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4872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8.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汕头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广东省汕头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广东省汕头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广东省汕头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广东省汕头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汕头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广东省汕头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汕头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汕头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广东省汕头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广东省汕头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6页,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

高考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

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7、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P-31Cl-35.5Fe-56V-51

第Ⅰ卷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练江整治已刻不容缓,其中以印染工业造成的污染最为严重。

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4+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设计了如下工业流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气体I中主要含有的气体有N2、NO、CO

B.X在反应中作氧化剂,可通入过量的空气

C.处理含NH4+废水时,发生离子方程式是:

NH4++NO2-=N2↑+2H2O

D.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

【答案】B

【解析】

【分析】

工业废气中CO2、SO2可被石灰乳吸收,生成固体I为CaCO3、CaSO3,气体I是不能被过量石灰乳吸收的N2、NO、CO,气体I通入气体X,用NaOH溶液处理后到的NaNO2,X可为空气,但不能过量,否则得到NaNO3,NaNO2与含有NH4+的溶液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应生成N2,则气体II含有CO、N2,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工业废气中CO2、SO2可被石灰乳吸收,生成固体I为CaCO3、CaSO3,气体I是不能被过量石灰乳吸收的N2、NO、CO,气体I通入气体X,用NaOH溶液处理后到的NaNO2,X可为空气,但不能过量,否则得到NaNO3,NaNO2与含有NH4+的溶液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应生成氮气,则气体II含有CO、N2,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

A.工业废气中CO2、SO2可被石灰乳吸收,生成CaCO3、CaSO3,因Ca(OH)2过量,则固体I为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气体I是不能被过量石灰乳吸收的N2、NO、CO,A正确;

B.由分析可知,气体I是不能被过量石灰水吸收的N2、NO、CO,气体I通入气体X,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到的NaNO2,X可为空气,但不能过量,否则得到NaNO3,B错误;

C.NaNO2与含有NH4+的溶液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应生成N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NH4++NO2-=N2↑+2H2O,C正确;

D.气体II含有CO、N2,经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D正确;

故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的综合应用,侧重学生的分析、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为解答该题的关键,题目涉及废水的处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环保意识。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5.6g铁与足量硫加热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B.1mol苯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3NA

C.在0.1molNaHSO4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总数为0.3NA

D.6.2g白磷分子中含P—P键为0.2NA

【答案】A

【解析】

【详解】A.Fe与S反应生成FeS,Fe的化合价变为+2价,5.6g铁物质的量是0.1mol,1mol铁失去2mol电子,所以0.1mol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A正确;

B.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化学键,无碳碳双键,B错误;

C.NaHSO4晶体由Na+和HSO4-构成,0.1molNaHSO4中含离子总数为0.2NA,C错误;

D.白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1个分子中含有6个P—P共价键,6.2g白磷(分子式为P4)的物质的量是0.05mol,分子中含有P—P共价键0.3mol,含P—P键数目为0.3NA,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3.化学与生活密切联系,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SiO2具有很强的导电能力,可用于生产光导纤维

B.Na2CO3溶液呈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NH3具有还原性,可用于检查HCl泄漏

D.BaSO4不溶于水和盐酸,可用作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答案】D

【解析】

【详解】A.SiO2纤维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所以是制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但二氧化硅不能导电,A错误;

B.碳酸钠溶液的碱性较强,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应选氢氧化铝或碳酸氢钠来治疗胃酸过多,B错误;

C.NH3与HCl反应生成NH4Cl白色固体,因此会看到产生大量的白烟,利用这一现象可检查HCl是否泄漏,与NH3的还原性无关,C错误;

D.硫酸钡不溶于水,也不能与盐酸反应,同时也不能被X射线透过,因此可用作钡餐,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4.2018年11月4日凌晨,福建泉州泉港区发生“碳九”泄露,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危害人类健康。

“碳九”芳烃主要成分包含

(a)、

(b)、

(c)等,下列有关三种上述物质说法错误的是

A.a、b、c互为同分异构体B.a、b、c均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C.a中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D.1molb最多能与4molH2发生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a、c分子式是C9H12,结构不同,是同分异构体;而b分子式是C9H8,b与a、c的分子式不相同,因此不能与a、c称为同分异构体,A错误;

B.a、b、c三种物质中与苯环连接的C原子上都有H原子,且b中含碳碳双键,因此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B正确;

C.苯分子是平面分子,a中三个甲基的C原子取代苯分子中H原子的位置与苯环的碳原子相连,所以一定在苯环的平面内,C正确;

D.b分子内含有1个苯环和1个碳碳双键,所以1molb最多能与4molH2发生反应,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

5.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和净化装置省略)。

仅用以下实验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选项

a中的液体

b中的物质

c中收集的气体

d中的液体

A

浓氨水

碱石灰

NH3

H2O

B

浓硝酸

Cu

NO2

H2O

C

浓硫酸

Na2SO3

SO2

NaOH溶液

D

稀硝酸

Cu

NO

NaOH溶液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详解】A.浓氨水与碱石灰不加热可以制取氨气,但是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方法收集,A错误;

B.浓硝酸与Cu反应产生NO2气体,NO2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方法收集,NO2是大气污染物,但NO2若用水吸收,会发生反应:

3NO2+H2O=2HNO3+NO,产生的NO仍然会污染空气,B错误;

C.浓硫酸与Na2SO3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Na2SO4、H2O、SO2,SO2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方法收集,SO2是大气污染物,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发生反应为:

SO2+2NaOH=Na2SO3+H2O,为防止倒吸,安装了倒扣漏斗,从而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C正确;

D.稀硝酸与Cu反应产生NO气体,NO与空气中的氧气会发生反应,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方法收集,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6.下列五种短周期元素的某些性质如表所示(其中只有W、Y、Z为同周期元素)。

元素

X

W

Y

Z

R

原子半径(pm)

37

64

66

70

154

主要化合价

+1

-1

-2

+5、-3

+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按X、W、Y、Z、R的顺序依次增大

B.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其晶体可能是离子晶体,也可能是分子晶体

C.W、Y、Z三种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ZH3>H2Y>HW

D.R元素可分别与X、W、Y三种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表中数据知,X的原子半径最小,且其正化合价为+1,则X位于第IA族;W、Y、Z为同周期元素,根据其化合价知,W为第VIIA族、Y为第VIA族、Z为第VA族元素,R为第IA族元素,其原子半径最大,且为短周期元素,所以R是Na元素,W、Y、Z都属于第二周期元素,所以W是F元素、Y是O元素、Z是N元素,X原子半径小于W,所以X是H元素,再结合物质的结构分析解答。

【详解】A.原子的电子层数越大,其原子半径越大;同一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

H是第一周期的元素,Na是第三周期的元素,N、O、F是第二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F>O>N,所以原子半径按X、W、Y、Z、R的顺序依次增大,A正确;

B.由H、O、N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其晶体可能是分子晶体,如HNO3;也可能是离子晶体,如NH4NO3,B正确;

C.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

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

F>O>N,所以这三种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NH3

D.Na与H、F、O三种元素可以形成化合物NaH、NaF、Na2O、Na2O2,这些物质都是离子化合物,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点睛】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关系,根据元素的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结合元素周期律来推断元素是本题解答关键。

易错选项是B,由H、O、N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硝酸晶体是分子晶体、硝酸铵是离子晶体,为易错点。

7.我国科学家开发设计一种天然气脱硫装置,利用如右图装置可实现:

H2S+O2→H2O2+S。

已知甲池中有如下的转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装置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和化学能

B.该装置工作时,溶液中的H+从甲池经过全氟磺酸膜进入乙池

C.甲池碳棒上发生电极反应:

AQ+2H++2e-=H2AQ

D.乙池①处发生反应:

H2S+I3-=3I-+S↓+2H+

【答案】B

【解析】

【分析】

A.装置是原电池装置,据此确定能量变化情况;

B.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

C.甲池中碳棒是正极,该电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

D.在乙池中,硫化氢失电子生成硫单质,I3-得电子生成I-,据物质的变化确定发生的反应。

【详解】A.装置是原电池装置,根据图中信息知道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和化学能的装置,A正确;

B.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甲池中碳棒是正极,所以氢离子从乙池移向甲池,B错误;

C.甲池中碳棒是正极,该电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即AQ+2H++2e-=H2AQ,C正确;

D.在乙池中,硫化氢失电子生成硫单质,I3-得电子生成I-,发生的反应为H2S+I3-═3I-+S↓+2H+,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点睛】本题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电极反应式书写的知识,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梳理是关键,注意溶液中离子移动方向:

在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定向移动,阴离子向负极定向移动,本题难度适中。

第Ⅱ卷

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探究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夹持设备已略)制备氯气并探究氯气及其卤族元素的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A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将漂白粉换成KClO3,则反应中每生成21.3gCl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NA。

(3)装置B可用于监测实验过程中C处是否堵塞,若C处发生了堵塞,则B中可观察到__________。

(4)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此时C中Ⅰ、Ⅱ、Ⅲ依次可放入____(填选项a或b或c)。

选项

a

干燥的有色布条

浓硫酸

湿润的有色布条

b

湿润的有色布条

无水氯化钙

干燥的有色布条

c

湿润的有色布条

碱石灰

干燥的有色布条

(5)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

当向D中缓缓通入足量氯气时,可观察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红棕色,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大于溴,打开活塞,将D中少量溶液加入E中,振荡E,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现象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溴的非金属性强于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长颈漏斗

(2).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3).0.5(4).液体进入长颈漏斗中,锥形瓶内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形成一段液柱(5).b(6).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7).不能(8).过量的Cl2也可将I-氧化为I2

【解析】

【分析】

(1)根据图示装置中仪器结构识别名称;

(2)次氯酸钙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盐酸,依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配平方程式,若换为KClO3,该物质也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HCl为Cl2,根据方程式物质变化与电子转移关系计算;

(3)装置B亦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发生堵塞时B中的压强增大,B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

(4)为了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要验证干燥氯气无漂白性,湿润的有色布条中,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5)氯气氧化性强于溴,氯气能够置换溴;溴氧化性强于碘,能够置换碘;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能够置换碘,结合碘在有机物中溶解性及颜色解答。

【详解】

(1)根据图示可知仪器a名称为长颈漏斗;

(2)漂白粉固体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氯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若将漂白粉换为KClO3,根据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得方程式为KClO3+6HCl(浓)=KCl+3Cl2↑+3H2O,由方程式可知:

每转移5mol电子,反应产生3mol氯气,质量是21.3gCl2的物质的量是0.3mol,所以反应转移了0.5mol电子,转移电子数目为0.5NA;

(3)反应产生的Cl2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装置B亦作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

若发生堵塞时B中的气体压强增大,使B中液体进入长颈漏斗中,锥形瓶内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上升而形成一段液柱;

(4)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要验证干燥氯气无漂白性,在湿润的有色布条中,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a.I为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Ⅱ中浓硫酸只吸收水分,再通入湿润的有色布条会褪色,能验证氯气的漂白性,但U形管中盛放的应是固体干燥剂,a错误;

b.I处是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II是干燥剂无水氯化钙不能吸收氯气,只吸收水蒸气,III中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可以证明,b正确;

c.I为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II为干燥剂碱石灰,碱石灰能够吸收水蒸气和Cl2,进入到III中无氯气,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不能验证,c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5)依据氯气和溴化钠反应生成溴单质,液体溴单质、过量的Cl2都能和碘化钾溶液中的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碘单质易溶于苯,显紫红色,苯密度小于水,不溶于水,溶液分层;过量的Cl2也可将I-氧化为I2,所以通过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不能说明溴的氧化性强于碘。

【点睛】本题考查了氯气的制备和性质,明确制备的原理和氯气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计算,题目难度中等。

9.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钨储藏国,金属钨可用于制造灯丝、合金钢和光学仪器,有“光明使者”的美誉;现以白钨矿(主要成分为CaWO4,还含有二氧化硅、氧化铁等杂质)为原料冶炼高纯度金属钨,工业流程如下:

已知:

①钨酸酸性很弱,难溶于水;

②完全沉淀离子的pH值:

SiO32-为8,WO42-为5;

③碳和金属钨在高温下会反应生成碳化钨。

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生产纯碱常先制得碳酸氢钠,此法叫“联碱法”,为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创立,即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NH3,再通入CO2,最终生成碳酸氢钠晶体和氯化铵溶液,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

(2)流程中白钨矿CaWO4和纯碱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滤渣B的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______。

调节pH可选用的试剂是:

_____(填选项)。

A.氨水B.盐酸C.NaOH溶液D.Na2CO3溶液

(4)检验沉淀C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获得可以拉制灯丝的高纯度金属钨,不宜用碳而必须用氢气作还原剂的原因是_________。

(6)将氢氧化钙加入钨酸钠碱性溶液中可得到钨酸钙,已知某温度时,Ksp(CaWO4)=1×10-10,Ksp[Ca(OH)2]=4×10-7,当溶液中WO42-恰好沉淀完全(离子浓度等于10-5mol/L)时,溶液中c(OH-)=_____。

【答案】

(1).NH3+CO2+H2O+NaCl=NaHCO3↓+NH4Cl

(2).CaWO4+Na2CO3

Na2WO4+CaO+CO2↑(3).H2SiO3(4).B(5).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入1~2滴稀硝酸,再滴加1~2滴AgNO3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表明沉淀未洗净。

(6).如果用碳做还原剂,过量的碳混杂在金属中难以除去,而且碳会在高温下和金属钨反应形成碳化钨,不容易获得纯的金属钨,若用氢气作还原剂,就可避免该问题。

(7).0.2mol/L

【解析】

【分析】

白钨矿的主要成分是CaWO4,含有SiO2、Fe2O3等杂质,白钨矿与碳酸钠在1000℃温度下反应,SiO2与Na2CO3会反应生成Na2SiO3,Fe2O3不反应,得到的混合物用水浸取,过滤后的滤液经过系列操作得到WO3,说明Na2CO3与CaWO4反应生成Na2WO4,则滤渣A为Fe2O3等,滤液中含有Na2SiO3、Na2WO4,再调节pH在5~8之间,使SiO32-转化为H2SiO3沉淀过滤除去,母液中含有Na2WO4,向其中加入盐酸得到沉淀C为H2WO4,沉淀C灼烧产生WO3和水,再还原WO3得到钨。

(1)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方程式叠加得到总反应方程式;

(2)CaWO4与纯碱反应生成Na2WO4、CaO与CO2;

(3)滤渣B为硅酸,调节溶液pH使硅酸根转化为H2SiO3沉淀过滤除去,应加入酸;

(4)检验沉淀C的表面会附着NaCl,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是否含有Cl-判断;

(5)在高温下碳或氢气都可置换出W,但碳为固体,难以分离,且碳和金属钨在高温下会反应生成碳化钨;

(6)根据Ksp(CaWO4)=c(Ca2+)×c(WO4-)计算c(Ca2+),再根据Ksp[Ca(OH)2]=c(Ca2+)×c2(OH-)计算c(OH-)。

【详解】

(1)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足量氨气,使溶液显碱性,然后通入CO2气体,发生反应:

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将两个反应方程式叠加,可得总反应方程式:

NH3+CO2+H2O+NaCl=NaHCO3↓+NH4Cl;

(2)CaWO4与纯碱在高温下反应生成Na2WO4、CaO与CO2,反应方程式为:

CaWO4+Na2CO3

Na2WO4+CaO+CO2↑;

(3)滤渣B的主要成分为H2SiO3,调节溶液pH,溶液中的SiO32-与H+反应产生H2SiO3沉淀过滤除去,所以应加入盐酸,选项B合理;

(4)检验沉淀C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是:

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入1~2滴稀硝酸,再滴加1~2滴AgNO3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表明沉淀未洗净;

(5)如果用碳做还原剂,过量的碳混杂在金属中难以除去,而且碳会在高温下和金属钨反应形成碳化钨,不容易获得纯的金属钨,若用氢气作还原剂,由于H2是气体,就可避免上述问题;

(6)当溶液中WO42-恰好沉淀完全,其离子浓度等于10-5mol/L,根据Ksp(CaWO4)=c(Ca2+)×c(WO4-)=1×10-10,则溶液中c(Ca2+)=1×10-5mol/L,再根据Ksp[Ca(OH)2]=c(Ca2+)×c2(OH-),可知1×10-5mol/L×c2(OH-)=Ksp[Ca(OH)2]=4×10-7,所以c(OH-)=0.2mol/L。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工艺流程的知识,涉及物质的分离提纯、离子的检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对原理的分析评价、溶度积常数的有关计算等,关键是对工艺流程的理解,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接收信息的能力等。

10.甲胺铅碘(CH3NH3PbI3)可用作全固态钙钛矿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敏化剂,由CH3NH2、PbI2及HI为原料合成,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甲胺的反应为CH3OH(g)+NH3(g)

CH3NH2(g)+H2O(g) ΔH。

已知该反应中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

共价键

C—O

H—O

N—H

C—N

键能/(kJ/mol)

351.5

463

393

293

 

则该反应的ΔH=________kJ/mol。

(2)上述反应中所需的甲醇工业上利用水煤气合成,反应为CO(g)+2H2(g)

CH3OH(g)ΔH<0。

在一定条件下,将1molCO和2molH2通入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当改变某一外界条件(温度或压强)时,CH3OH的体积分数φ(CH3OH)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①下列说法不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体系中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B.CO的消耗速率与CH3OH的消耗速率相等

C.体系中CO的转化率和H2的转化率相等

D.体系中CH3OH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②平衡时,M点CH3OH的体积分数为10%,则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

③某同学认为上图中Y轴表示温度,你认为他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