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命题规律及做题方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0489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命题规律及做题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命题规律及做题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命题规律及做题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命题规律及做题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命题规律及做题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命题规律及做题方法.docx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命题规律及做题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命题规律及做题方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命题规律及做题方法.docx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命题规律及做题方法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命题规律及做题方法

【教师寄语】方法就是效益,思想就是能力

课时

高考考点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孔子;柏拉图;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孙中山;甘地;凯末尔;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牛顿、爱因斯坦

【备考方略】

  1.命题特点

全国卷《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命题不拘泥于考纲所列出的考点,其规律是以历史人物为切入点,通过新材料,创设新情境,综合运用必修和选修的知识,侧重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题目设问的角度来看,命题者更多关注历史人物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活动及其作用,对历史人物的不同评价及其依据。

2.复习方法

注意人物史学习方法的规律性总结,掌握分析评价人物的一般规律;注意不同类型人物的归类总结,对历史人物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以及不同历史阶段得到的不同评价进行分析;注意与必修内容的联系,实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综合分析问题,学会举一反三。

【方法指导】

一、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关键是要把握线索。

一是以“事迹分类”为线索;

二是以“时间分期”为线索。

(如图所示)

                                        

 

分述如下:

 1.分类法:

即把历史人物一生重大事迹分类归纳评述的方法,古代帝王事迹大多适用此法。

一般可分为:

①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措施)②经济(实行宽舒政策,发展生产)③民族关系④对外关系⑤文化等方面。

【例1】“评价汉武帝”

线索提要:

①政治上:

a、颁布推恩令,削夺大批王侯爵位,解决王国问题;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统一和政治统一。

②经济上:

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开凿六辅渠、白渠,治理黄河。

③民族关系上:

a、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b、派张骞出使西域;

c、派人在西南设郡县。

④文化上:

在中央设太学,郡国设学校。

【例2】“评价李鸿章”

线索提要:

①参加洋务运动: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设立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创建北洋水师。

②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组建淮军,伙同戈登洋枪队进攻太平天国控制的苏州、常州。

③投降卖国:

a、中法战争中奉行“未可与欧洲强国轻言战事”政策,致使马尾海战中福建水师损失惨重,战后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进一步打开了西南门户;

b、甲午中日战争中,奉行“避战自保”方针,推行“保舰”政策,致使威海之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战后又订《马关条约》;

c、1896年同沙俄订立《中俄密约》出卖东北主权。

2.分期法,即把历史人物的活动纳入各个历史时期加以叙述、评价的方法。

近代史上人物大多适用此法。

【例3】“评价孙中山”

线索提要:

①辛亥革命前:

a、创建革命团体兴中会;

b、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c、制定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d、领导镇南关起义和黄花岗起义,冲击封建统治。

②辛亥革命中:

a、1912年元旦,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b、发布《告各友邦书》承认不平等条约,不敢反帝;

c、颁布《临时约法》。

确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d、妥协退让,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位,使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③辛亥革命后:

坚持民主共和,反对专制复辟。

a、1913年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

b、1914年建立中华革命党,1915年发动护国运动;

c、1917年发表《讨逆宣言》,反对张勋复辟;

d、1917年秋发动护法运动,反对段祺瑞独裁统治;

e、1919年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

由于资产阶级局限性,孙中山没有广泛发动群众,而只依靠一派军阀打另一派军阀,屡次革命大多以失败告终。

④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a、在中共和苏联帮助下,决定改组国民党,与中共合作;

b、1924年1月召开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

c、1924年5月建立黄埔军校。

二、评价历史人物应该注意的几个基本观点

1.决定历史发展的不是某个英雄人物而是人民群众。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促进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

任何夸大个人的决定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例4】恩格斯指出的:

“如果没有这种自耕农和城市贫民,单单资产阶级决不会把斗争进行到底,也决不会把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

”试结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具体史实分析这一观点。

思路提示:

分析人民群众在英国革命中作用的表现,如支持新议会代表、保护议会、保卫首都、新模范军等。

【例5】陈寿《三国志》中桥玄曾这样评述曹操:

“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试结合东汉末年有关史实评述这一观点。

思路提示:

①分析东汉末年社会状况说明乱世需出英才;

②曹操的主观努力使他得以统一北方,说明他确是“命世之才”;

③以曹操力图统一而南征失败说明他的作用有限;

④陈寿观点错在夸大了个人的作用。

2.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人物作用的辩证关系的观点。

马克思曾指出:

“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

”就是说历史发展有自己的必然规律,而个别英雄人物的出现只是历史发展的一定时期的产物。

【例6】恩格斯说:

“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岛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

但是,假若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

”试结合18世纪法国的具体史实分析恩格斯这一观点。

思路提示:

①热月政变后法国政局动荡,资产阶级要求建立强有力政权保障利益;

②拿破仑个人才能,发动政变夺权;

③因此拿破仑上台是法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历史的需要。

但是,不可否认,我们在强调“时势造英雄”时,也必须让学生明白,当历史处于紧要关头时,个别英雄人物的决策和行动可以改变历史的航程,在历史的转折关头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正如恩格斯指出的:

“马克思主义一点也不否认卓越历史人物的作用,或者说,一点也不否认人民创造历史,……正是人民创造历史,但是只有当他们正确地认识他们所碰到现成条件时,只有当他们懂得怎样改变这些条件时,他们才能创造历史。

【例7】试结合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有关史实,评述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关键时刻的作用。

思路提示:

①1927年“八七”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

②领导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③长征途中提出改变去湘西,转向贵州进发的主张,遵义会议上努力纠正“左”倾错误,挽救了革命;

④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

⑤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使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历史发展规律和个人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

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任何一个人的活动总要受到规律的制约。

马克思说: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

”不仅个人而且人民群众也只能遵循历史发展规律来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如果违背规律则必将被历史遗弃。

【例8】有人认为“如果没有希特勒、墨索里尼的狂妄野心,善良的欧洲人就不可能卷入那场可怕的令人胆颤心惊的战争。

可见,人类历史的道路是由人们的动机、欲望和实现这种欲望和动机的努力决定的。

”试结合有关史实评析这一观点。

思路提示:

①观点错误;

②分析“二战”起因说明爆发的必然性;

③观点错在过分夸大个人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在强调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的同时,也要明白个人主观意志对历史发展的能动作用,有时甚至起扭转历史航向的作用,片面夸大规律的决定作用而否认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将会犯历史唯心主义“归诸于天命”的错误。

【例9】清朝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

“是宋之为国,始终以和议而存,不和议而亡,盖其兵力本弱,而所值辽、金、元三朝皆当勃兴之运,天下所兴,非人力可争,以和保邦,犹不失图全之善策。

”结合你对宋与辽、金、夏议和原因的认识,分析评论这一观点。

思路提示:

①观点错误;

②议和原因在于两宋政治腐败,无心抵抗;

③宋朝兵力并不弱,曾多次击败辽、金、夏的进攻;

④错误在于没有看到议和的本质原因,所谓“天下所兴,固非人力可争”是一种唯心史观,看不到本质,只能归于天命)

4.历史人物的阶级局限性观点。

历史人物是时代的产物,他们的活动必然受到时代制约。

在阶级社会中,他们还要受到其所在阶级的局限,他们的主观愿望、实际行动都是他们阶级属性的集中反映,因此,不可避免地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在反对旧制度即封建制甚或奴隶制时表现出一定的革命性,但他们的资产阶级属性决定他们只会为资产阶级利益着想,而绝不会为人民群众谋福利。

如克伦威尔领导反封建斗争,但又实行独裁统治;华盛顿领导反殖民统治斗争,但又保留种族歧视弊端;罗伯斯庇尔完成反封建任务但没有满足农民无偿分配土地要求,且又限定工人最高工资等等,都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两面性,而这正是他们的阶级局限性。

5.具体历史情况具体分析的观点。

历史人物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总会涂上一层鲜明的时代色彩,他们的主张和行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大都会表现出一定的倾向,而且随着历史背景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动纲领、行为方式。

因此,历史唯物主义要求我们要把他们的行动放到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评价。

【例10】陈赓曾在广东国民政府第二次东征时救过蒋介石,但在1942年延安整风时,康生不满地对他说:

“当年如果你不救蒋介石的命,不就可以少打这么多仗吗?

”陈赓回答:

“当年如果蒋介石死了,不就成了烈士了吗?

”试史论结合地评论他们的观点。

思路提示:

①陈的观点正确,康的观点错误;

②1926年前的蒋介石是一副革命者的面目:

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1926年制造中山舰事件才开始暴露了反革命野心;

③康生的错误在于没有具体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

千秋功罪,后人评说。

要对每个历史人物作准确全面的评价,实在是一大难事。

但只要我们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定能在历史人物学习上取得良好成绩。

6.正确处理道德评价和历史评价的关系

不能用一些过时的或抽象的道德标准来评价历史人物,也不能用现在的道德观去苛求古人,而应着眼于他的历史作用。

如有人把曹操说成是“汉贼”,就是从封建正统的道德观出发,用道德评价取代历史评价,是错误的。

【重难突破】

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和方法

1.全面性原则:

坚持两点论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应从积极性和消极性、进步性和反动性、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等方面全面评价。

2.阶段论和方面论结合的原则:

从纵的关系上,历史人物有时间段上的划分,从不同阶段上作出不同评价;在横的关系上,历史人物又具有多重性,如有的人物是英雄与暴君集于一身,评价时应采用方面论的方法。

3.发展性和长远性原则:

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角度去评价,从是否顺应历史进步潮流、是否体现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等角度去评价。

4.主流性原则:

要分清历史人物的主流与支流,政治活动与个人生活方面的差别,不能以偏概全,不能以个人道德标准代替历史进步的标准。

5.适度性原则:

评价历史人物不能标新立异,不能违背主流学术观点,不能违背一般人的善恶标准。

6.阶级性原则:

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段的观点与阶级分析的方法,但反对贴阶级标签,反对苛求古人。

7.实践的原则:

从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实践效果好坏及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等角度评价。

【巩固练习】

1、请按“事迹分类法”评价拿破仑。

线索提要:

①资产阶级政治野心家:

②大资产阶级的代表:

③资产阶级军事家:

2、请按“时间分期法”“评价毛泽东”。

线索提要:

①中共创立时期:

②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大革命时期):

③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④抗日战争时期:

⑤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真题演练】

【例1】(2016全国Ⅰ)[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郑板桥,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

他从小生长在农村,历经康、雍、乾三代。

郑板桥提倡“文必切于日用”“笔墨之外有主张”,反对“皆拾古人之唾余”。

他说:

“千古好文章,只是即景即情,得事得理,固不必引经断律。

”郑板桥一生最爱画兰、竹、石,其画构图简单、主题鲜明,诗、书、画、印完美结合。

他尤喜画竹,曾在一幅画作上题诗说: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的诗画极富生活气息,深受时人喜爱。

他晚年靠卖画为生,曾题诗云:

“画竹多于买作钱,纸高六尺价三千。

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板桥画作的艺术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郑板桥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以及理解分析问题。

(1)问,郑板桥绘画艺术的特点要根据材料前三句以及明清时期的文化特点进行概括。

(2)问,首先根据所给材料确定历史背景的时间,然后结合康雍乾时期中国的政治状况、经济状况、“经世致用”的思想等方面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个性鲜明;借物抒情,以形表意;

画风题材生活化、写实化;

多种艺术形式完美结合。

(2)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

江南社会的世俗化;

“经世”思想的发展。

【例2】(2016全国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蔡元培在德国留学期间,发现德国大学校长和各科学长都是每年更迭一次,由教授会公选。

1916年底他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

此前的北大,校长独揽大权,一切校务都由校长与学监主任、庶务主任等少数几个人办理,连各科学长也无权与闻其事。

蔡元培接任校长后,设立评议会作为全校的最高“立法”机构,凡大学“立法”均须评议会通过;同时,它又是全校最高权力机构,凡重要事项经评议会审核通过才能付诸执行。

评议会由评议员组成,校长是当然的议长,评议员包括各科学长、主任教员和各科教授。

此后,蔡元培又组织选举产生各学科教授会,规划各学科的教学工作。

他聘请教员不拘一格,不问思想流派,只问学问能力。

1919年3月,《东方杂志》载文称蔡元培“使数年来无声无臭生机殆尽之北京大学挺然特出,褒然独立……学风丕振,声誉日隆”。

——据周天度《蔡元培传》

(1)根据材料,指出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推行校务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京大学校务改革的特点,并评价蔡元培的贡献。

【解析】第

(1)问根据材料 “蔡元培在德国留学期间,发现德国大学校长和各科学长都是每年更迭一次,由教授会公选。

1916年底他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

此前的北大,校长独揽大权,一切校务都由校长与学监主任、庶务主任等少数几个人办理,连各科学长也无权与闻其事”分析。

(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设立评议会作为全校的最高‘立法’机构……它又是全校最高权力机构……评议员包括各科学长、主任教员和各科教授……他聘请教员不拘一格,不问思想流派,只问学问能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小问放在新文化运动这一背景下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

(1)原因:

北大原有管理体制存在严重弊端;蔡元培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善于借鉴国外教育管理经验。

(2)特点:

成立相应管理机构,权力下移;教授治校;兼容并包。

贡献:

力倡并推行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推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

【考点延伸】

历史人物研究的价值

就社会对人物个体的认识和评价来说主要有七大价值:

(1)认识价值:

人物研究对获得客观历史的科学认识、遵循和把握历史的客观规律具有重大意义。

(2)政治价值:

人物研究和评价可以达到获取或巩固某个集团或个人的政治地位的作用。

(3)思想价值:

人物研究需要对个人的思想、学术和理论作综合认识和评价,这对于批判地汲取其合理的思想并进一步发扬光大或吸取其教训具有重要意义。

(4)历史价值:

人物研究和评价可以使一些历史上复杂的被歪曲的人物得到客观公正的结论,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保存和反映客观的历史状况。

(5)教育价值:

历史人物研究和评价可以使人们得到实际的启迪和教训。

(6)使用价值:

人是生产力的核心因素,作为人物个体,其对他人和社会具有极大的使用价值。

(7)欣赏价值:

通过人物研究和评价可以得到文学、艺术和心理等诸多精神的享受。

【真题演练】

【例3】(2016全国Ⅱ)[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随着唐朝的发展,由少数民族将士组成的“蕃兵”“蕃将”,成为唐朝开边拓土的重要力量。

高丽人高仙芝出身于将门之家,唐玄宗开元后期出任安西副都护,镇守西域。

天宝六年(747),高仙芝率一万骑兵,历经艰难险阻,长途奔袭阻断西域商路的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境内),俘其国王。

经此一役,“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

天宝八年(749),高仙芝以石国(依附于唐朝的西域小国)不守蕃属之礼为由,率军征讨,大肆杀掠,掠得大量金银珠宝,“皆入其家”。

石国王子召引大食(阿拉伯帝国)军队进攻唐安西四镇,与高仙芝率领的唐军战于怛逻斯城(在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唐军大败。

自此,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高仙芝的功过。

【解析】第

(1)问,提取材料信息“唐朝的发展”“由少数民族将士组成的‘蕃兵’‘蕃将’”并结合唐玄宗时期的对外政策、对外贸易、边疆政策与用人政策等分析回答。

(2)问,从直接与间接两个方面来回答其功过,可以从对唐朝统治、丝绸之路、开拓西域等角度来回答。

【参考答案】

(1)强大的综合国力;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对外贸易繁荣;积极的边疆政策;开放的民族政策与用人政策。

(2)维护唐朝统治;为丝绸之路的畅通与西域稳定作出过贡献;个人贪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唐朝的西域开拓。

【历史人物的认识的影响因素】

①评价者的政治立场、知识基础、生活经验、主观情绪、价值取向、个人好恶等;

②特定时代的思维水平和思维方式;

③新材料的发现和解密;

④现实政治的需要;

⑤新的史学研究方法;

⑥人物经历的复杂性; 

【巩固练习】

 (湖北省八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蒋介石生于1887 年,逝世于1975 年4 月5日,活了88 岁。

他一生经历了近、现代中国的许多大事。

……在部分人的口中、笔下,他被神化、美化为千古完人,光同日月,“高勋盛德”,“光华流泽”;但是,在另一部分人的口中、笔下,他则被鬼化、丑化为人民公敌、元凶首恶、民族败类、千古罪人。

两种情况,简单的捧和骂,都背离蒋介石的实际,造成其本相的迷失,因此需要寻找……

廓清迷雾,寻找真实的蒋介石,正确评价其功过是非,揭示其本相,对于正确认识历史上的国共关系,正确认识和书写中国近代与现代的历史,有其必要;对于建立两岸的和平关系,实现中华民族的和解与和谐也有其必要。

时至今日,距离蒋氏去世已经30 多年,距离当年国共大战、生死搏斗的年代也已快到60 年,尘埃早已落定,各种恩怨都已化为历史陈迹。

人们全面掌握资料,综合蒋氏一生的前前后后、方方面面,对其做出比较科学、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已有可能。

——杨天石《找寻真实的蒋介石:

蒋介石日记解读》

(1)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蒋介石对近代中国的贡献。

(8分)

主要活动:

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领导北伐,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1928年,结束晚清以来的分裂,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民族工业较快发展;

领导中国抗战,赢得了中国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参加组建联合国,使中国位列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

在台湾地区实行土改,发展了台湾经济;

晚年坚决反对台独,坚持一个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一点2分,答出4点即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7分)

①评价者的政治立场、知识基础、生活经验、主观情绪、价值取向、个人好恶等;

②特定时代的思维水平和思维方式;

③新材料的发现和解密;

④现实政治的需要;

⑤新的史学研究方法;

⑥人物经历的复杂性;等等。

(1点2分,答出4点给7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