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学士学位论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1239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8.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学士学位论文.docx

《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学士学位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学士学位论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学士学位论文.docx

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学士学位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

系别管理系

专业会计学

班级会计901班学号09020206

学生姓名王蓓蕾

指导老师王海民

2013年6月

 

摘要

会计与税收是我国经济领域中关系紧密的两大分支,在经济的发展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从统一、分离、再到适当分离与协作的过程。

由于会计与税收本质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决定两者在经济的发展中不能完全分割独立,税法的处理要以会计信息为依据,而征税的结果又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会计信息。

因此,在现阶段,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但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之间差异的扩大增加了会计核算成本并使税收征管的难度加大。

本文从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差异产生的原因,差异的具体表现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随后也给出了关于这二者差异应如何调整的具体方法以及政策建议。

理清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及做好二者之间的衔接可以提高会计人员应用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减少会计遵从税法的成本、减少企业的纳税风险,实现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衔接的服务目标。

关键字:

会计利润,纳税所得,差异分析,差异调整,纳税风险

 

ABSTRACT

AccountingandRevenuearetwoessentialbrancheswithintimaterelationshipinoureconomicsphere,andithasplayedthesignificantroleondevelopingChina’seconomicgrowth.InChina,thepreviouslyrelationshipbetweenaccountingsystemandrevenueregulationshaschanged.Fromaunityintoseparation,andthenitwasformedastwocollaborativeelementswithappropriaterelevance.Moreover,theessenceofaccountingandrevenuearecloselyconnected,soitdeterminesthataccountingandrevenuecannotbeseparatedcompletelyintheeconomicdevelopment.Thetaxtreatmentsareusingbasicaccountinginformationasthejudgingrelevance,andmeantimetheresultoftaxrevenuehasdirectlyimpactsontheenterprise’smarginalbenefitsandaccountinginformation.Hence,atthisperiod,thereisinevitabletheexistenceofthedifferencebetweenaccountingsystemandthetaxregulation,butthedifferencehasincreasedtheaccountingcostsandmakesthetaxrevenuemoredifficulttoregulate.

Thisarticlestatestheaccountingbenefitsandtaxrevenuebyanalyzethereasonoftheirdifference,besides,thearticlealsoprovidesthesolutionandsuggestionsofhowtodecreaseorevensolvethosedifferences.Toraveloutthedifferencebetweenaccountingcostandtaxrevenueandmakethosetwointheappropriateconnectionareabletohelptheaccountantstoimprovetheirabilityofaccounting.Meanwhile,italsocanreducetheaccountingcostbyfollowthetaxlawandtheenterprise’srevenuerisksinordertogetthemarginalbenefitsonbothaccountingbenefitsandtaxrevenue.

KEYWORDS:

Accountingbenefits,Taxrevenue,Differenceanalysis,Levyingadjustmentofincometax,Betweendifferencesinadjustment

 

目录

1绪论1

1.1本文的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1

1.2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1

1.3本文的研究方法2

1.4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2

2国内外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研究综述3

2.1国内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研究综述3

2.2国外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研究综述5

3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7

3.1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产生差异原因分析7

3.2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种类分析8

3.3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差异的具体表现分析9

3.4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差异的影响分析11

4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调整及政策建议13

4.1即时调整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13

4.2充分披露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差异信息15

4.3统一税法与会计制度的有关标准16

4.4合理规避企业税收筹划的风险16

4.5创新财务管理内容及方法17

5结论19

致谢21

参考文献23

 

1绪论

1.1本文的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快,我国的会计制度,税收制度都在不断的更新变化。

会计与税收是我国经济领域中关系紧密的两大分支,在经济的发展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们遵循不同的原则,服务于不同的目的。

会计核算必须遵循一般公认的会计原则,其目的是为了真实、完整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以及现金流量的情况。

为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以及其他的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

税法则是以课税为目的根据经济合理、公平税负,促进竞争的原则,依据有关税收法规,确定一定时期内纳税人应交纳的税额。

因此,在现阶段,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但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之间差异的扩大增加了会计核算成本并使税收征管的难度加大,不仅造成企业纳税的困难,还成为各种逃避纳税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此可见,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这种差异主要是两方面原因造成:

一是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本身存在制度上的差异;另一个是在对它们二者进行执行的过程中,企业基于不同的目的动机所造成的二者的差异。

本文主要就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进行分析,以及阐述如何调整两者的差异。

1.2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会计利润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取得的,主要体现了公允客观的原则,目的在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

应纳税所得额是根据税法的公平税赋原则确定的,目的在于保证国家税收的稳定性、征收的有效性和税赋的公平性。

二者必然要产生一定的差异。

正确地理解和处理这些差异,处理好会计核算与纳税的关系,对于纳税人正确地进行会计核算,准确地计算和缴纳企业所得税十分重要。

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的分离是大势所趋,造成会计一税收差异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国内关于会计与税收差异的研究绝大部分都是讨论二者之间的制度差异与协作的规范性研究,而对造成会计一税收差异不断扩大的其他重要原因的研究成果还不多。

本文从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差异产生的原因,差异的具体表现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随后也给出了关于这二者差异应如何调整的具体方法以及政策建议。

理清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及做好二者之间的衔接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用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减少会计遵从税法的成本、减少企业的纳税风险,实现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衔接的服务目标。

1.3本文的研究方法

1.3.1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关于此研究的进度,为本研究的撰写奠定理论基础。

同时总结经验,站在更高的角度,更全面、更具体的探讨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问题。

采用的文献包括史料、有关的著作、论文、网络评论及政策文本等。

1.3.2比较研究法

比较才能知道差距。

古罗马学者塔西陀曾经说:

“要认识自己,就要把自己同别人进行比较”。

其他国家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也面临着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差异越来越大的问题,他们对于这两者的差异是如何进行分析以及如何进行调整的,通过阅读各国对于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差异的研究,为本文的写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1.3.3系统分析法

本文结合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来分析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产生差异的原因,以及如何协调。

运用会计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来进行论述,力求全面、系统的阐述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使会计人员更清楚的了解二者之间的差异,最终提出应如何调整差异,给出政策建议。

1.4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

本文主要研究了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表现以及应如何调整二者之间的差异。

全文共分为5大章。

第一章是绪论,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做出了阐述。

第二章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通过对国内外学者有关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研究做出了对比,为本文的写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主要阐述了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差异的具体表现,影响分析。

第四章讨论了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应如何调整,并且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第五章是本文的结论,对全文的结论做出了总结。

2国内外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研究综述

2.1国内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研究综述

由于我国早期以来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这种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相适应,我国的税务会计模式也是实行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合一的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由国家统一制定和颁布,企业严格按照会计制度进行核算。

国家制定的会计制度主要从宏观调控的角度考虑,受国家财政体制、税收政策、财务制度的影响较大。

因此,在这个阶段,很少出现关于会计与税务之间的关系及其差异的研究。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和债权结构代替了政府投资一统天下的格局。

股东和债权人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会计制度也进行了重大改革,建立了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会计准则体系,力求用会计准则协调企业与股东、债权人的利益关系。

在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改革以后,我国税法与会计准则之间的差距呈扩大趋势,财务会计不再融财务、税法的要求于一身,而是遵循会计准则。

税法也在力求独立,这使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成为可能,也由此拉开了众多学者对税务与会计的关系模式的讨论。

李峦松(2001)结合会计和税收的相关理论,从税收与会计关系的历史演变出发,以我国现行的税法和会计制度为依据,从会计目标与税法目标的差异、税法与会计原则的差异、税法与会计处理程序这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税法和会计制度的差异及其成因,并分析了税法与会计制度与税法协调的必要性,并指出协调这种差异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且这种协调应该是双向的。

姜鹏飞(2003)在企业所得税与会计制度不断改革,两者差距不断拉大的背景下,通过企业所得税制与会计制度的比较分析,首先谈两者论根源,然后从实务层次具体对两者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得出两者应在适度分离的基础上进行协调,并提出了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完善措施。

王延明(2003)用实际税率与执行税率的差异来估计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上的差异,考虑减值准备和投资收益,利用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1994-2001年8年的全部数据为总体,以非线性统计方法进行处理,研究结论显示投资收益是在造成实际税率与执行税率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当年计提的减值准备在2000年和2001年也有很大的影响。

李心源,戴德明(2004)分析了分离型和统一型这两种税会关系模式,美国过度分离的税会关系模式造成的财务信用危机,他们认为,税会差异的扩大带来了会计信息的复杂化,同时也增加了企业规避税收监管的可能性。

进而指出在我国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的目标差异无法消除,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税会分离模式成为必然的选择,同时,实现税会协调,要把握适度分离的度。

王华明(2004)通过对税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历史回顾,阐述了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要通过改进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和所得税制度来实现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适度分离。

黄爱玲(2005)分析了国际上税务会计的主要的运行模式,这些模式各自产生的社会背景不同,其优缺点也有明显差异。

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具体的社会经济法律环境,提出建立适度分离的税务会计模式。

戴德明,张妍,何玉润(2005)通过对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基本关系,税会关系模式,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目标差异以及具体的典型的业务处理差异方面的分析,提出了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协作的可行思路,主要包括:

加强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之间管理层面的合作和配合;在具体实务操作上的协作可以根据不同的差异类别采取不同的标准导向;会计要加强必要性信息披露对税收的支持。

刑启亮(2006)认为在我国特定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的环境下,应在遵循全面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灵活性原则、注意效益原则、严肃性原则的基础上,克服会计制度与税法完全统一的弊端、承认会计准则与税法分离后,也不能盲目追求两者的差异,应该保持协调,即适当分离,尽量保持一致。

戴德明,姚淑瑜(2006)的研究基于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及2001年以后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加强协作的背景,分析2002—2004年上市公司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差异的制度原因以及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协作的实施效果,实证结论显示,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之间的差异可以解释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差异的60%以上。

所以,制度因素是造成会计税收差异的主要原因,固定资产折旧和投资收益是造成会计—税收差异的两个主要制度原因。

因此,为了降低企业的财务核算成本和征纳双方税法遵从成本,提高征纳双方的效率,在制度层面加强协作仍然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这也是防止企业利用制度差异规避所得税的重要手段。

盖地(2006)认为根据立法会计与非立法会计两大基本范式以及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关系,逐步形成了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完全统一、各自独立和相对独立的三种范式,从而又具体构成了三种税务会计模式。

由于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和国际经验,认为我国应该按照财税统一、财税混合、财税分离的路径发展我国的税会关系。

并指出,从长远来看,应实现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完全分离,从而更充分地发挥会计在市场经济在中的作用。

另外通过对由税法主导的税务会计原则与投资人导向的财务会计原则进行了比较,从中可见两者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由于税务会计原则与会计准则、制度差异过大且不规范,增加了纳税人诸多的不可预期性,会计原则已经是比较成熟,比较公认的原则,因此,税务原则应尽可能吸收会计原则,减少不必要的差异,为构建符合国际化发展的税务和会计关系模式打下基础。

2.2国外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研究综述

DavidA.Guenthera,EdwardL.Maydew,SarahE.Nutter(1997)通过考察强制从应付税款法转为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的公司在财务报告活动中的所表现出来的会计税收的一致性。

研究结果显示,在会计核算方法转换以前,由于很少涉及税收目的和财务目标的权衡,会计账面利润与应税收益之间的关系很微弱;在强制转换核算方法后,由于需要在税收与财务报告的目标两者之间更多的权衡,会计利润和应税收益显示出较强的关联性。

实证分析显示,1983—1985年采用应付税款方法核算的公司比同期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的公司有更高流动资产比率和收入费用比率;就那些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的公司而言,在1986年全行业强制转换核算方法之后,这些比率也显著下降。

这些结果都说明会计税收一致性的增加使公司有递延财务报告收益的倾向。

Manzonandplesko(2002)利用美国1988—1998的公开数据考察财务报告的账面收益与应纳税收益的差异大小和差异的来源。

研究结果显示,从收集的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的结果来看,一般来说,应纳税收益大于财务报告的账面收益,两者的差异从整体上来说是呈现上升的趋势,特别在九十年代初,差异显著的扩大。

会计与税收规则涉及制度方面的因素和经济因素以及控制变量是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具体来说,包括正的税前收益,账面经营损失、净销售的变化、商誉、国外税前收益、不动产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不同公司财务报告账面收益与应纳税收益的差异,文章中提及的其他因素中包括所得税避税行为可能也是造成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并没有做出进一步的检验。

Dhaliwal,Gleason和Mills(2003)考察了公司是否会通过操纵所得税费用来达到盈利目标。

以第三季度到第四季度的有效税率(ETR)的变化作为盈余管理的替代变量,以分析师的一致预期作为盈利目标的替代变量,以按第3季度报告的ETR调整后的实际税前盈余作为未对所得税费用进行操纵的盈余的替代变量。

研究结果证明,当公司没有达到分析师的一致预期时,公司第4季度的ETR与第3季度的ETR相比会有所下降,这说明,当公司在对非税项目进行盈余管理仍然不足以实现盈利目标时,公司会通过减少其所得税费用来实现其盈利目标。

通过研究总的税收费用,而不是递延所得税费用的狭隘的组成部分,研究结果为使用税收披露来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一般性的证据。

Desai(2003)的研究发现,近20年美国公司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差异的形成与对折旧的不同处理,境外收益的披露等因素相关。

同时作者也发现,90年代末,会计一税收差异由于避税行为的增加而变得更显著了。

此外,盈余管理行为的增加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这一时期差异的扩大。

MichelleHanlon(2005)研究了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差异与盈余的持续性、应计项目和现金流量之间的关系,还研究了会计税收差异是否会对投资者对盈余的预期产生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那些会计税收差异大的公司的收益的持续稳定性远不如那些差异小的公司,因为通常会计收益大于应税收益时,意味着盈余质量的低下。

同时,还有证据表明投资者通常把巨大的差异作为一种红色风向标,会降低对这些公司未来盈余稳定性的预期。

Whitaker,c.(2005)研究了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差异使公司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使应税收益最小化的同时,把报告给投资者的会计利润最大化。

尽管会计账面利润与应税收益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差异,但是广大的学者和政策制定者还没有呼吁或制定相应的基础性改革措施。

本文建议建立一个账面利润的调整系统来减少会计账面与应税收益的差距,通过这种措施可以抑制日益猖獗的所得税避税行为同时帮助重建财务会计的完整性。

BradBadertscher,JohnPhillips,MortonPincus,SonjaOlhoftRego(2005)研究了所得税前的盈余管理活动与本期和未来期间应税所得的关系。

已有文章研究了当期应税所得和未来期间应税所得产生影响的盈余管理活动。

此外的一种情况是,公司的盈余管理活动并不会对应税所得产生影响。

本文的研究就是基于以上三种不同类型的税前盈余管理策略,通过选取重新表述并调减盈余的公司,这些公司可以被推测在调整前用盈余管理高估了利润。

研究结果显示暂时不影响应税所得,但在未来期间对应税所得产生影响的盈余管理行为占据着盈余管理的绝大多数,接下来是对当期应税所所得产生影响的盈余管理行为,最后是对应税所得不会产生影响的盈余管理行为。

研究结果还显示伴随着盈余管理的不断增加,对未来期间应税所得产生影响的盈余管理行为也不断增长。

相比之下,那些当期大额的经营亏损的公司倾向于更多的采用对当期应税所得产生影响的盈余管理手段。

总体上来说,公司更倾向采用保持税收效率的同时,调增盈余的盈余管理策略。

3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

3.1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产生差异原因分析

3.1.1服务目标不同

会计利润是为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服务的。

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会计利润是测试投资的收益和将要承担的风险水平;债权人可以透过会计利润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社会职能部门可以依据会计利润对企业行使指导和监督的职能;企业管理者通过会计利润可以对既往的管理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为未来的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企业应纳所得税额是用应纳税所得额乘以企业当年适用的税率,再减除减免税额、抵免税额后的余额。

因此,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多少直接决定着企业本期应纳税额的多少。

企业应纳税额的高低决定着国家财政税收的多寡。

3.1.2确定程序、计算方法不同

会计利润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程序确定,采用多步式。

首先,将企业每一会计期间的营业收入减除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减)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确定营业利润。

其次,将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即可得出会计利润。

若会计利润小于零,即为财务会计上的亏损。

应纳税所得额是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将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收入总额减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后的余额为应税收入。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应税收入减除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小于零时,即为亏损。

3.1.3核算原则略有不同

会计核算的基础和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都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即在理论上会计收入、会计成本费用和应税收入、可扣除的成本费用不存在差异。

但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还要遵循实际发生原则(真实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合理性原则。

在应税收入中的接受捐赠收入是遵循实际发生原则,在实际收到受赠资产时才能确认收入的实现;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的确认遵循实际发生原则,在一般情况下,对按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收益不能确认为应税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是按照合同约定的承租人(使用人)应付租金(特许权使用费)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也近似收付实现制。

而会计核算时,对被投资企业具有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按照权益法核算时,被投资企业净利润发生变化时应确认投资收益;捐赠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在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收入金额能够可靠计量时确认收入的实现,这些都是遵循权责发生制。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对日常活动实际发生的、与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可以扣除。

如企业支付给职工的薪酬,若能证明工资费用已经实际支付而且员工的工资费用与其为企业所作的贡献相符、与社会整体或同行业工资水平差异不大时可以扣除。

这遵循的是实际发生原则、相关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

由于核算原则不同导致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属于永久性差异。

3.1.4计量基础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