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8762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学习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推荐学习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推荐学习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推荐学习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推荐学习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荐学习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docx

《推荐学习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学习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荐学习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docx

推荐学习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一、选择题

1.稀世珍宝四羊方尊的发现地是(  )

A.宁乡B.澧县C.龙山D.慈利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商代青铜器的准确识记.应重点掌握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两个知识点.

【解答】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造型奇特,花纹华丽,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

故答案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历史识记能力.

2.四川成都出土的战国“嵌错赏功宴乐铜壶”的表面纹饰,呈现了竞射、采桑、宴会、歌舞、习射和水陆攻战等200多个精美的人物形象,这些纹式可见证战国时期(  )

①铁器牛耕的技术进步

②手工业的高超技艺

③贵族们的日常生活

④尊王攘夷的称霸策略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分析】本题以四川成都出土的战国“嵌错赏功宴乐铜壶”的表面纹饰,呈现了竞射、采桑、宴会、歌舞、习射和水陆攻战等200多个精美的人物形象为切入点,考查青铜器的相关知识。

【解答】由材料信息“呈现了竞射、采桑、宴会、歌舞、习射和水陆攻战等200多个精美的人物形象”可知,这些纹式可见证战国时期手工业的高超技艺和贵族们的日常生活。

①④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

故选:

B。

【点评】注意对题目信息的解读,识记青铜器的相关知识。

 3.小史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得知:

利簋(guǐ)底部的铭文印证了《尚书•牧誓》中所记载的“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

”所以,利簋也被称作“武王征商簋”。

从中他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

①商周青铜器用途广泛

②商周青铜器铸有精美纹饰

③记载了武王伐纣的时间

④西周时期书法开始成为一门艺术

⑤利簋是研究武王伐纣的重要证据

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③④D.②③⑤

【分析】本题以利簋(guǐ)底部的铭文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

【解答】由材料图片和“利簋(guǐ)底部的铭文印证了《尚书•牧誓》中所记载的‘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可知,商周青铜器铸有精美纹饰,记载了武王伐纣的时间,利簋是研究武王伐纣的重要证据。

故选:

D。

【点评】注意对图片和文字材料的解读,识记青铜器的相关知识。

 

4.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下列能够代表这一时期青铜工艺成就的是(  )

A.

鱼纹彩陶盆

B.

司母戊鼎

C.

青铜立人像

D.

毛公鼎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司母戊鼎。

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种类逐渐增多。

商朝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当时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解答】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用陶范铸造,鼎体浑铸,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司母戊鼎是商朝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体现商朝青铜文明的灿烂。

题干中能够代表商朝这一时期青铜工艺成就的是司母戊鼎。

故选: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

理解并识记青铜器的相关史实。

 

5.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如图文物,我们可以了解的是(  )

A.夏朝的历史B.商朝的历史

C.西周的历史D.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

【分析】本题以历史图片为切入点,考查了司母戊鼎的相关知识。

【解答】题干中历史图片为商朝的司母戊鼎。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通过司母戊鼎,我们可以了解商朝的历史。

故选: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商朝司母戊鼎。

 

6.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下列文物中,不能反映商朝文明发展水平的是(  )

A.

B.

C.

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反映商朝文明发展水平的甲骨文、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的相关史实。

【解答】甲骨文是商朝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种类逐渐增多。

商朝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当时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观察题干图片可知,题干图片文物中,选项A是甲骨文,选项B是司母戊鼎,选项D是四羊方尊,它们反映了商朝文明的发展水平。

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

理解并识记我国古代的青铜器和甲骨文的相关史实。

 

7.文物反映一定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和技术水平。

巨大的商代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

A.原始农耕文明出现B.青铜制作工艺高超

C.畜牧业的发达D.工商业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了青铜文明巨大的商代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解答】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种类逐渐增多。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用陶范铸造,鼎体浑铸,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它体现了商周时期我国青铜工艺水平高超。

1938年,四羊方尊出土于湖南宁乡县,是商朝青铜器,属于礼器、祭祀酒器用品,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故选: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青铜文明的代表司母戊鼎。

 

8.夏、商、周三个朝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时期,为后代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下列文明成就属于这一历史时期的是(  )

①早期国家的产生

②出现了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

③出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④青铜器种类丰富、工艺精巧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分析】本题以夏、商、周三个朝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时期为切入点,考查夏、商、周的主要成就。

【解答】据所学知,③出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在秦朝,故可以排除含有③的BCD三项。

故选:

A。

【点评】注意识记夏、商、周的主要成就,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9.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古文字是(  )

A.甲骨文B.金文C.大篆D.小篆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甲骨文.

【解答】甲骨文是商朝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甲骨文是我国发现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

甲骨文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古文字。

故选: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中国古代文字的演变.

 

10.汉字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开始出现于(  )

A.夏朝B.商朝C.秦朝D.汉朝

【分析】本题以汉字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开始出现的时期.

【解答】甲骨文是商朝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甲骨文是我国发现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

故汉字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开始出现于商朝。

故选: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文字的演变的相关史实.

 

11.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

我国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是(  )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

【分析】本题考查甲骨文,知道商朝开始出现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

【解答】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故选:

A。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商朝甲骨文的历史地位.

 

12.2017年11月2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发布消息,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这是因为甲骨文(  )

A.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文字

B.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

C.是刻画在陶器上的原始符号

D.是商朝人刻写在石碑上的文字

【分析】本题考查文字的演变,知道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解答】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是因为甲骨文是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比较成熟的文字之一。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文字的演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3.中央电视台《汉字听写大会》的热播,再次证明了汉字有着无穷的魅力和鲜活的生命力。

下列有关汉字演变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

A.金文→甲骨文→隶书→楷书→小篆

B.金文→甲骨文→小篆→楷书→隶书

C.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楷书

D.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分析】本题以中央电视台《汉字听写大会》为依托,考查文字的演变。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文字的演变历程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D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

 

14.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如图所示文明成就属于我国的(  )

A.夏朝B.商朝C.西周D.汉朝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商朝文明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图片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依据课本知识分析图片可知,甲骨文是商朝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这是我国发现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所以甲骨文和司母戊鼎所示文明成就属于我国的商朝。

故选:

B。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图片,注意准确识记商朝文明的相关知识点。

 

15.针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该节目寓意唤醒更多的人对文字基本功的掌握和对汉字文化的学习。

我国比较成熟的文字始于(  )

A.金文B.小篆C.甲骨文D.隶书

【分析】本题考查甲骨文,知道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解答】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故选: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商朝甲骨文的地位与特点.

 

二.材料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中文物的名称是什么?

它制造于哪一朝代?

(2)图一反映了当时什么手工业的繁荣?

它在我国青铜器史上的地位是什么?

(3)图二是我国古代的文字,它的名称叫什么?

这种文字的出土有什么重大意义?

【分析】

(1)本题以“青铜器”图片一为载体,考查的是司母戊鼎的知识。

(2)本题以图片一“青铜器”为载体,考查的是司母戊鼎的地位知识。

(3)本题以图片二“甲骨文”为载体,考查的是甲骨文的知识。

【解答】

(1)材料一中图片为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司母戊鼎,它四足中空,用陶范铸造,鼎体浑铸,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它反映了商代灿烂的青铜文明。

(2)依据所学知识,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3)观察材料二图片可知,这反映的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甲骨文的发现对我们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的;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和今天的汉字有渊源的关系。

故答案为:

(1)司母戊鼎,商朝。

(2)青铜制作;世界上发现已知最大的青铜器。

(3)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甲骨文是我国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

【点评】本题以司母戊鼎和甲骨文的图片为背景,考查了司母戊鼎和甲骨文的相关知识及其重大意义。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禹穴之时,以铜为兵”

(1)我国青铜器出现在什么时间?

(2)请你列举出你知道的两件青铜器。

材料二:

如图。

(3)图中显示的是什么文字?

(4)图中文字的发展和研究,有什么重要的价值?

【分析】

(1)本题以青铜器出现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青铜文明的知识.

(2)本题以青铜器出现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青铜文明的知识.

(3)本题以甲骨文图片为依托,考查的是我国文字演变的知识.

(4)本题以甲骨文图片为依托,考查的是甲骨文影响的知识.

【解答】

(1)大禹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首领.由材料“禹穴之时,以铜为兵”可知我国青铜器出现原始社会末期.

(2)商朝时期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等.

(3)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材料二是甲骨文图片,显示的文字是甲骨文.

(4)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商朝开始.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备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故答案为:

(1)原始社会末期.

(2)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3)甲骨文.

(4)甲骨文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商朝开始.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备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点评】本题以甲骨文图片和青铜器出现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青铜文明和甲骨文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理解能力.

 

18.清朝末年,在河南安阳的小屯村一带,农民翻土时翻出了一些“龙骨”,把其当作中药材卖给了中药铺,1899年,北京的某官员认出了这些“龙骨”上的刻画痕迹竟是千年来谁也未曾见过的文字﹣﹣古代占卜之后留下的卜辞。

(1)材料中说到的“北京的某官员”指的是谁?

(2)材料中所说的“未曾见过的文字”的名称是什么?

请说出它的意义。

(3)如何评价这种文字?

【分析】本题以清朝末年,在河南安阳的小屯村一带,农民翻土时翻出了一些“龙骨”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甲骨文的相关知识.

【解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朝末年,河南安阳小屯村的农民在田地里挖到的兽骨和龟甲,卖给药店,这些兽骨和龟甲被称为“龙骨”,是一种中药.19世纪末,清朝著名学者王懿荣在买回来的药材里,发现了龟甲和兽骨上刻有符号,他断定这是中国失传已久的文字,甲骨文就这样被发现了.

(2)根据上面分析可知,材料中所说的未曾见过的文字的名称是甲骨文.甲骨文是商朝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最早出现于商朝,为研究商朝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文字材料,记载了商朝的社会生产状况和阶级关系.大大丰富了我国奴隶社会的历史资料.这种文字已经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我国最早的文字,也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3)甲骨文是商朝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这是我国发现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的,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故答案为:

(1)王懿荣.

(2)甲骨文.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业、宫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甲骨文的出土证明了商代的确存在过,以实物印证了中华三千多年的文明;对研究商代的历史具有重要的考古作用;对研究汉字的发展历程有重要的意义..

(3)甲骨文这是我国发现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的,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运用甲骨文的相关历史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