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南水北调工程中的利益协调.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4365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南水北调工程中的利益协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案例:南水北调工程中的利益协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案例:南水北调工程中的利益协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案例:南水北调工程中的利益协调.docx

《案例:南水北调工程中的利益协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南水北调工程中的利益协调.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案例:南水北调工程中的利益协调.docx

案例:

南水北调工程

——跨流域调水中的利益协调

南水北调工程,是把长江流域丰盈的水资源抽调一部分送到华北和西北地区,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80%左右,而北方仅占20%左右。

北方地区尤其是黄准海地区长期受到干旱缺水的困扰,水资源短缺与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南水北调工程旨在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从长江调水,横穿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总调水规模448亿m2,供水面积达145万km2,受益人口亿人。

东线工程位于东部,因地势低需抽水北送至华北地区。

中线工程从汉水与其最大支流丹江交汇处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自流供水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的20多座大中城市。

西线工程地处青藏高原,由长江上游向黄河上游补水,海拔高,地质构造复杂,地震烈度大,工程技术复杂,耗资巨大,现仍处于可行性研究的过程中。

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先期实施东、中线一期工程。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江苏扬州三江口通过扬州江都水利枢纽提水,途径江苏、山东、河北三省向华北地区输送生产生活用水。

东线一期工程于2013年11月15日通水。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于2003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

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调水,沿京广铁路线西侧北上,全程自流,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供水,包括丹江口大坝加高、渠首、输水干线、汉江中下游补偿等内容。

干线全长1432km,年均调水量95亿m2,其中分配河南亿m2、河北亿m2、北京亿m2、天津亿m2。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

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个省市沿线约约6000万人可以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近一亿人间接受益。

为了保证引清水到北方,中线水源地的湖北、河南、陕西等地付出了很大的牺牲。

为了保护库区水质,近年来,湖北十堰先后关停重污染小企业329家,关闭黄姜加工企业106家,姜农72万人减收、绝收。

同时对160个有污染风险项目拒批,转型升级125家搬迁企业。

此外,受丹江口水库水位抬升的影响,十堰共计淹没万亩土地,占库区总淹没面积的%,大批渔民歇业,水电产业收入锐减。

据十堰方面估算,每年支出的生态保护和水污染防治费用达到15亿元,其生态损失总计达145亿元,超过上年度全部财政收入。

临近的襄阳,生态环境综合损失估算也达到116亿元。

在河南,丹江口水库库库区河南境内的3市6县水源地累计关停并转污染企业801家,每年财政减收增支7亿多元。

同时,河南先后否定了16个大型建设项目选址方案,终止了23个中型建设项目进驻水源保护区。

在总干渠两侧划定了的水源保护区。

中线工程实施后,汉江中下游径流量将减少约16%,算上引江济渭和南水北调调二期调水的增加,水环境容量将减少26%~30%。

未来可能导致下游河流断流或者河道萎缩,通航能力降低,河流生态功能能衰减等问题。

水源地的另外一个重大牺性是移民问题。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需要移民迁安近42万人,其中丹江口库区移民万人,涉及湖北万人,河南万人。

这其中既有移的“牺牲”,也有移民地的地方政府的“牺牲”。

因为在移民安置上,国家的补贴远低于当市场价,同时,落户的地方并非特别富裕,有的甚至也是贫困地区,形成了贫穷的循环,所以当地政府不得不进行额外补贴。

如河南渐川县,每外迁一个移民,县政府需再补贴6000元另外再加土地治理费,总支出超过20亿元,远超淅川县上年财政总收入。

除经济损失外,移民背井离乡,也是一种文化的割裂与乡情的牺牲可见,正如南水北调工程所典型表现的,工程往往是有些地区、有些人群受益,而同时也有地区和人群要作出牺性,这里就涉及复杂的不同人群之间的利益补偿、利益协调问题,公平公正问题十分突出。

思考:

1.南水北调工程的价值。

主要是把长江流域丰盈的水资源抽调一部分送到水资源匮乏的华北和西北地区,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南水北调工程的利益攸关方。

*

从汉江的丹江口水库引水,重点解决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问题。

3.南水北调工程的社会成本。

主要是工程的实施需占用河南大量土地,需要安置的移民数量巨大,对及传统文明冲击较大,对产业发展带来新的约束。

对经济对社会影响产生的社会成本。

4.工程开展中如何体现公正原则。

工程活动不能危及到个人或者工程沿岸人民的基本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不同的利益集团和个体需要合理分担工程涉及的成本和风险等,此外工程应当给由于工程处于不利地位人群进行补偿。

5.工程中如何进行利益补偿和利益协调。

首先进行项目的社会评价,其次进行评估,然后进行相关利益分析,采用公众参与机制,进行总体决策,提高项目方案的透明度和决策民主化,取得项目所在地各利益相关者的理解、支持和合作。

提高项目的成功率,维护公正,减少不良社会后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