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测试4.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43862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科版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测试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浙科版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测试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浙科版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测试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浙科版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测试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浙科版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测试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科版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测试4.docx

《浙科版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测试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科版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测试4.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科版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测试4.docx

浙科版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4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如右上图表示用燕麦胚芽鞘做的实验,A、B不给照光,C、D照右侧光,能够向左弯曲生长的是(  )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不给照光,琼脂块不会阻挡生长素的向下运输,直立生长;B不给照光,左侧琼脂块不会阻挡生长素的向下运输,但是右侧玻璃片会阻挡生长素的极性运输,B弯向右侧生长;C没有尖端,即使照右侧光也不会感光,而右侧放含生长素的琼脂,会弯向对侧生长;D玻璃片会阻挡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不生长。

故答案选C。

考点:

本题考查生长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分析运用能力。

2.右图表示植物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的关系。

依此图回答顶端优势现象的产生是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进入图中的哪个区间的结果

A.O~A区间B.O~B区间C.进入大于OB区间D.进入大于OA区间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顶端优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部位,因侧芽对生长素较敏感,因此高浓度的生长素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所以侧芽的生长素浓度大于OB区间时则产生顶端优势现象,A、B、D三项均错误,C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顶端优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如图是对燕麦胚芽鞘的有关研究实验示意图,请你仔细分析图示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你认为下列结论最正确的是()

A.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B.合成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C.生长素的运输为极性运输D.生长素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答案】C

【解析】

4.在右侧照光的情况下,对燕麦胚芽鞘进行处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注:

云母片不透水)

A.直立向上生长的是①B.弯向光源生长的是②④

C.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③⑤D.将④放在匀速转盘上,会弯向光源生长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直立向上生长的是①,因为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正确。

B.弯向光源生长的是②④,因为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一侧多,生长素极性向下端运输,使背光一侧生长快,植物表现出弯向光源生长;正确。

C.③生长素不能运输到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⑤切除尖端,植物不能产生生长素,因此植物不生长也不弯曲;正确。

D.将④放在匀速转盘上,生长素分布均匀,植物直立生长;错误。

考点:

植物的向光性。

点评:

本题综合性强,突出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激素自身的合成受基因组控制

B.植物激素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C.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

D.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的内分泌腺产生的微量有机物

【答案】D

【解析】生物的生命活动从根本上来说是受基因控制的,A项正确;植物激素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B项正确;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C项正确;植物激素的产生,没有专门的内分泌器官,D项错误。

6.如图表示黄瓜植株上4枚雌蕊的子房发育曲线,其中甲、乙两枚[来源:

学+科+网Z+X+X+K]已经授粉,丙、丁未授粉,但在丁柱头上涂抹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其中能发育成无子黄瓜的是()

A.甲B.乙C.丙D.丁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生长素能够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自然条件下,子房发育成果实所需要的生长素产生于胚珠发育成种子的过程中;植物的子房随着发育其直径会越来越大。

甲、乙两枚[来源:

学+科+网Z+X+X+K]已经授粉,授粉后,甲的子房直径不断增大,而乙的子房直径略微增大而后减小到授粉前的水平,因此甲能发育成有子果实,乙不能发育成果实,A、B项错误;丙、丁未授粉,胚珠均不能发育成种子,丙的子房因缺乏生长素而不能发育,而丁柱头上涂抹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促进其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C项错误,D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功能和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7.下表所示为五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

促进作用-:

抑制作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激素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引起的生理效应不同

B.在果实生长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

C.表中结果说明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D.解除植物顶端优势只能采取去除顶芽的方法

【答案】D

【解析】由表格信息知:

同一种激素在植物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不同的器官起的生理作用不同,如赤霉素可促进种子发芽、引起顶端优势,但能抑制脱落、插条的生根。

A正确;从表中可以看出在果实生长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B正确;在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作用下,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C正确;摘除顶芽或施用细胞分裂素均可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D错误。

8.以下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生长素类似物合成除草剂,可清除农田和园林杂草或抑制杂草生长

B.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可能不同

C.幼根、幼芽中含较多的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不含乙烯和脱落酸

D.在细胞分裂素有效调节之下相应细胞的细胞周期缩短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高浓度的生长素能抑制生长,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利用生长素类似物合成除草剂,可清除农田和园林杂草或抑制杂草生长,A正确;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可能不同,B正确;幼根、幼芽中含较多的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也含有乙烯和脱落酸,C错误;在细胞分裂素有效调节之下相应细胞的细胞周期缩短,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9.科学家为研究激素水平与水稻穗、粒发育的关系,将水稻幼穗分化及灌浆过程划分为不同阶段,测定了水稻穗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测定结果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生长素在Ⅰ期起促进作用而Ⅱ期表现出抑制作用,说明其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B.Ⅲ~V期生长素含量降低有利于花粉形成,此阶段生长素含量与结实率呈正相关

C.由于脱落酸能抑制细胞的分裂,因此在Ⅲ期~Ⅳ期脱落酸含量逐渐降低

D.赤霉素含量在Ⅴ期后急剧增加,由此推测它可能与籽粒的结实密切相关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生长素作用的双重性指的是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所以若生长素在Ⅰ期起促进作用而Ⅱ期表现出抑制作用,说明其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A正确;Ⅲ~V期生长素含量降低有利于花粉形成,此阶段生长素含量与结实率呈反相关,B错误;由于脱落酸能抑制细胞的分裂,因此在Ⅲ期~Ⅳ期脱落酸含量逐渐降低,C正确;赤霉素含量在Ⅴ期后急剧增加,由此推测它可能与籽粒的结实密切相关,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0.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霉素能够促进细胞伸长,抑制种子萌发

B.脱落酸能促进细胞分裂、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C.细胞分裂素既能促进细胞分裂又能促进细胞伸长

D.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促进果实成熟的乙烯

【答案】D

【解析】赤霉素能够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A错误;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B错误;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不能促进细胞伸长,C错误;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促进果实成熟的乙烯,D正确。

【考点定位】植物激素的生理功能

【名师点睛】五类植物激素的比较

名称

合成部位

存在较多的部位

功能

生长素

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

赤霉素

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

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细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细胞分裂的部位

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

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

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

植物的各个部位

成熟的果实中较多

促进果实成熟

11.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都能促进细胞分裂

B.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作用效应可能相同

C.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主动运输到侧芽

D.生长素类似物不属于植物激素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赤霉素是促进细胞伸长的,细胞分裂素是促进细胞分裂的,故A错误。

生长素因为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所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作用效应可能相同,故B正确。

因为侧芽生长素浓度高,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是通过主要运输到侧芽,故C正确。

生长素类似物不是植物体内产生的不属于植物激素,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

12.黄瓜是雌雄异花植物,在花芽性别分化过程中,施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提高雌花的比例。

由此说明

A.黄瓜不同

B.生长素具有两重性的作用特点

C.生长素具有调节基因表达的功能

D.分化过程中生长素起催化作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题意,生长素影响黄瓜的性别分化,而不是黄瓜不同,故A错误;生长素影响黄瓜的性别分化,没有体现两重性,故B错误;雌花的比例变化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故生长素影响的相关基因的表达,故C正确;生长素不具有催化作用,而是起调节作用,故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3.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实际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人体没有调节作用,所以都无毒无害,可以安全地大量食用

B.幼儿食用过多的用乙烯利催熟的柿子,会过早出现性早熟

C.在小麦田中使用2,4﹣D可抑制双子叶杂草的成长

D.给未受粉的桃花喷洒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果实成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人体没有调节作用,但是蔬菜上残留的一些植物生长剂可能会影响人的健康,A错误;

B、儿童性成熟是受到性激素的调节的,而乙烯利不能表现出性激素的功能,也不参与性激素的合成,因此不会导致儿童性早熟,B错误;

C、高浓度的2,4﹣D用来除去小麦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因为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要强,C正确;

D、给未受粉的桃花喷洒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果实发育,D错误.

故选:

C.

14.下表所示为五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

促进作用;-:

抑制作用)。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种子发芽

顶端优势

果实生长

器官脱落

插条生根

生长素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乙烯

A、同一激素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引起的生理效应不同

B、在果实生长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

C、表中结果说明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涉及多种激素的作用

D、解除植物顶端优势只能采取去除顶芽的方法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由表格信息可知,同一种激素在植物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不同的器官所起的生理作用不同,如赤霉素可促进种子发芽、引起顶端优势,但能抑制器官脱落和插条的生根,A正确;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调节中均起促进作用,B正确;在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作用下,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发育,C正确;摘除顶芽或施用细胞分裂素均可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1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增高

②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组织分化

③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相同

④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A

【解析】赤霉素能够促进细胞伸长,进而引起植物增高,①正确;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发生,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发生,即二者的不同配比会影响组织分化,②正确;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不同,③错误;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能进行极性运输,但失去了重力的影响,使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④错误。

综上分析,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

【考点定位】植物的激素调节。

16.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下列激素中与这种做法相关性最大的是()

A.脱落酸B.细胞分裂素

C.赤霉素D.生长素

【答案】A

【解析】脱落酸能抑制种子的萌发,将稻种置于流动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主要是为了让脱落酸含量降低,A正确。

细胞分裂素是促进细胞分裂的,但发芽时细胞分裂素含量增加,B错误。

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在萌发时含量会增加,C错误。

生长素含量会增加,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五种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曲线及相关问题

(1)不同发育时期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数量不同,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任何一种生理活动都不是受单一激素控制的。

(3)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有的是相互促进,有的是相互拮抗。

17.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中,下列属于因变量的是()

A.扦插枝条上芽的数量B.2,4-D溶液的浓度

C.2,4-D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的时间D.扦插枝条的生根总长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在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中,自变量是2,4-D溶液浓度,因变量时生根的数量或长度,故D正确。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18.

A.图1中如果横坐标表示氧气浓度,则纵坐标能表示人神经细胞对钾离子的吸收速率

B.图2中ab段和bc段都能代表一个细胞周期

C.图3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为C对应的浓度

D.图4中B点时害虫种群抗药性个体所占百分比大于A点时的百分比

【答案】AD

【解析】试题分析:

人神经细胞吸收钾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呼吸作用,在氧浓度为0时,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提供少量的能量,细胞吸收离子的速率较慢;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氧浓度的升高,有氧呼吸速率逐渐加快,提供的能量增多,细胞吸收离子的速率加快,A正确。

一个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在前,时间长大约占90%~95%)+分裂期(在后,时间短占5%~10%),所以图2中b为分裂期,c为分裂间期,bc段不能代表一个细胞周期,B错误。

图3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单侧光能使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使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若茎背光侧为B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的生长素的浓度应低于B,C错误。

图4中,农药的选择作用淘汰了大部分不具有抗药性的个体,所以B点时害虫种群抗药性个体所占百分比大于A点时的百分比,D正确。

故选AD。

考点:

本题考查的相关知识物质跨膜运输的影响因素、细胞周期、生长素的作用原理和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19.下列与激素作用无关的实例是()

A.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

B.人舌尖触到蔗糖时感觉甜

C.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

D.饥饿时人体血糖仍维持正常水平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人体的感觉中枢是大脑皮层;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人体血糖平衡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解:

A、草莓的自然成熟是乙烯作用的结果,A正确;

B、人舌尖触到蔗糖时感觉到甜味,这是神经调节的结果,与激素无关,B错误;

C、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是生长素作用形成的顶端优势现象,C正确;

D、饥饿时人体血糖仍维持正常水平是胰高血糖素作用的结果,D正确.

故选:

B.

考点:

植物激素的作用;动物激素的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0.为探究植物生长素的作用机理,设计了图1、图2所示实验:

探究单侧光是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图1可知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从而引起胚芽鞘弯曲

B.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则说明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向光侧生长素分解了

C.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则说明单侧光将向光侧生长素转移了

D.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对胚芽鞘的弯曲生长起关键作用

【答案】A

【解析】图1中,若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则甲组和乙组的胚芽鞘都应向光弯曲生长,但乙组胚芽鞘直立生长,说明单侧光并没有将生长素分解,而是盖玻片阻挡了生长素的转移,使胚芽鞘直立生长,所以由图1可知单侧光使胚芽尖端的生长素发生了转移,从而引起胚芽鞘弯曲,A项错误;若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则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A=B,C<D,即C<A=B=D,所以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B项正确;若单侧光使胚芽尖端的生长素发生了转移,则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A=B,C<D,即C<A=B<D,所以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C项正确;由图1、图2分析可知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对胚芽鞘弯曲生长起关键作用,D项正确。

二、综合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共40分)

21.将燕麦幼苗的胚根及胚芽末端4mm切去,再将剩余的10mm胚根及胚芽每10条一组分别放入保持在25℃的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2d,下表显示实验结果:

生长素溶液的浓度

(mo1·L-1)

2d后的平均长度(mm)

胚芽

胚根

10-13

12.3

11.3

10-12

12.3

12.1

10-11

12.7

12.7

10-10

13.5

13.6

10-9

14.7

12.6

10-8

16.0

12.0

10-7

15.1

10.9

10-

6

12.2

10.0

10-5

10.8

10.0

10-4

10.0

10.0

回答下列各题:

(1)此实验的实验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要切去胚根及胚芽的尖端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要用10条一组而不是1条一组放入生长素溶液中进行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胚根、胚芽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分别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

(5)由此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有(请写出两条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生长的影响

(2)胚芽、胚根的尖端都能产生生长素,去掉后能保证所配生长素浓度不受影响

(3)较多数量一组可获得精确的平均结果

(4)胚芽为1

0-8mol.L-1胚根为10-10mol.L-1

(5)①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植物生长程度越大;超过一定浓度,生长被抑制。

②胚根对生长素需求小于胚芽

【解析】

22.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图2.

请分析并回答:

(1)生长素类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调节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中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振荡培养的目的是:

①增加溶液中的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②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均匀。

(3)图2中,浓度为O.OOl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与浓度为l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

图2中,浓度为0.1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舍弃B.修改C.如实填写

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

【答案】

(1)1

(2)氧气

(3)有促进伸长的作用减弱

(4)C重复实验

【解析】生长素是微量的一类化合物,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调节作用,观察图2可以看出1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培养,促进切断身长的效果最明显。

振荡培养可增加溶液中氧气的量,还能使切断与溶液成分混合均匀

对照试验的溶液为含糖的磷酸盐溶液,所以生长素类似物A要溶解于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切断浸泡在蒸馏水中可以减少切断自身产生的生长素的影响。

据图2,生长素类似物A浓度为0时,即为对照组,切断平均长度为7,与7比较浓度为0.001的浓度对切断有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比较,浓度为10的溶液对切断的影响是促进身长的作用减弱。

实验得到的数据要如实填写,误差大可以重复试验。

【考点定位】生长素类似物在实践中的作用

【名师点睛】据图分析,实验的变量是生长素A的浓度,因变量是切断的平均长度,其中浓度为0是对照组,其他为实验组,植物激素:

植物体内一定部位产生,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生长素的两重性,一般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23.棉花植株具有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顶端优势现象。

书本对该现象的解释是: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了侧芽的生长,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

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设计,验证这一解释。

材料用其:

正常生长的棉花植株多株.10一2mol/L生长素溶液足量,其它需要的用具自选。

方法步骤:

①取10组等量且同样大小.健壮的棉花植株

②。

③将10组棉花的顶芽全部去掉。

④。

⑤观察并记录。

预期结果:

【答案】②把10—2mol/L生长素配制成从10-10mol/L~10一2mol/L9种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