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2032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凉山州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四川省凉山州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四川省凉山州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四川省凉山州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四川省凉山州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凉山州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

《四川省凉山州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凉山州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凉山州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

四川省凉山州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

四川省凉山州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全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共45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既有的殷商甲骨文残片中,已经多次出现“登人”字样。

这里的“登人”即登记人口的意思。

当时的登记人口是以人丁为计量单位,目的是征集兵丁组建军队。

西周时创建了原始的人口登

记办法。

据《周礼》记载:

“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

”当时已设立了掌握户籍的

官职“司民”。

   秦朝户籍管理更加严格和完备,登记的内容非常详细,对不报、虚报和假报户口的或未经官

府批准而檀自更籍的,统统严加惩罚,还做出了迁徒时必须审核和必须办理更籍手续等规定。

   汉代的户籍管理实行“编户齐民”,从法律意义上说,所谓“编户齐民”,是指所有编入户籍的

居民,不论东西南北,不分男女老幼,都是国家的公民,具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

20世纪20年代

出土的张掖郡居延汉简记载这样的一个户籍信息:

“徐宗,年五十;妻一人;子男(户主儿子)一

人;男同产(户主兄弟)二人;女同产(户主姐妹)二人。

宅一区直三千;田五十亩,直五千;用牛二,

直五千。

”内容已经相当详备。

   唐朝在申报户籍信息的时候,必须接受一道叫做“团貌”的程序。

就是衙门在居民登记户籍

时,要查看相貌。

因此,唐代的户籍档案通常还记录有人户的体貌特征。

在敦煌出土的唐代籍帐

残卷中,就发现不少户籍资料都注明了诸如“右足破,耳下小瘤,面有黑子”之类的文字。

这些对

体貌特征的描述相当于今天户籍中的照片,可以防止作伪,也可作为民户脱籍逃亡后的追捕线

索。

另外,在唐代“贱民”是没有户籍的,他们只能依附于“良民”。

   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战乱局面,因此全国人口增长迅速,开宝九年(976年),全国户数为

309万户,大观四年(1110年)则达到峰值2088万户。

当然,短时间内人口不会如此膨胀,但是它

却从另外一方面表明户口统计更加完整(少数民族因为政府的“羁磨之策”也不断被编入户)。

朝的户籍制度不再区分“良民”与“贱民”,而是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这是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乡居民户口。

又根据居民有无田产,划分“主户”与“客户”,再以家庭财产之

多寡,将主户划为不同户等。

宋朝的税制,完成了从以人头税为主到以财产税为主的转变。

   宋代商品经济相对发达,因此流动性强。

一些地方,由于“主户少而客户多,往来不定,口尤

难记”。

宋代城市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流入,且管理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一个人移居到一个地

方生活一年以上,便可获得当地户籍。

明朝创造以登记人口为主的“黄册”和以登记土地为主的“鱼鳞册”,标志着中国古代户口调

查登记制度的相对成熟。

这个制度肇创于明太祖朱元璋,虽然随着形势的变化时有增损,但其基

本框架和根本原则,终明之世并无改变。

沿袭元朝做法,明政府将全国户口按照职业划为民户、

军户、匠户等籍,各色户籍世袭职业,不容更改。

 清初沿用明代的黄册制度,在黄册之外,另编《赋役全书》和《编审册》作为配套。

由于康熙和

雍正两朝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和“摊丁入亩”政策,赋税与人丁之间没有了直接的联系,统

计户口的意义也就不如以往那么重要,因此户籍管理相比明朝宽松。

但是这也从另一方面保证

了户籍统计比以前更加科学、客观。

                                           (摘编自曾庆江《户籍册上的古代中国》)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口管理办法的一项是()

 A.殷商时期就产生了原始的人口登记办法,在既有的殷商甲骨文残片中,已经多次出现“登

   人”字样。

这里的“登人”即登记人口的意思。

 B.汉代实行“编户齐民”的户籍管理办法,所谓“编户齐民”,是指所有编人户籍的居民,不论

   东西南北都是国家的公民,具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

 C.唐朝在申报户籍信息的时候,必须接受一道叫做“团貌”的程序。

就是衙门在居民登记户籍

   时,要查看相貌。

“团貌”相当于今天户籍上的照片。

 D.明朝创造以登记人口为主的“黄册”和以登记土地为主的“鱼鳞册”,并沿袭元朝,将人民按

   照职业分工划分出民户、军户、匠户等籍。

2.下列不属于宋代开宝九年至大观四年人口激增原因的一项是()

 A.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战乱局面,国家进人一个休养生息的和平稳定时期,因此人口有大

   幅度的增长。

 B.宋代户籍管理不再区分“良民”、“贱民”,过去的“贱民”也可拥有户籍,因此人口有大幅的

   增长。

 C.宋代户籍管理日趋成熟,统计技术更加科学,加上商品经济繁荣,因此出现了短时期内人

   口的激增。

 D.宋代政权稳定经济繁荣,不少过去属于“羁摩”之地的少数民族人口也被编人户籍,因此人

   口大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礼》记载:

“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

”由此可以推知,早在西周时期

   我国就已有人口管理制度的雏形了。

 B.宋代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实行城、乡户籍管理,并根据有无田产和财产多少来进行户籍登

   记,完成了税制从人头税到财产税的转变。

 C.明朝以“黄册”和“鱼鳞册”来分别登记人口和土地,标志着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相对成

   熟。

明政府沿袭元朝将户口按职业划分,不容更改。

 D.清朝户籍统计比以前更加科学、客观,是因为赋税与人丁之间没有了直接的联系,统计户

   口纳税服役的意义也就不如以往那么重要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戚纶字仲言,应天楚丘人。

父同文,有自传。

太平兴国八年举进士,解揭沂水主薄,徒知太和

县。

江外民险悍多构讼,为《谕民诗》五十篇,因时俗耳目之事,以申规侮,老幼多传诵之。

每岁时

必与狱囚约,遣归祀其先,皆如期而还。

迁光禄承,坐鞠狱陈州失实,免官。

久之,复授大理评事、

知永嘉县。

境有陵塘之利,浚治以备水旱。

复为光禄寺承,转运使又上其政绩,连诏褒之。

   景德二年,与赵安仁、晃迥、陈充、朱ee同知贡举,纶上言取士之法,多所规制,并纳用焉。

以三公、尚书、九列之任,唐末以来,有司渐繁,纲目不一,谓宜采《通礼》、《六典》令式,比类沿革,

著为大典,时论称之,上颇嘉之。

三年,耀枢密直学士,上作诗宠之。

居无何,出知杭州,胡则时领

发运,尝居杭州,肆纵不检,厚结李博,纶素恶之。

通判吴耀卿,则之党也,伺纶动静,密以报则。

时为当涂者所昵,因共裙扼纶过,徒知扬州、惟扬亦博、则巡内,持之益急,求改僻郡,徒徐州。

年,复知青州。

岁饥,发公凛以救饿拜,全安甚众。

天禧四年冬,以疾求归故里,改太常少卿,分司

南京。

五年,卒,年六十八。

   纶笃于古学善谈名理喜言民政颇近迂阔同文卒于随州纶徒步奔讣千里余事兄维友爱甚厚

维卒讣闻哀彻不食者数日。

与交游故旧,以信义著称。

士子渴见者,必询其所业,访其志尚,随才

诱侮之。

尝云:

”归老后,得十年在乡阁讲习,亦可以恢道济世。

”乐于荐士,每一奏十数人,皆当时

知名士。

晚节为权幸所排,遂不复振。

善训子弟,虽至清显,不改其纯俭既没,家无余货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六》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纶笃/于古学善谈名理/喜言民政/颇近迂阔/同文卒于随州/纶徒步奔讣千里余/事兄维友爱

     甚厚/维卒/讣闻/哀励不食者数日

 B.纶笃于古学/善谈名理/喜言/民政颇近迂阔/同文卒于随州/纶徒步奔讣千里余/事兄维友爱

     甚厚/维卒/讣闻/哀励不食者数日

 C.纶笃于古学/善谈名理/喜言民政/颇近迂阔/同文卒于随州/纶徒步奔讣千里余/事兄维友爱

     甚厚/维卒/讣闻/哀励不食者数日

 D.纶笃于古学/善谈名理/喜言民政/颇近迂阔/同文卒于随州/纶徒步奔讣千里余/事兄维友爱

     甚厚/维卒/讣闻哀励/不食者数日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褐”指粗布或粗布衣服,“解褐”指脱去粗布衣服,比喻担任官职。

 B.“迁”指调动官职,古代车位官位以右为尊,“左迁”指贬官降职,“右迁”指升官。

 C.古时地方官府向帝王荐举人才,有乡里选举诸侯贡士之制,合称“贡举”。

 D.“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周代已有此词,其说法各异。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3分)(         )

 A.戚纶深谙孝梯之义,父亲去世,千里徒步奔丧,兄长去世,数日不食。

为人讲信义,对于前来

     拜访的士子询问他们的志向,根据才能给予教诲。

 B.戚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任永嘉知州时,疏通治理防止水涝旱灾;任青州知州时,戚纶拿

     出官府所藏粮食来救助饥饿的百姓。

 C.戚纶晚年被权贵宠幸者排斥打击,一再调任,从此不再锐意进取。

后由于患病请求回归乡

     里,任太常少卿,回到家乡南京。

 D.戚纶一生担任过许多官职,政绩突出,多次受到朝廷、君王的褒奖,他严于律己,烙尽职守,

     关爱百姓,任职期间,从未犯过错误。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o分)

 

(1)则时为当涂者所昵,因共裙裤纶过,徙知扬州

(2)善训子弟,虽至清显,不改其纯俭。

既没,家无余货。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8-9题。

                                 风雨中诵潘邺老诗

                                           韩涯

                       满城风雨近重阳,独上吴山看大江。

                       老眼昏花忘远近,壮,‘轩豁任行藏。

                       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

                       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卷入苍茫。

   注:

“满城风雨近重阳”原为江西派诗人潘那老的名句。

此诗作于宁宗庆元四年秋,时作者约

四十岁。

8.这首诗的额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6分)

9.古人认为这首诗的尾联有“文已尽而意无穷”之妙,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5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苏轼《赤壁赋》中用“     ,         ”从侧面写出洞箫声的魅力和吹奏效果。

   

(2)杜甫《登高》中把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登高抒怀的处境概括为“雄阔高浑,实大声宏”的名

     句是“                        ”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   ,_          ”两句写月光与水波一起荡漾.闪烁着金光.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块美玉.

                             乙:

选考题(共25分)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

注意:

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

上将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