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浙科版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测试4.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3055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轮复习浙科版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测试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一轮复习浙科版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测试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一轮复习浙科版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测试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一轮复习浙科版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测试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一轮复习浙科版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测试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轮复习浙科版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测试4.docx

《一轮复习浙科版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测试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轮复习浙科版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测试4.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轮复习浙科版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测试4.docx

一轮复习浙科版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4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图①表示北纬50°某地区不同月份母鸡平均产蛋数的波动情况,图②是母鸡繁殖活动的生理调节过程示意图(甲、乙、丙表示器官,a、b、c表示相应激素)。

那么,影响母鸡月产蛋数的主要环境条件和图②中的c分别应该是(  )

A.温度、甲状腺激素B.日光照时间、性激素

C.月份、生长激素D.温度、促性腺激素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分析图1中的两条曲线可知,影响母鸡月产蛋数的主要环境条件是日光照时间;图2中甲是下丘脑、乙表示垂体、丙表示卵巢,a、b、c表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性激素;故选B。

考点:

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的调节过程。

点评:

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如图为激素与靶细胞发生作用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的结构②的化学成分是糖蛋白

B.如果①表示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则靶细胞为垂体

C.如果①是胰高血糖素,靶细胞为骨骼肌细胞,则该激素能促进骨骼肌细胞中的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D.激素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②结合,激活细胞的特殊功能,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由图可知,①是激素,②是受体,所以图中结构②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或糖蛋白,A正确;下丘脑分泌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传递到靶细胞垂体,B正确;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促进糖原的合成,加速血糖的氧化分解,促进血糖转变为脂肪,C错误;激素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②结合,激活细胞的特殊功能,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动物激素的调节、细胞膜的功能的相关知识,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人由于长期饥饿而导致身体浮肿是由于细胞外液中的哪一部分增加引起的( )

A.血浆B.组织液C.淋巴D.细胞质

【答案】B

【解析】人由于长期饥饿,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导致血浆中的水分进入组织液增多,从而导致组织水肿现象,故选B。

4.淋巴来自

A.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

B.血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

C.毛细淋巴管吸收的血液

D.毛细淋巴管分泌产生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组织细胞浸浴在组织液中,在细胞内液与组织液之间只隔着细胞膜,水分和一切能够透过细胞膜的物质,都可以在细胞内液与组织液之间进行交换(在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只隔着毛细血管壁,水分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都可以在两者之间进行交换。

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A项正确;血液不能渗入毛细淋巴管,B项错误;毛细淋巴管不能吸收血液,C项错误;毛细淋巴管没有分泌作用,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内环境,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5.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胰岛素一般是从新鲜的动物胰腺研磨液中获得

B.动物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C.利用昆虫性外激素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化学防治

D.发现促胰液素的实验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与神经调节有关

【答案】B

【解析】胰腺包含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新鲜的动物胰腺研磨液中胰岛素会被胰蛋白酶消化,A项错误;动物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B项正确;利用昆虫性外激素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生物防治,C项错误;发现促胰液素的实验不能证明胰液的分泌与神经调节有关,D项错误。

6.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绝对稳定状态 

②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③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 

④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很强的,即使外界环境剧变,人体也能保持稳态的平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B

【解析】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①错误;人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②正确;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③正确;人维持稳态的条件能力是有一定限度,当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引起细胞代谢紊乱,④错误,故选B。

7.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葡萄糖     B.呼吸氧化酶  C.二氧化碳和氧   D.氨基酸

【答案】B

【解析】略

8.2010年担任世博会的保安们,较长时间不吃饭、不喝水、不休息,其体内激素相应的变化应是

A.甲状腺激素增多,胰高血糖素减少

B.促甲状腺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

C.胰岛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

D.胰高血糖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增多

【答案】D

【解析】略

9.人体体液分布及物质交换示意图如下(A、B、C、D、E表示液体,a、b、c、d、e表示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E不属于内环境   

B.f是单向渗透

C.A、B、C、D都属于体液  

D.a、b、c、d、e过程都需要消耗ATP

【答案】D

【解析】

10.某同学未吃早餐,到第4节课时,下列有关他体内血糖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B.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加

C.胰高血糖素抑制了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D.胰高血糖素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答案】C

【解析】不吃早餐,体内的血糖供应不足,此时胰岛A细胞活动加强,产生胰高血糖素使体内的肝糖元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维持血糖的浓度。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而胰岛素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11.如图是正常人体肝组织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中含有胰岛素、血红蛋白、CO2等物质

B.人体的内环境是主要由①②③组成的

C.③④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内环境

D.肝糖原的分解在②中进行

【答案】B

【解析】分析图示可知:

②表示血浆,①表示淋巴,③表示组织液,④表示细胞内液。

血浆中含有胰岛素、CO2等物质,但不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A项错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即由①②③组成,B项正确;肝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即③,C项错误;肝糖原分解发生在肝脏细胞内,即图中的④,D项错误。

【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相互关系、血糖平衡调节。

【名师点睛】本题结合正常人体肝组织结构示意图,综合考查学生对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相互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正确解答此题,需要理清脉络,建立知识网络;此外还需要与血糖平衡调节的知识建立联系。

12.下列关于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正确的是()

A.机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通过电信号的形式进行双向传导的

B.体液调节就是指通过体液传送激素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

C.免疫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都是通过它的防卫与监控功能来实现的

D.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答案】D

【解析】机体内兴奋传导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在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通过电信号的形式进行单向传导,A项错误;体液调节是指化学物质(主要是激素)通过体液的传送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B项错误;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C项错误;乙烯的合成部位是植物体的各个部位,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D项正确。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

忽略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的前提条件而误选A。

兴奋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在反射弧中的神经纤维上,因有突触存在而是单向传导的。

13.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刺激③处,该处细胞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B.若从③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④,E不能产生反应

C.兴奋在①处神经纤维的上传导速度比在②处快

D.若在④处施加一较强电刺激,图中①—⑤处只有⑤能测到兴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表现为外正内负,刺激产生兴奋后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A错误。

若从③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④,④处的兴奋仍然能向E出传导,E能产生反应;B错误。

突触上兴奋的传递要将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兴奋传递的时间较长;C正确。

若在④处施加一较强电刺激,图中①~⑤处能测到兴奋的有③④⑤;D错误。

考点:

本题重在考查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14.吃过咸的食物时,就会产生渴的感觉,产生这种感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分别位于

A.下丘脑和下丘脑B.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C.大脑皮层和下丘脑D.口腔上皮细胞和下丘脑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当人吃过咸的食物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一方面会刺激大脑皮层,产生渴觉;渗透压感受器是下丘脑,故B正确,AC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水平衡的调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5.在正常情况下,进餐后血糖浓度会相应升高。

在此过程中

A.胰岛α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

B.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也可以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

C.葡萄糖以异化扩散方式进入小肠黏膜细胞

D.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减弱

【答案】B

【解析】进餐后血糖浓度会相应升高,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A错误;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也可以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B正确;葡萄糖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小肠黏膜细胞,C错误;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不变,D错误。

16.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结构基础是突触,突触的结构包括

A.突触小体、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B.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C.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小泡

D.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突触后膜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

考点: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

17.如图是描述某种生命活动的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A代表兔同化的能量,a代表兔摄入的食物,则b、c可分别代表被下一营养级摄入和排便的能量流动途径

B.若A代表脊髓,a代表传入神经,则b、c可分别代表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C.若A为调节中枢,a为渗透压升高,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的减少和产生渴觉

D.若A代表人体B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以及记忆细胞的形成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若A代表兔同化的能量,a代表兔摄入的食物,则b、c可分别代表被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和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储存在兔体内有机物中的能量,A错误;若A代表脊髓,a代表传入神经,则b、c都代表传出神经,B错误;若A为调节中枢,a为渗透压升高,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的增加和产生渴觉,C错误;若A代表人体B细胞,a为抗原刺激,B细胞可以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以及记忆细胞的形成,D正确。

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水盐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名师点睛】每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与去路分析

消费者摄入能量(a)=消费者同化能量(b)+粪便中能量(c),即动物粪便中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能量,应为上一个营养级固定或同化能量。

消费者同化能量(b)=呼吸消耗(d)+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e)。

生长、发育和繁殖(e)=分解者利用(f)+下一营养级同化(i)+未被利用(j)。

所以有:

(1)未被利用的能量:

包括生物每年的积累量和动植物残体以化石燃料形式被储存起来的能量。

(2)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

(3)动物同化的能量与摄入量之间的关系:

动物同化的能量=摄入量-粪便有机物中的能量,即摄入的食物只有部分被同化。

(4)流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

是指被这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的全部能量。

18.可以维持酸碱平衡的无机离子是

A.K+B.Na+C.Ca2+D.HC03-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

可以维持酸碱平衡的无机离子有:

HC03-、HP042-等,故选D

19.如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体液①含有激素、尿素、氨基酸、CO2等物质

B.②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③若产生乳酸会引起①②④内pH值剧烈变化

D.①②④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答案】A

【解析】体液①为血浆,含有激素、尿素、氨基酸、CO2等物质,A项正确;②为组织液,其渗透压升高,则内环境的渗透压也升高,会刺激下丘脑,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项错误;③是细胞内液,产生的乳酸在缓冲物质调节下维持内环境①②④内pH在适宜范围内波动,不会发生剧烈变化,C项错误;①血浆、②组织液、④淋巴共同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而细胞代谢的场所在细胞内,D项错误。

【考点定位】人体的内环境

20.下图是生长激素(GH)分泌调节及作用机制图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SS:

生长抑素GHRH: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IGF-I:

生长介素(+):

促进(-):

抑制】

A.在应激刺激下,GH分泌过多可通过刺激肝脏细胞释放IGF-Ⅰ间接调节GH的分泌,这种调节机制称为反馈

B.物质A是一种神经递质,其作用于GHRH神经元时,导致该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

C.若垂体分泌的GH过多,则不仅可以促进机体生长,还可以导致血糖浓度下降

D.人体进入青春期后,由于性激素的分泌增加导致身体迅速长高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GH增多后,反过来抑制GHRH神经元和垂体的分泌,属于负反馈调节,意义为维持人体内GH含量的相对稳定,A正确;物质A是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所以为神经递质,突触后膜受神经递质刺激后,电位变化为由正电位变负电位最后再恢复为正电位,B正确;图中可知,GH会导致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量减少,所以血糖升高,C错误;人体进入青春期后,雌(雄)性激素分泌增加,促进垂体分泌GH,促进蛋白质合成和软骨形成等,所以身体会迅速长高,D正确。

21.如图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肌肉细胞缺氧时,③的pH会降低,但由于Na2CO3的调节作用,③的pH会维持不变

B.与⑤相比,③中含有的蛋白质多

C.②中的O2到达④至少需要经过3层膜,②处的O2浓度高于④处

D.②呼吸作用的终产物CO2不会引起③的pH变化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分析图示可知:

①毛细血管壁细胞,②红细胞,③为血浆,④为组织细胞,⑤为组织液。

肌肉细胞缺氧时,会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乳酸(酸性物质)来获得能量,乳酸进入血液后会引起③的pH降低,但由于NaHCO3的调节作用,③的pH会维持相对稳定,A项错误;血浆(③)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⑤)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B项正确;②(红细胞)的O2到达④(组织细胞)中,至少要穿过1层红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的细胞膜、1层组织细胞膜,即共穿过4层生物膜,②处的O2浓度高于④处,C项错误;②呼吸作用的终产物CO2溶解在水中会生成碳酸,会引起③的pH变化,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体液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2.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之一是

A.口服胰岛素B.注射胰岛素

C.口服或注射甲状腺激素D.口服胰高血糖素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治疗糖尿病应使用降低血糖的药物,即胰岛素,由于胰岛素是蛋白质,不能口服,只能注射。

甲状腺激素与胰高血糖素都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考点:

本题考查治疗糖尿病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3.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

A.体液B.血浆C.淋巴D.组织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长时间行走导致部分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大,部分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又导致组织液的渗透压增大,而使组织液增多。

考点:

本题考查组织液

点评:

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的结合,学习中要多加联系。

24.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体的大部分代谢发生在内环境中

B.内环境相对稳定时,血浆与组织液相互转化的量相等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寒冷环境下人体内环境热量的散失小于炎热环境下的热量散失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代谢是指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大部分代谢发生在细胞中,A项错误;组织液来源于血浆,大部分组织液返回血浆,少部分组织液透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毛细淋巴管内成为淋巴,所以内环境相对稳定时,血浆与组织液相互转化的量不相等,B项错误;神经元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Na+浓度比膜外低,大多数神经元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K+外流,而动作电位形成的机制是Na+内流,所以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C项正确;与炎热环境下相比,寒冷环境下,机体产热增加,散热也增加,所以寒冷环境下人体内环境热量的散失大于炎热环境下的热量散失,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代谢、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25.下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④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②④⑤

C.③④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D.若②为肝脏细胞,则①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⑤处

【答案】D

【解析】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②细胞内液而不是④组织液,A错误;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①血浆和④组织液,B错误;③④中的蛋白质不能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③的蛋白质只能进入④,被淋巴液回收,C错误;若②为肝脏细胞,则①处动脉端的氧气浓度高于⑤处静脉端,D正确.

【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组成

【名师点睛】阅读题干和题图知,本题是通过内环境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先分析题图明确①是血浆、②细胞内液、③淋巴、④组织液、⑤所在的端为静脉端,①所在的端为动脉端,然后根据选项涉及的具体内容分析综合对选项做出判断.

二、综合题

26.(每空1分,共8分)下列表格为某肌肉细胞在静息状态下,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大小(单位:

mmol/L),示意图为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引起屈肘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

离子种类

Na+

K+

其他阳离子

其他阴离子

细胞内部

10

140

a

c

细胞外部

150

4

b

d

请分析回答:

(1)从表格信息可以看出,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是由_________来维持。

(2)静息状态下,细胞内外离子浓度能维持上述水平,其主要的原因是细胞膜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种类和数量限制了离子的出入。

(3)图中神经元a产生的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形式进行传导。

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内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神经元b细胞膜上结合,使神经元b兴奋。

神经元b的神经冲动进一步引起神经元c兴奋,最终导致屈肌收缩。

(4)图中M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

(5)手指意外触到火焰引起局部皮肤红肿,是因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________________引起组织间隙液体积聚。

若手指伤口感染,可引起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抵制病菌侵害,此过程属于________免疫。

【答案】(每空1分,共8分)

(1)Na+

(2)载体

(3)局部电流(或电信号、神经冲动) 突触小泡 (特异性)受体

(4)内正外负

(5)血浆中的蛋白质和液体渗出 非特异性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表中数据可知细胞外液中钠离子浓度高,所以细胞外液渗透压是由钠离子维持的。

(2)离子进出细胞是主动运输,主要依赖细胞膜上载体蛋白和能量,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限制了其进出。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形式传导的,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内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出来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4)M是神经纤维,兴奋时膜两侧电位是内正外负。

(5)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会导致血液中的蛋白质和液体渗出,导致组织水肿,如果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对病菌的抵抗是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考点: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信息的分析应用能力。

27.糖原贮积病是由于遗传性糖代谢障碍,致使糖原在组织内过多沉积而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为低血糖等症状。

下图1为人体糖代谢的部分途径。

请分析回答:

(1)据图1可知,抑制葡萄糖激酶不仅制约糖原的合成,还会制约体内细胞的_________呼吸,使产能减少;细胞呼吸的启动需要_________供能。

(2)Ⅰ型糖原贮积病是6-磷酸葡萄糖酶基因(E)突变所致。

血糖浓度低时,正常人体分泌______(激素)增加,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给Ⅰ型糖原贮积病患者注射该激素_________(能,不能)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3)Ⅰ型糖原贮积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图2为某家族此病遗传情况家系图,在正常人中,杂合子概率为1/150。

若Ⅱ-3与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后生育一个孩子,则患病概率约为_________。

(4)某新型糖原贮积病是由磷酸酶基因(D)突变引起。

经过家系调查绘出的家系遗传图与图2一致。

研究者合成了两种探针,能分别与正常基因和突变基因相应的DNA序列互补。

此探针在一定的杂交和洗脱条件下,只要有一个碱基不匹配,就不能形成稳定的杂交链而被洗脱。

利用探针对该新型糖原贮积病家系进行检测,过程和结果如图3所示。

①体外扩增DNA时,解链的方法是_________。

②结合图2和图3分析:

该新型糖原贮积病的遗传方式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做出些判断依据的是该家系中_________个体DNA杂交检测的结果,其中Ⅰ-1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③假如Ⅲ-1和男性患者结婚,生育的孩子患新型糖原贮积病的概率是_________。

【答案】

⑴有氧和无氧ATP⑵胰高血糖素不能⑶1/900⑷①高温加热②Ⅰ—1,Ⅰ—2,Ⅱ—5XDXd③1/8

【解析】

试题分析:

⑴据图可知,抑制葡萄糖酶,则不能形成6磷酸葡萄糖,不能分解形成丙酮酸,从而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细胞呼吸的启动需要ATP提供能量。

⑵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