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态度形成和改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6005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 态度形成和改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九章 态度形成和改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九章 态度形成和改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九章 态度形成和改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九章 态度形成和改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九章 态度形成和改变.docx

《第九章 态度形成和改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 态度形成和改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九章 态度形成和改变.docx

第九章态度形成和改变

第九章态度形成与改变

一个人的社会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

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主客观因素的改变,个人的态度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题。

本章将分别论述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除新生儿之外,态度的形成和改变往往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旧态度的改变导致新态度的形成,新态度的形成以旧态度的改变为先导。

第一节态度的形成

态度的形成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是个体在后天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而逐渐形成的。

因而,个体态度的形成受到社会生活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此外,态度形成的过程可以描述为通过联想、强化和模仿等学习方式不断学习的结果。

一、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一个人自出生开始直到生命的终结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社会规范、准则的要求和约束,各种思想观念的宣传和教育,风俗习惯的潜移默化和文化的熏陶等方式进行的。

社会环境对个体态度形成产生的影响具有一系列的特点:

第一,是一种有选择的影响,只让个体了解或接触符合社会要求的态度;第二,是一种持久的影响,往往伴随人的一生;第三,是一种多元化的影响,即社会环境的不同方面或不同因素对个体态度形成的影响往往是不相一致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第四,是一种宏观的影响,对人们的态度起着导向作用,对个体态度形成的要求和约束也往往是一般意义上的。

(二)家庭的影响

对于个体最初态度的形成,家庭及父母的影响是最重要的。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于个体态度的形成及其今后态度的变化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早期形成的态度往往会一直保持到成人期,有些态度则可能会影响人一生的发展。

家庭及父母的影响还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家庭成员共同生活的方式表现出来。

除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形成的长幼关系之外,还包括了相互之间的情感关系。

情感关系较融洽,则互相之间的影响就较大,在态度上也易趋于相近或相同;此外,家庭共同的生活方式对孩子态度的形成也具有显著影响,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充满民主、平等气氛家庭中的孩子,容易形成良好的与人相处的态度,学会用平等的方式与人相处,用民主的方式解决问题。

但是,我们不应该过分强调父母及家庭的影响。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的影响也开始减弱。

从青春后期开始,态度便开始改变。

这是因为在青春期及其后期,各种新影响进入个人的生活,他们来自同辈群、各种团体和大众传媒。

(三)同辈群体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同辈群逐渐成为首要的参照群体,对一个人的态度产生重要影响。

个体开始经常把自身所持有的态度观点与同伴们的态度、观点作比较,并以同伴们的态度、观点为依据来调整自己原有的态度,使自己与同伴们保持一致。

(四)团体的影响

个人所属的团体也将对其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团体是通过特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来约束和限制其成员的。

每一个加入团体的个人都必须遵守团体规范,在言行上与团体保持一致。

因此,团体可以利用其对成员的影响力来促进成员态度的形成和转变。

但是,团体对个人影响力的大小是因人而异的。

如果团体对其成员有很强的吸引力,则成员就更愿意遵守团体规范,团体对个人的影响力就越大;反之,则团体对个人的约束力就比较小。

如果个人在团体中处于一个较高的地位,则其感受到的团体规范的压力就越大,团体对他的影响力也相应的较大。

此外,参照群体对人态度形成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这是由于参照群体具有很强的社会比较和规范功能。

(五)大众传媒的影响

大众传播媒介是以报刊、图书、电影、广播、电视等为手段面向大众的一种信息沟通方式。

社会通过大众传媒将社会规范、价值标准、文化传统以及对某一社会事件的态度传递给公众,从而影响公众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态度。

二、个体的学习

人的社会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社会化的过程中习得的。

具体地说,是通过联想学习、强化学习和观察学习这三种基本的学习方式得以实现。

这三种形式的学习分别以古典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

(一)古典条件作用理论与联想学习

古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I.P.Pavlov)创立并完善的。

他通过狗的唾液分泌实验,区分出了无条件反应和条件反应。

由无条件刺激引起的本能反应称为无条件反应,如食物呈现会导致狗唾液分泌;由条件刺激引起动物本能反应的情况称为条件反应。

条件反应的出现必须建立在无条件反应的基础之上,即当无条件刺激引起动物本能反应的同时,伴随着一种条件刺激的出现,反复多次之后,只要一出现条件刺激,就会引起动物的本能反应。

如在食物导致狗唾液分泌的时候,伴随铃声的出现,反复多次之后,只要一出现铃声,狗就会分泌唾液。

巴甫洛夫认为,动物之所以能够对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就在于动物凭借联想(association)的过程在刺激之间建立了联系。

古典条件作用原理被用来说明态度的习得过程。

例如,小孩子通常都有吃手指的不良习惯,如果父母在孩子每次吃手指时都给他讲述吃手指有多脏,会导致疾病之类的话,并让她看一些生病小孩难受样子的照片。

反复多次之后,孩子在每次吃手指时就会联想到父母的话和那些生病小孩痛苦的表情,从而产生对吃手指的恐惧和厌恶的态度,改掉了吃手指的不良习惯。

在这个例子中,正是通过联想学习使小孩子建立起了对不良习惯的厌恶态度。

此外,古典条件作用原理还可以用来说明态度的泛化现象。

个体常常会在相似的对象之间建立联想,因此,也会将对某种事物的态度扩展到其他相近的态度对象上。

在上例中,孩子可能将对所有与吃手指相近的不讲卫生的习惯表示厌恶。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与强化学习

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也称为工具性条件作用原理,是由斯金纳(B.F.Skinner)创建的。

他认为,人类的学习都是建立在操作和强化(reinforcement)的基础上的。

操作行为是指那些作用于环境从而产生结果的行为,行为本身的结果就构成了个体行为的强化刺激物。

如果个体采取某种行为作用于环境得到的是积极的结果,即得到了正性的强化,则个体在今后出现同样的环境条件时就会表现出同样的行为;反之,如果个体行为导致的是消极的后果,即得到了负性的强化,则个体在今后出现同样的环境条件时就会避免同样行为的出现。

因此,只要掌握了行为结果所具有强化作用的内在规律,就能有效地控制人们的学习行为。

强化原理也可用于解释人们态度的习得过程。

英斯科(Insko)曾在实验中用言语的强化来研究态度的习得。

研究结果发现,那些受到正强化的学生所表达出的态度不仅其基本观点没变,而且在程度上更为强烈;而那些受到负强化的学生所表现出的态度,虽然其基本观点也没有大的变动,但在程度上则明显不如受到正强化的学生强烈。

(三)模仿与观察学习

班杜拉把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learning)的基本含义界定为:

“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而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他已经具有的某种行为反应得到矫正。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并没有对示范反应做出实际的外显操作。

”个体通过对他人态度和行为的观察,将其言行记忆在头脑中,并且在以后遇到相类似的环境时模仿他人的行为表现。

在观察学习中,观察的主体称为观察者,被观察的对象称为榜样,榜样对观察者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如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树立一些符合社会规范的榜样具有特别的意义。

通过观察而进行的学习是依靠模仿来实现的。

模仿得如何取决于观察的如何;对他人行为的模仿也受到强化因素的影响,这种强化可以是个体自身所持有的自我强化,可以是外界施加于个体的直接强化,也可以是从他人被强化的事实经验中感受到的替代性强化。

个体对他人行动有一个较好的观察,加上强化作用的激励,就能够较好得进行模仿学习。

上述三种不同形式的学习是态度习得主要途径,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

一般地说,个体态度的习得是在这三种学习的共同影响和相互作用下进行的。

第二节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

一种态度改变的理论必须解释态度改变的原因、改变的过程以及在什么情境下会发生这种改变。

很多社会心理学理论都对态度改变做了相应的研究,根据其基本观点和方法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四个类别:

一、强化论观点的社会态度研究

度布(L.W.Doob)认为社会态度是有关社会重大事件的某些特定刺激与具有动因性反应之间的强化联系而成的行为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往往以对社会现象的好坏评价而表现出来。

英斯科等人也认为,社会态度即是对于社会对象进行好坏评价的倾向性,它通过学习强化而获得。

强化论观点的社会态度研究可区分为以下三种。

(一)古典条件作用理论的研究

度布等人认为依靠古典条件作用可以形成特定的社会态度。

即如果把社会态度作为对于社会对象的评价或情感的话,那么以态度对象作为条件刺激,将其与人已经具有的肯定或否定性评价、情感等无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强化,则对于条件刺激的态度对象也就会形成与无条件刺激同样的评价和情感,即形成特定的社会态度。

斯戴兹和斯戴兹(Staas&Staas)在1958年的一项实验证明了古典条件反射对社会态度形成的作用。

他以随机的方式在影幕上呈现六个国名中的一个,紧接着念出一个单词。

有两个国名与带有肯定性评价的单词如快乐等相联系,有两个国名与中性词配对,另外两个国名与带有否定性评价的单词如痛苦等相联系。

每一国名与形容词配对各出现18次。

然后测定被试对各个国名的态度。

结果发现,被试对与肯定性单词相结合的国名的态度是最肯定的,而对与否定性单词相结合的国名的态度是最否定的。

后来斯戴兹将无条件刺激换成电击和噪音也取得了同样的结论。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研究

希尔苏姆和布朗(Hilsum&Brown)认为,借助操作性条件作用机制可以有效地使社会态度发生改变。

在利用电话对大学生进行有关大学教育情况的采访时,他们利用强化原理给予被试积极的或消极的强化。

如果学生对大学教育持肯定态度,则立即给予鼓励性言语的强化;如果持否定态度,则给予批评性言语或不反应。

结果发现,得到正强化的学生肯定性发言增加,而得到负强化的学生否定性的言语减少。

英斯科也用类似的研究得到了同样的结论。

当然,强化物不仅仅限于言语,许多物质和精神的手段都可以通过及时强化使特定的态度发生变化——巩固加强或削弱衰减。

(三)社会学习理论的研究

社会学习理论关于态度改变的基本观点认为人们态度的改变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在强化原理的支配和控制下所进行的特定刺激与特定反应的联结过程。

在特定刺激和特定反应之间,不能忽视个体本身的作用。

因此,在改变他人态度时,不仅要了解刺激与强化作用的特性,还要了解作为中介环节的个体的情况,如个体过去的强化经历。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促使他人态度改变。

因此,在社会学习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有关态度转变的实证研究一般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注重对强化的研究,力求总结出一套精确的强化法则;二是注重对刺激以及个体特点的研究,力图具体探讨刺激的来源、刺激本身的性质、刺激作用的过程以及刺激接受者这几个方面的因素对态度转变的影响。

总之,态度改变的学习理论并未超越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范围,它不是一个具有特定概念、原理和法则的独立的理论体系,而只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态度改变领域的应用。

二、认知论观点的社会态度研究

侧重于从认知论观点来研究态度改变,将态度看作是“对于社会对象的评价”,并力图从评价的角度来探索社会态度的内部心理机制。

代表性的理论包括:

(一)紧张减缓理论研究

该理论模型以认知统合倾向的态度形成与变化研究为核心,所谓认知统合倾向是指人们具有一种使自己已有的认知关系结构保持相对平衡不变的倾向性,当这种平衡关系受到干扰破坏时,人就会产生否定性的评价和否定性的情感(如不安、紧张、恐惧、不快等),并努力排除干扰、维持认知结构关系的平衡稳定性,在达到平衡以后便会产生肯定性评价和肯定性的情感态度(如安定、轻松、愉快等)。

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主要有平衡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

1.平衡理论(balancetheory)

海德(F.Heider)于1958年提出了“平衡理论”,这个理论考虑了在个人所持的简单认知系统中,情感之间的一致性问题。

他通常用一个人(P)、另一个人(O)和一个态度对象(X)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存在两种情况:

一种是平衡状态;一种是不平衡状态。

下面我们将以P为主题讨论他的认知与态度。

假设P是一个大三学生,他热衷于自由开放的政治立场,X是当政者或者政府的政治措施。

O是P一直仰慕的教授。

如果O教授对政治也持同样的观点,则他的认知处于平衡状态;如果O教授持保守的政治立场,则P就会产生认知不平衡状态。

他可能降低对O教授的评价,也可能接受O教授的观点,重新调整自己的政治立场,从而恢复自己的认知平衡状态。

海德用+或-号标示三者之间的关系,若三者的乘积为正,则为平衡状态;如果为负,则为不平衡状态。

他指出,每个人都有使自己的认知维持平衡状态的倾向。

不平衡的结构会对个人造成压力而使人的态度发生变化从而使结构向平衡的方向变化。

海德平衡理论的缺点是太过简单,只表示出关系的方向,却没有说明这种关系的程度。

奥斯古徳和坦南鲍姆(Osgood&Tannenbaum,1955)在扩展的海德的平衡理论种,提出了一致性理论,这种理论的主要特点是既注意了态度的方向,也注意了不同方向态度的强度。

以一致性理论为基础的预测比那些平衡理论作出的预测更加的数量化。

2.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dissonancetheory)

费斯汀格(L.Festinger)于1957年提出来的认知失调理论是旨在理解态度之间和态度与行为之间不一致的著名研究。

所谓认知失调是指个体持有两个彼此矛盾认知,从而产生不愉快感觉的情况。

认知包括思想、态度、信念以及人们对行为的感知。

在人的认知系统中,不同的态度之间存在着相关和不相关的关系,如“今天要下雨”和“我吸烟很厉害”之间就不存在联系;但是,“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善良的人”和“我伤害了一个女孩子的心”之间就存在着相关的关系。

认知失调论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

认知失调是一种不愉快的心理体验,具有动机的作用,驱使个体设法减轻或消除失调的状态,使相关的态度之间和相关的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变得比较协调。

协调的程度决定于:

(1)失调的认知数量于协调的认知数量的相对比例;

(2)每一认知项目对个人的重要性。

失调的认知数量×认知的重要性

失调程度=————————————————

协调的认知数量×认知的重要性

认知失调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只有在没有适当的理由来解释不一致的情况时,才会产生认知失调,从而导致行为或态度的改变。

费斯汀格在1959年的一个实验中,要求刚参加过一项非常使人厌烦的任务的被试告诉另一个人说这项任务相当有趣。

并且允诺给提供这些错误信息的被试20美元或1美元的奖赏。

结果发现在20美元奖赏条件下的被试,在其喜欢这项任务的方向上的改变小于1美元条件下的被试。

在“不充分的酬赏”导致的认知失调促使态度改变的试验中,费斯汀格解释说,20美元的奖赏足以使被试找到一个做与自己态度不一致行为的外在原因,而1美元的奖赏的被试只能通过改变对此事的态度来消除认知失调状态。

此外,在减少失调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种决定后的特点,即当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之后,他就会倾向于为自己所做出的行动给予积极的肯定和辩护,因为如果他对该行动持否定态度的话,就会威胁到他的自我概念,破坏他自我形象的一致性。

通常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改变认知,使之与自己持有的其他认知保持一致。

例如,持有“吸烟对身体健康有危害”和“自己每天都要吸烟”这两个相矛盾认知的人,可以把前者改为“有许多吸烟的人身体仍很健康”。

2,改变行为,使对行为的认知与其他认知保持一致。

例如,上述的例子,那个吸烟的人只要将烟戒掉,就能够使态度与行为协调起来。

3,通过增加新的认知来解决认知失调的状况。

例如,在上述吸烟的例子中,也可能增加“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新认知来避免认知不协调。

继费斯汀格之后,又有许多研究者对认知失调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致于有关认知失调的研究被看作是20世纪60年代社会心理学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自我知觉理论(SelfPerceptiontheory)

贝姆(Bem)于1967年提出了自己对态度和态度改变的看法,认为自我知识的很多重要方面都有明确的、持久的信念、态度和情感偏好方式存在的内在参照。

人们通过对自己行为的归因来知觉事物,并对事物抱有某种态度。

归因理论基本上强调我们怎样知觉自己和怎样知觉他人。

个体倾向于把他们的具有消极结果的行为归因于环境条件,即向外归因;而当行为具有积极的结果时,个体倾向于向内归因,认为是自己能力的结果。

观察者对他人行为结果的知觉表现为对其能力的知觉和对他试图去做的动机的知觉,当一个行为不适当的个体,其失败的原因被看作是由于缺乏能力而不是缺乏努力时,他会得到较肯定的知觉。

贝姆(Bem)提倡以归因理论来说明态度改变的的心理机制,即自我知觉理论。

在上述介绍的“20美元-1美元实验”中,他认为被试态度的改变是一种归因,是被试对促使他们告诉被人一个令人厌烦的任务为有趣的原因的归因。

在他自己的实验中,贝姆让被试听一盒磁带,录音首先描述一个在20美元条件下或1美元条件下的被试,然后描述他们的行为。

贝姆要求被试估计录音中被试对那个令人厌烦的任务的态度,结果是听录音的被试判断得到1美元奖赏的被试具有一种比较肯定的态度,因为大的奖赏被归因为说谎的较大理由。

(三)社会判断理论

社会判断理论是由谢里夫和霍夫兰德在1961年首次提出的,其理论基础来源于他们在1958年根据心理物理学原理和方法所进行的关于物体重量知觉判断的研究。

研究是这样进行的:

首先确定一个6等级的尺度,第1等级代表最轻的重量,第6等级代表最重的重量。

然后让被试对一些重量在55-141克之间的物体进行重量尺度的判断。

结果表明,不论物体实际重量如何,被试对物体重量的判断在等级尺度上呈均等分布的趋势。

之后,谢里夫等人在实验情境中提供了一个重量的参照物。

一种做法是将一个重141克的物体作为等级尺度上的第6等级,让被试掂量一下之后进行判断,结果发现,多数人对上述所做过的物体重量重新判断的结果是集中在等级尺度上较高的一端;另一种做法是将一个重347克的物体作为等级尺度上的第6等级,让被试对再对所有物体进行一次重量判断。

结果发现,被试所做出的判断在尺度上的分布聚集在尺度等级较低的一端。

前一种结果,谢里夫称为同化效应,后一种结果则称为对比效应。

这两种效应揭示出一个原则,即人们在对某事物进行判断的时候,如果该事物与个人已经自身持有的标准或帮助判断的参照物相似的话,人们会判断其更加相似(同化);如果与参照物相差较远的话,则人们会判断其相差更远(对比)。

谢里夫用这个结论来说明态度改变。

他认为,个体所持有的态度区域分为三个部分:

接受区域、态度不明朗区域和拒绝区域。

当个体接触到一个新信息的时候,他会根据自己的态度区域对该信息进行判断,如果一种新的观点与个体原有态度极为相似时,可能出现新态度被原有态度同化的情况;如果一种新态度与个体原有态度相差很远时,则会遭到个体的拒绝。

因此,只有当新态度位于不明朗区域的时候,劝说的作用才比较大,态度改变才是比较明显的。

谢里夫还同时指出,态度区域的大小和态度改变之间也存在紧密联系。

接受区域较狭窄的个体,其态度的改变较为困难;而接受区域较为宽广的个体,其态度的改变较为容易。

社会判断理论的研究侧重于态度强度的改变,而对态度方向改变的涉及则较少。

该理论具有较明显的认知色彩和个人主义的特征,它强调的是个体自身对刺激信息的知觉判断,并认为这种判断是态度发生改变的中介物,是先于态度改变而进行的。

个体对他自己所持有的态度是了解的,对自己愿意或不愿意接受的态度也是知道的。

由此个体才拥有一个关于某一事物的态度区域来作为判断其他新态度的参照标准。

(四)认知反应理论

格林伍德(Greenwood)等人提出的认知反应理论的核心假设是人是主动的信息加工者,他们会对外来信息产生认知反映,而非被动的接受。

他认为人会以正性或负性的想法(即认知反应)对某种特定立场的各个方面做出反应,这些想法反过来决定了他是否会支持这一立场。

态度的改变取决于某信息引发的反驳论点的多少和类型。

如果该信息引发了强烈有效的反驳,那么个体就会拒绝改变态度。

相反,对反驳过程进行干扰会使人们被说服。

如果我们想不出任何有力的相反观点,或是当我们在听到某信息时因为分心而无法对其进行思考,那么我们更有可能会接受这个信息。

三、功能论观点的社会态度研究

态度功能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人们之所以持有某种态度,是因为那种态度可以满足他个人特殊的心理需求。

因此,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之前,应该先了解支持他现有态度的需求是什么,通过改变他的心理需要来改变人们所持的态度。

功能理论分为两种:

一是由卡茨(D.Katz)于1960年提出的,一是由史密斯等人于1956年提出的。

二者在基本理论观点上极为相近,只是对于具体功能的论述不太相同。

下面的阐述将以卡茨的理论为主。

(一)态度的工具性、调适性或功利性功能

对态度功能的这种表述是建立在行为主义强化论的基础上的,如果某一态度对象能够有效地满足个人的需要,人们就对之产生积极肯定的态度;相反,如果某一态度对象阻碍了个人需要的满足,人么就会对之产生消极否定的态度。

个体的态度在体现个体内在需要的同时,还能够促进个体需要的满足。

(二)态度的自我防御或外投功能

这种功能表述显然是受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

一个人所以持有某种态度,是因为这一态度能够帮助个体回避或忘却其缺陷、过去的不愉快经历以及不敢面对的问题,从而维持其心理安宁,保护现有人格。

如种族歧视态度可以缓和自我脆弱者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

(三)态度的认识或对象评价功能

为了较有效率地应对自身周围的存在的各种事物,个体常常需要对接触到的刺激加以组织归类并赋予相应的意义,这就构成了我们对特定刺激的态度。

因此,个体所持有的态度也是个体认识周围环境的一个重要途径。

功能理论关于态度功能的这一假设表现出了一定的认知理论的色彩。

(四)态度的价值表达功能

卡茨认为,人们都有自我表现的需要,通过态度来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充分显示自己的人格和对人生意义的追求。

在这一点上,史密斯等人与卡茨有着明显的分歧。

史密斯等人认为,态度的表达功能并不意味着人们有自我表现的需要,其真正的作用仅在于反映和体现了个人生活的深层模式和人格的总体面貌。

总之,态度改变的功能理论注意到了个人对于说服信息的反应具有个别差异。

每个人都有着不同于他人的内在需要,因此,通过改变需要来改变态度的方式也就因人而异了。

此外,态度改变的功能论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很大的限制,因为要设计有效的劝说策略,必须根据个人持有态度所满足的需求,而要客观、准确的测定态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四、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

态度不同于一般的认知活动,它具有情感等因素,比较持久、稳固。

因此,态度的改变需要经历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

科尔曼(H.Kelman)于1961年提出的态度改变三阶段论将一个人态度改变的过程描述为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一)服从

服从是一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意志而作出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达到某种物质或精神的满足或为了避免惩罚。

服从通常是外在压力作用的结果,不是个人的自愿选择,因此,由服从造成的态度改变只是暂时的、表面的。

但是,被迫的服从成为习惯时,就变成了自觉的服从,产生相应的态度。

例如,不能随地吐痰的规定,可能个人开始并不习惯,但是为了逃避罚款的压力,只好服从。

天长日久,人们就形成了习惯,形成不随地吐痰的态度。

(二)认同

在这一阶段,个体态度的改变不再是表面的了,而是自觉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和行为,并有意无意地模仿他人,使自己的态度和他人要求相一致。

也就是说,态度再这一阶段已比服从时进了一步,由被迫转为自觉接受,只是新态度还不能和自己的态度体系完全融合。

(三)内化

内化是态度改变的最后阶段。

在这一阶段,个体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