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军交运输保障及启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8685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军交运输保障及启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军交运输保障及启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军交运输保障及启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军交运输保障及启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军交运输保障及启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军交运输保障及启示.docx

《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军交运输保障及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军交运输保障及启示.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军交运输保障及启示.docx

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军交运输保障及启示

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军交运输保障及启示

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军交运输保障及启示

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军交运输保障及启示

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军交运输保障及启示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军交运输保障及启示伊拉克战争是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美英联军空中打击与地面作战同时进行,尤其是地面进攻,对美英联军迅速取得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美英联军的地面进攻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及时、通畅的军交运输保障功不可没。

保障过程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美军都将敌方的交通运输设施作为重点摧毁目标。

而这次伊拉克战争则不同,美英联军为了保证地面进攻作战和后勤供应,对伊拉克境内的交通运输采取了主动控制和利用的战略。

战争打响以后,为了保证后勤保障的顺利进行,美英联军为夺取伊拉克南部战场上的港口、机场、桥梁和公路等交通运输设施,在巴士拉、乌姆盖斯尔、法奥半岛和纳西里耶等地区以及幼发拉底河流域,与伊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打通了连接波斯湾的航道,基本控制了伊南部港口,抢占了部分机场,建立了后勤保障基地,开辟了从科威特边境直抵巴格达前沿的运输补给线。

为了保证运输补给的畅通,以美军为主的联军将具体的后勤补给行动分成5个步骤:

①前线作战部队用手提电脑通过卫星信号,向后方发出具体物资补给请求。

②后勤保障基地按照战前预算,根据战场上发生的重大变化并综合各部队发来的临时请求,使用大型运输机和货轮向科威特运输货物集装箱,每件集装箱外壳上均有电子标识,记录集装箱内所装货物的名称、数量和所供应的作战单位番号。

③货物到达前线港口或机场后,装到货车上。

一般一个货车车队由20—30辆车组成,包括能装载5000加仑(约

2.3万升)的油料车、载货车、送水车、维修车和牵引车等。

④在武装直升机、“布德雷利”战车和小股武装人员的护送下,后勤保障车队对前线作补给运输,每到一处供应站卸货后,运输队通过卫星信号向后方总部通报货物清单。

⑤供应站利用装甲车将货物运至前线作战部队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后勤补给部队拥有数百辆货车,车队行进速度在24-48公里/小时之间,美军至少每隔90公里就设一个后勤供应站。

随着战事的推进,美英联军战线拉得越来越长,后方支援系统和作战保障供应体系势必面临点多、线长、面广的问题,极易遭受伊军袭击。

事实上,伊军也充分利用了美军后勤保障防卫力量较弱、补给线较长等弱点,多次对美军实施了后勤破袭战。

在巴士拉至巴格达一线,伊军凭借有利地形和强沙尘暴掩护,对美军后勤部队发动了多次不同规模的攻击行动。

伊军在一次伏击美军后勤运输护卫队的行动中,摧毁6辆军车、毙、伤美军12人。

伊军的后勤破袭行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美军的后勤保障行动,迟滞了美军的整体作战。

另外,高温、沙尘、沙暴天气的频发,也给美英的后勤保障行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为了保卫其交通运输线安全,美国不得不动用2个旅近5万人的部队每日在科威特至巴格达的公路上往返巡逻。

由于伊拉克军队在巴士拉、纳西里耶等地对美英联军的后勤补给线构成了现实的威胁,美英联军仅仅依赖南面的这一条后勤补给线,已很难满足围攻巴格达所需的大量油料、弹药和淡水等后勤保障需要。

因此,对美英联军来说,开辟一条经由土耳其的北方后勤补给线,已是战事所必需。

经过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与土耳其政府的外交谈判,土耳其政府于2003年4月2日允许美军军用物资过境土耳其运往伊拉克,这标志着联军的“北方后勤补给线”得以最终形成,大大缓解了南线联军后勤运输保障的压力,加快了战争的进程。

在美海军陆战队4月14日完全控制位于伊拉克北部的萨达姆家乡提克里特市中心后,五角大楼宣布在伊拉克的主要战斗“已经结束”。

保障特点机动性强及时、通畅的军交运输保障了美军机械化地面部队以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机动速度向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推进。

“快速机动,抓住战机”,充分体现了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等倡导的“高科技、小规模、高机动”作战理念。

此次美陆军在伊拉克境内实施“陆上蛙跳式作战”,其地面机动主要采取机械化开进方式。

美军第3机械化步兵师、第7骑兵团、海军陆战队第1师、第4机械化步兵师等,利用坦克、装甲车、步兵战车、运输车快速开进。

其中,美军第3机械化步兵师创造了日行军170公里的开进速度,相当于海湾战争时部队开进速度的3倍。

到3月25日战争打响不到1个星期,美军便宣布其地面先头部队第3机械化步兵师已经推进到距离伊拉克首都大约80公里的地方,并准备进击巴格达。

据有关资料,如此边作战、边快速推进,像第3机械化步兵师这样的重型作战师,每天仅燃料就需要消耗200多万升,还需要1000吨左右的淡水以及各种补给物资,开战之初部队携带的可供5~7天消耗的给养和其它物资很快就被消耗殆尽。

直升机补给虽然快捷方便,但其飞行高度有限,且备降机场少,又很容易遭到伊军地面武器的攻击。

因此,美英联军主要运用了每日往返于科威特到伊拉克境内长达300~4

00公里军交运输线上的数千辆后勤车辆实施补给。

运输量大这次伊拉克战争后勤补给行动是美军有史以来进行的最大规模补给行动之一。

在此前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美军主要使用海、空作战力量,后勤保障的重点是海军和空军。

这次战争中,由于美英联军大量使用了地面作战部队,而且投入作战的时间早,加上美英联军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开战2星期内即发射精确制导弹药8000余枚,出动战机2万多架次,各型战车3000多辆、战舰百余艘,投掷的精确制导弹药占总投弹量的95以上。

战争进行过程中,在伊拉克境内的9万名美军士兵每日用水量红为40万加仑(约合1520吨,相当于26个标准游泳池的水量),在整个推进过程中,共需袋装熟食品1300万袋,美军后勤物资需求量非常巨大,运输保障面临空前的压力并经受住了考验。

综合运用各种运输车辆美军部队汽车部(分)队一般编配有载货车、牵引车、半挂车、挂车等多种车型,且多为越野型运输车,可以完成人员、一般物资、油料、弹药、重型装备及冷藏物资在野战条件下的运输。

尤其是在直接运输重型作战装备中,为了使对重型作战装备的运输满足作战行动需要,美军要求平时重型作战装备与平板拖车的总体比例达到7:

1,而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则达到了1:

1。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所使用的运输车主要有“悍马”多用途轮式车、“斯特莱克”轮式轻型装甲输送车和M系统重型运输车等。

防卫能力加强开战后不久,由于美军后勤补给线路已深入伊拉克腹地,伊小股部队经常对美军后勤支援部队进行袭扰,美军物资运输不止一次地受到伏击,致使美军的推进行动被迫中断了数日。

针对伊军的频繁袭扰,美英联军充分利用制空权和制海权,并与地面部队强大的火力攻势相结合,有效地加强了运输途中的预警、防卫、作战等运输保障活动。

美军车队对前线作补给运输,有武装直升机、“有布雷德利”战车和少量武装人员护送,每到一处供应站卸下货物,供应站再通过装甲车将货物运至前线作战部队,基本上保证了运输途中的安全。

几点启示掌握制空权是军交运输保障的关键军事专家们说,没有绝对的制空权就不可能有低伤亡。

喷气式作战飞机和武装直升机不仅轰炸敌方目标,而且还被用来保护己方地面部队。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军交运输保障行动是在武装直升机的护送下完成的。

假如伊拉克具有较强的防空火力,使联军不能完全掌握制空权,就可以为伊军对美英联军的后勤补给线进行袭扰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联军后勤保障车队受到的打击可能会更大。

要想保障公路、铁路等线式运输补给线的畅通,掌握制空权是关键。

发展以武装直升机为代表的空中进攻力量,掌握制空权,是军交运输保障的先决条件。

传统的保障方式仍有用武之地在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后勤补给主要采取军交运输的方式进行,空运只占不到30。

冷战时期,许多人认为传统的交通线式的军交运输保障方式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

伊拉克战争的初中表明,高技术战争仍然离不开传统的后勤保障方式。

先进的武器装备和作战手段,需要相应的后勤保障方式与之相适应。

战场情况往往瞬息万变,作战手段和方式多种多样,传统的后勤保障方式仍然有用武之处。

借鉴美英联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结合运用先进的军交运输方式的经验,由于我国国土辽阔、海岸线长,为适应未来高技术机动作战和主体作战的特点,我军一方面应当逐渐改变以铁路和汽车运输为主的单一平面式的交通运输现状,有针对性地加强航空运输和海洋运输力量建设,但另一方面,在积极发展以空运、海运等立体保障方式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加大对传统的以铁路运输、汽车运输等为主体的线式运输保障方式的创新力度,把先进的立体保障方式与传统的线式平面保障方式有机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才能争取后勤运输保障的主动。

防护型大型运输车是未来军用车辆发展的趋势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在实施空、海立体保障的同时,地面部队仍然采用线式保障办法,大型军用运输车在后勤运输保障中的地位大大提高。

因此,至少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大型军用运输车还是军用车辆发展的趋势。

当然,这不是指更新已经老化了的运输车,而是发展具有强大防护能力的大型轮式运输车辆。

未来大型军用运输车的主要特征,一方面是能为驾驶员等后勤保障人员提供某种保护;另一方面是装备中央轮胎充放气系统,使驾驶员可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在驾驶室内调整轮胎压力,以适应所行驶地区的地形特点,提高车辆在不同地形上的保障效率。

《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军交运输保障及启示》

 

附送:

伊拉克战争对我军的几点启示

伊拉克战争对我军的几点启示

伊拉克战争对我军的几点启示伊拉克战争的几点启示2017年6月20日伊拉克战争,是世界上两个军事强国对一个弱小国家所进行的一场力量悬殊的不对称战争,也是继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后又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

纵观战争全程,城市始终是交战双方争夺的焦点,能否夺控城市成为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

因此,认真分析研究美英联军城市进攻作战,积极借鉴其有益经验,对我未来岛上城市进攻作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攻心为上”是美英联军城市进攻作战的明显特征,我未来岛上城市进攻作战,在作战指导上既要注重强攻硬打,又要积极开展心理攻势,力求攻城攻心紧密结合分析伊拉克战争中的城市作战,美英联军除在巴士拉等南部城市遇到伊军有限的抵抗外,在包括巴格达、提克里特在内的其它大中城市,几乎没有遇到有规模的抵抗,不但防守城市外围的伊军精锐部队不战而散,就连巷战、破坏城市设施等行动也没有发生,甚至美军以1个营的兵力就能直插巴格达市中心,战局进展之顺利,大大出乎军事专家的预料,连联军自己都没有想到。

究其原因,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心理攻势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城市作战中,美英联军把心理战摆到了突出的地位,采取战争准备期间,美英联军就采取在“禁飞区”投撒传单、开设无线电广播及利用新闻媒体造势等手段,展开对伊民众和军队的心理攻势;军事行动展开前,采取政府官员向记者发表谈话、向外界泄露部分“作战计划”,利用隐蔽渠道收买、劝降和威胁伊高级官员,以及炫耀武力等手段,进行战前心理威慑;战争期间,每天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大肆宣扬战果,散布萨达姆被炸死、伊军弃城投降等假消息,瓦解伊军斗志、涣散伊军军心,为顺利攻占伊大中城市创造了条件。

伊拉克战争表明,高技术局部战争并没有改变人在战争中的主导地位,军心士气仍然是至关重要的战斗力;心理攻势与高强度的军事打击紧密结合、贯穿始终,已成为未来城市进攻作战的重要手段和事关战争成败的关键因素。

我未来岛上城市进攻作战,作战对手不仅综合作战能力远远高于伊军,而且还可能有强敌介入,加之其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形成了以坑道和掩蔽部等地下工事为骨干,钢筋混凝土碉堡等永备工事为主体,要点、要塞等坚固核心阵地为支撑,多种类、大密度障碍物为屏障的坚固阵地防御体系,而我武器装备又没有明显的优势,有些还相对落后,如果一味强调强攻硬打,很难迅速实现攻城的目的。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心理攻势,力求“不战而屈人之兵”。

(一)积极进行政治攻心。

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几十年,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都有所不同,尤其是两岸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加之台岛当局的反动宣传,我未来岛上城市进攻作战将面临非常复杂的社会环境。

因此,未来岛上城市进攻作战,必须把心理攻势摆到突出位置。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新闻媒体、互联网络等手段,广泛宣传我战争的正义性,使岛内军民认清这场战争的性质,消除因误解而产生的敌对情绪;采取投撒传单、开设无线电广播等手段,分化瓦解敌军,为我实施岛上城市进攻作战创造有利条件。

(二)注重强化军事威慑。

就是充分展示军事实力和战果,对敌产生强大的“心理压力”。

通过展示先进的武器装备,尤其是“杀手锏”,使台岛军民产生畏惧心理;通过组织针对性军事演练和导弹试射演习,显示我武力解决的决心,使台岛军民产生恐慌心理;通过战前频繁调动部队,造成重兵压境之势,以及战中适时公布战果,使台岛军民丧失顽抗的信心。

通过多方面的军事威慑,削弱敌抵抗意志,实现作战目的。

(三)严格控制舆论宣传。

这次战争中,美英联军把有效控制伊拉克的新闻媒体作为辅助军事打击的重要手段,首轮空袭就把电台、电视台作为重点打击目标,并公然违背国际法用导弹袭击新闻记者,对舆论宣传进行控制。

我未来岛上城市进攻作战,也要把控制敌方的舆论宣传作为重点。

通过摧毁敌新闻机构、广播电视系统等宣传工具,使其失去喉舌,削弱宣传舆论力量;通过针锋相对的反宣传,以及必要的干扰和压制措施,控制敌对电台、电视台;通过组织“黑客”攻击,破坏互联网中的反动网站,形成对我有利的舆论宣传态势。

二、“直取要害”是美英联军城市进攻作战的突出特点,我未来岛上城市进攻作战,在目标选择上既要注重全面攻击,又要实施重点夺控,力求迅速瓦解敌防御体系伊拉克战争,美英联军最基本的作战目的就是推翻萨达姆政权,并始终围绕这一目标,把打击萨达姆官邸、伊高官住所和指挥中心等要害目标作为重点。

在城市进攻作战中,也没有按照攻城的一般原则,层层剥皮、逐个拔点、稳扎稳打,而是跳跃攻击、直取要害,攻占伊军核心防区,把矛头直指市内的战略要地和标志性的建筑物。

如,攻占巴格达时,就在还没有完全控制城区的情况下直捣巴格达广场,迅速动摇了伊军的防御体系,使伊军很快失去抵抗,达到了攻其一点、控制全局的目的。

伊拉克战

争表明,高技术条件下的城市进攻作战,全面攻击必不可少,但直取要害更能实现迅速制胜的目的。

我未来岛上城市进攻作战,作战对手非常重视城市外围城镇、山地、河流和机场等的拱卫作用,强调将城市外围纳入整体防御体系,对外围要点及有利地形“尤应坚持据守”,确保防御完整;强调将兵力部署的重点置于外围,确保城市防御稳定,筑牢防御外壳,台军的防御特点要求我们既要重视全面打击,更要重视夺控敌纵深要点,力求速战速决。

(一)精选打击目标。

首先,要准确掌握战场情况,充分利用卫星侦察、航空侦察和地面侦察等手段,准确获取情报,为确定打击目标提供依据。

其次,要围绕作战目的,确定打击目标。

军事类目标应当是敌城防体系中的骨干成分,对其实施攻击能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甚至能造成敌防御体系的瘫痪;政治、经济类目标应当攸关台岛政局稳定,如市政中心、电台、电视台以及水、电、气供应设施等。

再次,确定打击目标时,既要考虑所选择的目标是否是要害,又要考虑到武器装备的性能,保证能够“吃得下”。

(二)集中使用力量。

尽管我军的精兵利器数量有限,但若集中使用,形成拳头,也能达成速决制胜的效果。

因此,在岛上城市进攻作战中,要集中二炮和海、空军的精锐力量组成火力打击拳头,对要害目标实施精确打击;集中机降部队和特种作战部队组成纵深兵力攻击拳头,对要害目标实施袭击;集中装甲、机械化部队组成正面突击拳头,从城市外围快速突进,直取要害,形成局部的绝对优势,确保一举夺占。

(三)把握打击强度。

要针对台岛军事目标与其它目标、地面目标与地下目标混杂交织的特点,根据作战需要,恰当把握打击强度,合理区分摧毁目标、局部摧毁目标和威慑目标,减少附带损伤,尤其要注意防止对居民区、宗教场所等敏感区域造成破坏,避免全局上的被动;对一些敌我都可能利用的要害目标和设施,如,城市外围的港口码头、交通要道、油库等,对其打击既要考虑当前歼敌的需要,又要考虑尔后为我所用,尽可能减少对后续作战行动的影响。

三、“空地一体”是美英联军城市进攻作战的显著特征,我未来岛上城市进攻作战,在力量运用上既要注重合理编组,又要加强军兵种协调,力求形成综合作战优势这次伊拉克战争,与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明显的不同是:

没有独立的空袭阶段,空中打击与地面进攻同时进行,并在没有用空中力量给予对方武装力量重创的情况下就投入地面部队,从3个方向同时向伊拉克腹地高速推进,尔后与伊军发生了激烈的地面交战,最终靠陆军取得了胜利。

从这场战争不难看出,空中力量与协面密切协同,实施空地一体作战,是取得城市进攻作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伊拉克战争表明,传统的单一军种作战,已难以适应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需要;空地一体、诸军兵种协同作战,将成为未来城市进攻作战的基本作战样式。

我未来岛上城市进攻作战,将是远程机动、跨海作战,面对的将是空中、地下、地面及其高大建筑物、街区组成的立体防御体系之敌;我战役战术力量将多维展开,电子战、网络战、特种作战、防空作战贯穿始终,作战样式转换频繁,战场环境将更加复杂。

因此,必须实施空地协同作战,发挥诸军兵种优势,用整体的力量取胜。

(一)打破军兵种界线编组。

美英联军成功的作战编组启示我们,未来岛上城市进攻作战,应根据作战需要,围绕作战目的,改变在单一军兵种内进行作战编组的传统模式,实行跨军种、跨建制指挥,突破战役战术界限,打破既有的战斗与支援、战斗与保障关系比例,统一调配建制和加强的各种作战力量,使各个作战集团内部各要素之间功能互补,数量比例恰当,质量匹配合理,形成具有较强侦察、干扰、进攻、掩护、保障能力的高度合成作战集群。

(二)发挥诸军兵种作战优势。

应在联合战役集团的统一指挥下,根据各军兵种的优长,围绕作战目标,合理区分作战任务,导弹部队、航空兵和地面炮兵要发挥其突防能力强、打击距离远、破坏毁伤大的优势,适时进行火力突击,为地面作战部队攻城创造条件;空降兵、海军陆战队及其它特种作战部队要发挥其突击能力强、能执行多种任务的特点,迅速抢占敌战役战术要点,断敌交通线和攻击重点目标,配合地面部队进攻;陆军要发挥其陆上机动和突击能力强、能遂行多种攻坚任务的优长,围城打援、拔点歼敌,使各军兵种的优势得到有效发挥。

(三)搞好诸军兵种整体协调。

应从作战全局出发,协调好各种作战力量。

要严密制定协同计划,有效调控各种力量要素,保证各种作战力量围绕同一作战目的展开;要根据各个军种在不同时节和空间所处的地位,以起主导作用的军种为主组织协同,确保各种作战力量围绕主要作战任务实施行动;要突出协同重点,抓住作战的关键阶段、时节和行动,如主要方向的作战、战役阶段的转换及其他对作战全局构成决定性影响的行动,要加大协调力度;要依据战场情况的变化,适时与上级及友邻联系,主动了解和通报情况,对协同中出现的问题要注重拾遗补漏,确保各种作战力量协调一致地遂行作战任务。

四、“奇正结合”是美英联军城市进攻作战的鲜明特点,我未来岛上城市进攻作战,在作战样式上既要注重常规作战,又要重视特种作战,力求出奇制胜这次战争,美英联军并没有打多少堂堂正正的正规作战,而大量进行的是特种作战。

据报道,美军十万地面作战部队中,特种部队就占了近一万,并一改以往在空中打击结束后再投入其交战的传统做法,如绿色贝雷帽、三角洲部队、海豹突击队及中央情报局特工等,分别在战前或开战初期就秘密潜入伊拉克的各个城市,搜寻监视重要目标,引导美军实施精确轰炸,策反当地民众,配合大规模的地面进攻等;战争结束后,又担负起抓捕伊高官和查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任务,对美英联军城市进攻作战的胜利乃至整个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伊拉克战争表明,特种作战是高技术条件下城市进攻作战的重要作战行动,是获取纵深情报、加速作战进程、增强纵深打击能力和遂行局部应急机动的重要力量,也是以精制强、以少胜多和以少的代值换取最大胜利的有效作战手段。

我未来岛上城市进攻作战,作战地区将是被山地拱卫下的城市,其纵深山峦叠嶂,峰高谷深,植被茂密,便于我秘密渗入城市外围;通常在我先期火力打击、登岛部队夺占并巩固登陆场之后进行,要夺占的城市既可能城防坚固、易守难攻,也可能遭我先期打击、防御体系部分被毁,战场情况复杂多变,获取情报的难度增大,这就要求我们要更加重视特种作战,以奇取胜。

(一)围绕“进得去”灵活选择渗入时机。

能否到达预定作战地区,是特种作战部队完成任务的前提。

一是欺骗干扰,早期渗入。

如战前利用政治、外交手段,借助舆论宣传工具,或以和谈相助等,为特种作战秘密渗入创造有利的政治、外交环境;利用夜暗或不良天候,采取伪装和掩护等手段隐蔽进入。

二是军事掩护,伺机而入。

军事佯动,声东击西,创造进入的有利战机;以军事演习为由借机发挥等。

三是军事打击,强行突入。

如电子干扰敌方雷达,火力摧毁敌防空设施,掌握局部或某一时段的制空权,采取伞(机)降和陆上直插等方式强行进入。

(二)围绕“攻得下”灵活运用作战手段。

特种作战应针对不同任务、不同性质的目标和不同的作战环境,采取灵活的作战方法。

一是查打结合,周密侦察。

使用抵近侦察、照相侦察、电视侦察、技术侦听等手段,主要察明敌纵深内重要目标情况,特别是活动目标、伪装目标、地下目标,以及目标内部的结构等情况,为兵力、火力打击提供情报、报知效果。

二是选准要害,有效打击。

要选准要害目标和目标的要害部位,集中力量,采取打、炸、烧、毁及电子攻击等手段,打乱敌部署,瘫痪敌指挥系统,如断指挥网电源、击指挥网关节、乱指挥网程序等,以巧打获奇胜。

三是夺点控道,要害楔钉。

如断敌退却、增援的主要通道、机场等交通要点,直接配合正面部队作战。

四是适时支援,特殊保障。

采取提供情报、指示目标、打敌增援和支援、营救行动等多种方式,适时支援正面作战部队,为其提供特殊、必要的战斗保障。

(三)围绕“合得成”灵活确定支援行动。

重点是搞好“三个配合”:

一是特种作战与空袭行动的紧密配合。

就是以特种作战行动引导地空火力实施精确打击,以地空火力突击支援特种作战力量的破袭和夺控作战。

二是特种作战与地面作战行动的紧密配合。

特别是作战目标较大,敌防守力量较强时,特种作战行动要与地面作战联合进行,增强突击效果。

三是诸军种特种作战行动之间的紧密配合。

如夺控或破袭敌城市外围的机场和港口时,空、海军特种作战行动要积极配合陆军特种作战行动。

此外,还要把各种作战行动有机结合起来,使之相互衔接和转换。

如完成特种侦察任务后,可转为引导作战;有利条件下的破袭作战,可转为夺控作战;集中作战行动后,可转为分散袭扰等。

五、“灵活指挥”是美英联军城市进攻作战的重要特点,我未来岛上城市进攻作战,在指挥控制上既要注重集中统一指挥,又要强调分散临机指挥,力求把握战机争取主动指挥员及时适应变化的环境,灵活指挥部队迅速攻占巴格达、纳西里耶等大中城市,被美军认为是对伊战争胜利的“三个因素”之一。

在城市进攻作战过程中,一方面,美军把平行指挥的82空降师及特种作战部队,甚至中央情报局的特工都交给地面作战陆军司令指挥,形成了诸军兵种的集中统一指挥机构。

另一方面,又注重集中下的分散临机指挥,给一线部队指挥员较大的临机处置权。

比如,在攻打巴格达时,美军地面指挥司令部,就把攻城的具体行动交给了机步第3师指挥官,而机步第3师指挥官经过试探性攻击后,感到巴格达伊军兵力空虚,没经地面指挥《伊拉克战争对我军的几点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