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起点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学案 第15讲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7512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6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赢在起点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学案 第15讲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赢在起点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学案 第15讲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赢在起点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学案 第15讲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赢在起点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学案 第15讲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赢在起点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学案 第15讲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赢在起点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学案 第15讲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docx

《赢在起点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学案 第15讲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赢在起点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学案 第15讲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赢在起点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学案 第15讲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docx

赢在起点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学案第15讲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单元测试(学案15)

一.选择题

1.(2013·上海静安区一模)下列关于酶催化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温降低分子运动速度,抑制酶的活性

B.高温激发酶的活性,提高酶促反应速度

C.增大底物的浓度,酶促反应速度可以持续上升

D.增加酶的物质量,酶促反应的产物量随之增加

2.(2013·四川宜宾一模)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果胶酶是一类酶的总称,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时,需将底物和酶分别在同等温度下处理后再混合

B.低温和高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是相同的,而过酸过碱对酶活性的影响是不同的

C.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实验中应严格控制酶作用时间,因此待酶作用完后立即煮沸失活

D.解旋酶作用于碱基对间的氢键

3.(2013·安徽合肥第一次模拟)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容器内,调整PH至2.0,保存于37℃的水浴锅内。

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C.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D.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

4.(2013·黑吉辽联考)酶的活性部位往往与底物分子在空间结构上具有特殊的匹配关系,当酶与底物结合时,启动化学反应的发生。

下列叙述能用图示解释的是()

A.酶具有高效性

B.发挥作用后酶被分解

C.酶可在细胞处发挥作用

D.酶的结构改变可能影响其活性

5.(2013·山东青岛期中)细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

A.线粒体的内膜

B.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C.内质网的膜

D.蓝藻(蓝细菌)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6.(2013·福建福州期末)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变的过程中()

A.速率是稳定不变的

B.都有水的产生

C.催化反应的酶不同

D.反应的部位都相同

7.(多选)(2013·江苏南京、盐城一模)下列与ATP和酶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的合成离不开酶的催化B.酶的合成需要ATP直接提供能量

C.ATP与绝大多数酶的组成元素存在差异D.活细胞中通常都能合成酶和ATP

8.(2013·江苏徐州摸底)下列有关ATP和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中的A代表腺嘌呤,T代表3,P代表磷酸基团

B.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酶促反应速率往往受温度、pH和底物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D.用固定化酶降解农田中有机磷农药,无需提供适宜的营养条件

9.(2013·黑吉辽联考)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分子ATP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B.ATP和DNA具有相同的五碳糖

C.ATP分子中的两个高能磷酸键稳定性不同

D.动植物细胞中ATP的能量来源相同

10.(2013·河南郑州质检)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B.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C.ATP的合成总是伴随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D.黑暗条件下,植物细胞中只有线粒体可以产生ATP

11.(2013·辽宁五校联考)有关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A.ATP的合成与分解都需要酶的催化但不都需要水作为反应底物

B.ATP和葡萄糖都含有能量但不都是有机物

C.ATP的合成不都需要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但都需要氧气

D.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可以产生ATP但不一定都能产生[H]

12.(2013·山东青岛期中)将一些苹果储藏在密闭容器中,较长时间后会闻到酒香。

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O2的消耗量和CO2的产生量如下表所示。

(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氧浓度为a时,苹果的细胞呼吸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B.氧浓度为c时,苹果产生C2H5OH的量为0.3mol/min

C.氧浓度为d时,消耗的葡萄糖中有1/2用于酒精发酵

D.氧浓度为b时,较适宜于苹果的储藏

 

13.(2013·山东青岛期中)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分别加入a、b、c、d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使丙酮酸的消耗增加

B.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使丙酮酸增加

C.若c能抑制ATP形成,则使ADP的消耗增加

D.若d能抑制[H]氧化成水,则使O2的消耗减少

14.(2013·福建福州期末)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稻根部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所以能长期适应缺氧环境

B.荔枝在无O2、干燥、零下低温的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

C.马拉松运动时,运动员主要是从无氧呼吸中获得能量

D.高等生物保留无氧呼吸的能力,有利于对不良环境的适应

15.(2013·北京市东城区期末)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合成ATP

D.有氧呼吸时葡萄糖进入线粒体需经过两层膜

16.(2013·吉林市摸底)酵母菌和硝化细菌都能进行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发生的场所不同

B.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不同

C.有氧呼吸形成的产物不同

D.葡萄糖分解发生的阶段不同

17.(2013·安徽示范高中联考)下列生理过程中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的是()

A.人体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B.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C.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释放到突触间隙

D.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催化作用下分解

18.(2013·北京市丰台区期末)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种,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与短跑等剧烈运动有关;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消耗等摩尔葡萄糖,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ATP多

B.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H]和ATP

C.短跑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

D.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主要来自于线粒体内膜

19.(2013·北京市丰台区期末)将等量且足量的苹果果肉分别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1小时后,测定O2的吸收量和CO2释放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O2浓度

0

1%

2%

3%

5%

7%

10%

15%

20%

25%

O2吸收量(mol)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8

CO2释放量(mol)

1

0.8

0.6

0.5

0.4

0.5

0.6

0.7

0.8

0.8

A.O2浓度越高,苹果果肉细胞有氧呼吸越旺盛,产生ATP越多

B.O2浓度为3%时,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无氧呼吸的2倍

C.苹果果肉细胞在O2浓度为3%和7%时,消耗的葡萄糖量相等

D.苹果果肉细胞在O2浓度为5%~25%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20.(2013·北京市海淀区期末)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是为保证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

B.要及时为板结的土壤松土透气,以保证根细胞的正常呼吸

C.皮肤破损较深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

D.慢跑可以促进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使细胞获得较多能量

21.(2013·北京市昌平区期末)下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

据图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400nm~500nm波长的光

B.用450nm波长的光比600nm波长的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C.由550nm波长的光转为670nm波长的光后,叶绿体中C3的量增加

D.土壤中缺乏镁时,植物对420nm~470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减少

22.(2013·福建福州期末)图为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绿素a的吸收光谱、色素总吸收光谱以及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作用光谱代表各种波长下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下列物质的变化趋势与作用光谱基本一致的是()

A.叶绿体色素含量B.叶绿素含量

C.呼吸作用量D.有机物的生成量

23.(2013·安徽示范高中高三联考)澳大利亚学家从蓝藻中提取到了一种被称作叶绿素f的新叶绿素,它能够吸收红光和红外光进行光合作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素f主要分布在蓝藻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B.叶绿素f能够吸收红光和红外光,扩大了可利用的太阳能的范围

C.叶绿素f具有与叶绿素a和叶绿素b相同的生理功能

D.用纸层析法分离蓝藻细胞中的色素将获得5条色素带

24.(2013·江西南昌调研)下列有关叶绿体及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破坏叶绿体外膜后,O2不能产生

B.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保持不变

C.与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缩短

D.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H]和CO2后,可完成暗反应

25.(2013·吉林摸底)下图所示为叶绿体中色素蛋白等成分在膜上的分布以及某些过程。

下列关于相关过程以及发生场所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H2O→H++O2发生在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B.ADP→ATP发生在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C.图示的反应是光反应,场所是囊状结构薄膜

D.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发生在光反应阶段,发生在色素分子中

26.(2013·河南郑州质检)美国生物学家马古利斯,在她1970年出舨的《真核细胞的起源》一书中提出“蓝藻被真核细胞吞噬后经过共生能变成叶绿体”,这是解释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跑器起源的一种学说,称为内共生学说。

以下各项叙述不能很好地支持该学说的是()

A.叶绿体DNA在大小、形态构等方面与蓝藻相似

B.叶绿体有双层膜结构,其内膜的成分与蓝藻细胞膜相似

C.叶绿体中不含有藻蓝素等色素

D.叶绿体与蓝藻中都含有类似的核糖体

27.(2013·吉林市摸底)把小球藻培养液放在明亮处一段时间后,向其中滴加酚酞pH指示剂(遇碱变红),培养液变为红色;若将此培养液分为两份,一份放在暗处,一份放在明处,结果放在明处的仍为红色,放在暗处的恢复为原色。

其原因是()

A.光合作用产生了氧B.光合作用产生了CO2

C.光合作用消耗了氧D.光合作用消耗了CO2

28.(2013·福建四地六校联考)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都会产生[H],右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转移过程,下列对其分析错误的是()

A.[H]经①→②转移到葡萄糖,首先[H]与C3结合,该转变过程属于暗反应

B.[H]经②→①转移到水中,此过程需要氧气参与

C.[H]经②→④过程一般在缺氧条件下才能进行

D.②→①产生的[H]和①→②产生的[H]全都来自水

29.(2013·浙江杭州期末)某活动小组为了探究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路径,设计如下实验:

将图1(a表示叶片,b表不茎、c表示果实、x表示某种气体)放入光合作用最适的温度和光照强度下培养,并随时记录。

a、b和c三处放射物含量的数值如图2。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根据实验要求应该用氧元素做放射性同位素实验研究

B.X中该元素转化为三碳糖分子的途径称为柠檬酸循环

C.t1时刻不是光合作用的结束点,S2的值表示种子的呼吸量

D.若适当提高温度,则图2中的S1和S2的值都将变小

30.(2013·山东枣庄高三期中)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重要的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给绿色植物提供含有H218O的水,只会在植物释放的O2中发现18O

B.根据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可以计算光合作用中有机物的积累量

C.停止光照,暗反应很快会停止;停止供应CO2则光反应不受影响

D.温室大棚采用红色薄膜可以有效提高作物产量

31.(2013·黑吉辽联考)研究人员以25片直径为3mm的猕猴桃圆形叶片为材料,在一定光照强度下测量其在30℃、40℃和45℃恒温环境下的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已知),结果如下表: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处理温度(℃)

30

40

45

净光合速率(O2µmol·100mm-2·h-1)

2.03

1.94

0

呼吸速率(O2µmol·100mm-2·h-1)

0.31

0.50

0.32

A.实验准备阶段需抽除叶圆片中的空气

B.实验中可用NaHCO3溶液维持CO2浓度的相对稳定

C.实验结果表明,叶光合酶的最适温度为30℃

D.实验结果表明,40℃时光合作用仍可进行

32.(2013·安徽示范高中联考)下列为有关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关系图,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图1中,若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点左移,b点右移

B.图2中,若CO2浓度适当增大,a点左移,b点右移

C.图3中,a点与b点相比,a点时叶绿体中C3含量相对较多

D.图4中,当温度高于25°C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33.(2013·绵阳第二次诊断)下图所示为甘蔗一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中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都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B.过程②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过程③只发生在线粒体

C.过程①产生[H],过程②消耗[H],过程③既产生也消耗[H]

D.若过程②的速率大于过程③的速率,则甘蔗的干重就会增加

34.(2013·江苏南京、盐城一模)叶绿体与线粒体是植物细胞内两种重要的细胞器,在光照条件下,它们各自产生的部分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叶绿体中合成的葡萄糖可进入线粒体内直接被氧化分解②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可进入叶绿体内被利用③叶绿体产生的氧气可进入线粒体内被利用④线粒体产生的水可进入叶绿体内被利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5.(2013·安徽示范高中联考)对于大棚栽培的农作物,下列增产措施并不是通过增强光合作用速率实现的是()

A.给农作物增施氮肥和镁BE(提供植物营养的肥料)

B.大棚栽培的农作物通过增施农家肥料补充CO2

C.给农作物补充适宜强度的人工光照

D.夜间适当降低农作物的环境温度

36.(2013·山东泰安期中)右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①~③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和②都具有双层生物膜

B.①和②都能产生大量ATP

C.②和③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D.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

37.(2013·山东泰安期中)图甲是H2O2酶活性(v)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t)的变化。

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

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B.pH=c时,e点为0

C.适当降低温度,e点不移,d点右移

D.H2O2量增加,e点不移,d点左移

38.(2013·云南昆明一中摸底)下列对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物质甲进入细胞需要能量

B.物质乙进入细胞一定有载体的参与

C.若图示为肝细胞的细胞膜,则尿素的运输方向是Ⅱ→Ⅰ

D.由①参与的物质运输方式不一定为主动运输

39.(2013·山东省实验中学一诊)右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

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

D.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40.(2013·浙江杭州期末)表1所示为探究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实验,表2所示为探究酶的专一性的实验。

据表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表1所示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温度

B.表l所示实验的观察指标不能用碘液检测

C.表2所示实验应该先加酶溶液后加本尼迪特试剂

D.表2所示实验加入斐林试剂后要水浴加热

41.(2013·福建福州期末)乳糖酶催化乳糖水解。

有两项与此相关的实验,其实验条件均设置为最适条件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一

酶浓度

0%

1%

2%

4%

5%

(乳糖浓度为10%)

相对反应速率

0

25

50

100

200

实验二

乳糖浓度

0%

5%

10%

20%

30%

(酶浓度为2%)

相对反应速率

0

25

50

65

65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一如果继续增加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

B.实验一增加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将降低

C.实验二若继续增大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

D.实验二若提高反应温度条件5℃,相对反应速率将增大

42.如图中的新鲜土豆片与H2O2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错误的是(  )

A.若有气体大量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B.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产生气体的速度加快

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

D.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

43.如图表示某植物光合速率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甲图为光合作用的氧气产生速率,乙图是测定的氧气释放速率。

请据图分析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甲图中OS段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过程的光反应

B.甲图中B、C两点出现差异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温度

C.若呼吸速率不变,由乙图可知,B点光照强度为4千勒克斯

D.在甲图C点,若光照不变,增加CO2供应,则C5减少,ATP增加

44.(2012·济宁市第一中学第一次检测)下表是某同学为验证酶的专一性而设计的实验方案,a~d代表试管,①~⑦代表实验步骤。

对该实验方案的有关评价,错误的是(  )

a

b

c

d

淀粉溶液

2ml

蔗糖溶液

2ml

唾液淀粉酶溶液

2ml

唾液淀粉酶溶液

2ml

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10min

将c倒入a,将d倒入b

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10min

加入现配的斐林试剂溶液2ml

37℃恒温水浴

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A.淀粉酶的用量属于自变量B.②和④会影响酶的活性

C.②、④和⑥的温度设置错误D.④和⑤的顺序有误

45.(2012·芜湖一中模拟)把混有反应物的液体,加到捣碎的土豆汁液中(酶液),在37℃下观察到某些反应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甲设计的对照实验是用蒸馏水代替反应物,加入酶液中,也可观察到该反应现象;学生乙设计的对照实验是用蒸馏水代替酶液,加入反应物中,则观察不到该反应现象。

下面是对此问题的解释,其中可能性最大的一项是(  )

A.酶催化的反应即使完全没有反应物,也可缓慢进行

B.酶由于被蒸馏水溶解出来,因而能进行反应

C.由于该酶液中混有与反应物相同的物质

D.由于该酶液中混有催化同一反应的多种酶

46.下图甲为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图乙是从图甲中取出的部分结构放大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乙所示结构取自图甲中的①或③

B.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全部分布在图乙所示结构上

C.图乙所示的结构是产生[H]并消耗ATP的场所

D.叶绿体以图甲③的形式扩大膜的表面积

47.(2012·厦门质检)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在晴朗白天植物的有氧呼吸过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2→3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

B.产生的8主要用于合成ATP

C.6部分来自叶绿体

D.3全部释放到大气中

48.一些生物学现象可以用数学模型表示。

下列对各曲线所表达的生物学含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甲图可表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ATP的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②乙图可表示温室中一天内CO2浓度的变化 ③丙图可表示酵母菌呼吸时O2浓度和CO2产生量的关系,a点ATP产生量最大 ④丁图可表示小鼠的离体细胞内酶活性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A.①②        B.①④C.②③D.③④

49.将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一次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所示。

对此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实验可用于验证A植物比B植物具有更强的固定CO2的能力

B.当CO2浓度约为0.8mmol/L时,A、B两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等

C.30min以后,两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都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D.若A植物在第5min时光照突然降低,C5含量将增加

 

50.如图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

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叶圆片,再用气泵抽出叶片内的气体直至叶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转至含有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培养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与NaHCO3溶液浓度的关系。

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在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减小

B.在bc段,单独增加适宜的光照或温度或NaHCO3溶液浓度,都可以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

C.在c点以后,因NaHCO3溶液浓度过高,使叶肉细胞失水而导致代谢水平下降

D.因配制的NaHCO3溶液中不含氧气,所以整个实验过程中叶片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二、非选择题

51.(2013·广州高三调研)下表是植物Ⅰ和植物Ⅱ在一天中气孔导度的变化。

请分析回答:

时间

0

3

6

9

12

15

18

21

24

植物Ⅰ气孔导度

38

35

30

7

2

8

15

25

38

植物Ⅱ气孔导度

1

1

20

38

30

35

20

1

1

(注:

气孔导度能反映气孔张开的程度,其单位是mmolCO2·m-2·s-1,表示单位时间内进入叶片表面单位面积的CO2的量)

(1)请在坐标图中画出植物Ⅰ和植物Ⅱ一天中气孔导度的变化曲线。

(2)据表分析可知,一天中植物Ⅰ和植物Ⅱ吸收CO2的主要差异是____________;沙漠植物的气孔导度变化更接近于植物__________,此特性的形成是长期__________的结果。

(3)影响植物Ⅱ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除了水和CO2浓度之外,还有___(指出两种)。

(4)右图表示植物叶肉细胞中发生的物质代谢过程(图中C3代表含有3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

过程①的能量变化是______过程

的完成需要酶、_______________等物质;凌晨3点时,①②③④四种生理过程中,植物Ⅰ和植物Ⅱ都能完成的有______、______。

52.(2013·江苏南京、盐城一模)某科研小组利用植株干重约为3.2g的铁线莲为实验材料,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遮光处理,研究其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及植株的生长状况,实验结果如下图。

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在进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时,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