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装备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3570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2.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吊装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吊装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吊装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吊装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吊装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吊装备课.docx

《吊装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吊装备课.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吊装备课.docx

吊装备课

5施工技术措施

5.1施工工艺

施工准备吊装方案制定塔体附件预制塔体检查验收塔体拉运塔体附件安装塔体吊装、找正塔体配管、电气仪表施工

塔盘安装

系统试压试运行保温

5.2施工准备

5.2.1对全体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交底。

5.2.2场地清理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在施工前清理施工区域内的土方及其它障碍物。

然后对整个场地进行平整,平整的范围包括车辆调头区、卸车区、吊装作业区共计000米2。

5.2.3场地压实

施工区域内的场地比较松软,大型车辆无法通行,平整完毕后压实,压实的范围同上,要求压实度应达到95%以上。

5.2.6基础验收

5.2.6.1基础表面应用经纬仪超平,并画出标高基准线,纵横中心线,相应的构筑物上应标有坐标轴线。

5.2.6.2基础的砼强度、几何尺寸、平面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5.2.6.3基础表面应进行修整,需灌浆的基础要铲出麻面,麻点深度不小于10mm。

5.2.6.4核查基础地脚螺栓孔尺寸,预留地脚螺栓孔周围基础表面应铲平,铲平部位水平度偏差为2/1000,以确保垫铁组摆放时平整,与基础接触良好。

5.2.6.5将所有地脚螺栓孔内的碎石、泥土等杂物和积水清理干净,基础顶面所有混凝土碎屑、杂物等清理干净,不允许有油污和疏松层。

5.2.6.6根据塔体底座螺栓孔实际尺寸检查基础螺栓,进行吊装前对角拉线找正,对螺栓不能带帽的丝杆用锉刀加工,并对基础上所有丝杆涂抹黄油进行丝杆维护。

5.2.6.7混凝土基础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

序号

项目名称

允许偏差

1

基础坐标位置(纵、横轴线)

±20mm

2

基础顶面标高

-20mm

3

几何外形尺寸

±20mm

4

基础平面水平度

5/1000全长≤10mm

5.2.7落实辅助材料及机具设备,如钢板、桥排、枕木、垫铁、吊索具、风绳等。

5.2.8按吊装平面布置图所示位置摆放,每座塔下放置6个支架,防止塔塌腰变形。

塔的支垫高度应大于平台悬臂梁的长度,以方便平台悬臂梁的安装。

塔的支撑用支座,支座的制作图如下图:

 

16槽钢

 

附图1

5.3吊装方案制定

5.3.1吊装工具、索具的选用

5.3.1.1起重机械—吊车的选用

选用吊车前必须首先确定:

吊车的最大负荷F、起吊高度H、回转半径R等参数,然后根据吊车的机械性能正确选用。

⑴起重载荷F:

在理论上,吊车的最大起重载荷F应等于塔体总重G,实际工作中考虑0.15载荷不平均系数。

F=G+0.15G

=1.15G

=1.15×30

=34.5t

⑵起吊高度H:

吊车吊钩的升起高度。

起吊高度H按下式计算:

H=h1+h2+h3+h4

 

=0.5+0.2+15+4.3

=20米

式中h1---设备基础高度(如为预埋地脚螺栓应是其顶面与地面之间的距离)。

h2——吊装余裕高度(设备地面到地脚螺栓顶面的距离,一般可取200mm左右);

h3——设备高度;

h4——吊索高度。

附图2

⑶回转半径R:

指吊车旋转轴至吊钩间的垂距。

回转半径R按下式计算:

R=r1+r2+g

=3+2+0.5

=5.5米

式中r1——吊车的最小工作半径,以日本加藤吊车为例,一般取r1=3米;

r2——塔体部件的最大半径;

g——塔体边缘与起重臂之间应留的水平间隙,根据具体情况定,一般≮0.4m。

⑷主吊车的选择

根据吊车的最大负荷(F)34.5t,起吊高度(H)20米,回转半径(R)5.5米,查《自行式起重机吊装实用手册》,选用NK1200型120t全液压汽车起重机,在起重机吊臂(L)长27.2米、工作半径(R)为5.5米,额定吊装载荷(F)为40t的工况下能满足吊装要求。

40t>34.5t安全

⑸辅助吊车选择

按照力矩平衡原理计算,辅助吊车起吊时,辅助吊车最大起重量约为12T,作业半径按12m考虑,辅助吊车选用35吨徐工吊车,查表选用直径为φ32mm,型号为6×37-1700钢丝绳,可满足要求。

AB2=(AO+r)2+(H–4)2

AB=

主吊臂杆长=起吊高度H–主吊臂下绞点距离地面高度

5.3.1.2吊装索具的选用

⑴主索钢丝绳选择

起重载荷F=G+0.15G=30×1.15=34.5t

式中:

G——塔体总重,包括平台、梯子、配管等;

K——表示载荷不平均系数;

F——表示起重载荷。

起吊时每个吊点采用双股钢丝绳起吊,故单股钢丝绳承重:

F’=F/4=34.5÷4=8.63吨

根据钢丝绳允许拉力计算公式S=P/K,推出P=S×K;

式中S——钢丝绳的允许拉力;

P——钢丝绳的破断拉力;

K——安全系数,塔体吊装一般取K=8。

则单股钢丝绳破断拉力为:

P’=F’×K=8.63×8=69.04吨

查表选用直径为φ34.5mm,型号为6×37-1700钢丝绳,该钢丝绳单股破断拉力为75.80KN=75.8吨>69.04吨,满足安全要求,其长度选为6m。

5.3.1.3吊耳的选用

T-304和平台作为整体进行吊装,按照《大型设备吊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SHJ515-90,管式吊耳的结构尺寸选用设备计算重力500kN型号,见附图。

吊耳材质与设备材质相同或接近,且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不得有裂纹、重皮、夹层等缺陷。

 

附图3

5.3.2塔体吊装计算

5.3.2.1塔体重心计算

根据制造蓝图对塔体进行合理分段(较为规则,易给出重心),利用力矩平衡原理计算出塔的重心所在。

支点选为塔裙座底板中点设为O点,每段重力为△G1,△G2……,每段离O点之距为L1,L2,……,塔重心所在位置离O点之距为L,则:

GL=△G1·L1+△G2·L2+……

L=(△G1·L1+△G2·L2+……)/G

重力分析图如下:

 

附图4重力分析图

计算结果

位号

重心(L)

重量

T302

18m

32t

5.3.2.2塔体吊装点的计算

1)主吊点选择

在塔体吊装中,为方便施工,吊装点一般选择在重心上0.8—2m,靠近塔顶一侧。

吊装点也可根据吊车的机械性能参数,参照塔体的几何尺寸选择,但必须保证在其重心上。

将选择好的吊耳焊接在选定的吊点上,作为吊装时钢丝绳的绑扎点。

名称

吊点高

交位

解析塔T-304

34.8m

90°和270°

其中:

吊耳高度以塔体基础环底为0m,角度以设备制造图中角度为准。

2)辅吊点选择

辅吊点均选择在距塔底约500mm位置上,方位应和两吊耳连线垂直,在上部。

5.4塔体附件预制

5.4.1塔本体的预制

解析塔T-302委托工程建设总公司金属结构厂进行整体预制,设备主体的几何尺寸、材质,开口位置、尺寸,接管几何尺寸、结构形式,技术要求按照装配图制造。

设备裙座地脚螺栓孔位置、尺寸按照2007年08月18日工程号07955项目变更通知单进行预制。

5.4.2设备的保温支承结构预焊件、外保温钉、平台梯子预焊件、管线支架垫板、塔盘支撑件在设备热处理前进行焊接,焊件数量、位置和材质按照预焊件图和设计要求尺寸进行焊接。

5.4.3吊耳焊接

5.4.3.1管轴式吊耳

距封头环焊缝0.6米、在90°和270°对吊装无影响的位置对称焊接已选定的主吊吊耳,见附图4。

⑴吊耳的焊接按设备本体焊接工艺规定进行。

⑵焊接顺序如下:

A吊耳管与塔体;

B补强圈与吊耳管及塔体;

C档圈与吊耳管;

D加强筋与档圈及吊耳管。

⑶十字筋板与塔壁连接角焊缝开双面55°坡口,并满焊不小于板厚的角焊高度。

⑷管轴开单面55°坡口,套上筋板与塔壁焊满不小于板厚的角焊高度。

管轴与筋板的角焊缝长度不得小于1/3管轴直径,角焊高度不小于板厚。

⑸加强板分两半焊在塔壁上,依次焊完与管轴、塔壁的角焊缝。

⑹各筋板之间焊缝可采用双面交错间断焊;吊耳管与筋板焊缝不小于管长的1/3;补强圈拼接时,拼接板数量不得多于3块;角焊缝高度为两端施焊件薄板厚度,焊缝不得有未焊透、裂纹、密集气孔、夹渣等焊接缺陷。

⑺吊耳与塔体连接焊缝按《钢制压力容器》GB150-89D的规定进行分层着色检查。

5.4.3.2板轴式吊耳焊接要求

⑴Φ76×9无缝钢管,对吊耳连接板在钢板双侧焊。

⑵δ=20钢板对塔壁焊接内外侧焊。

5.4.4设备制造完成后,进行水压试验,立置1.68MPa,卧置1.982MPa。

5.4.5设备进行焊后热处理,热处理后容器上不得再进行焊接。

设备热处理后对每条焊缝的焊缝区进行硬度检查,以HB≤200为合格。

5.4.6塔平台、斜梯的预制

塔平台、斜梯按照图纸给定的尺寸进行预制,根据拉运和方便现场安装的情况对每一层塔平台进行分块预制。

5.5塔体检查验收

塔体试压合格后组织有关单位(监理公司及业主)人员,以制造蓝图和制造标准为依据,对塔体进行联合检查验收。

5.5.1检查设备的开孔个数、方位,接管几何尺寸、结构形式,底座地脚螺栓开孔位置及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塔体外观检查,不得有伤痕、锈蚀和变形;

密封面应光洁无污,无机械损伤、裂痕、锈蚀等缺陷。

5.5.2检查容器壁上垫板、吊耳等位置、尺寸、数量、焊接质量。

5.5.3裙座地脚螺栓孔中心圆直径允许误差以及相邻任意两弦长偏差不大于2mm。

5.5.4检查塔体垂直度符合设计要求即不大于30mm。

5.5.5检查塔体有关技术文件是否齐全,如出厂合格证、设备说明书、质量证明书及其他有关资料文件。

5.6塔体拉运

5.6.1拉运时间安排

塔的拉运在当天的下午开始装车,晚上12点后出金属结构厂,拉运至现场,第二天的上午卸车。

拉运时间1天1夜。

5.6.2拉运准备

5.6.2.1运输路线勘查

根据沿线勘察,最终选定路线为:

金属结构厂→胜利路→长庆路→北环路→濮台路→井下路口→柳屯转盘→石化总厂西门→装置施工现场

5.6.2.2运输道路修缮加固:

由于局部运输道路较窄,不能满足拉运要求,且部分桥梁承载力较低,经现场勘察共三处需进行修缮、加固,如下:

⑴第一处:

濮台路田村东有小石桥一座,沟深3m,宽4m,桥宽9.5m,桥面厚300mm,路宽3m。

根据吊车长度及重量,一方面考虑桥的抗压力不够,另一方面考虑转角处的工作半径最小应在12~14m,故需在桥面上铺钢板:

长×宽×厚=6000mm×1500mm×30mm两块;桥水沟东侧5m铺设桥排:

长×宽=6000mm×1000mm五块,桥排用Φ140×10钢管制作,并用δ=8mm宽30mm的钢带固定,具体做法如下:

 

 

附图5

桥路东向东扩3m,向南扩18m,铺垫深1m的黄土,并用打夯机夯实,压路机碾平压实,同时砍掉桥东柳树。

⑵第二处:

井下转盘向南行至100m处有一宽1m水渠盖板,盖板厚100mm,需铺钢板:

长×宽×厚=6000mm×1500mm×30mm两块。

⑶第三处:

井下路“丁”字路口转角处,路宽3m,转弯处路面为6m,路基厚200mm,在转角处向西北方向扩5m,以转弯半径为中心向北、向东各扩18m,铺垫深1m的黄土,并用打夯机夯实,压路机碾平压实。

5.6.2.3对塔摆放场地进行测量,以新塔安装顺序、平台安装预留空间等综合考虑新塔的摆放位置,在塔拉运前用白灰撒出新塔的摆放位置。

5.6.2.4拉运前要办理超长拉运手续,经交管部门同意批复后方可拉运。

5.6.2.5拉运车辆的选择,根据塔体的形状及几何尺寸,采用40T加长管拖拉运,拉运时采用两台40T日本加藤轮胎吊车抬吊设备,回转半径控制在5-10m范围内进行装卸车作业。

5.6.3装车与拉运

5.6.3.1装车时用两台40T日本加藤轮胎吊车抬吊装车,起吊时应缓慢起吊,吊离地面200mm左右检查钢架是否有变形,吊具是否有异常,确认无异常方可装车。

5.6.3.2根据设备的刚度拉运时应注意保护,防止塔体变形。

5.6.3.3塔拉运的固定方法:

塔的前后采用钢丝绳ф16mm,每根长度8m配合5t倒链捆扎固定,捆扎点为前后各两处,以方便转弯的吊移。

塔拉运时,塔体裙座部分放在管拖的主车上,塔体的上部放在管拖的拖车上。

塔体下边横向铺设两排300×300×2500mm的枕木,塔的两侧用三角枕木塞死,并用把钉把枕木与三角枕木连接好,以防止拉运过程中设备的晃动。

枕木的高度以塔体放置基本水平为宜,且不得碰坏塔体上的接合管。

钢丝绳捆扎时将枕木捆扎在内,绑扎点衬垫毛毡等柔软物,防止钢丝绳损坏塔体表面涂漆。

5.6.3.4为了保证拉运安全及车辆的畅通,拉运行驶安排在道路车流量少的晚上12点以后,拉运车辆应作好超长的标志。

5.6.3.5拉运设备采用40t加长管拖,警车开道,5t解放卡车1台(拉钢管排,垫板等),40T吊车2台,吉普1台,中巴车1台。

吉普车为指挥车,其余的车为保运车辆,为转弯时将拉运车辆的尾部拖车吊移,以便于拉运车辆的顺利拐弯。

5.6.3.6拉运时前方警车开道,解卡跟在警车后边,配好人员及长竹竿,以便随时挑开跨路的电缆、电线等障碍,拉运车辆排在第三位,后边两辆吊车随同保运,小解放做为应急车,配电工两名、铝合金梯一个,随车队前进,车队行进速度以不超过5公里/小时为宜。

5.6.3.7拉运车辆的行驶前应进行各部位的检查,经确认捆扎牢固后,方可拉运。

5.6.3.8拉运行驶出1-2公里后,应停车检查各部位的情况,确认捆扎是否牢固,有无异常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拉运行驶沿途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停车检查,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5.6.3.9配备皮卡一辆做为工程指挥车前后照应,配置对讲机进行前后联络。

行进中遇回转半径不足的弯道,用吊车进行配合摆尾通过。

5.6.3.10拉运车辆进入厂区,需要转两次弯,转弯半径为8米,现场对转弯处的地沟要进行填土压实处理和铺上25mm厚的钢板1.5m×2.5m,用吊车摆尾的方法进行拐弯运行。

5.6.4塔器现场摆放

5.6.4.1塔拉运至现场采用2台40T吊进行卸车。

由于管拖车无法进入催化车间北侧,只有先将塔卸在路边,然后用2台40T吊车慢慢将塔倒进现场,路边的排水沟要用25mm的钢板铺垫,方便吊车占位。

卸车过程派专人统一指挥,将塔摆放到催化裂化装置区北侧的检修通道的南侧。

现场摆放时,两塔中心轴线与东西方向平行,塔顶部朝东,塔底距离塔基础最少2米。

将塔放在事先预制好的支架上(支架见附图1),塔体人孔朝上。

5.6.4.2按吊装平面布置图所示位置摆放,每座塔下放置6个支架,防止塔塌腰变形。

塔的支垫高度应大于平台悬臂梁的长度,以方便平台悬臂梁的安装。

5.7塔体附件安装

为减少高空作业,降低施工难度,增加施工安全系数和提高劳动效率,在有效工期内完成任务,在不影响吊装的前提下将平台、直梯及各附件在塔吊装前安装完毕。

塔摆放到位后,用4天的时间安装两塔的平台及配管、阀门,使用16T吊车配合。

5.7.1塔平台安装

5.7.1.1除塔顶平台不安装,其余部位的悬臂梁、平台、直梯全部安装。

5.7.1.2在预焊件上找出悬臂梁和三角架的标高和坐标位置,安装完后悬臂梁和三角架的标高误差:

±10mm,三角架坐标误差±10mm,悬臂梁水平度1mm,三角架水平度2.4mm。

焊缝的焊接要求按照平台梯子装配图技术要求。

5.7.2配管、阀门安装

5.7.2.1管线更换切断位置由甲方现场进行交底,切断保留的横管在管线切断前加临时支撑,临时支撑不得焊在管道上。

5.7.2.2与塔本体连接的阀门、立管在不影响吊装的前提下进行地面预制、安装,与塔本体进行连接,立管与支架固定牢固。

5.8塔体吊装、找正

5.8.1起吊

挂好塔顶风绳,连接好锁固机具和锚柱。

5.8.1.1起重吊车依据平面图位置就位,就位后测量吊车位置,应在要求回转半径之内。

5.8.1.2吊装负责人组织技术、安全、调度、起重工等人员就位,并且进行全面检查,注意风力情况。

5.8.1.3试吊。

吊起塔体200-300mm再次全面检查包括吊绳、吊具及吊车支腿等,吊车司机检查吊车工作状况,保证各部位安全无误,试吊时间约10分钟。

并且将情况用手势或信号报告给起重指挥。

5.8.1.4起吊。

缓慢起吊,按起重工手势或信号操作吊车,起吊过程中设专人监视吊绳的垂直情况,及时用信号传给起重指挥。

5.8.1.5抬尾附吊随着主吊点升高把尾端渐向塔基础方向送进,在送进过程中底部起吊高度不超过900mm,待塔体基本垂直,该吊车无荷载后退出施工。

5.8.2就位

就位前,应在基础相应位置放置枕木高于地脚螺栓,以防就位时损坏;并在塔裙座底板上焊接三根长1m的扳杠,以便用来控制塔的下落方位。

5.8.2.1将塔体缓慢抬高至基础上高出基础螺栓300mm,抽出枕木。

5.8.2.2将塔体缓慢下降,同时基本对正基础中心及预埋地脚螺栓,在距塔底约60mm停止。

5.8.2.3按图纸再次校对核实塔体附件方向无误后,校正塔底裙座上的螺栓孔对中于基础上地脚螺栓,直到每个螺栓孔垂直于螺栓后。

5.8.2.4挂上就位时四点定位锁固手拉葫芦。

5.8.2.5按图纸再次校对核实塔体附件方向无误后,整体动锁固葫芦,校正塔底裙座上的螺栓孔对中于基础上地脚螺栓,直到每个螺栓孔垂直于螺栓后,保证垂直下降都不碰及地脚螺栓杆。

5.8.2.6每个地脚螺栓旁放置两组垫铁,拉开分配好临时缆风绳。

5.8.2.7两台主吊缓放塔体就位。

5.8.2.8临时缆风绳连上地锚桩,保持使塔体能稳固地受拉、主吊扣稍松。

5.8.3校正垂直度

5.8.3.1塔体就位后,立即装上地脚螺栓垫板,拧上地脚螺栓、螺母、垫片。

5.8.3.2在90°交叉方向设2台经纬仪对塔体垂直度进行观测,垂直度控制在

1/1000之内,且≤20mm。

5.8.3.3调整缆风绳、手拉导链,校正塔体垂直度至合格。

5.8.3.4楔实塔体斜面垫铁,旋紧地脚螺栓螺母。

5.8.3.5放松缆风绳,仪器再次观测,若有移动,则需放松地脚螺栓螺母后,用风缆绳上手拉葫芦重复校正垂直度至合格。

5.8.3.6采用钢斜铁配合找正,垫点间距≤500mm,并尽量靠近地脚螺栓,楔实塔体斜面垫铁,旋紧地脚螺栓螺母,找正后,应用电焊将垫铁点焊牢固,不得将垫铁焊接在塔裙座上。

5.8.3.7吊车退出工作。

5.8.3.8安装完梯子平台后,再割除吊耳、拉环等附件,保留垫板。

吊耳割除时,尺寸以不露出保温层即可,施工时气割避免离筒体太近。

6质量保证措施

7HSE管理措施

7.1动火安全技术措施

7.1.1生产单位动火安全技术措施

(1)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向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施工负责人进行详细现场技术交底,明确现场情况及站场纪律。

(2)由生产单位对催化装置停产整个系统进行置换、蒸洗、吹扫,吹扫时间2天,可燃气体浓度经安全部门检测合格,并下达动火施工令后,方可进行旧塔拆除施工。

(3)生产单位保持周围运行装置压力平稳,防止安全阀起跳。

(4)负责清除动火区域10m范围内的可燃物,直至达到动火条件。

(5)生产单位负责检查管线静电接地电阻,其值应不大于4Ω。

(6)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对施工单位进行进站安全教育,使每一位施工人员都能清楚应遵守的站内各项规章制度。

(7)动火期间,生产单位配备生产管理人员到现场监护动火施工,若发现有违章操作施工行为,生产单位管理人员有权制止,对不服从管理者有权停工。

施工动火完毕,生产单位监护人员方可撤离施工现场。

7.1.2施工单位安全措施

(1)施工前由技术员、安全员向进站施工人员进行详细技术交底和安全措施交底,使每一位施工人员都能清楚施工工作量、施工方案和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使施工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2)所有施工人员必须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禁止穿着包含易燃、有害或刺激性物质的,严格遵守站内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管理人员管理,特殊工种须持证上岗。

(3)施工用设备必须按规定戴好防火罩,按规定路线行驶并停放在合理的位置,施工人员不准乱动厂内流程阀门。

(4)施工现场配备8Kg干粉灭火器4只,铁锹4把,毛毡20张,帆布200m2,施工期间配备1台消防车值班,动火施工完毕,消防车方可撤离。

(5)现场用氧气、乙炔割除和电焊焊接时,对紧邻的设备采用帆布进行隔离,并由专人负责监护。

用火点周围的井、地沟、电缆沟等用毛毡覆盖。

(6)在动火前对拆除的两塔进行可燃气体浓度测试,达到条件后进行拉火试爆。

(7)施工单位在所有安全措施落实完毕,报请生产单位安全动火负责人检查合格后,并发出动火指令,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接到动火指令后方可进行在制定的区域内进行动火施工。

(8)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应严格按措施要求进行施工,不得串岗、乱岗。

火焊工动火焊时应站在上风口。

(9)施工过程中,焊接作业时,焊工认真做好焊机接地工作,焊机接地应安装新建管线上,电焊把线、电源线等不能私拉乱接。

(10)施工完毕,由动火负责人和HSE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确认无隐患存在,在征得生产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同意后方可发出施工人员撤离指令。

在撤离前要做到场地平整、干净,同时将废弃垃圾运至指定地点,以方便集中处理,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7.2高空作业

7.2.1高空作业时,必须使用标准的安全带、安全帽,并固定牢固。

7.2.2使用的梯子、跳板及脚手架应安全可靠,工作时人员要站稳把牢,谨防失足摔伤。

7.2.3对所攀登的物体,须先检查是否牢固,然后再登。

7.2.4高空作业时,焊钳软线要绑紧并固定牢靠,不要缠绕在不牢固的物体上,更不允许登高不系好安全带。

辅助工具如钢丝刷、手锤、錾子及焊条等,应放在工具袋内,防止掉落伤人,更换焊条时,焊条头严禁乱仍、乱放,防止误伤他人。

7.2.5高空作业的下方,要消除所有的易燃物品或用砂子遮盖,当风力较大时,要采取措施防止火花及熔渣随风飘落引起火灾。

7.2.6高空作业时,应设置安全监护人,密切注意焊工的作业过程。

电源开关设在安全监护人旁边,如与紧急情况时,立即断电并进行紧急营救。

7.2.7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羊癫风、不稳定肺结核者工人,严禁从事高空作业。

7.2.8没有平台和劳动保护的施工位置必须搭设安全可靠的临时平台和劳动保护。

7.3起重作业

7.3.1塔及构件装卸应用起重设备、并按照起重作业安全规定进行。

装车后应捆绑牢固,高度和宽度必须符合交通部门规定要求。

7.3.2装卸车时应使用专用吊具进行,注意对吊索具进行检查,以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材料安全。

7.3.3吊装过程中,由专人进行指挥,统一安排。

现场设安全监督员1名,设明显标志牌和警示牌,禁止非施工人员入内。

7.3.4辅助吊车吊装速度要与主吊车相匹配。

7.3.5作业场地坚实、车体应平正,对于汽车吊支撑腿伸展应适当,支撑坚实有力。

7.3.6正式吊装前需试吊,即起吊离地100~200mm,检查吊车各部位、吊装索具以及构件本身是否有变形,无异常情况为合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处理合格后方可继续吊装。

严禁盲目、侥幸吊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