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语文说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8236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詹天佑》语文说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詹天佑》语文说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詹天佑》语文说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詹天佑》语文说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詹天佑》语文说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詹天佑》语文说课.docx

《《詹天佑》语文说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詹天佑》语文说课.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詹天佑》语文说课.docx

《詹天佑》语文说课

《詹天佑》语文说课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詹天佑》是义务教材第十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课文记叙了清朝末年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反映了他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全文分四段,其中第二、三段是重点段,本课的表达方法是先概括介绍,后具体叙述。

  本单元训练重点是:

认识过渡句与过渡段,理解它的意义;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领会课文中心思想。

这是在第一单元借助中心句进行正确领会中心思想训练的基础上,对中心思想的把握提出进一步的要求,为第5单元的习作训练“确定中心、合理想象、续写”打下基础。

准确地把握了课文之间的联系点,有利于充分发挥教材的整体功能。

教学时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兼顾一般。

具体说来,本课着力于下面四方面的训练:

一是训练语言。

着眼于“篇”,抓住课文中重点语句和段落,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扎扎实实进行语言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是发展思维。

如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一层层地叙述的,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理解课文中“设计人字形线路”这一内容后,让学生帮助詹天佑出主意,看看是否有别的办法,以训练思维的创造性。

三是渗透德育。

本篇课文思想品德教育内容鲜明,热爱祖国的思想、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这些都是跨世纪人才所需要的,所以在教学中着意点拔,相机渗透,实现文与道的和谐统一。

四是培养能力。

  根据本课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语文基础知识方面:

会正确读写11个生字,理解“藐视、阻挠”等词语的意思。

  2.培养学生能力方面:

能在认识过渡句、段的基础上,理清段落层次,知道先概括介绍,后具体叙述的表达方法。

  3.思想情感方面:

感受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严谨的科学态度,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为了达成以上目标,本课分三课时进行教学。

  第1课时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第2课时,细读课文,推敲课文的词句。

  第3课时,总结课文,领会本文的写作特点,归纳学习方法和中心思想。

  下面,我着重说第2课时的教学:

  教学目标

  1.细读第三、第四两段,用推敲重点词句和画简图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2.感受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严谨的科学态度,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3.扩句写段练习。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第3段的内容。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时领会中心思想。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

  1.以读代讲法。

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变教师的讲为学生的练,而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唯有多读,才能理解,才会运用,才能潜移默化地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2.品析词句法。

本课重在品析跟中心句关系密切的词句,所以,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紧扣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品析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通过词语的比较、句式的推敲、标点的品味、结构的解悟、情感的体会等等品赏评议,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品评之后的积累,就是消化了的吸收,避免了生吞活剥。

  学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课重点指导学生用推敲重点词句、画简图和朗读体会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以学生自学为主。

努力使学生自觉地获取知识,掌握学法,使学生在自身的语言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

学习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边批注,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同时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1.幻灯出示口头填空题,回顾本课的中心句与全篇课文内容的关系。

设计最近发展区,视学生学习需要复现已知的知识及学法,为新旧知识的迅速联系作准备。

  2.指明学习的目标及探索的方向,让学生从课后题着手,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为自己的学习目标找到相应合理的定位。

这样使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这是语文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先决条件。

  

(二)细读课文,把握要点,知道课文是通过哪些具体内容来表达中心的。

  第三段按照工程进展的顺序讲了三层内容,即勘测线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概括要点要准确,这是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一大难点。

因此,让学生多读多思,在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归纳要点,提高概括能力。

  第一步,指导方法,打开思路。

第4自然段,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用“~~”划出。

然后用几个字概括。

(板书:

勘测线路)

  第二步,学生练习概括第5、6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在书上用铅笔写一写)教师反馈后板书:

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三)品析词句,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表达中心的。

引导学生紧扣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品析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这部分教学我设计了三个训练点。

  第一个训练点:

  找出詹天佑在勘测线路时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

  1.训练目标

  体会詹天佑严谨的工作作风、科学的态度和爱国思想。

  2.训练过程

  ①读读划划,詹天佑在勘测线路遇到困难时他是怎么想、怎么说的?

  ②做检测题1:

为什么“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③读读议议,下面这句话的句式有什么特点?

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遇到困难,他总是想:

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前一句写詹天佑的决心,后一句写修不好铁路的严重的后果,一正一反,中间用“否则”转折。

在读读议议中,使学生体会到詹天佑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勇气和战胜重重困难的动力,都源于他的一片精诚爱国之心。

  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训练设想

  学生从句式的推敲,情感的体验中能够领悟到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詹天佑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爱国思想。

引导学生评价人物,从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行动着眼,授之以渔。

  第二个训练点:

  画出居庸关隧道、八达岭隧道和“人”字形线路的简笔画。

  1.训练目标

  ①理解詹天佑根据两地不同的地质条件采取不同的开凿方法,以缩短工期,表现出詹天佑杰出的才能和智慧。

  ②抓典型、抓要点的写法,使精炼。

  2.训练过程

  ①划出写京张铁路在经过居庸关、八达岭、青龙岭时遇到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语句。

  ②画简图,同桌交流。

  边读边想象,把语言文字变成图画。

(这样既达到使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目的,又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③在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的施工中,集中反映了詹天佑的()的精神。

  

(1)爱国

(2)负责(3)虚心(4)创造

  ④修筑铁路要开凿的隧道很多,为什么要重点写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工程?

  ⑤詹天佑设计了“人”字形铁路,你帮他出主意,是否还有别的办法?

  第三个训练点:

  第4段的第二句:

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1.训练目标

  联系第二段、第三段,推敲体会这个句子的意思,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2.训练过程

  ①快速默读第4段,思考课后第4题:

课文第4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写了哪几个方面内容,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②一边读一边想,理解“藐视”和“回击”两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通过查字典)这里可以换别的词吗?

然后做检测题2。

  ③熟读课文第二段、第三段,划划,议议:

帝国主义怎样“藐视”中国,这件事又怎样“回击”了帝国主义?

  3.训练设想

  掌握中心思想是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就必须抓住重点句、段来体会。

本例设计把前后三段最能体现中心思想的话放在一起,让学生通过比较、朗读和品味,理解“藐视”和“回击”,让学生懂得词语用得准确,能够牵动全文,使前后呼应,浑然一体,从而准确地表达了中心思想,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有藐视,就有回击。

修铁路如此,今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也是如此。

所以这两个词语的教学不仅有助于对结构的理解,而且恰到好处地进行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四)选读,让学生把最能体现中心的语句或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五)扩句写段练习:

先让学生根据自己能力任选一题写,写后交流评议。

  1.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有的说____,有的说____,还有的说____。

  2.如果你站在詹天佑的铜像前,你想说些什么?

请你以《我认识的詹天佑》为题写一段话。

  3.看课文插图写一段话。

  这样设计的根据:

①读是吸收,写是运用,读写结合对于语言文字训练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②“创造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提供思维的空间,启发创造想象,身临其境地谈感受,能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