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备战高考历史之纠错笔记系列原卷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0464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5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4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备战高考历史之纠错笔记系列原卷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专题04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备战高考历史之纠错笔记系列原卷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专题04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备战高考历史之纠错笔记系列原卷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专题04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备战高考历史之纠错笔记系列原卷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专题04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备战高考历史之纠错笔记系列原卷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04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备战高考历史之纠错笔记系列原卷版.docx

《专题04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备战高考历史之纠错笔记系列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4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备战高考历史之纠错笔记系列原卷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04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备战高考历史之纠错笔记系列原卷版.docx

专题04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备战高考历史之纠错笔记系列原卷版

易错点1不能准确区分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

陈旭麓:

“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

”陈旭麓先生评价的这场战争

A.开始了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的历程

B.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进程

C.改变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性质

D.形成了列强公开策划侵略中国的同盟

【错解】A或B或D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准确解读材料,并对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的特征不能准确的把握。

【正解】C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可以判断出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使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C正确;中外反动势力开始了公开勾结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故A错误;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进程是甲午中日战争,故B错误;形成了列强公开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故D错误。

易错点击

全面理解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

1.概况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世纪30年代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时间

1840年:

道光二十年、庚子年

1856年:

咸丰六年、丙辰年

1894年:

光绪二十年、甲午年

1900年: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年

1937年:

民国二十六年、丁丑年

目的

获取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获取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瓜分中国

占领中国

通商口岸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天津条约》增加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

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其他称谓

西方称为商业战争

亚罗号战争、英法联军之役

西方称为第一次中日战争;日本称为日清战争

庚子国变

西方称为第二次中日战争

交战区域

东南沿海

东南沿海、京津地区;联军攻占北京

朝鲜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

京津地区;联军攻占北京

东北、华北、华中、华南;日军占领南京

焦点人物

林则徐

咸丰帝

邓世昌、李鸿章、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瓦德西

蒋介石、毛泽东、李宗仁、彭德怀

列强态度

追随英国

联合侵华

默许、纵容日本;之后夺取权益

相互勾结

由纵容日本到支持中国

2.认识

(1)从起因上看,与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和程度紧密相关,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

(2)从发动者上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地域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反映了国际关系由欧洲为中心到向两侧转移的变化。

(3)从列强侵华的目的上看,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济利益。

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

(4)从列强侵华的影响上看,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

一方面,造成了中国的贫穷落后,阻碍了中国民主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冲击了中国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扩大了中外交流的范围和规模,客观上有利于近代社会的发展。

即时巩固

“朕今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口,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

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

”清朝颁布的《宣战诏书》针对的是

A.英国武力占领香港岛

B.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C.日本袭击清军运兵船

D.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近畿及山东等省”可以看出战争发生在北方。

香港岛、广州在地理位置上不符合,排除A、B两项;C项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发生在朝鲜海域的丰岛海战,并非在中国境内,也不符合“五尺童子”参战的史实,排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主要发生在京津地区,符合材料中“近畿及山东等省”,且“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符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义和团的抗争史实,所以D项正确。

易错点2不能全面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李剑农在《中国近百年政治史》中写道:

“因为太平军所占领的,只有各都会城镇;纵使有些乡区地方,也在他们的政令管辖之下,但当军事扰攘之时,人民心理对太平军尚怀反感;这种制度,实无施行的可能。

”这段材料

A.体现了农民阶级反封建的愿望

B.反映该制度无法施行的客观因素

C.表明该制度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揭示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

【错解】A或C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准确解读材料理解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

A尽管符合史实,但与材料不符。

C项与材料意思不符。

【正解】B

【解题思路】材料“人民心理对太平军尚怀反感;这种制度,实无施行的可能”,说明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纲领并没有走向下层民众,这是导致失败的客观原因,B正确;材料没有说明太平天国反封建信息,A错误;C明显与材料不符合;D不符合材料主旨。

易错点击

该典例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解,复习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天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内容,同时也应掌握农民阶级发起的义和团运动的相关知识。

一、图示法解读太平天国运动

二、正确看待义和团运动的口号

1.“灭洋”体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触及了时代救亡的主题,但也带有盲目排外的色彩。

2.“扶清”具有爱国主义色彩,但将“中国”和“朝廷”“大清”等观念混同,对清政府的阶级本质认识不清,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三、全面认识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受到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具有革命性,在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即时巩固

由于这场战争,江、浙及赣、皖、鲁一带官绅商贾为避兵祸,竞相逃往上海,上海的外国人和中国富商把值钱的东西放在船上随时逃跑,英法租界的洋人组建防御工事和巡逻队保护自身的安全。

这场“战争”指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北伐战争

D.淞沪会战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这场战争波及江、浙及赣、皖、鲁及上海地区,使官绅商贾和外国人感到害怕,太平天国运动从广西发生,波及江、浙及赣、皖、鲁及上海,这场农民运动也威胁了官绅商贾和外国人的利益,故A正确;义和团运动主要在山东和直隶地区,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北伐战争并没有打击商贾利益,且主战场在湖北、湖南、江西、闽浙,不符合材料,故C错误;淞沪会战在上海地区,也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错误。

易错点3不能准确区分《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记述:

“恳自今而后,可断则断,不宜断者付小弟掌率六部等议定再献,不致自负其咎,皆所以重尊严之圣体也。

或更立一无情面之谏议在侧,以辅圣聪不逮。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是天国早期的施政纲领

B.带有明显的空想色彩

C.严厉批评天王独断专行

D.包含一定的民主意识

【错解】A或B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准确把握《资政新篇》而误选B。

《资政新篇》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

【正解】D

【解题思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的施政纲领,早期的是《天朝田亩制度》,故排除A;材料主要讲述了洪仁玕建议天王不易决断的事务应采用的方法,而这一方法是切实可行的,故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洪仁玕对天王的批评,反而体现了对天王权威的维护,故排除C;依据“可断则断,不宜断者付小弟掌率六部等议定再献”可知,洪仁玕的主张包含一定的民主意识,故选D。

易错点击

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编》的考查的方式和内容有很多,但是主要还是两者的主要内容、局限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展开,这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应该引起重视。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比较

项目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产生背景

太平天国走向全盛时期

太平天国走向衰落时期

经济主张

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主张实行公有和绝对平均主义,实质上是一种空想,与当时社会发展潮流相违背

主张保护私有财产,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用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符合社会发展潮流

群众基础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无法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作用

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

未能付诸实施,对太平天国运动无直接影响

时代特点

标志着中国农民战争水平达到最高峰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关系

《资政新篇》继承了《天朝田亩制度》反封建的一面,弥补了《天朝田亩制度》在社会改革方面的空想性和落后性

即时巩固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废除买卖婚姻。

太平天国曾提倡“一夫一妇”制。

但是,洪秀全、杨秀清等领导人仍沿袭历代帝王的妃嫔制。

这说明太平天国

A.政治主张具有矛盾性

B.坚持自由平等的民主观念

C.不具有反封建的意义

D.没有摆脱封建思想的影响

【答案】D

【解析】材料“废除买卖婚姻”“领导人仍沿袭历代帝王的妃嫔制”表明太平天国运动在一定程度是反封建,但却没有摆脱封建思想的影响,故D项正确,A、C两项错误;材料“领导人仍沿袭历代帝王的妃嫔制”说明B项错误。

易错点4不能全面把握辛亥革命的影响

辛亥革命前,民间家中几乎都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到民国时期很多人家中却改作“天地国亲师”,甚至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亦如此。

这一变化反映了

A.辛亥革命影响日益广泛

B.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C.新文化运动推动的结果

D.近代国家观念正逐步地形成

【错解】A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准确理解辛亥革命的影响而错选A。

辛亥革命的影响很有限,A项与所学史实不符。

【正解】D

【解题思路】从材料的时间范围看,A、C两项均不符合;B项说法过于绝对化,且材料并未体现,排除;“君”到“国”的变化,反映出近代中国社会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已经深深地影响到民间风气习俗的变革,说明近代国家观念已经在民间悄然形成,故D项正确。

易错点击

运用多种史观评价辛亥革命

1.从革命史观看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

2.从现代化史观看

辛亥革命是一次深刻的现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现代化。

孙中山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

3.从整体史观看

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世界(首先是亚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已紧密相联。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放眼看世界的伟大智者。

4.从文明史观看

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表现尤为突出。

它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果;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物质文明也取得重大成果。

5.从社会史观看

以剪发辫、废除跪拜礼和大人、老爷等称号的移风易俗举措使得国民面貌焕然一新。

即时巩固

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未经呈交参议院审核即行通过《暂行报律》三章,引起报界的强烈反对。

孙中山对此指出:

“民国一切法律,皆当由参议院议决宣布,乃为有效。

该部所布暂行报律,既未经参议院议决,自无法律效力。

”这一事件反映了

A.辛亥革命后立法制度混乱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孙中山对法治信念的执著

D.分权制衡体制基本形成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报界和孙中山均反对非参议院议决宣布之法律,说明辛亥革命后立法制度比较清晰,故排除A,选C;材料无关民主共和观念问题,排除B;材料中立法行政存在乱象,故排除D。

易错点5不能全面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1年10月16日,湖北军政府颁布《中华民国鄂州约法》规定:

“鄂州政府由都督任命的政务委员、议会、司法等部分构成;人民一律平等,有言论、集会结社、通讯、信教、居住等自由;都督由人民公举,任期三年,连任以一次为限;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标志着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B.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精神基本一致

C.建立了与英国相同的政体

D.依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基本原则制定

【错解】A或C或D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准确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及体现的精神。

【正解】B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可知,《中华民国鄂州约法》体现了人人平等、天赋人权、分权制衡等思想,结合选项可知,《中华民国鄂州约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精神基本一致,B项正确。

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是在1912年1月1日,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错误。

材料中“都督由人民公举”说明实行的政体应该共和政体,而英国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C项错误。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在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鄂州约法》是1911年10月16日颁布的,D项错误。

易错点击

全面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背景

中华民国成立后迫切需要一部宪法来确立国体和政体;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即将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

2.目的

限制袁世凯专制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3.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4.革命性与民主性

(1)在政治上,它不仅宣判了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死刑,而且以根本法的形式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2)在思想上,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树立民主共和与法的观念。

(3)在经济上,确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合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4)在思想文化上,利用《临时约法》规定的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各地纷纷组织党团和创办报刊,大量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新文化运动创造了条件。

(5)在对外上,强调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启发爱国主义的民族感情,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6)在国际上,在20世纪初的亚洲各国当中,是一部最民主、最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民权宪章。

5.局限性:

《临时约法》没有规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也没有具体涉及关系“民生”的土地问题,带有很大的阶级局限性,在某些地方甚至是孙中山旧三民主义的倒退。

即时巩固

1912年3月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成,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完全照搬美国1787年宪法

B.体现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

C.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思想

D.反映了全体中国人的民主要求

【答案】C

【解析】据材料“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民主共和制的内容,体现了民权思想,故C项正确;“完全照搬美国1787年宪法”说法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民族和民生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映了全体中国人的民主要求,故D项错误。

易错点6不能全面理解五四运动

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

A.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

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

【错解】A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全面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作用。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但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在当时并未完成。

【正解】B

【解题思路】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历史巨变是指辛亥革命,第二次历史巨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材料“五四运动既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意在强调五四运动新旧交替的作用,即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故答案为B。

易错点击

典例中出现错选的主要原因是不能准确把握五四运动及其影响,五四运动最重要的影响是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学生对此应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原因

1.从领导阶级看,自五四运动开始,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2.从革命指导思想看,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

3.从革命的前途看,工人阶级不仅是为了砸碎一个旧世界,而且是为了建立一个新社会。

4.从时代特点看,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

即时巩固

1919年6月,北京《晨报》就政府派军警抓捕上街演说的学生发表时评:

“打雷,闪电,下雨,一时天地如晦。

记者这个时候,不禁发了悲天悯人的感想,何以故呢?

因为老天大怒的时候,正是那几百位青年学生被围的时候。

”《鲁迅日记》记载当日:

“晴,下午昙(多云)晚大风一阵后小雨。

”两者对当日天气说法不尽相同,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A.前者是记者的亲历见证,晨报叙述应为准确

B.时评带有明显政治倾向,存在夸张描述可能

C.后者是新文化运动先驱,记述应为真实可信

D.日记具有个人主观色彩,鲁迅记载不能采信

【答案】B

【解析】《晨报》中“天地如晦”是映衬五四运动时期“几百位青年学生被围的时候”的史实,显然报纸的时评带有明显政治倾向,故B项正确;《晨报》描述有夸张成分,鲁迅的日记记载稍微客观,故A项错误;历史记载不是因为个人的名声就断定所记载史实真实性,故C项错误;日记虽是二手史料,但有一定的可信价值,故D项错误。

易错点7不能全面把握“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涵

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

“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

”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成熟”的表现,理解错误的是

A.根据国情,提出反帝反封建的奋斗目标

B.走“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道路

C.形成了独立自主解决本国革命实际问题的领导核心

D.根据国内社会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错解】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很好地审清设问,准确理解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错因分析】B或C或D

【正解】A

【解题思路】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指的是1927—1937年。

提出反帝反封建的奋斗目标,是在1922年的中共二大上,故A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项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符合题干时间,故B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是遵义会议,在1935年,故C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是瓦窑堡会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符合题干时间,故D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易错点击

该典例主要考查学生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全面把握,学生对此知识点一定要高度重视,全面掌握。

另外对此知识点的考查,还可能结合必修三中毛泽东思想这一内容,学生在复习时应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进行学习,方便记忆和理解。

正确认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1.含义:

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2.联系

(1)党的领导是前提,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是发动群众支持革命战争、巩固根据地的法宝。

(2)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

没有一支相当力量的红军和红军战争的胜利,就不能创建革命根据地和进行土地革命。

(3)根据地建设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阵地,是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依托,根据地是战略基地。

3.意义

(1)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

(2)这一理论来源于革命斗争实践,并从理论指导上阐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即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革命的胜利。

这一理论的创立,推动了根据地的建设和红军的发展。

即时巩固

1930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国民党军阀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联合武力讨伐蒋介石;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乘机提出把组织工人罢工、组织地方起义、组织兵变等作为革命的中心策略来抓。

这表明当时的中共中央

A.仍然坚持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B.开始认识到了创建军队的重要性

C.能从时局变化出发做出正确决策

D.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进路

【答案】A

【解析】材料“把组织工人罢工、组织地方起义、组织兵变等作为革命的中心策略来抓”说明当时中共的革命路线还是从城市暴动开始,仍然坚持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故A项正确;开始认识到了创建军队的重要性是大革命失败后教训,故B项错误;材料的革命道路说明中共对于时局的认识并不充分,故C项错误;材料主张的是城市中心道路,故D项错误。

易错点8不能准确认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在1937年的淞沪战场上,除了地方军队外,蒋介石也将所有德式训练之中央军精锐全部投入战斗,却仍遭惨败,与此同时,英美等国舆论认为其“虽训练犹未充足,装备犹未齐备,外人以为不能支持一周之阵地,竟能抵抗十周”。

这说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B.英美政府同情中国抗战

C.军备状况是战场是否成功的决定因素

D.蒋介石抗战决心坚定

【错解】A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准确把握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

【正解】D

【解题思路】材料没有说明蒋介石动用中央军精锐之师抵抗淞沪会战,虽然失败仍然坚持三个月,体现出了蒋介石抗战的决心,故D项正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是1937年9月,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故A项错误;材料中英美舆论对中国抗战表示赞赏,故B项错误;军备状况并不是决定战争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故C项错误。

易错点击

在复习的过程中,应全面把握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历史作用,比较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不同。

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比较

1.区别

项目

国民党正面战场

共产党敌后战场

领导阶级

蒋介石集团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无产阶级

战场范围

国民党统治区

敌后建立根据地

抗战路线

只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

依靠人民的全面抗战路线

作战方式

以阵地防御战为主的正规战

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战略地位

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主战场

抗战初期配合正面战场,抗战后期,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2.联系

(1)两个战场实际上是国共两党携手合作的一部分,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其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驱逐日寇的总目标是一致的。

(2)在战略防御阶段,没有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积极抵抗,就没有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没有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就没有战略相持阶段的迅速到来。

(3)在战略相持阶段,若没有正面战场的继续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正面战场就不可能抗战到底,战略反攻阶段也就不可能迅速到来。

(4)在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运动中,两个战场互相配合,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即时巩固

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在沦陷区进行了敌后游击战。

据统计,到1940年前后,国民党敌后游击战达到鼎盛时期,人数达100万人左右,一度成为日军重点进攻的对象。

这一现象说明

A.国民党始终在积极抗击日军

B.国民党军队坚持抗战成为中流砥柱

C.国民党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

D.国民党的敌后抗战牵制了日军力量

【答案】D

【解析】“国民党始终在积极抗击日军”说法过于绝对,故A错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共力量逐渐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故B错误;国民党主要在正面战场,不是敌后战场,故C错误;材料“国民党军队在沦陷区进行了敌后游击战……一度成为日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