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1259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一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首尾照应的写作技巧。

2.学习本文朴实无华的语言,亲切平和的叙述方法,以及演讲稿语言的感染力。

3.体会故事中人物在言行中透露出来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运用典型事例论证中心论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人格是最高的学位”的深远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2009年11月9日,上海交通大学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刘玉祥告诉记者:

从2009年9月起,上海交通大学开始实施在“知识传授+能力建设+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下制定的新课程表。

今后,每位交大毕业生将会有三份成绩单:

一份是学业成绩单、一份是能力方面的证书、一份是对人格养成经历方面的描述。

在过分追求学位而忽视人格培养成为了大家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的今天,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人格养成的重要作用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作者提出“人格是最高学位”的论点确实具有一定的震撼力和启发意义。

二、品读探究

(一)介绍作者

白岩松,1968年出生,蒙古族。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曾获“中国播音与主持”大奖特等奖、“中国金话筒奖”。

2000年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他的主持节目风格深刻而不呆板,活泼而不媚俗,告别了简单播报与表演形式,成为新一代电视人的代表之一。

2004年,他以《人格是最高的学位》荣获全国新闻界“做人与做文”演讲比赛特等奖。

(二)解题

学位,是衡量人们学识的重要标尺,有学士、硕士、博士等;人格,是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

健康的人格包括乐观、积极、自信、宽容、善良、诚信等。

具备什么样的人格,也就决定了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和价值目标。

(三)理清结构和分析内容

演讲稿的结构分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纵观全篇,结构严整,脉络清晰,论点鲜明,论据感人,论证合理。

1.理清结构

开头:

用卡萨尔斯的一段话引出论题,隐含了“人格是最高的学位”的论点。

主体:

用季羡林、冰心的三个故事,论证论点。

结尾:

联系自身实际,呼应论点。

2.分析内容

论题——以讲故事的方式引出大提琴家卡萨尔斯的一段话:

“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而大写的音乐人,再然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这段话作为论题。

论点——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作者在点出论题后,并没有立即说理,而是继续讲叙三个小故事,引导听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演讲者的观点。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这一论点是在讲完第二个故事后亮出的,它像一条红线贯穿全文。

论证——讲述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可命名为:

“季老为新生看包”

故事开头并没点明“老人”身份,只用了“爽快”、“尽职尽责”等词语表现了“老人”的平易和守信,直到开学典礼上,才让这位新生和听众知晓看包人原来是学校副校长,效果有如石破天惊。

北大副校长季羡林为新生看行李的故事具有极大的震撼力,它使演讲者对做人的认识猛然升华,他强烈感到:

“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演讲的主旨便在听众的惊愕中“闪亮”推出。

第二个故事可命名为:

“冰心老人的博爱”

说是故事,其实仅是作者与她的一问一答。

八个字的回答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冰心老人穷其一生,播撒关爱,在生命靠近终点时还眷顾着苍生,这是何等的博爱!

世纪老人掷地有声的答话拉近了我们和历史、传统的距离。

世纪老人爱心不老,她所独具的人格魅力也应该作为传统由我们继承。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的演讲主旨至此得到进一步深化。

第三个故事可命名为:

“人格魅力的投影”

一批刚入校的年轻人相约去看季老而又怕打扰自己所崇敬的老人,便在他门前的地上写下问候话语,然后满意离去。

故事清晰感人,画面美丽悦目!

取譬于北大伯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作者以揣测代推论:

“在季老家门口的问候语中,是不是也有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呢?

演讲者在这里要告诉听众的是:

季老之所以能赢得学生们的深深崇敬和爱戴,是因为他形如高塔的人格。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的论点经过三层论证,至此也象高塔那样稳稳矗立。

作者采取以事明理的方式,通过几个名人真实生动的故事,引领听众去思考,去感悟,水到渠成,“人格是最高的学位”这一观点自然就在听众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结论——套用名言结尾。

演讲者联系自身实际,套用卡萨尔斯名言“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有个优秀的新闻人,再然后是自然地成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作为自己的结论呼应论点。

演讲在首尾照应中结束。

三、小结升华

这篇演讲稿结构严谨,条理清晰,选材以小见大,列举了卡萨尔斯、季羡林、冰心等名人的平凡小事,论证了大的道理。

语言朴实无华、亲切平和,却寓意深长,感人至深,使我们深刻感受“人格是最高学位”的道理。

人格的力量是无形的,人格的能量是无限的,能穿透我们的心灵,感动我们,影响我们。

四、布置作业

1.讨论:

健康人格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2.课后【研读探究】一、二、三题

五、相关资料

季羡林介绍

季羡林,我国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名誉副主任,中科院院士。

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佛学家、作家。

精通12国语言。

其著作已汇编成《季羡林全集》。

1911年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官庄。

6岁入私塾读书。

10岁开始学英文。

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产生兴趣。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修习德文。

1934年,清华毕业后到山东省立济南高中教国文。

1935年,作为交换生赴德留学。

1936年,在哥廷根大学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学,学梵文、巴利文。

选英国语言学、斯拉夫语言学为副系,并加学南斯拉夫文。

1941年,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至1983年,回国任北大东方语言文学系系主任。

“文革”中受到“四人帮”及其北大爪牙的残酷迫害。

“文革”结束后复出,继续担任北京大学东语系主任,并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

曾是第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1988年,任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并以学者身份出访多国。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本世纪初,对文化、中国文化、东西方文化体系、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21世纪的人类文化等重要问题,在文章和演讲中提出了许多个人见解和论断,在国内外引起普遍关注。

2003年,因身体原因住进301医院,即使在病房里,每天仍坚持读书写作。

住院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3年9月9日、2005年7月29日、2006年8月6日、2007年8月3日和2008年8月2日先后5次前往北京301医院看望季羡林先生。

2009年7月11日上午9时在北京301医院辞世,享年98岁。

琴系人生——大提琴家卡萨尔斯

1876年,卡萨尔斯出生于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在后来卡萨尔斯长达97年的人生历程中,他完善了大提琴的演奏技巧,提升了大提琴的音乐地位,并发现了巴赫失传已久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总谱,最终卡萨尔斯成为了大提琴音乐艺术的一代宗师。

同时,由于西班牙国内局势动荡,卡萨尔斯多年处于流亡的状态,而他所表现的对于和平的向往,以及人道主义精神也都受到了世人的敬仰。

现在,巴赫的六首《大提琴无伴奏组曲》被称为是大提琴作品中的绝对经典,但是这部巴赫写于18世纪初期的作品,直到19世纪末期才被一个叫做卡萨尔斯的少年完整的发现。

当时,巴赫的这套无伴奏大提琴组曲还不为世人所熟知,它只是零零散散地被人们演奏,有时是钢琴改编版,有时则加上钢琴伴奏。

卡萨尔斯在13岁发现巴赫6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总谱之后,经过12年的练习和研究,在他25岁时,才公开演奏了其中的一首,随即震惊世界乐坛。

卡萨尔斯不仅让人们重新听到了巴赫的音乐,并且试图通过自己独特的演绎改变人们对于巴赫传统的看法。

卡萨尔斯说:

那时,巴赫的这些作品被看作是冷冰冰的学院派的东西,可是,听到这些组曲闪烁着最诗意的光辉,谁还能把巴赫视为冷冰冰的呢?

在战争年代,卡萨尔斯对自由和平的向往受到了人们的尊敬,罗曼•罗兰把卡萨尔斯称作“保持着人道主义和始终为大众捍卫人类信念的伟人”。

而作为一位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也受到推崇,一位评论家认为卡萨尔斯的演奏技巧如此完美,以至于让听众忘记了技巧的存在。

卡萨尔斯则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尊重音乐。

卡萨尔斯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大提琴演奏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指挥家。

在指挥台上,卡萨尔斯独特的个性展露无遗。

通常情况下,他是非常和善的,在指挥之前他会拥抱6,7个甚至是20位乐队成员,以表示友好。

但是当卡萨尔斯听到乐队走调时,就会变得怒不可遏,甚至会对着乐队大喊大叫:

我是一个烦人的老头。

卡萨尔斯在从事大提琴演奏,指挥工作的同时,还在从事着教育工作,在他的学生中,包括著名的大提琴家艾森伯格,卡萨多等等。

他身为大提琴艺术的一代泰斗,很多著名的后辈演奏家都受到过他的指导和帮助,比如罗斯特罗波维奇、杜普蕾,甚至马友友。

1971年,为表彰卡萨尔斯的贡献,联合国授予他和平勋章。

在联合国举行的音乐会上,卡萨尔斯动情的回忆起他的故乡——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并演奏了他非常心爱的一首故乡的民歌《百鸟之歌》。

卡萨尔斯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这些为他的音乐和人生凭添了很多的亮色。

他说,我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欣赏大自然,然后就是巴赫的音乐。

就像对待任何一个人那样,我对待音乐的态度是圣洁的。

卡萨尔斯于1973年10月22日去世,终年97岁。

附:

【研读探究】参考答案

一、见教参“理清结构和分析内容”部分。

二、1.“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这是冰心的一句名言,也是她一生坚持的信念。

这位在80年前“五四”运动爆发那一天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老人,心中对芸芸众生的关爱之情,融入她近八十年的文学创作之中,洋溢在她七百万字的作品的字里行间。

冰心已逝,但这份爱却成为一种力量永存人间!

2.季羡林、冰心这样真正的大家是如此平和、谦卑,反而是有些人会因为一点点成绩自以为是,得意忘形。

作者对照大家反省自己,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对自己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三、开头通过一个年轻人向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的故事,引出论题,隐含了“人格是最高的学位”的论点。

然后荡开笔墨,讲自己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季羡林、冰心等老人的动人事迹,感受到老前辈人格的高尚,最后联系自身实际,照应开头的故事:

于是,我也更加知道了卡萨尔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意。

演讲者运用了首尾照应的技巧,前呼后应,大开大合,使整个演讲内容高度集中,结构严谨缜密,浑然一体,使听众对主题的认识不断深化,引起了听众心中强烈的共鸣。

洪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