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中考化学试题含详细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9475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丹东市中考化学试题含详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丹东市中考化学试题含详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丹东市中考化学试题含详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丹东市中考化学试题含详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丹东市中考化学试题含详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丹东市中考化学试题含详细答案.docx

《丹东市中考化学试题含详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丹东市中考化学试题含详细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丹东市中考化学试题含详细答案.docx

丹东市中考化学试题含详细答案

【试卷名:

丹东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毕业升学考试(化学)】

【供稿人:

东田教育】

【题目】

下列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葡萄酿酒

B.米饭变馊

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菠萝榨成汁

【答案】

C

【解释】

【题目】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加热液体B.蒸发食盐水C.测溶液的pHD.稀释浓硫酸

【答案】

C

【解释】

【题目】

下列生活中的常用餐具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竹筷子B.塑料杯C.不锈钢碗D.瓷汤匙

【答案】

B

【解释】

【题目】

下列物质加入到足量水中,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硫酸亚铁B.精盐C.植物油D.面粉

【答案】

B

【解释】

【题目】

“●”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能表示“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的是()

A.B.C.D.

【答案】

D

【解释】

【题目】

下列物质的俗称和化学式相一致的是()

A.水银一AgB.生石灰一Ca(OH)2C.烧碱一NaOHD.干冰一H2O

【答案】

C

【解释】

【题目】

下列叙述的是某些实验的部分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将一小块生铁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有少量固体没有溶解

B.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一定温度时,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看到固体逐渐溶解

D.电解水时,正、负电极上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

1

【答案】

A

【解释】

【题目】

与氢氧化钙混合研磨能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化肥是()

A.尿素[C0(NH2)2]

B.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

C.氯化铵(NH4Cl)

D.磷酸钙[Ca3(PO4)2]

【答案】

C

【解释】

【题目】

罗红霉素胶囊的说明书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罗红霉素胶囊

主要成分:

罗红霉素

化学式:

C4H76N2O15

规格:

每粒75mg

 

A.罗红霉素是由C、H、N、O四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B.罗红霉素中N、H元素的质量比为19:

7

C.罗红霉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D.每个罗红霉素分子完全氧化能生成38个水分子

【答案】

B

【解释】

【题目】

对下列化学用语(①~⑥)中数字“2”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①2NO②3S2-③P2O5④2Cl⑤Fe2+⑥

O

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④

B.表示每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④

C.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⑤⑥

D.表示每一个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②⑤

【答案】

D

【解释】

【题目】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A.COH2CO3

B.FeFeCl3溶液

C.NaNO3溶液NaCl溶液

D.NaOH溶液Cu(OH)2

【答案】

D

【解释】

【题目】

下表的实验方法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答案】

B

【解释】

【题目】

从H、O、C、N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一种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1)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__________。

(2)煤气中使人中毒的物质__________。

(3)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盐__________

(4)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化合物__________。

【答案】

(1)O2

(2)CO

(3)NaHCO3

(4)H2CO3

【解释】

【题目】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常用到铁制品。

(1)铁制品表面常采用喷漆或__________等覆盖保护膜的方法防止锈蚀,其防锈原理是使铁与__________隔绝。

(2)在焊接金属前常用稀盐酸除去铁表面的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涂油(或镀其他金属、烤瓷等);氧气和水(或潮湿的空气)

(2)Fe2O3+6HCl====2FeCl+3H2O

【解释】

【题目】

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为净化浑浊的河水样品,兴趣小组先通过__________操作除去了不溶性杂质;再用吸附色素和异味;最后通过煮沸可以达到__________的目的。

(2)图l是某微粒结构示意图,图2是几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

若图l表示原子,则X=__________。

若图l表示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微粒,结合图2信息写出该微粒符号__________。

【答案】

(1)过滤;活性炭;降低水的硬度(或杀菌、消毒)

(2)10;Na+

【解释】

【题目】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

(1)t2℃时,甲、乙、丙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

(2)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最好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甲。

(3)恒温时,使甲的饱和溶液能再溶解甲的方法是__________。

(4)t1℃时,甲、丙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饱和溶液。

(5)t1℃时,甲、乙、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__________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

(1)甲、乙、丙

(2)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

(3)加水(加同温度的水更好,加溶剂也给分)

(4)能

(5)乙

【解释】

【题目】

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1)我们生活中应使用“无铅汽油”、“无氟冰箱”、“无磷洗衣粉”。

这里的“铅、氟、磷”是指__________(填“元素”、“物质”或“原子”)。

(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请你列举一个能引起大气中PM2.5增加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使用压缩天然气作燃料可减少尾气污染。

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再提出一条防治环境污染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元素

点燃

(2)煤燃烧(或秸秆燃烧、汽车尾气排放等能产生颗粒物的合理答案即可)

(3)CH4+2O2======CO2+2H2O

(4)使用太阳能(或生活用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等)

【解释】

【题目】

同学们买来蛋糕为小丽过生日,没打开包装盒就问到奶油香味,用微粒观点解释其原因。

蛋糕配料表如图所示:

配料:

面粉、鲜鸡蛋、白砂糖、植物油

奶油、食用盐、水、食用香料

蛋糕不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

小丽许愿后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是。

【答案】

分子(或微粒)不断运动;维生素;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解释】

【题目】

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下列两项实验探究。

(1)“验证铝、铜、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__________

①采用”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其余两种金属的盐溶液中”的方法。

该金属是__________。

②不用盐溶液,还可采用“三种金属同时放入一种溶液中”的方法。

该溶液名称是__________。

(2)“酸碱中和反应”:

小亮向盛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先加入稀硫酸,再滴加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试管中液体无色。

小亮得出“酸与碱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①同学们认为小亮的结沦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

②为进一步探究试管中的酸与碱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可以继续加入的药品(石蕊试液、pH试纸除外)是__________(答出一种即可)。

【答案】

(1)①铁;②盐酸(或稀硫酸)

点燃

(2)①酚酞溶液遇酸性或中性溶液均不变色(或稀硫酸过量酚酞也不变色);②铁

【解释】

【题目】

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物质.B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E、F是常见气体.G是红色固体。

“一”表示相邻物质能反应.“→”表示物质问能一步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B+C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D+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物质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

【答案】

(1)CaCO3

高温

(2)复分解反应

(3)①Ca(OH)2+CO2====CaCO3↓+H2O;②3CO+Fe2O3=====Fe+3CO2

(4)H2O;CaO

【解释】

【题目】

用固体氯化钠和水配制l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

(1)量取所需水的体积.最好选用__________(填“50mL”、“100mL”或“500mL”)的量筒。

(2)用量筒量水时,若俯视,则量取水的体积会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规范的溶解操作,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

【答案】

(1)100mL

(2)偏小

(3)烧杯、玻璃棒

【解释】

【题目】

以下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装置图。

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导致氧气不纯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①若用C装置收集CO2验满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用E装置干燥CO2,E中应盛放__________。

③若用B、E、F装置组合测定产生CO2的体积,则装置接口顺序为a__________(填b、c顺序)d,若E中不放植物油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

(1)A;2KMnO4======K2MnO4+MnO2+O2↑;集气瓶没有装满水(或没有等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就收集、没有在水下盖玻璃片等)

(2)①燃着的细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或用涂有石灰水的玻璃片放在瓶口);②浓硫酸;③cb;偏小

【解释】

【题目】

甲、乙、丙三位同学整理实验台时,发现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盖瓶塞,他们认为该溶液已经变质了。

变质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进一步探究该溶液是否变质和变质程度,清你一起参与合作完成下列内容:

活动探究一:

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实验过程]三位同学把各自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回收到一只干净的大烧杯中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甲:

取少量该溶液放入试管

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产生白色沉淀

乙:

取少量该溶液放入试管中加入一定量澄清石灰水

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已经变质.产生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

取少量浚溶液放入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稀盐酸

该溶液已经变质

【交流讨论】

乙、丙同学一致认为甲同学实验中所滴加试剂不合理,他们的理由是__________。

(2)一段时问后,同学们发现刚才盛放回收物的大烧杯中,杯底有白色沉淀,液体无色。

此时大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含有的溶质(酚酞除外)是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另取少量原溶液放入试管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振荡后再滴加酚酞试液

该溶液已经部分变质

[反思]取完药液后要立即盖紧瓶塞

【答案】

2NaOH+CO2====Na2CO3+H2O;Ca(OH)2+Na2CO3====CaCO3↓+2NaOH;产生气泡

(1)Na2CO3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或生成的Na2CO3溶液和剩余的NaOH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2)NaCl;CaCl2;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解释】

【题目】

将一定量某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放入烧杯中充分反应,产生1.6g氧气,称量烧杯内剩余物总质量为34.4g(委作过程中水分损失不计)。

求:

(1)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质量。

(2)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

MnO2

设H2O2的质量为x

2H2O2======2H2O+O2↑

6832

x1.6g

答:

(1)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质量为3.4g。

(2)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