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23《鸿门宴》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
《高中语文 23《鸿门宴》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23《鸿门宴》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23《鸿门宴》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语文23《鸿门宴》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3
教学目标:
⒈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⒉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⒊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教学重点:
⒈学习古汉语的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
⒉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辨析疑难语句、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
教学方法:
讲析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时数: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导入新课,串讲课文一、二两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设计一:
下面四副对联哪一幅是写司马迁的?
⑴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⑵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⑶世上疮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
⑷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明确:
⑴屈原、⑵欧阳修、⑶杜甫、⑷司马迁。
设计二:
请学生欣赏两首诗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明确:
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
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
“逝”,奔驰。
这首楚辞体的诗歌大意是:
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
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竟不肯率先冲出重围。
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
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
“我可怎么安排你呀?
”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明确:
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
流露出他得天下后荣归故里的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
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
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
《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豹。
二、题解与背景:
⒈课文选自《项羽本纪》。
《项羽本纪》是我国古代传记文学中的一篇著名作品。
作者以他的精彩的笔墨,倾注了很大的热情,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失败英雄”项羽的形象,使其成为我国历代相传的一个典型人物。
而《鸿门宴》则是《项羽本纪》中极为精彩的一节。
“鸿门宴”发生在公元前206年,即陈胜起义后的第三年,是项羽、刘邦在灭秦之后争夺天下而进行的一场针锋相对的斗争。
⒉秦元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
楚国的旧贵族项梁与其侄项羽在会稽起义,刘邦在沛县起义,投到项梁部下。
当时刘邦48岁,项羽24岁。
不久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相继牺牲,“世世楚将”的项梁,采纳了范增“复立楚之后”的建议,趁机拥立老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怀王”作为反秦的首领。
后项梁与秦军章邯作战阵亡于定陶,秦将章邯得胜后移师围赵。
公元前208年9月,楚怀王熊心兵分两路,令将军宋义、次将项羽率军北上救赵,命刘邦率军攻秦,并与诸将有约:
“先入关者王之”。
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统帅南路军先于项羽入关破咸阳,但为了“待诸侯至而定约束”,退军霸上;然而大恐失掉关中,于是派兵把守,令“无内诸侯”。
再说项羽这一路,宋义在救赵途中停止前进,安兵不动,被项羽所杀。
项羽率军继续北上,渡过黄河,破釜沉舟,持三日粮,与秦军九次交战,终于在钜鹿大破秦军。
不久,秦将章邯投降。
项羽因惧怕章邯部下的将士不附生变,在新安将章邯部下的二十万将士坑杀。
当项羽率军军队行进到函谷关时,有刘邦军队把守,项羽的军队不能入关。
项羽大怒,命当阳君攻打函谷关,项羽的军队才得以入关,屯兵新丰鸿门,沛公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把刘邦欲在关中称王的消息报告给项羽,项羽大怒,扬言马上要同刘邦开战。
双方的矛盾一触即发,于是发生了本课介绍的刘、项双方“鸿门宴”上的斗争。
三、自主合作探究:
㈠学习课文第一段。
⒈指名朗读课文第一段,正音:
①“王(wàng)关中” ②“说(shuì)项羽”
③“好(hào)美姬(jī)” ④“为(wè)击破沛公军”
⒉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①“军霸上”、“王关中”(加点词为名词作动词用,读第四声)。
②“说项羽”“说(shuì)”意为替人讲情、说好话。
③“成五采”、“为(wéi)龙虎”,“成”、“为”都有“变成”、“化作”的意思,“龙虎”是龙虎的形状。
⒊讨论问题:
⑴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
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
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
欲王关中”。
曹无伤是沛公的左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矛盾挑开,故事“开端”。
第二件事“范增进言”,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土,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
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⑵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
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明确:
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
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一个率真、火爆的汉子!
(《史记》载:
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
“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
“毋妄言,族矣!
”梁以此奇籍。
)
㈡学习课文第二段:
⒈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①古今歧义: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盗”,窃贼;“非常”,指意外事故。
“公岂敢入乎?
”“敢”,能够。
“固不如也。
”“固”,本来。
②通假:
“具以事告。
”“具”通“俱”,全部。
“要项伯”。
“要”通“邀”,约请。
“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内”,通“纳”,接纳,准于入内。
“不敢倍德”,“倍”通“背”,违反。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③活用: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用,意为与……交好(友善)。
“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
“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词用,编造名册。
“不义也”,“义”,名词作动词用,合于义。
④特殊句式: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状语后置。
“与俱去”、“毋从俱死也”,介词“与”、“从”后面的宾语省略。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疑问句,主语“为大王为此计者”与谓语“(是)谁”倒置。
也可以说不是主谓倒置,那么“者”就是语气助词。
“孰与君少长?
”疑问句,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判断句,特殊指示代词“所”、“者”构成“所……者”式名词短语充当主语,作说明、解释的对象。
⒉讨论课文内容:
⑴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
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明确:
第一件事项伯夜访,“毋从俱死”。
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
第二件事张良献策,“不敢倍德”。
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则一点就通,(第三件事)会见项伯,巧于逢迎,不但“兄事之”,“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由“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夜归说服项羽(第四件事),导致项羽上当。
“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
⑵张良说:
“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项伯则说: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请联系课文说说古人心目中的“义”可作什么样的解释,我们应当如何看待?
明确:
古人认为“义”,就是“宜”。
《礼记•中庸》说:
“义者宜也。
”韩愈在《原道》中则进一步解释:
“行而宜之谓之义。
”也就是说,人的言行符合符一定的道德规范就可称为“义”,反之则为“不义”。
课文中曹无伤背叛刘邦向项羽告密,项羽置怀王之约于不顾而欲“击破沛公军”,范增以下犯上都可以说是“不义”。
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哙闯帐护主等等,都可以称之为“义”。
项伯救护刘邦可以称之为“义”,这一行为却违背了楚王的根本利益则又可以责之为“不义”。
可见“义”是相对的,如同“骨气”一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道德标准不同,“义”的内涵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以抽象的“义”作为评判是非的尺度和立身处世的准则。
小结:
课文一、二两段记述了“鸿门宴”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并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
四、布置作业:
⒈熟读课文第三、四段,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⒉思考下列问题:
①项羽最大的弱点是什么?
试从课文中举例加以说明。
②范增之谋为什么不能得逞,他在哪些方面不及张良?
⒊完成“文本研习”1-3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课文第三~六段,掌握一定的文言实词,指导学生翻译难以理解的句子;了解故事情节,把握情节结构安排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检查预习情况:
⒈提问:
在楚王即将来犯万分危急的形势下,张良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是为什么?
此处行文轻描淡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
“战”必败,“逃”必溃,兵力悬殊,土气不同。
张良过人之处在于确信项伯可以利用。
他从项伯的通风报信中看出这个人十分重“义”,有恩必报;他也了解项伯与项羽的关系,通过由项伯必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他看准了项羽的致命弱点,深信“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一句话就能解决双方矛盾。
此处轻描淡写更显出张良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
(也与刘邦大惊失色束手无策形成对照。
)
⒉指名读课文第三、四段,强化生字:
樊哙 目眦 按剑而跽 卮酒 彘肩
⒊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从百余骑(从:
使……从;骑:
一人一马。
)
数目项王(目:
以眼示意,名词作动词用。
)
且为所虏(且:
将;为所:
为……所,“为”后省略行为主动者。
)
客何为者(何为:
为何,干什么;者,代词,“何为”前面省略了判断词。
)
⒋试译下列语句: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二、自主•合作•探究:
㈠⒈学习课文三、四两段:
指名用自己的语言讲述“鸿门宴”上的斗争,说说记叙了几件事。
明确:
第一件事“刘邦谢罪,项王留饮”;第二件事范增举玦,“默然不应”;第三件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第四件事樊哙闯帐,“死且不避”。
(归纳:
刘邦谢罪,项王留饮;范增举玦,“默然不应”;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樊哙闯帐,“死且不避”)
⒉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明确:
并不诚心。
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
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
(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
⒊项羽“留沛公与饮”,终于演出了“项庄舞剑”企图“击沛公于坐”这惊心动魄的一幕。
“留沛公与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明确:
不能认为这是精心策划的阴谋。
项羽在刘邦来之前以“许诺”项伯“因善遇之”。
因而在范增一再暗示他下令除掉刘邦时,项羽却总是“默然不应”,可见并未经过策划。
这一变故是范增一手导演的,虽然阴狠,却并不示明,由于没有得到项羽的支持,而项伯又出面援救,终于不了了之。
⒋“项庄舞剑”在情节展开上有什么作用?
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
明确:
“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哙闯帐”,故事推向高潮。
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们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⒌司马迁为什么要详写鸿门宴上的座次?
明确:
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则长者东向,幼者西向。
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
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
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㈡分角色朗读课文第四段,力求充分表达人物的不同情感与心态。
⒈“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
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
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
(是不是“喧宾夺主”?
)
明确:
课文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语言描写:
“此迫矣!
臣请入,与之同命”。
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
“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外貌描写:
“瞑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
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文章巧妙地把握人物关系,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彘、赐坐,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一切全由张良策划,读来绝无喧宾夺主之感。
⒉有人认为樊哙在席上的讲话跟刘邦一模一样,“仅是语句上稍有变化而已”,对不对?
如有区别,区别在哪里?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明确:
两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
刘邦侧重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首先申明自己“死且不避”,继而陈述秦王“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
而后明确指出怀王有约在先,沛公虽然先入咸阳,却又“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言沛公“劳苦功高”,责项羽“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实为“亡秦之续”。
从策略上看,二者区别也明显。
刘邦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义责项羽已是“以攻为守”了。
二者有本质区别,说话的语调语气也自然大不一样,朗读课文要注意这一点。
小结:
课文三、四两段记述“鸿门宴”上刘、项双方的激烈斗争。
刘邦谢罪,以屈求伸,矛盾缓解,范增举玦,危机依然四伏,项庄舞剑,更是险象环生,樊唆闯帐,故事到达高潮。
项羽唯恐担当“不义”之名,损其“威”,伤其“信”,不用范增之计,终于让刘邦借故脱逃,放虎归山,铸成大错。
㈢讨论课文五、六两段。
⒈翻译重要句子。
明确:
①“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注释)
②“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何辞为?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
翻译:
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肉,还辞别什么呢?
③“道芷阳间行。
”(间,从小路道,音jiàn)
翻译:
取道芷阳,抄小路走。
④“沛公不胜杯杓。
”(“不胜杯杓”,指酒醉,以“杯杓”借代酒水。
)
翻译:
沛公禁受不起酒力。
⑤“再拜献大王足下。
”(再拜,两次行礼,表示敬重;“足下”,古代敬词,用来指称对方。
)
翻译:
再拜敬献给大王。
⑥“竖子不足与谋。
”(“竖子”,古代骂人的话,小子,没出息的东西。
)
翻译:
小子不值得与他共谋大事。
⒉记叙的几件事:
明确:
⑴沛公出逃“脱身独骑”;⑵张良入谢“不胜杯杓”;⑶项王受璧“置之坐上”;⑷亚父受斗“撞而破之”。
⒊讨论问题:
⑴刘邦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
“置车骑”是什么意思?
是几个人一道走的?
为什么这样?
明确:
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一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一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
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
(从小路走,目的也在此。
)
⑵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为何不同?
明确:
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武力:
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破产而恼怒。
不仅把玉斗“置之地”,而且“拔剑撞而破之”,更大骂“竖子不足与谋”,可谓气急败坏。
故事至此结束,“立诛杀曹无伤”则是对开头“告密”的交代,是尾声。
㈣讨论情节安排的特色。
明确:
情节结构:
第一部分(1—2)宴前,刘项双方的矛盾及活动。
第二部分(3—4)宴上,刘项双方的斗争。
第三部分(5—7)宴后余事。
归纳:
情节完整,有张有弛,跌宕起伏。
第1段为开端,“曹无伤告密,欲王关中”形势骤然紧张,范增说项羽“急击勿失”,火上交油,为鸿门宴伏了杀机。
第2段是发展,“项伯夜访,‘毋从俱死’”,透露了机密;张良献计“不敢倍德”,刘邦会见项伯,巧于逢迎;项伯夜归,说服项羽。
一下子战云消散,局势缓和。
第3、4段是情节的高潮,“杀”与不“杀”的矛盾贯串始终,整个“鸿门宴上”的情节,大体可概括为三起五落。
三起:
宴会开始后,“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气氛始趋紧张,一起;项羽因为没有察觉项伯徇私通敌,完全相信了项伯的劝告及刘邦的表白,“默然不应”。
而主张“急击勿失”的范增不肯罢休,离席叫项庄进来以舞剑为名,企图“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于是宴会顿时充满杀机:
读者眼前,项庄和项伯拔剑对舞,一攻一守,心照不宣,气氛更趋严峻,二起;张良如坐针毡,离宴找樊哙告急,樊哙撞倒守门卫士,闯宴怒视项羽,项羽“按剑而跽”,此时故事发展到最高潮,紧张的气氛达于极点,伴随刀光剑影而发生的血肉横飞的事件似乎已不可避免,三起。
五落:
可是,事情却出乎读者意料之外。
紧张的气氛竟逐步缓和下来。
项羽对于贸然闯宴的樊哙不但不怒,反而赞樊哙为“壮士”,读者的心弦稍宽松动,一落。
接着,樊哙又锋芒毕露地指斥项羽,颂扬刘邦,其调子虽然是刘邦语言的翻版,却比刘邦要尖锐得多。
但“项王未有以应”,并赐“坐”。
刘邦与樊哙配合之默契,使项羽更加相信刘邦无意做王。
读者的心弦又进一步松弛,二落。
但是,杀机仍未彻底消除,身处“鱼肉”地位的刘邦坐不安席,机警地托词离宴,樊哙、张良会意随出,宴庭内外一片动乱。
司马迁描述却有条不紊,使读者的视线在宴庭内外不断移动变化:
庭外,“宾客”刘邦与群臣紧急策划脱身之计;庭内“主人”项羽与左右还不知道,于是“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气氛张中有弛,三落。
情节继续发展:
庭外,刘邦轻骑简从,抄小路脱身回营;庭内,张良献礼,项羽“受壁”,四落。
此时范增的全盘计划被打乱,因此,范增受玉斗后,“拔剑撞而破之”,满腹怨恨地说:
“唉!
竖子不足与谋!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吾属今为之虏矣!
”这一很有见地的预言,完全为后来事态的发展所证实。
“宴会”至此结束,刘、项冲突暂时转为平缓,五落。
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以项羽欲击刘邦始,以曹无伤被诛杀终;以范增劝说项羽始,以范增怒骂项羽终。
矛盾复杂,波澜起伏。
虽为节选,而结构十分严谨,前后呼应,情节完整。
㈤体会语言的精练生动,绘声绘色。
明确:
例如写樊哙闯宴: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眩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这一紧张场面的描绘着墨虽不多,却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心情顿感紧张。
又如,写“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项庄拔剑起舞。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三言五语,就把宴会杀气腾腾的场面勾画得动人心魄。
南宋人刘辰翁曾赞扬这段文字说:
“历历如目睹,无毫发渗漉,非十分笔力,模写不出。
”这是对《鸿门宴》作者艺术功力极其中肯的评语。
《鸿门宴》中的一些语言,如“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秋毫无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竖子不足与谋”、“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劳苦功高”等等,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而“鸿门宴”则已成为敌对双方政治谈判斗争的代名词。
三、布置作业:
⒈自读课文五、六两段,疏通文字。
⒉思考:
文章为什么在沛公脱逃之前交代鸿门与霸上两地的距离?
⒊体会文章“情节完整,有张有弛,跌宕起伏”的艺术特色。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分析人物形象,归纳刻画人物的方法;了解历史人物对项羽的评价及作者的英雄观。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⒈“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是什么意思?
(注释⑥)
⒉范增对项庄说:
“君王为人不忍”,他内心真的认为项羽是“为人不忍”吗?
明确:
“不忍”,用今天的语汇表达,就是心慈手软,也可以引申为缺少决断。
其实,范增内心并不仅仅认为他是“为人不忍”,公开场合只能这样委婉地评论。
二、自主•合作•探究:
㈠讨论分析人物形象。
⒈张良、范增是两个什么样的人物?
他们在“鸿门宴”中处于什么地位?
明确:
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他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
是他为刘邦定下了“韬晦之计”,以“不敢倍德”、无意于称王蒙蔽项伯,欺骗楚王,终于化险为夷。
是他为刘邦作了精心的部署,周密的准备,从而赢得了斗争的胜利。
项庄舞剑,张良出,樊哙急问:
“今日之事何如?
”可见事先有所商量。
樊哙责项羽,口径一致,由辩解进而反诘,则更可以看出事前经过周密的策划。
一方有备,一方无备,结局合乎情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良不像范增那样妄自尊大。
他认为刘邦称王不是时候,很不策略,但并不明确否定,只是问了一句: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他认为不可以武力与项羽相斗,也只是委婉地探询:
“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
”刘邦远不像项羽那样自信,张良却仍然处处留心,始终把自己放在谋臣的位置上。
这是刘邦对他绝对信任的关键。
可以说张良是“鸿门宴”这一事件的总导演。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项羽称为“亚父”,可见其地位不同寻常。
他的政治观察力,他的才智谋略绝不逊于张良。
但他对项羽尤其是对项羽的妄自尊大,并不完全了解,他以命令的口吻要项羽攻打刘邦:
“急击勿失”,他在席上“数目项王,举玉玦以示之者三”,要项羽“按既定方办”。
他擅自布置项庄舞剑,已经造成欲取项羽而代之的客观影响,但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这是范增的致命弱点。
他与张良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鸿门宴”这场斗争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
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
但是,两人毕竟只是谋臣,唱主角的是双方的决策者,是项羽和刘邦。
⒉项羽和刘邦各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投影:
《史记》载:
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
“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
“毋妄言,族矣!
”梁以此奇籍。
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
“嗟乎!
大丈夫当如此也!
”)
明确:
俩人觊觎帝位之心相同,但其语言一个率真无忌,一个含而不露。
项、刘性格之差异,由此可见一斑。
现在我们所学的《鸿门宴》一文中,刘邦和项羽的性格差别也表现得相当清楚。
项羽说“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气概不可一世;面对自己的政治对手,他却不加思索地说出“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的秘密。
在整场斗争中,项羽由优势变为劣势,又攻势转为守势,是必然的趋势。
刘邦的表现与项羽大相径庭,他沉着冷静,有条不紊。
危险当头,他虚心听取张良的意见,还忙里偷“闲”,了解张良与项伯的关系,年龄的少长,然后与项伯“约为婚姻”,使项伯成为自己的保护伞。
当项羽说出曹无伤后,他不动声色,一俟回营则立即诛杀。
项羽因粗率而显忠厚诚信,但也太缺乏帝王的政治头脑了。
而刘邦则正相反。
在用人问题上,项羽骄傲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