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考前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5178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中考前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九年级中考前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九年级中考前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九年级中考前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九年级中考前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中考前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三.docx

《九年级中考前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中考前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三.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中考前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三.docx

九年级中考前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三

2020年九年级中考前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三)

一、选择题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A.东非人B.北京人C.长臂猿D.森林古猿

【答案】D

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详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点睛】关键点: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外在原因是()

A.人工选择B.天敌的影响

C.环境的改变D.温度的改变

【答案】C

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

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

【详解】A.人工选择是生物进化原因的一个方面,实质上也是在改变生物的生存环境,故不符合题意。

B.生物的天敌是生物生存环境的一部分,生物进化的原因不可能仅仅是天敌的影响,故不符合题意。

C.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D.温度的改变可能会影响一些生物的生存,但不会是所有生物进化的原因,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正确理解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做好本题的关键。

3.人类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某女子将该基因遗传给她孙子的几率是()

A.OB.1/4C.1/2D.1

【答案】A

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详解】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女子将位于X染色体上色盲基因传给儿子的几率是50%;儿子(男性)的X染色体一定传给孙女,不能传给孙子。

因此,儿子该色盲基因传给孙子的几率是0.所以“人类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某女子将该基因遗传给她孙子的几率是0。

故选:

A。

4.下列哪项不是植物的无性生殖方式()

A.扦插B.嫁接

C.组织培养D.用种子繁殖

【答案】D

(1)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2)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详解】ABC、扦插、嫁接、组织培养,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因此都是无性生殖,ABC正确;D、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因此用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不是无性生殖,D不正确.故选D.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及应用。

5.人类的性染色体

A.只存在于精子中B.只存在于卵细胞中

C.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D.同时存在于体细胞与生殖细胞中

【答案】D

【解析】

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人的性染色体存在于卵细胞、精子和体细胞中。

6.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因为近亲结婚()

A.后代易得传染病B.后代都会得遗传病

C.后代存活率很低D.后代得遗传病的机率增加

【答案】D

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我们要根据我国政府颁布的“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做好婚前检查工作,把优生工作做到婚前孕前。

【详解】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隐性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

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

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近亲结婚的危害。

7.蟋蟀、蚂蚁的发育分别为(  )

A.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B.完全变态、完全变态

C.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D.不完全变态、完全变态

【答案】D

根据昆虫的发育方式进行解答。

【详解】昆虫的发育过程分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和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且幼体与成体差别不明显,如蟋蟀、蝗虫等;而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且幼体与成体差别明显,如家蚕、菜粉蝶、蚂蚁等。

8.下图中,图甲为三种动物,图乙为昆虫发育过程,其中①是卵期。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1的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完全变态发育方可发育成1

B.三种动物都是体内受精,卵生

C.图甲中2的发育过程相当于图乙的①→②→④,3的发育过程是①→②→③→④

D.小明同学在写养蚕日记,他认为延长家蚕发育的③时期,可以获得更多蚕丝

【答案】C

试题分析:

图甲中1的幼体经变态发育方可发育成1;1是体外受精;要获得更多蚕丝要延长家蚕发育的②时期

考点: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9.下列哪种细胞中基因成单存在(  )

A.子房壁细胞

B.根细胞

C.受精卵

D.卵细胞

【答案】D

【解析】

考点: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根据在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在生殖细胞中基因是成单存在的进行解答.

解答:

对正在进行分裂的染色体进行染色,发现有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即为染色体,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DNA上与遗传有关的片段叫基因,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故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当形成生殖细胞时,要进行一种特殊方式的细胞分裂,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结果使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故染色体是成单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单存在的。

子房壁细胞、珠被细胞、受精卵都属于体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属于生殖细胞。

故选D

10.下列哪一项不是原始大气的成分?

(  )

A.水蒸气B.甲烷C.氨气D.氧气

【答案】D

【解析】

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

11.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

A.原始陆地B.原始大气C.原始高山D.原始海洋

【答案】D

【解析】

化学起源学说认为:

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

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12.生活在沙漠里的仙人掌,叶变成刺状,根系发达,茎肥大,这些结构特点的形成是()

A.遗传的结果B.阳光照射的结

C.自然选择的结果D.人工选择的结果

【答案】C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普遍特性,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经过生存竞争,过度繁殖,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在生存过程中对生物有利的变异逐渐保存下来,不断传递给后代,自然界的定向选择决定了生物的进化方向。

自然选择的途径是生存竞争,自然选择的结果是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详解】沙漠严重缺水,仙人掌则是不断发生微利的变异,如叶变成刺状,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根系发达可以伸入更深的土层中吸收水分;茎肥大可以贮存更多的营养等,不断地将这种微小的有利变存积极存来,一代一代地积累,遗传给后代,以适应复杂的环境。

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句诗描写了鸟的哪种繁殖行为(  )

A.筑巢B.孵卵C.求偶D.育雏

【答案】A

鸟类的殖繁行为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

【详解】鸟类的繁殖行为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写了鸟类的筑巢行为。

故选A。

【点睛】此题要求掌握鸟类的繁殖行为的几个阶段。

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0)》公布,我国已查明的高等植物有34984种,脊椎动物有6445种,真菌1万多种。

这体现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中(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环境的多样性

【答案】A

【解析】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我国有高等植物有34984种,脊椎动物有6445种,真菌1万多种,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15.如图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其中神经中枢是(  )

A.①B.③C.④D.⑤

【答案】B

【解析】

反射弧是指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抠、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

缩手反射属于低级的神经活动,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

16.被子植物的下列结构中,可以发育成种子的是

A.胚珠B.子房C.花药D.柱头

【答案】A

【解析】

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从图中可知受精后,花的胚珠将来发育成种子。

17.在温室内种植蔬菜时,为了提高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A.降低温度B.降低光照强度

C

提高二氧化碳浓度D.缩短光照时间

【答案】C

【解析】

适当降温则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使其少分解有机物,A不符合题意;

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降低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不利于增产,B不符合题意;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原料越多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所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能提高蔬菜的产量,C符合题意;

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缩短光照时间,减弱光合作用,不利于增产,D不符合题意。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明确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

18.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证据B.进化是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

C.进化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陆生到水生D.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

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的、比较全面的证据,A正确;

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

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B正确,C错误;

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D正确。

19.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下列关于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主要通过叶上下表皮的气孔进行B.散失的水分主要来自有机物分解

C.可拉动水和无机盐在体内

运输D.能提高大气的湿度从而增加降水

【答案】B

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

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避免灼烧;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详解】气孔是体内水分散失的门户,因此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上下表皮的气孔进行,A正确;

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主要是根从土壤中吸收的,B错误;

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C正确;

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的湿度,增加了降水,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D正确。

【点睛】蒸腾作用的过程和意义,在考试中经常出现,注意理解和掌握。

20.如图中所示的器官属于呼吸系统的是

A.

B.

C.

D.

【答案】B

A是脑,B是肺,C是心脏,D是胃。

【详解】A是大脑,属于神经系统,A不符合题意。

B是肺,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B符合题意。

C是心脏,属于循环系统,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C不符合题意。

D是胃,属于消化系统,D不符合题意。

二、简答题

21.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动物从卵到若虫的阶段需要经过:

细胞的______和细胞的______过程使其细胞的数量和体积增加,再经细胞的______形成不同组织。

(2)图中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体表有坚韧的______,身体和触角______,与其具有相同特征的动物还有______(请举一例)。

【答案】

(1).分裂

(2).生长(3).分化(4).外骨骼(5).分节(6).蝴蝶、家蚕等

生物体是通过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长大的.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不同的组织,使生物体形成不同层次。

【详解】

(1)生物体从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

图中动物从卵到若虫的阶段需要经过:

细胞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自身的物质,体积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细胞长大后就会分裂,其过程:

细胞核先分成两份,后细胞质分成两份,再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受精卵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后来一小部分仍然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失去了分裂能力。

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细胞,这一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

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就叫做组织。

(2)蝗虫的体表具有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蝗虫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以及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的作用,触角和足也分节所以都属于节肢动物。

与其具有相同特征的动物还有蝴蝶、家蚕等。

【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不同的组织以及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

22.下表为某家庭成员特征调查表,根据表格内容,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性状类型

父亲性状

母亲性状

女儿性状

眼睑特征

双眼皮

双眼皮

单眼皮

耳垂特征

有耳垂

无耳垂

无耳垂

舌头特征

能卷舌

能卷舌

能卷舌

(1)父母均为双眼皮,而女儿为单眼皮,此现象称为___.由此可知父亲的基因组成为___,母亲的基因组成为___,女儿的基因组成为___.此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出现双眼皮的几率为___.(显性基因用A,隐性基因用a表示)

(2)父亲有耳垂,母亲、女儿无耳垂.可知父亲、母亲、女儿的基因组成分别为___,___,___.(有耳垂相对于无耳垂为显性,显性基因用B,隐性基因用b表示)

(3)已知能卷舌相对于不卷舌为显性,父母都是能卷舌,女儿也能卷舌,此现象称为___.若此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几率是___.

【答案】

(1).变异

(2).Aa(3).Aa(4).aa(5).75%(6).Bb(7).bb(8).bb(9).遗传(10).50%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详解】

(1)父母均为双眼皮,而女儿为单眼皮,体现了亲代与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因此此现象称为变异。

表中数据显示,在单眼皮与双眼皮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子代女儿出现了父母没有的性状,说明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aa)控制,这一对隐性基因由父母双方提供,因此父母的基因组成应该是Aa。

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由图中数据可知:

父母亲的基因组成都是Aa,此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出现双眼皮的几率为75%。

(2)父亲有耳垂,母亲无耳垂,则父亲控制耳垂的基因组成有两种情况:

BB或Bb,母亲的基因组成是bb;他们生的第一个孩子无耳垂,基因组成是bb,这对基因由父母双方各提供一个。

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即无耳垂女儿的控制耳垂的这对基因由她的父母双方各提供一个,因此其父亲基因组成是Bb,母亲的基因组成是bb,女儿的基因组成是bb。

(3)已知能卷舌相对于不卷舌为显性,父母都是能卷舌,女儿也能卷舌,说明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属于遗传。

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各是50%。

因此一对夫妇已生育一个女孩,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可能性是50%。

【点睛】无中生有,有为隐性。

23.生物体生存的基本前提是适应环境,地球上众多的生命都在努力顽强地活着,如果站在纯粹的生物科学立场上看,生物生存的主要意义可能就是传递基因。

请回答:

(1)所有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这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__________性;同时,环境的不断变化影响着生物的适应性,比如生活在雪地的老鼠毛色为白色,这对它躲避天敌十分有利,但如果降雪推迟,白色鼠反而易被天敌发现而遭捕食,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_________性。

(2)按照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各种生物都具有_____能力,因此在有限的资源环境里发生着生存斗争。

在生存斗争过程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性生存下来并通过__________过程实现有利变异基因的传递,使有利变异____________,最终形成各物种的适应性。

(3)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以说适应性是生物遗传物质的相对稳定性和环境的多变性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_____________生殖更有利于生物保持遗传物质的稳定性,____生殖更有利于生物形成对多变环境的适应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普遍

(2).相对(3).生存竞争(4).遗传(5).遗传给子代(6).无性(7).有性(8).来自于父母双方遗传物质,变易性较大,适应环境能力强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详解】

(1)生物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

因此,所有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这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同时,环境的不断变化影响着生物的适应性,比如生活在雪地的老鼠毛色为白色,这对它躲避天敌十分有利,但如果降雪推迟,白色鼠反而易被天敌发现而遭捕食,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的惊世骇俗的宏篇巨著《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

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达尔文认为,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效的,这必然导致生物在生活过程中生存而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

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

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产生的变异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也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

不是环境的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而是环境的改变对生物产生的变异进行了选择。

因此,按照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各种生物都具有生存竞争能力,因此在有限的资源环境里发生着生存斗争。

在生存斗争过程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性生存下来并通过遗传过程实现有利变异基因的传递,使有利变异遗传给子代,最终形成各物种的适应性。

(3)无性生殖是没有经过两性生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的一部分直接发育为新的个体,较好的保持遗传的稳定性;而有性生殖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为新的生物个体,变易性较大,适应环境能力。

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以说适应性是生物遗传物质的相对稳定性和环境的多变性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无性生殖更有利于生物保持遗传物质的稳定性,有性生殖更有利于生物形成对多变环境的适应性,理由是来自于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变易性较大,适应环境能力较强。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及应用。

24.下表是一盒250ml的牛奶的营养成分表。

营养成分表

项目

每1OOmL

占每日需求量比例(%)

能量

280kJ

3

蛋白质

3.Og

5

脂肪

3.5g

6

碳水化合物

4.6g

2

56mg

3

125mg

16

维生素D

2μg

40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_________后才能够被人体吸收,钙是________和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人体吸收这些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2)人对食物中维生素的需求除了维生素D外,还有能够防治夜盲症的维生素______(选填A、B、C),避免坏血病的维生素________(选填A、B、C),等等。

【答案】

(1).氨基酸

(2).骨骼(或骨)(3).小肠(4).A(5).C

(1)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

重要原料。

蛋白质是在胃中被初步消化,在小肠内被最终消化成氨基酸后才能够被人体吸收。

(2)含维生素A的食物能预防夜育症、干眼症;含维生素B1的食物能预防神经炎、脚气病;含维生素C的食物能预防坏血病;含维生素D和含钙的食物能预防儿童的佝偻病和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

【详解】

(1)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对于身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主要作用。

蛋白质是在胃中被初步消化,在小肠内被最终消化成氨基酸后才能够被人体吸收。

钙是骨骼(或骨)和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人体吸收这些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2)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很小。

但是,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

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患病;如食物中的维生素A能够防治夜盲症,维生素C能避免患坏血病。

【点睛】掌握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以及维生素的作用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5.与普通人相比,运动员的运动量大,消耗的能量更多,因此营养师为运动员设计的食谱中,含淀粉的食物比例更大。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进食后,淀粉在多种________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被吸收到血液中。

(2)葡萄糖随血液运往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运输的动力来自于________(填器官)。

(3)运动员的各种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