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银行模式初探基于国际多种资历架构实践成果的研究.docx
《学分银行模式初探基于国际多种资历架构实践成果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分银行模式初探基于国际多种资历架构实践成果的研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分银行模式初探基于国际多种资历架构实践成果的研究
学分银行模式初探——基于国际多种资历架构实践成果的研究
【摘要】:
本文尝试通过梳理国际多种资历架构模式的实践成果,以厘清学分银行理念的发展脉络,深化对学分银行建设机制的认识,为后续探索建设符合教育发展规律、贴合教育发展现状的学分银行科学架构模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终身教育学分银行资历架构模式探索
【
一、构建学分银行的意义
1.学分银行是终身教育语系下的核心环节
学分银行发展至今,其涵盖的功能和意义已经远大于其最初的雏形——美国社区学院的学分转移机制模式(对学习者在初级学院选修的课程给以认定,并在升入本科大学时给予认可并作抵扣同类课程学分之用)。
如今,作为一种学习成果认证、储存、积累、融通、转换的资历架构模式,目前国际上多个国家着手进行各种适应本国情况的学习成果认证、评估与转换制度的尝试,这些努力与成果使得构建一个终身教育体系的理想具备了实现的可能。
2.学分银行是一个涉及到各种教育形态衔接与整合的系统工程
终身学习的体系,是在对社会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基础上形成的有利于学习者终身学习的系统,而学分银行作为终生教育“立交桥”成功搭建的必要制度保证与关键技术支持,如何有效地对多种教育形态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积累、整合融通,进而转化为促进学习型社会构建的系统工程,其资历架构框架的科学性、有效性、实用性探索将成为终身教育体系成功的关键与核心。
二、国际多种类型的资历架构发展脉络
下表将从发展目标、发展历程与成果、框架规则、整体评价方面对国外多种类型的资历架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探索学分银行在不同模式下的共性规律与经验借鉴。
资历架构名称
发展目标
发展历程与成果
框架规则
整体评价
欧洲
学分转换和累积系统(ECTS-EuropeanCreditTransferandAccumulationSystem)
推进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促进欧盟高教区建设,实现各国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与互通,促进资格和学习单元的规划、转换、评估、认证,鼓励欧盟各国自愿采用的方式,来推动本国公民终身学习和跨国流动。
历程:
1997年《里斯本公约》——致力于签约国之间的学历互认,以更广泛地促进各国教育人员流动的政策;
1998年《索邦宣言》——提出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学位和学制的总体框架;
1999年《博洛尼亚宣言》——确定于2010年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学分制度;
2008年《欧洲终身学习资格框架》——以实际知识、技术能力及水平等几个层面对学习成果做出等级评定,制订了涉及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系统的欧洲资格认定标准;
2010《欧洲地区高等教育资格承认公约》——年实现了欧盟各国国家资格体系与欧洲资格框架的对接。
成果:
1.建立了一个严谨的学分编码系统,并实现了用不同学分水平来衡量不同教育类型的学习成果。
2.建立了学分转换与累积的系统,将学分编码系统与教学的具体课程对应起来,通过学习效果单元的划分来实现学分与课程水平及类型的对接。
3.以“学习结果”为评价指标,解决了欧盟各国不同评价体系基准之下的各类教育和培训系统因为各国评价基准的不同而出现的复杂与多元的状况,由此也为不同国家、不同系统和不同院校授予“资格”而制定了一种共同予以认可的标准。
基于学习过程定量和学习结果定级的学分认证:
1.通过认证框架可以认证各种学习结果(关键性文件:
信息包/课程目录、学习协议、学业成绩单、文凭说明书)。
2.通过认证框架可以认定各种学习方式——不同学习模式(校本学习、生产实习),不同的学习者状态(全日制、半工半读),不同学习形式(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
成就:
制度探索方面走在最前列,建设较为完善,可操作性较强,为构建一个贯穿学习者一生的学分转换与累积的资格框架奠定坚实基础。
1.秉承终生教育理念,以学习者为中心。
2.制定学分转换和累积的标准,重视学分互认的有效性和连续性,强调涵盖学习者所有学习可能的要求,多层治理结构中仍坚持一体化的学分互认与累积体系。
3.综合配套政策有助于实现学分互认与累积体系的预期效果;(学分互认与累积体系发展釆取标准化接口,遵循开放自愿与循序渐进原则。
1
问题:
在使用ECTS进行学分转移时,很少有国家将课程学分与真正的学习成果相联系,学院和系部通常会根据课程的数量将学分平均分配给每门课程。
在学分转移过程中,对学习成果的关注过多,却低估了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上所花费的时间,无法准确估计学生实际付出的努力。
2
英国
证书资格与学分框架(QCF-QualificationsandCreditFramework)
以“学分”作为评价基本单位,对各种形式的学习成果进行公正而有效的评价。
将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建立连接并等值转换。
历程:
1981年,《一个新的培训动议:
行动方案》;
1985年,《年轻人的教育和培训的绿皮书》;
1986年,《共同工作教育和培训白皮书》——发布普通国家资格框架;
1988年,发表《九十年代的就业白皮书》;
1991年,《21世纪的教育和训练白皮书》——公布了国家资格框架,框架规定了各类证书在国家资格框架内均可以相互融通,以此消除学术资格和职业资格之间的割裂;
1992年,推出“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1994年,《德林报告》——提出2000年建成国家资格框架;
2003年基于学分的框架改革初步方案成形;
2004年,资格与学分框架改为9级,与英国的高等教育资格框架以及欧洲资格框架对接;
2006-2008年,进行两次阶段測试;
2010年,资格与学分框架正式启动;
2011年,证书资格与学分框架成为英国唯一认可的资格框架。
成果:
1.巩固了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个学制体系中的地位。
2.完善了多层次的高职体系。
3.把所有的教育与培训及相应的证书资格都纳入到同一评价框架之中,实现了证书之间的有效转换。
基于多个严谨而独立的认证系统之间的有效融合,实现认证的规范化与等值化的学分认证:
1.用概念时间(一般学生为了获得某个具体的学习成果所花费的平均时间其既包括上课时间,又包括实践、实验、实习、工作以及自学等课外时间。
)来转化学分值——
1学分=概念学习时间/10。
2.用9个等级(level0-level8)来表示学习层次上的差异。
3.通过“单元”、“资格”的标准确立了课程与学分数量及其水平之间的关系,又通过“组合规则”建立起了学分与资格证书之间的联系。
成就:
以终身学习的资格框架作为制度建设的核心,通过对学分进行积累与兑换的标准体系的建立,建立了统合普通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统一框架,对于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最终实现学习者的自由与自主学习,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与促进的作用。
问题:
过于强调职业资格而忽视专业学历资格;崇尚“精英”文化传统与“普职等价”实践之间的冲突;设计原则与运行规则缺乏灵活。
3
美国
学分转移制度(credittransfer)
历程:
1.1892年,社区学院雏形出现,最初的学分转移需求随之产生。
2.1947年,社区学院正式定名,社区学院所修的学分可转移到四年制大学继续学习。
3.《美国1965年高等教育法案》——就高等教育认可(认证)的基本准则、分离性和独立性、认可的周期和期限、认证机构的变换、评估的独立性、等内容做了详细和明确的规定;
4.《1998年高等教育法案修正案》
基于权威性与自由度的的学分认证:
1.国家和各州的相关教育法律的对学分转移机制进行保障。
2.由政府(国会、教育部、各州政府)、评价机构(认证机构、认可组织)和评价主体(高等教育机构)组成的资质认证与评价组织。
3.用各项严谨而仔细的标准与制度确保认证活动的权威性,促进并制约着高等教育的质量管理与监控。
4.对高等教育机构进行了严格的资格认证之后,各高等教育机构之间通过可以建立经过协商的互通机制及相互认可的协议制度(“转学课程协议”或“合作协议”)进行学分转移。
成就:
基于美国普通大学和社区学院之间的学分转移机制,作为学分银行最初的雏形与功能,打破了高等教育一元化的僵硬体制,为学习者的自由发展提供了更多选择与途径,其高校资格认证的“权威性”,以及给予学习者学习的“自由度”,为成为后续学分转移探索领域重要经验借鉴。
问题:
与终生教育理念呼应不足,仍局限于普通大学和社区学院之间的学分转移机制功能。
澳大利亚
资格框架
(AQF-AustralianQualificationsFramework)
1.适应教育和培训的多样化;
2.助力国家经济的发展;3.便于人们在不同教育和培训部门、劳动力市场之间流动;
4.以支持个人终身学习的目标;
5.加强教育和培训的监管力度,并保证质量;6.促进学习者国内、国际的流动性;
7.与国际资格框架接轨。
历程:
1.1995年,达成“澳大利亚认证框架协议”;
2.2000年,框架协议修正为“澳大利亚资格框架;
3.2013年,发布了最新版的澳大利亚资格框架,将原先的12级资格变成了10级,并适应国际社会学习结果导向的发展趋势,从知识、技能及应用能力等方面对每一层次学习结果进行了具体描述。
成果:
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高等教育等不同阶段和类型的教育资格整合在一个体系中,整个框架从高中阶段一直贯穿到博士学位教育,实现了大学、职业教育与培训以及中小学教育的相互衔接。
4
基于资格间匹配度和等价性的变动学分认定:
1.将某一资格的学习成果、学科内容和评估要求与另一资格的学习成果、学科内容和评估要求的等价程度进行映射、比较和评估;
2.学分转移包括几种形式:
整体学分转移、特定学分转移或者非特定学分转移。
3.多个评估机构之间通过学习成果、学习量、学习项目与学习内容、学习和评估方法几个要素进行等价转化。
成就:
将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完全融合在一起,强化了学习结果的标准,提升各类资格质量,实现资格与劳动力市场的有效衔接,促进了教育体系的发展,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5
问题:
澳大利亚的管理主要着眼于AQF应用的宏观方面,对于具体的学分转移过程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学分银行制度的具体操作办法因州或院校而异,学分转移协议多种多样。
韩国
终身教育学分银行(CBS-TheCreditBank)
落实终身教育理念,实现学校内与学校外教育资源的融通以及教育成果的认定与转化。
对学习者在学校内外的各种学习经历进行认证,积累了足够受认证的学分之后可获得大专或者学士学位。
历程:
1995年,《关于促进开放式终身教育社会和教育体系的革新设想》——提议采用学分银行制来“实现非正规教育的价值和功能”;
1997年,通过《学分认证法》;
1998年,学分银行制度正式实施。
成果:
1对各类非学历院校的课程和科目进行认证,并严格控制认证机构的设立。
2.制定了标准化课程和教学大纲作为认证标准,对教育院校和学生都要进行评估,为了保证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以及有效监控学习过程。
3.创建了信息中心和在线信息服务系统。
基于标准化课程和教学大纲的学分认证:
1.通过已学习的有效课程获得学分——学习者在已经取得教育评价认证的教育培训机构(包括正式大学、成人学校或社区学院)选修已经取得教育评价认证的课程,向中央一级的评价机构申请资质并获取认可后可积分。
2.通过学分认证的考试获得学分——根据《自学学位考试在学分银行中的学分认证标准》规定,学习者通过不同阶段的自学学位考试后,可以折算成一定数量的学分银行所认可的学分,该方式打通了学分银行制度与自学学位考试制度之间的壁垒。
3.通过取得行业资格获得学分——根据《全国技术资格学分认证的计算标准》对每种行业技术资格对应的学分认证进行详细转换规定。
4.重要无形文化遗产传承和艺术培训的学分转化——根据韩国《文化财产保护法》和《学分认定法》的规定,对重要无形文化遗产传承和艺术类培训进行学分转化与认证。
成就:
韩国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建立学分银行的国家,其学分银行体系面向所有人群,尽可能地衔接了各类教育形态,以激发民众终身学习的热情,并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制定专门课程标准并详细规定具体的教学手段、目标和要求,逐渐实现了民众自主学习的氛围与局面。
1.通过法律的权威性与举国体制的统一性保证了学分银行制度在实施与政策制定上的通畅与连贯——自1998年开始推行学分银行制度的构建,无论是最初的提案还是而后的具体实施,都经过了学术界的充分论证并在法律的严格框架体系下予以制定与实施。
2.满足了不同年龄层次与学习能力的社会大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推进了终身教育理念的落实,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留下划时代的重要一笔。
问题:
基于学时缩短以及与正规高校相比教学质量的差距,导致社会认可度不高。
国外资历构架体系的实践探索历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