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木兰诗人教部编版学年七年级下册同步导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8376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课 木兰诗人教部编版学年七年级下册同步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8课 木兰诗人教部编版学年七年级下册同步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8课 木兰诗人教部编版学年七年级下册同步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8课 木兰诗人教部编版学年七年级下册同步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8课 木兰诗人教部编版学年七年级下册同步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8课 木兰诗人教部编版学年七年级下册同步导学案.docx

《第8课 木兰诗人教部编版学年七年级下册同步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课 木兰诗人教部编版学年七年级下册同步导学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8课 木兰诗人教部编版学年七年级下册同步导学案.docx

第8课木兰诗人教部编版学年七年级下册同步导学案

第8课木兰诗

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刚健明朗、质朴生动的民歌情味。

2.多角度、立体地把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学习木兰的优秀品质。

3.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分析本文对偶、互文、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木兰忠、孝、勇、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文言字词积累,文言知识的掌握。

教学难点:

分析本文对偶、互文、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唱段导入课文。

二、自主学习

(一)介绍作品,了解人物

1.简介《木兰诗》

《木兰诗》,北朝()(体裁),选自()朝(谁)编的()。

这是一首优美的叙事诗,又称《木兰辞》。

它与()并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璧”。

2.花木兰

是北朝时河南省虞城县人。

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屡立战功。

凯旋而归,帝封官嘉奖,木兰不受,欲纳宫中,以死拒之。

唐初,追封为孝烈将军。

人们为纪念她,于唐代修建花木兰祠。

3.简介:

乐府诗和乐府

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了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诗”,它大放异彩,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乐府”本是古代主管音乐的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集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

(二)诵读诗歌,疏通文义

1.诵读诗歌。

2.检查预习。

(1)字音字形

赏赐() 云鬓() 军帖() 可汗()

辔头()燕山()金柝(tuò)机杼()

溅溅()鞍鞯()戎机()

胡骑()朔气()云鬓()啾啾()

著我旧时裳()()十二转()百千强()扶将()傍()

(2)积累文言词语

①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对镜帖花黄()

②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a.木兰当户织(古义:

;今义:

b.阿爷无大儿(古义:

;今义:

c.雌兔眼迷离(古义:

;今义:

d.双兔傍地走(古义:

;今义:

e.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

;今义:

③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a.将将军百战死()

出郭相扶将()

b.市愿为市鞍马()

东市买骏马()

c.帖昨夜见军帖()

对镜帖花黄()

④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愿为市鞍马()

(3)解释出自本课的成语。

扑朔迷离

3.翻译全文

三、感知内容,分析形象

1.感知内容。

(1)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概述故事情节。

(2)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引导:

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各写出了什么?

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2.人物赏析。

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

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四、课堂小结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二、细读品析

(一):

分析叙事方法(详略得当)

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二):

感受语言特点

请同学们试着找出诗中语言精练的句子,并感受其特点。

1.第三自然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

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

有何表达效果?

 

3.第五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种修辞手法?

表现了木兰具有怎样的情操?

 

4.第六自然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5.“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有何作用?

 

(三)概括中心,体会情感

1.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

 

2.学生在理解全文基础上复述这首诗的故事情节(可片段)

 

3.试想你就是木兰,请你说说替父从军前后的心理活动。

或者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

会说些什么呢?

(四)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文中运用了很多修辞方法,请举例说明,并说说修辞作用。

 

三、拓展延伸

学完本文后,同学们对木兰参军是不是爱国的表现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有人说她爱国,有人持反对态度,你赞成哪种观点?

简要说说理由。

 

四、布置作业

找找历史上的类似花木兰的巾帼英雄人物,并谈谈你对她的评价和认识,写200字左右文字。

附板书设计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二、自主学习

(一)介绍作品,了解人物

1.简介《木兰诗》

《木兰诗》,北朝乐府民歌(体裁),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这是一首优美的叙事诗,又称《木兰辞》。

它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璧”。

2.检查预习。

(1)字音字形

赏赐(cì) 云鬓(bìn) 军帖(tiě) 可汗(kèhán)

辔头(pèi)燕山(yān)金柝(tuò)机杼(zhù)

溅溅(jiān)鞍鞯(ānjiān)戎机(róng)

胡骑(jì)朔气(shuò)云鬓bìn啾啾jiūjiū

著我旧时裳zhuóCháng十二转Zhuǎn百千强qiáng扶将jiāng傍bàng

(2)积累文言词语

①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对镜帖花黄(“帖”同“贴”)

②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a.木兰当户织(古义:

门;今义:

人家、门第)

b.阿爷无大儿(古义:

父亲;今义:

父亲的父亲)

c.雌兔眼迷离(古义:

眯着眼;今义:

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d.双兔傍地走(古义:

跑;今义:

行,离开)

e.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

只;今义:

常用作转折连词)

③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a.将将军百战死(统帅军队的人)

出郭相扶将(扶持)

b.市愿为市鞍马(买)

东市买骏马(市场、集市)

c.帖昨夜见军帖(文告)

对镜帖花黄(同“贴”)

④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愿为市鞍马(名词活用作动词,买)

(3)解释出自本课的成语。

扑朔迷离:

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三、感知内容,分析形象

1.感知内容。

(1)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概述故事情节。

明确:

木兰代父从军、木兰奔赴战场、木兰征战沙场、木兰还朝辞官、木兰会见亲人。

(2)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引导:

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各写出了什么?

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明确:

第一部分(1—3段)——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第4段)——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6段)——辞官归来

第四部分(第7段)——结尾附文

解析:

考查对文章结构的把握

2.人物赏析。

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

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明确:

①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勤劳孝顺

②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概

④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不慕荣华富贵,思念亲人

⑤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机智、谨慎

木兰形象:

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解析:

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初步把握。

四、课堂小结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二、细读品析

(一)分析叙事方法(详略得当)

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明确:

从军缘由——详写;出征前的准备——详写;出征中的思亲心理——详写(详写女儿情态);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略写英雄气概);凯旋辞官——详写;家人迎接——详写;木兰改装——详写。

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女儿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这是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来进行详略安排的,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其他的就略写。

解析:

考查对详略得当手法的理解。

(二)感受语言特点

请同学们试着找出诗中语言精练的句子,并感受其特点。

1.第三自然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

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

明确:

①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突出战事紧迫。

②表现出木兰的精明干练。

③表明木兰对从军的重视。

④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

有何表达效果?

明确:

夸张,对偶,互文、对偶。

仅仅三十个字就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

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可见语言精练,字字千金。

3.第五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种修辞手法?

表现了木兰具有怎样的情操?

明确:

运用夸张。

写出了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

木兰辞官不就,表现了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4.第六自然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明确:

排比。

表现了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5.“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有何作用?

明确:

前后四句之间构成对偶并运用了间隔反复的修辞手法。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和“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这两组对偶句之间,间隔反复,层层递进,表明木兰出征的路线,突出了征程的遥远,行军的神速,以及宿营地点的荒凉;“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和“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之间,间隔反复,紧相呼应,在荒凉的夜间环境的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从而细腻地透露出木兰思亲的女儿情怀,刻画了一位鲜活的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描写出木兰奔赴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

解析:

考查对文言的修辞手法的掌握。

(三)概括中心,体会情感

1.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

明确:

这首叙事诗塑造了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

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

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

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融合在一起。

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纯朴的优秀品质。

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解析:

考查对文主旨的把握。

(四)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文中运用了很多修辞方法,请举例说明,并说说修辞作用。

(1)排比、互文: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作用:

表明木兰的准备工作有秩序的进行,渲染军情紧急气氛,

(2)顶真: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作用:

语气贯通,突出事物之间的环环相扣

(3)对偶、设问: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对偶运用使句子整齐美观,音律和谐,便于记咏;设问句主要引起读者的注意,引出下文所思所忆内容。

(4)比喻、反问: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用比喻生动形象写出木兰女扮男装的巧妙

解析:

考查对修辞手法作用的归纳。

每种修辞都有每种修辞的作用,如排比多为增强语气,对偶多为句式和谐,比喻多为表达的生动形象性,学生只有掌握了基本的套路,才能结合具体的语境答题。

三、拓展延伸

学完本文后,同学们对木兰参军是不是爱国的表现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有人说她爱国,有人持反对态度,你赞成哪种观点?

简要说说理由。

此题除了考查学生对文本理解外,更重要考查学生对文章所形成的自己的看法,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赞成可从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英雄气概、爱国精神等角度回答;反面可从木兰只为自家考虑,欺君惘上等角度回答。

四、布置作业

找找历史上的类似花木兰的巾帼英雄人物,并谈谈对她的评价和认识,写200字左右文字。

附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