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轻工业学院生物化学复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7044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5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轻工业学院生物化学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郑州轻工业学院生物化学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郑州轻工业学院生物化学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郑州轻工业学院生物化学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郑州轻工业学院生物化学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郑州轻工业学院生物化学复习题.docx

《郑州轻工业学院生物化学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轻工业学院生物化学复习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郑州轻工业学院生物化学复习题.docx

郑州轻工业学院生物化学复习题

郑州轻工业学院生物化学复习题2017

生物化学复习题(食品工程专业用)

(按章节列出三种题型,同一知识点可有不同题型)

一、名词解释

【1.蛋白质部分】

1、等电点:

氨基酸所带正电荷和负电荷相等,即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值即为氨基酸的等电点。

2、别构效应:

由于蛋白质分子构象改变而导致蛋白质分子功能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变构效应。

3、Sanger反应:

氨基酸与2,4-二硝基氟苯反应,可用于蛋白质测序

4、Edman反应:

氨基酸与异硫氰酸苯酯(PITC)的反应,可用于重复测定多肽链N端氨基酸排列顺序。

5、分子筛:

(同凝胶过滤)

6、分子排阻色谱:

(同凝胶过滤)

7、凝胶过滤色谱:

这是根据分子大小分离蛋白质混合物有效的方法之一。

根据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分离蛋白质方法。

8、亲和色谱:

利用生物分子间专一的亲和力而进行分离,通常只需一步处理即可得到纯度较高的某种蛋白质。

9、离子交换色谱:

根据在一定ph条件下蛋白质所带电荷不同而进行的分离方法。

10、茚三酮反应:

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蓝紫色物质,在570nm处有最大吸收波长,脯氨酸和羟脯氨酸反应生成黄色物质

11、甲醛滴定法:

氨基酸与甲醛反应,保护氨基,用碱滴定氨基酸中的羧基,测定蛋白质中氨态氮的含量。

12、双缩脲反应:

在碱性溶液中双缩脲能与硫酸铜反应产生红紫色络合物,此反应称双缩脲反应。

13、必需氨基酸:

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者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所需,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的氨基酸

14、限制性氨基酸:

同上

15、α-螺旋:

蛋白质中最常见的一种二级结构,多肽链的主链围绕一个中心轴螺旋上升,为右手螺旋,每隔3.6个氨基酸上升一圈;相邻螺圈之间形成链内氢键,构象较稳定;有pro等亚氨基酸存在。

16、β-折叠:

由若干肽段或肽链排列起来所形成的扇面状片层构象。

(结构特征为:

⑴由若干条肽段或肽链平行或反平行排列组成片状结构;⑵主链骨架伸展呈锯齿状;⑶借相邻主链之间的氢键维系。

17、蛋白质三级结构:

在二级结构基础上,肽链的不同区段的侧链基团相互作用在空间进一步盘绕、折叠形成的包括主链和侧链构象在内的特征三维结构。

(以肌红蛋白为例)

18、结构域:

多肽链在超二级结构基础上进一步绕曲折叠而成的相对独立的三维实体称结构域。

19、模体:

在蛋白质分子中,若干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形成具有特殊功能的结构区域,称模体(motif)。

20、波尔效应:

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降低细胞内的ph值,引起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下降的现象叫波尔效应。

21、超二级结构:

主要是相邻的二级结构片段彼此作用,进一步形成有规则的结构组合体称为超二级结构。

22、分子病:

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一级结构发生变异,使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减退或丧失,甚至造成生理功能的变化而引起的疾病称为分子病。

23、盐溶和盐析:

盐溶:

向蛋白质水溶液中加入少量中性盐,使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增大;盐析:

向蛋白质水溶液中加入高浓度盐,破坏蛋白质的胶体性质,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称为盐析。

24、SDS-PAGE: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5、透析:

由于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大,在溶液中形成的颗粒大,不能透过半透膜,利用这种性质将蛋白质和一些小分子物质分开的分离方法叫透析。

(利用半透膜的选择通透性来纯化像蛋白质这样的大分子物质的过程叫透析。

26、密度梯度离心:

利用物质密度的不同,经超速离心后,分布于不同的液层而分离。

27、超离心:

同密度梯度离心

28、明胶:

胶原蛋白的水解产物,常用作食品添加剂。

【2.酶和维生素部分】

1、酶的活性中心:

在酶分子三级机构的构象中,由少数必需基团组成的能与底物分子结合并完成特定催化反应的空间小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2、同工酶:

同工酶是指能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其酶蛋白本身的分子结构组成不同的一组酶。

3、比活力:

单位质量酶蛋白所具有的酶活单位数,即为酶的比活力。

4、辅酶:

与酶蛋白疏松结合并与酶的催化活性有关的耐热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称为辅酶(coenzyme)。

5、辅基:

与酶蛋白牢固结合并与酶的催化活性有关的耐热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称为辅基(coenzyme)。

6、酶活力国际单位:

在酶作用的最适条件(最适底物、最适pH、最适缓冲液的离子强度及25℃下,每分钟内催化1.0μmol底物转化为产物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力国际单位(IU)。

7、多酶复合物:

是由几种酶靠非共价键镶嵌而成的。

所有反应依次连接,有利于一系列反应的进行,分子量很高。

8、多酶络和物:

同多酶复合体。

9、别构酶:

通过酶分子非催化部位与化合物非共价结合后发生构象的变化来改变酶的活性。

10、寡聚酶: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亚基组成的酶,这些亚基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使不同的。

亚基间不是共价结合,易分开。

(以四级结构作为完整生物功能分子结构的酶,称为寡聚酶。

11、米氏方程:

v=Vmax[S]/(Km+[S])

12、米氏常数:

米氏常数是反应速度为最大值的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单位为mol/L。

13、酶最适温度和最适pH:

酶促反应速度随温度升高而达到一最大值时的温度就称为酶的最适温度;酶催化活性最高时溶液的pH值就称为酶的最适pH。

14、酶反应初速度:

15、结合酶:

结构中除含有蛋白质外还含有非蛋白质部分的酶。

蛋白质部分称为酶蛋白,非蛋白质部分成为酶蛋白。

16、简单酶:

仅由蛋白质构成的酶。

17、单体酶:

一般是由一条链组成,如牛胰核糖核酸酶、溶菌酶等。

(以一个独立三级结构为完整生物共能分子最高形式的酶,称为单体酶)

18、酶的竞争性抑制:

抑制剂与底物竞争与酶的同一活性中心结合,从而干扰了酶与底物的结合,使酶的催化活性降低,称为竞争性抑制作用。

19、固定化酶:

固定化酶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酶分子束缚在载体上,使其既保持酶的天然活性,又便于与反应液分离,可以重复使用的酶,它是酶制剂中的一种新剂型。

20、辅酶A:

即CoA,是生物体内酰基的载体,与酰化作用密切相关,对糖、脂类和蛋白质代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1、NADH+: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还原形式。

22、FAD: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23、FMN:

黄素单核苷酸

24、Km:

米氏常数

【3.核酸部分】

1、

2、数,即生成ATP的mol数。

3、化学渗透偶联假说:

电子传递给氧释出的能量推动质子泵,将H+泵至内膜胞液侧,形成化学梯度(势能),当H+顺梯度回到基质面时,释出的能量使ADP磷酸化为ATP。

【5.糖代谢】

1、糖酵解(EMP):

将葡萄糖至丙酮酸生成的10步分解代谢途径成为糖酵解。

2、糖异生作用:

以非糖物质作为前体合成葡萄糖的作用。

(如乳酸、丙酮酸、丙酸、甘油以及氨基酸等)

3、乙醛酸循环:

乙酰辅酶A在乙醛酸体内生成琥珀酸、乙醛酸、和苹果酸,此琥珀酸可用于糖的合成过程,是植物和微生物特有的反应途径。

4、磷酸戊糖途径:

由葡萄糖生成磷酸戊糖及NADPH+H+,前者再进一步转变成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的反应过程。

5、糖的有氧氧化:

在机体氧供充足时,葡萄糖彻底氧化成H2O和CO2,并释出许多能量的过程。

是机体主要供能方式。

6、柠檬酸循环:

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的乙酰辅酶A被彻底氧化成CO2和H2O所经历的环式代谢途径叫柠檬酸循环(三羧酸循环、TAC、TCA循环)

【6.脂肪代谢】

1、真脂:

脂肪,高等动植物的重要能源储存在这些组织细胞中,成为储存脂质。

2、类脂:

构成机体组织的结构成分,称为结构脂质。

3、酮体:

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这三种物质统称为酮体。

4、不饱和脂肪酸:

含有双键的脂肪酸叫不饱和脂肪酸。

5、磷脂:

指含有磷酸的脂类,属于结构脂质。

6、卵磷脂:

又名磷脂酰胆碱,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磷脂。

7、脑磷脂:

又名磷脂酰乙醇胺。

8、β-氧化:

脂肪酸在体内氧化时在羧基端的β-碳原子上进行氧化,碳链逐次断裂,每次断下一个二碳单位,既乙酰CoA,该过程称作β-氧化。

9、肉毒碱:

酰基载体,将在线粒体外生成的脂酰CoA带进线粒体基质进行氧化分解。

【7.氨基酸代谢】

1、鸟氨酸循环:

生成尿素的环式代谢途径叫尿素循环,又称为鸟氨酸循环。

2、联合脱氨基作用:

转氨基作用和谷氨酸氧化脱氨基作用的联合

3、转氨酶:

能够催化α-氨基转移至α-酮酸的羰基上的酶叫转氨酶。

4、嘌呤核苷酸循环途径:

嘌呤核苷酸循环是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中的一种特殊的联合脱氨基作用方式

【8.核酸合成】

1、遗传中心法则:

2、外显子:

在断裂基因及其初级转录产物上出现,并表达为成熟RNA的核酸序列。

3、内含子:

隔断基因的线性表达而在剪接过程中被除去的核酸序列

4、RNA聚合酶:

5、复制叉:

DNA复制进行时,在眼的两侧出现两个叉子状的生长点,叫复制叉

6、半保留复制:

由亲代DNA生成子代DNA时,每个新形成的子代DNA中,一条链来自亲代DNA,而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叫半保留复制

7、半不连续复制:

在DNA复制时,领头链是连续合成的,而随后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不连续复制

8、冈崎片段:

在DNA复制过程中,领头链能连续合成,而随后链只能是断续的合成多个短片段,这些不连续的小片段为冈崎片段。

9、PCR(聚合酶链式反应):

是一种体外快速扩增DNA的技术。

10、DNA:

主要的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11、hnRNA:

核内带有外显子和内含子编码序列的初级RNA转录产物称为杂化核RNA。

12、模板链(Watson链、有义链):

能够转录RNA的那条DNA链称为模板链

13、编码链(Crick链、反义链):

能够转录RNA的那条DNA链的互补链。

14、前导链(领头链):

在DNA复制时,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一致并连续合成的链。

15、滞后链:

在DNA复制时,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相反,形成许多不连续的片段,最后再连成一条完整的DNA链。

16、引物RNA:

DNA从没有到有合成,需在一小段RNA基础上合成DNA,这段RNA叫引物RNA。

17、逆转录:

以RNA为模板,按照RNA中的核苷酸顺序合成DNA称为逆转录,由逆转录酶催化进行

18、点突变:

DNA分子上单一碱基的改变称点突变

19、转录的不对称性:

以双链DNA中的一条链作为模板进行转录,从而将遗传信息由DNA传递给RNA

【9.蛋白质合成】

1、密码和密码子:

作为指导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模板,mRNA中,从5‘到3’方向,每三个相邻的核苷酸组成三联体,代表一个氨基酸的信息,此三联体就称为密码。

2、顺反子:

遗传学将编码一个多肽的遗传单位称为顺反子

3、多顺反子:

原核细胞中数个结构基因常串联为一个转录单位,转录生成的mRNA可编码几种功能相关的蛋白质,为多顺反子

4、单顺反子:

真核mRNA只编码一种蛋白质

5、P位点:

又称给位或肽酰基位,可与延伸中的肽酰基tRNA结合;由大、小亚基成分构成

6、A位点:

又称受位或氨酰基位,可与新进入的氨基酰tRNA结合;由大、小亚基成分构成

补充:

四、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可人为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等层次。

一级结构为线状结构,二、三、四级结构为空间结构。

1.一级结构:

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其维系键是肽键。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其空间结构。

2.二级结构:

指多肽链主链骨架盘绕折叠而形成的构象,借氢键维系。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⑴α-螺旋:

其结构特征为:

①主链骨架围绕中心轴盘绕形成右手螺旋;②螺旋每上升一圈是3.6个氨基酸残基,螺距为0.54nm;③相邻螺旋圈之间形成许多氢键;④侧链基团位于螺旋的外侧。

影响α-螺旋形成的因素主要是:

①存在侧链基团较大的氨基酸残基;②连续存在带相同电荷的氨基酸残基;③存在脯氨酸残基。

⑵β-折叠:

其结构特征为:

①若干条肽链或肽段平行或反平行排列成片;②所有肽键的C=O和N—H形成链间氢键;③侧链基团分别交替位于片层的上、下方。

⑶β-转角:

多肽链180°回折部分,通常由四个氨基酸残基构成,借1、4残基之间形成氢键维系。

⑷无规卷曲:

主链骨架无规律盘绕的部分。

3.三级结构:

指多肽链所有原子的空间排布。

其维系键主要是非共价键(次级键):

氢键、疏水键、范德华力、离子键等,也可涉及二硫键。

4.四级结构:

指亚基之间的立体排布、接触部位的布局等,其维系键为非共价键。

亚基是指参与构成蛋白质四级结构的而又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

二、简述、论述和计算题

【静态生化部分】

1.氨基酸等电点及其用途?

为什么氨基酸熔点远高于其它有机化合物?

答:

氨基酸等电点:

当氨基酸处于某一PH值时,其所带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相等,即净电荷为零,此时的PH值称为氨基酸的等电点;用途:

在等电点时氨基酸的溶解度最小,容易沉淀,利用这一性质可以分离制备某些氨基酸。

氨基酸的熔点比一般有机化合物高的多,主要原因是氨基酸在晶体时也以两性离子的形式存在,类似于无机盐化合物。

2.Sanger反应和Edman反应特点及其用途?

答:

Sanger反应:

氨基酸与2,4-二硝基氟苯反应生成黄色物质2,4-二硝基氟苯酸,可用于鉴定氨基酸,也可用于蛋白质结构的测定。

Edman反应:

氨基酸与异硫氰酸苯脂反应,可用于重复测定N端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3.氨基酸的重要颜色反应有哪些,各有何用途?

答:

与茚三酮反应,生成蓝紫色物质(脯氨酸和羟脯氨酸生成黄色物质)在570nm附近有最大吸收波长,可用于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与folin酚试剂反应生成蓝色物质,可用于鉴定酪氨酸和色氨酸。

Sanger反应:

氨基酸与2,4-二硝基氟苯反应生成黄色物质2,4-二硝基氟苯酸,可用于鉴定氨基酸,也可用于蛋白质结构的测定。

4.氨基酸的光吸收特性?

氨基酸分析时采用的衍生试剂有哪些?

答:

在可见光区没有吸收,在远紫外光区都有吸收,在近紫外光区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有吸收。

茚三酮、2,4-二硝基氟苯、异硫氰酸苯酯、邻苯二甲醛。

5.测定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需要哪些步骤?

为什么目前常规方法只能测定17种或18种氨基酸的含量?

答:

水解、分光光度法(显色法);酸水解会破坏色氨酸等,所以只能测定17种氨基酸含量;碱水解会破坏丝氨酸、精氨酸、苏氨酸等,所以只能检测18种氨基酸。

6.目前工业发酵生产的主要是哪些氨基酸?

答:

谷氨酸,味精的主要原料

7.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葡萄糖淀粉酶是淀粉糖和发酵工业中常用的三种淀粉酶。

简述们的催化特点。

答:

α-淀粉酶又称α-1,4-葡聚糖水解酶,水解淀粉或糖原分子内部的α-1,4-糖苷键,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和麦芽糖、麦芽三糖以及低聚糖的混合物;

β-淀粉酶又称α-1,4-葡聚糖基-麦芽糖基水解酶,从淀粉分子外围的非还原性末端开始,依次水解生成产物为麦芽糖;

R-酶可作用于淀粉的α-1,6-糖苷键,但它不能水解支链淀粉内部的分支,只能水解支链淀粉的外围分支,水解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作用后留下的极限糊精中的1.6-糖苷键。

8.蛋白质的水解方法有哪些?

各有何特点?

答:

(1).酸水解法:

此水解法色氨酸被破坏,谷氨酰胺和天门冬酰胺分别水解为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并释放出NH4+。

(2).碱水解法:

此法水解使所有的氨基酸发生外消旋作用,且半胱氨酸、丝、苏、精氨酸等受到破坏。

(3).酶水解法:

条件温和。

因酶的水解专一性,无法将蛋白质完全水解成氨基酸。

多种酶的联合催化可以完全水解蛋白质,但经济上不合算。

10.蛋白质水解物中氨态氮含量测定方法有哪些?

了解酱油质量指标测定的国标方法。

写出反应式。

答:

(1).二硝基氟苯(DNFB)法:

肽游离末端NH2与DNFB反应生成DNP-肽,最后水解生成黄色DNP-氨基酸。

(2).苯异硫氰酸(PITC)法:

生成PTH-氨基酸,从肽上断裂下来。

(3).甲醛滴定法:

用中性甲醛与氨基酸的氨基反应,保护氨基,用碱滴定氨基酸中的羧基,测量氨态氮的含量。

 

11.举例说明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及其特点。

答:

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作用,丙二酸与琥珀酸的结构相似,竞争性的争夺琥珀酸与琥珀酸脱氢酶的结合部位;磺胺类药物对二氢叶酸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

特点:

⑴竞争性抑制剂往往是酶的底物类似物或反应产物;

⑵抑制剂与酶的结合部位与底物与酶的结合部位相同;

⑶抑制剂浓度越大,则抑制作用越大;但增加底物浓度可使抑制程度减小;

⑷动力学参数:

Km值增大,Vm值不变。

12.蛋白质二级结构的类型及其特点。

答:

(1)α-螺旋,为右手螺旋,螺旋每圈包含3.6个氨基酸残基,螺旋中氨基酸残基伸向外侧,相邻螺圈之间形成链内氢键,构象较稳定;有pro等亚氨基酸存在。

(2)β-折叠,由若干条肽段或肽链平行或反平行排列组成片状结构;主链骨架伸展呈锯齿状;借相邻主链之间的氢键维系。

(3)β-转角,由四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弯曲处的第一个氨基酸残基的-C=O和第四个残基的–N-H之间形成氢键,形成一个不很稳定的环状结构;β-转角处的氨基酸多为脯氨酸和甘氨酸;这类结构主要存在于球状蛋白分子的表面。

(4)无规卷曲,多肽链主链部分形成的无规律的卷曲构象,特定蛋白质分子无规卷曲的构象是特定的。

13.肽键的组成、特点及其意义

答:

组成:

由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失水缩合形成的酰胺键叫肽键。

特点:

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与羰基具有明显的共轭作用,组成肽键的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意义:

肽键将游离的氨基酸连接起来形成肽链,对维持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具有重大意义。

14.Folin–酚试剂法测定蛋白酶活力的原理及主要实验步骤。

15.半胱氨酸、脯氨酸在蛋白质结构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答:

半胱氨酸:

二硫键是两个硫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作用力很强,可把不同肽链或同一条肽链的不同部分连在一起,对稳定构象起着重要作用,而二硫键是两个半胱氨酸中的硫原子形成的。

脯氨酸:

脯氨酸能使α螺旋不螺旋。

16.胶原蛋白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与食品加工的关系。

答:

组成:

脯氨酸、经脯氨酸和甘氨酸含量较高,蛋氨酸含量较少,而且不含肮氨酸或色氨酸。

结构:

胶原分子由三股螺旋组成,外形呈棒状。

许多胶元分子横向结合成胶原纤维而存在于结缔组织中。

功能:

胶原蛋白有抗衰老的功效,广泛存在于皮、骨中,胶原分子热水解的产物是明胶,明胶常被用作食品添加剂,在糖果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7.写出5种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及其原理

答:

(1)凯氏定氮法。

根据蛋白质平均含氮量为16%的特点,通过测定氮的含量计算蛋白质含量。

(2)紫外吸收法。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紫外光区测定蛋白质的光吸收,从而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

(3)双缩脲法。

在碱性溶液中,蛋白质与铜离子形成紫色化合物,可在540nm处比色测定。

其光吸收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而与蛋白质的分子量大小及氨基酸残基组成无关。

(4)福林—酚试剂法。

福林试剂(含磷铂酸—磷钨酸)与蛋白质中的酪氨酸和色氨酸反应产生深蓝色物质,颜色的深浅与酪氨酸和色氨酸呈正比也与蛋白质呈正比。

(5)考马斯亮蓝法。

考马斯亮蓝G-250在酸性溶液中为棕红色,当它与蛋白质结合后变为蓝色,可在595nm处比色测定。

18.何谓别构酶,有何特性?

答:

通过酶分子非催化部位与化合物非共价结合后发生构象的变化来改变酶的活性叫别构酶,也叫变构酶。

特性:

变构酶一般是多亚基构成的聚合体,一些亚基为催化亚基,另一些亚基为调节亚基。

当调节亚基或调节部位与变构剂结合后,就可导致酶的空间构象发生改变,从而导致酶的催化活性中心的构象发生改变而致酶活性的改变。

反应催化动力不符合米氏方程。

19.核酸杂交技术的基础是什么?

有哪些应用价值?

答:

基础是变性解旋后核酸单链中的碱基互补序列,变性DNA在适当的条件下,两条彼此分开的单链可以重新缔合成为双螺旋结构,在复性时并不一定与同源DNA互补链形成双螺旋结构,它也可以与在某些区域有互补序列的异源DNA单链形成双螺旋结构。

能定量定性检测特异DNA和RNA序列,经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后通过杂交可以在其它DNA片段中检出特殊的DNA片断,这种标记的互补核酸链称为探针。

20.凝胶过滤色谱、亲和色谱和离子交换色谱的基本原理及其用途。

答:

凝胶过滤:

不同分子大小的蛋白质溶液通过装有聚丙烯酰胺凝胶等小颗粒物质的色谱柱,这些小颗粒物质内部有许多小孔,小分子的蛋白质可以进入这些小孔,大分子的蛋白质不能进入这些小孔被阻挡在凝胶颗粒外,由于不同大小的分子所经历的路程不同而得以分离,大分子先洗下来,小分子后洗下来。

可以分离不同分子大小的蛋白质,也可以分离分子大小不同的其他物质。

亲和色谱:

不同蛋白质对特定配体的特异而非共价结合的能力不同进行蛋白质分离的。

是根据特异亲和力不同分离蛋白质的一种有效方法。

离子交换色谱:

生物大分子电荷性不同,与离子交换层析介质的离子基团间的作用力强弱也存在差异;当使用高浓度盐溶液进行洗脱时,与离子交换层析介质结合力弱的待分离分子先被洗脱下来,而结合力强的分子后被洗脱下来,从而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离子交换色谱主要用于可电离化合物的分离。

21.核糖核酸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在蛋白质合成中各有何功能?

答:

(1)mRNA:

将DNA的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合成基地–核糖核蛋白体。

(2)tRNA:

翻译氨基酸信息,并将相应的氨基酸转运到核糖核蛋白体

(3)rRNA:

是核糖核蛋白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相关

22.何为DNA的Tm值?

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

变性是在一个相当窄的温度范围内完成,在这一范围内,紫外光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称为DNA的解链温度,又称融解温度。

影响因素:

与G-C含量有关,G-C含量越高,变性温度越高,分子越稳定。

23.有两个样品分别为DNA和RNA,利用什么反应方法可以鉴别?

答:

24.目前发现的三种多酶复合体的名称、组成、辅助因子及其催化的反应?

答:

(1)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丙酮酸脱氢酶、硫辛酰转乙酰基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辅因子:

焦磷酸硫胺素、辅酶A、FAD、NAD+、硫辛酸、镁离子。

催化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

(2)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3)脂肪酸合成酶复合体:

酰基载体蛋白、乙酰CoA:

ACP转脂酰基酶、ACP转酰酶、ACP合酶或缩合酶、ACP还原酶、ACP脱水酶、ACP还原酶、硫脂酶。

25.对于一个遵循米氏动力学的酶而言,当[S]=Km时,若v=35μmol/min,Vmax是多少μmol/min?

,当[S]=2×10-5mol/L,v=40μmol/min,这个酶的Km是多少?

 

27.已知某酶催化体系的反应初速度与酶底物浓度的关系符合米氏方程。

用典型的双倒数作图法所得直线与纵坐标的交点为0.125,将其延长后与横坐标的交点为-2.5,试计算相关参数,并写出米氏方程。

(要求列出主要计算过程)。

 

28.在一组10ml的反应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底物。

分别测反应初速度,得数据如下:

[S]mol/Lv(μmol/min)

5.0×10-70.0096

5.0×10-60.071

5.0×10-50.20

5.0×10-40.25

5.0×10-30.25

5.0×10-20.25

不作图计算:

(1)Vmax和Km

(2)计算[S]=1.0×10-6mol/L和[S]=1.0×10-1mol/L时的v;

 

(以下为新增加的,相应的知识点已在前面涉及)

29.Michaelis-Menten方程表达式及其意义?

求Km值的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