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研.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5699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数学教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数学教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数学教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数学教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教研.docx

《数学教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研.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教研.docx

数学教研数学教研活动时间:

主题:

研讨如何提高后进生的成绩会议内容:

赵国新:

如何提高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我们数学教师长期探讨的一个焦点问题,依据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要求来看,以关心,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角度出发,我们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

一个学困生的学习成绩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不但严重影响了学生本人的学习兴趣,丧失了学习动力,而且也会影响整个班级,整个年级乃至整个学校的学习成绩。

我们都知道: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给他们做一百个题目还不如教给他们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

晓霞:

数学知识的逻辑性最强,学困生由于前后知识衔接不起来,给思维造成了困难而丧失了信心,因此,我们在讲授新知识的前一天,要针对性在布置复习、预习的内容或提纲,课堂上有意地趣味性地启发学困生回答基础性的旧知识,这样扫除了学习新知识的障碍。

玉敏:

学困生在课堂上一般是不太爱举手的,教师应主动叫他们回答问题,并通过表扬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

长此以往,他们就逐步转入主动思维的状态。

积极为学困生创造思维的条件。

萍芳:

课堂上安排适当的一段时间让学生议论重点、难点,同一小组程度不同的学生都有,这样既有利于学困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促进他们的思维,又有利于他们听取优生的看法,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开拓思维视野。

书慧:

课堂练习题安排成阶梯式,既不妨碍优生的拔尖,又兼顾了学困生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

通过一些基础题,使他们有成功感,进而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张福志:

经常接近他们,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听取他们在学习中的困难和对老师授课的意见,这样做教师既能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又能与他们沟通,使他们毫无顾忌地发展自己的思维。

李霞:

数学教学中多举实例、多使用教具,把生活实际让学困生大胆地抽象概括为数学语言,要求他们多读教材,教师多辅导,使学生正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关键词、句,以便在解题中能准确无误,举一反三地适用。

赵国新: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经常应用上述方法,不仅使学困生逐步爱学数学,会学数学,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兴趣,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5由一起去留学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2-人员:

全体数学教师活动内容:

一、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1、提高学生的教学素养,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数学素养是人们通活动时间:

地点:

会议室主题:

解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人员:

全体数学教师活动内容:

一、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1、提高学生的教学素养,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数学素养是人们通过数学教育以及自学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和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数学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总合。

2、构建所有学生必需的共同基础和加强数学的应用和实践应与时俱进地重新审视数学基础,根据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以及构建简明数学知识结构的要求,确定数学课程的内容,应抓住数学知识的主干部分,突出基本原理和通用方法,切实加强数学课程的基础性。

3、关注不同学生的数学需要,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学生群体中存在个性差异,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数学发展,。

应提供具有差别性和多样性的数学课程设计,增加课程的可选择性,使数学课程适应与全体学生。

4、充分关注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探索求知要遵循认识心理发展的规律,合理组织教学内容,要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和应用的过程,加强数学学习的活动,提供学生亲身感受,体验的机会。

5、强化评价的教育功能,鼓励学生奋发进取数学学习评价是对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所取得的成果和达到的水平作出评判,同时对学生改进学习和完善自我进行导向;它又是实施教学反馈、评估和策略的重要环节。

6、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数学课程必须大力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课程改革的积极作用,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有效手段和工具,成为获得信息资源和开展学习交流的广阔平台。

二、对各年级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1、三年级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诊断中关于“根据问题把所需的条件用直线连起来”中的“每本相册可以放几长照片”应该连几项。

结果:

学生如果能列出相对应的算式,就应该算他的是正确的。

2、用两种方法比较,并说明理由。

这题比较速度大小与计算速度差是否属于一种方法。

结果:

这属于一种方法,这里只能比较“路程”作为第二种方法。

3、五年级数学教学中,解方程的错误率非常的高,必须借助于验算才能提高正确率。

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如何提高孩子们的审题能力一、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

我们发现孩子们在平时的作业或单元检测中,大多数的错误在于没有把题目看清或审题能力欠强,解决问题时往往丢三落四,甚至还有个别学生会凭着日常积累的一些解题的经验,出现思维定势。

参加活动人员:

全体数学教师活动地点:

三楼办公室活动内容:

如何提高孩子们的审题能力一、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

我们发现孩子们在平时的作业或单元检测中,大多数的错误在于没有把题目看清或审题能力欠强,解决问题时往往丢三落四,甚至还有个别学生会凭着日常积累的一些解题的经验,出现思维定势。

二、讨论初步解决的办法1、专项训练:

课堂中,以同一组信息创设不同的问题,提高思维能力;课外需要必需的巩固练习,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有效的记忆。

2、在多样的信息情况下,选择有效信息解决问题。

3、语言规范性:

课堂中,尽量做到严谨地提问,使语言的表述更精准更书面化,严禁课堂提问的随意性和突发奇想性;尤其面对学生在课堂中随着问题的展开,所形成的新的生成(或正确或错误),教师更需要及时把握,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成点,展开合理的质问或同伴间的讨论,使学生对于题目的理解能更深入更到位。

4、课堂讲解语言清晰得当并尽可能使语言陈述的完整,板书书写的示范性和规范性。

5、培养学生从整体上去关注信息与问题的联系,能适当的渗透数学的基本数量关系,寻找合理的解题切入点。

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由一起去留学小学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一、重视让学生通过学具的亲手操作,获得数概念,领会计算方法。

认数是计算的前提基础,反过来,计算可以加深对数概念的认识,两者是通过数的组成和分解有机地连在一起的。

要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数概念和计算方法,不能离开学生的亲手操作,这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

正如心理学家皮亚杰所指出的“数学首先是,也是最重要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

”从本学期一开始,我特别重视学生通过学具的亲手操作,去获得数概念,领会计算方法。

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部分,每认识一个数后,我们都通过图画或实物图片,使学生了解数的组成和分解,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反复的亲手操作巩固数的组成和分解,并且注意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动作、思维、语言密切结合,培养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动手能力、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没有急于揭示计算方法,而是花了较多时间让学生进行“圈十”操作,使学生从操作中领会“凑十法”。

这样做,使我班学生都较好地掌握了“凑十法”,为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打好了基础。

二、生活实际引出计算教学,理解算理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

要想会算而且算得快、算得好,理解算理是教学的关键。

而理解算理主要靠激发学生要算、想算、怎么算的意识。

如何达到这种效果呢?

那就是从生活实际引入,让学生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探究出合理的算理。

例如教学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可以设置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去发现。

首先在引入环节设置情境,小兔子要请客,它为好朋友准备了两盒牛奶,第一盒里有9瓶牛奶,第二盒里有8瓶牛奶,小兔子一共准备了几瓶牛奶?

小朋友你能帮小兔子算一算吗?

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进行引入,学生会感到很有意思,愿意帮助小兔子算一算,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

在学生考虑了一会儿后,教师再提出一个问题:

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有多少瓶牛奶吗?

这时学生就会深入思考该怎么办,于是凑十法就自然而然的被学生发现了,既从第二盒中拿出一瓶放在第一瓶中,第一盒凑成十,加上第二盒中剩下的7瓶就是17瓶;或者从第一盒中拿出两瓶放到第二盒中,第二盒凑成十,加上第一瓶中剩下的7瓶就是17瓶。

学生从动手操作中,很快并且很直观地理解了凑十法的算理,这时教师再进行总结归纳,学生就会在头脑中形成表象,进而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而理解算理更有益的地方还在于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计算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进位加法时能够进行知识间迁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另外,一旦学生在计算中遇到了问题也能根据算理推算出不会算的题目。

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设置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算理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三、从实际出发选择练习形式,提高课堂练习效率在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形成数的概念,领会计算方法以后,还必须通过及时的,充分的练习,逐步形成熟练的计算能力,为了提高课堂练习的效率,而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我十分注意选择练习形式,尽可能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较多的练习机会,同时又便于教师及时检查。

除了采用集体视算、听算之外,还改进了过去教师出几张卡片选几个同学口答的练习形式,要求学生制作120的数字卡片,并统一涂色要求。

例如,教师出“96”的卡片,学生就纷纷举起黄色的“3”卡片作答,学生人人动脑动手,教师从卡片颜色上很容易检查。

我们还要求学生根据黑板上出示的一些算式,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然后请找得又对又快的学生把数字卡片贴在相应算式上。

这种练习形式很受学生欢迎。

四、练习要有针对性,更要帮助学生发现计算中的规律。

虽然多练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方法,但一味地注重数量,只会损伤学生计算的兴趣,最后得到的是适得其反的效果。

因而练习一定要有针对性,针对那些易错、易混的题目进行练习,让学生在辨析中真正提高计算能力。

这里所说的针对性可以是针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也可以是本班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还可以是一些不同题型的计算题,如直接写出得数;看谁算的有对又快;在圆圈中填上大于号、小于号或等号;在方块中填上合适的数在不同的题型中既可以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也可以使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

很多计算题都有它的规律可循,让学生掌握这些规律,既可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提高计算的速度,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推理的能力。

例如:

教师可以出示这样一些题目:

2-2,7-7,9-9,10-10,13-13,4-0,6-0,8-0,0+2,3+0,11+0先让学生计算,算完后思考,你能把这些题目分类吗?

怎样分?

你的理由是什么?

在分类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在这一系列的活动和思考中,学生可以发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必得0,一个数与0相加还得这个数,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这些规律。

五、开展竞争,形成技能开展竞赛符合儿童年幼好胜、不甘落后、喜欢表扬的年龄特点,竞赛中,通过竞争可以促使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

常见的竞赛形式有:

夺红旗、数学接力计算、抢答等。

“夺红旗”比赛,就是将山画在黑板上,山上有3条路,每条路上有6道算式题,抽出18位“登山队员”,分成3组,每组一人算一道,最先完成且全对的一组为赢,可夺得一面小红旗。

这样,让学生在“玩”中练,既能达到复习旧知提高计算能力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

“数学接力计算“比赛,分组进行,每组人数相等,各组竞赛题相同,开始各组由第一个计算,接着交给第二、第三,直到做完为止,看哪一组算得又对又快。

学期结束前,还可以出示这一样一组口算抢答题:

9+2+18+6+25+7+35+4+57+4+62+5+8通过教师的点拨,让学生初步知道像这样的连家题也可以“凑成十再相加”,同时又初步渗透了加法的交换律,这样的竞赛题有利于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

六、高学生计算能力一定要先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在做计算题的时候会出现很多错误,而这些错误并不是学生不会计算,也不是学生不懂算理,而是因为不良的计算习惯造成的。

这表现为:

抄错数、看错符号等等。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要求学生认真书写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只有写对写好才是计算正确的前提。

其次要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也就是要看清题目要求,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去解题,以免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这里还要重视提醒学生做题时要看清运算符号和数字,以免出现因为看错题目而算错的现象。

最后要培养学生检查的良好习惯,检查的习惯不能说说而已,要教会学生检查的方法,只有会检查才能去检查。

不管是哪种良好的计算习惯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在教师严格要求下的反复训练,坚持不懈,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逐步形成。

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靠教师的精心设计、认真指导、形式多样的练习和良好的习惯相结合才能得到提高和发展,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策略的研究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转载请保留出处浅谈农村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布置数学课外作业常见的问题表现如下:

一、作业量过多。

一般学生完成每天的课外作业起码要两三个小时,完成了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还要完成家长的。

其实这种盲目的“题海战术”,导致学生思维活动空间减小,不利于能力的发展,并且使学生作业效果降低,作业抄袭现象严重,造成了很大负面影响。

二、形式单一,内容乏味。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外作业内容拘泥于课堂知识、拘泥于教材,往往以试卷中出现的形式作为课外作业的模式,完成同步练习,机械重复的较多。

作业陷入机械抄记、单调封闭的误区不能自拔。

那些限于室内、拘于书本的静态作业,使学生埋头于繁琐重复的书面练习而苦不堪言,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应用意识不强。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讲知识的来源和实际运用,学生应用意识淡薄。

做课外作业时学生只会按类型做题,不会应用。

他们既不知道数据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解决问题需要哪些数据,更不知道怎样去获得数据、解决问题。

虽然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了高分,但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却受到了极大的压制,泯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这样传统的数学课外作业不但不能发挥它应有的效果,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负面影响。

如何科学合理地布置课外作业?

我认为关键是老师如何精心设计课外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人在实际教学中对数学课外作业设计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课外作业设计要体现出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课外作业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单一的计算,可以把数学的计算作业设计成多种形式。

如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为了巩固知识点,把计算变成有趣的猜数游戏,如:

2516=41,不一定非要写,可以这样猜一猜:

我比25大16,我是谁?

这样的猜数不但提高了学生们的兴趣,而且连思维能力稍差的同学,计算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除了猜数,我们还进行了猜年龄、猜吃的、玩的、用的东西,这里看起来很简单,其实有很多数学知识。

这种猜数内容的方法可以在家庭中猜,也可以在同伴间进行。

二、课外作业布置要体现出层次性。

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为此,在课外作业设计时,不能“一刀切”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为每一个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环境,使每个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

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些具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和结果的练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布置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转载请保留出处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课程研究和课程改革已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完成好教育教学任务呢?

本人就近几年来教学工作研讨中所得的经验,浅谈一下个人的体会。

一、寓教于乐,乐中求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何使学生对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感兴趣呢?

我认为可以从这四方面进行:

()利用设疑创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如教学“工程问题”时我出了一题:

现要修()米的路,甲队要用天可修好,乙队要用天可修好,两队合修需几天可修好?

我对学生说:

“你们在括号里任写一个合理的数字,我都能算出答案是天,为什么?

”顿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也就顺利地转入新的知识的探索阶段。

(2)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打开解题的思路,使学生在发现解法中相信了自己的才智,尝到了学的兴趣。

常用的方法有:

综合法、分析法、假设法、转化法、图解法、等量法和比较法等。

可根据教学实际选择有效的方法。

(3)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激发求学的兴趣。

要使数学知识转化为技能,需经过一定的练习,但重复单调的练习易使学生厌倦,导致计算错误,也就失去了练习的价值。

因此,要分类精心设计作业,使不同智力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成功,在成功中求进。

(4)结合实例教学,让学生知道所学知识的用处,这既揭示了知识的价值,又能成为激发学生兴趣的诱因。

如教“时、分、秒”时,以平时同学的作息时间为实例做练习,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常用数学知识,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改变例题的教法,充分利用例题的价值。

例题,是对新知识的反映。

通过教学例题来掌握新的知识点。

传统的教法是就题论题,只求出本题的解答就算完成了。

而我在教例题时,充分发挥例题的效用,除了要努力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例题的解法外,还结合实际将例题作各种延伸和变换,变成一题多问,一问多编等形式,充分挖掘利用例题的智力价值。

如教工程问题后,可变换题目情节,编成相遇问题或一般复合问题。

这样借题发挥,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习,又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

三、注重作业的设计。

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手段。

但教师布置作业,也需考虑一些作业的特征。

只有精心设计每一课时的作业,才能尽可能地发挥作业的最佳作用,达到教学的目的。

我认为应注意以下三点:

a、注重作业的系统性。

一般来说,知识有深有浅,但它是发展的,有本身的系统性。

根据这个特征,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中反映出来,作业也是如此。

如果布置作业时忽视这个特征(如随意调动,挑选一些作业),有可能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消化、掌握和巩固,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b、注重作业的复杂性。

知识是复杂而多样的,学生的智力层次也是多样的。

因此,设计出的作业也应是复杂而多样的。

设计作业时,应根据学生实际,结合大纲要求设计出形式多样、类别多样的作业,分别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

一般来说,教科书中的练习是基本的,普通的,给中下等的学生完成,中上等学生则在完成基本的练习以外,还可另加一些较深的题目,对于特差生,还可在作业上加上说明提示,指导解题。

实践证明,这样的作业是深受学生欢迎的。

c、注重作业的独立性。

系统性的练习在课堂上完成,由全班同学共同讨论解决,但要巩固知识点,只做这些还不够,应设计独立完成的作业,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家庭作业是最好的方式。

但在布置家庭作业时也应注意:

不布置课堂上做过的作业,这种“复习法”死板,对学生缺乏新意,不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应在家里做,不能让学生在校与同学商量着做,让学生在家独立完成。

对中上学生可少点作业,对差生的作业偏向基础的应多点,但不应打分,发现有进步的学生可及时鼓励,使其更积极学,自觉练。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转载请保留出处2011年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活动时间:

2011年10月19日活动地点:

多媒体教室参加人员:

学校全体领导,小学数学组全体成员活动内容:

怎样听课与评课活动过程:

一、听课、评课是提高学科课堂教学效益与学科深入改革发展的需要。

1.学校领导、教研组具体要求2.教研、教学评选,教学交流,青年教师进行培养。

听课、评课的作用:

1.研究教学2.交流经验3.宣传方向4.评价教师课堂上,可以反映上课教师的思想、水平、素质和课堂效果。

二、听课、评课是对课堂教学的全方位的了解与评价1.听、评教学内容:

(1)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教学要求是否适度,是否符合课堂要求;(3)教学内容是否科学;(4)教学容量:

知识容量;思维容量。

2.听、评教学过程:

(1)教学设计:

是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结构是否合理;讲例结合;板书设计合理。

(2)教学方法: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3)教学手段:

多媒体不能仅代替黑板的作用,要用在实处。

使用多媒体要有以下三方面作用:

要形象化;有变换(活动);有吸引力,提高兴趣。

教学手段也不单是多媒体,教具也很重要。

(4)教学安排:

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关键是否扎实,时间安排是否合理。

教学安排应遵循几个基本环节:

引入;课题;新课;巩固;小结(主要内容,好的想法、过程、用处);作业布置。

3.听、评教师素质:

(1)教学态度是否准确;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要亲切;学生做题时,教师应在下面巡视。

(2)基本功是否达标;(3)应变能力是否强。

4.听、评教学效果:

(1)及时效果;

(2)后期效果。

考察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对内容的理解。

三、听课、评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师素质的好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