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9148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冲突

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学习目标

1、能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摘录下来,积累词语。

2、能把绕口的文言文读通顺、读流利。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关键性的话语展开思考、讨论。

教学难点

弄懂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教法

朗读-质疑-探究—感悟

学法

合作探究

教学具准备

小黑板工具书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题设问

1.分两组比赛说成语,要求必须来自寓言故事。

2.说说寓言有什么特点。

(假托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代寓言两则》中的其中一个寓言故事《矛与盾》。

(板书课题,指导学生写好“矛与盾”三个字)

4.说说读了课题,让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矛与盾各是什么样的,分别用来干什么?

这则寓言故事讲了件什么事?

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自主学文,解决疑难。

(一)解题(解决第一个问题)

观看插图及注释,引导学生了解矛与盾各自的作用。

(二)读通

1.教师范读,提出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吐字清楚,注意断句停顿。

2.学生自己练习把语句读通顺,读流畅。

3.指名2——3名学生读课文,由学生纠正朗读中出现的问题。

4.齐读全文。

(三)读懂(解决第二个问题)

1.自读课文,结合课后注释,揣摩句子意思。

如果有不好理解或说不通顺的语句,就在书上标出来。

2.将自学所得及疑问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质疑相机出示重点句子。

句子一:

誉之曰: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A:

学生尝试说句意,教师引导学生用现代语言说明白,说通顺。

板书“坚”

B:

想一想,“誉之曰”的“之”指的是什么?

C:

这个人是怎样夸赞的呢?

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

句子二: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A:

提示:

于,对于。

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尝试说句意。

板书“利”

B:

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

句子三:

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A:

学生尝试说句意。

引导将“穿透”换一种说法。

板书“何如”

B:

想一想,问话的人是出于什么目的问这句话的?

应该怎样说好这句话?

(引导学生以年轻人和老年人这两种不同的身份来说好这句话。

4.练习把整个寓言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指名讲。

(四)明理(解决第三个问题)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练习把这个故事演出来。

(提示:

根据你们小组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课文的原话,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丰富故事中的情节,表演时要注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

2.选择两个小组上台表演,学生评议。

3.看了这样一个故事,你有问题吗?

(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其人弗能应也”?

)学生通过讨论可得出:

这个人不论怎样回答,都会和自己刚刚说过的话相抵触。

进而教师乘机揭示成语“自相矛盾”)

4.进一步讨论:

你觉得这个人可笑吗?

可笑在哪里?

5.情景延伸:

这个人被这么一问,自知失言,灰溜溜回到家里,他长吁短叹,非常懊丧,这时,他的一位好友来到他家中,了解了情况后,就热心地开导他。

就请你扮演他的朋友来开导他,好吗?

(教师扮演卖矛与盾的人,请学生在稍作准备后上台表演,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明确寓意。

6.现在,我们也用“自相矛盾”比喻语言和行动不一致,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碰到过类似的事情吗?

与同学交流一下。

三、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基础性作业:

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实践性作业:

排练课本剧《矛与盾》

板书设计

盾物莫能陷

矛陷盾?

——弗能应

矛于物无不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板:

河蚌 读

(它张开壳儿在河滩上晒太阳) 演:

张壳 出示:

太阳

问:

被暖暖的太阳照着,河蚌会有怎样一番感觉呢?

也许它会说什么?

谁来做做河蚌?

交流

(可这时,来了只鹬)出示 板:

鹬 读

(它看见了,猛地把嘴伸到壳儿里去啄肉)

问:

鹬?

河蚌?

分别想什么?

(也可加语言)也来说一说 

(河蚌急忙把壳儿合上) 演:

合壳(牢牢地夹住鹬的嘴不放)

问:

这时候的河蚌……(速度、力度-心里如何)

2.这是故事的起因,我们再完整地听一遍录音(提醒:

注意,听仔细了)

3.打开书本,看这部分内容,先自由读,要求试着复述

4.学生试讲(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大声点)

评价:

提点意见,优点也行

三.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过渡:

鹬和蚌之间的这场争斗,会如何发展?

请看二、三两小节鹬蚌之间的一段对话。

1.自由读。

2.简单说说故事如何发展?

(互相争持)

3.这一段写得非常生动,再请同学读。

提醒:

加表情。

(动脑,怎么读,才有味道)  

请大家认真听,最好能在脑海中浮现鹬蚌相争的画面

4.说说此时鹬蚌之间的局势?

(威胁、毫不示弱、和意洋洋、相持、力量相当、互不相让)

5.在理解的基础上再两人配合分角色朗读。

(前后、左右搭配都行),配以面部表情

6.请一对搭裆分角色读,为了体现故事的完整性,再请一位同学做旁白。

(可喊暂停 提醒:

注意语气,表情,要进入情境)

7.评价。

8.课后也可通过表演,复述故事。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

鹬蚌互相争持,所导致的后果会是什么呢?

1.教师范读

2.回答:

鹬蚌双方--筋疲力尽

板:

渔夫--没费一点力气,就把它们一齐捉住了

3.揭示寓意:

这正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五、总结

1.学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些什么?

2.交流

六、发挥想象

1.鹬和蚌被渔夫抓住后又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呢?

2.交流(或可先同桌讨论)

七、小练笔

板书设计

鹬蚌相争

互不相让渔翁得利

第五单元冲突

小抄写员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皮肤、签条、缩短、脾气、名册、呵欠、咳嗽、原谅。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落。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感受叙利奥关心体贴父母,主动为父亲分忧解难的美德。

4.通过对叙利奥的心理活动的领悟,体会叙利奥家庭成员之间深深的爱。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并做摘录笔记,并能用多种方法理解“累赘、蹑手蹑脚、懊悔、屏住”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通过多读课文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感受叙利奥对父母体贴、对父母的爱。

2、领悟作者通过心理活动展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对叙利奥的心理活动的领悟,体会叙利奥家庭成员之间深深的爱。

教法

朗读-质疑-探究—感悟

学法

质疑、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具准备

小黑板、字词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了解作者。

1.齐读课题,质疑、解疑。

什么是抄写员?

本文说的小抄写员是谁?

(抄写员指照着原文抄写的人。

本文中的小抄写员指的是叙利奥。

2.了解本文的作者。

课文选自《爱的教育》一书。

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

1866年参加意大利反对奥地利统治的民族解放战争,后来曾加入意大利社会党。

所写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描写学生生活,带有感伤情调,其他作品有《公共马车》、《工人女教师》。

二、初读课文质疑,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按要求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办法进行自学。

(3)认识生字,掌握字形。

2.指名读课文。

(1)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一味:

单纯地、一个劲儿地。

迸出:

指由内而外地、突然地、不能抑制地发出。

瞟:

斜着眼睛看。

懊悔:

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后悔不该这样。

啜泣:

抽噎,抽抽嗒嗒地哭。

自作自受:

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结果。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与同桌合作读书,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叙利奥为了帮助父亲养活一家人,瞒着父亲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坚持抄写签条,虽然被父亲误解、冷淡,依然坚持着。

2.围绕着叙利奥帮助父亲抄签条这件事,课文写了哪几部分的内容?

请你划分出本文的段落层次。

3.学生汇报。

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叙利奥要帮父亲抄签条,父亲不同意。

(1—4自然段。

第二部分:

叙利奥瞒着父亲抄写签条。

(5—24自然段。

第三部分:

父亲了解了事情的真相。

(25—30自然段。

四、分组分部分熟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认真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后请你说一说:

你觉得叙利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2.学生自读课文。

3.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

(体谅父母、爱家人的孩子。

二、带着问题读课文

你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

请你画出体会最深的语句,体会后大声地读出来。

三、突出重点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叙利奥三次受到父亲的责骂、误解都没有怨言,仍坚持帮父亲抄签条。

抓重点句体会,尤其是心理活动的描写。

句子①叙利奥虽然不说什么,心里很快活。

他想:

“爸爸不知道我在替他写,还以为自己没有老呢。

好!

就这样做下去吧!

从“心里很快活”体会出他默默帮父亲工作,看到成果,他很高兴。

“就这样做下去吧!

”说明他要帮父亲抄下去的决心很大。

句子②每天晚上到了十二点,叙利奥就起来工作。

从“每天十二点”体会到为了帮助父亲,他是可以克服一切困难的。

句子③叙利奥出世以来第一次挨骂,心里很难受……叙利奥重新振作起来,心里暗暗对自己说:

“唉,还是继续做下去。

白天多用点功,夜里仍旧工作吧!

从“心里很难受,继续做下去,仍旧工作”去体会。

叙利奥长这么大,第一次受到父亲的责骂,心里真是很难受,可看到父亲和一家人高兴的样子,他坚定了继续做下去的决心。

句子④叙利奥一声不响地受着责备,忍住了就要流出来的眼泪,心里却很欢喜。

从这句话中我们能体会到他怕父亲知道,就不会让他做了,所以他没有告诉父亲。

句子⑤“啊,不是这样!

您不要这样说,爸爸!

”叙利奥含着眼泪恳求说。

他真想把一切说个明白,可是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心里反复说:

“哎呀,不能说,还是一直瞒着下去,帮爸爸做事吧。

学校的功课是非学好不可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帮助父亲养活一家人,稍微减轻父亲的疲劳。

对,这样做对!

从“恳求”体会出叙利奥的心里非常难受,委屈。

从“更重要,对,这样做对!

”体会到叙利奥把帮助爸爸做事,减轻父亲的疲劳看成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且心中还十分肯定自己的做法是对的。

说明他很体谅父亲的辛苦。

句子⑥又过了两个月,叙利奥继续夜夜工作,白天疲倦不堪;父亲见了儿子,仍旧动怒。

最伤心的是父亲对儿子渐渐冷淡了……叙利奥看到这个样子,伤心得不得了。

从“夜夜”体会到叙利奥这样工作,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难以忍受的。

 

从这句话中我们还能体会到父亲的冷淡,使他伤心到了极点,可为了帮父亲,他仍旧没有为自己辩解。

句子⑦可是一到十二点钟,这个决心不知不觉又动摇了,好像睡着不起来,就是逃避了自己的责任,偷用了家里的两角钱一样。

于是他忍不住仍旧爬起来。

追问:

你是怎样理解“好像睡着不起来,就是……偷用了家里的两角钱一样?

(叙利奥把帮助爸爸工作看成了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果不干,就是对这个家的不负责任。

句子⑧叙利奥听了心里像刀割一样……父亲确实不爱他了,眼里已经没有他这个人了。

“啊,爸爸!

没有您的爱,我是活不下去的!

——无论怎样,请您不要这样说。

…… 

追问:

请你想象体会,什么是刀割一样?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叙利奥此刻已是伤心欲绝,他是那么爱他的家人,同样他也需要父母对他的爱。

2.叙利奥受到父亲的责骂,冷落后是否停止了工作呢?

(没有,习惯的力量,为爸爸分忧的信念使他半夜又起来。

追问:

叙利奥为什么要偷偷地做?

不告诉父亲呢?

(因为父亲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

“不要。

你应该用功读书,功课是你的大事情,就是一个钟头,我也不愿意占用你的时间。

“父亲很爱叙利奥,如果叙利奥告诉了父亲,父亲不会让他做的,他也就帮不了父亲了。

3.叙利奥是在什么情况下帮助父亲工作的?

家里的生活很清苦。

一家人的生活全压在父亲的肩膀上。

他白天在铁路上工作,晚上又从别处接了文件来抄写。

工作很辛苦,父亲常常诉苦:

“我的眼睛似乎坏起来了。

这样的夜工,会缩短我的寿命呢!

”叙利奥心疼父亲,想为他分担一些。

4.事情的结果怎么样呢?

请你认真25—30自然段,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父亲知道了真相,心中充满了愧疚,也充满了对儿子无尽的爱。

四、总结,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

叙利奥为了帮助父亲维持家中的生活,减轻父亲的重荷,默默帮助父亲工作,虽被误解仍坚持着,表达了他对父亲、对家人深沉的爱。

同样,父亲对这个家、对儿子也是十分挚爱,宁可自己受累,也不愿意耽误儿子的学习。

使我们感受到了父子间那份真挚的爱。

五、布置作业

1.分角色表演课文最后一部分内容。

2.预习《大自然的秘密》一课。

板书设计

小抄写员

贫穷的家庭——替爸爸抄签条——心理难过——消除误会

第五单元教案

大自然的秘密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中的12个生字。

2.通过学习课文,让孩子们知道:

自然有自然的法则,人类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如果横加干涉(当然有时是善意的),企图去改变甚至征服自然,只会适得其反。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并做摘录笔记,积累词语。

2、我能用多种方法理解“孵化”“争先恐后”“踯躅”“突兀”“若无其事”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课文,让孩子们知道:

自然有自然的法则,人类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如果横加干涉(当然有时是善意的),企图去改变甚至征服自然,只会适得其反。

教学难点

自然有自然的法则,人类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如果横加干涉(当然有时是善意的),企图去改变甚至征服自然,只会适得其反。

教法

读、写结合法

学法

质疑、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具准备

小黑板工具书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新课

大自然有很多秘密,死海不死、猪笼草捉虫、光的反射、影子的形成……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关于大自然的一篇文章《大自然的秘密》。

二.初读课文,质疑

(1)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熟读课文,回答问题:

A、你怎么样看待幼龟遭难这件事?

B、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C、通过学习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自然有自然的法则,人类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如果横加干涉(当然有时是善意的),企图去改变甚至征服自然,只会适得其反。

三.学习生字

(1)小组合作,解决读音、字词,把最难的生字找出来,并说一说你是如何记忆的。

(2)小组汇报,老师检查。

四.课外拓展

在你的身边,有发现类似的情况吗?

请你举例说说。

五.作业布置

1、读课文,抄写你喜欢的词语

2、写一篇关于本课文或其他人与自然的故事的读后感。

第二课时

1、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还有什么疑问?

指名说说大自然的秘密的主要内容。

板书三个角色。

二、深入学习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

1)找出描写向导和游客心情的词语。

2)读读这些包含这些词的句子,通过朗读表达出感情的变化。

3)讨论:

为什么人物的心情会有这样大的变化?

2、汇报:

自由上黑板写出表达他们心情的词。

(分游客和向导两边写),再读出人物的心情。

3、换位思考:

分两组。

1)质疑:

你们此行的目的是什么?

心情怎样?

2)游客们,你们的心情什么时候开始变化的?

3)向导:

“若无其事”,游客们有什么疑问?

辩论。

4)向导又是怎样做的?

游客们,你们又有什么疑问?

5)游客们心安了吗?

震惊,a、还有哪些场面让他们震惊?

b、这些场面中描写幼龟的词找出来。

6)此时向导你们的心情怎样?

悲叹。

7)只有向导是这样的心情吗?

游客也是,自由读第9——12自然段。

找出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游客此刻的心情?

对比朗读12段开头和11段。

齐读。

4、换为幼龟的角度,老师朗读,学生模仿。

第三段。

5、再表演第4、5段,它的心里平静吗?

它在想着什么?

有什么动作,想说什么?

6、总结三者之间的关系。

板书。

7、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大自然的什么秘密?

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板书。

该怎么做。

学完课文,你对最后一段有了怎样新的认识?

三、拓展延伸。

说说更多这样大自然的秘密相关的例子。

(拔苗助长、狼和鹿)

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秘密

      遵循规律

     游客 向导

  救 害

幼龟  

 食肉鸟

     吃(叼)

第五单元冲突

我看见了大海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继父带“我”去看海的意义。

2、体会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使学生充分体会和感受到继父对我的爱,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感受继父的伟大。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通过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3、能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和感受到继父对“我”的爱,并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品味继父的言行,从而让学生走近这位无私、高尚、伟大的继父。

教学难点

课题“我看见了大海”所包含着的深层次的含义。

教法

讲授法

学法

质疑、释疑、合作探究

教学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题设疑、初步感知

1、齐读课题——我看见了大海

2、快速浏览课文,思考:

“我”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到怎样的大海?

3、设疑:

文中既然没有写到“我”去看大海的情景,为什么课题说“我”看见了大海了呢?

4、用心读文,读后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

5、在读懂句子、内容的基础上,找一找令你感动的句子,作一作批注,最后交流。

二、深入情境品读感悟

1、品读点:

品味父亲说的几句话

(1)找出父亲说的几句话

“来,河子,伯伯带你去串门儿。

“去外面看看吧,河子。

外面有许多好玩的东西。

“放心吧,河子。

谁笑话你,我就——

“河子,抬起头,别害怕!

“喂,过来认识一下,小家伙们。

这是河子,你们的小朋友河子。

(2)自由地读一读,想一想,该怎么读,为什么要这样读?

(3)指读、评读、分角色朗读。

2、品读点:

品读继父给我讲大海故事,鼓励我独自生活

(1)默读课文17-24小节,提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提出的一些简单问题,小组内合作解决。

(3)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①为什么继父看见“我”做了原先不能做的事情的时候,继父就会变得欣喜若狂,仿佛“我”做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②继父就要死了,带“我”去看大海这“撒谎”一事,完全可以瞒着“我”,为何在临死前把它说出来呢?

(4)带着以上两个问题,小组合作探究。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读文,认真思考。

②小组交流每人探究的结果。

③全班汇报交流。

3、品读点:

品读“我的变化”

(1)找出原先的“我”和长大后了的“我”的一些变化的语句。

(2)读读这几句话,看到这一变化,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从中你又体会到什么?

三、自由练笔,升华情感。

1、谈谈对课题“我看见了大海”所包含着的意思。

2、小练笔最后一句话:

“伯伯,我看见了大海,真的,我看见了……”,写下所省略的内容。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我看见了大海

继父河子

鼓励克服自卑

培养自食其力

无私的爱

第五单元冲突

甘罗十二为使臣

教学目标

1.学习新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戏剧文学的形式和特点。

4.分析甘罗年少有为、胆识过人、忧国忧民的人物形象。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我能通过小组内分角色表演,体会人物的特点。

3.我能在分析课文重点句子中,体会甘罗机智、勇敢、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

了解戏剧文学的形式和特点。

教学难点

分析甘罗年少有为、胆识过人、忧国忧民的人物形象。

教法

读、写结合法

学法

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具准备

小黑板相关资料工具书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结合课题导入,了解作者

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质疑解疑。

3.什么是使臣?

本文说的使臣是谁?

(使臣,一个国家派到另一个国家访问的使者。

本文中的小使臣指的是十二岁的甘罗)。

4.简介甘罗。

甘罗,秦国下蔡人,祖父甘茂,是秦国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丞相。

将门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能辩,深受家人的喜爱。

后来,甘茂受到别人的排挤迫逃离秦国,不久就死于魏国。

甘罗小小年纪,就投奔到秦相吕不韦的门下,做他的门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按要求读课文。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办法进行自学

2.指名读课文,检查预习和学生初读的情况。

3.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家喻户晓:

每家每户都知道。

鞭策:

用鞭子和棍子赶马。

比喻督促。

安居乐业:

安定地生活。

愉快地工作。

放肆:

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狂妄自大:

极端地自高自大。

死得其所:

形容死得有意义,死得有价值。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与同桌合作读书,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甘罗为了秦国和赵国能和睦相处,为了两国百姓的疾苦,主动担任了出使赵国的使臣,他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同赵王斗智斗勇,最终他以过人的胆识,赢得了赵王的理解与尊重。

2.围绕着甘罗出使赵国这件事,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请你划分出本文的段落层次。

3.学生汇报。

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第一句——“上天啊,,救救他们吧!

”):

写赵王看到秦国的使臣是一个十二岁的甘罗,认为是对赵国的不尊重,要处死甘罗。

第二部分(从“大王,甘罗虽小”——“为此,敝国国君特奉书陛下”):

甘罗引用了历史上的事实来劝说赵王,希望赵王能以国家的大局为重,与秦国和睦相处,让百姓安居乐业。

第三部分(从“国书,国书!

”——完):

甘罗以自己的过人胆识和聪明才智,赢得了赵王的尊重和信任。

四、再读课文,明确内容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2.提出质疑,在课文中作上记号。

3.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在旁边简单写自己的感受

五、深入课文,品悟人物性格

1.出示提纲:

(1)你认为甘罗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你认为赵王是一个怎样的国君?

(3)在这篇课文中,你最喜欢谁?

为什么?

2.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3.反馈学习情况。

(1)甘罗是一个聪明机智、胆识过人、博览群书的孩子。

找出体现甘罗特点的句子。

(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讲解,教师适当电拨即可。

(2)赵王是一个多疑、果断、知错就改、以大局为重的国君。

找出体现赵王特点的句子。

(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讲解,教师适当电拨即可。

(3)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回答,只要能说明喜欢的具体原因都可以。

4.那么,你知道赵王为什么一看见甘罗就生气呢?

(因为在赵王眼里,甘罗就是一个孩子,他认为秦国是在羞辱赵国,让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来办理外交大事,所以他十分生气。

5.文章的结尾发生了巨大的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