、采暖、通风、空调、隔热、隔声等设计。

详见3.2节建(构)筑物职业病防护设计。

2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危害程度预测

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本工程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

项目在施工过程和生产过程中均可能产生或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

2.1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2.1.1施工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

施工过程可分为土建施工、设备安装以及设备调试三个阶段,各阶段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如下:

(1)土建施工

土建期施工人员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

噪声、高温、全身振动、局部振动、粉尘、金属粉尘、沥青烟、有机溶剂、甲醛、陶瓷粉尘、氧化钙、氢氧化钙、木粉尘等。

噪声:

施工人员在使用打桩机、推土机、挖掘机等作业时接触高噪声设备。

高温:

土建施工多为室外作业,夏季施工时受到太阳辐射产生的高温影响。

全身振动、局部振动:

施工人员在使用打桩机、推土机、混凝土搅拌棒作业时接触全身振动或局部振动。

粉尘、有机溶剂等:

混凝土配制、装饰装修、筑路、养护施工人员会接触到粉尘、有机溶剂等。

(2)设备安装

设备安装期施工人员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

噪声、高温、工频电场、电焊弧光、粉尘、电焊烟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一氧化碳、臭氧、氮氧化物、苯、甲苯、二甲苯以及芳香族化合物。

噪声:

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管线安装时接触噪声。

高温:

室外作业夏季施工时受到太阳辐射产生的高温影响。

工频电场:

电气安装时工人会接触到工频电场。

电焊弧光:

设备安装焊接时施工人员接触电焊弧光。

(3)设备调试

设备调试期调试工人会接触到生产过程中使用到的原辅物料、产物、副产物及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工频电场等,主要接触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工频电场、高温、煤尘、矽尘、石灰石粉尘、石膏粉尘、氯化氢及盐酸、氢氧化钠、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联氨(肼)、六氟化硫及分解物、抗燃油、润滑油、柴油。

2.1.2生产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

按性质划分,本工程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分为粉尘、有毒有害化学物及物理性因素。

(1)粉尘

本工程生产过程中主要的原料是燃煤,在卸煤、贮存转运及处理过程中存在煤尘;煤粉在锅炉燃烧后产生的灰渣,在通过管道气力输送、除尘器除尘及装车过程中可能存在煤尘或矽尘。

本工程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在石灰石卸车、储存、输送、磨制过程中可能存在石灰石粉尘;脱硫后形成的石膏在真空脱水后的储存及装车运输过程中可能存在石膏尘。

另外,由于本工程在设备维检修作业过程中可能接触到电焊烟尘和以保温材料为主的其他粉尘。

(2)有毒有害化学物

本工程煤粉进入锅炉燃烧后,由于燃煤主要由碳、硫、氮等元素组成。

因此,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不完全燃烧时产生一氧化碳等职业病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