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方略中考物理 40分钟真题练 第12章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7464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9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复习方略中考物理 40分钟真题练 第12章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考复习方略中考物理 40分钟真题练 第12章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考复习方略中考物理 40分钟真题练 第12章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考复习方略中考物理 40分钟真题练 第12章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考复习方略中考物理 40分钟真题练 第12章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方略中考物理 40分钟真题练 第12章 新人教版.docx

《中考复习方略中考物理 40分钟真题练 第12章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方略中考物理 40分钟真题练 第12章 新人教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复习方略中考物理 40分钟真题练 第12章 新人教版.docx

中考复习方略中考物理40分钟真题练第12章新人教版

第1-2章

考点1 运动和静止

1.(2015·来宾中考)小明坐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说他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地上的房子      B.路边的树木

C.他身旁的座椅D.走过他身边的乘务员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参照物的选择。

说小明是静止的,那么小明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变化,房子、树木以及走过的乘务员相对于小明的位置都发生变化,只有身边的座椅没有位置变化,参照物为身旁的座椅。

2.(2015·呼和浩特中考)小明同学骑自行车沿新华大街自西向东运动,看到两面的高楼不断向西运动。

能正确说明高楼向西运动,是以下面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

A.小明同学的自行车B.对面驶来的公共汽车

C.新华大街D.天上飞过的小鸟

【解析】选A。

以小明同学的自行车为参照物,高楼和自行车有相对位置的变化而向西运动。

故选A。

【方法归纳】判断物体动与静的方法

3.(2014·怀化中考)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我国海警在钓鱼岛周边海域巡航的过程中,以航船为参照物,钓鱼岛是     的,若以海警为参照物,航船是    的。

(选填“运动”或“静止”)。

【解析】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判断。

我国海警在钓鱼岛周边海域巡航的过程中,

以航船为参照物,钓鱼岛与航船的位置发生改变,钓鱼岛是运动的;若以海警为参照物,航船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航船是静止的。

答案:

运动 静止

考点2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4.(2014·龙岩中考)中学生的大拇指指甲面积约为(  )

A.1mm2B.1cm2

C.1dm2D.1m2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中学生的大拇指指甲长和宽在1cm左右,面积约1cm2,故选B。

【方法归纳】估测方法

(1)目测:

根据自己心中的“刻度尺”,通过观察和比较,判断物体的长度。

(2)自制“刻度尺”测量:

利用自己身体的某些部位或身边的某件物品作为“尺”去测量,如“一拃”“一步”等。

5.(2015·安徽中考)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2.36cmB.2.357cm

C.2.35cmD.2.4cm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题目中测量了物体的长度三次,计算出平均值作为物体的长度。

物体的长度为L=

=

≈2.36cm。

6.(2015·泰安中考)如图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cm。

【解析】本题考查了长度的测量。

测量长度时一定要注意估读一位,故测量值为1.85cm。

答案:

1.85

7.(2014·青海中考)图中小球的直径是    cm。

【解析】本题考查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小球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在3.2cm和3.3cm之间偏向3.3cm一侧,估读为3.26cm,所以小球的直径为d=3.26cm-2.00cm=1.26cm。

答案:

1.26

8.(2015·广安中考)图中的读数是     s。

【解析】停表的大盘一周是60s,每一小格表示1s,指针指在10s处;小盘一格是1min,指针指在

1min处,所以时间是1min10s,即70s。

答案:

70

考点3 速度的概念与计算

9.

(2015·成都中考)据新华社报道,2014年8月20日上午,青奥会赛艇女子双人单桨比赛的最终“奖牌榜”出炉,四川选手罗雅丹与队友潘婕合作,以3min37s52的成绩获得银牌。

赛程全长2000m,如图所示为她们在比赛中的情境。

下列四个速度中,比她们的平均速度大的是(  )

A.5m/sB.10m/s

C.5km/hD.10km/h

【解析】选B。

本题考查的是对平均速度公式的掌握。

根据公式v=

求出运动员的平均速度,然后比较大小。

3min37s52≈218s,四川选手罗雅丹与队友潘婕的平均速度v≈9.2m/s=33.12km/h;5m/s<9.2m/s,故A错误;10m/s

>

9.2m/s,故B正确;5km/h<33.12km/h,故C错误;10km/h<33.12km/h,故D错误。

10.(2014·襄阳中考)2013年9月29日建成通车的卧龙大桥是襄阳首座斜拉桥,全长4343.5米,桥面宽31.5米,双向六车道。

如果一辆大车通过该桥的速度是60千米/小时,则所用的时间是(

保留整数位)(  )

A.4minB.6min

C.8minD.10min

【解析】选A。

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

已知桥长是4343.5米,大车的速度60千米/小时,故由公式t=

=

≈0.07小时=4.2分钟,故选A。

11.(2015·苏州中考)2015年5月底,美国发布了最新的SR-72高超音速飞行器设想图。

该飞行

器速度可达6~7马赫(1马赫=1倍音速),号称1小时可到达地球任一地方,比常规导弹速度还要快。

飞行器体表涂敷最新型材料,具有雷达隐形功能,但不具备红外隐形功能。

若该飞行器以7马赫速度飞行,其速度为

     m/s。

此时若有常规导弹从其正后方攻击,则导弹相对于飞行器是向

     运动的。

【解析】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

若该飞行器以7马赫速度飞行,其速度为7×

340m/s=2380m/s;常规导弹从其正后方攻击飞行器,由于常规导弹的速度低于飞行器的速度,所以它们之间的距离将会越来越大,以飞行器为参照物,导弹是向后运动的。

答案:

2380 后

12.(2013·泰安中考)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

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

30到达乙地。

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

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解析】本题考查运动和速度的计算。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时间为

(16:

30-7:

30)h=9h,

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

v1=

=

=100km/h。

(2)火车通过桥梁的行驶速度

v2=144km/h=40m/s,

火车过桥时通过的路程为火车长度s1与桥梁长度s2之和,即s1+s2

=v2t2,

则火车的长度是

s1=v2t2-s2=40m/s×25s-400m=600m。

答案:

(1)100km/h 

(2)600m

考点4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13.(2015·滨州中考)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

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  )

A.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B.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到达此处所用时间

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对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识别和计算。

分析图像可知:

在前10s内,甲车运动了300m,乙车运动了200m,故A说法正确;甲车运动600m用了20s,在20s的时间内乙车只运动了450m,所以乙车运动600m所用的时间肯定大于甲车运动600m所用的时间,故B说法正确;乙车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故乙车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C说法错误;甲、乙两车在40s的时间内都运动了1200m,所以它们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说法正确。

14.(2015·黄石中考)小东在百米赛跑中第1s通过的路程是3m,第2s通过的路程是5m,第3s通过的路程是7m,则他在这3s内(  )

A.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5m/s

B.后2s内的平均速度为6m/s

C.3s内的平均速度为7m/s

D.最后1s内的平均速度为5m/s

【解析】选B。

本题考查的是平均速度的知识。

平均速度必须用对应的路程除以对应的时间,前2s内通过的总路程是8m,平均速度是4m/s;后2s内通过的总路

程为12m,故平均速度为6m/s;3s内通过的总路程为15m,故平均速度为5m/s;最后1s内的平均速度为7m/s。

15.(2015·衡阳中考)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华跑得较快

D.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解析】选C。

本题考查运动知识。

观察图像可知,小明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不是,A、B项均错误;在前2s内,小华运动通过的距离远,表明小华的运动速度大,C项正确;小明和小华相遇时,二人运动通过的路程和运动

所用时间均相等,则二人的平均速度相同,D项错误。

16.(2014·大庆中考)如图所示为两个小球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闪光时间间隔为1s,图上数字为闪光时刻编号,请按提示描述这两个小球的运动,图中每一个小格的长度为0.2m。

(1)求出小球B在编号3至编号7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vB=    m/s。

(2)分别求出小球A在编号1至编号3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v1=

    m/s;小球A在编号5至编号7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v2

    (选填“变大”或“变小”)。

(3)小球A在编号1至编号7这段时间间隔内的速度逐渐    (选填“变大”或“变小”)。

【解析】

(1)结合图可知,B球在编号3至编号7用时tB=4s,这段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距离sB=4.8m-1.6m=3.2m,所以平均速度vB=

=

=0.8m/s;

(2)在编号1至编号3这段时间内

A球的路程sA1=1.4m-0.4m=1m,时间tA1=2s,所以A球的运动速度为vA1=

=

=0.5m/s;

在编号5至编号7这段时间内A球的路程sA2=5.8m-3.2m=2.6m,时间tA2=2s,所以A球的运动速度为vA2=

=

=1.3m/s;vA2>vA1,v2变大;

(3)在相同的时间内A球的路程越来越大,所以A球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即小球A在编号1至编号7这段时间间隔内的速度逐渐变大。

答案:

(1)0.8 

(2)0.5 变大 (3)变大

【备选习题】1.(2014·牡丹江中考)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静止的物体是(  )

A.飞奔的猎豹       B.放在桌面上的书

C.慢慢爬行的蜗牛D.站在上升扶梯的人

【解析】选B。

本题考查了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与人的主观感觉无关,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运动的结果可能不同。

以地面为参照物,飞奔的猎豹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在发生改变,所以是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放在桌面上的书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慢慢爬行的蜗牛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在发生改变,所以是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站在上升扶梯的人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在发生改变,所以是运动的。

2.(2014·新疆中考)一根头发的直径约70(  )

A.纳米   B.微米   C.毫米   D.厘米

【解题关键】解答本题抓住以下关键:

(1)明确1cm、1mm的长度。

(2)明确70mm、70cm的长度。

(3)明确70nm、70μm各等于多少mm。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体长度的估测能力。

一根头发非常细,故70cm和70mm太大,70nm无法用肉眼看到,不符合实际,一根头发的直径70μm=

0.07mm比较符合实际,故选B。

3.(2013·枣庄中考)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着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用哪种最适合(  )

A.量程1

5cm,分度值0.5mm

B.量程10m,分度值1dm

C.量程30cm,分度值1mm

D.量程3m,分度值1mm

【解析】选D。

本题考查的是长度测量知识。

长度测量要求被测量值不许超出量程,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分度值越小越精确。

据生活常识知,人的身高一般小于2m,故选D。

4.(2013·淄博中考)下列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接近的是(  )

A.一日千里        B.大步流星

C.风驰电掣D.迅雷不及掩耳

【解析】选A。

本题考查速度的含义。

描述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速度的单位由距离和时间两个单位组成。

A选项中的“一日千里”可以理解为千里每日,与速度的单位最为相近;“大步流星”和“风驰电掣”仅说明运动得快,“迅雷不及掩耳”仅说明时间短,都不及“一日千里”与物理学中运动快慢的描述更接近。

5.(2014·绵阳中考)汽车站并排停放着两辆大客车,甲车突然相对地面向后行驶,乙车仍相对地面静止,这时乙车上坐在座椅上的乘客却觉得乙车在向前行驶,则该乘客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乙车B.甲车C.房屋D.树木

【解析】选B。

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知识。

甲车突然相对地面向后行驶,说明甲车向后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静止,而乙车上坐在座椅上的乘客却觉得乙车在向前行驶,说明他是以甲车为参照物,故选B。

6.(2014·遂宁中考)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

12.34cm、12.36c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12.45cmB.12.34cm

C.12.35cmD.12.36cm

【解析】选C。

本题考查误差知识。

测量结果的最后一位是估计值,前面的准确值是相同的,则12.75cm是错误的,取平均值减小误差作为物体的长度,所以物体长度为

=12.35cm。

故C正确。

【方法归纳】根据测量结果推断分度值的方法

7.(2014·厦门中考)“神舟十号”运载火箭长58m。

分别从视频中截取火箭发射前和发射后第10s的位置图像,如图所示,则火箭发射后10s内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

A.5m/sB.9m/s

C.12m/sD.15m/s

【解析】选A。

由题知,火箭长58m。

由图可知,火箭发射后10s实际上升距离为一个火箭的长度,即s=58m,平均速度v=

=

=5.8m/s;故选A。

8.(2014·江西中考)如图所示是一个小球在相同时间间隔里运动情景的物理模型图,对这个小球的运动情景描述正确的是(  )

A.小球从高处自由下落

B.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

C.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D.小球从碗边释放滚下

【解析】选B。

本题考查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由图得出,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路程先变小后变大,所以小球的速度是先变小后变大。

若小球从高处自由下落,速度将一直增大,故A项不符合;若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先是向上沿斜面运动,速度越来越小,到一定高度后又沿斜面向下运动,速度越来越大,B项符合;如果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不变,C项不符合;如果小球从碗边释放滚下,先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D项不符合。

故选B。

9.(2014·德阳中考)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0~20s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5s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第10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经过5s,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图像。

由图可知甲车一直在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m/s;乙车在前5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3m/s,第10s时乙车静止。

经过5s,乙车通过的路程比甲车大。

所以选项B正确。

10.(2015·聊城中考)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

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

B.小车对斜面的压力就是小车的重力

C.小车AB段运动所用时间与BC段运动所用时间相等

D.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压力、重力及参照物。

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相对于木块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小车是运动的,故A错误;小车对斜面的压力不等于小车的重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小车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在小车的重心,压力的作用点在斜面上,故B错误;图中所示小车AB段运动所用时间是6t,BC段运动所用时间是2t,故C错误;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v=

=

,AB段的平均速度v1=

=

,所以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

故选D。

11.(2014·汕尾中考)如图所示,读取物体长度时,正确的视线方向是

    (填写相应字母)。

【解析】本题考查刻度尺的读数方法。

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尺垂直,故B视线的方向是正确的。

答案:

B

12.(2014·泰州中考)生活中,人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

方法①:

相同路程比时间;方法②:

     。

物理学用速度描述运动快慢,公式为v=

,这种方法与日常方法     (选填“①”或“②”)是相同的。

常用的速度单位有m/s和km/h,其关系是1m/s=

      km/h。

【解析】本题考查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有:

相同路程比时间和相同时间比路程两种方法,即运动相同路程,所用时间越少,运动越快;运动相同的时间,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越快;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即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快,跟第②种方法相同,1m/s=

=3.6km/h。

答案:

相同时间比路程 ② 3.6

13.(2014·广东中考)如图所示,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图甲中铅笔的长度是    cm,图乙中铅笔的长度是    cm。

【解析】本题考查长度的测量。

由图知:

图甲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铅笔左侧与

2.0cm对齐,右侧在6cm和7cm之间,估读为6.7cm,所以铅笔的长度为L=

6.7cm-2.0cm=4.7cm。

图乙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1mm;铅笔左侧与2.00刻度线对齐,右侧在6.70cm处,所以铅笔的长度为L=6.70cm-2.00cm=4.70cm。

答案:

4.7 4.70

14.(2014·南京中考)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

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

的含义是                 。

按规定,汽车在小区内行驶100m至少需要   s。

行驶过程中,以

汽车为参照物,标志牌是

    的。

【解析】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和运动状态的判断。

B表示的含义是限制汽车速度不超过5km/h;按规定,汽车在小区内行驶100m需要的时间为t=

=

=

72s;行驶过程中,以汽车为参照物,标

志牌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而是运动的。

答案:

限制汽车速度不超过5km/h 72 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