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语文上册综合练习题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7929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语文上册综合练习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高三语文上册综合练习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高三语文上册综合练习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高三语文上册综合练习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高三语文上册综合练习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语文上册综合练习题2.docx

《届高三语文上册综合练习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语文上册综合练习题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语文上册综合练习题2.docx

届高三语文上册综合练习题2

2010届高三语文上册综合练习题二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卡片/关卡宿仇/星宿蹊跷/另辟蹊径差可告慰/差强人意

B.落笔/落枕刹那/古刹伺候/伺机报复犯而不校/校本课程

C.似的/相似提防/提醒模范/大模大样层见错出/瑕瑜互见

D.称谓/相称哽咽/吞咽铜臭/乳臭未干擢发难数/数见不鲜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编队参谋长在“连云港”号指挥现场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这是中国海军首次组织和指挥这么多国家进行海上联合搜救任务,整个搜救计划由中方拟定。

B.这种佳洁士波浪型牙刷比普通平面牙刷更能深入牙缝多达三分之一。

C.一位佩戴金色麦穗花的中年军人伴着雷鸣般的掌声,缓缓走上鲜花簇拥的“和谐中国十佳健康卫士”领奖台,他就是解放军总医院烧伤整形医院院长柴家科。

D.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将可以全面办理商业银行业务,银行的长远目标是建立一流的现代商业银行能够充分依托和发挥邮政的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

3.根据下列句式的特点,以“喝彩”“顺从”“顺利”三个词语为切入点,补写三个句子,使整个语段构成一个排比句。

(5分)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

,;

,。

4.阅读下面两条消息,任选一条拟一段欢迎词。

要求:

诚恳热忱、富有文采,不少于50字。

(4分)

(1)2005年01月29日,由南方航空公司波音777客机执行的CZ3097航班飞抵台北桃园机场,这是祖国大陆民航班机56年来首次飞抵台北。

(2)2005年03月28日,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率领参访团途径香港,抵达广州白云机场。

这次“破冰之旅、缅怀之旅、经贸之旅”开启了国共两党56年来对话的先声。

答:

(1)

(2)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燕凤字子章,代人也。

少好学,博综经史,明习阴阳谶纬。

昭成素闻其名,使以礼致之,凤不应聘。

及军围代,谓城人曰:

“凤不来者,将屠之。

”代人惧,遂送凤,昭成待以宾礼。

后拜代王左长史,参决国事。

又以经授献明帝。

尝使苻坚,坚问凤曰:

“代王何如人?

”对曰:

“宽和仁爱,经略高远,一时雄主也。

常有并吞天下之志。

”坚曰:

“卿辈北人,无钢甲利兵。

敌弱则进,敌强则退,安能并兼邪?

”凤曰:

“北人壮悍,上马持三仗,驱驰若飞。

主上雄俊,率服北土,控弦百万,号令若一。

军无辎重樵爨之苦,轻行速捷,因敌取资。

此南方所以疲弊,北方所以常胜也。

”坚曰:

“彼国人马多少?

”凤曰:

“控弦之士数十万,见马一百万匹。

”坚曰:

“卿言人众则可,说马太多。

”凤曰:

“云中川自东山至西河二百里,北山至南山百余里,每岁孟秋,马常大集,略为满川。

以此推之,恐人言犹未尽。

”凤还,坚厚加赠遗。

及昭成崩,道武将迁长安。

凤以道武幼弱,固请于苻坚曰:

“代主初崩.臣子亡叛.遗孙冲①幼,莫相辅立。

其别部大人刘库仁勇而有智,铁弗卫辰狡猾多端,皆不可独任。

宜分部为二,令各统之。

两人素有深仇,其势莫能先发,此御边之上策。

待其孙长,乃存而立之,是陛下大惠于亡国也。

”坚从之。

风寻东还。

(《北史•卷二十一》)

【注】冲:

同“懂”,幼小。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以礼致之致:

招引。

B.轻行速捷,因敌取资资:

资财。

C.其势莫能先发发:

发难。

D.略为满川略:

侵占

6.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燕凤处事有心计的一组是()

①又以经授献明帝

②此南方所以疲弊,北方所以常胜也

③以此推之,使人言犹未尽

④凤还,坚厚加赠遗

⑤两人素有深仇,其势莫能先发,此御边之上策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①②⑤

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凤是代郡人,年轻时就喜爱阅读各种经书史籍,对阴阳之术和谶纬之学特别有研究。

昭成帝早就听说过他,便派人以礼相邀,可是燕凤不肯出来做官。

B.燕凤曾出使到前秦苻坚那里。

当苻坚问他代王的情况时,他在苻坚面前将代王大大地吹嘘了一番,说代王是一代雄主,英才盖世,无人可比。

C.苻坚问燕凤代国有多少人马,燕凤说有“精锐士卒几十万,马一百万匹”,当苻坚不相信马匹的数目时,燕凤巧妙地给予了回答。

D.昭成帝驾崩时,打算将道武帝迁往长安。

燕凤考虑到道武帝年幼弱小,再三向苻坚恳求,希望苻坚帮助代国度过难关,苻坚答应了他的请求。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以此推之,恐人言犹未尽。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

(2)遗孙冲幼,莫相辅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其孙长,乃存而立之,是陛下大惠于亡国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鉴赏

9.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0分)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1)诗人以“诗家”的眼光赏景,“诗家”欣赏的是怎样的景色?

(4分)

答:

(2)诗中“看花人”与“诗家”的欣赏趣味有什么不同?

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分)

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师者,。

⑵,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⑶盈虚者如彼,。

⑷人间如梦,。

⑸辘辘远听,。

⑹,人道寄奴曾往。

⑺穷则独善其身,。

⑻,文武之道也。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惜别樱桃园

童道明

为了挽救一座即将拍卖的樱桃园,女主人从巴黎回到俄罗斯故乡。

一个商人建议她把樱桃园改造成别墅出租。

女主人不听,樱桃园易主。

新的主人正是那个提建议的商人。

樱桃园原先的女主人落了几滴眼泪,走了,落幕前,观众听到“从远处隐稳传来砍伐树木的斧声”……这就是契诃夫的《樱桃园》。

从《樱桃园》这部戏可以生发出种种不同的题旨来。

在贵族阶级行将入木的20世纪初,由此可以反思到“贵族阶级的没落”;在阶级斗争如火如荼的十月革命后,由此可以导引出“阶级斗争的火花”;而在阶级观点逐渐让位给人类意识的上世纪中后叶,则有越来越多的人从“樱桃园的消失”中,发现了“人类的困惑”。

“困惑”在哪?

美丽的“樱桃园”终究敌不过实用的“别墅楼”,几幢有物质经济效益的别墅楼的出现,要伴随一座有精神家园意味的樱桃园的毁灭。

“困惑”在趋新与怀旧的两难选择,“困惑”在情感与理智的永恒冲突,“困惑”在按历史法则注定要让位给“别墅楼”的“樱桃园”毕竟也值得几分眷恋,“困惑”在让人听了心颤的“砍伐树木的斧声”;同时还可以听作“时代前进的脚步声”……

《樱桃园》里包裹的那颗俄罗斯困惑的灵魂,像是升腾到了天空,它的呼唤在各种肤色的人的心灵中激起了共鸣。

其中自然也包括我们黑头发黄皮肤的龙的传人。

五十年末,旅欧华人作家凌叔华重游日本京都银阁寺,发观“当年池上那树斜卧的粉色山茶不见了。

猩红的天竹也不在水边照影了……清脆的鸟声也听不到了”。

而在寺庙山门旁边“却多了一个卖票窗口了”。

告别已经成为营业性旅游点的银阁寺,凌叔华女士在她的散文《重游日本》里写下了自己的“心灵困惑”;“我惘惘的走出了庙门,大有契诃夫的《樱桃园》女主人的心境。

有一天这锦镜池内会不会填上了洋灰,作为公共游泳池呢?

我不由得一路问自己。

有《樱桃园》女主人心境的,并不非得是女性,也并不非得熟悉契诃夫的剧本。

五十年代中期,当北京的老牌楼、老城墙在新马路不断拓展的同时不断消失与萎缩的时候,最有契诃夫《樱桃园》女主人心境的北京市民,我想一定是梁思成先生了。

时代在快速地按着历史的法则前进,跟着时代前进的我们不得不与一些旧的但也美丽的事物告别。

在这日新月异的世纪之初,我们好像每天都在迎接新的“别墅楼”拔地而起,同时也每天都在目睹“樱桃园”就地消失。

我们好像每天都能隐隐听到令我们忧喜参半,令我们心潮澎湃、也令我们心灵怅惘的“砍伐树木的斧声”。

我们无法逆“历史潮流”,保留一座座注定要消失的“樱桃园”。

’但我们可以把消失了的、消失着的、将要消失的“樱桃园”,保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只要它确确实实值得我们记忆。

大到巍峨的北京城墙,小到被曹禺写进们《北京人》的发出“孜妞妞、孜妞妞”声响的曾为“北平独有的单轮小水车”。

谢谢契诃夫。

他让我们知道,哪怕是朦朦胧拢地知道,为什么跨入新世纪门槛的我们,心中会有这种甜蜜与苦涩同在的复杂感受;他启发我们进入21世纪的人,和复杂的、冷冰冰的电脑打交道的现代人,要懂得多情善感,要懂得在复杂的、热乎乎的满情世界中徜徉,要懂得惜别“樱桃园”。

11.

(1)本文中“樱桃园”喻指什么?

(2)樱桃园女主人的“心境”是怎样的?

(5分)

答:

12.文中写凌叔华和梁思成,用意是什么?

并具体说说写这两个人手法有什么不同。

(6分)

答:

13.

(1)文中画线句中的“忧喜参半”指的是什么?

(2)文章反复提到“砍伐树木的斧声”有什么作用?

(6分)

答:

14.请概括本文的主旨,并说说作者是怎样逐层表达文章主旨的。

(6分)

答:

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

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的小题。

(15分)

(一)、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软实力”产生于文化吸引力

丁元竹

当前我国文化发展主要包括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

我国的文化发展,一方面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适应,另一方面要着力实施文化创新、产业拉动和“走出去”的基本战略,使文化成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软实力”是国家通过自己的吸引力来实现发展目标,而不是靠武力威胁、武力报复以及经济制裁。

国家实力有许多表现,“软实力”并不表明软弱。

“软实力”是国家实力的一种形式,必须把“软实力”纳入到国家战略中。

“软实力”产生于一个国家的文化吸引力、政治行为准则和政策。

一个国家的政策在别国眼里看起来合法合理,那么该国的“软实力”就会得到提升;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体系有吸引力,那么其他国家就会追随;一个国家能够用自己的文化和价值体制塑造世界秩序,它的行为在其他国家眼里就更具有合法性,它也可以通过自己的价值和制度力量来规范世界秩序,而不需要诉诸武力和经济制裁。

在我国,我们谈的“软实力”是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国防力量等“硬实力”而言的,是指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国际感召力的因素。

当然,软与硬都是相对的,很难做出绝对的划分。

就拿文化来说,虽然一般将一国的文化看成是软实力的一部分,但是文化产业也是国际贸易和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的文化产业就是美国经济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在国际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因此可以说,文化里面有经济,经济里面也有文化,很难机械地把它们分割开来。

其实,硬实力和软实力是互补的。

每个国家都需要两种实力,使用得当,二者相得益彰。

目前有人认为,中国成功的发展模式是中国软实力的一个重要体现。

确实,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独树一帜的发展道路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但是从总体上来看,目前中国的软实力还不强。

在国际市场中,中国有竞争力的仍然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品,在文化产品进出口的贸易逆差有增大趋势。

新的历史时期,一方面,我们必须立足国内,发挥政府和社会的积极作用,增加公共投入,大力加强文化事业发展。

要重点扶持重要新闻媒体、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族民间艺术、以及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事业发展。

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保障对公益文化事业的基本投入。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站在全球和战略的高度,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

推动国有经营文化单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养一批能够站在时代前列、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的文化企业家和文化企业集团。

推进制播分离和影视动漫产业,改革新闻出版管理体制,对出版产业和出版事业实行分类管理,经过努力,把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打造成国家重要的“软实力”。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发展必须重视“软实力”。

当前,世界秩序正在进行调整和重组,在这个过程中,不充分认识“软实力”在国家发展中的意义将会在全球化中坐失良机。

15.下面关于“软实力”的理解,叙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只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就可以提升该国的“软实力”。

B.“软实力”产生于一个国家的文化吸引力、政治行为准则、政策以及国内生产总值。

C.站在全球和战略的高度,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D.发展“软实力”目的在于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适应。

16.如何理解文中“软与硬都是相对的,很难做出绝对的划分”这个观点?

作者是怎样证明这个观点的?

(6分)

答:

17.作者认为国家发展必须重视“软实力”的理由是什么?

请根据文意分条归纳。

(6分)

答:

㈡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关于绿色设计与绿色产品的思考

绿色设计是目前国际设计的潮流,它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文化、环境以及生态问题的反思。

何谓绿色设计呢?

所谓绿色设计(GD),通常也称为生态设计等。

绿色设计也可以被认为是以绿色技术为原则所进行的产品设计。

所谓绿色技术(EST)在西方被称之为“环境友善技术”,是减少环境污染或减少原材料、自然资源使用技术、工艺、产品的总称。

对于工业设计而言,绿色设计的核心是:

不仅要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及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尽可能的回收并再循环或重复利用。

因此设计师的绿色设计可以遵循“获取最小值”这一创新原则,并建议采取以下五种策略来获取更多更理性的创源。

环保专家都深知设置“不可能的…”作为设计目标的重要性,他们大胆提出的环境保护口号“零浪费”和“零浪费产品”,推动设计师们去创造更先进和更适合于环境的产品。

例如,某公司开发的为复印机生产重新设计的流水线闭合回路系统已经节约了价值35亿美元的材料和零件。

最近IBM公司宣布,为了减少电脑设备对环境的污染,该公司制造中央处理器的塑料将可以百分之百的回收。

设计师作为产品的主要策划者和创造者,对产品的各个阶段所产生的环境问题都会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尤其是往往由他们决定产品所选用的主要材料,产品如何制造?

采用何种特殊的表面处理方式以达到最终的表面效果?

产品如何使用?

用后的废弃物如何处理?

是否使用可回收或再利用的材料?

设计师对众多问题起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研究社会绿色与消费系统,重新审视现代设计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基本前提。

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满足顾客的需要,在这种实现思想的引导下产生了象浓缩清洁剂类的浓缩产品和传真、打印、复印等多种功能组合的多功能产品。

类似的设想还有如用太阳能板材用在房子的侧面和顶部来积聚能量,满足住户的热水和室内温度调节的需要。

非物质化方式是“获取最小值”这一设计原则的升华。

它使得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绿色设计”变的更具现实意义。

同时它给现代设计师们以新的启示,使绿色设计的这片天空更加广阔。

从设计开发的角度看,产品生命周期可有传统产品生命周期和绿色产品生命周期之分。

传统设计的产品生命周期始于提取原材料的投入,经过产品生产加工;止于产品进入市场流通之后。

而绿色设计的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从原材料生产,产品生产制造、装配、包装运输、销售、使用、直到回收、重新利用等全过程。

产品生命周期的各阶段都会有物料的输入和输出,有时可以进入人为的循环,即再利用,有时则要进入自然界的循环,造成环境、生态问题。

现代设计师要关注产品设计---生产---消费的方法和过程。

要有效的利用有限资源和使用可回收材料制成的产品,以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量。

并全方位考虑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及解决方法。

15.下列对“绿色设计”内涵的解说,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绿色设计是目前国际设计的潮流,它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文化、环境以及生态问题的反思。

B.绿色设计是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宗旨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它强调保护自然生态,充分利用资源。

C.绿色设计不同于传统设计,它要求设计的产品尽可能的回收并能循环利用,做到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

D.绿色设计是以以人为本为原则所进行的产品设计。

这是一种追求减少环境污染因而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创新型设计。

16.文章第六段说,“非物质化方式是‘获取最小值’这一设计原则的升华”。

结合全文来概括说明“获取最小值”的含义。

(6分)

答:

17.这篇文章提出了哪些符合绿色设计思路的策略?

请根据文意进行归纳。

(6分)

答: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70分)

人在身边,觉得遥不可及,人在身边,觉得驻在心间;你在远方,我百般期盼,你在眼前,我十分厌烦;你和我低头不见抬头见,手与手无缘相牵;你和我从没晤面,心与心永恒相连。

这就是神奇得带点蛊惑的距离,这就是美丽得有点迷人的距离。

零距离让人亲密,也产生摩擦;长距离产生思念,也让人遗忘。

距离是烦人的鬼怪,距离也是撩人的精灵;距离是碰伤感情的恶魔,距离也是愈合情感的天使。

请以“距离”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或看法。

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2009.9盐城市龙冈中学2010届高三综合练习二

语文试题答题纸

选择题(注意看清题号填答案,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5

6

7

15

答案

3.(5分)

4、(4分)

(1)

(2)

8、(10分)

(1)

(2)

(3)

9.

(1)(4分)

(2)(6分)

10.

(1)

(2)

(3)(4)

(5)(6)

(7)(8)

11.(5分)

12.(6分)

13.(6分)

14.(6分)

注意:

选考题做答案前先在所选文本后的括号中打“√”,否则这两道题不给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

16.(6分)

17.(6分)

盐城市龙冈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综合练习二参考答案

1.C(A差chā相同,依次为kǎ/qiǎ,sù/xiù,qī/xī,chā;B刹chà相同,依次为luò/lào,chà,cì/sì,jiào/xiào;C依次为shì/sì,dī/tí,mó/mú,xiàn/jiàn;D臭xiù相同,依次为chēng/chèn,yè/yàn,xiù,shǔ/shuò)

2.C(A项动宾搭配不当,“任务”与对应的动词“组织和指挥”不搭配,“任务”改为“工作”;B项表意不明,“多达三分之一”说的是“牙刷”还是“牙缝”,表意不明确;D项句式杂糅,可以把“现代商业银行”后面的内容删掉,或在“现代商业银”前加上“使其”。

3、参考答案:

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示赞颂,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示否定;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示虔诚,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示憎恶;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示成功,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示不幸。

所仿写的每个句子前后两个分句应为相反相成的关系,其分句内部的词语表达应该有一定的相关性。

4、

(1)“海峡有边情无边”,短短的83分钟,你们飞越了长达56年的时空,使我们真切的感受到“回家的路并不遥远”。

喧天的锣鼓、雀跃的舞狮、甘洌的香槟,那是我们春天般的笑脸。

我们有理由相信:

“两岸交流挡不住,包机已过万重山。

知是前路仍坎坷,却信东风终唤回。

”愿此次包机能使两岸走向光明的未来。

(2)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虽然,台湾“这一湾浅浅的海峡曾是我们最大的乡愁,最大的国殇”,但为了橄榄枝的绿色,为了两岸人民的福祉,为了实现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宏愿,我们还有什么成见不可以抛开的呢?

预祝你们此次访问取得圆满成功!

5、D(“略”在句中是“大略,差不多”的意思)

6、C(①表现燕凤明晓经书之理。

④写苻坚对燕凤的遗赠)

7、B(“吹嘘”说法不当)

8、

(1)如果按照当时数量推算,恐怕我说的数量还不够呢?

(2)遗下的孙子年幼,没有人来辅助他。

(3)等代王的孙子长大后,再保存代国并立他为国君,这便是陛下对亡国的大恩大德啊!

参考译文:

燕凤字子章,是代郡人。

年轻时就喜爱读书,广泛阅览各种经书史籍,对阴阳之术和谶纬之学特别有研究。

昭成帝早就听说他的名字,便派人以礼相邀,可是燕凤不肯受聘。

当昭成帝派大军围困代郡。

对代郡的人说:

“如果燕凤再不肯来的话,我将要让兵士们屠城。

”代郡人十分恐惧,便把燕凤送到军中。

昭成帝用贵宾的礼节对待他。

后来又封他为代王的左长史,参与处置国家大事。

燕凤又以经书教授献明帝。

他曾经作为使者前去见苻坚,苻坚问燕凤:

“代王是怎样的一个人?

”燕凤答道:

“他宽和仁爱,谋略高远,是一代雄主啊!

经常有并吞天下的大志。

”苻坚问:

“你们这些北方人,没有坚固的甲胄和锋利的兵器,敌弱就进,敌强就退,怎么能够兼并天下呢?

”燕凤说:

“我们北人强壮彪悍,上马时手中拿着三种兵器,奔跑如飞。

我们国君雄俊过人,征服了北方。

现有精兵百万、号令整齐统一。

军队没有辎重、粮草等的拖累,轻装行军,迅疾如飞,能向敌人取得各种资财。

这也就是南方常感疲弊不堪而北方常常战胜的道理。

”苻坚问:

“代国现有多少人马?

”燕凤说:

“精锐士卒几十万,战马一百万匹。

”苻坚说:

“你所说的人数还差不多,战马数就说得太多了。

”燕凤说,“云中川从东山起到西河长二百里,北山到南山宽一百多里,每年的初秋,马匹常常聚集在这里,差不多把全川都塞满了。

如果按照这种情况推算,恐怕我说的数量还不够呢广燕凤回代国时,苻坚赠送给他许多礼品。

昭成帝驾崩时,打算将道武帝迁往长安。

燕凤考虑到道武帝年幼弱小,再三向苻坚恳求说:

“代主初崩,臣子们或离或叛,遗下的孙子年轻,没有得力的人来辅助。

其国中的别部大人刘库仁有勇有谋,铁弗卫辰又狡猾多端,都不能让他们独掌大权。

应当把部属分为两部分,让他们分别统领。

两人一向有深仇,这一来势力均衡,谁也不能首先发难,可以说是防御边患的上策啊!

等代王的孙子长大后,再保存代国并立他为国君,这便是陛下对亡国的大恩大德啊!

”苻坚答应了,燕凤立即回到代国。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