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7760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殖技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养殖技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养殖技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养殖技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养殖技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养殖技术》教案.docx

《《养殖技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殖技术》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养殖技术》教案.docx

《养殖技术》教案

 

猪场建设与工厂化养猪

教学目的

通过讲述使学生了解工厂化养猪概念,重点掌握工厂化养猪特点和养猪工艺。

教学重点

工厂化养猪特点和生产工艺。

教学难点

工厂化养猪组织。

教学内容:

上节课我们讲述了猪舍建筑基本要求与基本设施,要求同学们重点掌握猪舍的类型与建筑和猪舍常用设施的配置。

请同学们先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猪场的场址选择有什么要求?

2.猪舍的基本结构及建筑类型如何?

第一课时 工厂化养猪

工厂化养猪就像工业生产一样,以生产线的形式,实行流水作业,按照固定周期节奏(一般以周为单位),连续均衡地进行生产。

生产过程包括了配种、妊娠、分娩、哺乳、育成、肥育等六大环节。

现代工厂化养猪的生产工艺就是按照上述六个环节组成一条生产线进行流水式生产,正如工厂生产产品一样,养猪场的一栋猪舍就是一个生产车间,每个车间完成l~2个生产环节(或生产工序),产品从一个车间转移到下一个车间,从—道工序转移到下一道工序,每一工序必须完成规定的生产工艺。

这样进行养猪生产,分工明确具体,设备使用熟悉,饲料利用规范,能够达到较高的生产水平。

一、工厂化养猪的特点工厂化养猪具有以下特点:

1.流水式的工艺流程工厂化养猪将各生产阶段的猪群按一定的生产节律和繁殖周期,组织成有工业生产方式特点的流水式生产工艺过程,并按企的生产计划均衡地进行养猪生产。

也就是说,把养猪生产中的配种、妊娠、分娩、哺乳、保育、生长和肥育等生产环节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条连续流水式的生产线,有计划、有节律地常年均衡生产。

2.专门化的猪舍类别工厂化养猪必须建立能适应各类猪群生理和生产要求的专用猪舍,如配种妊娠舍、分娩哺乳舍、仔猪保育舍和生长肥育舍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生产工艺有序地进行。

3.完善化的繁育体系工厂化养猪须选用较高生产性能的猪种,并按繁育计划建立好繁育体系,保证生产优良种猪和商品猪,从而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益。

4.系列化的全价饲粮工厂化养猪按照猪群的划分,配制不同型号的全价饲粮,满足营养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猪的生产潜力。

5.现代化的设施设备工厂化养猪猪群集约、全进全出,要求配备先进的养猪设施与设备。

猪舍要达到保温隔热、冬暖夏凉、清洁干燥、空气新鲜的要求。

设备要符合猪的生理要求,方便劳动者的生产操作,并能给猪群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6.严密化的兽医保健工厂化养猪要求建立健全严格的消毒、防疫和驱虫制度,确保猪群健康。

同时要建立符合卫生要求的粪污处理系统。

7.高效率的管理体制工厂化养猪应利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合理的劳动组织,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保证企业管理的高水平、高效益。

8.标准化的产品生产工厂化养猪应采用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规模地、均衡地生产符合质量标准的种猪或商品猪,并保证猪肉在人们食用中的安全性。

二、工厂化养猪工艺

现代化养猪生产以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把养猪生产过程中的配种、妊娠、分娩、哺乳、生长和肥育等生产环节,划分成一定时段,按照全进全出、流水作业的生产方式,对猪群实行分段饲养,进而合理周转,这一整套的生产程序即饲养工艺。

(一)养猪生产工艺类别

为了使生产和管理方便、系统化,提高生产效率,要求根据不同的饲养阶段,实施合理的饲养工艺。

现介绍几种常见的工艺流程:

1.三段饲养工艺流程即配种妊娠期一泌乳期一生长肥育期。

它是比较简单的生产工艺流程,猪群调动次数少,猪舍类型不多,节约维修费用,管理较为方便。

但仔猪从断奶到出栏划分为一个时段,其营养供应和环境控制等显得较为粗放,不利于生长潜力的充分发挥。

2.四段饲养工艺流程即配种妊娠期一泌乳期一保育期一生长肥育期。

它的特点是在三段饲养工艺的基础上,将断奶后的仔猪加保育段(5周)的形式独立出来,待体重达18—20kg以上,再转入生长肥育舍饲养13~15周,体重达90~110kg出栏销售。

这样便于采取措施满足断奶后的仔猪对环境条件要求高的特点,有利于提高成活率,但转群增加1次,应激增多,影响猪的生长。

3.五段饲养工艺流程即配种期一妊娠期+泌乳期一保育期一生长肥育期。

它的主要特点是在四段饲养工艺的基础上,将空怀待配母猪和妊娠母猪分开,单独饲养。

空怀种母猪经1~2周的配种期和3周左右的妊娠鉴定期,转入妊娠舍饲养12周,最后l周转入分娩哺乳舍。

这种安排有利于断奶母猪的复膘、发情鉴定及配种,而且能防止空怀母猪和妊娠母猪之间的争斗引发的流产,也便于根据母猪妊娠后的膘情采取合适饲养方法·,但转群多,应激增加,应预防机械性流产的发生。

4.六段饲养工艺流程即配种期一妊娠期一泌乳期一保育期一生长期一肥育期。

它的主要特点是在五段饲养工艺的基础上,将猪的生长肥育期划分为生长期和肥育期,各饲养7周左右。

由于仔猪从出生到出栏分成哺乳、保育、生长、肥育四个阶段饲养,可以根据猪的不同阶段特点,最大限度满足其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和环境要求,有利于生长潜力的充分发挥,但转群增多,应激增加,影响猪的生长,延长生长肥育期。

5.以场全进全出的饲养工艺流程大型规模化猪场实行“多点式”饲养工艺,养猪生产工艺及猪场布局往往是以场为单位实行全进全出。

以场为单位实行全进全出,有利于防疫和管理,可以避免猪场过于集中给环境控制和废弃物处理带来的负担,但最大的缺点是猪场造价成本很高。

 

第二课时养猪生产工艺组织

确定生产工艺是设计猪场时要考虑的主要内容之一。

生产工艺合理与否,决定生产效率的高低。

确定工艺需要考虑以下内容:

1.确定饲养模式养猪的生产模式不仅要根据经济、气候、能源、交通等综合条件来确定,还要根据猪场的性质、规模、养猪技术水平来确定。

因此,各类猪群的饲养、饲喂、饮水、环境控制、清粪等方式都需要一定的饲养模式来确定。

2.确定生产节律生产节律是指相邻两群泌乳母猪转群的时间间隔(天数)。

合理的生产节律是全进全出工艺的前提。

是有计划利用猪舍和合理组织劳动管理、均衡生产商品肥育猪的基础。

生产节律一般采用1d、2d、3d、4d、7d或10d制.可根据猪场规模而定。

实践表明,年产5万~l0万头商品肥育猪的企业多实行ld或2d制,即每天有一批母猪配种、产仔、断奶、仔猪保育和肥育猪出栏;年产1万一3万头商品肥育猪的企业多实行7d制;规模较小的养猪场一般采用10d或12d制。

一般猪场采有7d制生产节律的原因是:

7d制与其他生产节律相比,有以下优点:

第一,可减少待配母猪和后备母猪的头数,因为猪的发情周期是21d,是7的倍数。

第二,可将繁育的技术工作和劳动任务安排在一周5d内完成,避开周六和周日。

由于大多数母猪在断奶后第4—6天发情,配种工作可安排在3d内完成。

这样就使生产中的配种和转群丁作全部在星期四、星期五之前完成。

配种母猪不足的数量可按规定要求由后备母猪补充。

第三,有利于按周、按月和按年制订工作计划,建立有序的工作和休假制度,减少工作的混乱性和盲目性。

3.确定各阶段生产计划指标

确定每头母猪一年内理论产仔窝数。

母猪年产仔窝数的多少,决定于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而母猪繁殖周期长短,主要受哺乳时间的制约。

以母猪哺乳期为5周,加上妊娠期16.5周,断奶至配种期1周,一个繁殖周期为22.5周。

一年共52周,因此,每头母猪年产仔窝数应该为52÷22.5=2.3窝(如果哺乳期缩短4周,则每头母猪年产仔窝数应该是52÷21.5=2.4窝)。

确定每周产仔的母猪头数。

假使我们已确定每头母猪年产仔2.3窝,那么,根据一个猪场所饲养的母猪总头数,就可算出全场每年应该产仔的总窝数,然后就可以算出每周有多少头母猪产仔。

每周产仔窝数=母猪总头数×2.3(窝)÷52(周),例如:

600头母猪的猪场每周产仔窝数为:

600×2.3÷52=26.5(窝),每周按排26窝母猪产仔,每周有30头母猪参与配种。

这就是说一个600头基础母猪种猪场做到每周30头母猪配种,确保每周有26头母猪进产房,一般按母猪哺乳4周计算,则产房常年存栏26×4=104头母猪,考虑到应该预留一批消毒,为下一批母猪进产房做准备,所以600头基础母猪的产房产床数至少有130个。

确定每周配种的母猪头数。

根据每周产仔窝数,以及母猪配种受胎率(按80%),每周参加配种的母猪头数是:

每周参加配种母猪头数=每周产仔窝数×80%,以600头母猪场为例,每周参加配种头数为:

26(窝)×80%=32.5(头)

确定每周断奶仔猪数及转群基础数。

如果每周有26头母猪分娩,每窝按10头计算,每周在产房内新增哺乳仔猪有260头,按4周哺乳计算,产房内有1040头左右哺乳仔猪存栏。

按哺乳期间死亡率5%计算,每周应有260×95%=247头哺乳仔猪转为育仔猪,按育仔5周计算,在网上育仔存栏为247×5=1235头。

一般育肥期为14周,如果按育成成活率98%计算,每周新增肥猪247×98%=242头,按14周计算育肥期,常年存栏为242×14=3388。

以上计算均为理论数据,生产实践中可视具体情况在此原则基础上进行调整。

主要生产技术指标见表6.1和表6.2。

表6.1生产技术指标表(单位:

%、头、公斤)

项目指标项目指标

配种分娩率85%24周龄个体重93.0公斤

胎均活产仔数10哺乳期成活率95%

出生重1.2~1.4公斤保育期成活率97%

胎均断奶活仔数9.5育成期成活率99%

21日龄个体重6.0公斤全期成活率91%

8周龄个体重18.0公斤育肥猪的料肉比2.8:

1

平均日增重(G)全期全场料肉比3.1:

1

初生—35日龄180g公猪年更新率(%)25%

36—70日龄480g母猪年更新率33%

71—180日龄850g

商品肉猪出栏率160以上

表6.2生产计划一览表(单位:

头)

基础母猪数

473

周月年

满负荷配种母猪数241041248

满负荷分娩胎数20871040

满负荷活产仔数20086710400

满负荷断奶仔猪数1908239880

满负荷保育成活数1847979568

 

第三课时生产规模和猪群结构

根据猪场规模,合理安排猪群结构,是实现均衡生产充分利用圈舍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益的关键。

规模化养猪不但要保证猪群的适宜比例,还要安排各个生产环节不同圈舍的存栏,并做到全进全出。

猪场生产规模按饲养成年生产母猪数量和年产商品猪出栏数确定规模,小型场:

饲养生产母猪300头以下,年产商品肉猪5000头以下。

中型场:

饲养生产母猪300-600头,年产商品肉猪5000-10000头。

大型场:

饲养生产母猪1000头以上,年产商品肉猪15000头以上。

不同生产规模猪场的猪群结构

一个合理的种猪群年龄结构是以中年猪为主体,老中青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生产定额,实现满负荷生产。

A成年公猪群直接参与生产的公猪,组成成年公猪群。

实行人工辅助(本交)配种的场,种公猪应占生产母猪群的2-5%;实行人工授精配种的养猪场可降低到1%以下。

B后备公猪由为更新成年而饲养的幼猪组成,占成年公猪群的30-50%,一般选留比例为10:

2。

C生产母猪群由已产仔的母猪组成,占猪群总存栏量的10-12%。

D后备母猪群由用于更新生产母猪的幼猪组成,占生产母猪群的25-30%,选留比例为2:

1。

E哺乳猪群系指出生到断奶的哺乳仔猪,占存栏猪数15-17%。

F保育猪群系指断奶后仔猪,在网床笼内(一般指35-70日龄仔猪)或地面饲养,而后转入生长发育猪群。

G育肥猪群经保育阶段以后,转入地面饲养,依体重可分为育成期(体重20-35kg)、育肥前期(体重35-60kg)和育肥后期(体重60-100kg)。

猪群存栏头数与结构见表2.3。

表2.3猪群结构表单位:

猪群类别生产母猪(头)

100200300600900

空怀母猪255070140210

妊娠母猪53106160320480

分娩母猪234670140210

后备母猪1017263278

成年种公猪48122436

后备公猪12369

哺乳仔猪20040060012001800

保育猪21943865413081962

育肥猪4951005150030154500

合计存栏10292070309862119294

年产商品肉猪1716346151481038415444

5.生产程序实现自动化

喂料自动化:

母猪由于生产特点的需要,喂料量需加控制,要采用人工定量饲喂,其他猪只喂料要实现自动化,断奶仔猪和育肥猪要用料箱喂料,实行喂料全部自动化;规模小的猪场,也可用人工给料定时加料。

自动饮水:

各类猪群都要采用饮水器自动饮水。

比较适用的饮水器是鸭嘴式饮水器,以便各类猪只能随时喝到干净、新鲜的饮水。

自动排粪:

各类猪舍均应采用漏缝地板,除产仔舍、保育舍用高床外,其他猪舍可使用水泥漏缝地板。

漏缝地板的规格,条面宽7-8厘米,缝宽2-2.5厘米,底面宽4厘米。

6.规模化猪场栏位配置参数

流水式生产工艺流程是否畅通,一个重要条件在于各专门车间是否具有足够的栏位数。

计算栏位数时除了要考虑各生产群实际饲养期外,还要考虑猪舍的消毒和准备时间,以及机动备用期,以免生产线运行中发生栏位不足的现象。

以饲养600头基础母猪、年出栏一万头商品猪的万头生产线为例,按每头母猪平均年产2.1窝计算,则每年可产仔1260窝,平均每周产仔24窝,即每周应有24头母猪配种,24头母猪产仔,24窝仔猪断奶进保育舍,24窝育肥猪出栏。

公猪栏 在工厂化养猪生产中,公母猪的比例为1∶20。

以万头生产线为例,需饲养公猪30头,所以应在配种舍内设30个公猪栏;公猪的年更新率为50%,每年应更新淘汰15头公猪,因此还需要设置4~5个后备公猪栏。

母猪栏 母猪在生产线的配种舍、妊娠舍、分娩舍之间循环,所以每栋猪舍内母猪栏的数量取决于母猪在各舍内的占栏时间。

2.1 母猪在配种舍内的占栏时间:

母猪在配种舍内的时间等于从断奶到配种的天数,再加上一个发情周期的天数。

即7天+21天=28天或4周。

2.2 母猪在妊娠舍的占栏时间:

妊娠母猪在产前7天左右进入分娩舍,故在妊娠舍的时间为114天减去一个发情周期,再减去7天,即为114-21-7=86天或12周左右。

2.3 母猪在分娩舍内的占栏时间:

等于哺乳期加上7天,如为28天断奶,则母猪在分娩舍内的占栏时间为35天或5周。

确定了母猪在各舍内的占栏时间后,便可计算出各舍母猪栏的数量。

以600头基础母猪的万头生产线为例,母猪在分娩舍内的占栏时间为5周,则分娩舍母猪栏的数量应为:

(5+1)×24=144栏。

配种舍的母猪栏数量为:

(4+1)×24=120栏。

妊娠舍母猪栏的数量为:

(12+1)×24=312栏。

保育舍仔猪栏 仔猪断奶后进入保育舍,在保育舍的时间为5周左右,断奶时相邻两窝仔猪合并成一栏转入保育舍,所以保育舍猪栏的数量减半。

每一栏的面积可容纳两窝仔猪,所以保育舍仔猪栏的数量为:

(5+1)×24÷2=72栏。

生长舍猪栏 进入生长舍的猪体重已在20千克以上,此时需要公母分群饲养,每栏饲养头数应15~20头(即2窝仔猪的头数)。

中猪在生长舍内的时间约为9周,因此生长舍的猪栏数量为:

(9+1)×24÷2=120栏。

育成舍猪栏 从生长舍到育成舍时,为了减少重新组群的应激反应,应尽量做到整栏移动。

猪只在育成舍的时间约为8周,因此育成舍的猪栏数量为:

(8+1)×24÷2=108栏。

思考题

1.工厂化养猪的工艺类别有哪些?

有何优缺点?

2.根据养猪生产工艺,请你设计年出栏万头猪场的生产工艺参数与指标。

 

第四课时养鸡技术

教学目的:

1、如何选择雏鸡

教学难点:

1、小鸡的科学饲养

教学过程:

一、选择

挑选健壮的雏鸡,主要通过一看、二摸、三听、所谓“一看”,就是看外形,大小是否均匀,符合品种标准;羽毛是否清洁整齐,富有光泽。

“二摸”,就是摸身上是否丰满,有弹性。

“三听”则听叫声是否清脆响亮。

健壮的雏鸡一般表现为:

眼大有神,腿干结实,绒毛整齐,活泼好动,腹部收缩良好,手摸柔软富有弹性,脐部没有出备点,握在手里感觉饱满温暖,挣扎有力。

反之,精神萎靡,绒毛杂乱,脐部有出血痕迹等均属弱雏。

雏鸡的雌雄鉴别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肛门鉴别法。

首先看肛门的张缩情况,一般雄雏的肛门括约肌比雌雏发达,挛缩能力强。

因此,在出雏的当天,可将雏鸡托在手中,看其肛门的张缩情况,如果闪动恰恰而有力,为雄雏;而闪动一阵、停一阵、再闪动一阵,张缩次数较少且慢,为雌雏。

2.羽毛鉴别法。

主要根据翅、尾羽生长的快慢来鉴别,雏毛换生新羽毛,一般雌的比雄的早,在孵出的第四天左右,如果雏鸡的胸部和肩尖处已有新毛长出的是雌雏;若在出壳后七天以后才见其胸部和肩尖处有新毛的,则是雄雏。

3.动作鉴别法。

总的来说,动物雄性要比雌性活泼,活动力强,悍勇好斗;雌性的比较温驯懦弱。

因此,一般强雏多雄,弱雏多雌;眼暴有光为雄;柔弱温文为雌;动作锐敏为雄,动作迟缓为雌;举步大为雄,步调小为雌;鸣声粗浊多为雄,鸣声细悦多为雌。

4.外形鉴别法。

雄雏一般头较大,个子粗,眼圆形,眼睛突出,嘴长而尖,呈钩状;雌雏头较小,体较轻,眼椭圆形,嘴短而圆,细小平直。

来航鸡发育较快,雌雄翅尾羽都出得早,较难识别,一般在15日龄左右,可根据冠子的发育状况鉴别。

二、小鸡的科学饲养

小鸡从出壳到60日龄左右叫雏鸡,这段时间的培育亦称育雏。

人工育雏,就是根据雏鸡的生长发生规律,应用科学方法进行喂养。

(一)调节适宜温、湿度,提高雏鸡成活率

育雏合适的温度、湿度如下表:

周龄

育雏舍(室、箱)内的温度°C

育雏舍(室、箱)内相对湿度(%)

白天

晚上

1-2

32-28

34-30

65-60

3-4

28-26

30-28

65-55

5-6

26-23

28-25

55

7-8

23-20

25-22

55

8周龄以上

20

22

55

初出壳雏鸡个体小、娇嫩、绒毛短,保温能力低,调节体温机能也还不完善,直到3-4周龄,才逐渐完备。

因此,搞好防寒保温,调节适宜的温、湿度,是养好小鸡,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

1.雏鸡适宜的温度。

幼雏保持在30-32°C。

以后,每5天降温1-2°C,一个月龄后,如外界气温在20°C以上时,可以自然给温,否则应继续保温。

温度适宜与否,可观察雏鸡的形态表现:

如雏鸡挤成一堆,不爱活动与吃食,不时发出“吱、吱”叫声,音长而无力,是温度过低的表现;如果雏鸡两翼下垂,张口喘气,拍翅抢水喝,不时发出“啾、啾”声音,叫声尖而短,则是温度过高,只有雏鸡分布均匀,活动、吃食正常,羽毛平整光亮,排除粪后粪便多呈现条状,睡眠时头颈伸直,安静等说明温度合适。

调节雏鸡温度的方法很多,小群鸡可放于纸箱或木箱,箱内铺垫干草或棉絮,垫料下还可放置热水袋,或用电灯照明取暖。

大群鸡可采取温室保育。

2.育雏舍湿度调节。

育雏舍(室或箱)内若太干燥,鸡体内水分散发量大,对雏鸡生长不利;若湿度太大,空气不流通,雏鸡容易感染病。

适时的相对湿度为55-65%。

调节的方法,只要饮水器内不断水即能达到要求;霉雨季节湿度偏大时,可加厚干燥的垫料并及时清理潮湿垫料即可。

(二)及时供水开食、搞好日粮搭配

1.雏鸡饮水。

雏鸡开食之前,先给饮用0.01-0.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呈浅红色即可),以清除胎粪和消毒肠胃。

然后喂给8%的蔗糖水,可提高雏鸡成活率。

最后再喂料。

然后,要经常供给饮水,以免因缺水,而一下子暴饮拉稀死亡。

饮水宜先用温开水,以后可逐渐改用新鲜清洁凉水,同时防止雏鸡弄湿羽毛。

2.幼雏喂料。

幼雏阶段喂料不宜受餐数限制,应任其自由采食,以后逐渐减少饲喂次数,到20日龄后日喂4次即可。

喂料不宜过湿,以能松散为度。

喂量应随着雏鸡日龄而增加,但每次不必喂得太饱(以八成饱为宜),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3.雏鸡的饮料配合。

根据其营养需要特点:

要求较高的能量和较高的蛋白质。

一般日粮中,谷实类(玉米、碎米等)为50-60%;糠麸类(米糠、麦麸等)为5-10%;油饼类(花生饼、豆饼、芝麻饼等)为20-25%;动物性饲料(鱼粉、肉粉等)为7-20%;骨粉、贝壳粉4-5%;食盐0.3-0.5%。

青饲料另外加喂,尤其没有维生素添加剂时,不能断喂青料,喂量约为精饲料的30-50%。

不同日龄雏鸡耗料(克/每只、每日),因品种、个体发育、饲喂方法不同而有差异,大致为:

1-10日龄为8克,20日龄为15克,25日龄为16克,30日龄为30克,50日龄为40克。

(三)调控适宜光照,促进雏鸡发育

日光照射可以增温、增加食欲,利于消化,促进钙磷代谢、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并能杀菌。

但光照强而又时间长(包括人工充实光照),易使雏鸡过量运动,得不到适当休息而影响雏鸡正常发育。

因此,应采取遮光的办法使雏鸡得到适当的休息,以利于消化、增重和换羽,同时还可以防啄肛、啄羽等恶癖。

适宜的光照和运动时间为:

一周龄内的雏鸡可全日24小时光照,并在每次喂饲前后各活动10-20分钟。

一周以后,若天气晴朗,温度许可的情况下,白天采用自然光照即可。

最好每天能晒一次太阳,头一、二天晒半小时左右,以后逐渐延长。

20日龄前每天可使雏鸡活动6-7小时,(包括采食时间),20日龄以后,晴天可整天活动,但中午炎热时节应收回遮光休息2-3小时为宜。

 

第五课时中鸡的科学饲养

教学目的:

1、如何进行饲养

教学难点:

1、科学饲养

教学过程

(一)饲养方式

1.平养。

即在鸡舍地面铺有垫料(木糠、刨花、谷壳、短稻草、粗砂等),让鸡散放在垫料上饲养。

平养在室外可设置一定运动场。

此方法适用于中、小型养鸡数量较多而劳力较充裕的养鸡户。

2.笼养。

即把鸡关在笼子内饲养。

是现代化和工厂化养鸡的一种主要饲养方式,也是家庭,尤其是城镇职工、居民养鸡的一种主要方式。

3.放养。

即白天让鸡在户外自由活动和觅食,傍晚让鸡自行进笼,它是广大乡村比较常用的饲养方式。

(二)饲养管理

中鸡,一般指八周龄以后能独立生活到一燕前或上笼育肥前阶段的鸡,也称童鸡、育成鸡、青年鸡、后备鸡。

其特点是:

生长发育最为旺盛,骨骼、羽毛和肌肉等生长最多的时期。

1.日粮的需求及合理搭配。

随着中鸡消化机能的增强,采食量愈来愈大,日粮可在小鸡料的基础上逐渐减少蛋白质饲料的比例,适当加糠麸类粗料(一般右占日粮15-20%)和青绿饲料(可占日粮30%)。

这一阶段鸡的营养需要一般为:

粗蛋白质12-15%,粗纤维5%,钙1%,磷0.6%,食盐0.3-0.5%。

作为种用的鸡,饲料代谢能不宜过高,以免过于肥胖,不利生殖系统发育。

中鸡活动能力强,含量大,可采用干、湿结合的方法进行饲喂,即每天定时喂2-3次湿料,另设食槽经常保持有干粉料,任鸡自由啄食。

此外,食槽和饮水器具要配置充足,以免鸡群抢食出现捅挤和践踏。

2.适宜的饲养密度和及早上栖架。

为了促进鸡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的发育,增强体质,应降低饲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鸡舍以5-10只鸡为宜。

平养方式应扩大运动场地,并在场内设置砂池,以便鸡进行砂浴和增加活动量。

有条件的地方,尽可能进行放牧饲养。

因为,野外牧地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放牧的鸡活动量大,同时还可能吃到一些青草、草籽、昆虫、矿物质等饲料,有利于鸡的生长发育。

随着鸡的生长和采食量的增加,呼吸量的排粪量也相应增加,鸡舍内容易污浊。

因此,要注意鸡舍内的环境卫生,开窗透气,促使空气流通。

另外,应及早训练鸡舍内的环境卫生,开窗透气,促使空气流通。

另外,应及早训练鸡群上栖架,避免对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