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学年度晋商四校高三联考语文试题.docx
《山西省学年度晋商四校高三联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学年度晋商四校高三联考语文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学年度晋商四校高三联考语文试题
2016—2017学年度“晋商四校”高三联考
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命题单位:
平遥中学校祁县中学校命题人: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朴素之美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当下我们追求的目标。
生态文明时代的审美形态在尊重生态这一前提下应拥有诸多形态,但朴素是其中标志性的美。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首倡“朴素”观。
“朴”是没有雕琢的木,“素”是没有染色的丝。
它们代表事物原本的状态即自然的状态。
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认为自然才是事物的极致,也是人精神应追求的极致,“见素抱朴”是“道法自然”的美学表达。
朴素观首创于道家学派,亦为儒、墨等学派采用并融入自身学说。
在现实生活层面,朴素观与主要由墨家、儒家创立的节俭观结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奉行的道德观、审美观。
中国农业社会倡导道家的朴素观,并发展出一种以自然为本位的崇真尚善臻美的哲学观、道德观、美学观,内容主要包括:
一是本色观。
以本色为真、以本色为美。
二是恬淡观。
以清廉为贵、以平淡为美。
三是清新观。
清雅、简洁,以清廉为贵。
就中国传统美学来说,朴素是最高的美。
其实,这种观点不独中华民族为然,世界各民族也大都如此。
进入工业社会,朴素观被追求财富、追求享受的价值导向排挤,奢华成为人们竞相追捧的“香饽饽”,奢华生活也成为个人炫耀的资本,以大量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奢华生活方式可以说是工业文明发展之“殇”。
基于工业文明造成环境严重破坏的现实,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文明与生态共生的生产方式诞生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提出来了;与之相应,一种新的审美观念——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更受推崇了。
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既是对工业社会那种破坏生态的奢华美的批判,又是对农业文明时代具有生态意味的朴素美的回归,但回归不是复旧,在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中,虽然也类似农业文明时代朴素审美观那样尊重自然、奉自然为美,但实际上这种尊重的立足点是生态,可以说,不是自然而是生态才是朴素美的灵魂。
朴素作为生态文明时代标志性的美,必须是资源节约型的、低碳的,任何高耗能的生活方式都谈不上朴素;必须是环境保护型的,任何生活方式如果产生诸多垃圾或者垃圾不易回收,就与朴素无缘;必须符合生态公正原则,这种公正一是体现为对动植物生存权利的尊重,二是体现为在精神上尊重动植物自身的价值。
从人类利益出发,我们所希望的生态是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
然而,生态自有其规律,完全不会迎合人类。
人类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调节人与生态的矛盾,尽量实现文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就建构在这一宏伟的历史使命中,作为一种审美精神,它又反过来促进这一宏伟历史使命的实现。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有关“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与农业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有着相似之处,但存在不同,前者将“生态”视为“朴素美”的灵魂。
B.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要求人们奉行低碳环保的理念,远离高耗能的、奢侈浮华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消耗自然资源。
C.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要求人们保护自然环境,正视当前的垃圾问题,反对产生过多的垃圾,倡导对垃圾进行回收。
D.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要求人们遵守生态公正的原则,我们不仅要尊重动植物的生存权利,而且更要在精神上尊重动植物自身的价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当下追求的目标,朴素美奉自然为美,因而成为了生态文明时代审美形态中的标志性的美。
B.中国的朴素观最早由老子提出,后来与由墨家、儒家等创立的节俭观相结合,最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奉行的审美观。
C.中国农业社会倡导朴素观,并发展出一种以自然为本位的哲学观、道德观、美学观,内容包含本色观、恬淡观、清新观等。
D.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可能改变资源被浪费、环境被污染的现状,可能解决工业文明发展带来的一些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朴”是没有雕琢的木,“素”是没有染色的丝,它们是事物原本的状态即自然的状态,“见素抱朴”是“道法自然”的美学表达。
B.中华民族以及世界其他民族大都把朴素当成了最高的美,将之视为美的根源,进入工业社会后,朴素美遭受到了奢华美的排挤。
C.当前我们倡导的朴素审美观,是对工业社会严重破坏生态的奢华美的批判,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追求低碳绿色生活的选择。
D.在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的指引下,人类要注意在尊重生态规律的基础上与生态相互容让,消除矛盾,协调发展。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崔慰祖,字悦宗,清河东武城人也。
父庆绪,永明中为梁州刺史。
慰祖解褐奉朝请。
父丧不食盐,母曰:
“汝既无兄弟,又未有子胤。
毁不灭性,政当不进肴羞耳,如何绝盐?
吾今亦不食矣。
”慰祖不得已,从之。
父梁州之资,家财千万,散与宗族。
漆器题为“日”字,“日”字之器流乎远近。
料得父时假贳文疏,谓族子纮曰:
“彼有自当见还;彼无吾何言哉?
”悉火焚之。
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
为始安王遥光抚军刑狱,兼记室。
遥光好棋,数召慰祖对戏。
慰祖辄辞拙,非朔望不见也。
建武中,诏举士,从兄慧景举慰祖及平原刘孝标并硕学。
帝欲试以百里,慰祖辞不就。
国子祭酒沈约、吏部郎谢朓尝于吏部省中宾友俱集,各问慰祖地理中所不悉十余事,慰祖口吃,无华辞,而酬据精悉,一座称服之。
朓叹曰:
“假使班、马复生,无以过此。
”
慰祖卖宅须四十五万,买者云:
“宁有减不?
”答曰:
“诚异韩伯休①,何容二价?
”买者又曰:
“君但卖四十六万,一万见与。
”慰祖曰:
“岂是我心乎?
”少与侍中江祀款交,及祀贵,常来候之,而慰祖不往也。
与丹阳丞刘沨素善,遥光据东府反,慰祖在城内。
城未溃一日,沨谓之曰:
“卿有老母,宜出。
”命门者出之。
慰祖诣阙自首,系尚方,病卒。
慰祖著《海岱志》,起太公迄西晋人物,为四十卷,半成。
临卒,与从弟纬书云:
“常欲更注迁、固二史,采《史》《汉》所漏二百余事,在厨簏,可检写之,以存大意。
《海岱志》良未周悉,可写数本,付护军诸从事人一通,及友人任昉、徐寅、刘洋、裴揆,令后世知吾微有素业也。
”又令以棺亲土,不须砖,勿设灵座。
(选自《南齐书》列传第三十三)
【注】①韩伯休,东汉人,因卖药三十多年从不接受还价而为世人所知。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
B.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
C.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
D.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史》《汉》指《史记》《汉书》,都属于纪传体史书。
在经史子集中属史部,而《全唐诗》《宋词选》则属于集部。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左右各一,中间为通道。
又可借指宫廷。
“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卒”是古代称大夫的死,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古代诸侯王死叫“薨”,古代其他人的死亡均称为“死”。
D.“从事”,官名。
汉制,州刺史的辅佐官吏如别驾、主簿、功曹等均称从事史。
汉以后三公及州郡长官都自辟僚属,多称“从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崔慰祖出身官宦家庭,为人孝顺。
他的父亲曾担任梁州刺史、奉朝请。
父亲去世后他坚持不吃盐,在母亲的劝说下他改变了这种做法。
B.崔慰祖家庭殷实富裕,仗义疏财。
他的父亲在梁州有很多财产,崔慰祖分给了自己的族人;别人借欠父亲的钱款,他不但不索回,还将人们的租借字据全部烧掉。
C.崔慰祖有才华,不善言辞却能服众。
国子祭酒沈约、吏部郎谢朓的朋友曾经向崔慰祖询问有关地理方面的问题,他的回答有理有据,令人折服。
D.崔慰祖在历史方面颇有研究,却著述未竟。
他想对司马迁和班固的历史著作再作注释,因早逝未能如愿,其《海岱志》也只完成了一半。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遥光好棋,数召慰祖对戏。
慰祖辄辞拙,非朔望不见也。
(5分)
译文:
(2)少与侍中江祀款交,及祀贵,常来候之,而慰祖不往也。
(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①相访
刘长卿②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
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③?
【注】①皇甫侍御,即皇甫曾。
时贬为舒州司马。
②刘长卿,时因得罪观察使,贬为睦州司马。
③白云:
代指刘长卿居处。
8.前两联的景物描写,分别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这样写有何作用?
(5分)
9.尾联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
请简要概括。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诗经·氓》中,以比兴手法写女子容颜润泽、年轻貌美,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反面说大鹏要高飞万里,必须借助强劲大风负载其巨大的翅膀。
(3)王维《使至塞上》中以比喻来写出旅途孤寂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按第一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东家
秦悦
东家不像个东家。
一脸疲倦,从粥厂踱回,一碗稀粥,一个黑不溜秋的馒头,吃完,倒杯酒,滋——滋——,那个香甜,那个美妙,仿佛困顿瞬间灰飞烟灭。
东家,富甲一方,闻名遐迩,善饮,常饮康百万酒。
以前,与一帮文人雅士聚,东家说“吴酒一杯春竹叶”“李白斗酒诗百篇”“劝君更尽一杯酒”“桃李春风一杯酒”,还说怀素醉酒书《自叙帖》,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醉而行云流水挥洒经典。
饥馑,可怕的饥馑来了。
东家没了闲情逸致,诗情画意,有的,是雄心,打败饥馑这只魔鬼的万丈豪情。
但,每晚饭后东家的一杯酒,雷打不动。
听着东家的陶醉声,下人们大咽口水,心中,一股温暖在奔腾:
灾荒,不怕,马上会过去。
好日子,不远了!
酒中乾坤大。
东家躺下,片刻,沉沉进入了梦乡。
次日,醒来,东家袖手,低头,沉思,慢慢地踱向粥厂,若不是那身半新不旧的长衫,咋看咋像个饥民。
大灾之年,一碗稀粥,对饥肠辘辘的灾民,就是美味佳肴;一碗粥,能救活生命垂危的饥民,胜过琼浆玉露。
东家思绪如烟,摇曳,飘逸。
多少天来,没饿死一人。
东家心中满是欣慰灿烂。
东家的粥厂,最大,最红火。
消息长了翅膀,早飞向四面八方。
路上,络绎不绝的灾民蹒跚而来。
因饿,他们比蚂蚁走得还慢,还缓,摇摇晃晃,像风中瑟瑟发抖的枯叶。
每天,东家的粥厂,热气腾腾,芳香四溢,与饥馑、与死亡顽强而热烈地叫板。
可是,这段时间,管家却形容枯槁,时不时,陷入沉思,轻轻地长吁短叹。
随着时间的挪动,管家的忧郁,更重了,更浓了,有时,喃喃自语,没人听清,也顾不上听。
其实,他心中有一股火,左冲右突,差点憋不住,想喷发出来,但最终,还是压了下去。
当如血的夕阳又一次不堪重负轰然坠落地平线,东家慢慢地踱回去,吃饭,然后,品酒。
管家进来,慌慌张张,吞吞吐吐,唠唠叨叨。
东家听明白了,听明白了的东家,很淡泊,很平静,如一池水,水波不兴。
东家神色凝重,一字一板,掷地有声。
那是,海一样的胸襟,山一样的气度!
管家哑了,默默退出,可是,眼前晃动的,是东家消瘦的脸颊,单薄的身材。
瘦而高的东家,如一节长长的竹竿,硬硬地重重地抽打在管家的心上。
失血苍白的日子,让人麻木。
没有人清楚,日子的车轮沉重而缓慢地转了多少圈。
始终,管家的心,五味杂陈,潮潮的,热热的。
有时,他忧心忡忡,愁肠百结;有时,他无怨无悔,悲壮慷慨。
小麦,珍珠似的小麦,运来了一车又一车。
玉米,金粒一样的玉米,运来了一车又一车。
还有,高粱,大豆,红薯……
都说,东家有个聚宝盆,从盆里取粮,永远也取不完……
粥厂,可爱的粥厂,在多灾多难中,擎起了一面鲜艳的生命之旗。
成千上万的灾民,幸运地活了下来。
在望眼欲穿中,大雨终于来了。
欢快的雨水,急不可耐地扑向龟裂的大地。
无数声音呐喊:
老天爷!
老天爷!
此时的东家,青枝绿叶,绽放出久违的喜悦和激动。
“牲口卖了,地卖了,首饰卖了,房契卖了,铺子卖了……”管家再也忍不住了,压抑长久的秘密,呼啸而出,砸得饥民个个像木桩,呆呆的。
饥民跪倒一大片,向东家叩首,泪水雨水交织在一起。
他们用最真诚的方式表达心声……
一个个秘密,争先恐后从他嘴里蹦出,再也拦不住,挡不住。
天旱时,东家停了酒的酿造;已酿成的,运往外省,换成了大量的粮食。
那时,有官商找上门,让东家造酒,负责销售,说饥荒时没人造,造,可获暴利。
东家怒发冲冠,严词拒绝,叹息,谁能做如此暴殄天物泯灭良心的事?
!
说着,说着,管家成了泪人儿,哽咽不已。
泣不成声的管家再也讲不出那个藏在心里差点发酵的秘密:
东家饮的,不是自制的康百万酒,而是水!
东家是谁?
河南巩义的康百万!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5年第10期)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开头东家从粥厂回来后,一碗稀粥,一个馒头,吃完,“滋——滋——”喝酒的细节描写,表现出他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B.文中写东家的粥厂“与饥馑、与死亡顽强而热烈地叫板”,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示出当时粥厂红红火火的经营状态。
C.文中将东家比作长长的竹竿,“硬硬地重重地抽打在管家的心上”,以生动的比喻表现出东家身材的单薄和处境的艰难。
D.文中写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红薯等一车车运来,表现了东家实力雄厚,灾难到来时能够从容应对,突出东家形象的高大。
E.文章恰当运用神态、肖像、动作、心理等描写方式,巧妙地安排故事情节,形象地刻画了东家这一人物形象,主题鲜明。
(2)作者用了较多的笔墨来写管家,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分)
(3)请简要分析东家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
(6分)
(4)文章结尾揭示:
“东家饮的,不是自制的酒,而是水!
”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请就此谈谈你的认识。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悲愤画家”廖冰兄
著名漫画家廖冰兄一生作品达上万幅,表现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宽广的人文胸怀,被称作“浓缩的百年中国史”。
其中,尤以“为被害的善良而悲,为害人的邪恶而愤”的“悲愤漫画”最为出名。
“悲愤漫画”成为廖冰兄代千万人发声的最好工具。
廖冰兄1915年10月出生于广州,读中学时即开始作漫画,20世纪30年代初期,17岁的廖冰兄开始发表漫画。
此时发表在上海《时代漫画》等刊物上的作品,虽然以趣味为主,但其中有些作品却是以幽默含蓄的笔调来批判人世的冷酷、虚伪和不公平,甚至试图穷究这些社会现象的根蒂。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廖冰兄画了一批宣传抗日的漫画,然后带到广州、武汉展出。
1938年秋,廖冰兄又创作了《抗战必胜连环画》。
这套连环画200多张作品立意新颖,题材广阔,刻画入木三分。
这些作品“无论在前线还是在后方,都犹如激励军民的号角,响彻云天;更如射向敌人的炮弹,威力强大。
它们和千千万万的正规军和游击队融为一体,并肩作战,终于赢得了这场民族战争的最后胜利”
1945年8月,日本投降,蒋介石在美国的扶持下加紧调兵遣将,准备发动全国内战。
惨遭八年战乱中的中国人民又一次面临光明与黑暗的抉择。
此时,廖冰兄用了半年时间,画了一百多幅漫画,以总题为《猫国春秋》,在重庆、成都、昆明等地展出,这组画抒发了人民对蒋介石独裁政权暴虐与腐败的积愤,以人形的猫鼠来隐喻反动派中的各种分子既狼狈为奸,又互相争夺的丑态,喷发着对蒋家王朝暴虐和腐败的积愤。
其中《染血求知》为代表作,当时贪官污吏层层剥削经费,使当时在校学生的伙食质量急剧下降,即便如此,学生们仍然在蚊虫肆虐、夜无明灯的环境下读书学习。
这是一幅20世纪40年代中国惊心动魄的“寒士图”。
作品展出时人海如潮,不少学生、农民、工人竞相携带铺盖,披星戴月徒步赶到展区,露宿街头,通宵达旦排队购买入场券。
作品对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争取和平反对内战起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影响如此广泛的画展是前所未见的。
1947年,内战已经打响。
廖冰兄移居香港。
到香港后,廖冰兄加入了中共香港文委领导下的“人间画会”。
在廖冰兄的倡议下,“人间画会”举办了“风雨中华”大型漫画联展,反映了中国“遍地哀鸿,弥天战火;金风钞雨,动荡中华”的现状。
这是香港有史以来观众最多,影响最大的政治漫画展。
建国初期,为配合形势,廖冰兄作了不少时政漫画,其中《打油词画赠教条主义者诸公》为代表作。
这组画对“花朵必须向上,太阳只需初升,画人定要笑盈盈,作画清规三订”的教条主义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今天看来仍具有借鉴意义。
1957年,廖冰兄也因此画被打成右派,自此停笔长达22年。
1979年,经过拨乱反正之后,廖冰兄的被“活埋了二十年”的漫画重新走上历史舞台。
在廖冰兄晚年的作品中,以对十年浩劫进行深刻反思的组画《噩梦录》(1979年)和《残梦纪奇篇》(1994年)的影响最大,令人警省。
其中《蝇的株连》记录了“极左”路线制造的历次政治运动——“用重磅的炮弹对付一只小小的苍蝇”,而炸弹之下是无数无辜的良民。
画面令人触目惊心。
《自嘲》描绘了自己长期封闭在瓮中,身心扭曲,痛苦不堪;在瓮破之后,仍然不敢动弹的状态。
表面上,这幅画描绘“文革”留下的精神创伤,反映的是个体的悲剧,实质上概括了整个中华民族一代人的悲剧。
作品于夸张之中满含辛酸,于感慨之中多有庆幸,成为那个特殊时代不可磨灭的符号。
“漫画不是玩笑,不是点缀,漫画是一种责任。
”这正是廖冰兄倾尽一生为之奋斗的座右铭。
相关链接:
①廖冰兄(1915~2006),我国著名漫画家,其漫画尖锐活泼,针砭时弊,具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意义。
融中国画、西洋画、儿童画、版画、水彩、水粉画于一身,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2003年9月,荣获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颁发的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成就奖,出版有《冰兄漫画》(1932年至1982年作品选)。
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9月22日去世,享年91岁。
②中外古今的漫画大师大都偏于幽默以及所谓黑色幽默,而我的作品却偏于发泄悲愤,不是使人感到轻松,而是感到压抑、震撼。
为被害的善良而悲,为害人的邪恶而愤,故我所作多是悲愤漫画。
(廖冰兄自语)
③廖冰兄有火一样的性格。
他生性刚烈,从来不怕得罪人,历经多个时代而尖刻批判的“硬汉”精神不改。
画如其人。
他的画中有蔑视王法僧规、锄强扶弱的鲁智深;有憨直、纯真、天不怕、地不怕的黑旋风李逵……(著名漫画家方唐评廖冰兄)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廖冰兄中学开始创作漫画,一生作品达上万幅,尤以“悲愤漫画”最为出名,他也被称为“浓缩的百年中国史”。
B.中外古今的漫画偏重于幽默,但廖冰兄却选择了令人感到压抑的“悲愤漫画”,可见他有着超出常人的胆识与气魄。
C.为了对黑暗现实进行揭露和批判,廖冰兄画了一幅题为《猫国春秋》的画,在重庆、成都、昆明等地展出,引起轰动。
D.廖冰兄创作的漫画《打油词画赠教条主义者诸公》讽刺现实非常辛辣,可他也因此被打成右派,停笔长达22年。
E.文章按时间顺序介绍了廖冰兄人生不同阶段的主要漫画创作,并对廖冰兄的艺术成就和人格品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2)廖冰兄的“悲愤漫画”创作共分几个历史阶段?
在不同阶段各自有着怎样的主题内容?
请加以概括。
(6分)
(3)廖冰兄为什么选择创作“悲愤漫画”?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4)对十年浩劫进行反思是“文革”结束后的一大创作主题,巴金先生创作了散文集《随想录》,廖冰兄也创作了《噩梦录》和《残梦纪奇篇》等漫画,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种“反思创作”的理解,并从民族发展的角度谈谈“反思”的现实意义。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清朝名臣谢济世,一生四次被诬告,三次入狱,两次被罢免官职,一次充军,其经历之坎坷,令人不忍卒读。
②韩国同意美国在其领土布置“萨德”反导系统,无疑火中取栗,这样做定会使自己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③冰岛已成为本届欧洲杯当仁不让的黑马,要知道,他们在最后两场比赛中战胜的奥地利队和英格兰队都是世界强队。
④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学者,但相关史书并没有留下有关他的详细记载,人们只能从前人的闲言碎语中了解他。
⑤那里地处热带,白天太阳灼人,街上不见人影;夜市则灯火通明,人声鼎沸,货架和地摊上,物品琳琅满目。
⑥他们用年轻的生命换取新中国温暖的阳光,自己却在黑暗中心甘情愿地忍受着百般折磨直至献出生命,他们死得其所。
A.②⑤⑥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①④⑥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公投如果通过,苏格兰将结束同英国的三百年“婚姻”,成为独立国家,而英国也将“一夜分裂”。
B李琦对公益活动很有热情,并将这份热情带给了她所从事的产品策划和推广工作中去,为公司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C.她本科毕业时被保送为硕博连读研究生,并成为学校第一批联合培养生,就读于中国科学院深造,师从我国著名光学专家姜文汉院士。
D.外国专家表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为经济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全球绿色发展和治理树立了典范。
1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如今,我们对大自然的感应①不如一棵树。
一棵树②知道什么时候抽芽、开花、结实、落叶等,③把它的生命经验记录在一圈圈或松或紧的年轮中,④我们呢?
有许多年轻的孩子甚至不知造玫瑰、杜鹃什么时候开花,⑤不要说⑥声音的体验中体会秋天来临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尚且
而且
但是
且
于
B
甚至
\
并且
而
更
从
C
尚且
还
或者
\
更
在
D
还
尚且
还
但
\
向
16.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5分)
长期以来,硅谷一直是科技之都。
但中国的科技产业,尤其是 ① ,在某些方面领先于美国。
部分西方科技公司,都开始借鉴中国公司的创意。
“坦率地说,多年来,有关中国抄袭美国的说法已经不是真的了,在移动领域的情形与传统认识正好相反:
② 。
例如,对于FacebookMessenger应用来说,了解未来发展规划的最好方法是盯住微信。
”
虽然如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③ ,其处理能力最强大的高端服务器
和超级计算机通常仍然部分依靠美国技术,虚拟现实创业公司落后于外国同行,在无人驾驶汽 车领域,谷歌也领先于XX。
17.下面是某银行手机银行操作流程,请把这个流程转化成一段叙述性文字。
要求:
①表述清晰、准确;②语言简明、连贯。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